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鉴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孝惠皇后族孙。自称唐贺知章之后,年少读书,博学强记,任侠尚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娶宗室女,隶籍武选,历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元丰初,官淦阳都作院。五年,领徐州宝丰监。元祐七年,李清臣、苏轼举荐,监鄂州宝泉监,奏换文职为承事郎。建中靖国元年,通判泗州,移太平州,管勾毫州明道宫。大观三年,以承议郎致仕,退居苏州。复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贺铸诗、词、文皆善,就中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刚柔相济,风格多样,张耒谓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袪,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贺方回乐府序》),其词仍以深婉清丽之作为多。他有许多描写恋情别思的词,继承唐五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婉约风格。《青玉案》词描写离愁别恨,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作结,连用三个比喻,形象新颖生动,“兴中有比,意味更长”(《鹤林玉露》乙编卷一)。他也由此被人称为“贺梅子”。《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倾述对亡妻的思恋,情意真挚,悲切哀恸,洋溢着深深的儿女柔情。《捣练子》组词五首,描写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长久的抑郁无法排遣,于是只好借捣衣来消磨漫漫长夜,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两地相思的哀痛。贺铸也有一些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畴,而着力于抒写自己的身世经历与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受,由于题材内容另辟蹊径,因而词风也就不同于其他柔媚婉丽之作,而显得豪放刚劲,慷慨激越。《六州歌头》词以“不请长缨,系取天娇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之句,抒发自己有心报国而无路请缨的感慨。《小梅花》词以“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巧妙化用李白、袭用李贺的诗句,畅述自己空有旷世之才而无处施展的苦闷。近代词评家俞陛云称赞这两首词“节短而韵长,调高而音凄,其雄恢才笔,可与放翁、稼轩争驱夺槊矣”(《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贺铸还善于融炼前人诗词名句入词,他自己也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其融裁名句的技巧使他的词增色不少,像《小梅花》词即典型一例,又如前述《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结句就是化用宋初寇准诗“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而成。其馀如《晚云高》(秋尽江南叶未凋)、《卷春空》(墙上夭桃)、《将进酒》(城下路凄风露)都是借用唐诗名句入词,但又语意联属,天衣无缝。贺铸的词还擅长写景咏物,如“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带栖鸦”(《减字浣溪沙》),“远山隐隐隔平林,几家村落几声砧”(《减字浣溪沙》),“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感皇恩》),都绮丽清新,造微入妙,脍炙人口。贺铸的诗歌创作也很有成就,他曾自称从七岁开始写诗,至元祐时已积至五六千首诗,后来编定成集亦有四百七十二篇(程俱《鉴湖遗老诗序》)。他自述作诗之法云:“平淡不涉于流俗,奇古不邻于怪僻,题咏不窘于物义,叙事不病于声律。比兴深者通物理,用事工者如己出。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诗人玉屑》卷五引《王直方诗话》),表明其对诗歌创作的见地,他的创作也大致遵循着这一原则。《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亦工致修洁,时有逸气,格虽不高,而无宋人悍犷之习”(卷一五五)。《望夫石》、《重游钟山定林寺》诗,在当时即深为王安石等赏识(《诗林广记》后集卷一○引《王直方诗话》)。其《茅塘马上》诗有“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之句,突现了诗人志向难酬而产生的归隐情结,既有野趣,而又傲兀不群。其馀如《病后登快哉亭》、《九日登戏马台》、《秦淮夜泊》、《留别田画》诸诗,或是刚劲悲凉,或是清新雅丽,显示出其诗的不同风貌。贺铸的诗有《鉴湖遗老》前、后集二十卷,但南宋初年即仅存《前集》九卷,后来其孙贺廪辑得遗文,编为《后集拾遗》,宋光宗绍熙时胡澄序而刻之。现存《庆湖遗老集》九卷、《拾遗》二卷,有明谢氏小草斋抄本,清乾隆四十四年彭氏知圣道斋抄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三年刘氏味经书屋抄本。贺铸的词在宋代时即已单独刊行,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有《东山寓声乐府》三卷(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著录为二卷)。今存者多署为《东山词》,现存宋刊本残卷(存卷上)、四印斋所刻词本(一卷本)、《彊村丛书》本、知不足斋抄本、吴氏双照楼抄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二百八十馀首。《全宋诗》卷一一○二至一一一二录其诗十一卷。《全宋文》卷二六七三收其文四篇。事迹见程俱《宋故朝奉郎贺公墓志铭》(《庆湖遗老诗集》附录)、《宋史》卷四四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