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

东海神坛,在柘林,又在南汇城南。均洪武十六年建。

辅国将军庙,在府治西南,祀吴陆逊、陆凯、陆抗。

东岳庙,一在府城;一在魏浦;一在孟河;一在邓庄。

纯阳祠,在府城。

唐、宋忠良祠,在府城南,祀唐平章侍郎陆贽、宋丞相李纲

卫文节祠,在府治萧塘镇,祀宋参知政事卫泾。明怀宗时移建城内月河塘。

胡公祠,在府学西,祀元教接胡存道。

方正学祠,在府治普照寺西偏,祀明方孝孺。万历中建,清康熙中知府鲁超重修。圣祖御书赐额曰“忠烈名臣”。

(附鲁超《重修祠记》:方正学先生,生于台之临海,殉节于金陵。而松故有祠,则以先生之子孙在松故也。先生当成祖靖难时,衰麻恸哭,誓死不屈,触成祖怒,刑及九族。先生幼子德宗在台,年甫九岁。刑部尚书魏泽时谪宁海尉,受诏搜捕,怜而匿之。有天台秀才余学夔者,佯乞食于市口,呜呜唱歌以风泽。泽心知为义士,乃密以德宗托之。学夔挟德宗遁至松江,以织纲贸米得活。学夔又潜入郡,属祠部郎俞允共为营护。而先生门人任勉者为参政家居,闻之就见德宗,因妻以养女。德宗由此冒姓俞氏,后改姓余,转迁白沙乡。生三子:友直、友谅、友竹,子孙繁衍,世家于松。至万历间,督学侍御杨公廷筠檄郡建祠,命其子孙复故姓。夫成祖之时,忠义之士歼灭无遗,罹祸之惨无如先生者,至于种族门诛,而怒犹未息。虽有朱家之柳车,孙嵩之复壁,岂能容舍保藏,存先生一线之祀哉

?然而能杀先生之身,而不能夺先生九死不移之节,能赤先生之族,而终不能斩先生万世血食之嗣,此不可不谓非天也。余、魏诸公不惮灭族之诛,奋身协力隐匿遗孤,卒全先生之祀,此其至性高义,同符古人,虽程婴之全赵孤,王成之保李燮,其蔑以过之矣。予观有明一代,忠义之士一歼于靖难,再歼于魏阉,而至于甲申之难,忠臣义士不屈于闯贼,蹈白刀赴鼎镬而死者,犹不可胜数。此固先生及黄练诸人忠义之节,有以倡之也。祠久毁不治,予特为饰而新之。既成,予为设羊豕之奠,中奉先生,而旁以余、魏、俞、任四公附焉。)

夏、周二公祠,在府西南,祀明周忱、夏元吉。成化十五年建。

(附清鲁超《重修祠记》:国家大政,莫重乎财赋,而财赋出于农田,农田由于水利。赋额不定,则取民无制,而吏得因缘为奸;水利不修,则旱涝无所资,蓄泄无所备,而田悉化为汗莱。故古之名臣皆于斯尽心焉,如明之夏、周二公是也。明永乐二年,苏松诸郡大水,夏公以户部尚书奉命发浙西兵民数十万,疏决壅滞。公上言:“嘉定之刘家港径通大海,常熟之白茅港径入大江,宜浚吴淞、江南北两岸安亭等浦港,以引太湖诸水入刘家、白茅二港,使之直注江海。又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要道,今下流壅塞,难即疏浚。傍有范家滨至南跄浦口,可径达海,宜濬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泖河之水,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之时,修筑圩岸,以御暴流,如此则功可成”。奏上,得旨允行,水患乃息。周公在宣德间,以工部侍郎巡抚江南,时苏松常三郡积欠粮以千万计,公廉,知豪强有力者不出,加耗贻累小民;又粮长征收斗斛无制,取羡自由。遂奏设管粮官定斗斛式,立水次仓以秋粮正米为则,定为加耗;而以各户应纳之数置注,由帖分授之,俾户自持帖输纳官仓,里胥不得上下其手;又令诸县各立仓贮米,以便赈贷,名曰“济农”。复立交兑法使民免长运,军获羡余,人皆称便;又松江赋额素重,公奏请于朝,得减税粮三十余万;又请极重官田、极贫下户并从轻折,银一两,折米四石,布一疋,折米一石,计松江一郡得轻折米四十八万二千六百余石。民获苏息。至今言巡抚之有惠政者,必首称文襄。夫二公之功业在天下,利泽在东南,岂独松之民被其德哉

?然松故有祠,则以二公之功德在户祝,而爱尤在于松也。二公去今二百余年矣,东南之水利日以淤塞,田亩日以荒芜,而税粮之额日以加重,诚得如二公出,不辞劳,不畏罪,则陂塘港浦之淤者可通,田之芜者可治,民之困于赋役者可以称纾,而东南饥馑流亡之患,庶几有瘳焉。祠久芜没,仅存遗址,予为鸠工庀材复其旧观,既落成,为文以纪之。夏公名元吉,字维喆,谧忠靖,湖广湘阴人。周公名忱,字恂如,谥文襄,江西吉水人。其他行事实,具载国史,不书,书其有德于吴人者。)

忠烈祠,在府治钟贾山,祀明深州知州孙士美与其父讷。

董文敏祠,在府治兴圣寺后,祀明礼部尚书董其昌。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御赐“芝英云气”四字扁额。

崇正祠,在周家藻里,祀周思兼。万历年建。

张宫谕祠,在凤凰山,祀张以诚。崇祯时建。

陆文定祠,在府西门外兴福寺南,祀明尚书陆树声

高义祠,在府治南,祀顾正心。

徐文贞祠,在府学东南,祀明大学士徐阶。

钱太史祠,在府治西门外平政桥西,祀明钱福。崇祯时建。

三烈祠,在府城右文街,祀明张烈妇陈氏、严烈妇许氏、烈女杨氏。

景忠祠,在皇甫林,祀明末殉国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吏部考功司主事夏允彝。嘉庆六年建。

报功祠,在府治漴阙,祀明知府方岳贡、邑人曹家驹、吴嘉印、何刚、清邑人吴含文、宋际、庄征麟。

李令祠,在府治白龙潭之阳,祀清娄县令李复兴。

沈文恪祠,在府城兴圣寺后,祀清礼部侍郎沈荃。康熙间,圣祖赐扁额曰“清慎勤”、曰“格物”、曰“落纸烟云”、曰“飞霞旧德”,又赐联一曰“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词”。

王忠毅祠,在府城普照寺西,祀清江南提督王之鼎。康熙四十六年圣祖御赐“纯忠遗爱”四字扁额。

周太守祠,在府城北门内清风桥,祀清知府周锌元。

周郡侯祠,在吴淞江上,祀恤赠太仆寺卿松江府知府周中铉。道光十三年建。

卞公祠,在府城内,祀咸丰十年殉难署娄县知县卞乃谒。

四贤祠,在华亭县细林山,祀晋张翰、陆机陆云、梁顾野王。后又增祀里人张之象,称五贤祠。

五先生祠,在华亭县干山,祀陆机、陆云、杨维桢钱惟善陆居仁

顾侍郎祠,在华亭县宝云寺,祀梁顾野王。

父子忠孝祠,在华亭县学东,祀明大理寺丞冯恩子应天府通判行可杨允绳父子。

三贤祠,在娄县七星桥侧,旧为范文正祠,明崇祯时以范履永、范纯仁合祀。清顺治间以明兵部尚书范锪、大学士范景文附,为五太师祠。

三忠祠,在金山卫城,祀总兵黄武烈、金友、副将覃联陛、金山营游击党罗昆禄及华亭金山殉难官绅士庶。

孟侍御祠,在青浦县三十五保,祀明孟旸。

群忠祠,在上海县,祀上海县丞刘东阳、建平县丞宋鳌、镇海卫指挥使武尚文、浙江镇抚吴贤、凤阳散官丁爵、邑人杨钿,皆嘉靖间死倭难。

黄道婆祠,在上海县乌泥泾,屡废屡迁,明天启间张所望移建张家滨宁国寺西,清道光六年改建于上海城内。

(附明张之象记。上海西南廿余里为乌泥泾,故有道婆祠云。道婆者,姓黄氏,本镇人也。初沦落崖州,元元贞间附海舶归。闽、广多种木棉,织纺为布,名曰“吉贝”,而道婆最善是业,州里宗之。先此乌泥泾土壤硗瘠,民多困贫,因谋树艺以给,遂觅种于闽、广间。然尚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擘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道婆乃教以制造捍、弹、纺、织之具,既以便民矣。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又各有法,故被、褥、帨、带之类,织以折技、团凤、碁局、文字,粲然若写。土人竞相仿习,稍稍转售地方以牟利,业颇饶裕。未几,道婆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已立祠,岁时享之,顷岁行游其所,已鞠为灌莽,抚迹低回者久之。予遂于居舍之东北隅听莺桥,舍地二亩,集里中尚义者,经始方旬,焕然改饰,像设具备,神有栖凭焉。先王之制,礼也。法施于民,则祀之。吾松之民,仰机和以食,实此道婆发之,苟被其泽者,无忘追本之思,则祠祀可不废矣。)

三江祠,在上海县三十保,祀明都御史海瑞、佥事郑元韶、上海知县敖选。

周、方二贤祠,在上海县,祀明巡按周如斗、知府方廉。

沈布政祠,在上海县,祀明沈恩。

陆文裕祠,在上海县学宫后,祀明詹事陆深

潘方伯祠,在旧演武场上,祀潘允端。允端董漕储,惠及桑梓,士民德之。

陈忠愍公祠,在上海县城内,祀道光二十二年死事提督陈化龙。

袁公祠,在上海县城内,祀咸丰三年殉难知县袁祖德。咸丰五年建。

刘公祠,在上海县城内,祀升任知县刘郇膏。光绪五年建。

愍忠祠,在上海县城内,祀光绪元年江浙海运员董二十四人。光绪五年建。

忠勇祠,在南汇县,祀明死倭难邑人李府及二子香、黍。嘉靖中建。

仰德柯,在南汇县川沙保,祀明乔镗、乔木。万历中建。

钦公祠,在九团,祀南汇知县钦连。

海忠介祠,在青浦县南城濠上,祀明都御史海瑞。

丁清惠祠,在青浦县南,祀明都御史丁宾。

常州府

忠祐庙,在府城,祀随郡人陈杲仁。西庑祀南唐右武卫将军柴克宏。又一在无锡中市桥南;又武进潘墅镇塘蒲墩及宜兴下张桥均有烈帝庙,均祀陈杲仁。

刘将军庙,在府治清和坊,明洪武初建,祀宋都统制刘师勇。师勇,山东人,元兵陷城,师勇从八骑手杀哨骑数人,易衣甲以混北军,斩裨将张超,所向披靡,从间道赴行在。

王太保庙,在武进县东南文成坝南,祀晋王祥。

化被王庙,在县东小井旁,祀晋顾凯之,或云即凯之宅。

祠山庙,在武进县后于塘,祀汉张渤。又一在金匮县北禅寺右;又一在宜兴县西门外。

水平王庙,在阳湖县分水岭,旧传为后稷庶子,佐禹治水。

延陵季子庙,在阳湖县双桂坊。明洪武中建,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巡,御题“让德光前”四字扁额。又富墅及荆溪县圆照里皆有季子庙,江阴县申港镇有季子祠。

药王庙,在阳湖县北小水门右,祀炎帝神农。又一在金匮县城隍庙东,又一在宜兴县法藏寺西,又一在靖江县东关外。

显忠庙,在无锡县秀胜街,祀唐张巡。又江阴县虹桥西及靖江县均有睢阳庙,又宜兴西门外有英济王庙,均祀张巡。

金龙大王庙,在无锡县石头铺,祀黄河神宋谢绪。又一在宜兴县丁山。

东岳庙,在锡山麓。又一在宜兴县毫村。

纯阳帝君庙,在无锡城隍庙殿后。

孚泽庙,在无锡县西南将军山,祀龙神。

显应庙,在无锡县西安阳山,祀周安阳侯赟。

吴、许二长官庙,在无锡县富安乡,祀萧梁、晋陵无锡二令。

至德庙,在金匮县梅里乡,祀吴泰伯。明洪武中移置县治东,弘治中重建于梅里。又惠山寺右有至德祠,清乾隆三十年建。

显济庙,在金匮县东北芙蓉山,前有龙湫,祀龙神。

真武庙,在西高山。

天后宫,在金匮县太保墩,祀宋莆田林氏女。又一在江阴县黄田港西,又一在靖江。

南斗星君庙,在金匮县东门外。

孔氏家庙,在江阴县梧塍里,明嘉靖间孔氏六十四世孙抃建,祀孔子。又阳湖县寨桥有至圣祠,元至正间圣裔孔克心占籍建。

(附清张能鳞《重修梧塍孔子家庙碑记》:山祖昆仑,其分也,名山三百,支山三千,大小牙错,分镇九有;水祖宿海,其出也,巨为四渎,细为万川,浅深交瀹,滋渑万物;人祖圣人,其发也,瓜瓞云仍,本支绵亘,上衍光泽,下裕后昆,盖积厚者绪长,干丰者枝繁也。开辟以来,圣莫盛于孔子。孔子,殷人也。虞廷五相契作司徒,敷五教,其后大于商汤以帝制六百祀。而周代之,周衰,代周者其在汤孙乎!吾夫子继周而起,称素王,天之命也。天若曰作君而王者,吾王之劳以九州,其建号也有涯。作师而王者,吾弗王之劳以万世,其称名也无涯。斯孔子之道,所以集群圣之成,而孔子之子若孙所以迈群圣而最炽也。表章圣裔昉于元朔,易代加崇,至于今,隆比三恪,于赫哉,无疆惟休欤!支流别子散在寰区,莫不克振祖烈,称彬彬焉。江阴梧塍,孔氏其一也。梧塍之有孔氏,始武功大夫垕。绍兴间以统制守江阴军,因家焉。十四传为处士抃,始建圣庙。又三传为诸生兴纲毓珺,移建于西庄,大扩旧制,其堂以奉先圣,祖也,配以述圣,宗也,次配以武功,梧塍所自始也。其厅事以集族人,东庑以祀有德,西庑以祀有功,示劝也。其田以供祭,矢弗鬻器,以备物也。矢弗,假义也。访遗支之在太仓者,共祀春秋,联族属也。其族姓愿朴而力田,诸生好德而文,以世其家。语有之:七世之庙可以观德。繇孔氏以观圣德,不犹圣京山之峨峨而怀昆仑,睹清流之洋洋而溯宿海耶

?戊戌秋,予命祀生重修,逾月告成。诸生请记于予,以垂久远,予于是叹吾道之大,而圣人之尊不可亵也。二民之教浸淫于人心,其官庙祠宇充塞天下,优俳奴隶得而创之,荐以亵味,祝以淫祠,其徒方自以为恭而不知亵,乃滋甚也,敬在外非由内也。吾夫子之祀,京师郡邑而外,罔敢亵举,举之者,非奉诏旨则圣人之后也。而吾夫子在天之灵,赫赫洋洋,陟降左右。士自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即凛凛祗畏,不敢斁思,不必入庙,始敬也,敬在内非由外也。予故为文以示孔氏子孙,而不仅以示孔氏子孙也。司马子长道鲁过阙里,见车器竹策皆有先民遗风,流连不忍去,盖圣德入人深也。时方出秦焰,子长所谓道六艺耳,今天下圣道昌明,士习画一,跻斯庙者睹俎豆礼器,睾然其有思乎?岂独圣人之子若孙勉焉

!愿学圣人也。)

袁府君庙,在宜兴县治西南,祀汉阳羡令袁 。

许真君庙,在宜兴县青阳市,祀晋许谧。相传即真君宅。

忠烈行庙,在宜兴县姚村,祀汉秣陵尉蒋子文。

尚书庙,在宜兴县青阳市,祀明周忱。

烈女庙,在宜兴县顺一坊,祀五代时何氏,氏骂贼死。

函亭侯庙,在荆溪县五贤区,祀汉蒋澄。

周孝侯庙,在荆溪县治东南隅,祀晋平西将军周处

义兴太守庙,在荆溪县临津城,祀齐任昉

龙神庙,一在宜兴县琅歼山;一在屠山,在荆溪县洑溪。

湖神庙,(俗称王二相公庙)在荆溪县乌溪,祀长兴王天英。

潘神庙,在荆溪县湖汉镇东颐山。昔潘氏兄弟三人游此,指一草云可为茶,采之,信然。因祀之。

夏王庙,在江阴县夏港口。又太湖中杜圻洲北岇山,俗称平台山,有夏禹王庙,相传神禹铸铁釜覆孽龙于此。

陈烈士庙,在江阴县新村,祀宋陈忠。

仓圣庙,在靖江县东北,光绪三年改楞严庵建。

龙王庙,在靖江县城西北六里。

海神庙,在靖江县水洞港。

吕祖庙,在靖江县北关外斗元宫。

卞忠贞祠,在府城胜西里。

范文正祠,在府署西南隅。又江阴县大巷。

苏东坡祠,在府治顾塘桥北。清康熙四十四年御题“坡仙遗范”四字扁额。又有祠在荆溪之蜀山,即东坡书院。明弘治中侍郎沈晖重建。

(附明李东阳《蜀山苏公祠记》:常州宜兴之荆溪,有蜀山,本独山也。《志》称苏文忠公与蒋学士之奇同举进士,买田卜筑于兹山之麓,于是易独为蜀。按《尔雅》:“山独者,皆为蜀”。《志》又称:“爱其名而居之者,理则然也。公尝欲作亭种橘,预名曰‘楚颂’,后上表乞居常,及归自岭南,卒于州邸。其弟文定公以其丧去,葬于颍上,其家亦不复至常矣。当是时,盖有所谓‘东坡书院’者,寻辄废。”越七十年,郡守晁子健择州学旁地,建祠祀公,元僧敏机因山为祠,为之居守,晁公武、徐一夔皆有记。今常州祠尚存,而蜀山祠废已久。弘治庚申,县人沈公晖自南京工部侍郎致仕归,以告巡抚都御史彭公礼、巡按御史王君宪、知府连君盛、知县王君缑。佥议既协,镞躬访遗址,悉为居民所据,赎而归之,得地三十余亩。一时好义者争割田山,捐金市以益之,士人吴纶辈鸠材督工,国子生王永实相其役。经始于辛酉之四月,至十二月而成。为堂六楹,肖公像于其中堂。左右二亭,一刻公楚颂帖及诸诗词,一刻兴建之碑。东、西庑及门各四楹,厅、馆、庖、湢诸室,为楹者以十数,其外则甃石为周垣百二十丈。视州祠深广略称,而伟丽过之矣。既乃用表忠观故事,命道士谢允昂居之,岁奉祀焉。夫天下之论名臣硕辅者,或原于岳降,或归之地灵,文章气节亦以为得江山之助固也。及乎遐陬僻壤,一邱一壑,或有所凭藉,亦起以不朽于世,是所谓人与地者,恒相须以显,而亦不能不相为重轻。若君子去父母之邦则迟迟其行,越在他国,则触物感事,怀思顾恋,而不能已,是盖存乎人而物不与焉。会稽东山,以谢傅名,其在金陵亦筑土以象之,为东山者何限

?而非其人,莫之名也。公之自蜀入洛,隐然重京师,父子兄弟之名遂擅天下。则公乃天下之人,俗传“三苏生,而眉山之草木皆枯”者,妄也。及其流离贬窜,不能归其乡,卜居兹山,托名以寄意。颍之山名日“峨眉”者,亦此义耳。后虽其体魄在颍,而魂气之无不知者,安知不徘徊眷恋于兹山也耶

?且公所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将流行充塞于天地间,而况其经过化存神之地哉!公之文章气节,天下莫不尊之,是虽不得与天下之祭,揆之乡先生社祭之义,有过而无不及。独山之为蜀也,其社之类乎。然则是祠之设,固耆民俊士衣冠俎豆所宜周旋而倾注焉者也。夫使文章不如公,气节不如公,则蜀之王万亦尝榜郑邸为蜀舍,而朱俊民、刘跂为之记铭,然亦不显。东阳,楚人而燕产。尝因赠太师徐文靖公之约,买田兹乡,而遽罹家难,竟莫之遂。今工部以其迹颇相类,而不知其文之弗称也。请为记祠事之成,予于是亦诚有感焉。因用楚语作迎送神辞,其亦橘颂之遗意也。夫其辞曰:橘之树兮如蓬,郁青葱兮间玲珑。彼亭兮在中,信吴邦兮楚风。橘之树兮如盖,采芳鲜兮荐甘脆。我公兮来归,神陟降兮如在。公之树兮荒莱,公之亭兮空苔。望游魂兮归来,公归来兮恍不可以见,渺惆怅兮悠哉。荆之土兮如酥,荆之米兮如珠。山有茶兮溪有鱼,生不足兮殁有余。公去此兮何居,楚之调兮欷歔。蜀之山兮盘纡,神往复兮无定所,聊为此兮踟蹰。生不为世所容兮,没将恣其所如。凿余井而得泉兮,又安穷其所之。彼亭常存兮树常实,持以荐公兮,愿少驻乎须臾。清储欣《蜀山东坡书院记》:先生,蜀人也。弱冠筮仕,嗣后出入中外,不常厥居,有以除授至者、徙者、请外者、群小搆祸安置者、量移者,地或善或恶,或极辽以恶,宠辱自上,趋避无由,若乃择地而处,不以官与罪至,而意气慨然,将徜徉终老于其山水之间,独吾阳羡而已。蜀山处邑东南,盖阳羡诸山之卑且独者。相传旧号“独山”,先生以山形似蜀,为去偏名“蜀”而居之。吾意先生舟入荆溪,浮于东氿三十里,德是山登巅极目,太湖如镜,东南万峰,如笏如屏,是山实山水门户。先生善选胜,即其址税驾焉。而非系乎蜀之似与不似也。从此泛罨画,品玉潭,芒鞋筇杖无不到,田夫方外无不交,于是天远夕阳之词,乱山白云之句,红友黄封之叹,与金山寺僧剖竹调水之符,佳言韵事,日日以新,而惜乎居之不久也。间考先生之来,大约在允常州居住前后,为元丰七年、八年此两年中。离黄赴登,又尝待命于泗,留题于扬,时月可考。是则先生居此虽阅两年,其实不过数月耳。嗟乎

!先生一谪齐安,居之者四年;一窜南海,居之者六年;及心所喜乐,买田筑室,曾不数月以去,亦足见行止非人,而先生生平动与愿违,若此类甚众也。然先生在天之灵亘百世不磨灭者,其所依回眷恋,将在郁郁不乐处者欤,抑在所乐欤

?则夫阳羡人士相与作为宫室,以俎豆先生者,先生之灵实式凭之,可壤陋弗饬耶?蜀山故有东坡书院,废不知何时月,弘治朝邑沈侍郎赎旧址而鼎建焉,以伟丽称。国初渐圮,有道士曰蒋普,引以为任,积三十年力,腐折颓败,葺治焕然。又于似蜀堂后造楼,而书院益伟丽狭前制矣。考于康熙之戊寅,磨石而属予以记,予喜先生书院整新,又嘉道士良且才,卒就厥志也,因记其光旧创始之大略如是。)

先贤祠,在府城内,祀延陵季子等七十五人。

邵康节祠,在府治漳湟里,祀宋邵雍

刘龙图祠,在府治马迹山,祀宋刘晏。

杨龟山祠,在府治朝京门内。

张南轩祠,在府治,祀宋张栻

胡文恭祠,在府城德安门外,祀宋胡宿。

忠义祠,在府城正觉寺址,祀宋文天祥、姚訔等十五人。

(附明胡毗陵《忠义祠录序》:毗陵,古常郡也。而祠以忠义名,天下所无也,而吾常有焉。常之忠义,前此犹未显也,至宋之末,始大显焉。忠义在人心,固未尝泯,宜无间于天下古今,而独归于宋末者,有说也。盖常有泰伯、季子之遗风,自古高节所兴,由克逊以立风俗。君子尚义,庸庶厚庞,汉魏而降,衣冠南度,礼义之俗寝盛。迨至赵宋,人以忠厚立国,当时臣民咸有忠臣爱国之心,而常之人才风俗愈甚,独异他郡。处常守易,寂无所见也。时危事变,节斯著焉。方德祐初,元师入境,大江东西郡县皆望风奔溃,独吾常知州姚公訔、通判陈公炤与统制王安节等鼓舞忠义,为守御计,且誓与城同存亡。卒之粮尽援绝,义勇百万同日被戮,无一人降。满城忠义,信古今天下所无,而仅一见于吾常者也。夫以常之忠义如此,至今庙宇不崇,祭享不及精忠大节,几于晦塞。不有君子表而出之,愈久而忘,终归泯没。何以劝激天下后世,又何以显常之忠义超绝古今也耶

?此吾叶君司韶有所感发,督合庠友,而私祭所由兴,私祭兴而新录所由著也。观其于文丞相、刘都统、阮应得、万安僧,则议其应祀。刘溶,则议其不当黜。定位次有议,人各有赞序、列传、鉴志,以著其出处详略。祭有期,有品,有文,立祠有碑,与侵毁祠基宇有帖,有状,君尝乞祭于有司有呈,古人感慨于忠义,有诗一一收录,分为上下卷,后自为序,而列其目于卷首,用心密矣。旻儿辈俱出门下,见而义之,将为锓梓以广其传,君因先期呈书臬司,俾余序焉。余惟忠义之事,惟忠义者知所崇重,为能表而出之,以励风化。昔孔北海表郑公乡,而过者起敬;文潞公题明道墓,而学者知归。吾见斯录一出,而毗陵忠义之名益著,忠义著,而诸公之英声伟烈震耀两间,人人知所景仰。吾辈又当以君之录达于朝,行将立庙奉祀,勒石颂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显扬于时。于以励高风,激颓俗,匪直有劝于常,抑有劝于天下后世,是录有关于忠义大矣。)

邹公祠,在府治咸宁街,祀明苏松兵备道邹墀。

唐荆川祠,在府城外运河岸西南,祀明唐顺之

忠节祠,在府城正觉寺西,祀明兵部尚书陈洽。

王忠愍祠,在府城奔牛镇,祀明季殉难御史王章清。顺治十年奉旨褒恤,赐地十区奉祀。

海烈妇祠,在府治运河岸。道光间复以烈妇赵汪氏配。

李公祠,在府城白龙庵西,祀甘肃甘凉道李鹤章。

灵济龙祠,在武进县奔牛闸。

周殿撰祠,在武进县忠佑庙西庑,祀宋周杞。

崇贤祠,在武进县史家巷,祀明胡 。

刘仁贤祠,在武进县南,祀明大理寺丞刘光斗。

先贤商子祠,在武进县水塔口。

先贤梁子祠,在武进县登省港,祀孔子弟子千乘侯梁鳣。

姚忠毅公祠,在武进县城内,祀宋郡守姚訔。

向、张二公祠,在武进县施桥,祀向忠武荣、张忠武国梁。

曹青岩祠,在武进县乌衣桥东,祀殉难曹禾。

沈别驾祠,在武进县乌衣桥东,祀殉难湖北宜昌通判沈耀鋆。

三王祠,在阳湖县东北,祀东岳忠佑广惠之神。

汤襄武祠,在阳湖县,祀明东瓯王汤和。

周文襄公祠,在阳湖县神骏寺,祀明巡抚周忱。

义烈祠,在阳湖县高山,祀明死义顾汤卿。后并祀汤卿祖孝子文英,改名二贤祠。

顾左丞祠,在无锡县南林,祀晋顾悦之。(《晋书》:恺之父悦之,历尚书左丞。)

伍相公祠,在无锡县西五十里胥山下关江上;又一在宜兴县西九里;又一在江阴县胥湖西。

春申君祠,旧在黄公涧上,今徙锡山西麓。

华孝子祠,在无锡县惠山左,祀晋孝子华宝。

尊贤祠,在无锡县惠山泉左,祀唐陆羽、湛茂之、李绅。明正德中增祀宋焦千之、秦观尤袤、钱颉、元倪瓒、张翼、王绂,共十人;嘉靖间又增祀明秦旭、邵宝、华察、龚廷祥、薛天生、刘怀颖六人。内又附报忠祠,祀储福等十二人。清康熙六年增祀邹迪光、沈应时二人;五十八年又增祀清秦松龄、周弘、严绳孙等共三十三人。

胡安定祠,在惠山右,祀宋胡瑗

李忠定祠,在惠山西,祀宋李纲。

七贤祠,在无锡县儒学内,祀宋杨时暨其从游四人,名五贤祠。明嘉靖初增入宋李纲、明邵宝,更号七贤祠。

朱文公祠,在无锡县梅里乡白担山下。

麻、尹二将军祠,在无锡县五牧桥,祀宋文天祥部将麻士龙、尹玉。旧在彭郎村,明嘉靖间薛应旂移建今所。

储贞义祠,在无锡县净慧寺侧,祀明义士储福及其妻范氏。

邹文忠祠,在无锡县惠山河塘上,祀明提学副使邹迪光。

松滋王公祠,在惠山秀塍街,祀明无锡知县王其勤。

周、海二公祠,在无锡县惠山左,祀明周忱、海瑞。

高忠宪祠,在无锡县水缺巷,祀明高攀龙

周文恪祠,在无锡县惠山,祀明周子义。

顾泾阳祠,在锡山之麓,祀明副宪顾可久。

顾端文祠,在惠山寺左,祀明顾宪成,以弟允成配。

邵文庄祠,在无锡县惠山二泉书院,祀明邵宝。

于忠肃祠,在无锡县锡山,祀明于谦。

马文肃祠,在惠山秀塍街,祀明季殉节马世奇,以同殉朱氏、李氏二妾。袝清顺治十年赐 ,并祠田七十亩。

单贞姬祠,在无锡县惠山寺左。

忠节祠,在无锡县惠山,祀恤赠国子监助教稽永仁。雍正八年建,御赐“忠节流芳”四字匾额。

俞行人祠,在无锡县绣嶂街,祀明殉节行人俞德惠。

王孟端祠,在无锡县绣嶂街,祀明中书舍人王绂。

刘侯祠,(俗称水仙庙)在无锡县城西,祀明知县刘五纬。

四先生祠,在无锡县五里街南,祀宜兴汤之锜、武进金敞、章大士及邑人顾培。

史光禄寺,在锡山于忠肃祠左,祀江苏候补道史保悠。史绍兴人,咸丰十年驻北塘战死。

湘淮昭忠祠,在惠山寺内,祀湘淮诸军阵亡将士。

强仁山祠,在无锡县五牧镇,祀元儒学提举强以德。

倪高士祠,在无锡县绣嶂街,祀元处士倪瓒。

张义士祠,在惠山寺门内,祀明初义士张翼。

五中丞祠,在惠山寺左,祀明周忱、海瑞、周孔教、清汤斌、李星沅。

秦氏双孝祠,在惠山寄畅园旁,祀明孝子秦永孚、仲孚。

黄太仆祠,在惠山寺塘泾,祀明太仆寺卿正色。

薛义士祠,在惠山绣嶂街,祀明义士薛旦、灏、呆兄弟三人。

王佥事祠,在惠山听松坊左,祀明广东佥事王问。

孙宗伯祠,在无锡县寺塘泾,祀明吏部侍郎赠礼部尚书孙继皋。

叶司空祠,在无锡县嶂绣街,祀明工部侍郎叶茂才。旧有东林三先生祠,祀顾宪成、高攀龙、叶茂才。清乾隆二十年建专祠。

龚节愍祠,在无锡县绣嶂街,祀明殉节行人龚廷祥。

华节愍祠,在无锡县孝子祠旁,祀明殉节考工员外郎华允诚。

杨公祠,在无锡县绣嶂街,祀殉难酆都县知县杨梦槎。嘉庆二年建。

王武愍公祠,在无锡县惠山寺塘泾,祀湖北拣发知县恤赠知府。

王恩绶以子恤赠主簿燮,配义仆丁贵英。福寿袝。

浦烈女祠,在无锡县绣嶂街,明崇祯中建。

许显谟祠,在惠山,祀宋显谟阁学士许德之。

袁龙图祠,在无锡县绣嶂街,祀宋赠龙图阁学士袁植。

尤文简公祠,在二泉亭右,祀宋礼部尚书尤袤。

虞薇山祠,在惠山寺塘泾南,祀宋虞荐发。

张正斋祠,在金匮县洞虚宫之右,祀明义士张翼。

秦淮海祠,在金匮县第六箭河上,祀宋秦观。旧在惠山,明正德间改建今所。嘉靖中,以裔孙朴、旭、霖、夔四人配祀。崇祯时,又增配永孚、仲孚、镗、金四人,改称九先生祠。清顺治初,又以秦锐袝。

道南祠,在金匮县东林书院左,祀宋杨时。

慕中丞祠,在金匮县芙蓉圩,祀慕天颜。

三公祠,在金匮县鹅湖口新桥北,祀明巡按孙慎、参诚翁大立、知县王其勤。

新会赵侯祠,在金匮县北门塘,祀明知县赵应元。

王九岩祠,在金匮县东门外,祀明礼部郎中王表。

龚毅所祠,在金匮县南禅寺西。

秦御史祠,在金匮县药师庵右,祀明御史秦镛。

广惠行祠,在宜兴县西门外,祀汉张勃。

谢氏七贤祠,在宜兴县,祀晋义兴太守谢渊洎,其后裔宗三、惠、颢,表三、锡、遴。

二忠祠,在宜兴县东,祀唐卫将军逖、尚书吴公云。

(附唐许浑《卫将军庙诗并序》:将军名逖,阳羡人。少习诗书,学弓剑,有武略。二十七游并汾间,遇神尧皇帝,始建义旗。逖以勇艺进备行列,洎擒窦建德,逖时挟枪剑,前突后翼,太宗顾而奇之。天下既定,录其功拜将军宿卫。以母老且病,乞归侍残年,词旨哀激,诏许之。既而以孝敬睦闺门,以然诺居乡里,及卒,邑人怀其贤,庙于荆溪之湄,以平生弓甲悬东西庑下,岁时祠祭,颇福其土焉。文士王敖撰碑词实详备。惜乎!国史阙书其人,因题诗于庙壁: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弓马上飞。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兵已散鲁连归。穿大泽埋金甲,庙枕长溪挂铁衣。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二侯祠,在江阴县虹桥东,祀明初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贞。

愍忠祠,在江阴县城隍庙西,祀明光禄寺少卿钱锌。

义勇祠,在江阴县青阳乡南街,祠明嘉靖时死难团长吴兑。

义士祠,在江阴县顺化坊,祀明嘉靖时义士黄銮。

张、连二公祠,在江阴县君山,祀明常州府同知张宗连、海防同知连继芳。

双忠祠,在江阴县学官内,祀明缪昌期、李应昇。

三公祠,在江阴县东城,祀明典史阎应元、陈明遇、训导冯厚敦。

戚公祠,在江阴县小庙巷内,祀明中书舍人戚勋。即公阖门殉节地。

唐公祠,在江阴县花园巷,祀总统铭武等军唐果介定奎。

贡公祠,在江阴县学官内,祀明御史贡安甫。

耿公祠,在靖江县东南。相传耿为宋哲宗时人,殁而为神,能除水患。

岳忠武祠,在靖江县治西;又宜兴亦有祠。

四贤祠,在靖江县孤山顶,祀元赵孟頫、虞集、孔元庆、孙一元。

四惠祠,在靖江县马洲书院,祀邑令金洪、易干、张师载、郑镝。

烈女祠,在靖江县治东北五里,祀元至正中烈女陈元孥、明孙、冯二氏。

张公祠,在靖江县柏家港、夏仕港等处,计五所,祀水神张公。

将军殿,在靖江县衙前港侧,祀明江阴侯吴良麾下裨将沙原德。

滕公祠,在靖江县武庙南,祀明巡抚滕昭。

三贤祠,在靖江县马洲书院,祀邑令张汝华、殷云霄、县丞韦商臣。

胡公祠,在靖江县南门外三茅宫,祀明节推胡格诚。

鲁公祠,在靖江县学场东,祀三国孙吴大夫鲁肃。

赵公祠,在靖江县马洲书院西,祀邑令赵应旗。

镇江府

东岳别庙,一在阳彭山,一在戴港镇。

西岳别庙,旧在府治云胜山下。

夏禹王庙,在府治禹迹山上;又一在金坛县沙湖。

三真君庙,在府治塔山,祀周、唐、葛三真君。

汉荆王庙,在府治前,祀汉荆王贾。

武烈别庙,在府治朝阳门外,祀隋陈杲仁。又有忠佑庙,在金坛县治东北。

旌忠庙,在府治通吴门外,祀宋韩世忠。

真武庙,在府治北固山南。

下元水府庙,在府治金山。

金龙四大王庙,在京口。王姓谢名绪,宋国戚也。悯宋将亡,隐杭之金龙山,筑望云亭居焉。闻谢太后北行,赴苕溺水死。明洪武初封王爵,万历末运粮军及商贾建庙于此。

龙王庙,在北固山。白龙庙,在府治常山麓。

瓜步江神庙,在府治金山。

汉留侯庙,在丹徒镇,祀张良。

康王庙,在丹徒县城隍庙西庑,祀宋康保裔。康洛阳人,与契丹战,死之。

水府三官庙,在丹徒县南闸下。

寿邱司侯庙,在丹徒县上河街,祀寿邱山神。南唐封为司徒。

汉王庙,在丹阳县闾塘,祀高祖。又一在越塘,祀光武。

延陵季子庙,在丹阳县延陵镇西北。又一在金坛县顾龙山。

白鹤三仙庙,一名三仙院,在丹阳县西十五里钟离村,宋绍兴间建。

孱陵侯庙,在丹阳县吕城镇,祀吴将吕蒙。

灵济庙,在金坛县治南,祀龙神。

袁太守庙,在金坛县三洞乡,祀晋袁宏

伍相庙,在溧阳县西南护牙山。伍员破楚,取道经此。

贞义女庙,在溧阳县北凤皇桥黄山里,祀史氏女。见《吴越春秋》。

显惠庙,在溧阳县埭头村,祀汉史崇。

焦千之祠,在府治焦山。

陆丞相祠,在府城外鹤林寺,祀汉陆贽。

李卫公祠,在府治甘露寺,祀唐李靖

褒忠祠,在府治银山,祀宋刺史魏胜。

(附明章纶《重修褒忠祠记》:宋忠州刺史、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制知楚州魏公胜,及金徒单克宁战于淮阳,无援,死之,诏赠保宁军节度使, 忠壮,立庙于镇江府京口镇,锡号“褒忠”。官其二子,重死节也。年代既久,庙乃隳。本朝正统中,郡守郭济乃重创而岁祭之。天顺壬午郡守四明姚堂见是庙后坏,乃捐俸倡募,经始于是年秋八月甲子,落成于冬十一月癸巳。于是规模气象,焕然可观。将立石为碑,走书征予,记而铭之,以垂永久。余按宋史列传,魏公胜,字彦威,淮南宿迁人也。当二帝北狩,高宗嗣位,张、韩、刘、岳诸将竭忠报国。公生于此时,多智勇,善骑射,居山阳。绍兴三十一年,金兵南下,将籍诸路民为兵,公跃曰:“此其时也”。乃经画市易,课酒榷盐劝粜,聚义士三百,北渡淮取涟水军,谕以忠义,遂复海州,擒其郡守高文富,权知州事,自兼都统制。而朐山、怀仁、沐阳、东海诸县皆定。乃蠲租税,释罪囚,发仓廪,犒战士,纪律明肃如宿将。益募忠义,图收复,远近响应,得兵数千。取沂州,杀其守,降其众三千,得器甲数万。金遣蒙恬镇国以兵万余攻海州,公出兵迎战于新桥,大败之,杀镇国。军声益振,传檄山东,招谕结集以待王师之至。沂州民壁苍山者数十万,被金兵围寨月余,众告急,公提兵往救,阵子山下,遇金兵伏发,以五百骑围数重,公单骑以大刀驰突肆击,阵开复合,移时被创,冒刃出围,马踣步而入寨,无敢当者。寨中绝水,公默祷而雨作。又度金兵必复攻海州,乃间出寨,趋城中。金兵果来,兵出战,皆捷。为矢所中,自鼻贯齿,不能食,督战益力。金主亮举兵渡淮,分军攻海州。公与沿海制置使李宝帅舟师邀击于胶西之唐岛,又获金兵之在舟中者,杀其将郑家仆等。既还,为捍御固守计,金兵又来攻,公拒却之。始奏,公授閤门祗侯,知海州兼山东路都统制,招集山东忠义,激励士卒,竭力捍御。金兵至望见魏字旗即走。又厚遇金牒者,及恩惠来归人,自山东河北归附日众。金遣山东路都统管以兵十万攻海州,公率众合李宝军大破之。金又遣五斤太师发诸路二十余万来攻海州,公择捍士三千余骑,拒于石闼堰,鏖战,杀数千人,拒却其围城之兵。又大战,斩首不可胜计。转閤门宣赞舍人,充山东路忠义军都统制兼镇江路前军统制,仍知海州后,被讒于督府,罢其职。既而知其诬,复之,仍遣还海州镇抚,改忠州刺史。公在军未尝一日懈弛,筑城浚隍塞隘,恒如寇至。又自创如意战车数百辆,炮车数十辆,乘战辎重,行止御敌,进退俱利。上其制于朝,诏诸军遵其式造焉。孝宗皇帝隆兴二年,以议和,撤海州戍,命公知楚州。时和议未决,金兵乘其懈,以舟载器甲糗粮,诈称运粮往泗州,自清河口出,欲入淮。公觇知之,身率忠义士拒于清河口,胜负未决,金徒单克宁帅生兵至,公与之力战,告急于都统制刘宝。宝不之救,公矢尽,谓士卒曰:“我当死此”。遂中矢坠马卒,年四十五。事闻,诏知赠 ,立庙祀之。又官其二子,郊忠州刺史昌承信郎,于乎臣子负忠勇之气,报君父之雠,不幸失援而罹死难。若魏公者,人岂以死视之哉!将事之知长生焉。何也?以其负正气全正理于死生之际,虽死犹不死也。而其忠愤痛切之心,天理民彝之懿,是以感动后人,锡之庙祀。虽至于千万世之远,事之如一日。此人心之所以不死也,于乎其烈矣哉!铭曰:“忠臣奋勇,刨义兴兵。敌王所忾,恢复边城。远近响应,赫赫厥声。招降救难,莫之敢膺。屡败厥寇,为其背盟。战不顾身,竭力推诚。屹为保障,长城可名。议和中沮,犹力战争。不幸无援,死于忠贞。纲常正理,于此不倾。天经地义,金石是铭。赠 立碑,世祀其灵。一时之死,万古之生。”)

表忠祠,在金山,祀宋韩世忠、魏胜。

周濂溪祠,在府城南门外鹤林寺西,祀宋周敦颐

杨文襄祠,在京口驿西,祀明杨一清

靳文僖祠,在府治,祀明靳贵。

丁公祠,在府治白龙冈,祀明丁机。

沈公祠,在府城治安坊,祀明死倭寇难指挥沈宗玉。

罗公祠,在府治虎踞坊,祀清死事罗明昇。清康熙四十四年,敕赐“奋勇致身”四字扁额。

唐公祠,在京口皇华亭右,祀明唐侃。

闵子祠,在丹徒大乙都。

林仁肇祠,在丹徒县因胜寺。

范文正公祠,在丹徒县学尊经阁。

二程夫子祠,在丹徒县高桥。

尹和靖祠,在丹徒县鹤林寺西。

朱子祠,在丹徒县北固山,祀宋朱文公。

文信国祠,在金山,祀宋文天祥。

宗忠简祠,在丹徒县学内,祀宋宗泽。

石校理祠,在丹徒县治前,祀宋石延年。

陈少阳祠,在丹阳北门外,祀宋陈东。

(附宋刘宰记:建炎三年春,诏赠故太学生陈东承事郎,仍官有服亲一人。夏四月,幸金陵,道京口,诏曰:“陈东尝奏封事,出于忠义,大臣涉私,力请诛戮,朕深悔之。已追赠京秩,今行经其乡,未忘于怀,可特赐钱五百贯文”。又谓宰臣曰:“张慤古之遗直,陈东诛死,可念二人皆葬郡境,已降亲劄令有司致祭,卿等更恤其家。”绍兴四年冬,再贬南京用事之臣,诏曰:“朕建炎即位之初,昧于治体,听用匪人,置陈东于极典,朕甚痛之。虽已赠官推恩,未足以称悔往之意,可特赠朝奉郎秘阁修撰,更与两资恩泽,仍发赐官田十顷。”某伏读圣诏,流涕太息而言曰:“自古人主激一时之忿,而轻用其威者有矣,未有事非己意,悔自己兴拳拳不释,如我高宗皇帝者也。自古臣子不幸而死非其道者有矣,未有宠被九京,泽流后裔,赫弈光大如我修撰陈公者也。”公方被执时,索纸作书,辞其家人,雍容曲折如平时。末曰:“死生命也,切勿念东”。识者谓贤于范孟博临终之言远矣。故人四明李猷为殓于所携棺,乡人胡中行护视之,以达于家。时人高其义,公死而事浸,闻言益验。上追用其言,屏汪黄于散地。引咎责躬,选贤于众,用能尽屈群策,弘济艰难,赠恤之典,殷勤恳恻,载在简编。盖惟恐天下后世之不闻,以自同于饰非,拒谏者。顾讳晦其事,谓为臣子之所当然,殆未知我高宗之所以圣也。庆元中,三山陈君德一分教京口,谓古者乡先生没而祭于社,又古者孔颜孟末奠位,学者必释奠于其国之先师,若修撰陈公,非京口所谓先师乡先生者欤?社非职所及学非吾事欤

?乃肖公像,祠之孔子庙西。序陈君代更,继者屏去,今教授番阳许君溪视事甫浃日,祠之如故。又虑废兴之不常,属某为之记。某闻而叹曰:昔人有言,死之曰,是非乃定。若修撰陈公之事,是非岂昧昧然者

?而祠宇兴废,犹反覆于百年之后,况当时缙绅于朝廷之上者其能公是公非欤?《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于此益叹国是之难,明人心之难。一我高宗之圣不可及,故拜手稽首而为之记。)

陶贞白祠,在金坛县陶村,祀梁陶弘景

七君子祠,在金坛县学宫旁,祀明死节邓蕃锡、徐有声、王明汲、冯厚敦、王荣图、王汝绍、王明灏。

淮安府

龙王庙,在府治新城。又一在盐城县东门外。又一在阜宁县三法,嘉庆十七年钦颁“广泽涵元”额。又一在清河县运河南岸,高宗南巡时御赐匾额。又一在安东县治东南三百步。又一在桃源县北门外。

淮渎庙,在府治新城北门外。又一在清河县清口,康熙、乾隆中累赐御书额。

禹王庙,在府西南八十里高堰湖堤。又一在阜宁县云梯关左平成台侧。又一在清河县西。

汉高祖庙,在府治西四十五里。惠帝、元帝令诸侯王立高庙,至今存焉。

英烈王庙,在府治朝宗门外,祀吴伍员。

东海恭王庙,祀东汉东海恭王强,以始封于此。

楚元王庙,在府治西南,汉刘交封于此。宋建炎中,贼李成以万众攻城,民祷于神,大败之。由是庙祀益虔。旧以宋赵立魏胜、应纯之、元许维贞为木主附庙中。明成化初,知府杨昶又以汉张敞、郑弘、汲黯、尹翁归、黄浮、三国关羽、张飞、晋王祥、王浑、唐宋璟、宋米芾、明范中、施礼、彭远、邱陵,皆有功于淮人者,并附祀焉。

淮阴侯庙,在府城南市,祀汉韩信。

(附宋苏轼《淮阴侯庙碑铭》:应龙之所以为神者,以其善变化而能屈伸也。夏则天飞,效其灵也;冬则泥蟠,避其害也。当赢氏刑惨网密,毒流海内,销锋镝,诛豪俊,将军乃辱身污节,避世用晦,志在鹊起豹变,食全楚之租。故受馈于漂母,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轻六合,气盖万夫,故忍耻胯下。洎乎山鬼反璧,天亡秦,旋遇知己之英主,陈不世之奇策,崛蜀汉席卷关辅,战必胜,攻必克,扫强楚,灭暴秦,平齐七十城,破赵二十万。乞食受辱,恶足累大丈夫之功名哉!然使水行未殒,火流犹潜,将军则与草木同朽,糜鹿俱死,安能持太阿之柄

?云飞龙骧起,徒步而取侯王。噫,自古英伟之士,不逢机会委身草泽,名湮灭而无称者,可胜道哉!乃碑而铭之曰:“书轨新邦,英雄旧里。海雾朝翻,山烟暮起。宅临旧楚,庙枕清淮。枯松折柏,废井荒台。我停单车,思人望古。淮阴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

漂母庙,在府治望云门外,后移建钓鱼台侧。

赵康州庙,在府治东,祀宋赵师旦。

显忠庙,在府城北市之西,祀宋开府赵立。

风神庙,在府城西天后宫内。又一在清河县口。康熙五十四年建,雍正十年重建,奉旨钦定封号“清河宣惠风伯之神”。

大王庙,在山阳县城外西南隅。又一在清河县东运河口。清圣祖仁皇帝南巡时,御题“安澜效祉”四字扁额。又勇南王殿有御赐“长源永义”四字扁额。

都天庙,一在山阳县河下。一在河北。祀唐张巡。一在盐城县西门外。一在伍祐场。一在阜宁县西门外。一在清河县治西。皆有都天庙。

天后宫,在府城西南隅。又一在察院西。又一在盐城县北门外。又一在阜宁县城内。

东狱庙,在府城东。又一在新城内。又一在盐城县西门外。又一在清河县。又一在安东县。

孚佑帝君庙,在府治东。又一在阜宁县城外。

魁星阁,在府城东南隅。又一在阜宁县。

仓圣庙,在盐城县关帝庙东,阜宁、清河皆建。

火神庙,在盐城县东北隅,各县皆建。

金龙四大王庙,在盐城西门外。又一在清河县清江闸。

海神庙,在盐城县东门外。又一在阜宁县薛家套,康熙三十九年敕建。又一在清河县小河北,有御赐额。

真武庙,在阜宁县城南上马头。

晏公庙,在阜宁县海墙头。又一在安东县治西南。

淮神庙,在清河县东二里。明武宗南狩至徐州,神著灵异。

显节侯庙,在安东县东,祀唐御史王义方。

(附明杨谷《显节侯庙记》:唐侍御史王公义方,旧有庙在涟水之震隅,郡乘莫详所始。谷每读唐书至公传,未尝不三复兴叹,而重公之学,高公之谊,壮公之直,且惜公不大用于时,而幸吾淮得斯人之为重也。初公起家,道逢困馁,辄解所乘马以遗之,闻名耸动当宁,太宗使宰相听其议论,于其时,尚书郎独孤折以儒显,许敬宗推与之谈,公引物连类,出入百家,每挫折,直出其上,辄至会罢。夫二子一时名儒也,而讲究异同,屈下于公,此其学宜何如比

?是盖刘向之伦,而有西汉之风者也。宰相魏征奇异其才,欲妻以夫人之侄。公不可,既而征卒,乃娶焉。人问其故,则曰:“始则不附当路,而今则感知己者也。”初公自云阳丞擢侍御史,会李义府纵囚妇迫杀大理丞,公欲劾之,意必得罪。问策于母,母曰:“吾闻王母伏剑,将以成陵之义,汝果尽忠,吾死且不恨矣。”夫贵姻势缩,母子相煦,人之常态也。公于宰相既没者而婚其家,权

倖动一时者则直前击之,视死如归,母亦赞助其成,此其谊何如比?是盖滂母之流,而有东都之节者也。公之廷劾义府,其言有曰:“天子置公卿大夫,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不欲独是独非也。今陛下抚有万邦,蛮区夷落罪无逃罚,而日月之下,奸臣肆虐,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矣”。即具法冠对仗,叱义府跪听弹劾。夫义府人猫笑刀,高宗亲俸之臣也。一时雌雄,谁敢明白,而公奋然叱之,是其直言劲节远配朱云,而攀槛请剑之气盖异世而同符者也。公生平友善张亮,亮死而厚遇其妻子。南行道逢涛雾,酌水誓祝,天为开霁。贬官之后,遂不复仕进,聚徒而教授焉。既没,门人员半千辈,筑室庐墓,三年乃去。夫人以忠烈一节称公,知公浅矣。学如是,谊如是,直如是,生有盛名,殁而感物,友道善终,诚信动天,可谓完德。是盖有唐一代诸臣中之杰然者,非独所谓乡先生殁而可祀于社者也。)

药王庙,在清河县西五牌。又一在安东县治北一里。

斗姥宫,在清河县朱公桥西。

显王庙,在清河县武家墩,祀唐雎阳太守许远。

黄大王庙,在清河县。旧御黄霸神,姓黄,名守才,明末人。清乾隆三年封,嘉庆十五年建庙,有御赐额。

昭忠祠,在府城西南。同治十年建,所属各县皆有祠,祀清殉难官许谭二,祠在府西南八十里洪泽湖堤。

钟离相公祠,在府治七十里,祀楚将钟离昧。

范张祠,在府治市桥,祀范巨卿、张元伯。

节孝祠,在府治东,祀宋徐积。

安定先生祠,在府治西北,祀宋胡瑗。

威济祠,在府城。宋绍兴间,李宝自海道御敌,至石臼山,祷之,因风纵火焚敌,敌大败。诏封“祐顺侯庙”,祀之。

王子乔祠,一在府西门内文通寺。一在东门内凌云道院。

旌武祠,在府西门内,祀宋韩世忠。

褒忠祠,在府城东门内,祀宋魏胜。

督抚名臣祠,在府治东南,祀明督漕巡抚都御史王竑等二十四人,清蔡士英等三人。

关忠节祠,在城东三里塘,祀水师提督邑人关天培。

阎徵君祠,在新城文昌官内,今在河下状元里,祀邑人阎若璩

双烈祠,在府治东,祀明烈妇徐氏、烈女何氏。

梅荣定祠,在山阳县司徒庙内,祀明驸马梅殷。

贞烈祠,在郡西北窑沟,明正德四年为烈女何氏立。

忠武祠,在府城,祀宋总管耿世安。又阜宁县羊塞东十二里有耿公庙,亦祀耿世安。

王太保祠,在盐城县西沙沟口,祀晋王祥。

陆丞相祠,在盐城县治南,祀宋陆秀夫。

(附明杨瑞云《重修盐城县陆丞相祠记》:夫宋亡,死节之臣多矣,乃余则以陆丞相为称首云。盖戎臣武将率貔虎之士,鼓勇血战,败北而死,死于一时;封疆之臣婴城自守,食尽力弹,城未破而死,死于旬月。亦有举家同死者。然高楼止水犹在疆土中。乃陆丞相则自德祐元年至祥兴二年历时久矣,一念忠赤,直与宋室相为存亡。心逾金石,气贯日虹,诸臣相继亡去,丞相独不去。又召致陈宜中、张世杰同赴国难,周旋不舍,今年走温州,明年走福州,更历三主,间关播越,至于海上。迨

厓山破,虑帝为元人所得,贻宗庙社稷之辱,乃驱妻子先入海,于是负帝入海死。嗟乎!难莫难于从容就义,始终不渝;烈莫烈于举家沉海,尽葬鱼腹。故余谈品宋亡死节之臣,以陆丞相为称首云。余家厓山下,最悉丞相死事,每登厓山,俯海涛,倚风悲弔之。顾当其时,七日浮尸出海上,人得收葬之,故潮州有侍郎屿,即丞相墓也。岁久,墓就平,后遂莫考。览丞相葬处,伤哉!万历乙卯,余受命宰盐城,则首谒陆丞相祠。又获拜于所葬衣冠之墓,有厚幸焉。盖丞相死所,乃余之乡也;余所宰邑,则又丞相之乡也;有异代之谊矣。其时祠宇荒圮,余亟修饬之,既落成,酾酒以告,而诵《九歌》。《九章》,以为迎神送神之曲,肃乎见其俨然正笏之容,而英英乎若其神之飒然而来也。则窃呜唱太息曰:“史称丞相仗剑驱妻子时,夫人有难色,岂谓夫人难一死哉?夫人从丞相荡析者数年,习闻忠义之言也,自分一死,所云难色者,盖欲与丞相同死耳。以故丞相谕之曰:“尔先往,怕我不来?”遂与三子偕入海死。呜呼!丞相忠魂烈气,千载如生。载之汗青,日星并耀;著之祀典,俎豆生馨;并妻子亦烺烺炳炳,施声来禊,丞相不死哉!)

潘公祠,在盐城县,祀明潘季驯

范公祠,在盐城县东门外,祀宋范仲淹。

惠济祠,在清河县旧新庄闸口,即天妃庙。明正德三年建,嘉靖间赐额,清雍正二年重修,三年敕封“天后圣姥碧霞元君”。

仲子祠,在清河县仲家浅。清康熙八年奏建,有奉祀生一人。

恭襄祠,在清河县,祀明平江伯陈瑄。

文丞相祠,在桃源县崔镇。

毓公祠,在丽正书院内,祀漕督毓奇。杨锡绂、袁甲三同祀,在府城。

五公祠,在奎文书院内,祀知府陶易官、范弼、顾思尧、章仪林。

二公祠,在射阳书院内,祀邑人丁晏、何锦。

四公祠,在清河县海神庙西,祀总河靳辅齐、苏勒稽、曾筠、高斌。

黎公祠,在清河县东南,祀总河黎世序。

吴公祠,在厂前坊,祀漕河总督吴棠。

扬州府

夏禹王庙,在府治浮山后;又一在高邮州临泽镇。

邗沟神庙,在府治邗沟傍。

旌忠庙,在府城东门内,祀宋死节臣魏全、王方明。

显忠庙,在府治旧城内,祀宋死节臣吴从龙。

三将军府,在府城西,祀宋将军元怡梁、张昭;又一在仪征县焦家山。

盘古庙,在府城西三十里盘古山。

神医庙,在府城内太平桥,祀华佗

曹王庙,在江都县大桥镇,祀宋武惠王曹彬。

英烈王庙,在扬子县胥浦桥,即伍员祠也。并祀渔丈人。

浣纱女庙,在扬子县治,祀女冯氏,子胥亡楚,嘱其勿言,女遂投江以绝口。

恭爱庙,在扬子县陈公塘侧。祀汉广陵太守陈登,宋熙宁间建。

张王庙,在扬子县黄泥滩,祀唐扬州都督张巡。

惠爱王庙,在扬子县店市街西,祀唐工部尚书张万福。

东岳庙,在高邮州北新城小东门外,宋太平兴国间建。

禹庙,在高邮州东北九十里临泽镇。

汉高帝庙,在高邮州沛城村。

康泽庙,在高邮湖中洲上,俗名耿七公庙,祀宋耿遇德。遇德,昭宗时人,天性忠实,死而为神,祷之者舟行无没溺,旱暵有甘澍,屡封至灵应侯。

清水潭龙神庙,在高邮州城北二十里,宋嘉定间建。

英烈夫人庙,在高邮州,即毛惜。惜死节处详见列女。

昭阳庙,在兴化县昭阳山,祀楚令尹昭阳。亦名山子庙。

三闾大夫庙,在兴化县沧浪里,祀屈原

文孝庙,在泰州治西,宋绍兴十三年建,祀梁昭明太子

药王庙,在泰州泰山墩之麓,祀黄帝、岐伯诸人。

董子祠,在府治新兴坊,祀汉董仲舒。旧在府城,两淮运司后堂内有井,曰董井,即董子宅也。明正德间改建于此,清康熙四十四年御赐“正谊明道”额。

(附明乔宇《重迁董子祠记》:两淮运司,在扬州府治东,其地乃汉江都王相董仲舒故宅。宣德间,运司金华何君士英建祠祀董子;正统间,四明严君贞迁祠于厅事之后;弘治间,新城毕君亨复于运司西建正谊书院。正德辛未夏,高平毕君玺为运司,莅任之日,见祠居厅后惕然靡宁,以淮扬当冲要之地,鹾司实会计之所,士大夫欲进谒者恒以出入为艰,惟书院弘厂向明,盍改图为

?乃请于巡盐监察御史朱君冠以为然,于是聿新其规制,塑董子像于中,为堂者四楹。曰:“祭器库”、“宰牲堂”、西曰“图书房”、“致斋所”,楹之数各如之。仪门左右有石碑亭,巷之南北建绰楔二,又买田若干亩,以供春秋祭祀,羡余则以食守祠者。祠之后作书院,堂曰“资仕”,东西斋曰“博文”,曰“起道”,以收商毫子弟之俊秀者,择明经士为之师,以训迪焉。丹垩咸备,教条具举,诚一时之伟也。既落成,毕君走书于余,求为文以志其颠末。余惟圣人之道,自战国以来不明于天下久矣,董子独能抱遗经于坑焚之后,潜心正学,所以秦汉诸儒鲜有及者。观其论道之大原与义利、王霸天人三策之对,皆有合孔门之大旨,先儒称其渊源纯粹,自学问涵养中来,不信然与。惜乎!武帝好大喜功,所任用而亲暖者,不过曲儒方士诙俳辞赋之流,至若仲舒乃弗能用之,斥之以相藩国,然董子虽不得显于当时,其遗言善行有功于后学者,蔚乎其未泯也

!逮至圣朝,文运天启,高庙以仲舒从事阙庭,宪庙又追爵广川伯,儒者之效历千余年而益显如此。夫今江都又董子宦履之地,御史朱君、运司毕君乃克崇重而作新之,凡章缝之士,肄业于斯者,务相勉焉,以进修其实,一洗夫薄俗功利矫诈之陋,以副我列圣崇儒重道之盛心。庶兹祠之迁,有补于风化大矣,岂直洁豆笾美轮奂而已哉I毕君所至有政绩,前知广川时,亦尝葺新董子书院,兹修举国课之余,又能稽古考德,以仪来学,皆不可不书也。是为记。)

蒋忠烈祠,在府治南门外,祀汉秣陵尉蒋子文。

谢太傅祠,在府治子城上,祀晋谢安。又甘棠庙,在邵伯镇,亦祀安。

卞忠贞祠,在府治南门内,祀晋卞壶。

广陵五先生祠,在府治西外,祀宋胡瑗、李衡、王居正,增祀李树敏、沈洙。

韩忠献祠,在府治雍熙巷,祀宋韩琦。又一在高邮州。

毕招抚祠,在府治夹城,祀宋毕再遇。

邱公祠,在府城内,祀宋邱岳。

崔守祠,在府城内,祀宋崔与之。

文丞相祠,在府治南,祀宋文天祥。又一在扬子县东关河岸。

双忠祠,在府城广储门外梅花岭侧,祀宋李庭芝、姜才。

张武定祠,在府城,祀元张弘纲。

曾襄愍祠,在府城,祀明兵部尚书曾铣。

双忠祠,在府治西门内,祀明高邦佐、陈辅尧。

孔北海祠,在府治南门副使巷。

史忠正祠,在府城广储门外梅花岭,祀明督师大学士史可法。

欧阳文忠祠,在府城西平山堂后。

聱隅先生祠,在府城南杨子桥,祀寓贤黄晞。

大忠祠,在府城南门内新桥坊,祀梁祖皓、宋李庭芝、姜才、陆秀夫、汪立信及明茅浦等,共十二人。

三英女祠,在江都县瓜洲镇,祀宋烈妇赵淮妾、明烈女殷氏、周氏。

江海潮神祠,在江都县瓜洲镇。

江水祠,在江都,汉宣帝诏祀江处。

三忠祠,在江都县瓜洲镇,祀宋魏俊、王方、赵淮。

龙祠,在瓜洲镇。

(附明唐顺之《重修瓜洲镇龙祠记》:龙之祀,不秩于三代之典,记礼者谓之四灵,盖以为鳞虫之灵者耳。其祀始见于《封禅书·朝那龙湫》,今天下大水之滨,无处不有龙祠。宋之儒者论大河之治,以为不宜龙,曰:“是天地之功也,龙何力之有”?然余窃以为未尽也。夫天地无为而百物之肖像于其间者,莫不各致其能以效其功,而天地未尝与之争功,然而百物之功敦非天地之功也

?至于昔人之制为祀典也,凡有功德于天地之间者,不问细大,莫不群然秩而祀之,以致其报,而未尝疑于与天地分功。然而所以报百物之功,亦孰非所以报天地之功也!吾观于蜡,而见古人通乎鬼神之情,而悉于幽明之故矣。夫生成百谷以粒民,孰非天地之功

?若是,则古人为之梗,为之社,以报之可矣。至于大索鬼神而蜡焉者,何谓也?其蜡也,先农先啬庸与坊焉可矣。而至于迎猫迎虎,而昆虫亦登焉者,何为也?惟天地生成百谷,虽一猫虎昆虫亦使之尽其能于食鼠食豕之间,而无遗利焉。于此,见天地之功为甚大,人欲报天地之功而无由,则虽猫虎之效一能于天地者,亦秩之祀而无遗灵焉。于此,见人之所以报天地之功者为甚深。凡百物之灵,固莫不肖气于阴阳五行,而龙得阴阳五行之气之精,故其变化尤灵,猫虎未尝无功于田,而谓龙尽无功于水乎

?祀猫祀虎,未尝疑于与天地分功,而独疑于龙乎?且夫天地之间,大者不自擅其大而寄于小,小者各务致其小以归于大。其为功也,大者常逸,而小者常劳。其功之成也,小者易以为德,而其大者常不可名。故耕凿之民不知帝力之何有,而至于一社之长、一邑之令,则人煦煦然而响之,死则为之尸祝而俎豆之,此岂可谓忘大君之功德,而颛颛于一社长、一邑令之为报

?又岂可谓一社长、一邑令之功德,而非大君之功德也哉!然则龙何疑焉,而不祭于古也?曰:百物之祭古矣,又安之古之不祭龙耶?古有豢龙氏,豢龙氏之于龙,安知其非如伊耆氏之于蜡,实掌其祭者耶

?所谓豢龙者,其无乃羞饮食以祀龙之谓,而好怪者遂以豢龙为畜龙也欤?龙乎可畜,其亦非所以为龙矣。古今大水,凡曰而河与江为最,河移徙溃决不常,而江独为安流,意必有宰乎其间者。而龙之奔走以效其灵也,亦不可谓无。瓜洲据江之冲,则其建祠以龙亦宜。祀不知所始,岁久圮坏。嘉靖癸卯,奉化王侯杏始为扬州府同知署府事,乃斥赎金之余修之,而使道士某来请记。王侯,儒者也。其为是举,必有以通乎鬼神之情,而悉于幽明之故矣。予惧后之人泥于旧说,而以为非经之祀也,为之著论如此,使龙其安且食于此,而无葱焉。且使读者其亦无以余为语怪也。)

露筋祠,在甘泉县邵伯镇北三十里。康熙四十六年御赐“节媛芳躅”匾额。

昭明太子祠,在扬子县城南,祀梁萧统

康令祠,在扬子县义城村。唐咸通间,岁旱,六合康令以身祷雨,跨白马入江死,雨足岁稔,邑人祀之。

三贤祠,在扬子县,祀元郝经,吴澄、张堑。

孝妇祠,在扬子县朴树湾,祀农民周祥妻张氏。旧有坊曰“剖腹活姑”。

三巨公祠,在高邮界,祀张浚、韩世忠、岳飞

林太守祠,在高邮州城内,祀宋林伯成。

韩宣抚祠,在高邮州乾明寺西,祀宋韩世忠。

范文正公祠,在府城西平山堂下;又泰州、兴化县太平里皆有范公祠,祀宋范仲淹。仲淹曾为兴邑令。

(附明杨果《重建范文正公祠堂记》:有宋天圣改元,汝南范文正公来为泰州西溪盐官,时风潮泛溢,没田庐,坏亭灶,民以大病。公特为请于朝,得调丁夫四万,迹唐李承式捍海故堰而修筑之。用是海滨沮如潟卤之地悉为良田,而民获奠其居,为惠利甚大以博也。公没,而所在德之不忘,往往庙而俎豆之,水旱疾疠则祷焉。草堰、小海二场间旧有公祠,既久而圮,地且湫隘,杂以淫鬼,妥灵致虔两,为匪称。岁正德丁丑,国子生宗部、宗节、乡校生唐宋、宗邾、朱軏、唐满相与捐资,倡义图善地而迁之。力犹未逮,则以告于巡盐侍御卢君楫,君慨然曰:“吾事也”。乃俾运使胡君轩续其费,运判闻人君韶、小海场大使王铎督其成。鸠工增材,择吉从事。门坊堂庑,次第完好,无侈无陋。中肖公像,以快瞻拜。讫工,卢君记其事,而驰书告果俾,文其丽牲之石,方首事时,有语果以非政之急者,果晓之曰:“夫是举也,所谓义也。捍灾御患,秩在祀典,古之制也。崇正去淫,训之善也,俗之所趋也。义以协制,制以彰训,训以成俗,侍御君之政,可谓知所先,而所以自期待之志,亦可占其概也。惟公以一代杰出之才,筮仕之初,即为吾民御灾兴利,垂之远久,章章如是。而公之传志行状,皆不序列,独间见于《宋史》、《河渠志》,得非掩于其大而略之耶

?于人为大,于公为小,则公生平之所树立可知,其感吾民如此,其感动天下者又可知矣。欧文忠公谓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则不待公之没与后世。其生固已神明之也,呜呼懿哉!果生长是乡,衣被遗德,敢为之记。俾镵金石,而凡有事于是祠者,则备列之于石阴云。)

崇德祠,在兴化县通利里,祀明大学士李春芳。清康熙四十六年赐御书“师俭堂”额。

韩公祠,在兴化县字桥里,祀明布衣理学韩贞。

宗公祠,在兴化县南百花洲,祀明宗臣。

李公祠,在兴化县南城内,祀明太常少卿李茂材,后增祀广东和平殉节知县李信及从难二子泓远、淑远。

三贞祠,在兴化县南门内。初祀刘、仲二烈女,名“双贞祠”,后益以李节孝,更名“三贞”。

双烈祠,在宝应县,祀汉臧洪、陈容。

刘公祠,在宝应县城西镇湖门内,祀兵备副使刘景韶。

储文懿公祠,在宝应县光孝寺东,祀邑贤储巏。

崇报祠,在宝应县宏济河北,祀工部尚书杨兆等十二人。报其倡筑宏济新堤之功。

三贤祠,在泰州,祀宋张纶、胡令仪、范仲淹。并以修捍海堰,有功于民。

名贤祠,在泰州,祀宋富弼、范仲淹、胡瑗、王杨英、陈瑾、赵抃、孔道辅、曾肇、胡令仪、岳飞、文天祥。

胡安定祠,在泰州泰山之北,祀宋胡瑗,又一在安丰场。

(附明湛若水《胡安定祠堂记》:论人者以其异域善,孰与以其乡族善?曰:善乡,乡为近。示人者以其言善,孰与以像善?曰:善像,像为切。近则人习服,切则人易知。人习服,故易从;人易知,故有亲。有亲则感,易从则化,是故异域使人敬,乡族使人信,言则入人耳,像则入人心。故先王之法,乡大夫令术司徒之教行,魏像立而治法昭。今夫号于人曰:“必若而乡某君子乎

?必若而乡某义士乎”?则闻者奠不悦相语曰:“彼固非远引,乃云吾乡某也某也诚义士君子也”。斯不亦以乡而近习服而易从乎?今夫斫木而像之,葺椽而屋之,肃乎若有著乎其风神,俨乎若有见乎其容声,则过者莫不敬畏相语曰:“彼乃吾乡之义士也,君子也,吾等可自弃为不义欤

?为小人欤?”斯不亦以像而切易知而亲乎?南昌王君公弼以进士来守泰州,召士氓咸造于庭曰:“吾守兹土,实兼教养,凡尔士庶,盍同于予善,尔弗我征,盍稽于尔乡之先哲式,追于前文人若尔安定胡先生者,尔岂不知而慕之乎哉!与孙明复石守道藏修泰山,其义行笃于躬,化于家,孚于而乡,教授于苏湖,振厉代词华之沉迷,复往古敦朴之实行,师教升于国学,声实达于朝廷,式法播于天下,一时多士,靡然从之,为之一变,不问可知。其为安定门人若是者,尔之士庶其亦有意乎,有则吾为尔祠而新之,以为尔仰止之地,不亦可乎”?皆欣然曰:“诺”。乃白于抚按,卜城东南之隙地,以州之赎金撤官之间屋,而顾钺之义助半焉。凡三月而落成,为堂者三楹,外为大门,内为寝室,视堂之数,弗有杀焉。前临大池,后馆诸生,旁亭颜学亭,周之池水,使士讲圣贤之学于其间。选胡氏子弟二人寄学习礼,捐官田五十亩共其祀事,而复徭马。是故东向法长养也,前周池,昭澄心也;后学馆,示步武也;亭,颜学,示的也。是故巍焉,肃焉,示像也。于是士皆欢悦,过其祠者皆相语曰:“吾等兵防水利、农算之学,有若安定治事斋之教乎!五经、异论、文艺、理胜之学,有若安定驯驯雅饬之化乎”!于是,王君闻之曰:“安定之学,岂但若是已乎”!乃遣其门弟林春、王栋之京,问甘泉子,甘泉子曰:“噫,善如王子之问也!善如王子之问也!安定之学之教,人失其真传也,而贰于孔子久矣,岂直今也哉!夫孔门之教同于求仁,仁,人心也,天理也。四科之列,惟颜闵雍耕诸人得其宗,余则因材成就者耳。而谓有四焉,岂圣人无类之教哉!若安定先生当声律浮华之弊已极,毅然而起,以变化士习为己任,以开濂洛之传,必其精神心术之微,有不言而信者。行乎其间,观其颜学之试,道德仁义之教,有足征者。至于经义治事之科条,乃其因材而成者耳,以为先生之道尽在是矣,岂不惑哉!夫圣人之学,心学也。故经所以明其心也,治事所以明其心之用,以达诸事者也。体用一原也,而可以贰乎哉

!此或先生立教之本意,而人失其传矣乎!若非人失其传,则先生之学之教荒矣。予幸得于百世之下,故为其乡人士推言之,庶几不终,贰于先生之教焉”。王君曰:“命之矣,幸为记诸石。”)

三忠祠,在泰州城内,祀宋李庭芝、孙虎臣、姜才。

六太守祠,在泰州,祀宋守荆罕儒、周述、田锡、张纶、孔道辅、曾致尧。

张侯祠,在泰州城内,祀宋发运使张纶。范仲淹有《张侯祠堂记》。

岳忠武王祠,在泰州泰山墩。

四贤堂,在高邮州,祀宋孙觉、秦观、乔执中、朱寿昌。

(附宋陈造《四贤堂记》:郡庠三贤堂,绘中丞孙公、给事乔公、龙图秦公像尚矣,兼绘少卿朱公,则始于今太守陈公。公按图有间,知彰孝名坊,孝子朱公常居焉,曰:“是可以表俗”。乃求得其像,绘于堂,扁曰“四贤”,而命客记之。高邮至元祐,人材林立,是三巨贤又杰然其间,入而著论思之益,出而茂惠利之绩,文章术业,国史记之,遗书粲然,足以师表天下,范模后世,况其里之人瞻敬而取法焉,宜也。而朱公幼失其母,弃官求之,备极艰楚,晚得之同州,若神物诱致之。一时名士播之于声诗,以美其事,东坡至有“今无古或闻”之语。三公信伟矣,而孝尤德之本,行之所宜先,朱公则优之。夫有生孰无父母

?有知敦不可为孝?人有性,孰不可诲。而从感而动?则四三公而像之,俾得之闻见诵说,其不兴起者几希。昔吾夫子设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曾子得圣传,不后颜冉,《孝经》一篇特为曾子设,则以其能尽孝于亲而得。夫所谓“德之本、行之先”者,昔圣昔贤其立教,岂苟云乎!昔王纶之为豫章,图陈蕃、华歆、谢鲲于郡堂,其政宽简有由焉。此前人像三贤意。梁彦光在邺,焦通悖戾,谕以伯俞亲泣杖之事,卒为孝子。则侪朱公于三贤,谁其间然。郡士民见谂,曰:“使君惠我无穷,而能道其德心也,则惟子矣,愿记之”。遂为之记。)

思贤堂,在泰州学内,祀宋韩琦、欧阳修刘敞、吕公著、苏轼。宋彭方重建,增祀陈瓘、任伯雨为七贤堂。

(附宋范成大《思贤堂记》:吴郡治故有思贤亭,以祠韦、白、刘三太守,中更兵烬,久之遂作新堂,名曰“三贤”。其四年,当绍兴辛巳,鄱阳洪公始益以唐王常侍、本朝范文正之像,复其旧之名亭者榜焉。先是,公以岁五月来临吾州,繇州南鄙望洞庭,略具区,观三江五湖之吐吞,涛波聒天,旁无边垠,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若有鬼神之扶倾,鲸鳌背负而涌以出也。暮夜人语马嘶,匈匈不绝,公固已语其人思常侍之功矣。周览原田,而相其沟防,东南之播于江,东北之委于海者,脉络酾通,堙芜涤涂,夏旱易以陂,潦水时至,不能啮渚涯,以决汗邪。荒寒化为麦禾,起景祐迄兹,岁无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退而参石记竹书之传,详两贤行事,尚什伯于此。韩退之名知言碑王之墓,遂谓治苏最天下,盖遗册仅存于一堤,其变灭无考者,不知几也。文正自郡召还,遂参永昭陵大政,德业光明。为宋宗臣通国之诵曰:“文正公而不以姓氏行焉”。韦、白、刘之余爱邦人既已俎豆之,语在旧碑尚矣。王、范风烈如此,且有德于吴,宜俱三贤不没。以为无穷之思,此堂之所为得名者。尝谓士材高必自贤,位高或不屑其官,世通患也。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学宏词第一,名字满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为学士,未几自别去,甫及里门,制书以左鱼来矣。邦人度公且上朝谒,莫能久私公也。然始至之日,咨民所疾苦,退然不自居其智能,亟从掌故,吏访诸贤之旧,图画髣髴想见其平生。公既以道学文章名一世,顾有羡于五君子者,意将迹其惠泽,讲千里之长利,以膏雨此民。彼憧憧往来,视桑荫趣舍人装者,虑安肯出此夫

!才高而不自贤,位高而滋共其官,盛德事也。斯堂法应得书,会公使来,属笔纪岁月,成大乐其州多贤守令,文正公又吾东家某焉,窃愿记斯堂以夸邻邦,以为邑子荣,乃不辞而承公命。)

孝予董永祠,在东台县南西溪镇。祠旁有天女庙及澡丝井。

五贤祠,在东台县南拚茶场,祀宋周敦颐、程颢程颐、一张拭、朱熹

王公祠,在东台县安业场北月塘湾,祀邑贤王艮。

徐州府

东岳庙,在府城西南隅。

禹王庙,在府治吕梁上洪东岸,萧县亦有庙。

汉高祖庙,在府城南广运仓东。

彭祖庙,在府治北门城闉。

元帝庙,在府治小河口。

吕梁洪神庙,在府治上洪。

忠烈庙,在府治,祀宋死节知州王复。

汉高原庙,在沛县,又一在泗水。

汉梁孝王庙,在砀山县,祀梁孝王武。

汉光武庙,在丰县西北。

宋李文靖庙,在丰县西,祀宋李沆。

司马温公庙,在丰县西,祀宋司马光

昭惠灵显真君庙,在县东北。陈绎曾庙记略云:“乡曰河亭,里曰欢城,前挹薛河,后带漷水,新庙翼然出榆枌荫蔚间,曰灵显真君祠。里人杜玲实作之,以为乡人祈祷水旱疾疠之所”。

仲虺庙,《寰宇记》:“沛县有仲虺庙”。

张良庙,留城中有张良庙,宋义熙十三年高祖北代大军,次留城,令修张良庙。又邳州城西有张良庙。

龙王庙,在邳州皂河,雍正五年敕赐重修。

郯子庙,在邳州治东北。

黄石公庙,在邳州治黄石社。

渊德公庙,在邳州治西六里,祀汉下邳令韩稜。

(附元焦景秋《韩稜祠堂记》:渊德公者,下邳令左颍川韩稜也。邳在汉为邑,公莅之,俗美而政异,邳人追思立庙,在岠山之阳,左环武水,右跨清流,诚胜概也。凡邳境值水旱灾厉,咸往祷而辄应。唐贞元九年,大构祠宇,宋因之封以渊德公,诏立碑纪其事。元改军为州,故平章政事,徐忠肃公监此郡,为重葺之。岁久,栋椽毁坠,不可庇风雨。忠肃次子监归德府,过家上冢,展谒祠前,仰观周览,怆然兴慨,以为先公之所建,明神之所栖,奚忍如是

?遂言于州之僚佐,咸愿捐俸共成之。尝考诸史传,公字伯师,令下邳时,他邑有冰雹之灾,邳独不雹,大臣上其事,征为尚书。肃宗赐以宝剑,自署其名曰韩稜。楚龙渊以公渊深有谋故尔。宋之封亦取是与?后事和帝,位至司空。故老相传云公平生不饮,一日侍上而醉,帝问故,公对曰:“今日为臣生辰,邳人其或奠献,所以致此”。遣使验之,果然。夫古今为守令者,俾民在位而嚮其化,解绶而慕其德,尚未多见也。况生而怀其惠鲜之泽,死而验其祸福之灵,鼓舞一方,奔走承奉,殆绝无而仅有矣。公名芬,《汉史》:“神馨邳土,使人不疾病,岁不凶歉,雨旸时若,冰雹不至。去世千有余岁,遗爱赫如,庙而祀之,谁曰不宜”?祠成,公命予纪于碑阴。)

项王庙,在宿迁县三元宫。

鲁肃庙,在宿迁县东一里。

东坡祠,在府城南台头山。

恭襄侯祠,在府城,祀明平江伯陈瑄。陈有功漕运。

闵子祠,在萧县闵子村。

三贤祠,在萧县白茅山,祀闵子、子张、颜率。

亚圣祠,在萧县,祀孟子。旧在县西南三十里孟镇,元大德元年建。其后,黄流冲没,翰林博士孟承光重建于县东隅。

忠孝祠,在沛县,祀明殉难时死节知县颜瓌父子及主簿唐子清、尉黄谦。

大德祠,在沛县河东岸,祀明吏部尚书吴鹏。嘉靖三十二年,淮徐大饥,公以刑部侍郎承上命,发淮徐仓粟四万石余,盐银五万两来赈。复矫诏发仓赈贷,沛民赖以全活,因立祠祀之。

刘纲祠,在邳州南一百步。旧云纲下邳人,祠前有皂树,乃升仙之所。

昭忠祠,在丰县治前街关帝庙内,祀咸丰四年殉难知县张志周、副将高玉振诸人。

太仓州

织女庙,在州南七里黄姑塘。

世忠庙,在州治双凤镇,祀吴越王钱镠一门五王。今废。

李王庙,在州大北门外。神名禄,长兴童庄人。

张英济王庙,在州大东门外,祀唐张巡。

仓圣庙,在州城青云顶。

水仙庙,在州城西门外,祀扁鹊

火神庙,在州城南门内。属县均有。

天后宫,在城中周泾桥北。属县均建。

吕祖庙,在州周泾桥南。属县均建。

龙神庙,在州城海宁寺西。属县均建。

忠惠侯庙,旧在大教场东北,清同治间移建大南门内。神为嘉定杨滋,邑人信奉甚笃。又一在嘉定外冈镇。

海神庙,在镇洋县刘河新闸北,又一在宝山县南门外。

金龙四大王庙,在镇洋县水仙庙西;又一在嘉定县西水关西。

陆宣公庙,在镇洋县东门外,祀唐陆贽。陈老相公庙(一名利济侯庙),在镇洋县刘河新镇东,祀明季西江人陈日初。日初托医济世,既没,祈祷辄应,因肖像祀之。

杨将军庙,在镇洋县市东。将军宋人,理宗时战死。

樊将军庙,在嘉定县西南,祀汉樊哙。

陈侯庙,在嘉定县治,祀汉陈平。

纪王庙,在嘉定县吴淞江南,祀汉纪信。

曹王庙,在嘉定县治,祀魏曹植。或云祀唐太宗第十四子苏州刺史李明。

秦公庙,在嘉定县东南,祀唐秦叔宝。今废。

杜拾遗庙,在嘉定县十五都,祀唐杜甫。今废。

晏公庙,在镇洋县朝阳门内;又一在长春里;又一在嘉定县黄渡镇;又一在宝山县北门内。

东岳庙,在嘉定县南翔镇;又一在宝山罗店镇。

八大王庙,在嘉定县西城上。相传李成栋屠城,限更香三炷,一兵官阴搯数寸,香甫烬,骤焉传令封刀,坠马死,民祠祀之。

风神庙,在宝山县海神庙左。

诸神庙,在宝山县胡巷镇东;又一在崇明天后宫旁。神名不华,元时廉访。

双庙,在宝山县盛桥镇,祀唐许远、张巡。

郁公庙,在宝山县大场镇,祀汉郁泰元,为太湖水神。

岳鄂王庙,在宝山县宏济桥北。

韩靳王庙,在宝山县江湾镇。

周神庙(俗称貊貌庙),在崇明县北门外,今改建西河沿。宋时有猛兽名貊貔,食小儿,人莫能制,有周姓农夫持锄击之,与兽俱毙,人立庙祀焉。

二卿祠,在州学内,祀明巡抚周文襄忱、崔庄敏恭。今废。

文学正祠,在州学东,祀明学正文祖尧。今废。

平江伯祠,在州治天妃宫之左,祀明陈谊。今废。

李学正祠,在州学东,祀清学正李煜。后改建文昌庙侧,咸丰中寇毁。

七先生祠,旧在城西南隅,清同治间移王氏南园,祀明学正文祖尧、御史熊开元、乡贤华乾龙、王御、陆世仪、陈瑚、江士韶、盛敬、顾士琏。

钱敏肃祠,在州治西北,祀河南巡抚钱鼎。

三烈祠,在州境穿山,祀明烈妇桑中书妻程氏、清冯策聘妻王氏、任凤翔妻洪氏。

王文肃祠,在镇洋县雷应铺,祀明王锡爵,孙太常少卿时敏附祀。

王尚书祠,在镇洋县隆福寺西,祀刑部尚书王世贞

王少司农祠,在文肃祠西,祀户部侍郎王原祁。

忠孝祠,在嘉定县治东,祀宋忠臣孙察、姚舜,元孝子龚明之、沈辅、沈珵。复增祀明忠臣高鳌、孝子归可正。嘉靖间建。

三贤祠,在嘉定县西,祀明知县陈克宅、万思谦、张守直。

陈节敏祠,在嘉定县南翔镇,祀明知县陈达。

陆清献公祠,在嘉定县城隍庙,旧名清廉书院,祀知县陆陇其

李延平先生祠,在嘉定县拱二图,祀宋儒李侗。

三忠祠,在嘉定县广平桥北,即侯公故宅,祀明吏科给事中侯震肠、通政侯峒曾、诸生侯岐曾。

二黄先生祠,在嘉定县学官西,祀明进士黄淳耀、诸生黄渊耀。

杨九娘祠,在嘉定县六都杨泾,祀孝女杨九娘。

顾野王祠,在嘉定县奈三十七图。

陆公祠,在宝山县杨行东镇,祀嘉定知县陆陇其。

陈公祠,在宝山县城西北,祀殉难提督陈化成。

黄公祠,在宝山县杨行西镇,祀黄淳耀兄弟,又增祀黄尊素。

孝友先生祠,在崇明县东沙,祀元秦玉。

愍忠祠,在崇明县治东,祀明知县唐一岑。今废。

有子祠,在崇明县蟠龙镇东。

樊子祠,旧在崇明县箔沙,后移建东门外。

范文正祠,在崇明县西门内,清乾隆中移建寿安寺东。

沈忠节公祠,在学宫西,祀明殉难兵部侍郎沈廷扬。

王文成公祠,在崇明县城南街。

唐、赵二公祠,旧在崇明县西门内,祀明殉难知县唐一岑。清知县赵廷健道光中移建学宫内。海 州

旌忠庙,在州治,祀宋死节州判侯富。

天后宫,在州治西北阜民坊;又赣榆县青口亦有天后宫。

龙神庙,在州治东门三里琅琊山北麓,赣榆、沭阳皆有龙神庙。

马神庙,在城隍庙东;沭阳县署左亦有马神庙。

火神庙,在州城西门内南街;赣榆在西郭;沭阳在东郭。

蒲神庙,(即八蜡庙)在州治南门外,境地幽旷,为州人会集之所。又赣榆有蜡神庙,在城南,沭阳有八蜡庙,在南郭。

五贤祠,在州治,祀汉于定国、疏广、疏受、萧望之、匡衡。

由吾大夫祠,在州治巨平山南,祀隋由吾道荣。道荣精心妙道,学穷秘箓,文帝征拜谏议大夫,卒葬于沭阳。

忠武祠,在州治,祀宋耿世安。

六勇祠,在州治,祀明御倭阵亡陈升等六人。

孝妇祠,在州治北二里。

感忠祠,在石宝书院西,祀张叔夜、魏胜等十一人。

崇德祠,在感忠祠西,祀陈鹏年、卫哲治、许松佶、李永书,皆遗爱在民者。

陶文毅祠,在板浦镇东街。

陶靖节祠,在云台山法起寺侧。

陈、顾二公祠,在赣榆县南一里,祀明知县陈治典、顾铃。

贤侯遗爱祠,在赣榆县西郭之内,祀知县樊兆程、刘一全、谢启廷、徐耀翰。

盛公祠、梁公祠、吴公祠、魏公祠,皆在沭阳县,祀知县盛鹏、梁胜任、吴侣、魏正心。通 州龙神庙,在州治东二里;如皋在县东通济桥;泰兴在通江铺。

都天庙,在州城西;如皋在县治北;泰兴在县治西。

天后庙,在州城西任家港;如皋在县治东南;泰兴在通江铺。

吕祖庙,在州城郡庙东;如皋在南门外杨树巷,泰兴在邑庙东。

东平王庙,在泰兴县太平乡,祀汉东平王苍。

岳王庙,在泰兴县口岸西,祀宋岳飞。

江海神祠,在州治狼山上。

胡文定祠,在州南门外,祀宋胡瑗。又一在如皋县西南。

范文正祠,在州治盐场便仓西,祀宋范仲淹。又一在如皋县学宫东云路巷。

四贤祠,在州城西,祀宋范仲淹、胡瑗、岳飞、文天祥。

文丞相祠,在州东门外十五里观音山,祀文天祥。判官史立模建。又一在石港镇。

三贤祠,在州治,祀州人张次山、流寓陈璀、任伯两。

张武定祠,在州城依莲坊,祀元通州水军招讨使张宏纲。

钱公祠,在州城郡庙左,祀州人疏亭养马之御史钱 。

曹义勇祠,在州城南狼山东,祀州人曹鼎。

顾公祠,在州城郡庙右,祀州人顾国宝。国宝官御史,疏罢兑漕。

遗爱祠,在州城西如意庵,祀明通州知州福文明、周长庆、清唐虞东、王宜亨。

二贤祠,在通州石巷场,祀宋范仲淹、文天祥。

麻、张二公祠,在州东兴化镇,今移建吕四场,祀两江总督麻勒吉、学政张廷潞。

夏孝子祠,在州城南西园,祀明孝子夏旸。

孝子祠,在州北黄金坝,祀孝子奉旌表者。

孙烈妇祠,在州城西,祀孙烈妇陈氏。

钱公祠,在州城南,祀州人河南商邱知县殉难钱文伟。

孙文节祠,在州城学宫北,祀殉难安徽学政州人孙铭恩。

刘公祠,在如皋县察院东,祀明刘景韶。

邱公祠,在如皋县察院东,祀明参将邱升。升死倭难。

贞烈祠,在如皋县,祀节妇卢氏、张氏、顾氏、许氏、胡氏、许氏、石氏、许氏、烈女季氏。

王学士祠,在如皋县治东南,祀宋王觌。并祀觌祖载世、父惟清、父惟熙从弟、觌从子俊义。

报功祠,在如皋县城北,祀宋岳飞、明郑晓

三忠祠,在如皋县集贤桥左,祀宋岳飞、文天祥、陈瓘。

许忠愍祠,在如皋县学宫西,祀明死难吏部员外郎许直。

朱文公祠,在如皋县石庄。

茅公祠,在泰兴县善乐坊,祀明靖难死事茅诵。黄公祠,在泰兴县治南攀桂坊,祀明死事县主簿黄连。

顾孝子祠,在泰兴县治东镇海门,祀宋孝子顾昕。忠义祠,在泰兴县黄桥镇,祀明河南守御所千户王良父子、镇抚赵世勋、韩英。

许公祠,在泰兴县阜成门,祀明知县许希孟。余将军祠,在泰兴县城东北隅,祀宋岳飞部将佘将军。

集贤祠,在泰兴县广福寺,祀宋岳飞以下五十七人。海 门 厅龙王庙,在海门厅师山西麓。

都天庙,在厅署东南隅。天后宫,在海门厅师山西麓。徐公祠,在海门厅文昌宫左,祀同知徐文灿。

费孝子祠,在海门厅川港镇,祀孝子费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