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屾

杨屾
  • 姓名:杨屾
  • 别名:字双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陕西省兴平县人
  • 出生日期:1688
  • 逝世日期:1785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杨屾[shēn](1688一1785),清代农学家。字双山,陕西省兴平县人。早年师从理学大师李颙。后在家乡设馆教学,摒弃仕途,致力农桑,潜心著述。他提倡“耕读兼营”,将农道纳入教学,并定为学生必修的四业(农、工、礼、乐)之首。他指出过去农书多有“虚华不实”之处,是因“知文者多未亲身经历,亲身经历者多不知文”,主张凡农桑之事,须“精心探讨,躬亲验习”。为此,他亲自种植棉、麻,力图改变关中农业生产单一,农民生活困难的状况。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写出《豳风广义》一书,介绍植桑养蚕技术,在陕西布政使帅念祖的支持下,于雍正六年(1728年)刊行后,推动了关中地区蚕桑业的开展。


杨屾的著作主要有《知本提纲》、《论桑蚕要法》、《经国五政纲要》、《豳风广义》、《修齐直指》等。其中《论桑蚕要法》和《经国五政纲要》未曾刻印,书稿已佚。《论桑蚕要法》为《豳风广义》的摘要。杨屾的农学思想集中体现在《知本提纲》中的《修业·农则》部分。《知本提纲》本是一部理学著作,首刊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而《修业·农则》可单独视为农学著作,包括前论、耕稼、桑蚕、树艺、畜牧及后论。书中的鲜明特色是应用“阴阳五行说”论述生产原理和技术,阐明农道。他认为“天、地、水、火、气为生人造物之材”,其基本原理是“天、火”属阳,“地、水”属阴,“气”联贯其中,使之达到和谐状态;这种运动施之于物则滋长茂盛,行之于事即臻完善程度。如整地,未经耕翻的土为“少阴”,其性啬滞,水为“太阴”,其性寒;经过耕垦,借阳光照耀,化阴为阳,土地即可恢复生机。书内耕稼篇记述了集约利用土地、“一岁数收”的经验,“浅、深、浅”的土壤耕作方式及积肥、施肥方法等。是西北古代农业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