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

狄德罗
  • 姓名:狄德罗
  • 全名:德尼·狄德罗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郎格里
  • 出生日期:1713年10月5日
  • 逝世日期:1784年7月31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德尼·狄德罗(英语: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杰出代表,《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生于郎格里的手工业者家庭。最初受教于耶稣会,后在专科学校和公立中学读书,1732年获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因择业上有悖父志,被掐断生活供给,只能自己谋生。他为书商搞翻译,为教士写布道文,一边糊口,一边苦读,从事学术研究。1746年匿名发表《哲学思想录》,被当局焚烧。1747年10月被委任为《百科全书》的总编辑。同年发表《怀疑者漫步》, 1949年发表《论盲人书简》,这两本书宣传了他的无神论思想。因此被捕入狱达三个月之久。在狱中仍然坚持写作。他克服重重困难,主持《百科全书》的撰编工作,在他周围团结了一批进步启蒙思想家,被称为百科全书派。1750年发表《发刊词》,1751年第一卷出版,1752年第二卷问世。教会不愿这种启蒙书籍的传播,制造阴谋,使当局查禁了这两卷书。但狄德罗不畏艰险,克服外来的压迫和内部的倒戈,坚持完成这一巨大工作,前后历时25年。1761年小说《拉摩的侄儿》发表。1769年《达兰贝与狄德罗的谈话》问世。1773年至1775年先后发表《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及《驳爱尔维修的著作<论人>》。除了哲学著作,还发表大量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1773年末到次年3月访问圣彼得堡。曾为俄国女皇制订《俄国大学计划》。1784年病世。至死未向宗教妥协,拒绝向牧师忏悔。其主要哲学著作有:《论解释自然》、《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驳爱乐维修的著作<论人>》等。


狄德罗用自然状态说和契约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没有私有财产,人们只遵从自然法。自由是天赐的东西,谁也不能从自然中取得支配别人的权力。权威产生于暴力和契约。暴力统治是完全不合理的,由契约得来的权力才是合理的。人们不可能把自己的权力完全交给某人。因此,政权是属于人民的公共财产,不属于哪个个人。君主必须遵守自然法国家法,这是他有权威的条件。他不能任意行使权力,处置臣民,否则,人民就可以不服从他的统治。


狄德罗宣称,只要我活着,就不可能相信有所谓上帝。他认为,宗教是一切道德败坏行为和罪行的根,信仰摧残人的“本性”,人的情欲是幸福的源泉。因此,他反对禁欲主义,认为那是人们的精神枷锁。并认为宗教是无知的产物。


狄德罗的唯物主义是比较彻底的,而且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因素。他认为,自然是由统一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现象是彼此联系的,否认自然有什么目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的运动是必然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每一个个体都有生长和衰亡的过程,“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过渡”,“世界生灭不已”。他以鸡蛋变小鸡的过程为例,驳斥预成论,认为预成论违反理性。他认为,大理石经过多次转化,也可以变成人肉的成分。他以此为例证明,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物质便能发展出明显的感觉能力。因此,他否定笛卡尔的心物相互独立的二元论。他认为,感受性是物质的基本性质,思维是人脑的属性。自然现象的繁杂纷纭,是由物质的异质性造成的,自然是“异质元素”组合的一般结果。这是对物质的质的多样性的天才猜测。


狄德罗的认识论是唯物论的反映论。他认为,我们应该在自然中,而不是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握物体。自然是认识的对象。“感觉是我们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是由外物作用在我们感官上引起的。因此,他指出,只承认自己的感觉,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原则,是荒谬绝伦的。他看到,仅从“理论上”、逻辑上很难驳倒这种谬论,驳倒它要靠实践。他不仅重视感觉经验,同时认为必须借助理性才能解释自然。“一切都归结到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他认为,我们有三种认识方法,一是对自然的观察,它收集事实;二是思考;它把事实组合起来;三是实验,它验证组合的结果。他主张观察要专注,思考要深刻,实验要精确,认为任何猜测和假设,如果经不住事实的考验,就破产了。他坚持的是经验归纳法。他不懂得科学抽象的意义,认为一切抽象只是语言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