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龙回

二月二日,龙抬头。过去过年,由腊月开始,节目不断,陆陆续续,似乎一直要过了二月初二才算结束。中国六千年前,就有龙的形象,视为神物,直到晚近,才日渐淡漠。过去年年皇历上总要有图注明今年“几龙治水”,由一龙到九龙,各年不同。“云从龙,风从虎”,《易经》上明确写着。中国从古是农业国,靠天吃饭,祈求的是风调雨顺,龙是管雨的,自然要敬重它。蛰伏一冬,春天来了,它要抬头理事了,自然也有一番盛典。明沈榜宛署杂记》云:“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曰引龙回。”《京都风俗志》亦记云:“俗谓此日为龙抬头,此日饭食皆以龙名。如饼谓之龙鳞,饭谓之龙子,面条为龙须,扁食为龙牙之类。”

从上两则所记,可见明、清以来,“二月二”作为节令的故事。妙在后一则,当时是有皇上的年月,真龙天子,至高无上。而老百姓居然要吃它的鳞、吃它的子、吃它的须、吃它的牙,这还了得。不由地使人想起“批逆鳞”、“捋虎须”等成语,以及“老虎口中拔牙”的俗谚,似乎感到这是性命交关的事。看来当年有皇帝真龙天子时,还是比较民主的,因此似此种种也居然没有成为防扩散材料,这不奇怪吗?

二月二的风俗故事,不只明、清,早在元代就有了,欧阳原功《渔家傲》云:

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士女城西争买架。看驰马,官家迎佛喧兰若。水暖天鹅纷欲下,鹰房奏猎催车驾。却道海青逢燕怕。才过社,柳林飞放相将罢。

这首词中说的是元代北京二月里的风光,一上来就写了引龙回的风俗。欧阳玄圭斋集》中有十二首《渔家傲》,按月写元代大都岁时风土,是很有意思的,不过有些事,因年代久远,颇难理解,也不易说清了。但也有不少风俗,在几十年前的北京则还在部分人家中存在着,如前面词中“引龙灰向银床画”一句,说的就是二月初二的“引龙回”或称作“引钱龙”的故事。这是很有趣味的事,到那天,天不亮就起来,捧一畚箕细炉灰,打开街门,很神秘地拿炉灰沿着临街房子的墙根,撒一条细线,进了大门,沿着墙根,弯弯曲曲,一直撒到房中,绕床脚撒一圈,再沿墙撒到灶下为止。要撒的细,但绝不能中断,像是后来大扫除时,在墙根屋角撒石灰粉一样。记得做孩子时有孩子的想法,虽然“龙”呀等等,在脑海中存在着,但并不占主要地位,感兴趣的只是一点点细炉灰沿墙根居然能撒成一条线,而且蜿蜒不断,感到十分好玩,因此不但爱亲手撒,而且特别注意断不断的问题,这样就在脑海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还宛在目前。

中国古代人以极丰富的智慧,幻想出“龙”这样的神物,变化无穷,实在是了不起。北京人对它更有特别的热爱,近人沈太侔《春明采风志》也说:

龙抬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是日食饼,为“龙鳞饼”,食面,为“龙须面”,闺中停针,恐伤“龙目”。又以祭余、素烛遍照壁间,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

事实上这种风俗包含着很重要的卫生意义,因冬去春来,天气渐暖,万物萌生,各种害虫也都在“龙抬头”的日子里,日渐“起蛰”,因而从明代开始在二月二还有“熏虫儿”的风俗。《康熙宛平县志》云:

因荐韭之余,家各为荤素饼啖,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儿”,谓引龙以出,且使百虫伏藏也。

不过“引龙回”后来民间叫作“引钱龙”,那完全是发财意思,就是希望钱像龙一样,不断滚了进来。正是财神前对联的意思:“财源茂盛滚滚来。”所以钱龙不但引进,而且不能断,不但要引到水缸处,还要引到财神龛那里,烧完香,上完供,磕完头才算完呢。

过了二月二,“年事”才算全部过完,惟似此春明故事知者已少,只能当作“民俗学”的资料谈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