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

汪元量
  • 姓名:汪元量
  • 别名:字大有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1241
  • 逝世日期:1317年后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诗人。字大有,号水云、水云子、楚狂,自称江南倦客、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琳,字玉甫,生七子,元量居第三。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二十岁前后,曾入宫给事,并在宫中学书史(陈泰《送钱唐琴士汪水云》),以琴事谢太后、王昭仪(赵文《书汪水云诗后》)。约于咸淳五年(1269)游会稽越王台,并与友人登高为会(《柴秋堂越上寄诗就韵简奚秋崖》)。淳祐元年(1276)三月,宋恭帝与全太后、福王赵与芮、隆国夫人王昭仪离杭赴大都,宋太皇太后谢氏旋亦离杭赴大都,元量随谢后北行(《宋史》卷四七、《宋季三朝政要》卷五)。是年五月,端宗即位。秋,元量等抵大都。其后在大都曾游黄金台,登蓟门,泛黄千户之旴江(见汪元量有关诗文)。在大都,与王昭仪清惠时有唱酬。至元十六年(1279)宋亡,文天祥被囚于大都,元量多次慰问天祥于囚所,并作《妾薄命》,勉天祥以忠贞大节;曾作《拘幽》以下十操,天祥倚歌而和之;尝与天祥相对,叙丙子京口之事;还袖出《行吟》一卷,天祥为之作跋(文天祥《胡笳曲序》、《书汪水云诗后》)。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日,文天祥就义。同遣瀛国公赵㬎等居上都,王昭仪及汪元量亦从行(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一《书宋旧宫人诗词湖山类稿水云集后》)。二十年(1283),出居庸关,至上都。二十一年(1284)二月,迁故宋宗室及大臣之仕者于内地,元量亦从行。后又与王昭仪等回大都(参元量有关诗文)。至元二十三年(1286)正月,元主遣使代祀岳渎东海,命元量为使者(《元史·世祖纪》及元量有关诗文)。元量行前,受元世祖召见。同年,谢太后卒,元量作挽诗(《太皇谢太后挽章》)。至元二十五年(1288),元量三上书于元世祖,得以黄冠南归。别大都时,幼主瀛国公、福王赵与芮及宋旧宫人王昭仪及燕赵诸公子等二十九人饯别。次年,归于杭州,并结诗社(孔凡礼《汪元量事迹纪年》)。至元二十七年(1290),马廷鸾应元量之请,为《湖山类稿》作序(马廷鸾《书汪水云诗后》)。其后又请刘辰翁、邓剡为其作序。其后又曾赴湘蜀,约于至元三十年(1293)回杭州,并于丰乐桥外作小楼五间,以为湖山隐处,刘将孙为其作《湖山隐处记》。元量约卒于延祐四年(1317),享年七十(孔凡礼《汪元量事迹纪年》)。元量事迹,见《南宋书》、《宋史翼》本传,时人刘辰翁、文天祥、邓剡、马廷鸾均为《湖山类稿》作序跋。事迹参孔凡礼《关于汪元量的家世、生平和著述》、《汪元量研究资料汇辑》、《汪元量事迹系年》、《汪元量著述略考》(见《增订湖山类稿》,中华书局1984年版)。元量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同时代人以“诗史”相誉,拟之于杜甫。其诗风格既快逸奔放,又幽忧沉痛,清丽自然。又善作词,“盛年之后以词章给事宫掖,如沉香亭北太白”(刘将孙《湖山隐处记》)。德祐之后,词风一变,留燕期间诸作,表达遗民之心声,皆凄凉哀怨,催人泪下。诗词之外,又善画擅琴。《彊村丛书》有《水云词》一卷,《全宋词》辑存其词33首,《全宋词补辑》另辑录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