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钱

报载某个地方,在建造楼宇,挖掘地基时,挖出了大量的古钱,其中大多是唐代的,也有不少秦、汉以来的五铢、半两等古钱,这肯定是前朝不知名氏的一个窖藏,生前经之营之,聚之唯恐不多,藏之唯恐不秘,而身后渺茫,千百年后,又无意中被发现出来,而当年窖藏者则无处查考了,仔细思量,能无“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之感乎?不过,不谈这些,只就古器物来言,还是一条很有趣的消息。在目前古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一下子多了这么许多古钱,不是很有价值的事吗?

古钱,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自从秦代以来,我国就创造了外圆内方,中间有方孔的“孔方兄”,直到清代的“宣统”,每一个皇帝都要铸自己年号的钱,总计起来,真不知铸了多少千千万万,前后两千年,那是数也数不清的。明、清二代,在钱法上基本是稳定的。在北京有两个铸钱的机构,在外省,各省有各省铸钱的机构。这些铸钱的机构,不论北京和外省,都叫“局”,新铸好的钱,第一次拿出来流通,叫做“新出局”的钱。《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道:“抬了三张炕桌,每一张上搭着一条红毡,放着选净一般大新出局的铜钱……”所说“新出局”,就是这个意思。

各省铸铜钱的“局”都归各省藩台衙门管,如福建的叫“宝福局”,山西的叫“宝晋局”,云南的叫“宝云局”,甘肃的叫“宝巩局”等等。北京是京师,则有两个局,一是户部的宝泉局,一是工部的宝源局。宝泉局在北新桥大街路西,宝源局在东单石大人胡同。明、清两代流通的制钱,可以说最早都是由这两个局铸造出来的。为什么说最早都是由这两个局铸造出来的呢?这要由各种制钱的第一枚钱说起。

即使在今天,人们家中可能还保存着一枚两枚的制钱,如“康熙通宝”、“光绪通宝”之类吧。它最早是怎么铸出来的呢?在清代,一个新皇帝登基了,宝泉、宝源二局奉旨按照新皇帝的年号铸新钱,先用纯铜錾凿成二钱三分重的钱样子,谓之“祖钱”,送进宫去给皇帝看,御览认可后,再以之翻出模子,铸造一批一钱六七分重的,这就是翻砂翻出的了,叫作“母钱”。这种母钱送进宫中,留下一些,保存在宫中,作为“钱式”,以当历史上实物资料。一部分就作为钱样子,命令宝泉、宝源二局依式铸造。并且把母钱式样用公文颁发各省钱局依式鼓铸,很快一个新朝代新年号的制钱就在各省流通开了,但是它的根,还在北京宝泉、宝源二局,所以说,所有的制钱,最早是这两个局铸造出来的。

清代的制钱,就其本质说来,是当年国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钱币,因之叫“制钱”。当年虽然也用纹银,但是以重量计算,不断地浇铸银锭,在流通时被剪成碎银,又不断被聚拢重新浇铸,国家始终没有固定单位的法定“制银”,因而白银,不论大元宝也好,小锭子、锞子也好,都不是法定钱币,只有制钱才是国家规定的通货,小到一文钱,大到几千贯、几万贯,都是如此。

法定钱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由国家机构制造发行。清代的“户部”,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正是发行货币的单位,其领导下的宝泉局鼓炉铸钱,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工部也有宝源局可以铸钱呢?那时的工部,相当现代的建筑部之类的机关,是负责修建国家和皇家各种巨大工程的,有什么权力可以发行通货呢?今天说来,就要稍作解释了。

老实说,明、清二朝的工部,虽说是国家的六部之一,但实际上只是皇家的御用建筑厂,主要任务是给皇帝修宫殿和修陵墓的。这种工程动不动就要领几万两银子的经费,而大批的工匠开支,全是用制钱,一个大工地上,每天要开销几千贯钱。一贯就是一千枚制钱,一千贯就是一百万枚铜钱,这样多的制钱都是零星开支,不能用白银代替。因此每天要大量的现钱,铜钱很重,如果各地去收集,每天搬运也不便,因而工部也设立宝源局,自己铸钱了,这是从明代就开始的,而且铸钱是一桩好买卖。

据明代记载万历时修建乾清、坤宁二宫的专书《两宫鼎建记》说:每银一两,铸钱六百九十文,市价是每钱四百五十文换银一两。发给工匠工钱伙食,均以五百五十文作银一两,每银一两收利一百四十文。日散十万钱,然人止得三二十文。从这段记载中,可知明、清二代工部也设局铸钱的原因。不但便于发放大批瓦木工匠的工钱、伙食,而且还有利可图,比用白银向市面上兑换铜钱合算的多。对工匠说来,似乎多赚了铜钱;而对工部说来,每铸三两白银的铜钱,几乎可以多出一两白银来。这个利润是很大的了。

北京俗话中,旧时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大钱也不值。”或者说:“一个小钱也不值。”都是贬低某一事物没有价值的意思。为什么又说一个“大钱”、又说一个“小钱”呢?简单地说:太平军兴,威胁了清朝的统治,咸丰时,清朝经济困难,通货膨胀,铸了当十钱,说是“当十”,但后来流通中,只当两枚制钱用,这就是“大钱”,另有小铁钱、鹅眼等小钱,两枚抵一枚制钱用,都叫“小钱”,这样制钱之外,又有大钱、小钱了。

用过大钱、小钱的人,已十分稀少了。等到用了铜元,那就等于清代的当十钱,小铜元北京叫“小铜子”,等于十枚制钱,大铜元北京叫大枚,等于二十文制钱。制钱改铜元,等于国家一下子把币制提高十倍,大利是统治者得了,损失是老百姓负担了。银元和铜元,并不是直接关系。因为银元的辅币是角、分,十分一角、十角一元,比例是固定的,最早银元与制钱的比例,后来银元与铜元的比例,实际都是银价与铜价的比例,由民初到三十年代,总趋势是银价越来越高,铜价越来越低。后来采取了“白银政策”,只用纸币,不用银元。而三十年代中期,北方乡间还用银元,北平已不用银元只用纸币了,每元换铜元四百六十小枚,二百三十大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