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

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

○洪儒初名术义城府人。 弓裔末年与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同为骑将密谋夜诣太祖第言曰: "自三韩分裂群盗竞起今王奋臂大呼遂夷灭草寇三分辽左据有大半立国定都将二纪余。 今不克终纵虐太甚* {淫}刑以逞杀妻戮子诛夷臣僚民坠涂炭疾之如 桀纣之恶无以加也。 废昏立明天下之大义请公行殷周之事。" 太祖作色拒之曰: "吾以忠义自许王虽暴乱安敢有二心以臣伐君斯谓革命予实不德敢效汤武之事乎恐后世以为口实。 古人云: '一日为君终身为主。'  延陵季子曰: '有国非吾节也。' 乃去而耕焉吾岂过季子之节乎 " 儒等曰: "时难遭而易失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国中民庶受毒 者日夜思欲复之且权位重者 遭虐杀略无所遗。 今之德望未有居公右者众情所以望于公也公若不从吾等死无日矣。  王昌瑾镜文如彼岂可违天死于独夫之手乎 " 于是诸将扶拥而出黎明坐于积谷之上行君臣之礼。 令人驰且呼曰: "王公已举义旗矣。" 裔闻之惊骇亡去。 太祖卽位诏策推戴功以儒玄庆崇谦智谦俱为一等赐金银器锦绣绮被褥绫罗布帛。 太祖虑靑州反侧儒与庾黔弼率兵千五百鎭鎭州以备之由是靑州不克叛。 迁大相。 二年改乌山城为礼山县遣儒及大相哀宣安集流民五百余户。 十九年从太祖击百济灭之。 卒谥忠烈。

玄庆初名白玉衫庆州人。 胆力过人起行伍累进大匡。 太祖以靑州人玄律为徇军郞中玄庆与崇谦驳曰: "往者林春吉为徇军吏图为不轨事泄伏辜此乃典兵权而恃本州岛故也。 今又以玄律为徇军郞中臣等窃惑之。" 太祖善之改授兵部郞中。 太祖征讨四方玄庆功居多。 十九年疾笃太祖幸其第执其手曰: "嗟乎命矣夫卿子孙在予其敢忘。" 太祖出门而玄庆卒。 遂驻驾命官 葬事而后还。 谥武烈子殷佑。

崇谦初名能山光海州人。 长大有武勇。 十年太祖与甄萱战于公山桐薮不利萱兵围太祖甚急。 崇谦时为大将与元甫金乐力战死之。 太祖甚哀之谥壮节以其弟能吉子甫乐弟铁 为元尹创智妙寺以资冥福。

智谦初名砂 桓宣吉林春吉之谋反也智谦皆密告诛之。 卒谥武恭成宗十三年四人皆赠太师配享太祖庙庭。

庾黔弼。

○庾黔弼平州人事太祖为马军将军累转大匡。 太祖以北界 岩鎭数为北狄所侵会诸将议曰: "今南凶未灭北狄可忧朕* {寤}寐忧惧。 欲遣黔弼鎭之如何 " 佥曰可。 乃命之黔弼卽日率开定军三千以行至 岩于东山筑大城以居。 招集北蕃酋长三百余人盛设酒食飨之乘其醉胁以威酋长皆服。 遂遣使诸部曰: "旣得尔酋长尔等亦宜来服。" 于是诸部相率来附者千五百人又归被虏三千余人。 由是北方晏然太祖特加褒奬。

八年为征西大将军攻百济燕山鎭杀将军吉奂又攻任存郡杀获三千余人。 太祖与甄萱战于曹物郡萱兵锐甚未决胜负。 太祖欲与相持以老其师黔弼引兵来会兵势大振。 萱惧乞和太祖许之欲召萱至营论事黔弼谏曰: "人心难知岂可轻与敌相狎 " 太祖乃止仍谓曰: "卿破燕山任存功旣不细待国家安定当策卿功。"

十一年以王命城汤井郡。 时百济将金萱哀式汉丈等领三千余众来侵靑州。 一日黔弼登郡南山坐睡梦一大人言: "明日西原必有变宜速往。" 黔弼惊觉径趣靑州与战败之追至秃 鎭杀获三百余人。 驰诣中原府见太祖具奏战状太祖曰: "桐薮之战崇谦金乐二名将死深为国家忧今闻卿言朕意稍安。"

十二年甄萱围古昌郡黔弼从太祖往救之行至礼安鎭太祖与诸将议曰: "战若不利将如何 " 大相公萱洪儒曰: "若不利不可从竹岭还宜预修*闲道。" 黔弼曰: "臣闻: '兵凶器战危事有死之心无生之计然后可以决胜。' 今临敌不战先虑折北何也若不及救以古昌三千余众拱手与敌岂不痛哉臣愿进军急击。" 太祖从之黔弼乃自猪首峯奋击大破之。 太祖入其郡谓黔弼曰: "今日之捷卿之力也。"

十四年被谗窜于鹄岛。 明年甄萱海军将尙哀等攻掠大牛岛太祖遣大匡万岁等往救不利太祖忧之黔弼上书曰: "臣虽负罪在贬闻百济侵我海乡臣已选本岛及包乙岛丁壮以充军队又修战舰以御之愿上勿忧。" 太祖见书泣曰: "信谗逐贤是予不明也。" 遣使召还慰之曰: "卿实无辜见谪曾不怨愤惟思辅国予甚愧悔庶将赏延于世报卿忠节。" 又明年为征南大将军守义城府太祖使人谓曰: "予虑新罗为百济所侵尝遣大匡能丈英周烈弓悤希等鎭之今闻百济兵已至 山城阿弗鎭等处劫掠人物恐侵及新罗国都。 卿宜往救。" 黔弼选壮士八十人赴之。 至 滩谓士卒曰: "若遇贼于此吾必不得生还但虑汝等同罹锋刃其各善自为计。" 士卒曰: "吾辈尽死则已岂可使将军独不生还乎 " 因相与誓同心击贼旣涉滩遇百济统军神剑等黔弼欲与战百济军见黔弼部伍精锐不战自溃而走。 黔弼至新罗老幼出城迎拜垂泣言曰: "不图今日得见大匡微大匡吾其为鱼肉乎。" 黔弼留七日而还遇神剑等于子道与战大克擒其将今达奂弓等七人杀获甚多。 捷至太祖惊喜曰: "非我将军孰能如是 " 及还太祖下殿迎之执其手曰: "如卿之功古亦罕有铭在朕心勿谓忘之。" 黔弼谢曰: "临难忘私见危授命臣职耳圣上何至如斯 " 太祖益重之。

十七年太祖自将征运州黔弼为右将军甄萱闻之简甲士五千至曰: "两军相鬪势不俱全恐无知之卒多被杀伤。 宜结和亲各保封境。" 太祖会诸将议之。 黔弼曰: "今日之势不容不战愿上观臣等破敌勿忧也。" 遂乘萱未阵以劲骑数千突击之斩获三千余级擒术士宗训医师训谦勇将尙达崔弼熊津以北三十余城闻风自降。

十八年太祖谓诸将曰: "罗州界四十余郡为我藩篱久服风化。 尝遣大相坚书权直仁壹等往抚之近为百济劫掠六年之*闲海路不通谁为我抚之 " 洪儒朴述熙等曰: "臣虽无勇愿补一将。" 太祖曰: "凡为将贵得人心。" 公萱大匡悌弓等奏曰: "黔弼可。" 太祖曰: "予亦已思之。 但近者新罗路梗黔弼往通之朕念其劳未敢再命。" 黔弼曰: "臣年齿已衰然此国家大事敢不竭力 " 太祖喜垂涕曰: "卿若承命何喜如之 " 遂以为都统大将军送至礼成江赐御船遣之。 因留三日候黔弼下海乃还。 黔弼至罗州经略而还太祖又幸礼成江迎劳之。

十九年从太祖击百济灭之二十四年卒。 黔弼有将略得士心。 每出征受命卽行不宿于家。 及凯还太祖必迎劳终始宠遇诸将莫及。 谥忠节成宗十三年赠太师配享太祖庙庭。 子曰兢曰官儒曰庆。

崔凝。

○崔凝黄州土山人父大相佑达。 初凝母有娠家有黄瓜蔓忽结甛瓜。 邑人以告弓裔裔卜之曰: "生男则不利于国愼勿举。" 父母匿而养之。 自幼力学旣长通五经善属文为裔翰林郞草制诘甚 其意。 裔曰: "所谓圣人得非斯人耶 " 一日裔召太祖诬以谋叛太祖辨之。 凝为掌奏在裔侧佯坠笔下庭取之因 过太祖微语曰: "不服则危。" 太祖悟遂诬服由是得免。 及太祖卽位仍旧职知元凤省事俄拜广评郞中。 凝有公辅器晓达吏事甚获时誉。 遇知太祖夙夜勤恪多所献替太祖每嘉纳之尝谓曰: "卿学富才高兼识治体。 忧国奉公匪躬蹇蹇古之名臣无以过也。" 迁内奉卿未几转广评侍郞凝辞曰: "臣之同僚尹逢长于臣十年请先授之。" 太祖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昔闻其语今见其人。" 遂以逢为广评侍郞。 凝恒斋素。 尝寝疾太祖遣东宫问疾劝令食肉曰: "但不手杀耳食肉何害 " 凝固辞不食。 太祖幸其第谓曰: "卿不食肉有二失。 不保其身不得终养其母不孝也不永命使予早丧良弼不忠也。" 凝乃始食肉果平复。 他日太祖谓凝曰: "昔新罗造九层塔遂成一统之业。 今欲开京建七层塔西京建九层塔冀借玄功除群丑合三韩为一家卿为我作发愿* 。" 凝遂制进。 十五年卒年三十五时太祖在燕山郡闻讣痛悼赠元甫赙 甚厚。 累赠大匡太子太傅谥熙恺。 显宗十八年配享太祖庙庭德宗二年加赠司徒。 子彬。

崔彦 。

○崔彦 初名愼之庆州人。 性宽厚自少能文新罗末年十八游学入唐礼部侍郞薛廷珪下及第。 时 海宰相乌照度子光赞同年及第照度朝唐见其子名在彦 下表请曰: "臣昔年入朝登第名在李同之上今臣子光赞宜升彦 之上。" 以彦 才学优赡不许。 年四十二始还新罗拜执事省侍郞瑞书院学士。 及太祖开国 家而来命为太子师傅委以文翰之任宫院额号皆所撰定一时贵游皆师事之。 官至大相元凤大学士翰林院令平章事。 惠宗元年卒年七十七。 讣闻王痛悼赠政匡谥文英。 子光胤行归光远行宗。 光胤尝以宾贡进士游学入晋为契丹所虏以才见用拜官奉使龟城知契丹将侵我为书付蕃人以报。 于是命有司选军三十万号光军。 行归亦游吴越国其王授秘书郞。 后还本国事光宗为幸臣坐死。 光远官至秘书少监子沆自有传。

王儒[*(王)字之]。

○王儒本姓名朴儒字文行光海州人。 性质直通经史。 初仕弓裔为员外迁至东宫记室。 见裔政乱乃出家隐于山谷*闲闻太祖卽位来见太祖以礼待之谓曰: "致理之道惟在求贤今卿之来如得傅岩渭滨之士。" 仍赐冠带令管机要有功遂赐姓王。 玄孙字之字符长初名绍中由胥吏进。 其妹壻王国 之诛李资义也字之卫宫门以功补都校令。 肃宗召入内侍再转殿中侍御史。 睿宗朝以兵马判官从尹瓘征女眞累战有劳语在瓘传。 迁殿中少监历左散骑常侍吏兵部尙书枢密院使。 十七年以 知政事卒年五十七。 谥章顺配享睿宗庙庭。 后* {谏}官奏曰: "古之大臣有大功德于国家然后乃得升配字之虽有战功其遇睿庙但以恩幸上无所匡救于君下无所利泽于民非所以尊祀典示将来请令有司择可者代之。" 制可子毅其女适李资谦子公仪及资谦败以姻党坐流。

朴述熙。

○朴述熙 城郡人父大丞得宜。 述熙性勇敢嗜 肉虽蟾  蚁皆食之。 年十八为弓裔卫士后事太祖累树军功为大匡。 惠宗生七岁太祖欲立之以其母吴氏侧微恐不得立乃以故 盛 黄袍赐吴吴以示述熙述熙 知太祖意请立惠宗为正胤。 正胤卽太子也。 太祖临薨托以军国事曰: "卿扶立太子善辅佐。" 述熙一如遗命。 及惠宗寝疾述熙与王规相恶以兵百余自随。 定宗疑有异志流于甲串规因矫命杀之。 后谥严毅赠太师三重大匡配享惠宗庙庭。 子精元。

崔知梦。

○崔知梦初名聪进南海灵岩郡人元甫相昕之子性淸俭慈和聪敏嗜学学于大匡玄一。 博涉经史尤精于天文卜筮。 年十八太祖闻其名召使占梦得吉兆曰: "必将统御三韩。" 太祖喜改今名赐锦衣授供奉职常从征伐不离左右。 统合之后侍禁中备顾问。 惠宗二年王规谋害王弟知梦时为司天官奏云: "流星犯紫微国必有贼。" 后惠宗寝疾在神德殿王规将谋乱知梦卜之又奏: "近将有变宜以时移御。" 定宗卽位诛规褒知梦密奏事机赐臧获鞍马银器。 光宗朝从幸归法寺被酒失礼贬于 杰县凡十一年景宗五年召还授大匡内议令东莱郡侯食邑一千户柱国赐银器锦被褥帐衣马 头犀带。 一日知梦奏曰: "客星犯帝座愿王申戒宿卫以备不虞。" 未几王承等谋逆伏诛赐御衣金带。 成宗元年加左执政守内史令上柱国赐弘文崇化致理功臣号爵其父母。 三年知梦年七十八三上表乞骸不允。 又上书固请乃命除朝 赴内史房视事如旧。 六年知梦疾病成宗命医赐药亲临问疾以马二匹施归法海安二寺饭僧三千以祷凡可以已疾者靡所不为。 卒年八十一讣闻震悼赙布千匹米三百硕麦二百硕茶二百角香二十斤官 葬事。 赠太子太傅谥敏休加赠太师十三年配享景宗庙庭。 子玄同怀远。

王式廉。

○王式廉三重大匡平达之子太祖之从弟。 为人忠勇勤恪。 初为军部书史多所迁历。 太祖以平壤荒废徙民实之命式廉往鎭之。 又城安水兴德等鎭有功累转佐丞。 式廉久鎭平壤常以卫社稷拓封疆为己任。 惠宗寝疾王规有异志定宗密与式廉谋应变及规作乱式廉自平壤引兵入卫规不敢动。 于是诛规等三百余人王倚赖益重下诏褒奬曰: "式廉三代元勋一邦柱石。 量呑海岳气蕴风云。 昨者当先王疾笃之秋是泾渭未分之际怀忠秉义表节岁寒翊载  嗣临军国。 寻有奸臣暴逆结构凶顽忽自箫墙俄兴变乱。 卿玉入火而弥冷松冒雪以转靑按剑冲冠忘生徇难凶狂瓦解逆党伏诛。 朝纲欲坠而复兴宗社将倾而再整。 若非公之效死予曷致于今辰。 可谓板荡识诚臣疾风知劲草昔闻斯语今见其人。 纵加万石之封 授九州岛之牧岂足酬兹勋绩报彼功名。 今赐匡国翊赞功臣号加大丞崇资将表予怀以旌不朽。 匪独展君臣义分唯望共生死同期。 予不食言有如皎日。 更希予无忘责躬俭已公常务知足养廉。 爱育黎元赏罚平中使国祚而天长地久贻富贵于百子千孙。" 四年卒谥威静赠虎骑尉太师三重大匡开国公配享定宗庙庭。 子含允含顺。

朴守卿。

○朴守卿平州人父大匡尉迟胤。 守卿性勇烈多权智。 事太祖为元尹。 百济数侵新罗太祖命守卿为将军往鎭之値甄萱再至守卿辄以奇计败之。 曹物郡之战太祖部分三军以大相帝弓为上军元尹王忠为中军守卿殷宁为下军及战上军中军失利守卿等独战胜太祖喜升元甫守卿曰: "臣兄守文见为元尹而臣位其上宁不自愧 " 遂幷为元甫。 勃城之役太祖被围赖守卿力战得出又从太祖讨神剑。 从定役分田视人性行善恶功劳大小给之有差特赐守卿田二百结。 定宗初卽位削平内难守卿功居多寻转大匡。 光宗十五年子佐丞承位承景大相承礼等被谗下狱守卿忧 而卒。 后累赠司徒三重大匡。

王顺式[李悤言坚金尹瑄兴达善弼泰评]。

○王顺式溟州人。 为本州岛将军久不服太祖患之侍郞权说奏曰: "父而诏子兄而训弟天理也顺式父许越今为僧在内院宜遣往谕之。" 太祖从之顺式遂遣长子守元归款赐姓王仍赐田宅。 又遣子长命以卒六百入宿卫后与子弟率其众来朝赐姓王拜大匡。 长命赐命廉拜元甫小将官景亦赐姓王授大丞。 太祖讨神剑顺式自溟州率其兵会战破之。 太祖谓顺式曰: "朕梦见异僧领甲士三千而至翼日卿率兵来助是其应也。" 顺式曰: "臣发溟州至大岘有异僧祠设祭以祷上所梦者必此也。" 太祖异之。 又有李悤言坚金尹瑄兴达善弼泰评等皆归附太祖。

李悤言史失世系新罗季保碧珍郡时群盗充斥悤言坚城固守民赖以安。 太祖遣人谕以共戮力定祸乱悤言奉书甚喜遣其子永率兵从太祖征讨。 永时年十八太祖以大匡思道贵女妻之拜悤言本邑将军加赐傍邑丁户二百二十九。 又与忠原广竹堤州仓谷二千二百石 一千七百八十五石且致手札示以金石之信曰: "至于子孙此心不改。" 悤言乃感激团结军丁储峙资粮以孤城介于罗济必争之地屹然为东南声援。 二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子达行及永。

坚金靑州人。 为本州岛领军将军太祖卽位以靑州人多变诈不早为备必有后悔乃遣州人能达文植明吉等往 之能达还奏: "彼无他志足可恃也。" 唯文植明吉私谓州人金勤谦宽骏曰: "能达虽奏无他然新谷熟恐有变。" 坚金与副将运翌兴铉来见太祖各赐马绫帛有差。 坚金等上言: "臣等愿竭愚忠庶无二心但本州岛人与勤谦宽骏金言规等在京都者其心异同。 去此数人可无患矣。" 太祖曰: "朕心存止杀。 有罪者尙欲原之 此数人皆有宣力扶卫之功欲得一州而杀忠贤朕不为也。" 坚金等 惧而退。 勤谦言规等闻之奏曰: "日者能达复曰无他臣等固以为不然今闻坚金等所言不可保其无他请留之以观变。" 太祖从之旣而谓坚金等曰: "今虽不从尔言深嘉尔忠可早归以安众心。" 坚金等言: "臣等欲露忠 辄陈利害反类诬 不以为罪惠莫大焉。 誓赤心报国。 然一州之人人各有心如有始祸恐难制也。 请遣官军以为声援。" 太祖然之遣马军将军洪儒庾黔弼等率兵千五百鎭鎭州以备之。 未几道安郡奏: "靑州密与百济通好将叛。" 太祖又遣马军将军能植将兵鎭抚。 由是不克叛。

尹瑄 州人为人沈勇善韬钤。 初以弓裔诛杀无厌虑祸及己遂率其党走北边聚众至二千余人。 居 岩城召黑水蕃众久为边郡害及太祖卽位率众来附北边以安。

兴达为甄萱高思葛伊城主。 太祖徇康州行过其城兴达遣其子归款。 于是百济所置军吏皆降附太祖嘉之赐兴达靑州禄子俊达珍州禄雄达寒水禄玉达长浅禄又赐田宅以赏之。 甄萱将攻其城兴达闻之欲出战而浴忽见右臂上有灭字。 怪而禳之至十日病死。

善弼为新罗载岩城将军时群盗竞起所至夺掠。 太祖欲通好新罗以路梗患之。 弼观太祖威德遂归款。 以计使通好新罗。 因 贼屡有功后以其城内附。 太祖厚加待遇以年老称为尙父。

泰评 州人博涉书史明习吏事。 初为其州贼帅柳矜顺记室弓裔破矜顺评乃降裔怒其久不服令属卒伍。 遂从太祖开国之际与有力焉。 擢授徇军郞中。

 直。

○ 直燕山昧谷人。 自幼有勇略。 新罗末为本邑将军时方乱离遂事百济为甄萱腹心以长子直达次子金舒及一女质于百济。 直尝朝百济见其无道谓直达曰: "今见此国奢侈无道吾虽密迩不愿复来。 闻: '高丽王公文足以安民武足以禁暴故四方无不畏威怀德。' 予欲归附汝意何如 " 直达曰: "自入质以来观其风俗唯恃富强竞务骄矜安能为国今大人欲归明主保安弊邑不亦宜乎! 直达当与弟妹俟隙而归矣。 纵不得归赖大人之明余庆流于子孙则直达虽死无恨。 愿大人勿以为虑。" 直遂决意来附。 太祖十五年直与其子英舒来朝言曰: "臣在弊邑久闻风化。 虽无助天之力愿竭为臣之节。" 太祖喜拜大相赐白城郡禄廐马三匹彩帛。 拜其子咸舒为佐尹又以贵戚正朝俊行女妻英舒曰: "卿灼见理乱存亡之机来归于我朕甚嘉之。 联姻公族用示厚意卿其益竭心力鎭抚边境藩屛我家。" 直谢因言曰: "百济一牟山郡境接弊邑以臣归化常加侵掠民不安业。 臣愿往攻取使弊邑之民不被寇窃专务农桑益坚归化之诚。" 太祖许之。 萱闻直降怒甚囚直达金舒及其女烙断股筋。 直达死。 百济灭后罗州以 囚百济将军具道子端舒换金舒还于父母。 二十二年直以佐丞卒太祖遣使致吊赠政匡谥奉义。 以咸舒为嗣后又赠司空三重大匡。

朴英规。

○朴英规升州人娶甄萱女为萱将军。 及神剑为逆萱来投。 英规密语其妻曰: "大王勤劳四十余年功业垂成一旦以家人之祸失地投于高丽。 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若舍吾君以事贼子则何颜以见天下之义士乎。  闻高丽王公仁厚勤俭以得民心殆天启也。 必为三韩之主 致书以安慰我王兼致殷懃于王公以图将来之福乎 " 其妻曰: "子之言是吾意也。" 太祖十九年二月英规遂遣人归款且曰: "若举义兵请为内应以迎王师。" 太祖大喜厚赐其使令归报英规曰: "若蒙君惠道路无梗则先谒将军。 升堂拜夫人兄事而 尊之必终有以厚报之。 天地鬼神悉闻此言。" 九月太祖讨神剑灭百济谓英规曰: "自萱失国远来其臣子无一人慰籍者。 独卿夫妇千里嗣音以致诚意兼归款于寡人义不可忘。" 授以佐丞赐田千顷以驿马三十五匹迎致家人官其二子。 英规后官至三重大匡。

列传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