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野老纪闻 | 王大成 | 笔记。宋王大成著。一卷。作者乃王楙之父,此书亦附录于王楙《野客丛书》之后。全书共三十九条,主要记述当时朝野名士贤达的逸闻轶事,涉及到林逋、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著名文学家的事迹,于文学、史学的研究均有所补益。 |
王文正笔录 | 王曾 |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一名《沂公笔录》。北宋王曾(封沂国公、諡文正)撰。一卷,有《百川学海》、《学津讨原》、《榕园丛书》、《说库》、《粤雅堂丛书》、《十万卷楼丛书》等本。全书凡三十余条,所记多为北宋初年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朝廷旧闻,记及仁宗初年者仅一二条。由于作者谙习掌故,所记又多为亲见亲闻之事,故大多翔实可信。南宋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多采用本书内容。行文清畅,间亦有可讽读之篇,如:咸平、景德中,文靖李公沆在相位,王公旦任参知政事。时西北二方犹梗,羽书边奏,盖无虚日。……王公叹曰: “安得企见泰平,吾辈优游暇食矣。 ”李答曰: “国家强敌外患,适足为惊惧。异日天下宁晏,人臣率职,亦未必高拱无事,君奚念哉!”及北鄙和好,西邻款附,于是朝陵展礼,登封行庆,寝寻巨典,无所不讲,属公既衰且病,疲于赞导,始服李之深识。写军政危急之时与和平之时宰臣同样困于政事,表现李沆的识见和王旦的思安而不得。司马光著《涑水纪闻》时,将此则全部采入。 |
万柳溪边旧话 | 尤玘 | 一卷。元尤玘撰。尤玘字君玉,号知非子,无锡(今属江苏)人。宋著名诗人尤袤之后,官至户部尚书。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尤氏先世事,其中所记尤袤事迹颇多,可补正史之缺误。有清抄本(现藏北京图书馆)、《知不足斋丛书》(第十集)本、《学海类编》(集余一)本、《锡山尤氏丛刊》(甲集)本、《丛书集成初编》 (文学类) 本等。 |
谈渊 | 王陶 |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北宋王陶撰。仅一卷, 《宋史·艺文志》著录,今不存。 《绀珠集》及《说郛》卷三十四录遗文十余则。本书杂录五代至北宋前期的朝野遗闻。有关李煜的有三则,《李后主善诗》云:太祖一日小宴,顾江南国主李煜曰: “闻卿善诗,可举一联。”煜思久之,乃举《咏扇》诗云: “揖让月在手,摇动风满怀。”太祖答曰: “满怀之风何足尚!”从官莫不叹服。此时南唐已亡,李煜被俘归宋。在论诗中,写出宋太祖赵匡胤的英雄气概和李煜的文士本色。此外, 《于阗玉印》一则记及道士的异术, 《鹘露啼》记轻薄少年的滑稽诗,可知本书亦载神异谐谑之类的内容。 |
清异录 | 陶谷 | 宋代文言琐事小说。题宋初人陶谷著。 《直斋书录解题》以为“其为书殆似《云仙散录》,而语不类国初人,盖假托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当时文格,不过如是”,全书“如出一手,大抵即谷所造”。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则认为书中所载,多有陶谷身后之事,因断为“非谷所作”。但也可能陶谷原有此书稿,后人整理时又羼入若干内容。原本二卷, 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传本卷次不一。原本《说郛》卷六十一几乎全录原书,仅略有删节,题注云为“六卷”,并注陶谷“号金銮否人”。《宝颜堂秘笈》本、《唐宋丛书》本均作四卷,大致为从《说郛》录出而重析卷次。《惜阴轩丛书》本二卷,有些文字比《说郛》为详,疑尚为原本。另有明隆庆间叶氏竹堂刊本、明陶元柱修郡馆刊本、清康熙间陈氏漱六阁刊本,未见。全书分为《天文》、《地理》、《君道》、《官志》、《人事》、《女行》、《君子》、《么麽》、《释族》、《仙宗》、《草》、《木》、《花》、《果》、 《蔬》、 《药》、 《禽》、《兽》、《虫》、 《鱼》、 《肢体》、《作用》、《居室》、《衣服》、《妆饰》、《陈设》、《器具》、《文用》、《武器》、《酒浆》、《茗荈》、《馔羞》、《薰燎》、《丧葬》、《鬼》、《神》、《妖》等三十七门,每门多则数十则,少者仅一则,每则皆举数字为题。所记事以中晚唐、五代及宋初的为多。内容涉及十分广泛,具体可详上举各门名目。而所录则多为各方面的异名新说。以造语独特者居多,常被宋以后作者引为典实。其体例虽与《云仙散录》相类似,但内容多数皆有史实可征,与《云仙散录》的诞漫无崖有所不同。 |
清波杂志[四库本] | 周煇 |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周煇撰。十二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续古逸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常见本有《笔记小说大观》本。因为作者当时寓居杭州的清波门,故名其书为《清波杂志》。作者自序中说, 这些“杂志”是晚年回忆年青时的见闻的产物: “煇早侍先生长者,与聆前言往行有可传者,岁晚遗忘,十不二三,暇日因笔之。”故所记多为北宋末、南宋初的事。内容很杂,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艺术、 建筑、 衣饰、名胜、民风等多种方面,而以政治人物的言行所占比重最大。书中所记苏轼材料既多,评价也高,对王安石则颇多微词,可见作者的政治倾问。与作者同时代的张贵谟序中称赞此书“虽寻常细事,多有益风教及可补野史所阙遗者”,章斯才的跋则说:此书“议论所到,有前辈不曾言”,当为“不朽”。可能指的是他对项羽、唐太宗的批评(卷四)等事。 |
沈阳日记 | 宣若海 | 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二年(1645)朝鲜国王子李 、李淏入质于清沈阳馆所期间,其侍讲院宰臣、讲官所记的日录,誊录为正、副本各一部。记日常生活细事,并随从清太宗皇太极征战松山、杏山及多尔衮破山海关进北京城等役中见闻。原收藏于朝鲜王室图书馆奎章阁中。日本内藤虎次郎将其铅排印刷收入《满蒙丛书》中。 |
沈馆录 | 佚名 |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述了李澂作为人质寄居沈阳期间的一段历史史实。上迄清崇德二年 (1637) 二月,下至顺治元年 (1644) 八月清世祖定都北京之前,是研究后金政权与朝鲜外交关系及清政权建立初期满族统治集团及社会情况的原始资料。此书被日本内藤湖南博士称为清初贵重之史料,可与实录相互印证。 |
蜀轺纪程 | 文祥 | 蜀轺纪程记载咸丰四年的四川之行,反映了当时中国西北及南方一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情况; |
旗军志 | 金德纯 | 一卷,清金德纯撰。德纯字素公,辽阳人,隶汉军正红旗。张潮叙称:“三韩金君素公作《旗军志》,叙八旗之由始,与其阀阅之等,爵秩之序,及春秋讲武之政,赏罚之法,备载而详志之。”该志记叙清代八旗制度详备,文字简洁有法。有《学海类编》本、《昭代丛书》本、《辽海丛书》本。 |
辽阳闻见录 | 顾云 | 清顾云撰。二卷。云字石公,上元(今属江苏南京)人。曾任《吉林通志》总纂。光绪甲午二十年(1894)乙未二年,顾云随吉林将军长顺驻守辽阳,就其耳闻目睹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史事及人物轶事撰成是书。约一万二千字。上卷主述战争始末,涉及叶志超、李鸿章、袁世凯、丁汝昌、邓世昌、左宝贵等数十人事迹。下卷记甲午战争前后轶事。如记战事未启之前,吉林将军在辽阳、海城间获日间谍,于间谍帽中搜得辽阳图一份,极精,有“明治十三年石印”字样。当时是明治二十七年,证明十四年前日人就已偷绘中国地图。是书为研究甲午战争的重要史料。有《辽海丛书》本。 |
稼轩先生年谱 | 陈思 |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 |
清真居士年谱 | 陈思 |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本谱注重对清真生卒年号、游踪及作品创作年代的考证,对清真词中本事、文意的阐发,也较为精到。查阅本谱,可初步了解清真词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谱后附清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要》,对清真词集版本也作了较为详核的考辨。 |
两汉纪字句异同考 | 蒋国祚 | 康熙中襄平蒋国祥、蒋国祚与袁宏《后汉纪》合刻,后附《两汉纪字句异同考》一卷。今用以参校,较旧本稍完善焉。 |
解脱纪行录 | 金科豫 | 金科豫撰,一卷,志存记录,附录(行吟杂录)一卷。 |
辽方镇年表 | 吴廷燮 | 近人吴廷燮撰。一卷。起自天显十三年(938),止于保大二年(1122)。《辽史》方镇资料多未记载,吴氏依据纪、传所载,五京留守资料虽不完备,但粗可排列成表,兴中、黄龙、辽兴、武定虽资料断续,亦辑集成表,而五国、乌古、开远、天德等因资料缺佚过多,故特辑题名,以存厓略。汇入《历代方镇年表》。 |
今献备遗 | 项笃寿 | 四十二卷。明项笃寿撰。项笃寿,字子长,秀水 (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兵部郎中,著有《小司马奏章》、《全史论赞》等。《今献备遗》取“姑备遗忘”之义,编采了从明洪武到宏治年间的名臣二百零四人的事迹,辑为列传。作为“私史”,其在明代众多私史中,行文决择简明有法,虽有不当、不确之处,但不少列传叙述详细,事迹考核清楚,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可与正史相参证。该书现存有明万历十一年项氏万卷堂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
嘉靖以来首辅传 | 王世贞 | 八卷。明王世贞 (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自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 (今江苏省太仓县)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其学问渊博,为明前七子之首,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一生著述丰富,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等。《嘉靖以来首辅传》记载明世宗、穆宗、神宗三朝阁臣事迹。明太祖罢设丞相,至嘉靖始委政内阁,内阁为实际的执政机构,其首辅(首揆),即首席大学士,于政尤为重要。《嘉靖以来首辅传》所记从杨廷和到申时行都以首辅为主,间附其他阁臣事迹,故名。该书记录详细可信、次第得当,从中可见明中后期的官制和政治情况,足与正史相参证,为明代重要史料。该书现存有明万历四十五年茅元仪刻本,收《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清张海鹏《借月山房汇抄》本,1920年上海博古斋影印清张氏嘉庆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载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
古今列女传 | 解缙 | 明解缙 (1369—1415年) 等所撰历代名女传,3卷。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曾任《永乐大典》总裁官。是书系永乐元年(1403年)仁孝皇后徐氏为阐扬 “风教” ,劝成祖敕令缙及黄淮、胡广等人共同撰辑。上卷为历代后妃,中卷诸侯大夫妻,下卷士庶人妻。全书所录,皆为旌表按封建伦理规范行事之妇女事迹。如,明 “真定高邑许颙二妾陈氏、牛氏,颙卒,皆自经死,事闻,诏旌为‘双节之门’。” 书成后,即 “颁之六宫,行之天下,俾为师氏知所以教,而闺 门知所以学。” (成祖《序》) 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明清以来,夫权愈重,妻位愈卑,囿于“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 、“为夫死节” 之事,愈演而愈烈,是书实有深远影响焉!有明原刻本及《四库全书》本。 |
福建通志列传选 | 陈衍 | 何乔远字稚孝,晋江人,第万历丙戌进士,除刑部主事,历礼部仪制郎中。神宗欲对皇太子为王,乔远上疏言:「恭绎祖训,震器不可以久虚,国本不可以徐定」。议竟寝。 |
杜工部诗年谱 | 鲁訔 | 年谱。宋鲁訔撰。訔字寄卿,号冷斋,嘉兴(今属浙江)人。宋高宗绍兴朝进士,曾官福建提点刑狱公事。鲁有《编次杜工部集》十八卷,附《年谱》一卷,今《集》亡《谱》存。周采泉《杜集书录》说:“此《谱》今所见者,已为文字联贯,自成卷帙之一般年谱,其始当亦为以诗系年之《诗目谱》,此其所以名为《诗年谱》也。”其言或是。此《谱》确受《吕谱》影响,但篇幅加大,考辨增精,史事也有所增加,又能订正《吕谱》之误。此谱为《四库全书》“存目类”所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近时滏阳张氏(溍)、吴江朱氏(鹤龄)所注杜诗,其年大率仿此而推拓之。”又谓此《谱》“虽间有附会,又乌可以一眚掩乎?”此《谱》原附载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及《草堂诗笺》,民国初年有天津华新印刷局的排印本。 |
杜工部年谱 | 赵子栎 | 一卷。宋赵子栎(?~1137)撰。赵子栎字梦授,天水(今属甘肃)人。宋太祖赵匡胤六世孙。元琇六年(1091)进士,绍兴中官至宝文阁直学士。《杜工部年谱》又作《杜工部草堂诗年谱》,是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所编的年谱。宋人为杜甫编纂年谱甚多,先后有吕大防、蔡兴宗、鲁訔、计敏夫、黄鹤、 吕若、鲍彪、梁权道、吴仁杰、徐宅等人著作问世。是谱考杜甫生于开元元年癸丑 (713),卒于大历六年辛亥之冬(771),而古今多数学者已考订杜甫生于睿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大历五年(770)。本书现存最早的版本有南宋刊本 (现存北京),以后有元刊本 (现存上海),《四库全书》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杜工部集》附录。 |
东坡先生年谱 | 王宗稷 | 年谱。一卷。宋王宗稷编。宗稷五羊(广州别称)人。年谱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苏轼生于眉山编起,逐年排比,止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六十六岁卒于常州。书写格式基本固定,在编年后先点明是年苏轼岁数,下述苏轼此年重要行事,然后主要以苏轼集中有关资料为依据进行注释。此谱成卷较早,疏漏不少,邵长蘅、查慎行补注苏诗,称其于作诗岁月编次多误,然《四部备要》本《东坡先生年谱》后有刊行者附语说:“《东坡先生年谱》,其援引多以《大全集》为据,虽若未尽善,然稽考先生出处,大略用心亦专矣。”《东坡先生年谱》向附《东坡七集》本、《东坡集》本,东坡集子在北宋末南宋初就有过多种刻本,如“汴本”、“浙本”、“蜀本”等,现存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江西吉安府守程宗重刊宋本,清康熙三十八年(1689)宋荦所刻的邵长蘅删补本,对此年谱进行了订正,《四部备要》本附有王宗稷的《东坡先生年谱》,属于成化本系统。 |
东林十八高贤传 | 佚名 | 往余令钟陵。曾过东林寺虎溪桥上远公社。竟作牛马走骚驿之场。为之慨然。去今十余年。乃得东林十八高贤传读之。诸公皆粪壤富贵。膏肓泉石。心超净秽之区。境际人天之胜。令人脉脉心动。抠从亡阶。况亲承接引。妙契因依。岂必入净土而极乐。上莲座而兴瞻哉。此傅刻在庐山。未获流布。乐愚上人谋新业于栖贤山中。寻授吴门毗耶室梓行。予故喜而序之。使信奉此传。人人见远师。人人会庐山也。余谓上人尚宜索龙眠十八贤图附之。以传千载。何羡兰亭辋川哉。昔宗少文对衡阳王有言。禄如秋草。时过即腐。试问学道人。此片白莲花。有腐败不。不也。 |
东家杂记 | 孔传 | 二卷。宋孔传撰。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初名若古,字世文,兖州仙源(今山东曲阜东北)人。高宗初南渡,流寓衢州 (今属浙江),官至右朝议大夫、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封爵仙源县开国男。卒年75岁,时间不详。平生著述颇多,除本书外,还著有《祖庭杂记》、《孔子编年》、续撰《白氏六帖》(合为《白孔六帖》)等。《东家杂记》成书于绍光四年 (1134),专记孔子事。上卷叙世系封爵,分为姓谱、先圣诞辰讳日、母颜氏、娶亓官氏、追封谥号、历代崇奉、嗣袭封爵沿革、改衍圣公、乡官等九类;下卷述孔庙文物古迹,分为先圣庙、手植桧、杏坛、后殿、先圣小影、庙柏、庙中古碑、本朝御制碑、庙外古迹、齐国公墓、祖林古迹、林中古碑等十二类。清人钱曾、钱大昕云所见宋刊本首列《杏坛图说》,并有孔子所作歌一首。而四库著录本(亦为宋本)杏坛为下卷第三篇,且有说无图,亦无歌。《四库全书总目》云:“此歌伪妄,不辩而明。”今有《四库全书》本、爱日精庐影宋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