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常把一个国叫做“国家”?现今时候,国是国,家是家,一个是公有的,一个是私有的,两种组织分得极清,为什么古人却把它们混合了?我们要说明这个问题,须知人类最早的结合形式是家族,由家族扩大开来就成为部落。在部落时代,彼此都自给自足,虽说鸡鸣狗吠之声可以遥遥听到,然而这一部落和那一部落不发生什么政治经济的关系,并没有互相来往的必要。日子久了,有些部落因为通婚,有些部落因为攻打,渐渐发生了些联络。等到某一部落里出了一位雄主,他用武力吞并了邻近的部落,又用政治力量支配了别的部落,于是就有规模阔大的部落出现。由大部落再发展开来,就成立了王国。虞、夏、商、周的起来,大概都曾经过这样的程序,这些王国的出现,并不基于人民的公意,而只是一家一姓的英勇成绩。因为这样,所以一国就是他们一家的大量扩张,土地和人民都只是他的私有财产。他高兴把自己所有的土地和人民分给他的子弟和姻戚们时,这些土地和人民又成了他的子弟和姻戚们的私产了。他的子弟和姻戚们承受了他的赏赐,再分给自己的手下人时,这些土地和人民又成了他们的手下人的私产了。那时候只有私产的观念,无所谓公有。其实,我们倘若查考这个“公”字的来源,也何尝是现在所谓公共的公,乃是王公的公啊!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国便是最大的家,小国便是次大的家,卿大夫便是再次一等的家;家国一体,家指人众,国指疆土,只是一事的两面,所以家可以叫做国,国也可以叫做家,又不妨拼合起来而叫做国家。

国王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给他的子弟和姻戚叫做“封建”,封是分划土地,建是建立国家。这个制度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没有材料,不能凭空说话。从商朝遗下的甲骨文看来,至少在武丁之世已有了许多封国的事实。他把有功的武将封出去,封在什么地方叫做侯什么,像封在雀的叫侯雀;又把自己的儿子封出去,封在什么地方叫做子什么,像封在郑的叫做子郑,封在宋的叫子宋。再有一个特别现象,就是分封他的夫人。大家知道武丁是一位贤王,却不曾知道他是一位多妻大家。现今在甲骨文里所发现的他的夫人已有五十八位之多,当然还不止这些。那得宠的夫人一定住在宫里陪伴他,至于失宠的呢,他就把她们分封到别地方去,封在什么地方叫做妇什么,像封在庞的叫妇庞,封在邢的叫妇邢,武丁有时叫这些女国君去祭祀,有时又叫她们去征伐,她们领着命令往来出入于朝野之间,好像是亲信的使臣似的。还有许多邻近的国家,屈服于商朝的威德,承认了商朝的宗主权,武丁也就依着他们原有的国名,给他们一个侯或伯的封号,例如井方受封为井伯,虎方受封为虎侯,犬方受封为犬侯,周国受封为周侯。侯、伯,是他所颁给的爵位。妇、子,是他的家庭关系,也就当作了爵位。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男”字,看来性质和侯相同,但地位比侯次了一等。例如武丁时的侯雀,到了武乙、文丁的时候忽然改称为雀男,足见这个雀国之君的地位变动了。这些封建之国对于商王的义务大约有五种:第一项是边防,有来侵犯的便向商朝报告;第二项是征伐,遵从商王的命令去挞伐那些反叛的国家;第三项是进贡,把自己国里的出产像龟、骨、牛、马、象、陶器、笄具等物送到商朝去;第四项是纳税,把稻、黍、麦等农业品提出几成送到商朝去;还有一项是服役,例如商的畿内要人种田时,就可向各国征集民夫。这样看来,在商的后期已经有了很完备的封建制度了。 1

我们现在且来讨论一下这些国君的名义。为什么大多数的封建之君都称作“侯”?原来侯是“射侯”的意思,“射侯”便是射箭的靶子,在皮上或布上画了熊、虎、豹、麋、鹿诸形,树立在远处作为目标,比较胜负的。射箭是当时贵族最要紧的本领,在打仗时是武力,在宴会时是游艺。 2 王在许多武臣里边选出几个最会射箭的命他们为侯,叫他们建国于王畿之外,替王守着四边的疆土,这是最重大的职务。因为侯在畿外,所以他称作“边侯” 3 。在侯的疆域里面有时也封建了一些小国君,命他们做侯的附庸,这职位是“男”,也称为“侯甸男”,侯甸就是侯国的疆域。 4 “伯”呢,一家中的兄弟们,用伯仲叔季作排行,伯是最长的一个,因为那时家国不分,一家之长,即是一国之长,所以就用了家中的名称来称呼他。侯一定建国在王畿之外,因为畿内自有王师,用不着他们来守护;至于伯,无论是诸侯或是王朝的卿士,在畿内或在畿外,都可以使用这个称号,不受什么限制。 5 “子”这一名,可以称王的儿子,也可以称侯的儿子,倘使一个诸侯有两个儿子,他把侯位传给一子之后,还划出国内一部分地方传给另一个儿子,等于男附属于侯,那么这另一个儿子就不称侯而称子了。还有蛮夷酋长,他并不为王守土,他的国家也不经王的封建,然而不能不用一个国君的名称来称呼他,也只得姑且称他为子。 6 所以伯和子的初义都是家族中的亲属关系而不是爵位,因为使用日久,忘记了原来的意义,就仿佛是爵位了。 7

从上看来,侯和男是一个系统,都是封国的专号。伯和子又是一个系统,乃是家族的通名。男之对侯有主属的关系,子之对伯有长庶的分别。在这四个称呼之外,还有几个名词该注意的。其一是“公”,这是王以下国君的通名,即是“君”字的音转,所以侯伯子男都可称公,正和“诸侯”的意义一样。 8 其一是“采卫”,凡是旧有小国,和王室本来不发生什么联系,而疆土包围在某一个侯国之内,他们该供职于王侯,这叫做采;他们应当屏藩侯国,这叫做卫。采卫的地位也正和男国相等,都是侯国的附庸。 9 还有一个是“侯伯”,也叫做“孟侯”,伯和孟都是首长之称,所以这是侯中的领袖的意思。这本是天子在诸侯里挑选一个给他任命,后来竟渐渐变成了不受天子命令而占有强大势力的霸主了。 10

且说周武王克商之后,想把自己的势力发展到东方,就采取了商朝的成法,封他的亲弟叔鲜于管,叔度于蔡,管地扼着黄河的中流,蔡地占据淮水的上游,叫他们监视东方诸国;不过这两个地方虽说已在周东千里,究竟还东不了多少。 11 自从周公旦二次克商,周室的地盘才开拓到黄河下游和济水流域的全部,他就放开手去封建许多兄弟和姻亲做诸侯,因为多的是土地,也就不管这班贵族射箭本领怎样了;后来成王又继续封建。那时姬姓之国分配在黄河流域的,在今陕西境内有韩、贾、芮, 12 河南境内有焦、毛、滑、东虢、祭、原、邘、雍、凡、胙、卫, 13 山西境内有耿、郇、魏、虞 14 ,河北境内有燕、邢等国, 15 其中以魏和燕为大;分配在汾水流域的有荀、杨、霍、晋等国,其中以晋为大; 16 分配在济水流域的有曹、郜、茅、极、滕、鲁、郕等国, 17 其中以鲁为大;分配在淮水流域的有应、沈、息、蒋等国, 18 其中似乎没有什么大国;分配在汉水流域的有唐、随、聃、巴等国, 19 其中以随为大;此外还有封在渭水流域周国原有的疆土之内的西虢、酆、毕等国。 20 周王室的姻亲,太王的夫人是太姜,王季的夫人是太任,文王的夫人是太姒,武王的夫人是邑姜,武王的长女太姬嫁给周的陶正虞阏父的儿子满。虞的姓是妫,所以周有天下之后,所封的异姓之国,在淮水流域的有姜姓的申、吕、许、向,有姒姓的杞,有妫姓的陈; 21 在济水流域的有姜姓的齐、纪、州、鄣,有姒姓的鄫,有任姓的薛,有妫姓的遂; 22 在汉水流域的有姜姓的厉 23 。真个是星罗棋布,节节驻防。这些国君的名义也同商朝一样,不是侯和男,便是伯和子,所差的只是没有女国君而已。那时新封的国家究有多少,可惜他们不曾传给我们一张单子,一幅地图,我们无法完全知道。我们只能照着古书偶然记下来的说,太王的子孙受封的有二国,王季的儿子受封的有二国,文王的儿子受封的有十六国,武王的儿子受封的有四国,周公的儿子受封的有六国。 24 有人说,周公封建七十一国,其中姬姓之国独占了五十三, 25 这话也许是可信的。又有人说,周朝封的新国一共四百多,压服的旧国一共八百多, 26 这话怕是夸张了。总之,在这时候,周朝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的东头,东到今山东半岛,南到江、汉,北到辽、滦, 27 地方着实不小。他们把这一大块土地重新整理了一次,除留下一千多里见方的疆土作为王畿之外,一方面建立新的屏藩,一方面羁縻旧的部族,他们算是一统天下了。

这些受封的诸侯,在王朝都有一定的班次,不许僭越。他们每隔五年该朝见周王一次,逢到周王祭祀上帝的时候也该去助祭,借着这类的机会便把班次排列起来,教他们认识了自己和王朝的关系,也认识了国与国间的辈分的长幼,爵位的高低,希望他们遵守这个秩序,好使天下太平无事。 28 诸侯对于周王都有进贡的义务,进贡的多少照着这个班次而定,班次高的贡的就重;这也不是十分固定的标准,封国在王畿之内的诸侯班次虽低,也该多贡。除了贡物之外,还有军役和力役也应当服劳,这都叫做“王职”。 29 诸侯平时应当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但异族的国君住得远的也容许他们一代来朝贡一次。 30 诸侯不经王的承认,照例不能算作正式的国君,所以新立的国君必须得着周王的册命,表示他和周王发生了君臣的关系。 31 诸侯国内的行政机关大略和王朝相同,不过规模的大小有些差别。诸侯在自己国内可以自由行使他的统治权,不受周王的干涉;但大国之卿也有由周王派去的,这大国之卿的地位就等于小国之君。 32 诸侯有了大过失,周王可以黜革他的爵位,或派兵去征讨。 33 那时四边的异族称王的不少,就是所封的诸侯有的也称王自娱,诸侯为表现他们对于周王的尊敬,尊称周王为“天王”,表示他的崇高的威严是没有匹敌的。 34

所谓封建,不是划出一块土地给与这位国君就算完事,还要分给他多少人民来替他奔走服役。周人当克商之后,多的是这班亡国之民,所以就把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这六族殷民分给鲁侯伯禽,又把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这七族殷民分给卫侯叔封。那封在晋国的叔虞,那里尽多戎狄之民,就把怀姓九宗的人们给他支使。 35 像这一类的事情,当时也不知有多少,现在一样无法细说,因为他们这样做,所以那所封之国,统治者是一族,被统治者又是一族。种族既不同,风俗自然各别。试举一例:社是地神,各家都得崇奉,正像后世的城隍庙和土地堂似的,遍布于各地。但在鲁国境内却有两种社,公室的社叫做周社,人民的社叫做亳社。亳是汤的都城,所以亳社就是商社。 36 鲁的公室是周王的一族,他们祭的社是周式的;鲁的人民乃是商的遗民,他们祭的社是商式的。邾、莒都是东方原有的国家,鲁国伐莒,把捉到的俘虏献给亳社,后来和邾国交战,又把邾君益捉来献给亳社, 37 可见鲁的执政者对于当地部族是一切沿用当地的礼法和神权的。因为鲁君虽取得了那地的统治权,却不曾改变他们原来的风俗习惯,靠了这种放任政策,居然主客相安,从来没有引起种族的斗争。

有些从商代遗留下来的国家,像楚、徐等等,对于周朝并不心悦诚服,常在等待着机会起乱子。他们在国内也自称为王,只是屈于周人的威力,对于周王负有进贡的义务。楚国的出产有一种菁茅,祭神的时候注酒在茅上,会得渐渐儿渗下去,像真给神灵喝干的一般,周朝祭祀时都用它,就定作楚国的贡品。 38 成王时,召集诸侯到岐山之南结盟,竖立了高大的木表,安放了神灵的祭筵,许多王弟母舅簇簇地照着班次站在台上,好不威风;楚国虽说力量不弱,究竟周人看他们是荆蛮,所以但叫这位楚君看守庭燎,不让参加歃血之盟。 39 楚人记着这一类被轻蔑的仇恨,开始不客气的把汉水流域的许多姬姓国家吞并了。 40 周昭王南下亲征,固然南夷、东夷来朝见的有二十六国之多,终究他死在汉水之上,没有回朝,楚国也从此不贡菁茅了。 41 周穆王时,徐王又准备反周,但没有成事。 42 犬戎是西戎的一种,本来规定他们每传一代对周朝进贡一次,穆王为要他们常送东西进来,出兵征伐,结果只得着了他们的四头白狼和四头白鹿,自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朝贡了。到了幽王之世,犬戎就和申侯等攻杀幽王,把周室的宝器统统掠走。 43 宗周残破之后,周王东迁洛邑,那地适当楚的北境,所以楚王的野心很大,常想取周而代之。商、周的最大国宝是九鼎,楚王竟开口向周朝问起鼎的大小和轻重来,大有把它迁走的意思。 44 倘使没有齐桓公和晋文公一班霸主出来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了中原的诸侯抵抗他们的侵略,周王的天下也早结束了。这是后话,按下不提。

那时姬、姜、任、姒、妫诸姓以外的国家,就现存的材料看来,大致还有十几个姓。商是子姓,遗国有宋、戴、谭等,都在济水流域。 45 太皞后是风姓,遗国有任、宿、须句、颛臾,都在鲁国附近。 46 姞姓之国有南燕,在卫国附近。 47 曼姓之国有邓,在吕国附近。 48 芈{音mǐ}姓之国有楚、夔、越,曹姓之国有邾、莒,妘姓之国有邬、郐、路、偪阳,这三姓都说是祝融氏之后,和夏代的大国昆吾,商代的大国豕韦出于一系;芈姓之国移到南方,没有碰着强大的势力,所以他们扩展地盘越来越大,而曹、妘二姓之国大都逼近齐、鲁。齐、鲁是周室封建的两个东方大国,所以他们自保不暇,只得降为采卫小国。 49 还有一个熊姓的罗国,在汉水之旁,疑即楚之分支。 50 嬴姓之国分布的地点最广,在淮水和济水之间的有奄,已给周公灭了,此外还有徐、葛、江、黄,在汉水流域的有谷,在黄河上游的有梁,在渭水上游的有秦,他们这一族从极东到极西都有。 51 偃姓之国最为集中,六、蓼、桐、舒、舒蓼、舒庸、舒鸠、英氏八个国家都在江、淮二水之间,即今安徽西部。 52 归姓之国只有一国胡国,在六和蓼的北面 53 。此外有几个戎狄之国也曾把他们的姓传了下来,如赤狄姓隗,在今山西,小戎姓允,在今陕西;鄋瞒姓漆,在今山东;鼓国姓祁,在今河北。 54 其他还有许多国是不知道他们姓什么的,还有许多姓是不知道属于哪些国的。 55 总之,除掉新封的姬、姜诸国和几个虞、夏、商的遗裔之国而外,是都被周人看作蛮夷的。提到什么事,总是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出发,把两方面分别看待。 56 其实,这些蛮夷如徐、楚、邾、莒,还是比周人先进于华夏的呢。 57 再进一步说,就是那时华夏的中心姬、姜二姓也何尝没有不曾华化的。例如晋献公伐的骊戎,娶的骊姬,就是姬姓之族而留滞在蛮夷的;晋人役使的姜戎,就是姜姓之族而留滞在蛮夷的。 58 更进一步说,岂仅有不曾追随了周、齐而进于华夏的姬、姜,就是周武王的儿子叔虞封在晋国,由他们看来应当是第一等的华夏了,然而晋国建立在深山之中,为戎狄之民所环绕,叔虞的后人竟有一部分受了他们的同化而变为戎狄的了,例如晋献公娶的犬戎狐姬,就是他自己的族人而戎化了的。 59 白狄姓姬,怕也是这个原因。 60 这样看来,所谓华夏和蛮夷原没有客观的标准,只是周人的一种政治作用的宣传,要自家人团结起来以共同抵御外侮而已。

注释

1 本段所列事实见胡福林先生《卜辞所见之殷代农业》文中《农业管理》节,及董作宾先生《五等爵在殷商》(《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三分)。

2 见《仪礼》中《乡射礼》及《大射仪》篇。古代的学校即是练习射箭的地方,如《静敦铭》云:“王命静司射学宫。”

3 《盂鼎铭》云:“惟殷边侯田(甸)雩殷正百辟。”

4 周公子《明保彝》(亦称《夨彝》、《令彝》)铭云:“众诸侯,侯甸男,舍四方令。”以校《尚书》,知“侯甸男邦采卫”(《康诰》),“侯甸男卫邦伯”(《酒诰》),“庶邦侯甸男卫”(《顾命》),其侯字均当为重文而传写者误脱之。

5 “在王甸之称伯者,如召伯虎,王之元老也;如毛伯,王之叔父也;芮伯,王之卿士也。在诸侯之称伯者,如曹伯、郕伯,此王之同姓也;如秦伯、杞伯,此王之异姓也。”(傅斯年先生《论所谓五等爵》语。)

6 诸侯封其庶子者,如西虢析出小虢,邾析出小邾,鲁析出费,宋析出萧,皆是;受封者可以称为叔,亦可称为子。吴、楚、徐等国,自称其君曰王,《春秋经》称之则皆曰子。

7 本段及下段均根据傅斯年先生《论所谓五等爵》(《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自孟子以来都以“公、侯、伯、子、男”为五等爵,近年金文研究发达,始知古诸侯称号无定,五等制并不存在。傅先生此文,剖析此五个名词不出于一个系统,其论至确。又陈槃先生《春秋杞子用夷贬爵辨》(《左氏春秋义例辨》之一篇,亦见《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一、二、三合期)中搜集春秋时诸侯之杂异称号最完备。

8 傅先生论所谓五等爵文中谓“公、君、官”等名皆似一名之分化,此数名同属见纽,公为浅喉收音,君与官为舌头收音,而并为浅喉破裂发音。

9 “采卫”一名见《书·康诰》及《国语·郑语》。其单称“卫”者甚多,《书·酒诰》《顾命》具有之(见本篇注4),《国语·周语上》云“侯卫宾服”亦是。

10 侯伯,如《左氏》僖二十八年《传》:“王命尹氏……策命晋侯为侯伯。”孟侯,如《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霸,伯之同音字。

11 管国在今河南郑县,蔡国在今河南上蔡县(入春秋后屡迁,后详)。以下所释各国今地,俱依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五》“列国爵姓及存灭表”,顾表系根据杜预春秋释例》中之“土地名”等书,而杜书又系根据《汉书·地理志》等书,是否必然尚有待于将来严格之考证。又按以下所释各国今地俱指当时国都而言,非其全境,盖国都尚有故城可稽,而全境则无舆图可求也。

12 韩国在今陕西韩城县治南。贾国在今陕西蒲城县治西南。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治南。

13 焦国在今河南陕县治南。毛国在今河南宜阳县境。滑国在今河南偃师县治南。东虢在今河南汜水县境。祭国在今河南郑县治东北。(以上诸国在黄河南。)原国在今河南济源县治西北。邘国在今河南沁阳县治西北。雍国在今河南修武县治西。凡国在今河南辉县治西南。胙国在今河南延津县治北。卫国在今河南淇县治东北,入春秋后屡迁。(以上诸国在黄河北。)

14 耿国在今山西河津县治南。郇国在今山西临晋县治东北。魏国在今山西芮城县治东北。虞国在今山西平陆县治东北。

15 邢国在今河北邢台县治,入春秋后迁。燕国在今河北蓟县境。

16 荀国在今山西绛县境。杨国在今山西洪洞县治东南。霍国在今山西霍县治西。晋国在今山西太原县治北,后南迁曲沃。

17 曹国在今山东定陶县治。郜国在今山东武城县治东南。茅国在今山东金乡县治西北。极国在今山东鱼台县治西。滕国在今山东滕县治西南。鲁国在今山东曲阜县治。郕国在今山东汶上县治北。

18 应国在今河南鲁山县治东。沈国在今河南汝南县治东南。息国在今河南息县治。蒋国在今河南固始县治西北。

19 唐国在今湖北随县治西北。随国在今湖北随县治。聃国在今湖北荆门县东南。巴国相传在今四川巴县治。按《左氏》桓九年《传》记巴人告楚请与邓为好,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邓在今河南邓县,鄾即在邓之南,又《左》哀十八年《传》云,“巴人伐楚,围鄾”,亦可证巴必去鄾不远,疑四川之巴乃另一巴国。又按《左氏》桓九年《传》,邓有聃甥,疑聃亡地入于邓,聃与邓亦相去不远。

20 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县治东。酆国在今陕西鄠县治东。(以上在渭水南。)毕国在今陕西咸阳县治北(在渭水北)。

21 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县治北。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县治西。许国在今河南许昌县治东。向国在今安徽怀远县治东北。杞国在今河南杞县治,后屡迁。陈国在今河南淮阳县治。

22 齐国在今山东临淄县治。纪国在今山东寿光县治东南。州国在今山东安丘县治东北。鄣国在今山东东平县治东。鄫国在今山东峄县治东。薛国在今山东滋阳县治南。遂国在今山东宁阳县治北。

23 厉国在今湖北随县治北。

24 《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于诸侯。”按虞即吴字,虞乃繁文。《左氏》僖五年《传》云:“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左氏》僖二十四年《传》云:“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按昔人谓封于鲁者为周公,故《传》文谓鲁为文之昭。实则《诗·鲁颂·閟宫》篇明云:“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封于鲁者实为周公之子伯禽。即《左氏》定四年《传》亦云:“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周公于周王畿内自有其封地,其后世亦继为周公,《史记·鲁世家》《集解》引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为周公”,《索隐》曰:“周公元子就封于鲁,次子留相王室,代为周公,其余食小国者六人,樊、蒋、邢、茅、胙、祭也。”其说均是。然则《左氏·僖公》篇文,文昭应易鲁为周,周公之胤,应增一鲁方合。又召公食采于召而封国于燕,其后召与燕均世守其祀,亦与周公后之周、鲁并立者同。又晋国始封之君唐叔虞为武王之子,《左传中说得极多,而《晋公墓铭》文(见《捃古录金文》三之三)云,“我皇祖(唐)公□受大命,左右武王”,与旧说成王灭唐乃封唐叔者不同,亦可疑。

25 《荀子·儒效》篇云:“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按《左氏》昭二十八年《传》云:“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一云五十三,一云五十五,数目近似,可信。

26 见《吕氏春秋·先识览》《观世》篇。

27 《左氏》昭九年《传》记周景王之言曰:“吾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此文说出周初疆域之四至。魏见本篇注14,芮见注12,毕见注20。骀即邰,今陕西武功县治西南。岐,即岐山。蒲姑为齐地。商奄为鲁地。巴见注19。邓即今河南邓县治。楚,旧说在今湖北秭归县。清宋翔凤过庭录》以为“熊绎立国丹阳,在丹水之北”当即今河南西南部内乡县一带地,后乃迁于秭归。濮,旧说在今云南东部曲靖县一带,按《左氏》文十六年《传》云:“麇人率百濮聚于选,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是濮人所在必离申息不远,当在今湖北北部。肃慎,杜《注》谓在玄菟北三千余里,玄菟郡在今辽宁省北部,杜说太远,当在今辽河流域。燕见注15,把这些地方综合起来,可知周之天下,东至山东,西至陕西,北至辽宁,南至河南。又据《公刘》篇“芮鞫之即”,芮,如为汭水则在甘肃崇信、华亭两县境,又周孝王封非子于秦,秦在今甘肃清水县境,可见周境已达甘肃东部。如再将吴国算上,则周之东南境已达今江苏南部。

28 《国语·鲁语上》记曹刿言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天子祀上帝,诸侯会之受命焉。”《左氏》桓十年《传》:“齐人饩诸侯,使鲁次之,鲁以周班后郑。”《国语·周语中》云:“夫狄无列于王室”,韦《注》:“列,位次也。”

29 《左氏》昭十三年《传》记子产之言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之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国语·周语上》记祭公谋父之言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孝经》云:“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祭物即贡物也。军役,如《左氏》桓五年《传》,王以蔡、卫、陈、虢之师伐郑。力役,如《左氏》昭三十二年《传》记周敬王言云:“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

30 《礼记·王制》篇云:“诸侯之于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周语上》云:“荒服者王,……终王”,韦《注》:“终,谓终世也。”

31 如《春秋》文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夏,……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

32 齐之二卿国氏、高氏皆天子所命。《左氏》昭二十三年《传》云:“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

33 《周语上》云:“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

34 《春秋经》称周王均曰“天王”。

35 见《左氏》定四年《传》。

36 《左氏》定六年《传》云:“阳虎又盟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解释见傅斯年先生《周东封与殷遗民》(《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

37 见《左氏》昭十年及哀七年《传》。

38 见《左氏》僖四年《传》。

39 见《国语·晋语八》记叔向语。

40 汉阳姬姓诸国,见本篇注19。但因被楚吞并多在春秋前,记载缺乏,其名不著。又淮水流域姬姓诸国亦为楚灭,诸国所在见注18。

41 《左氏》僖四年《传》记召陵之役,管仲代齐桓公与楚使言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而楚使对曰:“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可见昭王没于南征,而其没地即在水滨。据《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云,“周昭王亲将征荆,……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陨)于汉中”,则此水为汉水;而《史记·周本纪》云,“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则此水为江水。究竟是汉是江,未能详也。《宗周钟铭》云:“王肇遹省文、武堇疆土,南国子敢臽虐我土。王伐其至,役厥郡。子乃遣间来逆邵(昭)王,南夷、东夷具见廿又六邦。”此为记昭王南伐子之辞。徐中舒先生云:“、濮古同在帮并母,拟即牧誓之濮。”(《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楚、濮接壤,疑伐即伐楚也。

42 见《史记·赵世家》。然此说未必可信,说见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第九十九篇《宋王偃即徐偃王说》。

43 见《国语·周语上》及《史记·周本纪》。

44 见《左氏》宣三年《传》。《国语·郑语》记史伯之言,亦谓惟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45 宋国在今河南商丘县治。戴国在今河南考城县治东南。谭国在今山东历城县治东南。

46 任国在今山东济宁县治。宿国在今山东东平县治东。须句国在今山东东平县治。颛臾国在今山东费县治西北。

47 南燕国在今河南延津县治东南。

48 邓国在今河南邓县治。

49 楚国当周初在今河南内乡县,说见本篇注27,后徙湖北秭归县治东南。夔国在今湖北秭归县治东。越国在今浙江绍兴县治。邾国在今山东邹县治。莒国在今山东胶县西南,后徙今莒县。邬当即鄅,国在今山东临沂县治北。郐即桧,国在今河南密县治东北。路,未详。偪阳国在今山东峄县治南。昆吾在今河南许昌县境,又河北濮阳县治东亦有昆吾城。豕韦在今河南滑县治东南。其姓,昆吾为己,豕韦为彭。依《国语·郑语》,祝融之后分八姓,而《大戴礼记·帝系》篇及《史记·楚世家》则云六子。

50 罗国在今湖北宜城县治西,后迁于湖北枝江县。

51 奄国在今山东曲阜县治东。徐国在今安徽泗县治北。葛国在今河南宁陵县治北。江国在今河南正阳县治东南。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治西。谷国在今湖北谷城县治西北。梁国在今陕西韩城县治南。秦国在今甘肃清水县治,后屡迁。

52 六国在今安徽六安县治。蓼国在今安徽霍丘县治西北。桐国在今安徽桐城县治。舒国在今安徽舒城县治。舒蓼、舒庸、舒鸠三国约略在今安徽舒城县与庐江县之间。英氏在今安徽六安县治西。

53 胡国在今安徽阜阳县治西北。

54 赤狄有潞氏、留吁、铎辰等部落,在今山西长治、壶关、屯留、长子诸县境;又有甲氏,在今河北鸡泽县境。小戎,旧说在今甘肃敦煌县。非,其国当在秦、晋之间,故能为秦、晋二国迁于伊川,说另详。鄋瞒,即长狄,在今山东禹城县一带。鼓国,白狄之一种,在今河北晋县治。

55 只知其国名而不知其姓的,如郭、庸、郧、绞、赖、项、道、柏、淮夷、不羹等等,只知有此姓而不知其属于哪些国的,如酉、滕、箴、僖、儇、依等等(诸姓见《晋语四》)。

56 “内诸夏而外夷狄”一语,《公羊》成十五年《传》,春秋家列为三科之一。当时实例,如“鲁侵杞田,晋侯使司马女叔侯往治,弗尽归也。晋悼夫人(杞女)愠,……叔侯曰,杞、夏余也,而即东夷,鲁,周公之后也,而睦于晋,以杞封鲁犹可,……何必瘠鲁以肥杞!”(《左》襄二十九年《传》)又如鲁侵邾、莒,邾、莒诉于晋,是时鲁昭公赴晋盟,晋侯不见公,使叔向来辞,子服景伯对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绝兄弟之国,弃周公之后,亦惟君!”(《左》昭十三年《传》)又如鲁定公会齐侯于夹谷,齐人使莱人以兵刦鲁侯,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定十五年《传》)

57 东方文化所以能为中国文化之中心,实由其有丰厚之积累。商代文化程度之高,近以殷虚之发掘而得证明。当时鲁为奄国,齐有蒲姑氏,皆商之与国,卫则商都,宋则商之旧都。其浸润于商代文化者至深且久,故易代之后仍占有文化界之领袖地位,孔、墨百家之出,事非偶然。徐、楚、邾、莒等国并为东方旧邦,其文化程度必不弱于齐、鲁、宋、卫。观《庄子·天下》篇言“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即邾)、鲁之缙绅先生多能明之”,以邾与鲁并举可知。其以鲁为华夏,邾为蛮夷,实为当时执有统治权之周室贵族之夸辞,事实上适得其反。

58 晋献公伐骊戎娶骊姬,见《左》庄二十八年《传》,骊戎在今陕西临潼县治东,其地密迩宗周,又为姬姓,乃犹不免为戎。晋襄公兴姜戎败秦师于殽,见《左》僖三十三年《传》。姜戎本居瓜州,为秦人所逐,晋惠公招居晋之南鄙,为晋役使,见《左》襄十四年《传》。是年《传》又载戎子驹支之言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迁后八十年而犹如此,可见其华化之迟。

59 见《左》庄二十八年《传》。又《国语·晋语四》记郑叔詹之言曰:“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实生重耳,成而俊才。”韦《注》:“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之后,别在犬戎者。”

60 白狄中有鲜虞,一名中山,在今河北定县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