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

偶然看到电视节目中,播放冬季奥运会上溜冰比赛,不禁想起北京溜冰的事来。长江流域,由南京以南,冬天也很冷,也结一点冰,但很难结成坚冰,结两三天就化了,不能冰封河面,所以不能溜冰。北京则不然,一上冻,河面就冰封了,冰封河面有一寸厚,上面就可走人;有一尺厚,走大车都不要紧,健儿溜冰,那真不在话下了。

三十年代在北京做过学生的人,大概都有一点溜冰或看溜冰的经验。那时一到冬天,北京大约有三四个冰场,一个在中南海新华门内往东湖面上;一个在北海漪澜堂、道宁斋前;一个在北海北岸五龙亭前。有的年代里,在北海双虹榭前也开冰场。开冰场都是北京棚铺的生意,一上冻,早就同各公园联络好了,到时候用杉篙、芦席在冰上围一个大圈,拉线吊上电灯,就是冰场。每天晚上溜冰结束之后,把冰上冰刀划的冰屑扫干净,用橡皮管子接上自来水洒一层水,夜间一冻,明天又是精光溜滑,冰面像镜子一样了。北海几家冰场,都在茶座前面,本来冬天公园游人少,茶座生意冷清,一开冰场,漪澜堂、道宁斋、五龙亭、双虹榭几家字号,照样可卖茶、卖点心,生意就更热闹了。中南海新华门里面那家,因平时那里无茶座、饭馆,届时棚铺不但要在冰上围冰场,还要在岸边搭茶棚,卖茶、卖热点心,如包子、汤面、炒面等,生意十分好。到中南海溜冰比北海有一个好处,就是省一张门票,只到冰场买票及付存衣帽和鞋的钱就行了。那时中南海名义上是公园,但里面有不少机关和住家,学生可以随便跑进去。

当年冬天常举行化装溜冰。记得在五龙亭举行时,常有一个六七十岁白胡子飘洒的老者也来参加,表演的全是中国式的溜冰,十分精彩,比如他冰上拿一个朝天登,或金鸡独立能一立老半天,这在一般洋学生是没有这样的功夫的。这个老头儿,溜冰时穿一身黑缎子的中式紧身棉袄裤,飘洒着一大把白胡子,十分神气。从他裤腿上缠着绑腿带的古老打扮,看上去似乎像京戏《洗浮山》中贺天保的打扮,岂不知这正是清代末年带点“匪式”的摩登装束。讲究黑洋绉夹袄夹裤,黑缎子棉袄棉裤,谓之夜行衣,这并不是安分人的打扮。时代久远,人只看到这古老的样子,而不知他当年的情况了。据说他当年曾表演给西太后那拉氏看,同唱戏的王瑶卿、谭鑫培一样,是个“老供奉”呢。当年宫廷中也是讲究溜冰的,不过那是中国式的古老的溜冰,当另文介绍,这里只回忆三十年代的冰场。溜冰的绝大多数都是大中学校的学生。说也奇怪,那么冷的天气,不少女同学也都穿着棉袍、蓝布大褂溜冰,小腿上只是一层薄薄的袜子,有的甚至是丝袜子,而居然不冷。男同学穿棉袍子、蓝布大褂溜冰的则更多了。穿长袍子溜冰,现在的人恐怕想也很难想象了。

记得在小口袋胡同上中学时,不少同学都是冰鞋放在书包里,一下学就往冰场上跑。不过我不会溜冰,第一我从小体育技能差,很小的时候,一次向同学借了冰鞋,穿上一踏上冰就摔了个大马趴,差一点把眼睛摔瞎,因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看见冰就害怕,没有勇气再试了。第二那时买双冰鞋价钱很贵,家中日月艰难,哪有闲钱买这玩艺呢?因而少年一过,对此也再无兴趣,很少想到了。

宫中冰嬉

古诗云:“燕山飞雪大如掌。”北京虽然不像东北哈尔滨、牡丹江那样寒冷,但是朔风一吹,河封之后,也有两个多月的坚冰期,所以滑冰从清代就很盛行。那时溜冰自然和现代不同。清代宫廷中的滑冰游戏,是作为技艺,表演给封建皇上看的。那是由八旗兵表演,兼有讲求武事的意义的。道光《养正书屋全集》中收有两首观冰嬉的诗,其中有一首道:

太液开冬景,风光入望清。

推恩绳祖武,敕政廑皇情。

竹爆如雷殷,池水若砥平。

八旗分整暇,千队竞纵横。

瞥睹奔腾急,欣看组练成。

彩球连命中,羽笴叠相鸣。

临阅因时举,趋随沐泽荣。

帝诚通帝谓,瑞雪即飞琼。

诗是非常蹩脚,可以说不成其为诗,“帝谓”不知所云,无书可校,存疑。其中列队奔腾、八旗阵容可以想见是士兵演习,“彩球”、“羽笴”,可知有夺彩球、射箭等项目,记得较清楚,因而作为史料却是难得的。据《金鳌退食笔记》等有关记载,宫中冰嬉是,每年十二月,择日在三海冰上设御座。皇帝来看冰嬉,一是“抢等”,在离御座二三里外,树大旗,皇上坐冰床,又名拖床,鸣一炮,大旗下亦鸣炮;大旗下列队士兵,着冰鞋,急驰而来,滑到御床前;御前侍卫一一拉住,以分头等、二等行赏。二是“抢球”,分左右队,一衣黄,一衣红,御前侍卫以一皮球猛踢出去,至场中,左右分抢,抢着后再抛出去。另一队跃起遥接。接下来还有转龙射球、射天球、射地球等表演。最早八旗兵都有冰鞋表演,道光之后,只命内务府三旗预备了。从记载可见,那时宫中溜冰,似乎也像军事演习一样,是列队进行的。另外还扔彩球,很有些像现在的打冰球,可惜后来这种中国式的溜冰冰球之戏失传了。

除去溜冰、冰球表演外,还有冰上特技表演。据同、光间陈康祺郎潜纪闻》记云:

禁中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扑者为胜。

这有些类似现代的高台滑雪。那时的冰鞋也是中国式的。据《燕京岁时记》记云:“冰鞋以铁为之,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能暂止。”不过这些后来都为舶来品所代替了。还记得好莱坞拍摄的宋雅海妮的溜冰影片《凤舞银冰》,当年在平安电影院放映时,真可以说是风靡一时,女溜冰健儿们都学着宋雅海妮的舞姿,在各个冰场上一条腿翘起来,不停地打旋子,大大地出过风头,当然也有不少人大大地摔过跤。

北京北海等处的冰场,一般也只是溜溜冰,没有其他花样,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之后,有一南小街棚铺的掌柜的,很会动脑筋,在王府井南口东长安街路边空地上,租块地皮,搭了大席棚,装了电唱机、彩色电灯,开音乐舞蹈冰场,做了两个冬天好生意。当然,现在溜冰都有音乐和灯光,这些已不足为奇了,可在当时这还是很新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