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 姓名:亚里士多德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希腊
  • 出生地:斯塔吉拉
  • 出生日期:公元前384
  • 逝世日期:前322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出生于希腊北部的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阿明塔的御医。前367年到雅典,进柏拉图学园学习和工作了20年。前347年柏拉图死后,去小亚细亚的爱索斯讲学。前343年,应马其顿王腓力的邀请担任王子亚里山大的教师。前335年回到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前323年亚里山大死后,由雅典迁往欧比亚的加尔西斯,次年病逝。亚里士多德对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美学等都有研究,是古代知识的集大成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9页)。在哲学上,他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因长期受柏拉图哲学的影响,最终仍陷入唯心主义。实体学说是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他认为具体事物是“第一性的实体”;种和属是“第二性的实体”。他批判柏拉图把具体事物说成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指出一般不能脱离开具体事 物而存在。列宁指出:“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 ‘理念’的批判,是对唯心主义,即一般唯心主义的批判”。(《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3页)他提出“四因说”,认为事物的生灭变化都有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并进一步把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统称为形式,认为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具体事物中统一而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形式和质料的区别是相对的。质料和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认为质料是被动的、消极的因素,形式是主动的积极的因素。并提出存在着一种没有质料的纯形式,作为万物所追求的最终目的。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最高原因,他称之为“第一推动者”,从而倒向唯心主义。他承认认识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感觉是认识的基础。但又认为感觉只能认识个别事物,是一种“卑贱” 的知识,理性的知识则是一般概念的认识,是“高贵的”知识,片面地夸大了理性的作用。他第一个系统地探索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是形式逻辑的奠基者。强调逻辑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为只有经过逻辑证明的知识是科学知识,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每门科学都是通过演绎组织起来的逻辑体系。他对于概念 (主要是一些范畴)、判断和命题、演绎三段论、证明和逻辑谬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都进行了论述。对科学认识活动中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作用和关系作出了说明,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法,但他更重视的是演绎法。他将科学分为三类: ①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哲学);②实践的科学 (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修辞学);③创造的科学,即诗学。在自然科学上,对物理学、生物分类学、解剖学和胚胎学等都发表过许多好的见解,但也包含着不少错误。这些错误的东西,连同哲学上的消极部分被中世纪的宗教所利用。在政治上,主张由奴隶主中人数最多的中等阶层实行统治。强调“美德是一种中庸之道”。认为艺术在“摹仿”个别事物时,目的在于使事物的一般特征得以表现出来。在教育上主张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要著作有《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论灵魂》、《诗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