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府

白山 《舆地纪胜》:在上元县东三十里。《建康志》:南连蒋山,北连摄山,西有水下注平陆。阶础碑石悉出此山。《宋书》:昇明中刘述与从弟秉同谋诛萧道成,事败走白山,被执。《陈书·韦载传》:天嘉元年去官,有田十余顷在江乘之白山,遂筑室而居。

汤山 《寰宇记》:西接云穴山,有汤泉六穴出山下,汤涧绕其东南。《建康志》:在上元县东六十里。

云穴山 《舆地纪胜》:在上元县东八十五里,有洞甚幽邃。天欲雨则穴中出云,故名。《建康志》:周二十里,南有水流入石驴溪。

东山旧名土山。晋太元中谢安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唐韩混筑石头城,自京口至土山皆修坞壁。《寰宇记》:土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丹阳记》云:安旧隐会稽东山,筑此拟之,故名。上无岩石,下有湖水。《建康志》:在县东南二十里。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有东山诗。《舆地志》:上元县有两东山,一在钟山乡,去县十五里,宋刘勐隐居之地。

青龙山《建康志》:在上元县东南三十五里,周二十里,前有蘼芜涧。《通志》:山趾石坚而色青,郡人多取为碑础。唐李白诗:“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指此。又祈泽山亦在县东南三十五里。又东南十里有彭城山。

方山在上元县东南,晋元帝时张闿自至方山迎贺循。宋元嘉末何尚之请致仕,退居方山。又隐逸传,周韶居湖熟之方山。《元和志》:在县东南七十里,秦凿金陵以断其势,方山是所凿之地也。《寰宇记》:在县东南五十里,四面等方孤绝。《舆地纪胜》:一名天印山。《建康志》:东南有水下注,流溉平陆。明初败元将陈野先于此,进至蒋山,遂克集庆。《通志》:葛仙翁所居,上有石龙池,下有葛公井,一名洗药池。秦淮水经其下。

雁门山《舆地纪胜》:在上元县东南六十里。《建康志》:周二十里,山势连亘类北地雁门,因名。东北有温泉能治冷疾。《通志》李白诗:“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即此。又大城山在县东七十里,西连雁门山,北连竹堂山。竹堂山在县东七十五里。

石头山《建康志》:在上元县西二里,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去台城九里,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南徐州记》曰:此山与卢龙、幕府诸山相连,迤逦达于京口。江乘浦出此,东入大江。又曰:石头西岭,下临大江,当崭绝之处有洞户。《真诰》云:此小有洞天之南门也,俗呼为龙洞口。又曰:石城之东有巨石,俗呼为塘冈,即王敦害周颧、戴渊处。《府志》:在上元县西四里,自江北而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明建都城,皆据冈陇之脊。《通志》:在府西石城门内,后有驻马坡,诸葛亮尝驻此以观形势,谓之石头虎踞是也。又相近有冶城山。

清凉山《通志》:在府西六里清凉门内,旧有清凉台。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有清凉山诗。

鸡鸣山本名鸡笼山。宋元嘉十五年征卢山处士雷次宗至建康,为开馆于鸡笼山,使聚徒教授。齐永明二年竟陵王子良镇西州,开西邸于鸡笼山,即此。《寰宇记》:西接落星冈,北临栖元塘,状如鸡笼。晋元帝等五陵皆在山之阳。《建康志》:在上元县西北六、七里许,覆舟山之西,其北临元武湖上。宋时尝以黑龙见湖中,改名龙山。《府志》:明初于山巅筑台置仪表,名观象台,亦名钦天山。左右列十庙,缭以朱垣,东麓有凭虚阁,普济塔在阁后。又西为祗闶山,山顶有北极阁。清康熙二十三年圣祖南巡,御书“旷观”二字,勒碑建亭。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有登鸡

鸣山即事诗。二十二年题鸡鸣山凭虚阁诗。二十七年鸡鸣山诗。

四望山《晋书》:咸和中苏峻据石头,温峤于四望矶筑垒以逼贼。《寰宇记》:在上元县西北十五里,西临大江,南连石头,北接卢龙山。《县志》:吴大帝尝与葛元共登。《通志》:在府西北十五里定淮门外。

马鞍山《建康志》:在上元县西北十里,西临大江,东接石头山。又江宁县东南三十五里亦有马鞍山。

卢龙山《寰宇记》:在上元县西北二十里,西临大江。《旧经》云:晋元帝初渡江,以其上连石头,开凿为固,故以卢龙为名。《建康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旧与马鞍山相接。秦时凿山,至今沟内石骨连焉。《府志》:山首突出城堞,明太祖尝伏兵大破陈友谅于山下。又有金陵冈,在卢龙、马鞍二山之下,秦所凿以断王气者,相传即瘗金处。

幕府山《宋书·礼志》:元嘉二十五年设武帐于幕府山。《南史》:敬帝末齐军逾钟山,将据北郊坛,陈霸先率麾下,出幕府山南大战,齐师大溃。《陈书》:祯明初幸幕府山校猎。《舆地纪胜》:晋元帝初过江,王导建幕府其上,因名。有虎跑泉,俗传即古宣武场也。《建康志》:在城西北二十里,周三十里,南接卢龙、石头。《府志》:山陇多石,居人于此煅石取灰,又名石灰山。明初陈友谅侵建康,太祖命常遇春伏兵于石灰山侧,即此。山有五峰:南曰北固峡,工中有石洞幽邃;中峰有虎跑泉;西北峰曰峡萝,亦名翠萝,上有达摩洞;又东南麓曰武帐冈,宋元嘉二十二年以衡阳王义季为南兖州刺史,饯之于武帐冈,即此。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有幕府山诗。三十年、四十九年,俱有望幕府山百咏诗。

大壮观山《陈书》:太建十一年,幸大壮观阅武。《建康志》:在上元县北十八里,东接钟山,南临元武湖,北临蠡湖,西有水下注平陆,陈宣帝起大壮观于此。《府志》:山与直渎山接,旧有蠡湖。元时筑为塘以溉田,今废。

直渎山《建康志》:在上元县北三十五里,傍有直渎洞,东西有水流入大江。《通志》:在府北二十五里。

观音山旧志:在上元县北三十里观音门外,北滨大江,西引幕府诸山,东通临沂、衡阳诸山。形如绣错,皆悬崖峭壁,共捍大江,真天设之险也。有观音阁、永济寺,有石临瞰江水,形如飞燕,曰燕子矶。《通志》:燕子矶,磴道盘曲而上,丹崖翠壁,凌江欲飞,绝顶有亭。清圣祖南巡屡幸此。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书“德水香林、江天净界、觉岸、气摄怒涛”扁额及对联,制观山诗、燕子矶诗、永济禅院花笑轩小憩诗。四十九年仁宗随行时,有燕子矶诗。

钟山在上元县东北朝阳门外,诸葛亮曾使建业,谓孙权曰:“钟山龙蟠”。其后权避祖讳,改名蒋山。晋咸和三年,苏峻自横江济至蒋山。宋高祖初,周续之移病钟山。元嘉二十四年萧思话从帝登钟山北岭,中道有盘石清泉,上使于石上弹琴。齐永元元年崔慧景叛,遣千余人鱼贯缘蒋山,自西岩夜下,鼓叫临城中,台军惊溃。梁天监十一年:筑西静坛于钟山。太清二年侯景迫台城,邵陵王纶自京口入援,径指钟山,营于爱敬寺,景党大骇。陈祯明末,隋贺若弼趋建康,进据钟山,皆即此地。《隋书》志:江宁县有蒋山。《唐六典》:江南道名山之一。《元和志》:在县东北十八里,古金陵山也,县邑之名由是而立。吴大帝时蒋子文发神异于此,因改名曰蒋山。宋复名钟山。江表上已常游于此,为众山之杰。《寰宇记》:在县东北十五里,周六十一里,东连青龙、雁门等山,西临青溪,北连雉亭,南有钟浦水,流入秦淮。晋谢尚、齐周容、梁阮孝绪、刘孝标并隐居此山。《建康志》:高百五十八丈,其最秀者有屏风岭。东有八功德水,西有道光泉、采熙泉。其北高峰绝顶有一人泉,仅容一勺,挹之不竭,皆山之胜处。《道书》为第三十洞,名朱湖大生之天。《明道志》:有漆园、桐园、椶园,皆在钟山之阳,洪武中植以备用者。《府志》:嘉靖中诏改为神烈山,又名紫金山,以晋元帝未渡江时望气者云望之常有紫气也。又名圣游山,又名北山。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有钟山诗。

覆舟山一名龙舟山,又名元武山。《宋书·礼志》:晋成帝世立北郊于覆舟山南,太祖以其地为乐游苑。《陈书》:大建七年甘露频降乐游苑,诏立甘露亭。《元和志》:覆舟山在上元县东北十里,钟山西足也,形如覆舟,故名。《方舆胜览》:覆舟山东连钟山,北临元武湖。宋元嘉中尝改名元武。《建康志》:周三里,高三十一丈。东际清溪,北临真武湖。东麓为东陵,桓元使桓谦屯兵处。又东为白石坡,陶侃斩苏峻处。《通志》:在府东北太平门内,旧有甘露亭、瑶台、阆风亭、藏冰井。

临沂山《建康志》:在上元县东北四十里,周三十里,东北接落星山,西临大江,西南有东晋侨置之临沂旧县城。又雉亭山亦在县东北四十里,与旧县相望,俗呼为骑亭山。石迈古迹编:齐武帝东游钟山,射雉故名。又东北五里有衡阳山,西北有水下湖。

落星山《寰宇记》:在上元县东北三十五里,东接临沂,西接摄山,北临大江。《南徐州记》云:临沂县前有落星山,吴大帝时西江上置三层高楼。《吴都赋》云:飨戎旅于落星之楼。《建康志》:有落星墩,去城四十里。《县志》:在摄山北。

摄山《齐书》:建元中明僧绍住江乘摄山。《寰宇记》:在上元县东北五十里,高百三十二丈,东连画石山,南接落星山。《舆地志》云:山多药草,可以摄生故名。《江乘记》云:山形方正,四面重岭似伞,又名伞山。《建康志》: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周四十里,西北有水注江乘浦,入摄湖中。有千佛岩、天开岩、中峰涧、自乳泉、品外泉诸胜。一名栖霞山。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有游栖霞山诗,驻栖霞行宫作诗,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诗,回江宁驻栖霞山诗,登最高峰望江放歌诗、玉冠峰诗。玉冠峰旧名纱帽峰,因高宗用尹继善、沈德潜韵诗,得句云:“久闻摄山名,秀如玉而冠冠”即以易之。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高宗复来巡。四十九年仁宗随行,有栖霞八景诗。

云台山在江宁县东南六十里,有泉石之胜。

铜山《建康志》: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周十九里,里人采铜于此,故名。

聚宝山《建康志》:在江宁县南雨花台侧,上多细石如玛瑙,俗呼为聚宝山。《通志》:在府南聚宝门外,山麓曰梅冈,为郡人游览胜地。又戚家山亦在聚宝门外。郑文宝江南遗事:韩熙载尝居此山

。《县志》:山绝顶平旷,为雨花台。清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高宗南巡,有雨花台诗。

梓桐山《建康志》:在江宁县南十五里。《通志》:下有谢氏诗楼及繙经台。《府志》:山北为石子冈。又紫岩山、翠屏山俱在府南十五里。

岩山《宋书·符瑞志》:元嘉二十五年甘露降秣陵岩山。又大明四年甘露降秣陵龙山。《寰宇记》:在江宁县南四十里,其山岩险因名,宋孝武改曰龙山。《府志》:在牛首山东北,有上公山在断石冈南,又东为大山、小山皆相连。

夏侯山《建康志》:在江宁县南二十二里,梁夏侯禀居此,因名。

湖山《建康志》:在江宁县南三十里,有湖久旱不竭。

观子山《建康志》:在江宁县南三十里,东有水下注新林浦。《府志》:名观山。

牛首山名牛头,在江宁县南。《宋书·礼志》:移南郊坛于秣陵牛头山西。《梁书》何允曰:世传晋室欲立阙,王丞相指牛头山曰:此即天阙也。陆倕石阙铭:假天阙于牛头。《元和志》:山在县南四十里,山有二峰,东西相对,名曰双阙。《建康志》:在县南三十里,周四十七里。《六朝记》云:自朱雀门沿御道四十里至山下,西峰中有石窟,不测深浅。又南有芙蓉峰,此有大石如卧鼓,中空,可容数十人,吴时呼为石鼓。宋建炎四年金乌珠趋建康,岳飞设伏于牛头山上,大破之。《府志》:自山椒起石磴数百级,杉、桧行列而上。有白龟池、虎跑泉,南有舍身台,台侧悬岩突出,曰兜率岩,其下为文殊洞。南为芙蓉峰,峰巅有雪楼。六合亦有牛头山。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赐万法皆如扁额。二十七年制牛首山诗。

祖堂山《建康志》:在江宁县南四十五里,周四十里,东有水下注平陆。宋大明三年于山南建幽栖寺,因名幽栖山。唐贞观初改名祖堂。《府志》:谓之花岩山,在牛头南五里,其顶曰芙蓉峰,又有桃花洞、西风岭、石窟、献花岩、拱北峰。清乾隆二十二年,高宗南巡赐扁额,并制祖堂诗、献花岩诗。二十七年制祖堂诗,戏题献花岩诗。三十年制祖堂诗。

吉山《寰宇记》:在江宁县南五十里,周二十余里,宋将军吉翰葬此,故名。《建康志》:在县南四十五里。西临大江。

阴山《建康志》:在江宁县西南十二里,临大江。

三山在江宁县西南,晋太康中王濬伐吴,自牛渚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元和志》。三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寰宇记》《舆地志》云:其山积石,滨于大江,有三峰南北相接。吴时为津济所。《府志》:上三山在江宁镇,名护国山。又六合县亦有三山。

麻山在江宁县西南六十里江宁镇,自太平府境延亘而来,凡数百里。

烈山《舆地纪胜》:在江宁县西南七十里烈洲傍,临江中流。旧志:今舟行自采石东下,未至三山,江中有山即烈山也。有矶突出湍间,曰乱石矶。

白都山《吴志》:孙峻杀诸葛恪,又追杀恪子竦于白都。《寰宇记》:白都山在江宁县西南八十里,西南面临大江。《舆地志》:昔白仲都隐居于此,故名。

龙山《建康志》:在江宁县西南九十五里,接当涂县界。《府志》:又有龙口山在县西南七十里江宁镇。

慈姥山在江宁县西南,接当涂县界,积石临江,岸壁峻绝《舆地志》:山南有慈姥神庙。《寰宇记》:山上出竹,堪为箫管,故历代常给乐府,名为鼓吹山。

天竺山《舆地纪胜》:在江宁县西南百二十里,本名多墅山。唐上元中有天竺僧居此,因名。《建康志》:东南有水下注慈姥浦,其北连冈十里。

凤台山《寰宇记》:在江宁县北一里,周回连三井冈,迤逦至死马涧。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此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群集,乃置凤凰里,起台于此山,号为凤台山。《府志》:凤凰冈近凤台门,南傍秦淮。《通志》:在府西南聚宝门内。

虎耳山在句容县东三十里。《通志》:一名苦耳山。

茅山在句容县东南。《梁书》:齐永明十年陶宏景辞禄,止于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又《真诰》云:句曲地肺,土良水清,谓之华阳洞天。又茅君杂记云:东西四十五里,南北二十里,洞五,东通王屋,西达峨嵋,南接罗浮,北连岱岳。《隋志》:句容县有茅山。《元和志》:在县东南六十里,本名句曲,以形似己字,句曲有所容,故邑号句容。《寰宇记》:山跨句容、金坛、延陵三县界。《舆地纪胜》:三茅峰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曰大茅、中茅、小茅。垒玉山在大茅峰东南,三山垒积,石与玉类。又龙尾山在大茅峰东。又积金峰在中茅峰侧,梁陶宏景所居。五云峰在小茅峰侧。《通志》:高三十里,周百五十里,有丹砂镇此,山泉皆赤色,饮之延年。康熙四十四年圣祖南巡,书“第八洞天”四字。乾隆二十七年高宗南巡,制茅山正讹文。

良常山在小茅山之北。《建康志》:秦始皇登句曲山北垂,叹曰:巡狩之乐莫过于山海,自今以往,良为常矣,乃改句曲北垂为良常之山。《道书》:为第三十二洞,名方会之天。又伏龙山在柳汧之间,与中峰相近,上产金。雷平山在伏龙之东,北有柳汧水,一名柳谷泉。又有衔珠山,在雷平山东。仙凡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茅山侧。

四平山在句容县东南。《舆地纪胜》《真诰》云:大茅西南有四平山,俗曰方山。旧志:方山在大茅峰南,周八十五里,山顶平衍,故名。下有方台洞,接金坛县界。又有青龙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接溧阳、金坛二县界。

瓦屋山在句容县东南,接溧阳县界。《通志》:作石屋山。

秦山《建康志》:在句容县南三里,有明月湾,通秦淮。相传谢安垂钓于此。

绛岩山在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新唐志》:绛岩故赤山,天宝中更名。《寰宇记》:在绛岩湖侧,上有龙坑祠,一名丹山,郡名丹阳之义出于此。《建康志》:周二十四里,一名赭山,极险峻,山之巅颇垣夷。

甲山在句容县西南五十里。

射乌山《建康志》:在句容县西北五十里。有古取矾坑存。

亭山《建康志》:在句容县北三十五里。《通志》:山高耸如介胄,又胄山东有葆山,北与华山接。

花碌山《寰宇记》:在句容县西北五十里。县志:汤泉出此,一名汤山。

华山《梁书》云:武帝东行过此,因问华山何如蒋山高?薛秦答云:华山高九里,似与蒋山等,泉水倍多也。《府志》:在县北六十里,亦曰花山。

竹里山晋隆安初,王恭举兵京口,会稽王道子遣兵戍竹里。元兴三年刘裕讨桓元,自京口军于竹里。《元和志》:在句容县北六十里,途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说者云似洛阳金谷。《通志》:六朝时京口至建康,皆取道于此。

戍山《建康志》:在句容县北六十里,北临大江,相传齐沈庆之尝戍守于此。

铜冶山《元和志》:在句容县北六十五里,出铜、铅,历代采铸。《建康志》:谓之铜山。

仑山《建康志》:在句容县东北五十里,第四十二福地也。唐肃宗时谒者伍达灵于此山得道,记于绝顶石壁,下有伍达灵潭。其东相连者曰驹骊山。

青山《建康志》:在句容县东北六十里,郁冈山西,北临大江。又郁冈山在小茅峰东北,俗呼为大横山。学道者多居于此,山下有泉。

中山在溧水县东十里。《元和志》:在县东南十五里,出兔毫,为笔精妙。《寰宇记》:在县东南十里,又名独山,不与群山相连,前有水源,号为独水。

东庐山《隋志》:溧水县有庐山。《寰宇记》:在县东二十里。山谦之《丹阳记》云:溧水县西八十里有庐山,与丹阳分岭,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或云形似庐舍因名。《舆地纪胜》:谓之东庐山。《建康志》:山有水源三:一自西流入秦淮河;一自东北流入马沈港;一自东南流为吴漕河,入丹阳湖。

浮山《建康志》:在溧水县东三十七里,与句容茅山相接。旧志:上有朝阳洞,相传葛仙翁修道于此。

芦塘山《建康志》:在溧水县东南二十三里,梁大同二年尝采铜锡于此。

鸾山在溧水县东南二十五里,顶有育德泉,味甘冽,中有蜥蜴,土人逢旱取水祷雨辄应。下有蛑塘,光澄如练。

马占山《建康志》:在溧水县东南三十五里。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又回峰山在县东南四十里,上有龙池,下有龙泉,东有水注平陆。

仙杏山《舆地纪胜》:在溧水县东南四十里,绝顶有杏林及仙人迹。《建康志》:上有仙坛三所及丹井,一名仙坛山,下有清泉流入丹阳湖。

赭山《建康志》:在县东南五十里,山形陡峻,中有石屋,可容数十人,上有池,四时不涸。顺治二年土贼王聘征啸聚其间,副将彭永琦擒斩之,相近有分界山,半入溧阳县界。

东破山《建康志》:在溧水县东南五十五里,梁大同二年采铜于此。又方山在县东南六十五里,上有青龙洞。

芝山《建康志》:在溧水县东南七十里,上有李子洞、燕洞,相去三百步,可容数千人。李洞有泉沸涌。燕洞有石燕遇雨则飞。有洞数十。《通志》:在县东南,接高淳及镇江府溧阳两县界。又荆山亦在县东南七十里,或曰即《隋志》溧水县之楚山也。

杜城山在溧水县南十二里,周五十里,隋大业末,杜伏威尝屯兵于此,因名。又荆塘山,《建康志》:在县南十里。

赣船山《寰宇记》:在溧水县南十二里,一名感泉山,有清丝洞,泉脉澄澈,四时不绝。旧志:有无想山,在县南十五里,山形环抱,与杜城诸山相连,中有南唐韩熙载读书台址。山顶有泉,下注岩石间有瀑布,曰凤泉。

小茅山《建康志》:在溧水县西南五里。《新志》:一名块山,又西南二里有璚山,俗名竹山,皆尝产玉。

澳洞山《建康志》:在溧水县西南二十五里,内有祈雨潭。

禀邱山《寰宇记》:石臼湖东临禀邱山。《建康志》:在溧水县西南三十里,上有井泉,又有石羊山,在县西南三十七里。

铜山《建康志》:在溧水县西南四十里,昔尝采铜于此,炉冶旧址犹存。

腊山《建康志》:在溧水县西南六十里。又凤栖山,在县西南七十里,皆西并石臼湖。《府志》:山翠湖光,积云水烟岚之胜。

雀垒山《寰宇记》:有军山、塔子、马头、雀垒四山,俱在石臼湖中。

琛山《建康志》:在溧水县西十五里,昔尝产玉,因名。石湖涧出此。

横山《寰宇记》:石臼湖北枕横山。《建康志》:在江宁县东南百二十里,接太平州界。高二百丈,其山四方望之皆横,又名横望。有十五峰,正峰项有陶宏景丹井。春秋楚子重伐吴之所至也。旧志:在溧水县西三十里,周百里,跨上元县及安徽当涂县界,其在县境者曰白莲山、茅连山、乳山。《溧水县志》:乳山从横山西来,二峰耸峙,岩石蛲削,形如双乳,下有玉乳泉。又有独山在县西三十里,亦谓之东独山,以其在横山之东独起一山,故名。又六合县亦有横山。

望湖山在溧水县西三十里,登其巅,望石臼湖中尽见,故名。

赤虎山《建康志》:在溧水县北三十三里,又大人山。《通志》:在县北三十五里,一峰崛起,淮水绕其前,遥望蔚然深秀。

金家山在江浦县东二十里浦子口城内,山壁立数百丈,眺望江南,诸峰如画。

阴陵山在江浦县西南四十五里,又西南十里有四溃山,皆接安徽和州界。

龙洞山在江浦县西二十五里,上有泉洞。

福龙山在江浦县北十二里,孤峰插汉,映带长江,中多岩洞之胜。

炅岩山《舆地纪胜》:在扬子县西北七十里,山岭高峻,南北为偃月岩,前有凤凰台,左有鹿跑泉,又有白龙泉、玛瑙涧、斗港。《府志》:在六合县东十五里,岩峦层耸,四面如一。玛瑙涧雨后出石卵,所谓灵岩石也。《县志》:玛瑙涧五色文石,有云霞、草木、人物,鸟兽之状,甚至字画天然,一石数金,邑人以山为市。

方山在六合县东三十里,接仪征县界,《舆地纪胜》:隋立方山府於此,有黄龙池。元魏尝置横山县。宋建炎中刘纲尝聚保此山。咸淳中施忠亦拒敌于此。

横山《舆地纪胜》:在扬子县西三十里,与方山并峙。《府志》:在六合县东三十里,接仪征县界。

瓜步山刘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至六合,登瓜步,隔江望秣陵,才数十里,因凿山为盘道,于其上设毡殿。鲍照瓜步山揭文,瓜步山者,江中之砂小山,徒以因迥为高,据绝作雄,而凌清瞰远,擅奇含秀,亦居势使之然也。《寰宇记》:在六合县东南二十里,东临大江。《南兖州记》:南临江中,涛水自海注江,冲激六百里许,至此岸侧,其势稍东。

赤岸山在六合县东南四十里。郭璞江赋:“鼓洪涛于赤岸”。《寰宇记》引《南兖州记》云:瓜步山东五里有赤岸,南临江中。《舆地纪胜》:其山岩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旧志:亦名红山。

石帆山在六合县东南四十里,宋鲍照常过小帆山出佛洞,傍有石帆,因为之铭。《舆地纪胜》:谓之石帆堆,又曰出佛洞,在小帆山北。《寰宇记》:即小石山也。旧志:在瓜步山东,矗起江中,形若张帆,通体皆石,无草木,山之东即黄天荡。

滁口山在六合县南十八里,临滁水。相对者为城子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晋王山在六合县南六十里。《通志》:旧有晋王城,相传即隋伐陈时晋王广所筑。

叶山隋开皇九年伐陈,晋王广屯军于此。《舆地纪胜》:在县南六十五里。《府志》:亦谓之晋王山。

六合山在六合县西南,接江浦县界。《寰宇记》:六合县因六合山为名。隋开皇三年于此山置六合镇。《舆地纪胜》:即定山也,有寒山、狮子、石人、双鸡、芙蓉、妙高六峰相接,谓之六合山。又有虎跑、珍珠、白鼍三泉。《府志》:在六合县西南六十里,山有六峰,五峰在县境,惟狮子峰入江浦界中。旧志:狮子峰在江浦县东北二十五里,西南麓有卓锡泉,后有汤沟泉。

龙山在六合县西北五十里,接安徽、来安县界,蜿蜒如龙,亦名东龙山,以其西有西龙山也。

三山《舆地纪胜》:巴山、麝香山、盘石山为三山,并在竹镇。《府志》:在县西北六十五里,接安徽天长、来安二县界,竹镇港之水出焉,流入滁河。

马头山在六合县东北三十五里,山势雄秀,泉石奇胜,上有龙洞,岁旱居民祷雨辄应。

苻融山在六合县东北三十五里,相传苻融曾筑城于此,俗讹为芙蓉城,东畔有泉,溉田数百亩。

蛾眉山在六合县东北四十里,绵秀如蛾眉,接扬州府仪征县界。

冶山在六合县东北五十里,产铜、铁及磁石,相传吴王濞铸钱于此,坑冶之迹尚存。

牛头山在六合县东北五十里,冶山之北,峰峦耸秀,高入云表,有泉西南流为冶浦河。

大游山在高淳县东。《建康志》:上有石坛,相传孔子适楚尝经此。《府志》:在县东三十七里,又三里曰游子山,一名小游山,接溧水县界,又东五里有溧山。

遮军山《建康志》:山北有水,下入固城湖。旧志:在高淳县东五十里固城湖滨,并峙者有画眉山。

木城山在高淳县东六十里,四面皆山,平地特起一峰,崖石奇峻。昔红巾之乱,民避兵其上,树栅守之,故名。

花山在高淳县东南四十里,山最高,上产白牡丹,故名。

黄悦岭在江浦县西北十五里,明初凿通江淮东葛驿路,为南北孔道。又篠岭在县西北三十里。

白土冈在上元县东,梁绍泰末,齐兵进及儿塘,周文育侯安都屯白土冈,旗鼓相望。陈祯明三年,隋将贺若弼进据钟山,屯白土冈之东南。《金陵记》:在城东十三里,南至淮,即钟山南麓。清顺治十六年破海寇于此。又有西陵亦在钟山南麓,即吴大帝葬处,亦曰孙陵。晋咸和三年卞壶与苏峻战于孙陵,败绩。齐武帝建商飚馆,以九日宴群臣于此,世又呼为九日台。

三井冈《寰宇记》:在江宁县南兰里。有三井,汲一井则二井俱动,故名。旧志:有土门冈在县南长千里,即宋杨邦义死节处,今其地有杨巷褒忠祠在焉。

梅岭冈《寰宇记》:在江宁县南九里。《舆地志》:晋豫章太守梅赜家于冈下,故名。

石子冈吴志:建业南有长陵,名石子冈,葬者依焉。孙峻杀诸葛恪,投尸于此。《隋书》:韩擒虎自横江至新林,任忠迎降于石子冈。《寰宇记》: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周二十里。《舆地志》:宋大明中起观风亭于上,即新亭冈,古送行处。《府志》:今城南高座寺后,即石子冈之地。

段石冈《寰宇记》:在江宁县南二十里。有大碣石,长二丈,折为三段,故名。碣即吴皇象书也。《舆地纪胜》:在县南三十里,西接牛头山,有吴纪功德碑,孙皓所建,后移置学舍中。

落星冈《南齐书》:陈显达平旦以千人登落星冈,梁王僧辩讨侯景于石头西,建营立栅至于落星墩。胡三省《通鉴注》:石头城西有横陇,谓之落星冈,亦名落星墩。《建康志》:在江宁县西南五十里,西临大江。《明一统志》:在县西南九里,一名落星墩。又按,此与上元县之落星山名同地异。

胭脂冈在溧水县西十里,下即胭脂河。

桃花冈在高淳县东南十五里,有九十九墩。又界牌墩在县东南七十里,接安徽建平县界。

蜀冈在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南接仪征,北接江都,延亘数十里。

华阳洞在句容县东南大茅峰下。《寰宇记》:去县四十里。《建康志》:华阳西南有二洞,西洞在崇寿观后,南洞在元符官东。其门有五,三显二隐。三茅二许俱得道于此。又玉柱洞在西洞之南,中有石乳,其大如柱,茅洞在太茅峰南,直下可行七、八里,能容三百人。

谢公墩在上元县北,《六朝事迹》:在半山报安寺后,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县志》:城北二里有山亦名谢公墩,土色赤,俗呼为红土山。

道士墩在江宁县南,齐末萧衍东下至新林,命邓元起据道士墩以逼台城。《县志》:旧在台城南五里。

赤石矶在江宁县东南。《通志》:长河东来,有赤石枕中流,居人竞种石榴,每盛夏时缘堤灿若霞锦,为画舫欢游之所。

蚵蚾矶《建康志》:在江宁县西南。后唐宋齐丘忌汪台符之才,使人诱之痛饮,推沈石城蚵蚾矶下。又有钢砂夹,在县西南七十里,张来有硐砂夹阻风诗。

苏州府

吾家山在府治西南隅,本邓尉山之支峰,居民以植梅为业。花时一望如雪,香风度十余里,前抚臣宋翠题“香雪海”三字镌于石。西北石梁为虎山桥,又有司徒庙,在青芝山北,古柏四株,雄奇蟠郁,盖千余年物。北有龟山,光福塔在焉。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皆有香雪海歌,题吴山十六景,有邓尉香雪诗,并赐联一。

横山在吴县西南。《十道志》:四面皆横,故名。《吴地记》:又名踞湖山,在县西南十六里。《续图经》:山镇国之西南,临湖控实,吴时要地,隋迁郡于横东,亦以此山为屏蔽。《吴郡志》。踞湖山以其背临大湖,若箕踞之势,故名。五代钱氏时于山下造荐福寺,今里人或名为荐福山。有五大坞,曰芳桂、飞泉、修竹、丹霞、白云,又名五坞山。

姑苏山在吴县西南。《史记》:曰姑胥,或曰姑余,其实一也,有姑苏台。《姑苏志》:在横山西北,至今人称胥台山。

支硎山在吴县西南。《吴地记》:晋支遁道林常隐于此,中有寺曰报恩,梁武帝置。《续图经》:报恩山,一名支硎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昔有报恩寺,故名。所谓南峰、东峰皆其山之别峰也。《吴郡志》:有放鹤亭,为遁放鹤处。又有白马涧,为遁饮马处。《府志》:有碧林泉、南池泉,或云平石为硎,山有平石,故支遁以支硎为号。《姑苏志》:在龙池山东北,东址有观音寺,故名观音山。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南巡,制支硎山诗。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制依皇祖诗韵,游支硎山诗。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制支公庵放鹤亭诗等,赐扁额二,联一。

黄山在吴县西南,隋大业九年刘元进等作乱,自毗陵退保黄山。《府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诸峰高下相连,俗称笔格山。《姑苏志》:在茶磨山北四里,胥塘之北,西山之半。有二石洞,深可三、四丈,俗名虎洞。

楞伽山在吴县西南。《姑苏志》:一名上方山,在吴山东北,傍有茶磨屿,以三面临水,故以屿名,俗称为磨盘山。清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有制游上方山楞伽诗,并赐扁额三,联二。

尧峰山在吴县西南,宋苏舜钦诗“西南登尧峰”俗云尧所基即此。《县志》:横山西南为尧峰,于诸山中最高。

岝山在吴县西南。《越绝书》:莋确山,禹游天下,引湖中柯山,置之鹤阜,更名莋确山。《水经注》:太湖东吴国西十八里,有莋岭山。《县志》:本在太湖中,禹治水移进近东。又西南有两小山,皆有石如卷笮,俗云,禹所用牵山也。太湖中有浅地,云是笮岭山蹠。自此以东,差深,言是牵山之沟。此山去太湖三十余里。《吴地记》:在县西十二里,吴王僚葬地。《续图经》:在县西南十五里,形如狮子,今以名山。《姑苏志》:狮子山北有何山,旧名鹤邑墟,故名鹤阜山。以何求、何点葬此,改今名。清乾隆二十七年、四十九年御制岝<img border="0" src="./146.JPG" width="13" height="14">山诗。

胥山在吴县西南。《史记》:伍胥死,吴人怜之,为立祠江上,命曰胥山。张晏注:在太湖边。《水经注》引虞氏曰:松江北去吴国五十里,江侧有丞、胥二山,山各有庙,昔越使二大夫伐吴死之,故立庙山上,号曰丞、胥二王,上有坛石,长老云;胥神所治也。下有九折路,南出太湖。《寰宇记》:在吴县西四十里。《吴郡诸山录》云:太湖之东两山对崎,南曰胥山,北曰香山,中一水曰胥口水,东流入胥门胥塘。

香山《寰宇记》:在吴县西南五十里,吴王遣美人采香于此,因名,故有采香泾。《吴郡志》:香山胥口相连,旁有溪名采香泾,今自灵岩山望之,水直如矢,故俗名箭泾。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制灵岩杂咏,有采香泾诗,五叠沈德潜韵。

穹霳山在吴县西南。《吴越春秋》:由钟穹窿者,古赤松子所取赤石脂也,去县二十里。《府志》:在县西南六十里。《姑苏志》:比阳山尤高,其顶方广百亩,山半有泉,名法雨,四时不绝,下有石堰可灌田。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四十五年制吴山十六景,有穹窿仙观诗,又穹窿山望湖诗,并赐扁额一、联一。

邓尉山在吴县西南七十里,一名袁墓山,又名万峰山。《明一统志》:一名元墓山,山峰四立,林木葱蒨,前一名屹立太湖中,若画屏然,上有万峰寺,楼阁晕飞,湖光掩映,亦湖中佳处,其阴名至理石。山势蜿蜒,前瞰太湖,对峙阳山,光福诸山夹拱,山虽北向,隆冬入山其气盎然。《府志》:汉邓尉隐此,故名。山多梅,花时如雪,香闻数十里。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幸万峰寺,制邓尉山诗。高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俱有御制游邓尉山诗。

光福山在吴县西南。后唐乾宁二年,杨行密取苏州,钱镠遣顾全武破行密兵于乌墩光福即此。《府志》:在县西南七十里,或云龟山,上有光福寺。《姑苏志》:邓尉山在锦峰西南,光福里俗名光福山,西南与元墓、铜坑诸山联属。按《明一统志》,以元墓为邓尉,而《姑苏志》则以邓尉为光福,二说不同,盖二山冈垄东西相属也。清乾隆十六年题吴山十六景,有光福山桥诗。

铜坑山在吴县西南。《吴地记》:县西十里有铜山,周迴六十里,有铜坎十余穴,深者二十余丈,浅者六、七丈。左思《吴都赋》所谓采山铸钱者也。《府志》:在县西南七十二里,一名铜井山,上有岩洞,其悬溜琮垮,汇而为池,清甘不竭,名曰铜泉。《姑苏志》:在邓尉山之西南,相传晋宋间,凿坑取沙土煎之,皆成铜,故名。

西迹山在邓尉山西,最高大少景,然在湖滨潭西聚坞差胜,潭西一隅,色如铁,名铁山。

伏龙山在吴县西南。《明一统志》:在府城西三十六里,俗名小白阳山。左抱灵岩,右带穹窿,前瞰太湖,中俯平畴万顷,乔木古松,荫蔽成林。

弹山在吴县西南,一名小鸡山。《吴郡志》:在震泽西,陆龟蒙采蕉处。又《笠泽丛书》:光福寺西五里,有小鸡山,土多石少,无大树木。《县志》:在西碛之左,其首在湖滨,身横亘六、七里,直接青芝,濒湖处有七十二峰阁,所处极胜。

茶山在西迹之左,弹山之右,一名绣裘山。《县志》:状类土阜,而通体皆石,南去太湖不百步,浮六小峰,如翠螺摇曳水面,历历可数。

蟠螭山在弹山之南,俗呼为南山,斗入湖中作蜿蜒状,以此得名。其阴多桃花,春时望之如锦步障。

洞庭东山在吴县西南太湖中,一名胥母山。《越绝书》:阖闾旦食于纽山,暮游于胥母。《史记正义》。谓之莫厘山。《姑苏志》:莫厘山以在洞庭之东,称东洞庭山。周迴八十里,视西洞庭差小,而冈峦起伏,庐聚物产大略相同。《县志》:相传隋莫厘将军居此,故名。一名胥母,则谓子胥尝迎母于此也。其东麓曰武山,周十二里,本名虎山,吴王养虎处,后避唐讳改今名。清乾隆十六年,题吴山十六景,有莫厘缥缈诗。

包山在吴县西南太湖中,所谓西洞庭山也,一作苞山。左思《吴都赋》:“指苞山而为期,集洞庭而淹留”。注,洞庭即太湖也。郭璞江赋:“苞山洞庭,巴陵地道”。注,下有洞庭穴道,潜行通于巴陵。《吴地记》:去县百三十里,下有洞穴,潜行水底,无所不通,号为地脉,即十大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又引《洞庭山记》曰:昔阖闾使灵威丈人寻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内石几上有素书三卷,持回上于阖闾,不识,请孔子辨之,孔子日。此夏禹之书,并神仙之事,言大道也。丈人姓毛名苌,号毛公,今洞庭有毛公宅,石室并坛存焉。《续图经》:震泽有七十二山,惟洞庭最巨,居民以桑、栀、甘、柚为常产,每秋高霜余丹苞朱实,与长松茂木相差于岩壑间,望之若金翠,图绘可爱。《府志》:林屋洞一名左神幽虚之天,洞有三门,同会一穴,内以石门为隔,穴中有石室、银房、金庭、玉柱,最高者为缥缈峰。清乾隆十六年,制吴山十六景,有包山奇石诗。

夫椒山在太湖中,即包山。《左传》:哀公元年吴伐越,败之夫椒。贾逵注:越地。杜预注:吴越西南太湖中椒山也。越语:败五湖则椒山可得。《史记正义》引《会稽记》云:勾践逆吴,战于五湖中,大败而退。今夫椒山在太湖中洞庭山西北。《水经注》:太湖中有苞山,春秋谓之夫椒山。《史记索隐》:夫椒二山不为一,又山在湖中,非战所。按夫椒即包山,诸家无异论,惟贺循始云在洞庭西北。《寰宇记》则云太湖中别有夫椒山,又云在武进。《九域志》则止载常州,下云吴王败越于夫椒即此。《明一统志》:在无锡县太湖滨,一名湫山,自是人皆以夫椒为在常州界内矣。夫是役为吴人伐越,则宜战于越地,贾逵以夫椒为越地近是,而阙其地。杜预谓在太湖中,《索隐》已言其非,何得更迂折而西北入常州界也,诸书指说不同。今据范成大、卢熊、王鏊杨循吉诸志,列于包山之后。

禹期山在吴县西南,洞庭支岭也。《吴郡志》:在太湖中,旧说禹导吴江,以泄具区,会诸侯于此。《府志》:谓之禹祈山,又名禹迹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又有庭山亦在县西南八十里。柱山在县西南八十五里。《洞庭记》所谓金庭、玉柱在此也。又西曰横山、曰阴山,晋阴长生炼丹处。

鼋头山在吴县西南,亦洞庭支岭也。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吴郡志》:一名鼋山,在洞庭西山之东麓,有石闯出如鼋首,一山皆青石,温润光莹,淅西碑石与压砌缘池皆取此。下曰崦里,有良田,皮日休诗“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风吹稻花香,直过鼋山顶”。《府志》:在县西南百里,禹期东南三里,以形得名。山产青石,有天然、玲珑者,谓之花石,宋徽宗时采贡,故有花石纲。又一种色白而温润,堪为玩具,号为玉石。又胎斑者光泽可爱,可充砚石,不在端歙之次。又石公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可盘湾二里,山根有石,形如老翁独立水中,甚灵异。

红鹤山 《舆地纪胜》:在吴县西南八十里。《府志》谓之鸿鹤山,在鼋山南二里,山西有神女祠,亦名圣姑山。

龙头山在吴县西南÷百里。《府志》:一名龙山,一又名祈山,临水有石如龙。

三山在吴县西南一百里。《水经注》:太湖中有三山,唐皎然诗“太湖三山口,吴王在时道”。《寰宇记》引吴兴山墟名云三山,在太湖中,白波天合,三点黛色,今属吴县。《府志》: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山有三峰,地相连接,上有吴妃太姥祠,甚灵。

大雷山在吴县西南,杨泉五湖赋“大雷小雷,湍波相逐”。《续图经》:大雷、小雷二山相去十里。《府志》:大雷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小雷在县西南一百三十里。

慈里山在吴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人烟极繁,地产佳李。

狱山有二,并在吴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吴郡志》:太湖中有东狱、西狱二山,吴王于此尝置男女二狱。

寒山在府城西,本支硎山之支峰,明处士赵宦光隐此,筑小宛堂,后为僧舍,庭前老梅,相传宦光手植。芙蓉泉出其旁,西为寒泉亭、清浅池、千尺雪、飞鱼峡。东南为空谷、棕房、石壁、驰烟驿,有篆书刻石,宦光旧迹也。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高宗南巡,屡驻于此,有寒山别墅、绿云楼、飞鱼峡、琳琅丛、芙蓉泉、对瀑、驰烟驿、澄怀堂、清晖楼、寒山千尺雪、听雪阁、寒泉亭诗,并赐扁十二、联四。四十九年仁宗随行,有寒山别墅诗、千尺雪诗,出阊门重游寒山千尺雪诗。

天平山在吴县西。宋苏舜钦诗:“吴会括众山,戢戢不可数,其间号天平,突兀为之主。”《续图经》:在县西二十里,巍然特高,群峰拱揖,郡之镇也。《府志》:有卓笔峰、飞来峰、小大石屋,皆山中奇迹。山顶正平,有望湖台,即远公庵遗址。山半有亭,乃白云泉所出。《姑苏志》:在支硎南五里,群石林立,名万笏林。其东为鸡笼山,西为秦台山,南有羊肠岭,西南为赤山。洪武初杨基家其下,南址为白云寺,宋范仲淹祖墓在焉,旁即范氏义寻芏,后辟为园。清乾隆十六年赐额高义园,制吴山十六景,有万笏朝天诗。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皆有制游天平山诗、题高义园诗、高义园藏范仲淹书、伯夷颂叠韵诗、白云泉叠白居易韵诗。

高景山天平支陇也,《越绝书》作高颈山,其西麓对华山,崖谷盘拱处曰金盆埠,宋魏了翁墓在焉。

金山亦天平之支陇,《县志》:初名今坞山,晋宋间凿石得金,易今名。杨循吉杂志:山故多美石,蛲蛲高耸,皆碧绿色,或至十余丈,有壁立之势。

灵岩山在吴县西,一名研石山。《越绝书》:吴人于研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寰宇记》:在吴县西三十里,西有石鼓,亦名石鼓山。《续图经》:顶有三池,日月池、砚池、浣华池,盖吴时所凿也。下有石室,相传吴王囚范蠡之处。山相连属,登其巅俯瞰具区,洞庭烟涛浩渺,一目千里,而碧岩翠坞点缀于沧波之间。《姑苏志》:在天平山南。新志:昔吴王置离宫于此,有琴台、馆娃宫、西施洞、响屧廊、吴王井遗迹。其石壁峭拔者为佛日岩,平坦处有灵岩寺。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制灵岩山诗。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建行官于此。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制驻跸灵岩杂咏、五叠沈德潜韵诗、临湖榭咏古,并赐扁六、联九。

华山在吴县西,一名天池山。《吴地记》:在县西三十里,蓊郁幽邃,晋太康中生千叶石莲华,因名。《续图经》:在县西六十里,于群山独秀,望之如屏,老子谓可以度难,盖岩穴深远,宜就隐也。《府志》:山石峭拔耸秀,岩壑与虎邱灵岩相埒。《县志》:山半有池在绝嗽,横浸山脉,逾数十丈,故又名天池山。上有石屋二间,四壁皆凿佛像。又有龟巢石、虎跑泉、苍玉洞、桃花洞、洗心泉诸胜。其南为鹿山,西为清流山,东南为龙池山。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制华山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高宗有制依圣祖诗韵诗,题吴山十六景,有华山鸟道天池石壁诗,并华山翠岩寺诗,并赐扁二、联二。

玉遮山在吴县西。《姑苏志》:在阳山之南,横立如屏,今但呼为遮山。旧志:谓之查山,其南有案山、化山、苦竹山;其北有蜀山;东南有贞山;东有官山、马山、朝山;又东为雅宜山,本名雅儿,唐青州刺史张济女雅儿葬此;又东则五城山;又东则真如坞,与小白杨山相连。

锦峰山在吴县西二十五里。《姑苏志》:在阳山西南,产石紫朱色而秀润,故名。

阳山在长洲县西北,一名秦余杭山,一名万安山。《越绝书》:秦余杭山,越王栖吴夫差山也,近太湖。《姑苏志》:在县西北三十里,高八百五十余丈,逶迤二十余里,以其背阴面阳,故名。大峰十二,箭阙最高。《战国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擒夫差於千隧。今万安山有隧山,即其地也。《吴地记》:余杭山,又名四飞山,东北有白鹤山,以丁令威名,有白石如玉,甚光润,号曰石脂,亦曰白垩、白墡。《续图经》:亦名白墡山,有澄照寺、白莲院在其下。《府志》:在吴县西北三十里,与长洲县中分为界。

卑犹山在长洲县西北,一名徐候山。《吴越春秋》:越王葬吴王於秦余杭山,卑犹即此山也。《吴地记》:在吴县西三十里,吴太宰嚭所葬。《府志》:余候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姑苏志》:徐候山在阳山西北十里,亦名余杭。

鸡笼山在长洲县西北。《吴地记》:在吴县西三十里。以形似名,晋司空陆玩葬此。掘地得石凤飞去,今凤凰墩是也。《舆地志》:凤凰山在县西北,盖即鸡笼也。

白石山旧名白豸山,在长洲县西北。《越绝书》:故为胥女山,春申君初封吴,更名为白石,去县四十里。《府志》:在县西北三十里。《姑苏志》:在浒墅北,与诸山不相连。

虎邱山一名海涌山,在元和县。《吴越春秋》:阖闾冢在阊门外虎邱,专诸鱼肠之剑在焉,千万人筑治之,取土临湖口,葬三日而白虎踞其土,故名虎邱。《南史》:何求及二弟点允并隐吴郡虎邱山,唐避讳曰武邱。《元和志》:武邱山在吴县西北八里,阖闾葬于此,秦始皇凿其珍异,莫知所在。孙权穿之,亦无所得。其凿处今成深涧。《吴地记》:秦始皇东巡至虎邱,求吴王宝剑,其虎当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遗迹尚存,剑无复获,乃陷成池,古号剑池。旁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其山本晋司徒王珣与弟珉之别墅,咸和二年舍宅为东西二寺。《续图经》诸书皆以为阖闾所葬有金精之异,故名虎邱。然观其岩壑之势,出于天成,疑先有是邱,而阖闾因以葬也。千人石,俗传因生公讲法得名。《吴郡志》:泉石奇诡,应接不暇,其最胜者剑池、千人石、秦王试剑石、点头石、憨憨泉,皆山中之景。《府志》:宋绍兴中洛人尹焞避地山中,书堂在焉。《姑苏志》:“虎邱剑池”,唐颜真卿书;“生公讲堂”,李阳冰书,今并存。其下有真娘墓。新志:上有云严寺、梅花楼、小吴轩、可中亭、平远楼、仰苏楼、千顷云、小竹林诸胜。有清远道士题诗曰:“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颜真卿爱之,刻之石壁。清康熙四十二年赐扁额一。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高宗制虎邱寺和东坡韵,再叠高启虎邱,次清远道士韵,虎邱杂咏诗,并赐书扁额四、联二。

秦柱山《寰宇记》:在昆山县东南三十里,南带海,上有烽火楼基,相传吴时以望海寇。《吴录》:亦名秦望山,昔秦始皇尝登此望海,因名。《府志》:今千墩寺佛殿,有山高二丈者是。按图经,秦柱山在海盐县东南三十里,其山现在。《寰宇记》所引山水,多所舛误,卢熊乃执其说而傅会之,谬益甚矣。

东山在昆山县东南车塘里,宋范良遂读书筑亭其上,号曰墨庄。

马鞍山在新阳县西北。《寰宇记》;昆山县有马鞍山,形似马鞍,因名。《续图经》:孤峰特秀,极目湖海,百里无所蔽,上有慧聚寺,唐孟郊、张祐皆有诗。宋王安石有次韵作,皆刻于石。《吴郡志》:山中登临胜处,古上方为冠,月华阁、妙峰巷次之,又有留云、翠屏、翠茂、夕秀诸轩,及凌峰、翠微、垂云诸阁。淳熙中,火废山后掘地多得奇石,玲珑纤巧,好事者甚贵之,号昆山石。《府志》:始县以昆山得名,今山割隶华亭,而县名仍曰昆山,县治又在此山之阳,人遂指此为昆山矣。《姑苏志》:广袤三里,正统初知县罗永年植柏千章,名郎官柏。清康熙四十四年圣祖驻昆山,有制登文笔峰诗。

苑山在常熟县西。《越绝书》:虞山者巫咸所出也,去吴县百五里。《括地志》作海禺山。《吴地志》:常熟县二里有海虞山,仲雍、周章并葬东岭,上有二洞穴,穴侧有石坛,周六十丈,东二里有石室,太公吕望避纣之处。《寰宇记》:在县西六里,东西十八里,有数十石室。《吴都文粹》:县依山之阳,是为隅山,以濒海之隅也。又名虞山,以昔虞仲治此也,北行九里为破山,以龙斗冲破山腹为涧而名,又北行九里为顶山,又六、七里为小山,合而名之,或曰乌目山也。《吴郡志》:一名海巫山。《琴川志》:在县西北一里,高一百六十丈,周四十六里有奇。

河阳山在常熟县西北四十五里,一名凤凰山,出药。对峙者为志山,一名鸷山。

灵龟山在常熟县西北五十里,周二十一里,西南接常州府无锡县界,西北接常州府江阴县界,俗称三界山,亦曰顾山,又曰香山。

常熟山在常熟县北。《琴川志》:在县北三十七里,本名铜官山,唐天宝六载改名。北有石家山。

范山在常熟县北三十六里,梁范冀兄弟同居此,因名。

福山在常熟县北六十里。《琴川志》:本名覆釜山,以形似名,唐天宝六载改名金凤山,梁乾化二年改今名。宋建炎三年韩世忠控守福山,以备金人海道之师。明初败张士诚于福山港。新志:北临大江,与通州之狼山相直。

庞山在吴江县东南三里,其北即庞山湖。

陆墓山在震泽县西北。《吴地记》:有梁门下侍郎陆云公墓,因名。《府志》:在吴江县西北二十里,接吴县界横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湖。

贺九岭在吴县西,一名贺家岭。《县志》:范山接连有三岭,一涅槃、一贺九、一鸡窠,过涅槃遂接支硎之南峰。《吴郡诸山录》:度贺家岭,大石如横案上立两石,俗云岭北有新妇石,此其箱箧也。

拂水岩在常熟县虞山之南,岭上下临壑谷,水泉下注,如练,风拂掠之,则水倒飞,喷溅如雨。

松 江 府

昆山在娄县西北。《寰宇记》:华亭谷东二十里有昆山,陆逊父祖墓在焉。《舆地纪胜》:在华亭县西北二十三里,长谷之东。机云兄弟皆有辞学。人以为玉出昆冈,故名。《府志》:山形圆秀而润,旁无附丽,望之如覆盎然,梁置昆山县在此山之北,后迁县治于马鞍山下,俗遂指马鞍为昆山,而以此为小昆山。按《唐志》,华亭分嘉兴县置。《元和志》云,分昆山、嘉兴、海盐三县地置。又于昆山县注云,在苏州东七十里,梁置,并未尝言迁治也,盖今华亭娄县之北及青浦之境,本皆昆山县地,故遥取以为名耳。《府志》:谓昆山旧治,在山北误。

横云山在娄县西北。《舆地纪胜》:本名横山,唐天宝六载改名。顶有白龙洞,下通淀山湖。《府志》:在昆山东北山阳,以采石缺然成洼,又东为小横山,与横云接陇,而中介一水,其东北壁立数仞,人呼为小赤壁。

机山在娄县西北。《府志》:在横云山后,南北相望,以晋陆机得名,下有平原村,亦以机为平原内史也。按《吴郡图经》:昆山之北有机、云两山,云山即横云也。

干山在娄县西北机山东,相传干将曾铸剑于此,故名。又以山形似马,名天马山。上有浮图七级,登览者极江海之观。元杨维桢志:华亭地岸海,多平原大川,其山之联络于三泖者十有三,名于海内者九,其一曰干将者,九之甲也。

许山在金山县东南海中,金山东去乍浦,金山、吴淞、三所,皆隔一潮。

竹屿山在金山县东南七十八里。又达岸山,在竹屿东南二里相望。又有苏山,西北去县八十八里。

洋山在金山县东南海中,一作羊山,周七十余里,四围环抱,中有水如大湖,凡十八岙,可容数百艘,惟北面一口可通。巅有一池,泉味独淡,海艘往来,取给于此。《海防考》:南自定海,北自吴淞,皆山,洋山为扼要。

金山在金山县南海中。《舆地纪胜》:在县东南九十里,北有寒穴泉。《府志》:去海一潮之涉。又有小金山亦在县东南海中。又有浮山在金山西。按杨维桢志云:淞之南有大金、小金,出没于云海之中,即指此二山也。

查山在金山县张堰镇南,下临大海,东接华亭县界。新志:相传仙人查玉成曾炼丹于此,今有浴丹井。

秦山在金山县张堰镇西。《府志》:俗传为秦望山,一曰秦驻山,相传始皇曾登此,故名。内有仙人洞甚深邃,又有坑产白垩,俗名白善山。

柘山在金山县北柘湖中,湖已涸,山在平陆,生柘树,因名。

茶山在上海县东南大海中。《海防考》:在上海县南跄巡司界,与浙江之海盐、定海海中诸山相联络,相近有陈钱山。

陆宝山在青浦县东南。《舆地纪胜》:在华亭北二十里,本陆氏家山。《府志》:界凤凰、玉屏之间,向列九峰之一,后以取土,遂夷为平地。

厍公山在青浦县东南,与陆宝隔溪相对,昔有厍公隐此,故名。

兰笋山在青浦县南,旧名佘山,相传有佘氏居此,故名。新志:其高与干山等,东西二峰延数里,招提兰若隐现其中。望之秾郁深秀。明陈继儒、施绍萃隐此。土宜茶,有泉名洗心,甚清冽。产笋,香如兰。清康熙四十九年圣祖南巡,赐名兰笋。

薛山在青浦县南,兰笋山东,中隔一水,下尝掘地得石。志日玉屏,又称玉屏山,下有罗池。《吴地记》:薛道约居此,故名。

钟贾山在青浦县南。《府志》:在干山东,一水左限沈泾塘,与卢山对峙,相传以钟、贾二姓居此,故名。或以介九峰间,故又名中介山。

卢山在青浦县南。《府志》:在沈泾塘,疑以卢姓得名,颓然一邱,参峙于干将、钟贾间,下有水一泓,清激如泉。

神山在青浦县南。一名秀林山,又名细林山。梁简文帝神山铭序:本名秀林山。或称辰山,在华亭西北二十余里,僻在一方,虽非巨麓,而自古神仙往往托迹,实震旦之灵阜也。《舆地纪胜》:细林山,本名神山,唐天宝六载改名。《府志》:在卢山之南,中有仙椅峰、屯云峰、锦涛峰、碍云石、甘白泉诸胜。

淀山在青浦县西北二十五里。《府志》:在机山西北,旧传在薛淀湖中,山形四出如鳌,上建浮图,下有龙洞,旁有一山曰箕山。

凤凰山在青浦县东北。《府志》:在郡城之北。《吴郡图经》云:山之镇曰凤凰,以其据九峰之首,延颈舒翼,宛若凤翥,故名。东枕通波,西连玉屏,左有青壁高数十仞,势如削成。

簳山在青浦县凤凰山北。元王逢游簳诗序:距华亭三十六里,土宜美箭,故名。一石斩然中断,俗传南有干山,此则干将试剑石。《府志》:在凤凰山北,顾会浦东上海之境自此始。《嘉禾志》:俗呼北簳,又讹为北干,以二山在南也。有玉窦泉,甚清冽,宋张来有诗。

福泉山在青浦县簳山北,旧曰覆船,后以井泉甘美,故名。

冈身在青浦县境,古冈身有三:曰沙冈、曰竹冈、曰紫冈,南属于海,北抵松江,长百里,世传海上涌浪而成。

三女冈《吴郡图经》:在华亭县东门外八十里,吴王葬三女于此。顾野王分野枢要:吴王葬女,在今南桥镇北三里,有高冈是其处。

常州府

黄公山在武进县东南八十里,去太湖十五里,相传为楚黄歇所封也。有龙泉湾,其东南有龟山,又南有梅堂山。

黄山在武进县西北七十里孟河东,俯瞰大江,南有孤陈山,东北有小山入江,谓之吴尾,以群山自西来至此而尽也。又东有九龙山,自孤陈至此有九小山相连属,故名。又江北六里亦有黄山,上有石室,杨吴时置烽燧之所,今日黄山门,为江防要津。《江防考》:黄山门在包港江心,水流湍悍,盗贼出没之地,又当常、镇二郡之交,上下瞭望几及百里,实京口之门户也。

孟城山在武进县北八十里,俯瞰大江,相传晋孟嘉尝隐于此,孟河经其下,入大江。又西有嘉山,上有白龙潭,乡人岁旱祷雨于此。

横山在武进县东北三十五里,延袤二十余里,旧各芳茂山,晋右将军曾横葬此,因易今名。《寰宇记》作二横山,有二山相连续。《风土记》又谓之大横岘,其北五里曰三山,三峰相连,中一峰尤峻拔。明初张士诚遣兵寇常州,吴良自江阴取间道,歼其援兵于无锡之三山,即此。

马迹山在阳湖县东六十里。《舆地纪胜》: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始皇游幸马所践。旧志:在县东南九十里,周百二十里,与津里山相接,其西麓曰西青,石壁峭立,多石窟,圆如马迹,因名。明初下常州,俞通海以舟师略太湖,入马迹山,破张士诚水寨,即此。

夹山在阳武县东南七十里太湖中,南北五里,夹秦阳二小山,中夹有马鞍岭。

津里山在阳湖县东南。唐《邵偃记》曰:山连马迹夫椒,峰峦回合,波影映带,实为奇观。《舆地纪胜》: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太湖中,一名秦履山,相传秦始皇尝自夹山登此。《通志》:江阴县西南二十里有秦望山,俗称茶岐山,即此山也。

皇山在无锡县东五十里,刘昭后汉志注有泰伯冢。《寰宇记》引《舆地志》云:泰伯宅东九里有皇山。旧志:相传梁鸿居于此,又名鸿山。

独山在无锡县西南十八里,锡山之脉西南来,至此中断。北与管社山相望为浦岭门,南与充山相对峙为独山门,果溪之水由二门入太湖,又有三山在独山门外,屹立太湖中,与独山相望。

横山在无锡县西南二十里,东与龙山势若相附,中断为平畴,通华利口。

路耿山在无锡县西南二十五里,前临长广溪,后负太湖,据诸山之胜,岩峦重叠,上有石池,冬夏不盈涸。

青山在无锡县西南三十五里,一名章山,亦曰青山湾,面太湖,其西有韩湾、孟湾诸山。

闾江山在无锡县西南四十里,相近曰归山,下有阖闾城,又有闾江,亦太湖之别浦也。

军将山在无锡县西南四十里,近太湖,下有龙潭,南唐时屯兵于此,以备吴越。

惠山在无锡县西,一名慧山。《县志》:西域僧慧照居之,故名。《隋志》:无锡县有九龙山。《寰宇记》:九龙山一名冠龙山,又名惠山,在县西北七里,一名九陇山。《通志》:古名华山,又曰愿山,又名西神山。有九峰,下有九涧。有慧山寺,第二泉在焉,泉之上有方、圆二池,其中相通,而圆池最佳,相传隋大业末上有龙斗,又名龙斗山。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有制登惠山寺诗。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俱有制惠山叠前韵诗,三十年制泛舟游惠山即景杂咏诗。

锡山在无锡县西五里,惠山之支麓也。唐陆羽惠山记:东当周秦间大产铅锡,故名锡山。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王莽时锡复出,改县名曰有锡,后汉有樵客于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清,天下安。有锡渗,天下弊;无锡义,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此锡山名所由始也。按宋聂厚载无锡县治记云:樵客得铭合在文景之世,是时弭师偃革,天下清宴,故神灵荐祉,其铭出矣,因之创县,宜彰其美。陆云后汉得铭,非也。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有制雨中游锡山诗。二十二年有制锡山诗。

龙山在无锡县西惠山北。《越绝书》:县西有龙尾陵道,春申君所筑,今山尾亦呼曰龙尾,上有白龙潭。苏轼诗“石路萦迥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即此。自龙山稍断复突起曰华利山。有华利口在县西十八里,又西即历山。

安阳山在无锡县西北五十里。《风土记》:周武王封周章少子赟于无锡安阳乡,即此。元末张士诚将莫天祐屯兵于此,以塞宜兴东出之道。旧志:在县西北五十一里,接武进县界,上有龙湫。

顾山在无锡县东北六十五里,一名东顾山,接常熟及江阴二县界,又名三界山,上有龙潭。《通志》:亦谓之香山。

金匮山在金匮县城中,邑之镇也,县以此名。

膠山在金匮县东四十里,长九里,有涤砚、宝乳二泉。

芙蓉山在金匮县东北二十五里,芙蓉湖在其下,故名。上有天乙峰,为岁旱祈祷处,又名龙泉峰。

绮山在江阴县东十里。《舆地纪胜》:昔吴王泛舟至此,见野花繁盛如绮,因名。俗讹为启山,上有善利泉。

定山在江阴县东二十九里。《舆地纪胜》:上有采香径。《府志》:又名香湾,左冈中发一泉,纡迴而下,夹涧有桃,名桃花涧,其西为凤凰山。又西七里为盘龙山,一名蛟山。唐垂拱中有黄龙蟠其上,故名。

沙山在江阴县东四十五里,顶有金鹅石。旧志:相传初本平地,晋宋间江水泛涨,涌沙成山。

白鹿山在江阴县东五十里。《舆地纪胜》:在县东五十五里,相传吴王出猎得白鹿于此。

由里山在江阴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四面皆九里,又名九里山。

白龙山在江阴县东南五十里,形如龟,俗呼为龟山,上有白龙洞。

君山在江阴县北澄江门外,县镇山也,其巅有松风亭。《通志》:在县北一里,一名瞰江山,突起平野,俯临大江,宋南渡后置营寨于山麓,为战守要地。又北五里曰黄山,与君山皆以春申君名。

萧山在江阴县东北十五里,以萧氏世居其下而名,一名小山,上有登江台,其东有彭公山。

真山在江阴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在县东十八里,又《祥符图经》作甄山,又名石牌山。

浮山在江阴县东北扬子江中,西临石磴,东控巫门,为江海门户。

穿石山在宜兴县东南二十里,一名蛟山,有石穴,受许陂长流,民田藉以灌溉,又名洞山,产茶。

唐贡山在宜兴县东南三十五里,东临罨画溪,产茶,唐时入贡,因名。金沙泉在其下。

兰山在宜兴县东南五十里。《舆地志》:石兰山斗入太湖,五里有石麓如岸者二,南曰大兰山,北曰小兰山,相连二里。《通志》:一名香兰山,接浙江安吉、长兴二县界。

张公山在宜兴县东南,中有洞。郭璞云洞山南北二堂,相传张道陵居此,因名。水流入圻溪。《府志》:高六十仞,麓周五里,洞深五十余仞,北向一窦,广逾回寻,游者秉炬达烧香台,可坐百人。行约三里许,南望小洞通彻。《道书》:第五十八福地也,洞后有白马洞、白鹤洞,皆有水出,合流入罨画溪。西南曰佛窟洞,有玉女潭。又西南三里许曰天窟洞,有龙湫。又西曰水犀洞,洞凡三穴,亦曰君阳洞。

烟山在宜兴县西南三十里,诸峰环峙,上有钓鱼矶,下临深渊,相传吴孙坚尝钓于此。

小坯山在宜兴县西一百里。《寰宇记》:在长塘湖中,水底有石室,北流入圻溪。《通志》:一名白石山,稍北为大坯山,接镇江府金坛、溧阳二县界。

函山在宜兴县西北七十里,周三十里有奇。按《广韵》,函乌后切,山名,详见镇江府山川门面山注。

柚山在宜兴县西北八十里洮湖中,与湖中大坯山对峙,多巨石,不产林木。

计山在宜兴县东北二十五里。《通志》:巅有池,其西峰曰金鹅山,唐初尝置鹅州于义兴,故名。

阳山在宜兴县东北三十五里,一名烊山,多纵石,而有大横岘以承流泉,下为阳溪。

颐山在荆溪县东南三十五里。《通志》:唐陆希声隐于此,尝著十七咏,志台池泉石林木之胜。

蜀山在荆溪县东南三十八里,屹然特立,旁无附丽。本名独山,宋苏轼爱其风景类蜀,改今名。

义山在荆溪县东南六十里,东临太湖,南接浙江长兴县界。

荆南山在荆溪县南,县主山也。高而大,岩洞绝胜,上有龙池,岁旱祷雨辄应。其北为南岳山,孙皓既封国山,遂以此为南岳,其地为古阳羡产茶处。

小心山在荆溪县西南三十五里,即君山西峰也,有金泉出此。《通志》:一名敷金岭。

固山在荆溪县西南五十里。三国吴孙亮五凤二年,阳羡离里山大石自立。孙皓天玺元年,阳羡山有石空裂十余丈成室,名曰石室,表为天瑞,乃遣司徒董朝至阳羡封禅国山,以明年改元天纪,以协石文。梁天监八年或请封会稽禅国山,不果。《寰宇记》引《舆地志》云:本名离里山,有九峰相连,亦名九斗山,又名升山。吴孙皓封禅为中岳,改为国山,东北有两重石洞,土人呼为石室,周幽王二十四年忽开,可容千人。又有石柱呼为玉柱,水流注章溪。《舆地纪胜》:有善卷洞,周幽王时所开。旧志:延袤三十六里。

龙池山在荆溪县西南七十里。高五里,南岩曰白云,壁立数百仞,其石皆白,有龙池。

章山在荆溪县西南七十里,《寰宇记》:在县西南六十里。《风土记》曰:有芳岩,即此。《通志》:一名黄山,周六十八里。

分界山在荆溪县西南百里,接安徽广德州界。

孤山在靖江县东北二十五里,旧在大江中,去岸五、六里,距山百步有石磴,亦在水中。明成化间潮沙壅积,转而成田,今山在平陆。

镇江府

圣象山在丹徒县治,旧名寿邱,以避孔子讳改名,其南麓为今县学。《舆地纪胜》:宋武帝旧宅基地。又引《舆地记》,唐颓山,有武帝积弩台。《府志》:二山皆在府治西南。

日精山在丹徒县治东北府学内,上有日观遗址,一名万岁山。

东山在丹徒县东三里,一名花山,唐皇甫冉诗;“北固多陈迹,东山复旧游”。

京岘山在丹徒县东五里,宋鲍照有从拜陵登岘诗。《南徐州记》:秦时命赭衣徒凿京岘南坑,凿处在故县西北六里,丹徒岘东南。《寰宇记》引《梁典》:武帝望京岘山盘行似龙,掘其石为目。二湖集览:在今镇江府治东京口,因山得名。《府志》:本二山,此为京山,今县西南五里有岘山云。《通志》:清顺治十八年,败海寇于此。乾隆二十二年、三十年、四十五年高宗南巡,俱有制京岘山诗。

焦山在丹徒县东九里大江中,与金山对峙,相距十里许,自京岘东北至马鞍、雩山、象山入江,而为此山,亦名谯山。江淹有谯山述怀诗。《通典》:县有京口谯山戍,一名谯山。《舆地纪胜》:以后汉处士焦先隐此而名,一名浮玉,今岩石有题刻浮玉山字。旧志:宋建炎中韩世忠以八千人屯焦山。德祐初张世杰等舟师次焦山,即此。《府志》:较金山差大,山巅盘礴处曰焦仙岭。西曰观音岩,有东冷泉、心经石。南曰罗汉岩。西南曰瘗鹤岩,有霹雳石、陀罗尼经石、钓鱼台石。又海云岩半麓有三诏洞,钻丹石傍曰栈道岩,有角

觗石。东北有善财石、有石屏、醉石、虾蟆石。西北碧桃湾,东北青玉坞,余支东出,有二岛封峙江流中,曰海门山,亦名双峰山。世称金、焦、北固为京口三山云。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建行宫于上,有制游焦山诗,并和苏轼韵诗。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并有韵诗,叠苏轼韵诗。仁宗随行,制焦山歌

雩山在丹徒县东三十里,名见《南史》,上有昭应庙,祷雨辄应,又相近有大渎山。

华山在丹徒县东六十三里,即《乐府》所谓华山畿也。

鼎石山在丹徒县东南三里,与京岘山相望,上有石塔,一名斧鼎山。又五里有唐山。

蚬山在丹徒县东南五里,亦名兽窟,因建地藏寺于此,又名九华山,其北为檀山。

白兔山在丹徒县东南十五里。《明一统志》:宋刁约葬此,有白兔跃出,故名。

马迹山在丹徒县东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上有青童君马迹,故名。《府志》;在今紫府观,即《道书》第四十九福地,上有二洞,曰黄龙、青龙,其一潜通华阳。

菊花山在丹徒县南三里,其对峙者为天福山,俗呼虎头山。

黄鹤山在丹徒县南三里,本名黄鹄山。《宋书》:元嘉中衡阳王义孝镇京口,迎戴仲容来止黄鹤山,北有竹林精舍,林间甚美。太祖尝曰:吾东巡之日,当宴戴公山下也。《隋志》:延陵县有黄鹄山。《寰宇记》:在县西南三里,宋高祖潜龙时常游竹林寺,游息于此。尝有黄鹤飞舞改为黄鹤寺,俗又名鸿鹤山。又磨笄山,在山东南。《府志》:戴仲容女于此磨笄,誓不适人,因名。

夹山在丹徒县南四里,唐僧夹山于此说法,寺名竹林,又福田山、洪山俱相近。

迴龙山在丹徒县南七里,下有八公岩,林壑静邃,缘谷入口,溪流涓涓,曰八公洞。

招隐山在丹徒县南七里,《元和志》:兽窟山,一名招隐山,即隐士戴仲容所居。《寰宇记》:梁昭明太子尝读书于此,因名昭隐。今石案犹存,上有招隐洞,下有真珠泉、虎跑泉,昭明所开古井及亭,唐李德裕作记。又灵山在县南四十里。

长山在丹徒县南二十五里,上有灵泉,下流与练湖通,溉田甚广。

高骊山在丹徒县西南五十里,一名句骊山。《隋书·地理志》:延陵有句骊山。《寰宇记》:在县西南七十里,梁武帝舆驾东行记云:自覆船山、酒罂山,南次高骊。《舆地纪胜》:覆船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亦谓藤船,又名酒罂。

阳彭山在丹徒县西一里。

银山在丹徒县西二里江口,即故土山也。唐刘禹锡诗:“土山京口峻”。《府志》:以山形壁立,俗呼坚土山,避宋英宗讳,又呼植土山。元皇庆二年以与金山相对,易今名。一名云台山,上有金鸡岭,下有紫阳洞,其侧有镇屏山。

宝盖山在丹徒县西四里,有茅山道院。

算山在丹徒县西九里。《隋书·地理志》:延陵县有蒜山。《元和志》:山多泽蒜,因以为名。《舆地纪胜》:自古皆作蒜山,惟陆龟蒙题曰算山,或以周瑜与武侯议拒曹操,谋算于此,故名。《寰宇记》:东晋末,孙恩浮海,奄至丹徒,率众登蒜山,刘裕击破之。唐刘展叛,田神功将三千军于瓜洲,将济江,复出骑万余,陈于蒜山,即此。《府志》:今西津渡口,水中孤峰是也,旧宽广可容万人,宋、元间,沦入于江。清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高宗南巡,有制算山诗、算山志事诗。仁宗随行有制算山诗。

五州山在丹徒县西三十里。《府志》:相传登山绝顶,望见五州,故名。梁武帝幸此,辇道尚存。旧志:有宋陈升之于山半建观日二亭,题曰“卧看沧江”。有泉,题曰听流泉,皆苏轼书。

铁炉山在丹徒县西四十里,下有翟公泉,相近有香山。又曹山在县西五十里。明建文末燕王渡江,尝驻跸山下,为行朝三日。

玉山在丹徒县西江口。《府志》:旧无玉山之名,以与金、银二山鼎立,故名。

金山在丹徒县西北七里大江中。《九域志》:唐时裴头陀于江际获金数镒,李镝镇润州,表闻,赐名。古名氐父山,一曰光符。《元和志》:氐父山在县西北十里,晋破苻坚,获氐俘,置此山下,因名。又名伏牛山。《唐志》:润州贡伏牛山铜器。又名龙游山。《三山志》:宋大中祥符五年,真宗梦游其地,赐名。又名浮玉。周必大杂志:此山大江环绕,每风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最高处曰金鳌峰、妙高峰。东曰日照岩、金玉岩、妙空岩、朝阳洞、龙洞;西曰头陀岩、裴公洞;北曰白衣洞、飞云洞。东麓有盘陀石、信矶觉岸。山南江中有门槛石;山东江中有鶻山,即善财石;山西江中有石簿山,俗称郭璞墓。石簿山前有笔架峰,一名三山石。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圣祖南巡,书“江天一览”扁额,并题“松风石”三字于日照岩,“云峰”二字于朝阳洞。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建行宫于其上,有制初登金山诗、登金山塔顶诗、驻跸金山记,题联额。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屡驻跸题咏。四十九年,仁宗随行,制登金山塔顶作长江夕照歌、渡江宿金山即事诗。

北固山在丹徒县北一里。《三山志》:京岘山右折,结为郡治,郡治之北特起此山。《世说》荀中郎羡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宋谢灵运有从游京口北固诗。《南史》:京城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梁大同十年帝登望久之,曰:此岭不足须固守,然于京口实乃壮观,乃改曰北顾。《元和志》:在县北一里,下临长江,其势险固,因以为名。《寰宇记》:山斗入江,三面临水。《舆地志》:天清景明登之,望见广陵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鸟道三十余里。《舆地纪胜》:龙王庙在北固山,韩世忠遣兵伏庙中,以截乌珠,即此。《府志》:晋谢安、蔡谟皆于山上作库,以储军资。西有五圣岩、秋月潭,潭侧有虾蟆池、走马涧,涧东有海涵河;西南有凤凰池、天津泉、试剑石、很石、鳗井。其后石壁临江,有铁柱峰,一名石帆。观音洞两旁有甘露、跨鳌二门。清乾隆十六年,制北固山诗。

石公山在丹徒县北九里,濒江为象山过脉,下有石槛,与焦山封峙。一名象山,形如双象。《府志》:焦山两狮形,象山两象形,狮、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门户在焉。岩有洞,曰象山洞。元阿珠尝登此山,以望宋军,阿珠旧作阿术,今改正。

圌山在丹徒县东北六十里,宋建炎三年金人治舟师,欲由海道赴浙,诏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一带。德祐初张世傑败绩于焦山,还泊圌山。《府志》:在江滨,出火石,有上下二箭洞。

彭山在丹阳县东三十里,下有龙池。又有鞍山在县东四十五里。固山在县东五十五里,前有普济院。

论山在丹阳县东南乡。《名胜志》:即道家三十八福地,神仙所居。

白鹤山在丹阳县西十里,麓曰支子冈。

观音山在丹阳县东北三里漕河东岸,一名惠山,前在广福寺,多竹林,巅有一碧万顷亭,其后为甘草山。

经山在丹阳县东三十五里。相传有异僧讲经于此,一名金牛山,上有金牛洞,洞皆石壁,洞口仅容一人,其中甚广。下有经山泉,宋置经山寨于此,其后为白路山。

鸡笼山在丹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形如鸡笼,故名。

李家山在丹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前有彭泉,南流入九曲河,下有灵显祠。又金鸡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下有显忠庙。

绣球山在丹阳东北三十六里,三山相连,圆如绣球,上有白鹤泉,东行二十里,入九曲河。

黄连山在丹阳县东北三十八里,相传有黄树生其上,其大十围,故名。

凤山在丹阳县东北四十里,形如凤翥,故名。又相近有宝塔山,上有宝塔,因名。

沈山在丹阳县东北四十里,旧名簸箕山,以南唐时沈彬居此,因名,今光孝寺其址也。北有石壁,峭拔千仞,稍北曰陈山,下有玉龙泉,自经山至此引而东北,数十里间皆冈峦相接,陵阜延亘,错列江滨,宛如屏障。

九灵山在丹阳县东北四十五里,九峰相连,下有桃花涧,唐魏法师居此。有仁希、仁福二观,仁希久废。

嘉山在丹阳县东北四十五里,境内诸山惟此山最高,状如伏牛,土人以其出云沾雨泽,上有龙池,建善利庙。大江在其北,下有嘉山寺。

随驾山在丹阳县东北五十里,相传秦始皇游过此。今县北十五里有秦驰道,亦以始皇名。

燕山在溧阳县南八里,形如飞燕,上有云鹤庵。

屏风山在溧阳县南十里。《建康志》:形如屏风,左有看经寺,右有法轮寺,山界其间,俗或呼为平翁山。又泉山在县南二十里。喉山在县南二十五里,又后陈山在县南三十里,下为南谿。

锡华山在溧阳县南四十五里,峰峦秀出,泉流环绕,一名小华。

悬鼓山在溧阳县南五十里,遥望若悬鼓然。

氲里山在溧阳县南五十里。又有金山、销山、蒜山、银方山,左右错峙。

结都山在溧阳县南六十里,产石煤。

寨山在溧阳县南六十里,其项平旷,相传宋末义兵曾结砦于上,与新野千户陈翼抗战云。又南五里曰天井山,四壁陡绝,空中如井。

五松山在溧阳县南七十里,旧名松山,唐李白改名,有松山寺。

青山在溧阳县南七十里。《县志》:上有许真君柯,明太祖尝驻跸于此。《寰宇记》:在县西南六十里。

石屋山在溧阳县南七十里,接安徽广德州界。《建康志》:西有铸剑坑,相传吴王使欧冶子铸剑于此。清乾隆二十七年、四十五年,有润州道中咏、铸剑坑诗。

朝山在溧阳县西南二十里,上有白鹤庙,相传昔有仙人钓鱼于此,双鹤来集,又有石门山,两山对峙如门。

桂林山在溧阳县西南三十里,后有大磐石二,一曰太古元贞,一曰留云。

龙潭山在溧阳县西南四十里。《建康志》:有龙潭清澈见底,侧有龙王祠,旱祷即应。

盘白山在溧阳县西南四十里,一名高邃山,有高邃洞,其深不测,以晋李盘白飞升于此,故名。唐有亭曰会仙,宋改为太虚观,俗亦名观山。相近有荆山,有东西二柱峰,怪石峻峭,有东西二泉,资以灌溉。西峰之西有神墩,涧水潆洄,林木葱郁,又有狮子、佛龛二石,肖形亦奇。

谷山在溧阳县西南四十里。《新志》:北有渡水从飱溪,由黄山东入中江。

伍牙山在溧阳县西南六十里,接安徽建平县界。《建康志》:一名护牙山,相传子胥伐楚还吴经此,因名。下有子胥祠,祠侧有潭,可以雩祷。《明一统志》:西南接建平界,元阿喇哈攻破银澍、东坝,至护牙山败宋兵,即此。阿喇哈旧作阿刺罕,今改正。

铁冶山在溧阳县西南七十里。《建康志》:一名铁岘山。《丹阳记》:永世县南铁岘山出铁,扬州鼓铁之地。

茭山在溧阳县西六里,东面石壁临溪,势如削成,上有龙潭,宋赵臬题名犹存。

小山在溧阳县西六里,一名小石山,北麓有石壁奇峰。又大石山在县西十四里,上有怪石,宋淳祐中汴人赵昕题刻“龙洞”二字。又冠山在县西五里。又五里为仙人山。

高贵山在溧阳县西十五里,相近为义城山,下有墟落,相传宋末居民结砦以拒元兵,今近村多以义名,又五里为仙山,下有井泉,可以愈疠。

九龙山在溧阳县西三十里,昔传山有王气,因凿之,石上断迹犹存。又相近有前山,上有土墩。

黄山在溧阳县西四十三里。《建康志》:黄鹤仙人得道于此,故名。又西岩山在县西七十里,有石如舫,字曰船石。

方山在溧阳县西八十里,与芝山连,有白石峰、白石洞、青龙洞、石马涧、象鼻峰、桃花界诸胜。

芝山在溧阳县西八十一里,旧名小茅山,接江宁府溧水县界。《建康志》:山中尝产芝草,故名。上有洞十数:曰梅仙洞,相传梅福曾隐居于此,洞前观音石甚奇异;曰李子洞,有沸泉;曰燕洞,有石如燕;曰仙人洞,有石枰棊子;曰天井洞,有窍通天如井;曰黄龙洞,乳水下滴,不沾人衣,下有泉芳冽,大旱不涸。

平陵山在溧阳县西北三十五里,平陵城在其西。《元和志》:晋李閎围韩晃于平陵,斩之。按《晋书》,咸和四年,苏逸党张健与马雄、韩晃等为王允之击破,轻车俱走,李閎率锐兵追及于岩山,健等不敢下山,惟晃独出,箭尽乃斩之,健等降。据此,晃之斩在于岩山,不在平陵,《元和志》误也。《寰宇记》:上有子胥祠。

曹山在溧阳县西北八十里,濑水发源于此。《明一统志》:相传有曹姥独居此山,死葬山下,后人为立祠。又分界山与曹山相接,溧水县分界于此。

雷公山在溧阳县北三十七里,一名雷山,岩石奇怪,泉流澄洁,俗传有雷公铸剑于此。又独秀山在县北三十五里,俗名土山。玉华山在县北六十里,下有盘龙堰。

黄金山在溧阳县北七十里,雨后土色如金,过此即句容县界,附近有黄鸟山。

瓦屋山在溧阳县北八十里。《建康志》:山形连亘,两崖隆起,其状如屋,与句容县分界,唐李白尝游此湖亭,望瓦屋山,有诗。

青龙山在溧阳北八十里,距金坛县西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形如龙而色青,因名。《建康志》:有洞穴,祈祷辄应,半麓有洞,曰青龙洞,亦曰洞山,奇石森列,流泉沥沥。旁有岘,曰牧门,洞口二尺许,其中平广,石梁如带,有堂台帘灶仙人掌之属,皆以石状得名。入洞稍深有门曰隔凡,土人传与金坛、句容诸洞相通。

丫髻山在溧阳县北八十里,一名丫仙山,东连仙几山,两峰嵯峨,耸秀如髻。《句容志》作恰情山,盖句容、溧阳二邑孔道。

面山在溧阻县东北二十五里,一名函亭山。《寰宇记》:溧阳县品山,常、润二州分界于此。《风土记》:昔有昆姥得道于此,因名。《建康志》:在洮湖上,其巅折而为岕,曰优昙岕,以唐优昙禅师住锡而名。岕间北望,湖光空明如洗,有泉甘冽。按《广韵》,函乌后切,山名,在溧阳,山一作品。

小坯山在溧阳县东北二十五里洮湖中,一名小浮。《舆地志》:延陵永世界有小坯山,有石室,室中虎迹,水涸即见云。

张没山在溧阳县东北三十五里。

落霞山在溧阳县东北四十里,一曰霞山,一曰圣塔山,塔院在其下,町疃沟浍,历历如画。

大坯山在溧阳县东北四十五里洮湖中。《建康志》:一名大巫山,接金坛及常州府宜兴二县界,形孤秀,颛颛居水中,望之若浮,一名大浮山。陶隐居《寻山志》云:石孤耸以独绝,岸垂天而若浮,谓此也。《唐志》:溧阳有湖山,即此。

大蒻山在溧阳县东北四十五里,其顶平旷,竹树清幽,又相近有小翦山形如釜。

顾龙山在金坛县南五里,一名乌龙山。明太祖东征,驻跸于此,题乐府一阕,有御亭。

茅山在金坛县西六十五里,接江宁府句容县界。《元和志》:在延陵县西南三十五里,山形如己字,一名已山,一名句曲山。《河图》云:乃有地肺,土良水清,句曲之山,金坛之陵,即此。《舆地纪胜》按《真诰》云:第八洞天宫,名曰金坛华阳之天,东北门在紫阳观东北五里,今呼为良常北洞是也。汉景帝时,茅漾曾孙盈与其弟武威太守固、西河太守衷得道于此,因名三茅山。《县志》、《吴越春秋》:禹改茅山曰会稽。清乾隆二十七年,制茅山正讹文;辨明会稽之茅山即苗山,句容之茅山即句曲,亦名已山。

茶曹岭在溧阳南七十里。又头陀岭在县南二十里,上湖岭在县南三十五里,丁仙岭在县南四十里,白沙岭在县南五十里,重九岭在县南六十里。

金牛岭在溧阳县南七十里,长亘十五里,接安徽广德州界。

烽墩在溧阳县荆山顶,高二丈,相传吴楚守望处。又播罗墩,蹑之有声,在荆山南田坂。

白龙冈在丹徒县南七里兽窟、迴龙两山相夹处,四山环合,石壁崭然,中有白龙洞,又名莲花洞,南山佳境,以此为最。

夹冈在丹阳县北二十二里,亦曰大夹冈,下临运河,故运河又名夹冈河。旧志:县境自西而北、而东,以冈名凡数十计,昔人谓天设长堤拥卫江流者也。

北冈在丹阳县西北十八里练湖上,秦凿北冈,截其道以厌王气,即此。

三诏洞在焦山,深广几二寻,以汉焦先三诏不起,因名。清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俱有三诏洞诗。

道教墩在丹阳县练湖中。

淮安府

钵池山在山阳县西北十五里,以形似名,冈阜盘旋,凡八、九里。杜光庭七十二福地此其一也,今堤以此禦河患。

金牛冈在山阳县西北十里。《方舆胜览》:周世宗伐南唐,尝宿兵于此。

老子山在清河县西南一百里,接安徽盱眙县界,一名老祖山。

霍山在清河县老子山南,形势起伏,一峰崒然,跨盱眙、清河之间。

仙人洞在清河县老子山西,深二丈许,下临淮水,四壁如削。

泰山墩在清河县西南。《府志》:去马头镇二里许,即漂母冢,后人因墩下有东岳祠,名为泰山墩。陂泽中突兀一邱,远望如浮翠,有闸锁两河之口。按今天妃闸在墩北,惠济闸在墩南,南北两岸皆为运口。

三台墩在清河旧县,有三墩,旧治坐中墩,左、右各一为之辅。

女工山在桃源县南,相传远近妇女以衣兜土而成,高数丈。清顺治十六年移城西娘娘庙,建此。

丁家冈在桃源县黄河南岸,近因河底垫高,冈形渐洼。

九里冈在桃源县西北四十里,南逼黄河,北近仓基湖。本朝康熙十年增筑月堤于此。

阔少冈在阜宁县射阳湖南,自喻口起蜿蜒绵亘直抵盐城,一名大沙冈。

沙冈在盐城县西北,南抵冈门镇,北距海滨,接阜宁县界,延袤起伏,约百三、四十里。

铁柱冈在盐城县北二里海岸上。《方舆胜览》:故老相传秦皇系马处。

龙墩在盐城县西五十里九曲河西岸。

状元墩在桃源县东南半里,桃花最盛。

莲花墩在桃源县西三十里。《县志》:旧在水中央,经历冲漫,凸起不没,周迴有棱瓣如莲花然。

青墩在桃源县西北四十五里。

扬州府

康山在江都县治东南隅。《通志》:相传浚河时积土所成。《府志》:其上构堂,董其昌题曰:“康山草堂”,为康海与客燕饮弹琵琶处。本朝乾隆四十五年,高宗纯皇帝南巡,御制游康山即事诗,御书“康山草堂”额。四十九年御制游康山诗,仿董其昌书对山楼,因成口号。时仁宗睿皇帝随扈,御制康山诗。

浮山在江都县治西五十步。旧志:有石出地高三尺二寸,长四丈五尺,以其浮于土上,故名。《舆地纪胜》:其状似铁,不生草木,又县南门外西隅有土山。

功德山在甘泉县西平山之东,一名功德林。本朝乾隆二十二年、三十年、四十九年高宗纯皇帝南巡,俱有御制功德山诗。仁宗睿皇帝随扈,御制功德山诗。

金匮山在甘泉县西七里语溪集,有仙人沟。

盘古山在甘泉县西三十里。《府志》:上有盘古庙,俗呼庙山。

北洋山在甘泉县西三十里,一作白洋山。

九龙山在甘泉县西南十五里,下接湖水,一作九龙冈。

席帽山在甘泉县西北十二里,状如席帽,俗呼帽儿墩。又马鞍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状如马鞍,故名。

得胜山在甘泉县西北三十里,高七丈,周二十五里。宋绍兴初韩世忠败金人于大仪,还军驻此,因名。

甘泉山在甘泉县西北三十五里,高二十余丈,周二里,山有七峰,联络如北斗,平地错落。又有圆冈二十八,如列宿之拱北。上有井泉甚甘,故名。旧志:或谓厉王冢在此。按《郡国志》:广陵厉王胥冢。岁旱鸣鼓造之,辄致雷雨,本朝乾隆七年筑灵雨台于其上。

小金山在甘泉县北门外。

神山在仪征县西南二十五里,产细石,五色皆具。

青山在仪征县西南二十五里,南临大江。

鸡留山在仪征县西三十五里。旧志:伍子胥欲报浣纱女冯氏,而不知其家,乃留鸡于此祀之。

横山在仪征县西三十五里,接江宁府六合县界。《舆地纪胜》:与方山、丫山鼎峙。旧志:魏于此置横山县,其阳有昭明太子读书堂。又有小横山,与横山相近,俗名饭包山。

丫山在仪征县西四十里。旧志:以两峰相对而名,俗呼奶山。唐光启中蔡州贼将孙儒尝屯于此,今寨址犹存。

方山在仪征县西四十里,与江宁府六合县分界,其巅四面平正,故名。旧志:隋六宫曾居此,遂置方山。

茅家山在仪征县西北三里,与北山相对,宋郡守袁申儒尝筑塘其下。

小山在仪征县西北十五里。《方舆胜览》:宋祥符中,以山有王气,即其地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像,因建天庆仪真观。又县西北四十里有乌山,与江宁府六合县马鞍山相对。

铜山在仪征县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铜山、小铜山并在永贞县西北八十里。旧志:东麓有小铜山,皆产铜。宋时淮南鼓铸莫盛于真州。旧有广陵、丹阳二监,又置冶官于小铜山西北五里。按《寰宇记》:江都有大铜山,在县西七十二里,即汉书吴王濞即山铸钱处。今志无此山。疑即仪征之大、小铜山而互载也。

冶山在仪征县西北四十里,林峦秀丽,山产磁石,色多清绿,相传亦吴王濞铸钱所。

城子山在仪征县北六里,与北山相连,形如城冈阜,靡迤三十余里。西迎大江,北走天长,宋两京故道也。旧志:魏文帝尝筑东巡台,立马赋诗于此。

腊山在仪征县北三十里,上有天井池,冬夏不竭,池旁有白龙庙,祷雨辄应。

北山在仪征县北,蜀冈中处,冈形至此稍凹而北,故名。宋嘉定间筑塘其下,汇水注濠,城守赖焉。其西俗传为康王墩。

焦家山在仪征县东北五里。旧志:昔有焦姓居山下,故名。宋开禧二年金人至真州,总辖唐璟决陈公塘水,被真东北境,敌登焦家山望之,知不可越,引退。

神居山在高邮州西六十里,石山戴土,一名土山。《寰宇记》:上有石井、石臼,山下人时见人著朱高冠徘徊井侧,或云古列仙之宅焉。《宋志》:南齐桓公尝结庵于此,炼丹仙去。一云谢安炼丹之所。《舆地纪胜》:在县西南六十里。秦观曰:山不甚广,而股趾盘礴甚大,傍占数墟,遂为州境之望。旧志:有炼丹井,井大可五尺,深倍之,一名石塘。又有排牙石,人记其数,辄忘。

东山在高邮州东北隅,上种松柏。

昭阳山在兴化县西四里。《舆地纪胜》:有昭阳府君庙,相传即楚怀王令尹昭阳墓也。

箕山在宝应县东六十里。《舆地纪胜》:有射阳阜,东临射阳湖,其邱千数,盖即此,今惟有土阜百余,周四十里。

云山在宝应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龙潭,云起即雨,故名。旧志:接安徽盱眙县界,有仙人洞。

吕城山在泰州东三十里,形如城,相传昔有吕姓者居此,因名。

天目山在泰州东四十五里。《寰宇记》:海陵县天目山,土山也,在县东六十里。有双井相对,其水清冽,呼为天目。《舆地纪胜》:元丰二年,发运使蒋之奇于天目井中得鹿角至数十丈,又获金龙玉璧。《通志》:在泰山西十里,相传有王仙翁尝居此。

凤山在泰州东一百二十里,形如翔凤,山前谿路环绕,上有泰山宫观。

泰山在泰州西。旧志:宋绍兴时开东西市河垒土而成,因州为名。登山眺远,京口诸峰隐约可见。宝庆二年州守陈垓浚山下湖,为往来泊舟之次。

罗浮山在泰州西北五里。《舆地纪胜》:在泽薮中,水不能没,望之若罗浮。

茅山在泰州东北六十里,尝产香茅,因名。

中洲山在泰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谿镇之北,宋范仲淹监盐仓时,垒土为山,今渐平坦。

梅花岭在甘泉县广储门外。《县志》: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而成,因树以梅,故名。今建书院其地。

骆驼岭在甘泉县治北开明桥西,其形笼炭如骆驼脊,故名。今县儒学在其上。

蜀冈在府城西北四里,延亘四十余里,西接仪征及江宁府六合县界,东北抵茱萸湾。宋鲍照《芜城赋》“轴以昆冈”即此。《寰宇记》:冈有茶园,其味甘如蒙项。《舆地纪胜》:自扬子县西胥浦至江都,并谓之蜀冈,与金陵相对,旧传地脉通蜀,侧有蜀井。旧志:昆仑冈在江都县西北八里,又曰阜冈,与蜀冈连接,盖即蜀冈之异名。又《通志》:有夹冈,在府城东北七里,东接湾头镇淮子河口,与蜀冈相属。按广陵本以此蜀得名,曰蜀冈、曰昆冈、曰夹冈,实一冈耳。

桃花冈在江都县南十五里。《寰宇记》:上有吴王墓。

龙冈在高邮州西南九十里,新开河西,与安徽天长、泗州接界。

褚庙冈在宝应县西百里,东西六里,南北一里,旧筑大堰于此,以蓄泄白水塘之水。

松冈在宝应县北门外。

状元峰在宝应县儒学尊经阁后。

蒙谷在甘泉县东北五里,竹西亭北,宋欧阳修有诗。

虎墩在东台县西北小海场。《府志》:宋范仲淹筑捍海堤起虎墩,即此。

徐州府

鸡鸣山在铜山县东二里,一名子房山。其南为虾蟆山。东一里为响山,上多孔穴,每兴云雨,人呼其下辄应,故名。

定国山在铜山县东四里。《元和志》:梁太清元年,遣贞阳侯萧渊明伐东魏,进攻彭城,营于此。

圣龙山在铜山县东八十里,一名胜云山,上有石孔二,双井泉出于此。

奎山在铜山县东南四里,东枕泗水,西麓有小河,曰奎河。

三山在铜山县东南十余里,上有三峰,故名。山腰有洞,又名南洞山,其下有三山堤。明万历四十年大河尝决于此。

吕梁山在铜山县东南。《隋书·地理志》:彭城有吕梁山。旧志:在州东南五十里,其下即吕梁洪也。

寒山在铜山东南十八里。《晋书·刘遐传》:建武初沛人周抚以彭城叛降石勒,遐讨抚战于寒山。抚败走。《南史·梁武帝纪》:太清元年东魏将慕容绍宗大败萧渊明于寒山。《魏书·地形志》:彭城有寒山。

云龙山在铜山县南二里,常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东岩石峰围匝,中有大石佛,俗谓之石佛山。唐景福二年,朱全忠子友裕合击时溥于徐州,兖帅朱瑾赴救,汴军败徐兖兵于石佛山下。《寰宇记》:有石佛井,在县南四里石佛山顶,时有云气出其中。旧志:有饮鹤泉,其阴为黄茅冈。宋苏轼有诗。清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九年高宗南巡,有游云龙山咏古诗、黄茅冈诗。

黄山在铜山县南二十里,每岁此山之麦先黄,土人称为黄焦山。《魏书·地形志》:彭城有黄山。《隋书·地理志》:留有黄山。

徐山有二,一在铜山县南七十里。《隋书·地理志》:彭城有徐山,一在邳州西南。《博物志》:在武原县东十里。《隋书·地理志》:下沛郡良城有徐山。《元和志》徐偃王北走彭城武原东山之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

太山在铜山县南,云龙山之东,奎山之西,视诸山为大,两峰峙立,中辟一径,为南北孔道,迤东为马跑山。

任山在铜山县西南三十里,自安徽宿州至府,必度睢水、逾任山,为往来通道。唐时有任山馆。咸通九年庞勋由此陷徐州,又勋迎敕使,自任山至子城三十里大陈甲兵,号令金鼓,响震山谷。

同孝山在铜山县西二十五里,一名楚王山。《水经注》:获水迳同孝山北,其阴有楚元王冢。《明一统志》:楚王山在州西二十里,下有楚元王墓,故名。

大彭山在铜山县西三十里,相传大彭氏始封于此,今左右犹称大彭村。

孤山在铜山县西北。《魏书·地形志》:彭城有孤山。《明一统志》:在州西北十五里,旁无峰峦,故名。

九里山在铜山县北五里。《魏书·地形志》:彭城有九里山。《寰宇记》:其山有穴通琅邪王屋,俗呼黄池穴,亦名九嶷山。《明一统志》:九嶷山在州北九里。旧志:自西而东,绵亘五里,东有宝峰山,西有团山。又一峰形如伏象,俗称象山。

境山在铜山县北四十里,相传徐州之封境尽于此,故名。旧志:西临泗水,相连梁山,漕河所经,今有梁境闸。

赭土山在铜山县北。《寰宇记》:在县北三十五里。《禹贡》:徐州贡五色土出此。

彭城山在铜山县东北三里。《寰宇记》: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黄石公庙。《明一统志》:在州东北三十里。

桓山在铜山县东北二十七里,亦名雉山,下有桓雌墓。

荆山在铜山县东北六十里,宋苏轼守郡时,有言其下可沟畎积水,因往相度,以山多乱石,不果。

铜山在铜山县东北八十里,与利国驿连境,旧常产铜,故名。相传古彭城废县在其下。

盘马山在铜山县东北九十里,相传汉高祖尝盘马于此。其山产铁,汉时铁官、唐时铁冶、宋时利国监皆置于其下。其阳有运铁河,元人建利国监桥于其上。

龟山在铜山县东北。《魏书·地形志》:彭城有龟山。旧志:在州东北三十余里,有石洞,深晦莫测,俗称仙人洞。

茱萸山在铜山县东北。《魏书·地形志》:吕县有茱萸山。《寰宇记》:在县东北八十五里,俗谓之采药山,产茱萸、麦门冬。本草:山茱萸出东海承县。

雾猪山在萧县东五十里,有雾猪泉,渊汇数亩,东南流至桃山,宋苏轼有祈雨雪诗云:“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天门山在萧县东南三十六里,两山壁立如门,中有益泉,林木蓊蔚。

龙冈山在萧县东南三十八里,绵亘数里,其南深谷中有果老洞。又南二里曰龙驹嘴,众山环绕,中辟一路,过数岭有双龙泉,止隔片石,左甘右苦,冬夏不竭。

白米山在萧县东南四十六里,北去龙驹嘴六里,有白米泉。

丁公山在萧县南十五里。《元和志》:在县东南二十里,丁公追汉高祖处。又县南二十里有浮绥山。

永固山在萧县四十里,下有永固泉,俗曰海眼。

昇高山在萧县西南十二里,一名胜高山,其阴有黑坞可三余亩,夏秋积雨,其水染人衣即成黑色。

相山在萧县西南六十里,接安徽宿州界。《魏书·地形志》及《隋书·地理志》俱云:萧有相山。

箕谷山在萧县西,旧城南。《水经注》:县南对山,世谓之南山,戴延之谓之同孝山。刘澄之云:县南有冒山,山有箕谷,谷水北流注获。《县志》:在县西南十里,翘峙众中,山麓有石,嵌空玲珑,约略太湖石。

香山在萧县西三里。

圣泉山在萧县西北二里,一名泉水山,上有圣泉,半麓有书声洞,西有桃花洞。

名山在萧县西北。《明一统志》:在县西南五里相近。又有大山。

三仙台山在萧县北半里,圣泉山北一里余,下有白茅冈、古岩泉。

三台山在萧县北,东有筛珠泉,西有凤眼泉。

绥舆山在萧县东北。《宋书》刘延孙传:刘氏居彭城县者,凡三里,帝室居绥舆里,刘怀肃居安上里,刘怀武居丛亭里。《元和志》:在县东二十五里,盖因里以名山也。《金史·地理志》:萧有绥舆山。

砀山在砀山县东南,接永城县界,汉高祖微时,尝隐芒砀山泽间,即此。《汉书·地理志》:砀县有砀山,出文石。应劭曰:砀山在砀县东。《寰宇记》:在河南归德府永城县北五十里,北去芒山八里。《县志》;在虞山西南十里,有紫气岩,即汉高祖避难处。《水经志》云:山泽深固,多神智古仙人,涓子主柱皆隐居之。东有戏山,西南有狼牙山,南有铁角山,又南为保安山,保安山西为平顶山,皆芒砀之支也。

虞山 在砀山县东南五十里,一名鱼山,接河南永城县界。

安山在砀山县南。《水经注》:砀北山也。

白驹山在丰县西南。《县志》:山在县东南十五里,相传汉高祖大会父老于此,歌白驹以留宾,故名。明成化间,犹高三丈余。嘉靖末曾经黄水沙壅,其迹渐平。

华山在丰县东南三十里,一名东华山,亦名小华山,周十余里,有三峰,其巅石皆方平,稍西削壁千仞。又西为华阳洞,深杳莫测,洞西口有石室,可坐数人。中峰突起,有自然石级可以登蹑。一名岚山,其阳又有洞五,曰会景、虚白、碧寒、太元、太乙,皆极幽胜。后峰亦名堕山。

微山在沛县东南三里。《魏书·地形志》:留有微山。《元和志》:在县东南六十五里。

七山在沛县西南三十里,亦名戚山,县之镇山也。其东又有青龙柱,籍山高仅寻丈,有马饮池,相传酂候牧马处。

葛峄山在邳州南八十里,亦名峄阳山,俗名距山,以其与山东沂水相距也。《尚书》、《禹贡》、《峄阳孤桐》、《汉书·地理志》:东海郡下邳有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元和志》:在州西六里。

羊山在邳州南九十里,南临黄河,接睢宁县界,上有五层石台。

显阳山在邳州西北十八里,高耸朝阳,故名。

黄石山在邳州西北二十二里,上有黄石公庙。

胜阳山在邳州西北二十五里,高耸秀丽,胜于显阳,故名。

艾山在邳州北五里,以产艾故名。元魏时艾山县盖置于此。

马陵山在宿迁县治北二里,县城枕其上。

三台山在宿迁县北二十里,三峰突耸,势若连珠,为县主山。

峿山在宿迁北七十里,一名司吾山,又名司镇山,俗讹为蚵晤山,汉置峿县,以此山名。《水经注》:沭水南暨于堰,西南流经峿山东,又经峿县故城西。《寰宇记》:在县西北七十里<img border="0" src="./125.jpg" width="13" height="14">峿故乡。《明一统志》:在县北七十里,上有石洞,洞口凿石螭,水自螭口喷出,四时不涸。宋绍兴末首领张荣屯此山,以拒金人。县志:高百丈许,周十五里。本朝乾隆十六年高宗纯皇帝南巡,有御制<img border="0" src="./125.jpg" width="13" height="14">峿山诗。其南为五华峰,又南为斗山。

塔山在宿迁县北九十里,周十余里,上有土城,相传五代时郭彦威屯兵于此。

九顶山在睢宁县西五十里,周六十里,有峰环抱,中可伏万人,怪石嶙峒,深涧陡峻,其支为马儿山,上有仙洞石泉。

仙掌山在睢宁县西六十里,上有掌痕,偶然遇之则见,故名。

大湖山在睢宁县西南三十二里,稍东为小湖山。

张龙山在睢宁县西北七十里,下有石穴,后有小山曰绵山。

槖驼岘在铜山县北,梁萧渊明攻彭城军于寒山,东魏将慕容绍宗驰救,至槖驼岘,追至城山,大败渊明之师是也。

黄桑峪在萧县东南,与龙驹嘴连,相传汉高祖曾藏于此,亦名皇藏峪。中有秦王洞,拔剑泉出此,拔剑之北又有五眼泉,由五石窦中出,潺湲涌沸,远引上盆诸谷流,迳石沟。

葛墟岭在沛县东南九十里,南去徐州九十里,南北通衢。

太仓州

镇洋山在州治后,周三百步,明弘治十年知州李端筑。上有三峰及集仙洞,建迎春、来仙、游仙三亭,祝允明有记,今分县以此山得名。

穿山在州东北五十里,去海二十余里,中洞可南北行,遍山多绿葱,至秋盛放,名为葱岭,又传为海中岛。沈莹《临海记》:海虞县穿山下洞穴高十余丈,昔有海行者举帆过其中。《苏州府志》:山上通人往来,而其下为地,去海已远,旧属常熟,今分隶太仓州。

洋山在崇明县东沙之东,海口要地,其别有十八懊,可泊海舟避飓风。

金凤山在崇明县三沙,旧名金鳌。清康熙三年,总兵张大治重筑。

蛇山在崇明县东北海中约二百里,一名茶山,一名长山。旧志:有二峰,东峰不可上,西峰顶有石,大数亩,五十七松环之,南有吕纯阳碑。

莺游山在崇明县淮河口,为崇明江淮会师汛地。

应奎山在嘉定县学南,明天顺间土筑。

宝山在宝山县南,吴淞江口之南,今县以此得名。旧志:在嘉定县东南八十里,明永乐十年平江伯陈瑄命海运将士筑宝山为海中表识,周四百丈,高三十余丈,海洋空阔,遥见千里。明成祖御制碑记刻石亭上。海运废,山为滨海戍守之地。

五冈在嘉定县,东冈在县东南二里,青冈在县西五里,外冈在县西十二里,沙冈在县西南十五里,浅冈在县西南十八里。

冈身在州东。朱长文《续图经》:滨海之地,冈阜相属,谓之冈身,天所以限沧溟而全吴人也。《苏州府志》:太仓以东有冈身五:曰上冈身、下冈身、归吴冈身、青冈身、王家冈身。南属松江之海,北抵大江之阴,其下皆沙碛螺蚌,地宜菽粟。又有冈门十三。曰彭冈门、潘冈门、曲冈门、大冈门、秦冈门、应冈门、冯冈门、金冈门、贾冈门、邵冈门、吴冈门、顾冈门、丁冈门,其地势皆高峻,与常州相等。明赵霖《治水状》。常熟福山而下,有沙冈二百八十余里,以限沧溟,冈身间有港浦一百五十余处,以泄太湖水。

抛沙墩在州北十五里,高十余丈,周百余亩。又逃鹿墩在州北十二里,傍吴塘岸。

竹薄沙在崇明县东南七十余里,即南沙尽处。外为大洋,内为内海,其西南与松江高家嘴相对,为内海之南门。海舟道由洋山入吴淞江,必自此从杨家路沿海而北,吴淞江正当其冲,海道东南之险也。又有烂沙、小团、孙家、白蚬、县前等沙,与南沙、竹薄旧皆错列海中,今涨合为一。南北长百四十余里,东西阔四十余里,居民艺植,悉成沃壤。

南沙在崇明县南七十里,一名长沙,与竹薄沙相接。《县志》:长八十里,广十余里,多菽、粟、萑、苇之利,西北接宋信嘴。明嘉靖九年,长沙民王艮等作乱,据南沙,寻讨平之,因建南沙守御官军营。

营前沙在崇明县北,为大江入海之口,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登营前沙,官军败却之,相接又有山前沙。

蒲沙在崇明县北,相近有小阴沙,接海门厅界,其东又有扁担沙。

平洋沙在崇明县北,旧名半洋沙,其相近有马腰沙。明弘治十五年,县民施天泰、钮东山作乱,据二沙,事平,改半洋为平洋、马腰为马鞍。初平洋沙与长沙中隔海面十余里。清顺治十一年,提督梁化凤规度水势,议建长堤,恍惚若有神教之者,见糟秕浮扬水面,辄循其迹,下竹落,犍石菑,至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堤成。建龙王阁,树碑记其事。又西有登舟沙,对苏州府常熟县境。《海防考》:登舟沙为福山白茆之门户。又西北有伏龙沙,万历中新长,近江北狼山。

东沙在崇明县东北,相接有西沙。《苏州府志》:唐武德间海中忽涌二洲,谓之东、西二沙。《县志》:后渐积高广,渔樵者依之,遂成田庐。五代时为顾浚沙,东接姚刘,北望三沙。

姚刘沙在崇明县东北六十里。《苏州府志》:宋时续涌一沙,与东沙接,称姚刘沙。嘉定中置天赐盐场于此,即崇明旧治也。建炎间有姚、刘姓者避兵,因称姚刘沙。元因置州治焉。

三沙在崇明县东北。《苏州府志》:宋建中靖国初,又涌一沙于姚刘沙西北,曰三沙,鼎立海心,亦谓之崇明沙。绍兴初盗邵青聚党于崇明沙,将犯江阴,刘光世遣王德浤平之。《县志》:在姚刘沙西北五十里,为一邑中土,又二沙在三沙东北,旧为县城外护,又东北有三爿沙,从三爿沙而西南,则为县后沙及三沙、平洋、吴家等沙,近苏州府常熟县许浦、福山界。西北则由扁担沙、营前沙,近大江海门界。

县后沙在崇明县东北。旧县志:明嘉靖四十四年,倭寇据县后沙,总兵郭成击败之。《海防考》:三爿之北,扁担沙为重。三爿之南,县后沙为重。

新灶沙在崇明县东北,旧县东南,东连大海,为各沙门户。《县志》:自新灶而西达宋信嘴,可不由竹薄迳达刘河。

通州

戴青山在州东,旧海门县西。又碧霞山,一在州东四十里,一在西北白蒲镇,东山在州东北吕四场南。

狼山在州南十八里,五代梁贞明五年,吴越钱传瓘帅战舰自东洲击吴,吴遣彭彦章拒之,战于狼山,即此。《寰宇记》:州南至狼山大江十五里。与塔山、军山、马鞍山、刀刃山,并在江海之际。《舆地纪胜》:在静海县南,五山相连属,原在海中,今居平陆。或曰山形如狼,或曰昔有白狼居其上,因名。《真诰》云:海中有狼五山,陶隐居注云:狼五山在海中,对居章岸,今直呼为狼山。《名胜志》:有观音、紫石二岩,仙女、夕阳二洞。巅有塔五级,名曰支云塔。后有大圣殿,殿后有定心石,虚悬峭壁陡绝之顶,前有大观台,甃石为之,缭以石栏,纵横十余丈。东折为振衣亭,再东为清圣祖御书碑亭,又东为半山亭。

剑脊山在州南狼山东,一名剑山,又名刀刃山,相传秦始皇磨剑其上。最高峻处为老乌岩,东南麓有燕子洞、望海洞,南有獭鱼洞,西有普提洞。东南峭壁色赭赤,亦名曰赤壁,下有淡竹滩。

军山在州南狼山东,刀刃山东南,一名象山。有练丹臺、桃花峡、白云洞。

黄泥山在州南狼山西,以土色名,接马鞍山界。东北麓有桃源洞,左有诸贤洞,岭上有防汛所,东有桥通狼山。

马鞍山在州南狼山西,相传隋炀帝征高丽,曾牧马于此。有沈雁湾,右有药草湾,西有峭壁曰莲花崿,极西有通济闸。元时漕运于此出海。

山在如皋县东南,一名车螯山,相传土人取车螯壳成之。高十余丈,上耸一峰,外相环抱,望之若浮峦。

摩诃山在如皋县南。《寰宇记》:在县南百二十里,半在江中。《名胜志》:在扬子江中流,去石庄二十里,水势湍急。旧志:俗名虾墓山,今江涨山远,去岸逾五十里。

孤山在泰兴县东南七十里。《寰宇记》:在海陵县东南二百十里。《南兖州记》云:江北三百步有孤山,生大竹。《舆地纪胜》:南枕大江,巍然一峰,约高百仞。《县志》:旧在江北,与靖江分界,后岸圮,山入江中,今江为平陆。

海门岛在州东南海中。宋长编:宋初犯死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门岛。海门岛有两处,崇明镇以居豪强难制者,东布洲以居懦弱者,皆今煮海纳官。至兴国五年始令配役者隶盐亭役使。《舆地纪胜》:东布洲先是海屿沙岛之地,古来涨起号为东洲,忽有布机流至沙上,因名布洲。既成平陆,民户亦繁。

褚家沙在州南三十里江中,其西南为常州府江阴县之青草沙,西为蒲沙,而此沙当其外口,为讯守要地。

海洲

石棚山在州治。旧志:即青龙山北岭,有巨石覆岩上,其形如棚,可容十数人。八景中所谓石室春风者是也。岭甚高峻,了无花木,宋石延年判海州,使人以泥裹桃核为弹掷其上,数年间花发满山,烂若锦绣,因名万花岩。宋蔡景繁有石室诗,苏轼和之,其旁又有栖凤、拾翠等岩。

小鬲山在州东六十里,三面绝尘,皆百余仞,惟东南一道容人行,田横兄弟避乱所居也。

银山在州东南二十余里石湫镇东,其山近海,多白石,日出照耀,色如铺银,下有银山坝。

卢石山在州东南。《寰宇记》:在朐山县东南六十里。按《汉书》云:韩信为楚王,镇于三卢、卢石、伊卢等三山,石色黑因以为名。宋张来曰:谓此与伊卢、句卢二山也。

坠星山在州东南七十里。《寰宇记》:有二,南坠星山在朐山县南六十里,相传商时星坠于此。又北坠星山在县东南五十里,并高一里。旧志:作大星山、小星山。

伊卢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魏书》志:安乐县有伊莱山。《寰宇记》:伊卢山一名大伊莱山,在朐山县南七十五里。按《史记》云,钟离昧家在伊卢。《元和志》云:中卢、卢石在东,句卢在西,故曰中卢,又名伊莱山,卢莱二字相近,音讹也。《明一统志》:在州东南八十二里。

陬山有东西二山,俱在州东南百里,一在海隅,一在海中,东西对峙。

蛎山在州东南。《寰宇记》:在朐山县东南二百里海中,四面平坦,潮上半没,潮落方见,故其上多蛎。

朐山在州南四里,秦置朐县以此。《寰宇记》:在县南二里。《明一统志》:上有双峰如削,俗名马耳峰,傍有龙潭,水极清冽。旧志:今名锦屏山,下有青龙涧,支流于白壁山之左至龙口,州城万姓资汲之。

大伊山与<b>小伊山俱在州南百里,二山南北相向,相距二十里。

虎山在州西南五十里,其东南有龙山,东北有弁雾山。

房山《魏书·地形志》:龙沮县有房山。旧志:在州西南六十里,有巨石如房。又州西南七十里有牛山,产水晶石。

句卢山在州西南,接沭阳县界。《寰宇记》:在朐山县西南一百二里,名马鞍山,山形句曲,状如马鞍。

孔望山《寰宇记》:在朐山县西南一百六十里,与郯城相近。《舆地要览》:孔子之郯问礼时尝登此山,故名。上有嵌石,下方平,可坐十余人。山前石上有二臼,相传为秦始皇洗头盆。《明一统志》:作北望山。按北望山当在今州西百五十里,马岭山左右,接山东郯城县界。而今州东南五里有故城山,俗亦呼为孔望,舆图因之。其误始于《明一统志》,以故城为孔望,更以孔望为北望也。

白玉山在州西一百里,羽山之南,其石洁白如玉。

羽山在州西北。《尚书》《舜典》:殛鲧于羽山。又《禹贡》:徐州,羽畎夏翟。孔安国传:羽山之谷有翟雉,羽中旌旄也。《汉书·志》:祝其县,禹贡羽山之南。《隋书·志》:朐山县有羽山。《元和志》:在县西北一百里,即舜殛鲧处。《寰宇记》:在县西北九十里。《明一统志》:在赣榆县西八十里,又见山东沂州府。

郁林山在州东北海中郁洲。汉末黄巾起,邴原将家入海,住郁洲山中。晋隆安五年,孙恩自广陵浮海而北,刘裕蹑之于郁洲。《南齐书·志》:郁洲在海中,周围数百里。岛出百鹿,土有田畴鱼盐之利。《水经注》:朐县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山海经》所谓郁山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苍梧徙此,山上犹有南方草木。《隋书·志》:东海县有郁林山。《寰宇记》:谓之苍梧山,在东海县东北二里。旧志:云台山在州东北海中,周百余里,一名青峰顶,其北有望日峰,其阳有青霄洞。《通志》:云台山幽深秀特,常冠云气。按云台即古郁林,其地即古东海县也。旧志及通志俱误析为二山,今改正。

谢禄山在州东北。《隋书·志》:东海县有谢禄山。《寰宇记》:在东海县城西一里,王莽时东海徐宣、谢禄等击莽将田况大破之,尝屯兵于此,因名。

巨平山在州东北。《寰宇记》:由吾大夫庙在东海县北四十里,巨平山南,一名由吾峰,中有龙潭。

栖云山在州东北,即巨平之北岭。《南史》明僧绍传:宋昇明中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随之郁洲,结栖云精舍。旧志:此山高渺,故号栖云。

朱紫山在州东北五十二里,有红壁丹崖,自相辉映,远而望之若朱紫然。

嘤游山在州东北一百三里海中,去岸二十里,周围浮海中,群鸟翔集,嘤嘤然自相喧聒,故名。旧志:去巨平山十五里,元时海运所经,《通志》作鹰游山,《舆图》作莺游山。

秦山在赣榆县东四十里海中,相传秦始皇尝登此勒石,今存。山前名棋子湾,西南水底有神路三十里,阔数尺,由岸直抵山麓,亦传为始皇所筑,洪涛浸激,至今不圮。

武强山在赣榆县南三十里。旧志:相传有乡人黄雄,率众御寇于此,故名。

夹谷山在赣榆县西四十里。《春秋》:公会于齐侯于夹谷,即此。旧志:有数峰环列,当面一峰尤峻,深谷夹其中,委蜿横亘,谷之北坡级渐上,为重台,有孔子庙。又有山东淄川县,旧以为齐鲁会处,本《寰宇记》之讹。按《左传》,祝其实夹谷,今祝其汉县故城,在县西五十里,知夹谷宜在此地。而《金志》所云,淄川县在夹谷山者别无可据,当是误以《水经志》萌水所出之甲山为夹谷山耳。不得执《金志》而疑《寰宇记》讹也。

吴山在赣榆县西北三十里夹谷山北。峰峦独秀,时有云气,左胁壁立千仞。

纪鄣山在赣榆县西北七十里。

大金山在赣榆北,县城据其上。又县北二十里有小金山,朱汪河经其下。

怀仁山在赣榆县北四十里,东魏置县以此,其山无草木。

栏头山在赣榆县东北七十里。旧志:海边有石栏际海,可遮洪涛,故名。并峙者曰阿夜山,海雾昼昏如夜,故名。其西有水帘洞。

建陵山在沭阳县西北百里。《魏书》志:建陵县有建陵山。《寰宇记》:在沭阳县西北,建陵县缘此名,南北狭长有陵阜。旧志:一名张仓山,其北十五里有由吾洞。

塔山在沭阳县西北百里,接徐州府宿迁县界,为八景之一。

韩山在沭阳县东北五十里。按州旧志:韩信为楚王讲武之所。

孤山在沭阳县东北七十里,其脉自海州大伊山来,为八景之一。

分水岭在赣榆县北七十里,与山东日照县分界,又北至日照县九十里,上有水一线,自石间射出,高尺许,分为东西二流。

狮子岩在州东北海中,故东海城北三十里,形如狮子,上有泉曰濯缨。

大小二岛在州东北五十里滨海,两山对峙,潮生则没。

高公岛在州东北,故东海城东八十里海中。

由吾洞在沭阳县西北百里,张仓山北,隋由吾道荣学道处。

海门厅

天南沙设厅以后,续涨报升,在厅治东北。

安庆沙、南安沙、裙带沙、玉带沙、王心沙、西天补沙、东天补沙、川港沙、裙带余沙、通兴沙、三角沙、小年沙、大年沙、日照沙、吕寿沙、万盛沙、民灶沙、藤盘沙、丁角沙,以上十九沙分划通州隶入。

富民沙、半洋沙、大平沙、曰盛沙、大洪沙、复兴沙、永阜沙、戏台沙、大安沙、小安沙、五桂沙,以上十一沙分划崇明县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