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

弗洛姆
  • 姓名:弗洛姆
  • 全名:艾瑞克·弗洛姆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德国法兰克福
  • 出生日期:1900年3月23日
  • 逝世日期:1980年3月18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裔心理分析学家、社会哲学家、人本主义伦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认为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1900年3月29日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笃信犹太教的家庭,曾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1922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其后在慕尼黑大学与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在大学期间接触到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这两种理论后来成为他一生的理论基础。1929~1934年,他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工作,这对他日后的社会哲学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影响。1930年起成为独立开业的心理分析医生。1934年为逃避德国纳粹,去美国定居,曾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本宁顿学院任教。40年代后,他在组织上同法兰克福学派脱离了关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立“新弗洛伊德主义”。他同霍妮一道创立了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学会。1949~1965年应聘任教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并在那里建立了心理分析研究所。弗洛姆是很有声望的心理学家,也是美国心理学会会员和华盛顿心理分析学会会员。1971年移居瑞士,继续从事研究和写作,1980年3月18日死于瑞士洛迦。弗洛姆一生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除心理学外,还有哲学、宗教、历史、社会学、文化等。他以其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毕生关注当代世界各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体系,尤其关注西方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他的社会哲学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境况的分析说明;二是对社会现状,尤其是对社会病态的批判剖析;三是为拯救人类、医治社会病态而提出的处方。弗洛姆最初为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并深受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认为弗洛伊德对人的下意识过程的发现是“对关于人的科学的卓越贡献”,但他不赞同弗洛伊德片面强调无意识本能的作用并把它加以绝对化。认为个体的人格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物学的产物。他强调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巨大影响,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忽略了社会因素对人类心理的影响,而马克思对物化和异化的分析是对现代文明社会基本问题的有力说明。但他认为马克思也有片面性,过分强调了经济、政治因素,忽略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不能对个体的人的行为作出满意的解释。所以他一生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结合起来,主张“受辩证法和人道主义指导的心理分析”,向往建立“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认为“爱”是这个社会的基础,是人道主义的顶峰和人类解放的核心,是一种崇高的宗教情感。只有通过爱和创造性的工作,人们才能排除孤独,消除隔离,使人与人彼此联合起来;爱能使人的心理得到净化,使人在内心深处获得解放,成为道德完善的新人。依靠这些“新人”,才能建立起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弗洛姆认为爱是人道主义的核心,因此他的哲学又被称为爱的哲学。弗洛姆的社会批判思想和爱的哲学不但影响了青年知识分子和“新左派运动”,而且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欢迎。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1941)、《自为的人》(又译《为自己的人》、《寻找自我》或《自我的追寻》)(1947)、《精神分析和宗教》(1950)、《健全的社会》(1955)、《爱的艺术》(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1959)、《禅与精神分析》(1960)、《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又译《超越幻想的桎梏》)(1962)、《对人的破坏性的剖析》(1973)、《生存或占有》(又译《占有,还是生存》)(197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