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

有一年在巴黎奎斯马戏场“明日”国际杂技节比赛会上,中国的钻圈获得了“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抖空竹获得金奖。抖空竹也能得国际奖,朋友这样告诉了我,我真有点飘飘然了。几十年前在东安市场升平茶社看什样杂耍,王雨田、王桂英父女抖空竹,一边抖,一边说笑话道:“抖起来了,抖起来了……”北京习惯把升大官、发大财、出大名叫“抖起来了”,一语双关,十分有趣。今天,抖空竹居然轰动了巴黎的花花世界,得了国际金奖,可不真是“抖起来了”吗?

抖空竹是十分有趣的,它既是儿童游戏,又是杂技表演。它在北京的历史也很长了,而且受到学人的重视,被写入到很有名的著作中去。嘉庆时前因居士《日下新讴》竹枝词云:

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

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

诗后注云:“京师旧谚云:‘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至今犹然也。空钟截竹为之,高二三寸。实其两端,旁开一孔,中心贯挺,挺出筒外,绕以长线,一手持线急抽,乘势脱放,就地旋转,嗡嗡有声,为放空钟。”所说“空钟”,就是“空竹”,所谓钟者,因为抖起来声音嗡嗡作响;如单空竹(即一头有圆扁,一头尖,如葫芦尖),抖转之后,倒放在地上,即旋转不停,更嗡嗡作响,如钟声余韵,故谓之“空钟”。更有一种小的,两头尖,如前面注中所说“中心贯挺”、“乘势放脱”等等,这就好像放陀螺一样,不能抖,只能绕上绳,一抽一放,这后来北京叫作“风葫芦”。再有“钟”、“竹”音近,而且空钟圆筒、圆盒均为竹制,所以又叫作“空竹”了。康熙时柴桑《燕京杂记》云:

京师儿童有抖空钟之戏,截竹为二短筒,中作小杆,连而不断,实其两头,窍其中间,以绳绕其小杆,引两头擞抖之,声如洪钟,甚为可听。

柴桑所记,更为明确,是“抖”而不是“放”,竹筒是二而非一。如用现代物品来比拟,则其形状如举重运动员之杠铃,或练习力之哑铃耳。两则记载,所说并非同一形状。北京叫空钟、空竹,外地叫地铃、扯铃。但以北京的最好。坐观老人《清代野记》记云:

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惟京师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

一个小小的玩艺,有这么许多文献可征,亦可以看出它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一个细胞,而且京华空钟,或曰空竹,是全国最佳者了。

竹枝词注解中所引的谚语,“杨柳儿青”云云,那在刘同人《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就已引用了,可见这首儿童歌谣,最晚也还是明代的旧物呢。迄今也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比“星条旗”的年纪要大上两倍可能还不止。

空竹什么年代变为杂技项目,一时说不清。在清代杂耍园子,有什样杂耍之说,其中有文有武。“文”即单弦、排子曲,各种大鼓书、相声等,“武”即武戏法、弄盘子、抖空竹等。但台上表演和落地摊又不是一种。有的武玩艺,只能在地摊上表演,如拳棍、摔跤、耍叉等。至于空竹则当年既能在台上表演,也能在地摊上表演,比较自由。我最早看表演空竹,那还是在西单商场地摊上看的。表演者是王雨田、王葵英父女,那时王桂英岁数小,学艺未成,只能在场子中跟着打下手,或者打钱时,拿着小笸箩向观众要钱。王雨田是耍叉的,北京杂耍武档子中,耍叉是单一功,叉上有铁环,耍起来哗啦啦乱响,光闪闪上下飞动,叉还能在脖子上不用手扶,自动绕来绕去,十分惊险。当年著名武生俞振庭唱《金钱豹》,耍的就是这种叉。老式戏台有柱子,一挑台帘,他能打出手,把叉先扔出来,钉在台口柱子上,叉环乱响,叉杆乱颤,坐在台前的人自然吃惊,但还爱看他这一手。王雨田耍叉,无此惊险动作,只是叉环哗哗乱响,先耍一通,吸引看玩艺儿的游客。等到四圈板凳上坐满人,圈外站了不少人。父女二人就表演空竹了。抖空竹以王葵英为主,其父把场作配角。

照例王雨田先把空竹抖转了,一松绳子一扔,他女儿在一丈外一张绳子接住,一边抖一边还要说笑话。先抖双的,再抖单的,再抖茶壶盖,再抖酒葫芦。前两样是竹木制品,掉了不会摔坏。后者是瓷的,不能掉,一掉就碎了。说也好笑,小时为了学他们抖茶壶盖,偷着不知道摔碎过家中多少茶壶盖,为此也不知挨过多少骂。现在想来,真像梦一样的远,又像蜜一样的甜。

王桂英、王葵英抖空竹,有一套动作,把空竹抖转之后,接着抖出各式花招,计有“风摆荷叶”、“黄瓜架”、“回头望月”、“片马”、“流星赶月”等招数。她们表演时,都穿中式短衫裤,带大襟紧身小褂、散腿裤子、缎鞋。据说这次在巴黎演出抖空竹,姑娘们穿的是大红短裙,大红羊皮小靴,这样古老的空竹不但已走向世界舞台,而且服装也西洋化了。我想它不久的将来,可能列入奥林匹克的比赛项目,和艺术体操并肩媲美吧。

踢毽子

春天抖空钟,冬天踢毽子,这是几百年中北京小孩儿最爱玩的游戏。北京乡音轻巧,有“儿”的尾音,但空钟或空竹,都无“儿”尾音;毽子却有“儿”音尾声,不叫毽子而叫“毽儿”。“咱们踢毽儿好不好?”这是童年时常听小伙伴们说的一句话,而弹指间,不闻此语已五十余年矣。

毽子作为儿童玩具,与空竹比,那就更方便,因为可以自己做,不用花钱去买。那时虽然早已不用制钱,但随便那一家,多年不开的抽屉里,找一两个“大官板”,如“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大钱还不难。找到后,再找一小块羊皮,把毛剪去,比钱大一些剪两个圆片,正好把钱包起来,边上用花针十字交叉缝起来。再缝一个细筷子粗、半寸多高的小皮桶,制钱有眼,中间正好穿针,把这个小皮桶竖着用针线钉在中间,毽子底盘就算做好了。趁大人不注意时,偷着把大公鸡抱住,从尾部拔下三五根四寸长的羽毛来,根部茸毛松柔,上部羽毛照眼,分插在皮桶中,便做成一个很漂亮的毽子了。

踢毽子是儿童最好的冬日游戏,差不多每一个北京人小时候都踢过毽子,都能踢几下。但要说会踢,那就不容易了。如果说踢得有功夫,那就更难了。据传古代有一位会击技的和尚,云游在一个山村中,看见一个近十岁的小姑娘,和孩子们一起踢毽,她一条腿独立在井台上,另一条腿平端踢毽,连踢五百尚未住脚。和尚大感吃惊,觉得这小孩得天独厚,腿功秉赋极好。后来收她作徒弟,练成最出色的“弹腿”功夫。我小时同院一位女同学,小学五六年级时,也能连踢二百多不住脚。后来又是歌唱家,又是运动员,中学、大学中很出风头,现在远隔天涯,算来也已垂垂老媪了。

踢毽所谓“会踢”,是要做到一整套踢毽子的本领,都可以来一手。儿歌云:“里踢、外,蹽毛、探海,翻过来,瞧瞧,八仙过海!”即右脚踢一下,着一下地,谓之“踢”;左脚独立,右脚连踢不着地,谓之“端”;用脚面踢,谓之“蹦”;用脚踝,即外侧踢,谓之“”;左右脚对踢,谓之“盘”;左右交叉一盘一,谓之“里踢外”;前面踢高,跳起,用左右脚跟再从左右腿后面把毽子踢起,谓之“探海”。变化无穷,每种几个,一口气连着把全套都踢下来,才叫“会踢”。当时这些会踢的小朋友,在孩子中便是受人仰望的英雄了。我很粗,始终踢不高明,但我有另一功夫,会制毽子,做得很好,所以会踢的人也引我为同道。儿童游戏,踢毽子之外,最普通者,尚有弹球、玩烟卷画片等,一般人童年都经历过,几年前,一位老表兄还同我说小时候玩大联珠洋片的事,现在烟卷牌子虽多,但无画片了。

拉洋片

五十多年前,在北京夏天逛荷花市场,真是男女老少,贫富官民,没有一种人不喜欢,没有一种人不适宜的场所……我孩提时,暑假到什刹海玩,是由太平仓、西皇城根、西步压桥绕过去的,一走完乐家花园北墙根,不远,就到了荷花市场。在大柳荫下,远远的就先听到一种声音:“咚咚锵……咚咚锵……”这是什么呢?这是老太太和十来岁的儿童最爱看的玩艺———拉洋片。

声像娱乐工具发展到今天,家家都有电视机,到处都可看到电影、录像,自然没有人再提“拉洋片”了。但是在五六十年前,那还是非常吸引乡下老太太和孩子们的玩艺。

“咚咚锵……咚咚锵……看了一片又一片。嗳,来到了十里洋场上海滩,你看那呜儿地一声汽车屁股直冒烟,还有那再看一片杭州景,西湖上桃红柳绿三月天……咚咚锵、咚咚锵,再来看这一片,那吴佩孚大战阎锡山,娘子关前迫击炮,轰轰、轰轰打上个没有完,眼看着阎老西儿要玩儿完……咚咚锵。”

“拉洋片”,正名叫“西洋景”,到现在还有“拆穿西洋景”的说法。因画上有西湖景致,所以也叫“西湖景”。一架像钢琴般的彩画箱子,又用架子架起来。后面吊着八到十张大画片,前面有四五个装有凹凸玻璃的洞眼,放下一张画片,即可从洞中张望。箱子边上还装着锣鼓架,拉绳和片子连在一起,一拉,锣鼓有节奏地乱响,片子也吊起一张,演唱人按次序拉动演唱。旁观者可以看到上面的片子,引起了兴趣,坐下来再看看放大了的图片。十分好玩,主要在于演唱人的精气神和滑稽有趣的唱词,调子基本一样,但唱词不同,各人有自编的词。北京“拉洋片”也出过名人,天桥八大怪之一的“大金牙”,就是载誉京华的“拉洋片”艺人,他的箱子大,片子大,都是庚子以来的时事片,唱词吸引人,所以名满京华,成为“拉洋片”演出界的名人。“拉洋片”最后一片只能在下面从洞眼中张望,从不拉上来给旁观的人看,因为那是画着伊甸园偷吃禁果的图像。但孩子们不大注意这个,更爱看的是“迫击炮轰娘子关……”。我记忆中,天桥因路远,很少去,而且也不大喜欢那地方,那时的拉洋片对我说来无所谓,而什刹海拉洋片太值得思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