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代表。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犹太血统,父亲是百货批发商。他从小受德语教育,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在半官方的工伤保险公司工作。他从中学开始爱好文学,后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他的个人生活十分不幸,性格上充满矛盾,有很多弱点,这就使他难于从压抑和麻痹着他的处境中解脱出来。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但看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他一生处于孤独、苦恼、傍徨、自怨自艾的矛盾之中,他把自己的创作视为“我梦幻般的内在生活的描述”。他曾受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和尼采美学思想的影响,也接受中国的老庄哲学。他去世前曾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稿全部焚毁。但他的挚友马克斯·布洛德却把他的著作陆续全部整理出版,30年代出了6卷集,50年代出了9卷集。这些作品发表后,在世界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在研究者中引起热烈的争议。西方读者从卡夫卡的小说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所谓“现代人的困惑”;他们也从卡夫卡小说的多解性中,去认识自己和人类社会。卡夫卡流传下来的短篇小说共有78篇,其中著名的有《判决》、《变形记》、《在苦役营》、《乡村医生》、《中国长城建造时》、《饥饿艺术家》等。从主题思想上看,这些小说可分为4类:(1) 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原罪感。(2)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迫害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3) 描写资本主义社会里,中小资产阶级(许多是小人物)找不到出路的孤独、苦闷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4) 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反对异族侵略,在某些方面还反映了对祖国、对犹太民族的失望情绪。卡夫卡的三部长篇小说,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揭示了一个无形中折磨着人的“异化”世界。《美国》写一个名叫卡尔·罗斯曼的青年,因受中年女仆的引诱而被父母逐出家门,来到美国。他处处受人利用,又被人抛弃,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总是个孤独者。《诉讼》(一译《审判》)是“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主人公约瑟夫·K突然被宣布逮捕,但是没有罪行和罪名,并且仍让他上下班,依然自由行动。K决定不去理睬这桩案子,但事实上他总不能忘怀,内心压力越来越重,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负罪感。他打听消息、托人情,请律师写申诉,精神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后来教堂神甫给他讲了个“在法的门前”的寓言,他最后低头服从,被人处决。小说通过荒诞的情节和K的命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道本质,及其“异化”现象。 《城堡》最富有卡夫卡的特色。主人公K是城堡请来的土地测量员,但城堡近在咫尺,他就是进不去。他用尽各种手段和办法,甚至把跟他联系的那个官员的姘妇也勾引过来,还是达不到目的。最后在弥留之际,城堡传谕,准许K在村中居住,但已无济于事。这部小说的解释很多,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中一些带普遍性的问题,诸如封建专制压迫,社会等级森严,官僚腐化荒淫,机构庞杂无度,人间世态炎凉,等等,不过,它是通过“卡夫卡式”的形象塑造和多层含义的隐喻来表现的,小说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卡夫卡的小说具有象征性、荒谬性、冷漠性和意识流;在荒诞的框架下富有真实的细节,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他的创作同现代主义许多流派都能攀上亲缘关系。卡夫卡除了小说外,还写了大量日记和书信,也非常有特色,既是研究作者思想和生活的文献资料,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