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

普希金
  • 姓名:普希金
  • 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 性别:
  • 国籍:俄国
  • 出生地:俄罗斯
  • 出生日期:1799年6月6日
  • 逝世日期:1837年2月10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国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和影响,伯父是一位诗人。著名作家卡拉姆津、茹科夫斯基等和他们家常有交往。童年时由法国家庭教师负责对他的教育。同时从保姆那里学到了丰富的俄罗斯人民的语言和民歌。


1811年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并开始其文学生涯。在学生时代就从事写作,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情诗《赠娜塔利娅》(1813)。1814年写的《致诗友》一诗在《欧罗巴导报》上发表。1815年学校举行公开考试,他朗诵了《皇村回忆》一诗,得到诗人杰尔查文赞赏。在皇村学校期间他就写过120多首诗,另有两部未完成的长诗。这些早期的作品以爱情、大自然、游乐为内容,有仿效浪漫主义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和17、18世纪法国诗人的风格的倾向。1816年加入代表文学新倾向的“阿尔扎马斯社”。1817年皇村学校毕业后被分派到外交部任职。


1819年参加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1820年发表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这时期因与十二月党人过从甚密,加上在《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919)等作品中讴歌了自由、抨击了农奴制,实际上成了十二月党人思想的表达者和代言人,所以被当局流放到南俄。在流放期间的种种感受成了诗人叙事诗的素材。“南方组诗”(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920—1921)、《强盗兄弟》(1921—1922)、《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1921—1923)等巩固了诗人的声誉。1823年着手创作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第1、第2两章。这是俄国第一部以现代社会为题材的现实主义作品,直到1831年才完成。后被押解到普斯科夫省的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期间写了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1825)、《茨冈》(1824)、《奥涅金》的第3、第6章。1829至1836年间是他创作的高潮时期。1830年完成了《奥涅金》最后两章,写完了叙事诗《科洛姆纳的小屋》、《别尔金小说集》以及《石客》等4部小悲剧和许多抒情诗。1833年完成了《普加乔夫起义史》、中篇小说《黑桃皇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杜布罗夫斯》。1836年完成了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创办了《现代人》杂志。翌年2月决斗身亡。普希金在自己作品中提出了以下带根本性的问题:人民是历史推动力(《鲍里斯·戈都诺夫》)、人与社会的关系(《奥涅金》)、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青铜绮士》)、小人物的命运(《别尔金小说集》)、金钱对人的心灵的支配作用(《黑桃皇后》)等问题。在《莫扎特和萨列里》、《石客》以及30年代的哲理诗中提出了人生的几个主要问题:爱情、创造、死亡。他的诗是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和谐优美艺术的典范。他把人道主义、公民责任感、人民性、现实主义、历史主义视为俄国文学的主要传统。


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创造者。他用多种体裁写作,并且都获得成功。他虽然在世上只活了37年多一点,却给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留下了极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在各种体裁上(抒情诗、叙事诗、童谣诗、诗剧、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为后人创立了优秀的典范,被称为“文学泰斗”、 “诗歌的太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对全世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