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

泰戈尔
  • 姓名:泰戈尔
  • 全名: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 性别:
  • 国籍:印度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61年5月7日
  • 逝世日期:1941年8月7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用孟加拉语写作。生于大地主家庭。曾在加尔各答学习。富有文学、戏剧和音乐教养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审美力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1875年2月25日他在《甘露市场报》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年仅14岁。他开始为《知识萌芽》和《语言》杂志撰稿,于1877~1878年发表了长诗《诗人的故事》,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怜悯》数章和短篇小说《女丐》。这是些不很成熟的、模仿性的作品。1878~1880年他赴英学习文学和音乐,攻读于伦敦大学。回国后,他创作了音乐剧《蚁垤仙人的天才》(1881),把印度的民族曲调和在英国听到的爱尔兰民歌揉合在一起;出版了抒情诗集《暮歌》(1882)、《晨歌》(1883)、《画与歌》(1884)、《刚与柔》(1886)。这些诗歌对生活和改变民族命运充满信心,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戏剧《大自然的报复》(1884)谴责了禁欲主义。他还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班·查特吉创作了历史长篇小说《圣哲国王》(1885)等,谴责暴君,并宣扬非暴力的斗争。


1884~1911年,泰戈尔担任宗教改革团体“梵社”的秘书;他与新印度教(企图利用正统的印度教来复兴民族的派别)的代表人物展开论争。他反对宗教偏见、种姓制度和腐朽落后的传统。同时他还参加了印度国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工作。


90年代,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短篇小说和诗歌。诗集有《心中的向往》(1890)、《金帆船》(1893)、《缤纷集》(1896)、《收获集》(1896)、《微思集》(1899)、《刹那集》(1900;其中相当一部分诗收入英语的《园丁集》)、《奉献集》(1901)。此外,还有哲理戏剧集《国王与王后》(1889),《牺牲》(1890)、《契特兰戈达》(1892)、《马利尼》(1895);喜剧《单身汉俱乐部》(1901)。他主编《萨塔纳》(《理解生活》)杂志,在杂志上刊载他的大量作品和政论时评。


1891年,泰戈尔经管祖产西莱达大庄园,熟悉了农民、手工业者、小职员的生活。他看到到处都是贫困、破产、人民毫无权利。他感到痛苦和不满,要寻求一条使祖国摆脱殖民主义压迫和中世纪传统束缚的道路。他开始注意社会主义思想,在写给友人的信里说:“我不知道更平均地分配财富的社会主义理想能否实现,如若不能,则上天的意志真是冷酷无情,而生物中最不幸的则是人了。”泰戈尔这时期的短篇小说鲜明地刻画了孟加拉的农村。他的主人公们都是普通的人。他憎恨贪婪、残酷、盲目遵守旧传统。他歌颂爱、忠诚、人性。他特别关心深受种姓制度和陈规陋习压迫的妇女的命运,塑造了一系列不幸妇女的形象。《还债》(1891)抨击了嫁妆制;《素芭》揭露了种姓制的荒谬;《摩诃摩耶》抨击寡妇自焚殉夫的陋习;《练习本》反对童婚和歧视妇女;《是活着,还是死了? 》描写寡妇的悲惨处境。短篇小说《光明与阴暗》(1894)可说是殖民地现实的一幅缩影。他在这篇小说里愤怒地揭露殖民当局的专横暴虐,孟加拉官吏的怯懦与奴颜卑膝,还痛心地描写了农民的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在这种阴暗背景衬托下,他展示出两个光明的形象:与社会不公平作斗争的青年律师和真挚地爱着他的少女。泰戈尔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和批判倾向决定了印度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发展,他的创作影响了整整一代印度作家。


泰戈尔的思想和美学观点是在印度哲学和文化传统(奥义书、早期佛教、迦梨陀娑等人的作品)以及西方进步思潮(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歌德等)的基础上形成的。而90年代的这些诗集表明了他的思想的进步。他提出“生命之神”的观念,它源出于奥义书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学说和中世纪毗湿奴派诗人的“人高于一切”的理想。泰戈尔说,他从“内在的我”中汲取灵感,而“内在的我”与无处不在的“最高起源”是同体共存的。他的这一唯心主义观念其精神则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其实质在于号召为人服务。诗人号召孟加拉人从沉睡中觉醒,团结一致与暴政作斗争。


除了紧张的创作活动,泰戈尔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01年他在和平村(离加尔各答不远)创办了一所学校,并亲自任教。他在首批描写社会风俗人情的长篇小说《小沙子》(1902)、《沉船》(1905)和中篇小说《覆巢》(1903)中,表现了封建道德规范与新的民主思潮的冲突,以及古老家庭生活的解体。他的理想是婚姻应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


1902年泰戈尔的妻子去世;随后,女儿、13岁的儿子,父亲相继故去。诗集《回忆》(1903)、《儿童》(1903)和《渡船》(1906)就是那些不幸年月的纪念。然而悲伤没能压倒他。1905年,印度总督宣布分割孟加拉,民族解放运动因之高涨,他全力以赴地参加社会活动,成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群众大会发表演说,谱写爱国歌曲,其中一首《我金色的孟加拉》为孟加拉人所家喻户晓。他出版了政治性杂志《宝库》。但是当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斗争的范围时,他退出了,因为他不赞成暴力。他转向启蒙活动。这时期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戈拉》(杂志连载,1907~1910)等。泰戈尔不仅号召所有的印度人不分种姓和宗教信仰团结一致,而且引导读者得出必须进行斗争取得解放的结论。同时他还写了戏剧《报应》(1909),讽刺剧《顽固堡垒》(1911)、象征剧《国王》(1910)和《邮局》(1912)。


1912~1913年,泰戈尔访问英国和美国,讲印度文化和哲学。1913年因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奖金。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泰戈尔已世界闻名。在诗集《飞鸟集》(1914~1916)中他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沉思。1916年出版中篇小说《四个人》和长篇小说《家庭与世界》,后者曾轰动一时,它指出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缺点:领袖们无能力理解农民的利益,冒险分子利用运动煽动沙文主义和宗教狂热。


20年代,泰戈尔仍然没有直接参加政治斗争。他认为社会恶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大众的愚昧无知,因而创办了一所大学。虽然他年事已高,但这些年来他访问了英、美、德、法、意、日本、中国、 阿根廷、捷、匈、保加利亚和苏联。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这期间创作较少。


20年代末起,泰戈尔的创作热情重又高涨。长篇小说《最后的诗篇》(1929)描写印度“迷惘的一代”。《纠纷》(1930)写印度的家庭矛盾。《四章》重新回到政治问题。此外有中篇小说《两姐妹》(1933),《花圃》(1934)、诗集《森林之声》(1931)、《再一次》(1932)等等。晚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如《树叶集》(1936)、《边缘集》(1938)、《再生集》(1940)、《生日》(1941)等。《非洲》(1936)、《佛陀的膜拜者》(1938)、《赎罪》(1938)等诗篇中他愤怒地谴责德、意、日的侵略行径。1941年4月他写下了最后的遗言《文明的危机》,而在去世前的作品《一个女伊斯兰教徒的故事》中他再次警告宗教狂热的危险性。 8月7日他在加尔各答的祖宅逝世。


泰戈尔的创作不但影响了印度各种语言的现代文学,而且还影响了我国作家郭沫若、郑振铎、谢冰心、徐志摩等的早期创作。1924年他访问中国,我国从1915年起就译介了他的作品;1961年全世界纪念他的百岁诞辰,我国出版了10卷本《泰戈尔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