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为唐代房玄龄主编,共有130卷。起自晋泰始元年(262年),讫于晋元熙二年(419年),记载了157年两晋的历史事实。在两晋南北朝,撰编晋书的有20余家,到唐代初期存有18家,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房玄龄、诸遂良、令孤德芬、李延寿等奉诏重修。以南齐臧荣绪的《晋书》为底本,参诸家晋书及晋人文集, 于贞观二十年(648年)修成。计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原称《新晋书》,后臧氏书佚,遂简称《晋书》。因宣武、武帝两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由太宗世民撰“论”,故旧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是书既成,旧本皆弃,一代史料由是书而存。其中,《束晰传》所载《汲冢书》发现经过,《裴秀传》所载《禹贡地域图》之制图六法,均为珍贵资料。注释者,有唐代何超的《晋书音义》3卷。清朝乾隆殿本及同治金陵书局本,均将何超的书刊于全书之后。清朝吴士鉴集各家之说,并广为补证,撰成《晋书校注》,附注文于正文之下,以方便后人。中华书局校点本以金陵书局本为本,并参照百衲本之影印宋本及武英殿本,为今通行最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