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恩(1517年2月4日-1598年2月19日),明学者,三一教创始人。字懋勋,号龙江,又号子谷子,晚年门徒称为夏午尼氏、三教先生、三一教主,福建莆田人。出身于世宦之家,早年习儒学,有文名,但屡试未第,此后放弃科考,以求经访道为务。在与三教九流进行广泛的接触后,开始对儒、释、道三教产生怀疑。认为三教本出同源、本为一体,由于后人蒙昧,乃各持一端,以致三教均背离了本来的宗旨,走至极端。林兆恩创建三一教,并从事三一教理论的阐述与传播。在以福建为中心的江南诸省,吸收了成千上万的门徒。早期时,三一教主要吸收读书人入教,以讲经论道、读书作文为主,因而此时的三一教只是一个学术团体。随着入教人数的增加,教徒成份也日趋复杂,方内方外、士农工商皆闻风而至,北面师之,共称三教先生。三一教开始逐渐向宗教方向发展,但尚未成为一个具有严格教义的宗教。三一教以阳明心学为理论基础,林兆恩继承并发展了前人“道一教三”的三教合一理论,认为唐虞三代之前,并无儒、释、道之名,所以天下之道盛行于世,天下安定繁荣。自孔、老、释迦之后,分为三教,虽同出一源,然各趋邪僻,已非本来面目,只有将三教合一,才能去芜存精,让天下之道兴旺起来。他说“心一道一,而教则有三,譬支流之水固殊,而初泉之出于山下者一也。”(《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册一《三教合一大旨》)。“故孔子、老子、释迦,为万世而生,以开心学之源,而天下之道,亦未始不同归而致一矣。”(《孟子正义》上)他认为阳明心学中所说的“心”是宇宙的本源,是人人都有的。这个“心”与孔、老、释迦的“心”一样,并无什么分别。也就是说“圣人之道,人人具足”。(《林子教正宗统论》册27《预章答语》)圣人之所以不多见,原因在于“常人屈于物欲而不识心也,学者溺于所闻而不识心也。”(同上)册七《心圣教言》)因而丧失了心之虚明的本体。他将三一教的教义分为立本、入门、极则三个部分,把儒、道、释分别归结到这三个部分中,以儒家的纲常礼教为立本,规定所有初来受业的门徒,首先要按照纲常伦理的有关规定进行修养,完成所谓的“立本”功夫。然后方可“入门”,以明心法,明心法后即可进入最高的“极则”阶段,以体太虚。在三教归一的基础上,他还提出归儒宗孔的口号,主张释、道二教都要归结到孔子之儒,但他所说的孔子之儒,并不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学说,而是以儒家三纲五常为德,以士农工商为常业,兼及释、道心身性命之学的三教合一思想体系,实际上是他所创立的以“心”为宗的理论思想。其事迹见林兆珂《林子年谱》。主要著作有《夏午尼经》三十六卷、《九序图》一卷及其门徒卢文辉将其平时言行汇辑成的《林子三教正宗统论》3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