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医学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商的家里。1895年获维也纳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1902年参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小组,并继弗洛伊德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但由于不同意弗洛伊德对性的强调,两人很快就决裂了。1912年创建个体心理学派。一战后从事儿童指导工作,并成立了儿童指导中心,1926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学,1932年任美国心理学讲座的主讲,1934年后定居美国,并任美国长岛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授,1937年因病在苏格兰去世。主要著作《器官低劣及其心理补偿》(1907)、《神经精神病体系》(1912)、《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1920)、《理解人性》(1927)、《社会兴趣:对人类的一种挑战》(1933)。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要领是“自卑情结”。自卑是由于人的自身身体的缺陷和人与限制其需求的环境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每一种神经病都可以理解为患者想要使自己摆脱自卑感的一种企图。从心理学上讲人具有一种把人格统一于某个总目标的内驱力,阿德勒称这种内驱力为“追求优越”。每个人生下来时就会发现自己身心存在着不足,为要超额补偿,势必发展优点。但这种补偿不能太过分,过分的心理补偿一方面会产生“天才”,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人的心理不正常。阿德勒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并对其作了重要修改。他反对弗洛伊德关于婴儿天生就有性欲的见解。而论证到有自主的本能是一个事实,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儿童天生有反抗父母的情结,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与日趋完善,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种力求获得权力和重要地位的不平凡的欲望。他强调培养一个孩子具有良好的使用能力必须对自主性进行合理的控制,过分压抑会使儿童变得怯弱,而过分放纵就会发展他们的统治欲。阿德勒的思想促进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演变,最终导致了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出现。由于阿德勒的影响,“个体心理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