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兼与
我们伟大的首都———北京,不唯是今天的首都,也是历史上的首都。城阙宫殿,苑囿园林,红墙缭绕,碧瓦参差,那种庄严巍焕的气象,在世界各国都会中,具有独特的东方标格。加以玉泉翠柏、花市斜街,郊外香山、西山、房山、潭柘、戒坛诸胜,以北地的水深土厚,又兼有江南林壑之美,天然的赋予,尤是不可及。北京本是古幽燕地,固有本地风光。但经过辽、金、元、明、清数代的朝市变置,它的礼俗风尚以及文物技艺各方面,都带有几个民族色彩,内容是多样的,生活是极其丰富的。尽管有些礼仪习俗,随着时代的进展与封建迷信的破除,逐渐消失,有的已成为历史的痕迹,但乡土的岁时景物,实对人有一种感召力,作为历史文献,自值得予以回顾;作为乡风土俗,更值得予以记载。
云乡博闻好古,留心掌故,近撰《燕京乡土记》,内分岁时风物、胜迹风景、市廛风俗、饮食风尚 数录,叙事翔实,笔墨爽利,引人入胜。近日看了电影《骆驼祥子》和《城南旧事》,其中只是片段昔时的北京风貌,已吸引了许多观众,评为最佳影片,受到国际赞许,足见人们对北京乡土风物的感情,是多么亲切。云乡此书出版,也一定会不胫而走了。
我在北京度过少年和壮年时期,是我第二故乡,半世纪前还协助汤用彬先生编辑过大型文字画册《旧都文物略》,与燕京乡土之因缘,不可谓不深。可惜别来已三十多年了。摇鼓卖线,铜碗敲冰,沿街叫卖的清脆的顺口溜,还时时萦回于脑际。春日厂甸的集摊,前门廊房一带的灯市,夏日的北海泛舟,来今雨轩雪藕,以至于慈仁寺松,龙树寺槐,崇效寺楸和牡丹,法源寺栝和丁香,旸台杏花,南北河泊荷花,极乐寺海棠,所有这些,往日流连吟赏的地方,至今还怀念不值。云乡此书可以作为宗懔《荆楚岁时记》看,也可以作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看,与近人震钧之《天咫偶闻》、张次溪之《北平岁时志》、陈宗蕃之《燕都丛考》及一九三五年北平市政府所编之《旧都文物略》可以互相补充。对于北京掌故,史实考证,民间轶闻,都有其价值。正足以发热爱乡土之深情,增怀念燕京之遥思;不唯有益于今日读者,亦将影响于日后之流传。
我老益不文,对于云乡此著,不能有所增重。云乡索为弁言,只能就我的感想写了一些,持以就正!
一九八三年六月,时年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