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山

鹿门山,旧名蘇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於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

习郁为侍中时,从光武幸黎丘,与光武同梦见蘇岭山神。光武嘉之,拜大鸿胪,录其前後功,封襄阳侯,使立蘇岭之祠。

中庐山

中庐侯国,古卢戎也。县西山中,有一[地]道。汉时,常有(马)数百匹[马]出其中。马形皆小,形似巴﹑滇马。

三国时,陆逊攻襄阳,又値此穴中有数十匹马[出]。逊载还建业。蜀使来,有五部兵家滇池者,识其马色,云“亡父所乘”,对之流涕。

岘山

[襄阳城,岘山亘其南。]

(襄阳)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汉侍中习郁,依范蠡养鱼法,中筑一钓台。将亡,敕其儿曰:“必葬我近鱼池。”池边有高堤,皆种竹及长楸,芙蓉覆水,是游宴名处。山季伦每游此,未尝不大醉而还,恒曰:“此我高阳池也。”

岘山下汉水中,(多)[出]鯿鱼,肥美。尝禁人采捕,以槎头断水,谓之“槎头鯿”。[宋张敬儿为刺史,齐高帝求此鱼,敬儿作(陆舻)[六橹]船置鱼而献曰:“奉槎头缩项鯿鱼一千六百头。”]

万山

万山北[隔](鬲)[沔](汉)水,父老相传,卽交甫见游女弄珠之处。

荆山

荆山,有石室,相传[云]卞和宅也。

薤山

(襄)[筑]阳县薤山,山上有竹,三年生一笋,笋成竹死,代谢如春秋焉。

石梁山

襄阳石梁山,起白云则雨,黄云则风,黑云则蛮多病。

冠盖山

冠盖山,汉末尝有四郡守﹑七都尉﹑二卿﹑两侍中,朱轩(冠)[高]盖会山下。因名“冠盖山”,里曰“冠盖里”。

浊水

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

沔水

檀溪

襄阳[城]本楚之[下]邑也,檀溪带其西,(岘山亘其南,为楚国之北津也。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也,通周﹑郑﹑晋﹑衞之道;其东,则从汉津渡江夏,出平皋关是也,通陈﹑蔡﹑齐﹑宋之道)。

马仁陂

马仁陂,在(沘)[比]阳县南五十里,盖地百顷。其所周漑田万顷。随年变种,境无俭岁。[陂水三周其隍。]

望楚山

望楚山有三名。一名马鞍山,一名(灾)[筴]山。

宋元嘉中,武陵王骏为刺史,屡登之。鄙其旧名;[南]望[鄢﹑]郢(山),因改为望楚山。後遂龙飞,是[为]孝武。[所]望之处,时人号为凤岭。高处有三(墱)[墩],卽刘弘﹑山简九日宴赏之所也。

三公峰

岑山东三峰名“三公”,西九山名“九卿”,次山名“主簿”。

巫山

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楚怀王游於高唐,昼寝,梦见与神通,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置观於巫山之南,号为“朝云”。至襄王时,复游高唐。

楚襄王与宋玉游於云梦之野,将使宋玉赋高唐之事。望“朝云”之馆,上有云气,崒乎眞上,忽而改容,须臾之闲,变化无穷。王问宋玉曰:“此何气也?” 对曰:“昔者先王游於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暖乎若云,焕乎若星,将行未至,如漂如停。详而视之,西子之形。王悦而问焉。曰:‘我帝之季女也,名曰瑶姬。未行而亡,封於巫山之台。精魂依草,实为(茎)[灵]芝,媚而服焉,则与梦期。所(为)[谓]巫山之女,高唐之姬。闻君游於高唐,愿荐枕席。’王因而幸之。”

夏水

楚王好田猎之事,扬镳驰[逐]乎华容之下,射鸿乎夏水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