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列传第五十

钱士升(高承埏、钮应斗、钱嘉征) 朱治■〈忄间〉(吴鉏) 高斗枢(子宇泰)周元懋(从兄元初、沈中柱、郑龙釆) 林时对(陆宝)冯元扬(弟元飙、沈崇埨)(补)熊明遇(李汝璨、颜垓) 易应昌(詹尔选、萧士伟、范康生)黄景昉(王观光、庄鳌献、余扬、林衍培、张利民、李跃龙、杨瑞凤、谢国瑄)王志道(张若化、弟若仲、子士楷、李瑞和)林兰友(唐显悦、许璟、林英)卢若腾(郭贞一、沈佺期、张灏、张瀛、杨期演、叶启蕤、林志远、叶迎、诸葛倬、许吉璟等)王忠孝(张正声、蔡国光、刘子葵、王简伯、陆昆亨、黄事忠)沈光文(姚翼明、程应璠、陈瑞龙、万年英、辜朝荐、谢元忭、任颖眉、任廷贵、陈骏音、齐价人等)杨永言(张应星)

钱士升(高承埏、钮应斗、钱嘉征)朱治■〈忄间〉(吴鉏)高斗枢(子宇泰)

周元懋(从兄元初、沈中柱、郑龙釆)林时对(陆宝)

冯元扬(弟元飙、沈崇埨)(补)

熊明遇(李汝璨、颜垓)易应昌(詹尔选、萧士伟、范康生)

黄景昉(王观光、庄鳌献、余扬、林衍培、张利民、李跃龙、杨瑞凤、谢国瑄)

王志道(张若化、弟若仲、子士楷、李瑞和)

林兰友(唐显悦、许璟、林英)

卢若腾(郭贞一、沈佺期、张灏、张瀛、杨期演、叶启蕤、林志远、叶迎、诸葛倬、许吉璟等)

王忠孝(张正声、蔡国光、刘子葵、王简伯、陆昆亨、黄事忠)

沈光文(姚翼明、程应璠、陈瑞龙、万年英、辜朝荐、谢元忭、任颖眉、任廷贵、陈骏音、齐价人等)

杨永言(张应星)

钱士升抑之,嘉善人。万历丙辰(一六一六)进士;廷对第一,授修撰。以母老,乞归。赵南星、魏大中、万燝之被珰祸也,破产营护之;以是为东林所推。

崇顿元年(一六二八),起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旋谢病归。四年(一六三一),起礼部右侍郎,署尚书事。六年(一六三三)九月,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时帝操切,温体仁以刻薄佐之;士升撰「四箴」以献,谓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帝优旨报闻,而意不怿也。无何,有武生李琎请括江南富户,行首实籍没之法。士升恶之,拟旨下刑部;帝不许。士升谓此乱本也,当以去就争之。抗疏极言;帝报曰:『前疏已足沽名,无庸汲汲』!士升遂乞休。

国变后七年,乃卒。

高承埏字寓公,嘉兴人;屯田郎道素子也。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以父死非罪,伏阙讼冤,得赠故官。知宝坻县;尝固守抗王师,竟不赏。乱后,闭户读书。有「病中述志」诗云:『惟将前进士,惨淡表孤坟』!读者比之泽畔行吟、西台恸哭云。又,同邑钮应斗字宿夫,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知漳浦县有声。鼎革后,里居,杜门不出。

钱嘉征字孚于,海盐人。天启辛酉(一六二一),举顺天乡试副榜。崇祯改元,嘉征上书论魏忠贤十大罪;或尼之,嘉征慨然曰:『虎狼食人,徒手亦可搏之。举朝不言,而草莽言之以为忠臣义士之倡;虽死何憾』!自是言者继起,元恶就诛。晚选松溪知县。闽亡,卒于里。着有「松龛剩稿」。

朱治■〈忄间〉字子暇,嘉兴人。天启辛酉(一六二一)举于乡,选肇庆通判;历同知。丙戌(一六四六)十月,永历帝监国肇庆,治■〈忄间〉与推戴;上奔梧州,擢为两广总督,守肇庆。明年正月,王师自广州乘胜下,治■〈忄间〉弃城走;终事不可详。而秀水朱彝尊书其诗后云:『子暇宣劳戎务,一星卒殒天南;生为进表之刘琨,死作思归之温序』。盖亦粤臣之抗节以殁者。

吴鉏字稽田,初名祖锡、字佩远;嘉兴人。父吏部文选郎昌时,以罪死。锄素负大志,而又欲雪其父之耻,终身冥行,不返家园。早年与妻弟徐枋往来灵岩、支硎间,既又同栖积翠。尝走海上依张煌言,鲁监国授为职方郎中。辛丑(一六六一)王师入缅,煌言遣鉏挟帛书入郧阳山中说十三家军,使出师挠楚以援缅。是时十三家已衰敝不敢出,煌言军亦寻散;鉏乃北走中原。间南归,则过徐枋之涧上草堂而不入其家;郁郁竟死。葬胶东,以明蹈海之愤,不愿首邱云。

高斗枢字象先,鄞人。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授刑部主事;坐议巡抚耿如杞狱,与同列四人下狱。寻复官,进员外郎。

五年,迁荆州知府。久之,擢长沙兵备副使。时贼氛已逼临、蓝,湖湘间土寇蜂起。长沙止老弱卫卒五百,又遣二百戍攸县,城库雉堞尽圮;斗枢建飞楼四十,大修守具。临、蓝贼艘二百余,由衡、湘抵城下;相拒十余日,乃却去。寻击杀乱贼刘高峰等,抚定余众;诏录其功。巡抚陈睿谟大征临、蓝寇,斗枢当南面,大小十余战。贼平,诏赉银币。十四年(一六四一)六月,进按察使;抚治王永祚移斗枢守郧阳。郧被寇且十载,居民才四千。斗枢至甫六日,而张献忠自陕而东;斗枢与知府徐启元遣游击王光恩及其弟光兴分扼之,战频捷。光恩,故均州降渠小秦王也,善用其下;斗枢亦善抚光恩。闯贼先后四至,皆大创去。当是时,湖南、北十四郡皆陷,郧独存。自十五年(一六四二)冬,抚治王永祚被逮,连命李干德、郭景昌代之,路绝不能至,中朝谓郧已陷;十六年(一六四三)夏,斗枢上请兵疏,始知郧存。众议即任斗枢;而陈演与有隙,乃擢启元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加斗枢太仆少卿。明年二月,朝议设汉中巡抚兼督川北军务,擢斗枢右佥都御史;以往路阻,朝命皆不得达。至三月,始闻仆少之命,即以军事付启元。七月,北部变闻,并闻汉中之命;地已失,不可往。冬十二月,命代何腾蛟巡抚湖广,又以郧阳固守功,加副都御史;斗枢皆不闻也。

明年,南都陷,将之陕不可,乃还郧;郧亦降,旁皇无之。念老父尚在,间道归鄞;与子宇泰与于江上之役。累被名捕,竟得脱;后数年,卒。

宇泰字符发,少负才名,性尤忠笃。乙酉(一六四五),偕钱肃乐起兵于鄞;时斗枢犹未归也。鲁监国手谕奖之,以为不愧浙东乔木;授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丙戌(一六四六)冬,蜡书自海至,为逻者所得;首被捕。戊子(一六四八),翻城事泄,再随斗枢囚系。壬寅(一六六二),复以海上事,被逮。在狱,终日鼓琴。仁和令者,亦倜傥士也;以虑囚入,闻琴声而异之。及见其壁上所题诗,曰:『先生休矣』!挽宇泰饮风波亭上,固辞;令曰:『无伤也』!剧饮赋诗而别。是后,隔一日必至。事解,竟不往谒。尝自序曰:『在昔里中诸名士大会于湖南,华、王其执牛耳者;而予以卧子先生所许,滥竽其间。国难以来,华、王得追随范、倪诸老游于虞渊,而予腼颜视息;虽键户屏绝人事,然以视亡友,则可耻也!志趣不齐,菀枯随之;向之同社,半已出山,攘攘如也。咸淳面目守之亦希,不可悼哉』!所著有「雪交亭集」,取张肯堂舟山寓亭以名也。诸父斗权字辰四、斗魁字旦中,皆遗民之苦节者;并斗枢父子,时人称为「四高公」云。

周元懋字柱础,一字德林,鄞县人;尚书应宾之从子也。以应宾荫,累官南京右军都事、屯部郎中。出知贵州,调思南;丁内艰,未赴而国难作。浙东建国,服未阕;钱肃乐屡招之,辞不出 而破家输饷弗少吝。

丙戌(一六四六)六月,家人自江上告失守,乃恸哭自沈于水;救之苏,即削发入灌顶山中。性故善饮,至是益饮无度。又不喜独酌;初呼山僧强斟之,夜以达旦。山僧为所苦,遂避匿;则呼樵者强斟之。樵者以日暮长跪乞去,则斟其侍者;侍者醉而仆,乃呼月;月落,乃呼云。灌顶去所居百里,酒不时至;又以深山觅酒伴不易,始返其城西枝隐轩。每晨起,即呼子弟饮;子弟去,则更觅他人。已而,积饮成病。或以无子劝少饮;有长者规之曰:『郎君不思养身待时邪』!乃瞿然不饮。出三日,则纵饮如初。然虽以酒困,凡江湖侠客之有事投止者,虽甚醉,蹶然起接,无失词;倾所有以输之。因是,家尽丧。旋得呕血疾不止,卒;年四十。妻俞氏亦自毁,继之死。

元初字自一,嗣叔父应宾为后。让任子于同祖兄弟元登、元懋,时人贤之;与同里华夏、王家勤、陆宇■〈火鼎〉以忠孝相期。乙酉(一六四五),从钱肃乐起兵,授部郎,不受;以白衣参军事。江上溃,走山中;惟岁时以省墓归。家本素封,输饷荡其十五;戊子(一六四八),力救华、王五君子之难,又荡其十三。既又与岛上通消息,遂尽散其赀;脱粟、草履,晏然也。尝写「扪虱图」见志;叹曰:『今之江左,并桓元子亦不可得』!年八十余,卒于家。元登官刑部郎,亦以苦节死。

沈中柱字石臣,平湖人。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官吉水知县。国变后为僧,名行然,号无净;往来灵隐、金粟间。有「怀木庵诗草」。

郑龙釆字圣昭,归安人。天启辛酉(一六二一)举于乡,出宰婺源。过湖南,谒巡抚何腾蛟;欲留为监纪。辞曰:『朝廷命某宰婺川,不命参公军事也』!及解组归,腾蛟已殉难;乃祝发入山以终。

林时对字殿扬,学者称为茧庵先生;鄞人。崇祯己卯、庚辰(一六三九~四○)连荐,成进士。时年十八,授行人司行人。少执经倪元璐门下;常熟钱谦益闻其名招致之,不往。于同官,最与刘中藻、陆培、沈宸荃相昵。或曰:『冷官索莫,何以自遣』?曰:『苟不爱钱,原无热地』!丁忧,归里;钱肃乐一见契之。

弘光时,召为吏科都给事中;疏言:『史可法之军江北,所以藩卫江南者也;不当使之掣肘。进战退守,当假便宜。左都御史刘宗周四朝老臣、天下山斗,当置左右。翰林检讨方以智忠孝世家;间关南来,不当诬以傅会之说』。并留中不下。是时台省混沓,邪党过半;独掌科熊汝霖、掌道章正宸清望谔谔,顾皆引之为助。阮大钺深恶之,乃嗾方国安以东林遗孽纠之;遂与同里沈履祥偕去。

江上之役,熊、钱诸督师交章荐;乃起佐其房师孙嘉绩幕。上封事,每遭阻格;中枢余煌辄叹息,以不能力持为愧。时对力主渡江议;汝霖之下海宁,实力赞之。进太常卿,累迁右副都御史。

江干师溃,监国遯去;恸哭弃冠服,转徙山海间久之,而年未四十也。博访国难事,上自巨公元老、下至老兵退卒,随所闻见,折衷而论定之,曰「茧庵逸史」、曰「诗史」。当事荐之,以病辞。有同年生来访以出处;答曰:『此事宁容商诸人邪!吾志自定。为君谋,宁有殊』!同年愧其言而止。未几,遗老凋落殆尽,时对独踰大耋;幅巾深衣,踯躅行吟,至莫可与语。于是悒悒弥甚;乃令小胥舁篮轝,遍行坊市。一日,湖上演剧,远望场间有冕旒而前者;或曰:『此流贼破京师也』。因狂号,自篮轝撞身下,踣地晕绝,流血满面;伶人亦共流涕,为之罢剧。嗣是不复出,揜关咄咄而已。及卒,遗命柳棺、布衣,不许以状闻。

陆宝字敬身,鄞人。以大学生高等,授中书舍人。崇祯时,请以边事自效;诏书褒答。侍郎刘之纶出师,宝戒以莫浪战;之纶不能用而败。寻以终养归里。乙酉(一六四五)鄞义兵起,倾家输饷。事败,遁去。久之,归;当事欲延为乡饮大宾,辞不应。所著「悟香集」,惓惓于国事君仇,颂言不讳;故世莫得而见焉。

冯元扬字尔赓、元飙字尔■〈山上〈弓攵〉下〉 ,慈溪人。天启辛酉(一六二一),兄弟同举于乡。明年,元飙成进士;崇祯戊辰(一六二八),元扬成进士:时称二冯。

中官张彝宪之总理户、工二部也,元扬官都水主事;抗疏谓:『内臣当别立公署,不当踞二部堂』。时元飙亦由知县,入为户科给事中;疏论中官出镇之非。先后忤旨,乞假归。元扬寻起主事,历官苏松兵备参议。捕太湖盗,置都御史唐世济族子于法。太仓人陆文声之讦乡官张溥、张釆倡复社也,元扬力救之。而元飙亦疏诋周延儒、王应熊、温体仁,荐黄道周宜直讲东宫:故兄弟直声大着。

元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十七年(一六四四)春,流贼日逼,元扬留漕艘三百于直沽口,密疏请帝南迁;事不果行。既开京师失陷,聚将士泣血誓勿二。而兵备道原毓宗已内叛,劫元飙迎贼;元扬不屈,由海道脱身南归。元飙官兵部尚书。孙传庭之治兵关中也,廷臣多主速战,元飙谓宜致贼而不宜致于贼;于帝前争之曰:『请下臣狱;俟战而胜,斩臣谢之』!贻书传庭:戒毋轻斗,白、高两将不可任。已而,传庭果败。元飙知事不可为,以病乞休,荐李邦华、史可法自代;帝不用而用张缙彦,都城遂不守。

帝刑威御下,内而枢部、外而疆臣多被罪;惟二冯以恩遇终。元扬疾,赐宫参;元飙解枢部,赐瓜果食物,遣医诊视。元飙智而谲,初疏诋周延儒,延儒既相而复善之。熊开元欲尽发延儒罪,元飙沮之,闻元遂获重谴;众论以此少之。弘光时,兄弟相继病殁。其家请恤;给事中吴适言:『元飙身膺特简,莫展一筹。予以祭葬,是误国之臣生死皆得志也』。部议卒如所请行(补)。

沈崇埨字宇昆,慈溪人;大学士宸荃之族弟也。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授金坛知县;其父手书「忠君爱国,勿玷清白家声」十字付之。鲁王监国,擢兵部主事。江上破,弃官;躬耕于野。有同年生王尔禄为我巡海道,屏车骑至海滨访之;崇埨称病不起。尔禄徘徊门外久之,乃长叹而去(补)。

熊明遇字良孺,进贤人;万历辛丑(一六○一)进士。由知县,擢兵科给事中;进「八忧、五渐、三无」疏,极陈时弊(见「明史」本传)。历擢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魏忠贤以其疏救御史游士任也,矫旨革职。坐汪文言狱,追赃谪戍。

崇祯初,起兵部右侍郎。明年,进南京刑部尚书,召拜兵部尚书;言『秦中流寇,明旨许抚、剿并行。臣谓渠魁乞降亦宜抚,胁从负固亦宜剿』!帝纳之。明年,以过信山东巡抚余大成言,抚叛将李九成,致莱城被围,又曲庇宣府议和巡抚沈棨;命解任。久之,起南京兵部尚书,改工部;引疾归。国变后,卒于家。

李汝璨字用章,南昌人。崇祯时,官兵科给事中。十年(一六三七)闰月,因旱求言;疏言:『八、九年来干和召灾,始于端揆,积于四海;水旱盗贼,何怪其然』!帝怒,削籍。国变,衰绖北面哀号,作祈死文;竟死。

颜垓字宇肩,德化人。天启中,进士。知平湖县,有声。召对称旨,擢翰林院检讨;转右春坊,洊升学士。明亡,不仕。

易应昌字瑞芝,临川人;万历癸丑(一六一三)进士。天启时,由御史累迁大理少卿;阉党劾为东林,削籍。崇祯二年(一六二九),起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偕都御史曹于汴持史■〈范上土下〉、高捷起官事甚力。寻以救刑部尚书乔允升忤旨,遣戍。

宏光时,召复故官,迁工部右侍郎;阮大铖列之十八罗汉中。国变后,卒。

詹尔选字思吉,抚州乐安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由太常博士,擢御史;请起用侍郎陈子壮、推官汤开远。已因劾陈启新,并劾吏部尚书谢升、大学士温体仁不加驳正,尸素可愧。未几,大学士钱士升以争武生李琎搜括富户之请忤旨,乞休;尔选言:『人臣所以不肯言者,其源在不肯去耳。辅臣肯言、肯去,臣实荣之;独不能不为朝廷惜也』!语多切至。帝震怒,召对诘责;尔选侃侃不少屈。命锦衣提下;尔选叩头曰:『臣死不足惜!皇上幸听臣,事尚可为!即不听,亦可留为他日思』!帝愈怒;大臣力为申救,仅削籍归。十五年(一六四二),给事中沈迅、左懋第相继论荐,召还;未赴而都城陷。弘光立,首起之。群小惮其鲠直,令补外僚;遂不出。国变后,又十二年而终。

萧士玮字伯玉,泰和人。中万历丙辰(一六一六)乡试;越七年,天启壬戌(一六二一)成进士。除行人,历吏部郎中。弘光时,擢光禄寺卿。着有「春浮园集」。

范康生字讱轩,安福人;官中书舍人。从万元吉于皁口,随入赣州。城陷,被执;放归。着「仿指南录」,纪赣事甚悉。

黄景昉字太稚,晋江人;天启乙丑(一六二五)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庶子。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御经筵,问用人之道;景昉言:『考选不公;推官成勇、朱天麟廉能素着,不得预清华选』。又言:『郑三俊不当久系』。帝皆嘉纳;进少詹事。尝召对,言『近撤监视中官高起潜,关外辄闻警报。臣家海滨,将吏每遇调发,即报海警,冀得复留。触类而推,其情自见』。帝颔之。十四年(一六四一),以詹事掌翰林院。十五年(一六四二)六月,与蒋德璟、吴甡并进东阁大学士。明年,并加太子太保;改户部尚书、文渊阁。帝欲裁去南京操江文臣,专任诚意伯刘孔昭;持不可。忤旨,遂引归。

隆武时,召入直,复告归。国变后,家居十数年始卒。

王观光字子开,晋江人。天启中进士;知舒城县有声,迁刑部主事。富商吴某家奴拥赀数十万,投魏珰门,反噬其主;珰败系狱。贿求脱,卒拟决;舆论快之。出知常州府,革织造输知府岁例八千金。宜兴鲁较肆乱,计擒诛之。寻引疾归;以荐起补荆州府。惠藩承奉某虐于民,愬者盈箧;观光谓争之不如化之,密缄送阅。某大悚愧;夜出数千人,欢声如雷。荆故流贼出入处,观光捐橐中金筑沙市关城,延袤三十里,杂民兵吹笳扬帜,奸细来则歼之;贼不敢犯。杨嗣昌督师驻荆、襄,观光请令其兵自馈;嗣昌衔之,以计典去。士民号泣,惠藩疏保留。寻以积劳,乞休。隆武时,起户部右侍郎兼吏、礼、兵三部事。未几,归。

庄鳌献字任公,晋江人;崇祯癸酉(一六三三)进士。由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论东厂之害忤旨,贬浙江按察司照磨。弘光时,复原官。久之,卒。

余扬字赓之,莆田人。崇祯丁丑(一六三七)进士;其制义,与同年夏允彝、陈子龙齐名。知宣城县;分校乡闱,所取士如王亦临、方以智,俱知名士。弘光时,擢吏部文选司。未几,归;杜门不出。丁亥(一六四七),鲁监国召为左都御史;亦不赴。着有「芦中诗文集」、「芦蜡史论」、「识小录」。

林衍培字仲卿,莆田人。以贡生,知兴国县。兴为吉、赣门户,土寇阎总之乱,衍培练义勇自将之,屡挫贼锋;邑恃以无恐。寻以母老归养,屡征不起。生平言笑不苟,终日危坐。年六十二,卒。

张利民字能因,侯官人。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知桐城县。值献贼再攻城,利民集将士执所佩刀杀白鸡,以血洒地曰:『诸公有二心者,彼视』!又折矢誓曰:『利民今日藉诸公力坚守,有功不以上闻者,有如此矢』!蒋士感泣。贼百计攻之,不克;会黄得功来援,遂解去。在邑三年,治行推天下第一;擢户科给事中。国变后,披缁入山,自称田中和尚;有「野衲诗略」。

李跃龙字鳞伯,福安诸生;刘中藻之妹夫也。隆武时,授兵科掌印给事中。偕中藻攻福宁州,州民闭门拒守;跃龙单骑至城下,谕以勤王大义,民开门迎降。后卒于天台之紫微宫。子先春,字茂初,亦诸生;授监纪理刑。有志节。

杨瑞凤字和仲,仙游人。崇祯中,以武进士官游击。国变后,退居旸谷。山寇郭尔隆窃发,瑞凤亲冒矢石,凡十一战,始解;乡里获全。天下既平,竟不仕。

谢国瑄字进宝,归化人。伟躯干,有膂力;官御营前军都督。明亡,杜门不出。有「大明宫殿锁烟霞,荆棘铜驼泪一车」之句;郁郁死。

王志道,漳浦人。崇祯中,官副都御史。六年(一六三三)正月,中官王坤诋修撰陈于泰,侵及首辅周延儒;廷臣以内臣轻议朝政争之,帝不怿。志道劾坤语尤切,帝责令回奏;奏上,召对平台,诘责者久之,竟削籍。志道初以议「三案」为高攀龙所驳,谢病归。魏忠贤以其非东林也,擢左通政;论者薄之。至是,竟以忤中官罢。

弘光时,擢户部右侍郎;阮大铖列之七十二菩萨中。终事不可详。

张若化字雨玉,漳浦人。崇祯丙子(一六三六),举于乡;弟若中字声玉,庚辰(一六四○)进士,官益府长史。若化为黄道周弟子;道周之下诏狱也,若化微服入狱左右之。隆武时,征拜御史。闽亡,兄弟退隐丹山;蕙衣、竹冠往来岛上。时郑氏据台、厦,以恢复为名;同里进士倪俊明等俱署官职。及郑经西渡据漳州,遣其亲信冯锡范赍币聘若化兄弟;固辞不出。山居数十年,以寿终。若化子士楷字端卿,工诗、古文词。若化兄弟之偕隐丹山也,士楷方弱冠;自以先代遗臣子,杜门屏举业。潜心性命,以「主敬」为根本;论者方之汉汝南黄宪云。

李瑞和字宝弓,漳浦人;崇祯中进士。官松江推官,讼狱多平反;松江人塑像生祀之。寻擢御史,视鹾两浙;丁艰归。家居四十四载,竟不出;黄道周为序其「墙东集」。国变后十二年而卒。

林兰友字翰荃,号自芳;仙游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知临桂县;宗室、贵戚为敛迹。行取南京御史,连疏劾辅臣张至发、薛国观、冢臣田维嘉、枢臣杨嗣昌负国之罪忤旨,祸且不测。詹事黄道周、翰林刘同升、赵士春、给事中何楷交章论救,谪浙江按察司照磨;时称长安五谏。久之,起考功员外郎。北都陷贼,累系群臣,令降者立红帜下、不降者立青帜下;兰友竟立青帜下。贼暴之烈日中;有道士投以濡帕咽之,得不死。

隆武时,起太仆少卿;晋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督师泉、漳。闽亡,奉老亲遁之厦门。羁穷飘泊,凡十五载卒。

唐显悦字子安,仙游人;天启壬戌(一六二二)进士。崇祯时,知襄阳府,迁下江兵备副使;守麻城有功。寻被劾,归。起苍梧道,转岭南巡道;丁母忧,归。隆武帝,召为右通政;以兵部右侍郎致仕,全家渡厦门。朱成功子经之妻唐氏,显悦女孙也;而不礼于经,显悦衔之。经乱弟之乳母陈氏而生子,诡以妻出报;显悦致书成功谓:『乳母居八母之一,狎而生子;家不正,何以治国』!成功怒欲诛经,令不行;遂愤懑成疾卒。而显悦竟以寿终。

许璟字得璟,莆田人;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由南昌推官,历升湖广参议;平寇有功。明亡,依朱成功;卒于厦门。

林英字云又,福清人。崇祯中,以岁贡知昆明县;有神明称。永历时,官兵部司务。明亡,祝发为僧;由滇遁入台湾,卒。

卢若腾字闲之,同安人。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授兵部主事,晋郎中兼总京卫武学;三上疏劾定西侯蒋惟禄。出为宁绍兵备道,兴利革弊;两郡有「卢菩萨」之谣。

弘光时,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庐、凤;未行,南都亡。隆武帝命为浙东巡抚,驻温州;旋进兵部尚书,督师。踰年,闽又亡;遂从鲁监国于浙东。郑彩之杀熊汝霖也,众莫敢言;若腾申揭声其罪。

后依朱成功于安平,成功待以上宾。遯迹澎湖;辛卯(一六五一)三月病剧,大呼先皇帝而卒(补)。

郭贞一字符侯,同安人。崇祯庚辰(一六四○)进士;行取御史,巡按浙东。弘光时,擢右都御史。内监不遵朝班,疏纠之;宦侍屏息。谓夏允彝、陈子龙、徐石麒、徐汧、沈延嘉、叶廷秀、熊开元等具忠君爱国之诚,乞召用;宪长王梦锡以贿迁官、选郎刘应宾黩货,乞正罪。一时风采懔然。丙戌(一六四六)后,归隐厦门。寻渡台湾,卒。

沈佺期字云又,南安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授吏部郎中。隆武时,擢右副都御史。闽亡,随朱成功起兵泉州之桃花山。晚入台湾,以医药济人;壬戌(一六八二),卒。

张灏字为三;万历戊午(一六一八)举人;瀛字洽五,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举人:籍隶同安,巡抚廷拱子也。隆武时,灏官职方郎中、瀛官兵部司务。闽败,兄弟遁迹厦门。庚申(一六八○),渡台湾;明年,瀛卒,年八十四。癸亥(一六八三),王师平台湾,灏年九十五矣;施琅送之归,舟至澎湖卒。

杨期演字则龙,自金门移居厦门。博学,工古文词。崇祯庚午(一六四二)举人;闽中召为兵部主事。汀州之变,追扈不及。辛丑(一六六一)以后,僧帽道帔,杜门不出。每春秋佳日,陟山巅北望,酹酒哭拜;闻者怜之。着有「易经管见」,「岛上纪事」。子秉机,邑庠生;亦削发为僧。游两京、岱、岳,苍茫凭吊,一托于诗。既以行路艰难,乃变姓名南归。着有「浩然小草」。

叶启蕤字景芝,厦门人;吏部主事翼云侄也。幼颖慧,力学。隆武丙戌(一六四六),与台湾张金棕、刘显襄同领乡荐;摄漳州通判。闽亡,从翼云倡义同安;城破,遁迹莲村十六载。居恒郁郁;语家国事,辄呜呜哭不止。康熙癸亥(一六八三),郑氏亡;启蕤赍志以殁。

林志远字致子,厦门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授工部主事,假归。甲申(一六四四)后,奉母结茅清溪仙峰岭,不复出。着有「历代史白」。又,叶迎字允受,亦厦门人。结发从戎,以勇略累官总兵。鼎革后,杜门不出;春一笠、秋一纶,徜徉海上以终。

诸葛倬字士年,晋江贡生。隆武时以荐授翰林院待诏,加御史,监郑鸿逵军出浙东。闽亡,依朱成功于厦门;永历帝进光禄寺卿。有降臣某书招之,谓『幡然肯来,监司可立致』!且怵以危语。倬复书谓:『圣主隆唐、虞之德,小臣守箕山之操;代有其人。新朝政尚宽大;须弥大千,何问微尘!必欲相强,便当刳胸着地,勿问是肝是肉矣』!某得书,惘然而罢。后卒于台湾。

许吉燝晋江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由知县,擢刑部主事。鼎革后,隐厦门以终。同时在厦者,林其昌,己卯举人;黄维璟、潘赓锺,壬午举人;冯澄世,隆武丙戌(一六四六)举人:俱泉郡人。赓锺字道宣、澄世字亨臣(事详「延平春秋」)。

王忠孝字长孺,号愧两;惠安人。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授户部主事。转苏州饷,忤内监郑希诏,缇骑逮治。故事:缇骑所至,不餍欲,则楚毒随之。忠孝不能具一餐,校以其廉且冤之;京师相传为异事。入狱,词不挠,廷杖、遣戍;御史王志道疏救,得释。弘光时,授绍兴知府。隆武帝擢光禄寺少卿,迁左副都御史。闽亡,依朱成功于厦门。永历帝命以兵部左侍郎兼太常寺卿,疏辞不许;道阻不能赴。王师克厦门,复徙台湾,卒。

张正声字长正,惠安人;蔡国光字士观,金门人:同中崇祯甲戌(一六三四)进士。正声以推官历升职方郎中;国光以巨鹿知县召对称旨,擢礼科给事中。北都之变,皆被贼拷掠,乘间南归;正声散财起义,不克。先后渡海入厦门以终。

刘子葵,惠安人。惠安义师之役,子葵襄其事;官索之急,削发入厦门为僧。复谒永历帝于肇庆,擢龙川知县。总兵黄应杰叛,子葵扼关,使不得北向;惠属诸邑赖以全。标将某谗之巡抚;子葵曰:『吾为国耳,岂恋一官哉』!即日解组去,与王简伯遯潮之深山。久之,复至厦门。简伯,抚州人;子葵之树帜龙川也,简伯以兵部职方奉命过其邑。河源师溃,自刎不殊,乃与子葵往来闽、粤间;将之桂林,途遇寇死。

陆昆亨,不知何许人;官锦衣衙。扈隆武帝西行;汀州之变,奔厦门为僧,年八十有奇。

黄事忠字臣以,不知何许人;官兵部职方司。尝崎岖闽、粤,起义兵。母妻被杀,避居厦门。戊戌(一六五八)冬,偕御史徐孚远、都督张自新奉使赴滇;失道安南,与国王争礼。后西旋,不知所终。

沈光文字文开,号斯庵,鄞人;以明经入贡。乙酉(一六四五),豫画江之师,鲁监国授太常博士;已从至长垣,进工部郎。军溃,扈监国不及,走肇庆;永历帝擢太常寺卿。

辛卯(一六五一),两粤再覆,由潮阳至金门。我闽督李率泰招之;焚其书、返其币。将航海,居泉之海口;风失维,飘至台湾。时台湾犹为荷兰地,从之受一廛。及延平王朱成功至,知光文故在,喜甚;以客礼见,致饩、拨田宅赡之。成功卒,子经嗣立,颇改父政;讽以诗,几得祸。因逸至罗汉门为僧,授徒自给;不足,则济以医。叹曰:『吾二十年飘零绝岛、弃坟墓不顾者,祗欲完发以见先帝;而卒不克,其命也夫』!癸丑(一六六一),台湾初附,我总督姚启圣贻书曰:『管宁无恙邪』?寻卒于诸罗。光文居台三十年,盖及见延平三世之盛衰云。所著有「台湾赋」、「东海赋」、「檨赋」、「桐花芳草赋」、「草木杂记」。

姚翼明字兴公,浙江人;官兵科给事中。明亡,起义海昌;事败,遁。已从鲁监国乘槎至厦门,僦居东岳庙;爨火屡空,充然自得。旋入洪济寺为僧。着有「南行草」。

程应璠,浙江人;陈瑞龙,湖广人:并以武进士历官都督。浮海至厦门,与徐孚远诸人游;纪许国诗云:『勋追盛世麒麟阁,人是深山布褐翁』。瑞龙卒于厦。

万年英字静斋,黄州人;官台州通判。隆武帝登极诏至,鲁诸臣不用命;年英独言:『此时不宜异议』!上闻而嘉之,擢兵部主事。闽亡,遁迹厦门;永历帝召授故官。癸巳(一六五三),复奉命至岛,与徐孚远、纪文畴游。后不知所终。

辜朝荐字在公,潮州人。崇祯戊辰(一六二八)进士,授安庆推官,晋兵科给事中;与郭之奇、罗黄杰、黄奇遇号为四骏。明亡,依朱成功于金、厦。后渡台湾,卒(或曰朝荐在粤与何吾驺争事权,有隙。丙戌(一六四五),李成栋以王师入广州,实朝荐导之;既成栋归明,朝荐惧事泄,走归岛云)。

谢元忭字途野,潮州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永历时,官兵科给事中。后祝发于厦门为僧。

任颖眉,不知何处人。鲁监国时,以职方郎中监督师熊汝霖军,从监国航海。定西侯张名振尝舟过昌国卫,守城兵以炮击之,中名振卧床;名振大怒曰:『叛军无礼乃尔邪』!袭破之;掳城中妇女二百八十有奇,将赏给南田军士。颖眉自舟山至,具以告;颖眉力争之,竟日与名振大竞,僚佐劝止之。明晨,名振迎入帐,抗论如前,乃礼谢之;妇女得放还。辛卯(一六五一)八月舟山陷,突围得脱;从监国,终于厦门。

任廷贵,不知何处人;以大常寺卿从鲁监国于舟山。辛卯(一六五一)八月,王师逼舟山,监国航海;廷贵又从焉。自厦门奉命北上,舟覆北茭洋,以僧遯;贻绝命诗曰:『还将不二证西归,未遂黄冠即衲衣;力任四千余载重,痴担六十七年非。翩翩野鹤随云适,点点寒梅斗雪霏;梦破瞿然成大觉,澄潭明月自相依』。

陈骏音,不知何许人;黄道周弟子。隆武时,官中书舍人。道周师次明堂里,自忖必败,出所著书畀骏音间道持归。偶客邸火,烬焉;每语及,辄哭。闽亡,依郑氏于厦门,授吏官都事。郑经之与耿精忠败盟也,骏音谓:『隳两国之好、失同雠之义,致前门拒虎者恢心薙发,悔何可追!今惟遣将倍道出邵武、攻南台,亲统六师临江督战,庶可冀成效。若优游岁月,恐祸不远矣』!冯锡范诋为老悖,出为铜山安抚司。郑氏亡,骏音遁粤之韩江;年八十余,卒。

又有齐价人、洪七峰、骆亦至、吴亦庵、刘玉龙五人者,其详不可闻;明季遗老之避地台、厦两岛者也。亦至着有「岛史」。亦庵,江右人,尝官兵部;寓居醉仙岩以终。

杨永言字岑立,昆明人。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官昆山知县。尝应南都诏,荐诸生顾炎武于朝。会王师南下,永言弃官逃;已复与炎武及参将陈宏勋、诸生归庄、吴其沆等起兵拒守。事败,入黄浦依吴志葵。志葵败,祝发为僧,名懒云,入中峰;旋入金华。晚卒于滇。

张应星,云南恩贡生。习谶纬,工剑术。官知州,以军功擢部郎。隆武建号,赍诏赐沐天波;过汀州,归化知县华廷献留之宴。忽报峒贼将至;应星曰:『我虽过客,而眷属在城,义无退避;祸福与君共之』!集绅士,沥血神前。登陴,望贼阵曰:『此名赤脚城,如马足裹铁,履山坂如平地;吾识此符咒』。破之,立解。贼造天车如方栅,容四十余人;数人推而前,高与城齐。应星以冲木破之,相持数昼夜,城赖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