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蓝塑

我国古代著名的塑像家,江南最著称者为唐代的杨惠之,据传苏州甪直保圣寺的半堂罗汉就是他塑的。在北京,最著名的则是元代的刘元。在北京西安门里,府右街北口,有一个很小的胡同,地名刘蓝塑,又叫刘銮塑。胡同虽小,名气却很大。据说这里原是元代“天庆观”旧址,天庆观的神像都是元代名塑像家刘元塑的,自古至今十分出名。《天咫偶闻》记载本世纪这里的情况道:“天庆观在旃坛寺南,俗称刘銮塑,神像皆出元刘供奉銮手,今已颓败零落,蔓草塞门,过者瞻望太息。”现在当然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始末了。

刘元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人才。他名元,字秉元,宝坻县人。年轻时作道士,从青州杞道录(人名)学会了塑像,当时已很出名,后来他奉元世祖忽必烈召,塑大护国仁王寺佛像,又从尼波罗人珂尼哥学习印度塑佛法。珂尼哥是忽必烈的匠人总管,称为“国公”。刘元学会了他的塑像绝技,即先在泥塑像下糊多层绸,后给以髹漆,待去掉泥土,再涂上真金,这样做成的金佛像,叫作“搏换”,俗语叫“脱活”,直到现在,北京还有这句俗语。刘元学到绝技之后,给元代两都,即下都(宣化北)和大都(北京)的大庙塑了不少名像。所谓“西出梵相,神思妙合”,号称“天下无与比者”,官封“昭文馆大学士”,并奉上谕:非有旨,不许擅自为人塑像。可惜的是刘元的塑像传到后世的很少,现在则更是绝响于人间矣。因为塑像不比绘画易于流传,他的同时人虞集在《刘正奉塑记》中就曾对此有感。在张彦远的《名画记》中,记录画人数十名,而塑像者只一二人。说道:“良由画可传玩,模拓久远,塑者滞一处,好事识者,或不得而览观,使精艺不表白于后世,诚可慨也。”当时他已意识“塑”之不能致远传久,但却未考虑到后代的大量破坏,否则那感慨就更多了。

北京朝阳门外有座东岳庙,一直到前几十年还安在,那里的塑像就十分出名。庙虽几经重建,塑像依旧精彩。庙里有阎王殿,有狰狞的恶鬼塑像,像下装着木轮子。塑像下的地是空的,连着轮子,游人推开殿门,跨进门槛,一脚踏在塑像前的地下,塑像便突然旋转到你身前,抡起手中的白粉口袋,打在你身上,如无思想准备,便会吓个半死,所以人们说起东岳庙的塑像,大有谈虎色变之感。传说东岳庙的塑像是出自刘元之手。《帝京景物略》说:

庙在朝阳门外二里,元延祐中建,以祀东岳天齐仁圣帝……帝像巍巍然,有帝王之度,其侍从像,乃若忧深思远者,相传元昭文馆学士艺元手制也。

其实这传说是错误的。因元代北京有两个东岳庙,一在城内,成于延祐(一三一四年)之前,乃刘元所塑;一在朝外,成于至治(一三二一年)之后,非刘元所塑。参看虞集《道园学古录》中《刘正奉塑记》和《东岳仁圣宫碑》二文所记,延祐所建,在城里东南隅,元代大都南城墙即今长安街。正面南门丽正门即后来天安门的位置,因而“城内东南隅”应为现在东单以北及以东,总布胡同一带。这个在永乐修明代北京城时,可能已经破坏了。明代只剩下朝外东岳庙,刘侗等人可能未注意《道园学古录》,因而以误传误,实际真的刘元塑恐怕早在明代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