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渊受隋禅(618年)至昭宣帝禅位于朱全忠(907年),凡二十主,共二百八十九年。高祖姓李,名渊,陇西成纪人。以太原留守起兵,入长安,后受隋恭帝禅。建元武德(九年)。在位凡九年,传位于太宗。

太宗,名世民,高祖第二子,嗣立,改元贞观(二十三年)。在位凡二十三年。

高宗,名治,太宗第九子。嗣立,改元永徽(六年)、显庆(五年)、龙朔(三年)、麟德(二年)、乾封(二年)、总章(二年)、咸亨(四年)、上元(二年)、仪凤(三年)、调露(一年)、永隆(一年)、开耀(一年)、永淳(一年)弘道。(一年)。在位凡三十四年。

中宗,名显,又名哲,高宗第七子,武后所生。嗣立,改元嗣圣(一年)。寻被废为庐陵王。后复位,改元神龙(二年)、景龙(三年)。为韦后所弑,在位凡六年。

睿宗,名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弟。武后废中宗立之,改元垂拱,(四年)、永昌、载初(一年)。后仍临朝称制。及革命改号,降为皇嗣。中宗复辟,封相王。韦后弑逆,临淄王隆基诛之,迎立帝。改元景云(二年)、太极、延和、先天(一年)。传位于太子隆基,在位凡八年。

则天皇后,姓武,更名为曌,改国号曰周。后迎还中宗,仍号唐。改元天授(二年)、如意、长寿(二年)、延载(一年)、证圣、天册万岁(一年)、万岁登封、万岁通天、(一年)、神功(一年)、圣历(二年)、久视(一年)、太足(一年)、长安(四年)。在位凡十五年。

玄宗,名隆基,睿宗第三子。嗣立,改元开元(二十九年)、天宝(十四年)。在位凡四十三年。

肃宗,名亨,玄宗第三子。嗣立,改元至德(二年)、乾元(二年)、上元(二年)、宝应(一年)。在位凡七年。

代宗,名豫,肃宗长子。嗣立,改元广德(二年)、永泰(一年)、大历(十四年)。在位凡十七年。

德宗,名适,代宗长子。嗣立,改元建中(四年)、兴元(一年)、贞元(二十年)。在位凡二十五年。

顺宗,名诵,德宗长子。嗣立,改元永贞(一年)。在位凡八月,传位于宪宗。

宪宗,名纯,顺宗长子。嗣立,改元元和(十五年),为宦官陈弘志所弑,在位凡十五年。

穆宗,名恒,宪宗第三子。嗣立,改元长庆(四年)。在位凡四年。

敬宗,名湛,穆宗长子。嗣立,改元宝历(二年),为宦官刘克明等所弑,在位凡二年。

文宗,名昂,穆宗第二子。封江王,敬宗崩,王守澄等迎立之,改元太和(九年)、开成(五年)。在位凡十四年。

武宗,名炎,穆宗第五子。封颍王,文宗大渐,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废皇太子成美,立为皇太弟。继立,改元会昌(六年)。在位凡六年。

宣宗,名忱,宪宗第十三子。封光王,武宗大渐,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马元贽,立为皇太叔。继立,改元大中(十三年)。在位凡十三年。

懿宗,名漼,宣宗长子。封郓王,宣宗大渐,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等,矫诏立为皇太子。继立,改元咸通(十四年)。在位凡十四年。

僖宗,名儇,懿宗第五子。封普王,懿宗大渐,左右神策护军中尉刘引深、韩文约立为皇太子。继立,改元乾符(六年)、广明(一年)、中和(四年)、光启(三年)、文德(一年)。在位凡十五年。

昭宗,名晔,懿宗第七子。封寿王,继立,改元龙纪(一年)、大顺(二年)、景福(二年)、乾宁(四年)、光化(三年)、天复(三年)。为朱全忠所弑,在位凡十五年。

昭宣帝,名柷,昭宗第九子。封辉王,昭宗遇弑,嗣立,改元天祐(四年)。禅位于朱全忠。在位凡四年。

(以上据《唐书》及通考帝系考)

附帝系表

一 唐之统一

唐扫灭群雄,统一天下,其攻取次第如下。

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大破薛仁杲,降之,陇右平。

武德二年(619年)四月,李轨为其伪尚书安兴贵所执以降,河右平。

按薛李破灭,关中悉定,无后顾之忧,得以并力东向。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大破宋金刚于介州,金刚与刘武周俱奔突厥,遂平并州。按并州平定,河北形势愈益巩固。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大破窦建德之众于武牢,擒建德,河北悉平。

同时,王世充举东都降,河南平。

按是年七月,建德余党刘黑闼据漳畔。五年三月,破刘黑闼,黑闼亡奔突厥。六月,刘黑闼引突厥攻山东。

武德五年(622年)十二月,破黑闼于魏州,斩之,山东平。

当唐兵东出关时,另遣一师经略江南。

武德四年十月,赵郡王孝恭平荆州,获萧铣。

武德五年七月,杜伏威来朝。

按萧杜之灭,江淮之地悉定。六年八月,辅公祏据丹阳畔。七年三月,大破辅公祏,擒之,丹阳平。

武德七年(624年)二月,高开道为部将张金树所杀,以其地降。

武德七年五月,李世讨徐圆朗,平之。

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四月,梁师都为其从父弟洛仕所杀,以城降。

是唐之用兵,先奠定关中,然后分兵而出,平定中原与江表,皆出于太宗一手之力。梁师都地最远,故最后始亡。

二 唐初之政局

1.玄武门之变

唐之得国,大半由于秦王世民之力。高祖即位,立长子建成为太子,于是有玄武门之变。虽一家之事,然以见帝王争夺天下,务排除异己,然后别白黑而定一尊,父子兄弟之间,每多惭德,亦所不顾,特备记之,以见争夺之丑。比于六朝,所谓“篡弑”之局,实无轩轾之分,皆由“皇帝”之一名词作祟而已。

太宗功业日盛,高祖私许立为太子。建成密知之,乃与齐王元吉,潜谋作乱。

(《旧唐书》卷六四《隐太子建成传》)

高祖晚生诸王,诸母擅宠,椒房亲戚并分事宫府,竞求恩惠。太宗每总戎律,惟以抚接才贤为务,至于参请妃媛,素所不行……妃嫔等因奏言:“至尊万岁后,秦王得志,母子定无孑遗。”因悲泣哽咽。又云:“东宫慈厚,必能养育妾母子。”高祖恻怆久之。自是于太宗恩礼渐薄,废立之心,亦以此定。建成、元吉,转蒙恩宠。

(《旧唐书》卷六四《隐太子建成传》)

太子……将谋害太宗,密致书以招敬德……敬德寻以启闻……会突厥侵扰乌城,建成举元吉为将,密谋请太宗同送于昆明池,将加屠害。敬德闻其谋,与长孙无忌遽启太宗曰:“大王若不速正之,则恐被其所害,社稷危矣。”……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进劝,然后计定。

(《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传》)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日当勘问,汝宜早参。”四日,太宗将左右九人(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邓仁泰、李孟尝)至玄武门自卫。高祖已召裴寂……等,欲令穷覆其事。建成、元吉行至临湖殿,觉变,即回马将东归宫府……太宗乃射之,建成应弦而毙。元吉中流矢而走,尉迟敬德杀之。

(《旧唐书》卷六四《隐太子建成传》)

宫府诸将薛万彻……等,率兵大至,屯于玄武门,杀屯营将军。敬德持建成、元吉首以示之,宫府兵遂散,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南衙北门兵马,及二宫左右,犹相拒战。敬德奏请降手敕,令诸军兵并授秦王处分,于是内外遂定。

(《旧唐书》卷六八《尉迟敬德传》)

高祖大惊,谓裴寂等曰:“今日之事如何?”萧瑀、陈叔达进曰:“臣闻内外无限,父子不亲。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建成、元吉,义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常自怀忧,相济为恶,衅起萧墙,遂有今日之事。秦王功盖天下,率土归心,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陛下如释重负,苍生自然乂安。”高祖曰:“善,此亦吾之夙志也。”乃命召太宗而抚之曰:“近日已来,几有投杼之惑。”

(《旧唐书》卷六四《隐太子建成传》)

2.贞观之治

高祖武德九年八月,禅位于太宗。次年,改元为贞观,太宗励精图治,天下太平,史称为贞观之治。

甲 用人

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

时珪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戴胄、魏征同辅政。帝以珪善人物,且知言,因谓曰:“卿标鉴通晤,为朕方宫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济繁治剧,众务必举,臣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见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而玄龄等亦以为尽己所长,谓之确论。

(《唐书》卷九八《王珪传》)

太宗尝与文昭(玄龄谥)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旧唐书》卷六六《房玄龄杜如晦传论》)

太宗曰:“……我平定四海,天下一家。凡在朝士,皆功效显著,或忠孝可称,或学艺通博,所以擢用。”

(《旧唐书》卷六五《高士廉传》)

太宗标榜治术,故于宰执,擢用唯贤。尤留心亲民之官,致都督、刺史、县令,皆尽其职。

太宗尝曰:“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录姓名于屏风,卧兴对之,得才否状,辄疏之下方,以拟废置。”又诏内外官五品以上,举任县令者。于是官得其人,民去叹愁。

(《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序》)

上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朕尝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乃命内外五品已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以名闻。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

都督刺史,其职察州县……始,都督、刺史,皆天子临轩册授。

(《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序》)

太宗仍恐有不尽职者,乃遣员出而巡察。

贞观八年正月……命……李靖……使于四方,观省风俗。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贞观二十年正月……遣大理卿孙伏伽、黄门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政尚简肃,天下大悦。又令百官各上封事,备陈安人理国之要。

(《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

太宗为防隐蔽之患,遂大开言路,使直陈得失。

帝……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征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蕴无所隐,凡二百余奏,无不剀切当帝心者。

(《唐书》卷九七《魏征传》)

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

贞观四年二月……诏公卿言事。

(《唐书》卷二《太宗纪》)

贞观十一年七月……命百官上封事,极言得失。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贞观十三年五月……令五品以上,上封事。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乙 政绩

胄前后犯颜执法……所论刑狱,皆事无冤滥。

(《旧唐书》卷七○《戴胄传》)

贞观四年……是岁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东至于海,南至于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焉。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贞观五年七月……初令天下决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天下大治……东薄海,南逾岭,户阖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帝谓群臣曰:“此征劝我行仁义既效矣,惜不令封德彝见之。”

(《唐书》卷九七《魏征传》)

贞观元年,关中饥,米斗直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上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是岁(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唐纪九》)

按上所记,史书不无溢美,然政象清明,可断言也。

三 唐之疆域

自隋季丧乱,群盗初附,权置州郡,倍于开皇、大业之间。贞观元年(627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至十三年定簿,凡州府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至十四年平高昌,又增二州六县。自北殄突厥颉利,西平高昌,北逾阴山,西抵大漠,其地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陁界,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十五道……二十八年,户部计账,凡郡府三百二十有八,县千五百七十有三,羁縻州郡(盖有八百)不在此数。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序》)

唐诸道简表

上表依据《旧唐书•地理志》贞观时州名及隶属。

按唐之封域,南北如前汉之盛,东不及而西过之。及安史乱后,河西陇右,没于吐蕃。加以藩镇跋扈,朝廷威力大绌,至于道之属州,亦有种种区别。

同、华、岐、蒲为四“辅州”,陕、怀、郑、汴、魏、绛为六“雄州”,虢、汝、汾、晋、宋、许、滑、卫、相、洺为十“望州”,安东、平、营、檀、妫、蔚、朔、忻、安北、单于、代、岚、云、胜、丰、盐、灵、会、凉、肃、甘、瓜、沙、伊西、北庭、安西、河、兰、鄯、廓、叠、洮、岷、扶、柘、维、静、悉、翼、松、当、戎、茂、嶲、姚、播、黔、、容为“边州”。四万户已上为“上州”,二万户已上为“中州”,不满为“下州”。

(《通志》卷四○《地理略一》)

州属之县,其区别如下。

凡三都之县,在城内曰“京县”,城外曰“畿县”。又望县有八十五焉,其余则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二千户已上为“中县”,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不满一千户皆为“下县”。

(《通志》卷四○《地理略一》)

唐有五都之称,其设置如下。

高祖因隋之旧,定都长安,时谓长安为京城。太宗修洛阳宫,时巡幸焉。高宗尝言:“两京朕东西二宅。”(注:显庆二年,以洛阳为东都。)武后都洛阳。(注:光宅初,号曰神都。中宗神龙初,复曰东都。)玄宗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肃宗更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而西京为中京。寻又以京兆(即雍州)为上都,河南(即洛阳)为东都,凤翔为西都,江陵为南都,太原为北都。所谓五都也。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

唐初以京兆、河南为两都,武后增置太原为北都,则为三都。肃宗又置江陵为南都,凤翔为西都,则为五都。然江陵、凤翔,旋置旋罢,而三都则历世不改。至德二载(757年),因玄宗幸蜀之故,改蜀郡为南京,盖当时未有京名,故蜀郡不在五都内也。唐世都邑,废置不一,自肃宗宝应以后,始无复更置矣。

(《续通志》卷一一○《都邑略一》)

四 唐之制度

1.官制

甲 中央

唐代中央官制简表

按唐沿隋制,内官最重者为三省,三省共议国政,即宰相职也。尚书令统有二仆射,分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事无不总。厥后亦有变更。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门下侍中号为宰相矣。但有以他官参宰相之任者。

唐因隋旧,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

(《唐书》卷六一《宰相表序》)

拜尚书右仆射……贞观八年……以足疾上表乞骸骨……乃下优诏,加授特进,听在第摄养……患若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旧唐书》卷六七《李靖传》)

平章之名始此。

贞观十七年,高宗为皇太子,转太子詹事……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旧唐书》卷六七《李传》)

同三品者,谓同侍中、中书令也。而同三品之名,亦起于此。

自是仆射常带此称自余非两省长官,预知政事者,亦皆以此为名……自天后已后,两省长官,及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平章事为宰相。其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但厘尚书省而已。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中书令注》)

翰林中之词臣,以接近天子,渐亦参预大政。

翰林院……皆有待诏之所。其待诏者,有词学、经术、合炼、僧道、卜祝、术艺……书奕,各别院以廪之。武德、贞观时,有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永徽后,有许敬宗、上官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自乾封中,刘懿之刘袆之兄弟、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皆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时号北门学士。天后时,苏味道、韦承庆,皆待诏禁中……玄宗即位,张说、陆挚、张九龄、徐安贞、张洎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翰林院注》)

其后礼遇益隆,有内相之号。

始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天子尝以辈行呼而不名,在奉天朝夕进见……虽外有宰相主大议,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时号内相。

(《唐书》卷一五七《陆贽传》)

至德已后,天下用兵,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尤择名士,翰林学士得充选者,文士为荣……例置学士六人,内择年深德重者一人为承旨,所以独承密命故也。德宗好文,尤难其选。贞元已后,为学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

(《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翰林院注》)

唐之中叶,置南北宣徽院使及枢密院使,以处宦官。及至末年,中人用事,枢密使遂夺宰相之权。

唐代宗永泰中,置内枢密使。始以宦者为之,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后僖、昭时,杨复恭……欲夺宰相权,乃于堂状后帖黄,指挥公事,此其始也。

(《通考》卷五八《职官考一二》)

乙 地方

唐代州县简表

上表为通制。尚有以都城关系,而特异其名者,职掌虽同,而班资较崇,犹后世之京尹也。

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各一人……尹(各)一人……少尹(各)二人。

(《唐六典》卷三○)

西都、东都、北都“牧”各一人……西都、东都、北都、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府尹”各一人……掌宣德化,岁巡属县,观风俗,录囚,恤鳏寡。

(《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四下》)

唐初之地方政务官,为两级制度,即以州辖县。其后于各道设使,督察州县,定有治所以监临之,称为监司之官。虽其初只举大纲,不直接理事,历久遂侵夺州郡实权,而为三层等级。

神龙三年(707年),以五品以上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察举州县,再周而代。景云三年(712年)置十道按察使,道各一人。开元二年(714年),曰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二十年曰采访处置使,分十五道。天宝末,又兼黜陟使。乾元元年(758年),改曰观察处置使,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岁以八月考其治,以丰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税为下考。

(《通考》卷五九《职官考一三》)

此外有诸“使”。自开元、天宝之后,随时因事置官,名目尤夥,《唐会要》、《通考》所列甚详。其有关吏治民生者,略举如下。

巡察使 唐贞观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注:诸州水旱,则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

安抚使 见上。

存抚使 见上。

观风俗使 唐贞观八年,分遣萧瑀等巡省天下,观风俗之得失。

黜陟使 贞观八年,发十八道黜陟大使,黜陟官吏。

宣抚使 开元十五年八月,河北水灾,宇文融为宣抚使。

营田使 贞观二年,以沃衍有屯田之州,置营田使。

转运使 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以侍中充江南、淮南转运使。

户口使 开元十二年,宇文融充诸色安辑户口使。

租庸使 开元十一年,宇文融勾当租庸地税使。

度支使 肃宗至德以后,戎事费多,二年十二月,吕湮为勾当度支使。

盐铁使 肃宗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

两税使 德宗建中元年,杨炎为相,遂作两税法,置两税使以总之。

榷茶使 穆宗时,始诏王涯为榷茶使。

唐初都督,原为边防而设,其后设置渐多,并以之察州刺史。虽旋因权重而罢之,然已为武人干政之滥觞。至都督加旌节而为节度使,复兼观察、制置等使,其权益重。安史乱后,节度使遍于内地,地方兵财之权集于一身,中央不复能制,遂成“内轻外重”之局。

唐诸州,复有总管(魏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之名。后代因之,至隋改为总管府。)……武德元年,诸州总管亦加号使持节。五年,以洺、荆、并、幽、交五州为大总管府。七年,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总管府为都督府。复有行军大总管者,盖有征伐,则置于所征之道,以督军事。

(《通典》卷三二《职官一四》)

武德初,边要之地,置总管以统军,加号使持节……七年,改总管曰都督,总十州者为大都督。贞观二年,去大字……惟朔方犹称大总管。

(《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四下大都督府注》)

都督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唐初曰总管,后改为都督。惟朔方仍称大总管。

(《续通典》卷三六《职官一四》)

太极初,以并、益、荆、扬为四大都督府。开元十七年,加潞州为五焉。其余都督,定为上、中、下等。(上都督府五:潞、益、并、荆、扬。中都督府十五:凉、秦、灵、延、代兖、梁、安、越、洪、潭、桂、广、戎、福。下都督府二十:夏、原、庆、丰、胜、荣、松、洮、鄯、西、雅、泸、茂、嶲、姚、夔、黔、辰、容、邕。)前后制置改易不恒,难可备叙。凡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一人,亲王为之,多遥领其任,亦多为赠官。

(《通典》卷三二《职官一四》)

分天下州县,制为诸道,每道置使,理于所部。(注:即采访、防御等使也。)其边方有寇戎之地,则加以旌节,谓之节度使。自景云二年四月,始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其后诸道因同此号,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

(《通典》卷三二《职官一四》)

自武德至天宝以前,边防之制,其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将一人,曰大总管,已而更曰大都督。至太宗时,行军征讨曰大总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未以名官。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自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

(《唐书》卷五○《兵志》)

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外任之重无比焉。至德已后,天下用兵,中原刺史亦循其例,受节度使之号。

(《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节度使注》)

地方掌军事者,复有防御使与团练使。但后来团练率为刺史兼官,防御使置于不设军镇处。

唐武后圣历元年(698年),以夏州镇领防御使,防御使之名自此始……天宝中,安禄山犯顺,大郡要地当贼冲者,置防御守捉使。

(《通考》卷五九《职官考一三》)

唐肃宗乾元初,置团练使、守捉使,大领十州,小者三五州。代宗时,元载当国,令刺史悉带团练,大率团练皆隶所治州,岁以八月考其治否。

(《通考》卷五九《职官考一三》)

边防官除都督而外,尚有都护、制置使、经略使等官。自节度使擅权,率皆兼任之。

唐永徽中,始于边方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大都护府,后又加单于、北庭都护府。府置都护一人。(注:掌所统诸蕃慰抚、征讨、斥堠、安辑蕃人,及诸赏罚叙录勋功。总判府事。)

(《通典》卷三二《职官一四》)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以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制置使之名始此。

(《通考》卷六二《职官者一六》)

唐贞观二年,边州别置经略使。……节度兼度支、营田、招讨、经略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至德三年,贺兰进明除岭南五府经略,兼节度使。建中元年,除元琇节度,始不合五府经略。

(《通考》卷六二《职官考一六》)

2.兵制

唐之兵制,大致情形如下。

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骑”;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及其末也,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

(《唐书》卷五○《兵志》)

甲 府兵

武德初,始置军府,以骠骑、车骑两将军府领之。析关中为十二道……皆置府。三年,更以万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平道为玄戈军,醴泉道为井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摇军,西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纪军,宜州道为天节军。军置将、副各一人,以督耕战,以车骑府统之。六年,以天下既定,遂废十二军,改骠骑曰统军,车骑曰别将。居岁余,十二军复,而军置将军一人。军有坊,置主一人。

(《唐书》卷五○《兵志》)

以上开国草创之制,及太宗斟酌损益,其制乃臻完备。

太宗贞观十年,更号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诸府总曰折冲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号。而关内二百六十有一,皆以隶诸卫。

(《唐书》卷五○《兵志》)

唐之府兵,分置于中央及各地方,而中央几居其半数,所以形势颇强,内重外轻,足资控制。其归中央统辖者,任宿卫之事。

其隶于卫也,左右卫皆领六十府,诸卫领五十至四十,其余以隶东宫六率。

(《唐书》卷五○《兵志》)

唐中央军十六卫简表

唐代府兵编制简表

唐之府兵,沿于后周,为征兵制度。

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其能骑而射者为越骑,其余为步兵。

(《唐书》卷五○《兵志》)

府兵平日皆安居田亩,每府有折冲领之。折冲以农隙教习战陈,国家有事征发,则以符契下其州,及府参验发之。至所期处,将帅按阅,有教习不精者,罪其折冲,甚者罪及刺史。军还,赐勋加赏,便道罢之。行者近不逾时,远不经岁。

(《通考》卷五一《兵考三》)

府兵之任宿卫者,谓之“番上”,亦有规定。

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五百里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皆一月上。若简留直卫者,五百里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亦同上。

(《唐书》卷五○《兵志》)

征发府兵,亦有一定手续,所以防专擅也。

凡发府兵,皆下符契州刺史,与折冲勘契乃发。若全府发,则折冲都尉以下皆行,不尽则果毅行,少则别将行。

(《唐书》卷五○《兵志》)

遇有征伐,均临时命将。战争既罢,兵归其府,将上其印。所以无拥兵之人。

元帅……掌征伐,兵罢则省。

(《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四下》)

高祖太宗之制,兵列府以居外,将列卫以居内。有事则将以征伐,事已,各解而去。

(《唐书》卷六四《方镇表序》)

自高宗武后以后,制度渐坏,有名之府兵,遂亡其实。

高宗以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以图吐蕃,于是始有久戍之役。

(《通考》卷一五一《兵考三》)

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

(《唐书》卷五○《兵志》)

玄宗开元六年,始诏折冲府兵,每六岁一简。

(《唐书》卷五○《兵志》)

乙 骑

府兵既坏,变为骑,由招募而来。

时当番卫士,浸以贫弱,逃亡略尽。说又建策,请一切召募强壮,令其宿卫,不简色役,优为条例,逋逃者必争来应募,上从之。旬日得精兵一十三万人,分系诸卫,更番上下,以实京师。其后骑是也。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开元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岁二番。命尚书左丞萧嵩,与州吏共选之。明年(十二年),更号曰骑(有迅速之意)。

(《唐书》卷五○《兵志》)

骑既行,府兵遂不见重。

又诏诸州府,马阙,官私共补之。今兵贫难致,乃给以监牧马。然自是诸府士,益多不补。折冲将又积岁不得迁,士人皆耻为之。

(《唐书》卷五○《兵志》)

骑之隶属,及其编制如下。

开元十三年,始以骑分隶十二卫,总十二万,为六番,每卫万人……其制:皆择下户白丁、宗丁、品子、强壮……不足则兼以户八等……皆免征镇赋役。为四籍,兵部及州县卫分掌之。十人为火,五火为团,皆有首长。又择材勇者为番头。

(《唐书》卷五○《兵志》)

骑初颇注重演习,更加奖励,故一时称劲旅。

颇习弩射……凡伏远弩……四发而二中;擘张弩……四发而二中;角弓弩……四发而三中;单弓弩……四发而二中,皆为及第。诸军皆近营为堋,士有便习者教试之,及第者有赏。

(《唐书》卷五○《兵志》)

厥后亦渐废弛,有名无实。

自天宝以后,骑之法,又稍变废,士皆失拊循。八载,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李林甫遂请停上下鱼书(即鱼符,以书刻于上)。其后徒有兵额官吏,而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并废矣。故时府人目番上宿卫者曰侍官,言侍卫天子。至是,卫佐悉以假人为童奴。京师人耻之,至相骂辱,必曰侍官。而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为角觝、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及禄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唐书》卷五○《兵志》)

丙 禁军

府兵与骑俱废,藩镇又据土擅兵,天子所恃,惟禁兵而已。

所谓天子禁军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诸卫兵是也。北衙者,禁军也。

(《唐书》卷五○《兵志》)

自十六卫衰废,专以禁军为重,凡十军。其名称及变迁,特列表以明之。

唐代禁军简表

按禁军更张最多,据《唐书》(卷五○)兵志所载如下。

初高祖以义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罢遣归。其愿留宿卫者三万人,高祖以渭北白渠旁所弃腴田分给之,号“元从禁军”。后老不任事,以其子弟代,谓之“父子军”。及贞观初,太宗……又置北衙七营……十二年,始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领以诸卫将军,号“飞骑”……高宗龙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骑、步射,置左右“羽林军”。

贞观初,太宗择元从禁军善射者百人……曰“百骑”……武后改百骑曰“千骑”,睿宗又改千骑曰“万骑”,分左右营。及玄宗以万骑平韦氏,改为“左右龙武军”。

肃宗赴灵武,士不满百,及即位,稍复旧补北军。至德二载,置“左右神武军”……亦曰神武天骑,制如羽林。上元中,以北衙军使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镇陕州。中使鱼朝恩……监其军……广德元年,代宗避吐蕃幸陕,朝恩举在陕兵与神策军迎扈,悉号“神策军”……及京师平,朝恩遂以军归禁中自将之……永泰元年,吐蕃复入寇,朝恩又以神策军屯苑中。自是浸盛,分为左右厢,势居北军右,遂为天子禁军,非它军比。

德宗贞元十二年……使内侍……张尚进为右“神威军”中护军……(宪宗元和三年)废左右神威军。

自肃宗以后,北军增置威武、长兴等军,名类颇多,而废置不一。惟“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神威”最盛,总曰左右十军矣。

德宗信任宦官,使领禁军。而宦官挟其势力,胁制天子,诛戮大臣,狂横益甚。及朱全忠尽诛夷诸宦官,而唐亦以亡矣。

自德宗幸梁还,以神策兵有劳……贞元十二年,以……知内侍省事窦文场为左神策军护军中尉……知内侍省事霍仙鸣为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内侍兼内谒者监张尚进为右神威军中护军……内侍兼内谒者监焦希望为左神威军中护军。护军中尉、中护军,皆古官。帝既以禁卫假宦官,又以此宠之。十四年,又诏左右神策置统军,以崇亲卫如六军。时边兵衣多不赡,而戍卒屯防(神策军)药茗、蔬酱之给最厚。诸将务为诡辞,请遥隶神策军,禀赐遂赢旧三倍。由是塞上往往称神策行营,皆内统于中人矣,其军乃至十五万。

(《唐书》卷五○《兵志》)

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欲取神策兵柄,乃用故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以夺宦者权而不克……景福二年,昭宗以藩臣跋扈,天子孤弱,议以宗室典禁兵。及伐李茂贞,乃用嗣覃王允为京西招讨使……已而兵自溃……乾宁四年,左右神策中尉刘季述、王仲先以其兵千人,废帝幽之。季述等诛,已而昭宗召朱全忠兵入诛宦官。宦官觉,劫天子幸凤翔,全忠围之岁余。天子乃诛中尉韩全诲、张弘彦等二十余人,以解梁兵,乃还长安。于是悉诛宦官,而神策左右军,由此废矣。

(《唐书》卷五○《兵志》)

3.刑法

唐初刑法,似较宽大,仅依隋法而损益之。

高祖……既平京城,约法为二十条,惟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余并蠲除之。及受禅,诏纳言刘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因开皇律令而损益之,尽削大业所由烦峻之法。又制五十三条格,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刘祥道……父林甫,武德初为内史舍人……以才干见称。寻诏与中书令萧瑀等撰定律令,林甫因著律议万余言。

(《旧唐书》卷八一《刘祥道传》)

时制度草创,命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更刊隋开皇律令而损益之,以为通法。高祖谓曰:“本设法令,使人共解。而往代相承,多为隐语,执法之官,缘此舞弄。宜更刊定,务使易知。”

(《旧唐书》卷五七《刘文静传》)

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律条始大备。唐律遂为宋、明、清所本。

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曰贼盗,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其十恶之罪,亦沿隋制。

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谋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既定之后,加以增补,故唐之法律有四,曰律、令、格、式。律者,问刑科条也。令者,国家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所治之事也。式者,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罪者,一断以律。

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又删武德贞观已来敕格三千余件,定留七百条以为格。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永徽初,敕太尉长孙无忌……等,共撰定律、令、格、式。旧制不便者,皆随删改。遂分格为两部,曹司常务为“留司格”,天下所共者为“散颁格”。其散颁格下州县,留司格但留本司行用焉。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永徽三年,诏曰:“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宜广召解律人条义疏奏闻,仍使中书、门下监定。”于是太尉赵国公无忌……等,参撰律疏,成三十卷,四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至所定五刑,与隋大致相同,惟流刑自二千里至三千里为异。又有议请减赎当免之法。

一曰议亲,二曰议故,三曰议贤,四曰议能,五曰议功,六曰议贵,七曰议宾,八曰议勋。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又许以官当罪。“以官当徒者”,五品已上犯罪者,一官当徒二年;九品已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仍各解见任。除名者比徒三年,免官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其赎法,笞十赎铜一斤,递加一斤,至杖一百,则赎铜十斤。自此已上,递加十斤,至徒三年,则赎铜六十斤。流二千里者,赎铜八十斤。流二千五百里者,赎铜九十斤。流三千里者,赎铜一百二十斤。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断罪之年龄,亦有规定。

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亦听赎。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旧唐书》卷五○《刑法志》)

至于司法机关,与司法官员,兹参酌两《唐书》职官及百官志,表列如下。

唐代司法机关简表

按唐制,刑部掌按覆奏谳,御史台分掌纠察狱讼事。而地方诉讼,自县达于州府,自州府达于大理寺,实为三级制度。

若寻常之狱,推讫断于大理。

(《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

其后御史,亦受诉讼。

故事,御史台不受讼,有诉可闻者,略其姓名,托以风闻。其后御史嫉恶者少,通状壅绝。开元十四年,乃定授事御史一人,知其日劾状题告事人姓名。

(《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

御史台亦置狱系人。

初台无狱,凡有囚则系大理。贞观时,李乾祐为大夫,始置狱,由是中丞、侍御史,皆得系人。

(《唐书》卷一三○《崔隐甫传》)

造就法律人材,则有律学。

律学博士一人(太宗置)……学生五十人。博士掌教文武官八品已上,及庶人子为生者。以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亦兼习之。

(《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国子监》)

贞观六年二月……初置律学。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

4.学校

唐时学校,自表面上观之,不可谓不盛。然士人视线,皆集注于科举,学校只为入仕之阶梯而已。

甲 京师学

国子监,领六学(生徒皆隶尚书省补),一曰“国子学”,生徒三百人(分习五经,一经六十人,以文武官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之曾孙为之)。二曰“太学”,生徒五百人(每一经百人,以四品、五品及郡县公子孙,及从三品之曾孙为之)。三曰“四门学”,生徒千三百人(分经之制,与太学同,其五百人以六品、七品及侯伯子男之子为之,其八百人以庶人之俊造者为之)。四曰“律学”,生徒五十人(取年十八以上、二十五以下,以八品九品子孙及庶人之习法令者为之)。五曰“书学”,生徒三十人(以习文学者为之)。六曰“算学”,生徒三十人(以习计数者为之)。凡二千二百一十人。

(《通典》卷五三《礼一三》)

太宗时加以扩充,生徒尤众。

太宗贞观五年以后,数幸国学……国学、太学、四门亦增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凡三百六十员。其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无何,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国学。于是国学之内八千余人。

(《通考》卷四一《学校考二》)

学校既为科举而设,则所肄习之课程,亦为应举之预备。

凡博士、助教,分经授诸生。未终经者,无易业……凡《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周礼》、《仪礼》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榖梁传》为小经。通二经者,大经、小经各一,若中经二。通三经者,大经、中经、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皆兼通之。

(《通考》卷四一《学校考二》)

生徒成绩佳者,即送于礼部与试。

分其人而教育之。其有通经力学者,必于岁之杪,升于礼部,听简试焉。

(《柳宗元集》卷二六四《门助教厅壁记》)

乙 州郡学

唐制:京都学生八十人,大都督、中都督府、上州各六十人,下都督府、中州各五十人,下州四十人,京县五十人,上县四十人,中县、中下县各三十五人,下县二十人。州县学生,州县长官补,长史主焉。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

(《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武德七年,诏诸州县及乡,并令置学。有明一经以上者,有司试册加阶。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敕诸州县学生……年二十一已下,通一经已上,及未通经,精神聪悟,有文词史学者,每年铨量举送所司简试,听入四门学充俊士。

(《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学校为官所立,私人不得设立。

不得辄使诸百姓,任立私学。

(《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5.科举

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至其举士、铨官之法,多为后来所沿袭,兹特分述之。

甲 举士

唐制:取士之科……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国子监……丞……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蒞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

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每岁仲冬,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而与计偕。其不在馆学而举者,谓之乡贡。旧令诸郡,虽一二三人之限(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而实无常数。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所设科目甚多,常制凡八,所谓“八科”者也。

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道举”,有“童子”。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各科考试中第之标准,亦有规定。

律 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书 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算 试《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邱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占》。帖各有差,兼试问大义。皆通者为第。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明经 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亦为四等。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进士 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举道 开元二十九年,始于京师置崇玄馆,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童子 童子科凡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者予出身。

(《通考》卷三五《选举考八》)

至于玄宗,复有改定。

开元八年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瓘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周易》等,并圣贤微旨……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竞读……贡人参试之日,习《周礼》、《仪礼》、《公羊》、《榖梁》,并请帖十通五许其入策。以此开劝,即望四海均习九经该备。”诏从之。

(《通志》卷五八《选举略一》)

调露二年……又加《老子》……开元二十一年,明皇新注《老子》成,诏天下每岁贡士,减《尚书》、《论语》二策,而加《老子》焉。

(《通志》卷五八《选举略一》)

开元二十五年二月,制明经帖十,取通五以上,免旧试一帖。仍按问大义十条,取六以上,免试经策十条。令答时务策三道,取粗有文理者与及第。其进士停小经准明经,帖大经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准例试杂文及策,考通与及第。其明经中有明五经以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以上者,奏听进止。

(《通志》卷五八《选举略一》)

考试艺业,皆有帖经,其法毫无意义,遂渐趋重文章。至玄宗加试诗赋,遂为唐代承袭不变之制。

凡举司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注:后举人积多,故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悬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之,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其于平文大义,或多面墙焉。)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天宝十三年,玄宗御勤政楼,试博通坟典、洞晓玄经、辞藻宏丽、军谋出众等举人……取词藻宏丽外,别试诗赋各一首。制举试诗赋,自此始也。

(《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

先是,进士试诗赋,及时务策五道……建中二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乃以箴论、表赞代诗赋……太和八年,礼部复罢进士议论,而试诗赋。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唐设科虽多,而士人所趋,惟“明经”、“进士”两科。后因尚文,明经所试之艺,不为人所重,而进士独为矜贵。

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贞观中,有举而不第者,坐其州长。……自是士族所趣向,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按令文科第,秀才与明经同为四等,进士与明法同为二等。然秀才之科久废……自武德以来,明经惟有丁第,进士惟乙科而已。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王保定《摭言》)

唐时试官,初归尚书省吏部主之,后移于礼部,遂为科举时代之定制。

武德旧制,以考功郎中监试贡举。贞观以后,则考功员外郎专掌之。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注》)

开元二十四年,制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掌之。(注:因考功员外郎李昂,诋诃进士李权文章,大为权所陵诟。朝议以郎官地轻,故移于礼部,遂为永制。)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举人入场时,礼节隆重,防弊亦甚严。

先试之期,命举人谒于先师。有司卜日,宿张于国学,宰辅以下皆会而观焉,博集群议,讲论而退之。礼部阅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假滥焉。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武后策贤良方正,诏吏部尚书李景谌,糊名较覆。说所对第一,后署乙等。

(《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

武后策贡士于洛城殿,为殿试之始。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以上为文科。至武科,则始于武后时。

长安二年(702年),教人习武艺。其后每岁,如明经、进士之法,行乡饮酒礼,送于兵部。其课试之制,画帛为五规,置之于垛。去之百有五步,列坐引射,名曰“长垛”。又穿土为埒,其长与垛均。缀皮为两鹿,历置其上,驰马射之,名曰“马射”。又断木为人,戴方版于顶上,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名曰“马枪”。皆以儇好不失者为上。兼有“步射”、“穿札”、“翘关”、“负重”、“身材”、“言语”之选。通得五上者为第。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翘关者,长一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重者负米五斛,行二十步。皆为中第,亦以乡饮酒礼送兵部。

(《通考》卷三四《选举考七》)

唐之举人,先藉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

赵彦卫《云麓漫抄》卷二)

薛登……疏曰:……方今举士……明诏方下,固已驱驰府寺之廷,出入王公之第,陈篇希恩,奏记誓报。故俗号举人,皆称觅举。

(《唐书》卷一一二《薛登传》)

为进士者,皆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又投牒自举。

(《唐书》卷四四《选举志上》)

当时社会人心,注重于科举。而进士登第,尤为光荣,演出许多风尚。

进士杏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得名花,则二人被罚。

(《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八)

神龙以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

(王保定《摭言》)

唐大中以来,礼部放牓,岁取二三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人,亦曰榜花。

(《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三七)

嗣复领贡举,时於陵(嗣复父)自洛入朝,乃率门生出迎。置酒第中,於陵坐堂上,嗣复与诸生坐两序。

(《唐书》卷一七四《杨嗣复传》)

进士曲江大会,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公卿家率以是日择壻,车马填塞。

(王保定《摭言》)

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释褐,多拜清紧。十数年间,拟迹庙堂。轻薄者语曰:“及第进士,俯视中黄郎;落第进士,揖蒲华长马。”(落第当可再举,一得即蹿清要,平揖蒲州、华州之令长。)

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三)

乙 铨选

(自六品以下)……凡旨授官,悉由于尚书。文官属吏部,武官属兵部,谓之铨选。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凡士人登科后,尚须经过吏部考试,中式者方授以官,所谓“释褐试”者也。

凡选始于孟冬,终于季春。(注:先时五月,颁格于郡县,示人科限而集之。初皆投状于本郡,或故任所述罢免之由,而上尚书省。限十月至省,乃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年齿形状、优劣课最,谴负刑犯必具焉……其试之日,除场援棘,讥察防检,如礼部举人之法。)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其考取方法,计有四事。

其择人有四事: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词辨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其官。已注而唱示之,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取中者,经过审核,方能上请授官。

厌者以类相从,攒之为甲。先简仆射,乃上门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之,侍中审之。不审者皆得驳下。既审然后上闻,主者受旨而奉行焉。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武官考试,亦明定标准。

武选亦然。课试之法,如举人之制,取其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才艺,及可为统帅者。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文武官取中后,则给以凭照,谓之告身。

各给以符,而印其上,谓之告身。其文曰“尚书吏部告身之印”。自出身之人,至于公卿,皆给之。武官则受于兵部。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以上文武官考试,是为常制。尚有所谓南选者,则为特制。

其黔中、岭南、闽中郡县之官,不由吏部,以京官五品以上一人,充使就补,御史一人监之,四岁一往,谓之南选。

(《通典》卷一五《选举三》)

唐中叶以后,铨选制度渐坏,任便授予,仕途遂冗滥矣。

唐初职事官,有六省、一台、九寺、三监、十六卫、十率府之属。其外又有勋官、散官,勋官以赏战功,散官以褒勤旧。故必折馘执俘,然后赐勋;积资累考,然后进阶,以其不可妄得,故当时人以为荣。及高宗东封,武后预政,欲求媚于众,始得泛阶。自是品秩浸讹,朱紫日繁矣。肃宗之后,四方糜沸,兵革不息,财力屈竭,勋官不足以劝武功,府库不足以募战士。遂并职事官,通用为赏,不复选材,无所爱吝。将帅出征者,皆给空名告身,自开府至郎将,听临事注名。后又听以信牒授人,有至异姓王者,于是金帛重而官爵轻矣。或以大将军告身,才易一醉,其滥如此。重以藩方跋扈,朝廷畏之,穷极褒宠,苟求姑息。遂有朝编卒伍,暮拥节旄,夕解缇衣,旦纡公兖者矣。

(《司马光传家集》卷六八《百官表总序》)

6.冠服

甲 服色

品官旧服止黄紫。于是三品服紫,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绿,八品九品青。

(《唐书》卷九八《马周传》)

贞观四年八月,诏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色。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唐高祖以赭黄袍巾带为常服……既而天子袍衫,稍用赤黄,遂禁臣民服。

(《唐书》卷二四《车服志》)

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八品、九品,旧令著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令著碧。”诏从之。

(《旧唐书》卷四《高宗纪上》)

乙 用料

亲王及三品、二王后服大科绫罗,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小科绫罗,色用朱,饰以金。六品以上,服丝布交梭双绫,色用黄。六品、七品服用绿,饰以银。八品、九品服用青,饰以石……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则服绢布,色用黄白,饰以铁铜。太宗时,又命七品服龟甲双巨十花绫,色用绿。九品服丝布杂绫,色用青。

(《唐书》卷二四《车服志》)

丙 衣衫

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一命以黄,再命以黑,三命以。四命以绿,五命以紫,士服短褐,庶人以白。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开胯者,名曰缺胯衫,庶人服之。”

(《唐书》卷二《四车服志》)

马周上疏云:“士庶服章……请中单上加半臂,以为得礼。”

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

丁 冠巾

太宗尝以幞头起于后周,便武事者也。方天下偃兵,采古制为翼善冠自服之。又制进德冠,以赐贵臣。

(《唐书》卷二四《车服志》)

贞观八年五月……上初服翼善冠,贵臣服进德冠。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幞头,本名上巾,亦名折上巾。但以三尺皂罗后裹发,盖庶人之常服。沿至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曰幞头。以至唐侍中马周,更与罗代绢,又令重系前后,以象二仪。两边各为三撮,取法三才。百官及士庶为常服。

(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

戊 带佩

腰带者,搢垂头以下,名曰尾,取顺下之义。一品、二品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人以铁。

(《唐书》卷二四《车服志》)

咸亨三年五月,五品已上,改赐新鱼袋,并饰以银。三品已上,各赐金装刀子、砺石一具……上元元年,敕文武官三品已上服紫、金石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一品已下文官,并带手巾、算袋、刀子、砺石。武官欲带亦听之。

(《旧唐书》卷五《高宗纪下》)

己 笏

玄宗开元八年,敕诸笏,三品以上,前诎后直;五品以上,前诎后挫,并用象;九品以上,任用竹木,上挫下方。听依品爵报笏。假版官者,亦依此例。

(《通考》卷一一二《王礼七》)

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旧唐书》卷九九《张九龄传》)

7.音乐

甲 雅乐

高祖受禅,擢祖孝孙为吏部郎中,转太常少卿,渐见亲委,孝孙由是奏请作乐。时军国多务,未遑改创乐府,尚用隋氏旧文。武德九年,始命孝孙修定雅乐,至贞观二年六月奏之……孝孙又奏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为大唐雅乐。

(《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

乙 舞

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令吕才依图教乐工百二十人,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来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更名《七德之舞》。

(《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

贞观六年,太宗行幸庆善宫,宴从臣于渭水之滨,赋诗十韵。其宫即太宗降诞之所,车驾临幸,每特感庆,赏赐闾里,有同汉之宛沛焉。于是起居郎吕才,以御制诗……被之管弦……令童儿八佾,皆进德冠,紫袴褶,为《九功之舞》。

(《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

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字。

(《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

丙 法曲

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其器有铙钹、钟、磬、幢、箫、琵琶。琵琶圆体修颈而小,号曰秦汉子。盖弦鼗之遗制,出于胡中,传为秦汉所作。其声金石、丝竹以次作……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

(《唐书》卷二二《礼乐志一二》)

玄宗又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太常又有别教院,教供奉新曲……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

(《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

丁 杂戏

则天末年,季冬为泼寒胡戏……泼寒胡未闻典故,裸体足……挥水投泥。

(《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

每初年望夜……即遣宫女于楼前缚架出眺,歌舞以娱之。若绳戏、竿木,诡异巧妙,固无其比。

(《旧唐书》卷八《音乐志一》)

玄宗又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

(《唐书》卷二二《礼乐志一二》)

侍宴鱼藻宫,张水嬉彩舰。宫人为櫂歌,众乐间发,德宗欢甚。

(《唐书》卷七《顺宗纪》)

睿宗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俯身就锋,历脸下,复植于背,觱篥者立腹上,终曲而不伤。又伏伸其手,二人蹑之,周旋百转。

(《唐书》卷二二《礼乐志一二》)

时帝薄于德,昵宠优人李可及。可及者能新声,自度曲,辞调凄折,京师媮薄少年争慕之,号为拍弹。同昌公主丧毕,帝与郭淑妃悼念不已。可及为帝造曲,曰《叹百年》。教舞者数百,皆珠翠襐饰,刻画鱼龙地衣,度用缯五千。倚曲作辞,哀思裴回,闻者皆涕下。舞阕,珠宝覆地。帝以为天下之至悲,愈宠之。

(《唐书》卷一八一《曹确传》)

五 唐与诸族之关系

唐与诸族关系最多。在唐初国势甚盛,各族酋长诣阙,尊太宗为天可汗。其沿边各地,先后设有六都护府,以资控制,兹表列如下。

六都护简表

自睿宗景云二年,始置节度使,玄宗承之,沿边遂有十节度使之设。

十节度简表

唐代盛时,备边之兵,非常雄厚。

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

(《唐书》卷五○《兵志》)

凡天下军有四十,府有六百三十四,镇有四百五十,戍五百九十,守捉有三十五(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余匹)。

王溥《唐会要》卷七○)

其通各国之道路有七。

唐置羁縻诸州,皆傍塞外,或寓名于夷落。而四夷之与中国通者甚众,若将臣之所征讨,敕使之所慰赐,宜有以记其所从出。天宝中,玄宗问诸蕃国远近,鸿胪卿王忠嗣以《西域图》对,才十数国。其后贞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通译于鸿胪者,莫不毕纪。其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七: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

与唐发生关系之诸族,特依其方位、顺序表列之。

唐代诸族简表

上列诸族,其与唐有特别关系者,分详于后。

1.突厥

隋末唐初之际,突厥复兴,势力盛强,为北边巨患。其东西两部,与唐之关系,特分述之如下。

甲 东突厥之盛衰

始毕可汗咄吉者,启民可汗子也,隋大业中嗣位。值天下大乱,中国人奔之者众,其族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属焉,控弦百余万……高视阴山,有轻中夏之志。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高祖起义太原,遣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聘于始毕,引以为援。始毕遣其特勒康稍利等献马千匹,会于绛郡。又遣二千骑助军。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以上唐初突厥之情况。唐既借其兵力,亦称臣焉。

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武德二年二月,始毕帅兵渡河至夏州,贼帅梁师都出兵会之,谋入抄掠。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自是迭为边患,至颉利益甚。高祖竟欲迁都以避之,赖太宗力谏而止。

颉利初嗣立,(以始毕之子什钵苾为突利可汗,使居东。)承父兄之资,兵马强盛,有凭陵中国之志。高祖以中原初定,不遑外略,每优容之,赐与不可胜计。颉利言辞悖傲,求请无厌。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武德七年(624年)秋,突利、颉利二可汗自原州入寇,侵扰关中。有说高祖云:“只为府藏子女在京师,故突厥来。若烧却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止。”高祖乃遣中书侍郎宇文士及行山南可居之地,即欲移都……太宗独曰:“……尚使胡尘不息,遂令陛下议欲迁都,此臣之责也。”

(《旧唐书》卷二《太宗纪上》)

太宗之讨突厥,先行反间以弱其势。

因纵反间于突利,突利悦而归心焉……突利因自托于太宗,愿结为兄弟。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突厥俗素质略,颉利得华士赵德言,才其人,委信之,稍专国。又委政诸胡,斥远宗族不用,兴师岁入边,下不堪苦。胡性冒沓,数翻覆不信,号令无常。岁大饥,裒敛苛重,诸部愈贰。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贞观元年(627年),阴山已北,薛延陀、回纥、拔也古等部,皆相率背叛,击走其欲谷设。颉利遣突利讨之,师又败绩,轻骑奔还。颉利怒,拘之十余日,突利由是怨望,内欲背之。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其内部既分,唐始出兵击之。命李靖、李、柴绍、任成王道宗、卫孝节、薛万彻为六总管,帅兵十万,皆受靖节度,一举而成功。

贞观三年,李为通漠道行军总管。至云中,与突厥颉利可汗兵会,大战于白道,突厥败……靖将兵逼夜而发,勒兵继进。靖军既至,贼营大溃,颉利与万余人欲走渡碛。屯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渡碛。其大酋长率其部落并降于。

(《旧唐书》卷六七《李传》)

贞观四年二月,颉利计窘,窜于铁山,兵尚数万,使执失思力入朝谢罪,请举国内附。太宗遣……唐俭……持节安抚之,颉利稍自安。李靖乘间袭击,大破之,遂灭其国。颉利乘……马独骑,奔于从侄沙钵罗部落。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众奄至沙钵罗营,生擒颉利,送于京师……授右卫大将军。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颉利之败也,其部落或走薛延陁,或走西域,而来降者甚众。诏议安边之术,朝士多言突厥恃强,扰乱中国,为日久矣。今……穷来归我,本非慕义之心。因其归命,分其种落,俘之河南兖、豫之地,散居州县,各使耕织,百万胡虏,可得化为百姓。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常空矣。唯中书令温彦博议请准汉建武时,置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心。若遣向河南兖、豫 ,则乖物性,故非含育之道……太宗遂用其计,于朔方之地,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部众。其酋首至者,皆拜为将军、中郎将等官。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乃以突利可汗为顺州(热河朝阳县)都督,令率其下就部。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颉利突利既灭亡,其继起者为薛延陁。

贞观三年,薛延陁自称可汗于漠北,遣使来贡方物。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贞观中,擒降突厥颉利等可汗之后,北虏唯菩萨薛延陁为盛。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薛延陁以同罗、仆骨、回纥、靺鞨、霫之众,度漠屯于白道川。命营州都督张俭统所部兵压其东境。兵部尚书李为朔方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分道以御之。十二月……李及薛延陁战于诺真水,大破之……薛延陁跳身而遁(真珠毗伽可汗死)。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薛延陁后,又有车鼻。

先是贞观中,突厥别部有车鼻者,亦阿史那之族也,代为小可汗,牙于金山之北。颉利可汗之败,北荒诸部将推为大可汗。遇薛延陁为可汗,车鼻不敢当,遂率所部归于延陁。为人勇烈有谋略,颇为众附,延陁恶而将诛之。车鼻密知其谋,窜归于旧所。其地去京师万里,胜兵三万人,自称乙注车鼻可汗……自延陁破后,遣其子沙钵罗特勒来朝,贡方物,又请身入朝。太宗遣将军郭广敬征之,竟不至,太宗大怒。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遣右骁卫郎将高偘,潜引回纥、仆骨等兵众袭击之。其酋长……等率部落背车鼻相继来降。永徽元年(650年),偘军次阿息山。车鼻闻王师至,召所部兵,皆不赴,遂携其妻子从数百骑而遁,其众尽降。偘率精骑追车鼻,获之,送于京师……车鼻既破之后,突厥尽为封疆之臣。于是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单于都护领狼山、云中、桑乾三都督,苏农等一十四州。瀚海都护领金微、新黎等七都督,仙萼、贺兰等八州。各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自永徽已后,殆三十年,北鄙无事。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此后复小有变乱,唐之兵力尚能威服之。至武后时,默啜复兴,其势力与颉利时相仿佛,为突厥中兴时期。自此大为边患,至开元时始讨平之。

骨咄禄,颉利族人也,云中都督舍利元英之部酋,世袭吐屯。伏念败,(高宗永隆元年,突厥阿史那伏念叛于夏州,裴行俭讨破之。)乃啸亡散保总材山。又治黑沙城,有众五千,盗九姓畜马,稍强大,乃自立为可汗。以弟默啜为杀,咄悉匐为叶护……嗣圣、垂拱间,连寇朔、代,掠吏士。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天授初,骨咄禄死……默啜自立为可汗。篡位数年,始攻灵州,多杀略士民。武后以薛怀义……等凡十八将军兵出塞,杂华蕃步骑击之,不见虏还。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契丹李尽忠等反,默啜请击贼自效,诏可……拜迁善可汗。默啜乃引兵击契丹,会尽忠死,袭松漠部落,尽得……辎重……诏……为特进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未及命,俄攻灵、胜二州,纵杀略。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默啜负胜,轻中国,有骄志,大抵兵与颉利时略等,地纵广万里,诸蕃悉往听命。复立咄悉匐为左察,骨咄禄子默矩为右察,皆统兵二万。子匐俱为小可汗,位两察上,典处木昆等十姓兵四万,号拓西可汗,岁入边。戍兵不得休。

(《唐书》卷二一五上《突厥传上》)

初,默啜景云中率兵西击娑葛,破灭之。契丹及奚,自神功之后,常受其征役。其地东西万余里,控弦四十万,自颉利之后,最为强盛,自恃兵威,虐用其众。默啜既老,部落渐多逃散。开元二年(714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勒,妹婿火拔、颉利发石阿失毕,率精骑围逼北庭。右骁卫将军郭虔瓘婴城固守。俄而出兵,擒同俄特勒于城下,斩之。虏因退缩。火拔惧不敢归,携其妻来奔……明年(三年),十姓部落,左厢五咄六啜,右厢五弩失毕、五俟斤,及子婿高丽莫离支……等,各率其众,相继来降,前后总万余帐。制令居河南之旧地……其秋,默啜与九姓首领阿布思等,战于碛北。九姓大溃,人畜多死,阿布思率众来降。四年,默啜又北讨九姓拔曳固,战于独乐河,拔曳固大败。默啜负胜,轻归而不设备,遇拔曳固迸卒颉质略于柳林中,突出击默啜,斩之。仍与入蕃使郝灵筌,传默啜首至京师。骨咄禄之子阙特勒,鸠合旧部,杀默啜子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立其兄左贤王默棘连,是为毗伽可汗。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毗伽可汗以开元四年即位,本蕃号为小杀,性仁友。自以得国是阙特勒之功,固让之。阙特勒不受,遂以为左贤王,专掌兵马。是时奚、契丹相率款塞,突骑施苏禄自立为可汗。突厥部落颇多携贰,乃召默啜时衙官暾欲谷为谋主。初,默啜下衙官尽为阙特勒所杀,暾欲谷以女为小杀可敦,遂免死,废归部落。及复用,年已七十余,蕃人甚敬伏之。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小杀既得降户,谋欲南入为寇。暾欲谷曰:“唐王英武,人和年丰,未有间隙,不可动也。我众新集,犹尚疲羸,须且息养之数年,始可观变而举。”小杀又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暾欲谷曰:“不可。突厥人户寡少,不敌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随逐水草,居处无常,射猎为业,又皆习武,强则进兵抄掠,弱则窜伏山林,唐兵虽多,无所施用。若筑城而居,改变旧俗,一朝失利,必将为唐所并。”……小杀等深然其策……小杀由是大振,尽有默啜之众……开元十五年,小杀使其大臣梅录啜来朝,献名马……时吐蕃与小杀书,将计议同时入寇,小杀并献其书。上嘉其诚……仍许于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之所,每年赍缣帛数十万匹,就边以遗之。……二十年,小杀为其大臣梅录啜所毒,药发未死,先讨斩梅录啜,尽灭其党。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突厥自小杀之后,日见衰微,至于灭亡。

小杀既卒,国人立其子为伊然可汗……无几,伊然病卒,又立其弟为登利可汗。登利者,犹华言果报也。登利年幼,其母即暾欲谷之女,与其小臣饮斯达干奸通,干预国政,不为蕃人所伏。登利从叔父二人,分掌兵马,在东者号为左杀,在西者号为右杀,其精锐皆分在两杀之下。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册立登利为可汗。俄而登利与其母诱斩西杀,尽并其众。而左杀惧祸及己,勒兵攻登利,杀之,自立,号乌苏米施可汗。左杀又不为国人所附,拔悉密部落起兵击之,左杀大败,脱身遁走,国中大乱。

(《旧唐书》卷一九四上《突厥传上》)

天宝初,其大部回纥、葛逻禄、拔悉蜜并起,攻叶护杀之。尊拔悉蜜之长,为颉伊施可汗。于是回纥、葛逻禄,自为左右叶护,亦遣使者来告。国人奉判阙特勒子为乌苏米施可汗,以其子葛腊哆为西杀……其下不与,拔悉蜜等三部,共攻乌苏米施。米施遁亡,其西叶护阿布思及葛腊哆率五千帐降,以葛腊哆为怀恩王。三载,拔悉蜜等杀乌苏米施,传首京师……其弟白胥特勒鹘陇匐立,是为白眉可汗。于是突厥大乱,国人推拔悉蜜酋为可汗。诏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以兵乘其乱,抵萨河内山,击其左阿波达干十一部,破之,独其右未下。而回纥葛逻禄杀拔悉蜜可汗,奉回纥骨力裴罗定其国。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乙 西突厥之盛衰

西突厥本与北突厥同祖。初,木杆与沙钵略可汗有隙,因分为二。其国即乌孙之故地,东至突厥国,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铁勒、龟兹及西域诸胡国皆归附之。其人杂有都陆,及弩失毕、歌逻禄、处月、处密、伊吾等诸种,风俗大抵与突厥同,唯言语微差。其官有叶护,有特勒,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为之。又有乙斤、屈利啜、阎洪达、颉利发、吐屯、俟斤等官,皆代袭其位。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阿波西走达头,当是时,达头为西面可汗。即授阿波兵十万,使与东突厥战,而阿波竟为沙钵略所擒。及启民可汗时,达头可汗岁以兵相加,而隋常助启民,故达头败,奔吐谷浑。始,阿波既禽,国人立鞅素特勒子,是为泥利可汗。达头之奔,泥利亦败。及死,其子达漫立,是为泥撅处罗可汗……大业中,从炀帝征高丽……留其弟阙达度设畜牧于会宁郡,即自称阙可汗……初,曷萨那(即泥撅处罗可汗)朝隋,国人皆不欲,既被留不遣,乃共立达头孙,号射匮可汗。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西突厥自射匮可汗后,日见兴盛。

射匮可汗者,达头可汗之孙也。既立后,始开土宇,东至金山,西至海,自玉门已西诸国,皆役属之。遂与北突厥为敌,乃建庭于龟兹北三弥山。寻卒,弟统叶护可汗代立。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统叶护可汗,勇而有谋,善攻战。遂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据旧乌孙之地。又移庭于石国北之千泉,其西域诸国王,悉授颉利发,并遣吐屯一人监统之,督其征赋,西戎之盛,未之有也。武德三年,遣使贡条支巨卵。时北突厥作患,高祖恩加抚结,与之并力以图北蕃。统叶护许以五年冬,大军将发,颉利可汗闻之大惧,复与统叶护通和无相征伐……贞观元年,遣真珠统俟斤……来。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统叶护自负强盛,无恩于国,部众咸怨,歌逻禄种多叛之……为其伯父所杀而自立,是为莫贺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俟毗可汗,初分统突厥,为小可汗。既称大可汗,国人不附。弩失毕部自推泥孰莫贺设为可汗,泥孰辞不受。会统叶护可汗子咥力特勒避莫贺咄乱,亡在康居。泥孰迎立之,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与俟毗可汗分王其国,挐斗不解。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由是西域诸国悉叛之,国大虚耗,众悉附肆叶护可汗。虽俟毗之部,亦稍稍去,共以兵击俟毗。俟毗走保金山,为泥孰所杀,奉肆叶护为大可汗。肆叶护已立,即北讨铁勒、薛延陁,为延陁所败。性猜愎,狭于统下。小可汗乙剌者,于国最有功,肆叶护听谗,种夷之,众皆沮骇。又忌泥孰,阴图杀之,泥孰亡入焉耆。未几,没卑达干与弩失毕部诸豪,谋执废肆叶护。肆叶护轻骑走康居,忧死。国人迎泥孰于焉耆,立之,是为咄陆可汗。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泥孰卒,其弟同娥设立,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俄而其国分为十部,每部令一人统之,号为十设,每设赐以一箭,故称十箭焉。又分十箭为左右厢,一厢各置五箭。其左厢号五咄六部落,置五大啜,一啜管一箭。其右厢号为五弩失毕,置五大俟斤,一俟斤管一箭。都号为十箭。其后或称一箭为一部落,大箭头为大首领。五咄六部落,居于碎叶已东:五弩失毕部落,居于碎叶已西,自是都号为十姓部落。咥利失既不为众所归,部众携贰,为其统吐屯所袭,麾下亡散。咥利失以左右百余骑拒之,战数合,统吐屯不利而去。咥利失奔其弟步利设,与保焉耆。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咥利失复得旧地,弩失毕处密等并归咥利失。贞观十二年,西部竟立欲谷设为乙毗咄陆可汗。乙毗咄陆可汗既立,与咥利失大战,两军多死,各引去。因与咥利失中分,自伊列河已西属咄陆,已东属咥利失。咄陆可汗又建庭于镞曷山西,谓为北庭……咥利失为其吐屯俟利发与欲谷设通谋作难,咥利失穷蹙,奔拔汗那而死。弩失毕部落酋帅,迎咥利失弟伽那之子薄布特勒而立之,是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庭于雎合水北,谓之南庭。东以伊列河为界,自龟兹、鄯善、且末……皆受其节度。……咄陆可汗与叶护频相攻击……咄陆于时兵众渐强……遣石国吐屯攻叶护,禽之,送于咄陆,寻为所杀。咄陆可汗既并其国,弩失毕诸姓心不服咄陆,皆叛之。咄陆……自恃其强,专擅西域,遣兵寇伊州。安西都护郭恪率轻骑二千,自乌骨邀击,败之……恪乘胜进拔处月俟斤所居之城,追奔及于遏索山……咄陆初以泥孰啜自擅取所部物,斩之以徇,寻为泥孰啜部将胡禄居所袭,众多亡逸,其国大乱。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弩失毕不欲咄陆为可汗,遣使者至阙下,请所立。帝(太宗)遣通事舍人温无隐,持玺诏与国大臣择突厥可汗子孙贤者授之。乃立乙屈利失乙毗可汗之子,是为乙毗射匮可汗……使弩失毕将兵攻白水胡城。咄陆勒兵自城出,鸣鼓角薄斗,弩失毕不能军,杀获甚多。咄陆因其胜,招徕旧部。皆曰:“战千人,存一人,我犹不从也。”咄陆自知众怨,乃走吐火罗。乙毗射匮遣使贡方物,且请昏。帝令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为聘礼。不克昏。于是阿史那贺鲁反,尽得可汗部落。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阿史那贺鲁者,曳步利设射匮特勒之子也。初,阿史那步真既来归国,咄陆可汗乃立贺鲁为叶护,以继步真,居于多逻斯川……统处密、处月、姑苏、歌罗禄、弩失毕五姓之众。其后咄陆西走吐火罗国,射匮可汗遣兵迫逐。贺鲁不常厥居。贞观二十二年,乃率其部落内属。诏居廷州,寻授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高宗即位,进拜左骁卫大将军、瑶池都督如故。永徽二年(651年),与其子咥运率众西遁,据咄陆可汗之地。总有西域诸郡,建牙于双河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统摄咄陆弩失毕十姓。其咄陆有五啜,一曰处木昆律啜,二曰胡禄居阙啜……三曰摄舍提暾啜,四曰突骑施贺逻施啜,五曰鼠尼施处半啜。弩失毕有五俟斤,一曰阿悉结阙俟斤,最为强盛,二曰哥舒阙俟斤,三曰拔塞幹暾沙钵俟斤,四曰阿悉结泥孰俟斤,五曰哥舒处半俟斤。各有所部胜兵数十万,并羁属贺鲁。西域诸国,亦多附隶焉。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贺鲁寻立咥运为莫贺咄叶护……进寇廷州。永徽三年,诏遣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率燕然都护所部回纥兵五万骑讨之……虏渠帅六十余人。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咄陆可汗死,其子真珠叶护请讨贺鲁自效,为贺鲁所拒,不得前。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显庆二年,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等率师讨击……贼众大败……俘贺鲁至京师……分其种落,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其所役属诸国,皆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都护府。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以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领五咄陆部;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领五弩失毕部。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至高宗时,西突厥亦臣服于唐,后为突厥所灭。

龙朔二年(662年),弥射、步真以兵从海道总管苏海政讨龟兹。步真怨弥射,且欲并其部,乃诬以谋反,海政不能察,即集军吏计议先发诛之。因称诏发所赍赐可汗首领,弥射以麾下至,悉收斩之……步真死乾封时。咸亨二年(671年),以西突厥部酋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安辑其众。仪凤中,都支自号十姓可汗,与吐蕃连和寇安西。诏吏部侍郎裴行俭讨之,行俭请毋发兵,可以计取。即诏行俭册送波斯王子,并安抚大食,若道两蕃者。都支果不疑,率子弟上谒,遂禽之。召执诸部渠长,降别帅李遮匐以归,时调露元年(679年)也。西姓自是益衰,其后二部人日离散。遂擢弥射子元庆为左玉钤卫将军,步真子步利设斛瑟罗为右玉钤卫将军,尽袭父所领及可汗号。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自垂拱已后,十姓部落,频被突厥默啜侵掠,死散殆尽。及随斛瑟罗,才六七万人,徙居内地。西突厥阿史那氏,于是遂绝。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西突厥虽灭亡,其别种继之而起,然不久即衰败。

突骑施乌质勒者,西突厥之别种也,初隶在斛瑟罗下,号为莫贺达干。后以斛瑟罗用刑严酷,众皆畏之,尤能抚恤其部落,由是为远近诸胡所归附。其下置都督二十员,各统兵七千人。尝屯聚碎叶西北界,后渐攻陷碎叶,徙其牙帐居之,东北与突厥为邻,西南与诸胡相接,东南至西廷州。斛瑟罗以部众削弱,自则天时入朝,不敢还蕃,其地并为乌质勒所并。景龙(中宗)二年(708年)……乌质勒卒,其长子娑葛代统其众,诏便立娑葛为金河郡王……初,娑葛代父统兵,乌质勒下部将阙啜忠节甚忌之……三年,娑葛弟遮弩恨所分部落少于其兄,遂叛入突厥,请为乡导以讨娑葛。默啜乃留遮弩,遣兵二万人与其左右来讨娑葛,擒之而还。默啜顾谓遮弩曰:“汝于兄弟尚不和协,岂能尽心于我。”遂与娑葛俱杀之。默啜兵还,娑葛下部将苏禄鸠集余众,自立为可汗。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苏禄者,突骑施别种也。颇善绥抚,十姓部落,渐归附之,众二十万,遂雄西域之地。寻遣使来朝,开元三年(715年)……册立为忠顺可汗,自是每年遣使朝献……晚年抄掠所得,留不分之,又因风病,一手挛缩,其下诸部,心始携贰。有大首领莫贺达干、都摩度两部落,最为强盛。百姓又分为黄姓、黑姓两种,互相猜阻。二十六年夏,莫贺达干勒兵夜攻苏禄,杀之。

(《旧唐书》卷一九四下《突厥传下》)

种人自谓娑葛后者为黄姓,苏禄部为黑姓,更相猜雠。

(《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传下》)

自是之后,延至宋初,犹有存者。然而微弱矣。

2.回纥(《新唐书》作“回鹘” )

唐北方诸族,突厥既衰,继之而起者则为回纥。其部族盛衰及与唐之关系,分别叙之于下。

甲 部落

回纥,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时,亦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其部落……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碛北。

(《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回纥诸部简表

乙 强盛时代之回纥

回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其人骁强,初无酋长,逐水草转徙。善骑射,喜盗钞,臣于突厥,突厥资其财力雄北荒。大业中,处罗可汗攻胁铁勒部……韦纥乃并仆骨、同罗、拔野古叛去,自为俟斤,称回纥……有时健俟斤者,众始推为君长。子曰菩萨,材勇有谋,嗜猎射,战必身先,所向辄摧破,故下皆畏附……时健死,部人贤菩萨,立之。母曰乌罗浑,性严明,能决平部事,回纥繇是浸盛,与薛延陁共攻突厥北边。颉利遣……骑十万讨之,菩萨……破之马鬣山……大俘其部人,声震北方。由是附薛延陁,相唇齿,号活颉利发,树牙独乐水上……突厥已亡,惟回纥与薛延陁为最雄强。菩萨死,其酋胡禄俟利发吐迷度,与诸部攻薛延陁,残之,并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境诸河,遣使者献款。太宗为幸灵州,次泾阳受其功。于是铁勒十一部皆来……请置唐官。

(《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时吐迷度已自称可汗,署官号,皆如突厥故事。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骨力裴罗立……天宝初……自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南居突厥故地,徙牙乌德鞬山、昆河之间……北尽碛口三百里,悉有九姓地。九姓者,曰药罗葛(回纥姓也),曰胡咄葛,曰啒罗勿,曰貊歌息讫,曰阿勿嘀,曰葛萨,曰斛嗢素,曰药勿葛,曰奚邪勿……后破有拔悉蜜、葛逻禄,总十一姓,并置都督,号十一部落……诏拜为……怀仁可汗……裴罗又攻杀突厥白眉可汗……斥地愈广,东极室韦,西至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

(《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肃宗于灵武即位,遣……使于回纥以修好征兵……回纥遣其太子叶护,领……兵马四千余众,助国讨逆……及肃宗还西京……叶护自东京至……辞归蕃……乾元元年(758年)七月,诏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出降。其降蕃日……册立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德宗立,使中人告丧且修好。时九姓胡劝可汗入寇,可汗欲悉师向塞,见使者不为礼。宰相顿莫贺达干曰:“唐大国,无负于我……今举国远斗,有如不捷,将安归。”可汗不听。顿莫贺怒,因击杀之……自立为合骨咄禄毗伽可汗,使……入朝。建中元年(780年),诏……册顿莫贺为武义成功可汗……后三年,使使者献方物,请和亲……李泌曰:“……愿听昏,而约用开元故事,如突厥可汗称臣。”……帝曰:“善。”乃许降公主,回纥亦请如约,诏咸安公主下嫁……是时,可汗上书恭甚,言昔为兄弟,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又请易回纥曰回鹘,言捷鸷犹鹘然……拜可汗为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

(《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丙 衰落时代之回纥

贞元五年(789年),可汗(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死,子多逻斯立,国人号泮官特勒……册拜爱登里逻汨没蜜施俱禄毗伽忠贞可汗……沙陀别部六千帐,与北廷相依,亦厌虏裒索至三。葛禄白眼突厥素臣回鹘者,尤怨苦,皆密附吐蕃,故吐蕃因沙陀共寇北廷……回鹘以壮卒数万……还取北廷,为吐蕃所击大败……回鹘大恐,稍南其部落以避之。是岁,可汗为少可敦叶公主所毒死……可汗之弟乃自立。伽斯(回纥大将)方攻吐蕃,其大臣率国人共杀篡者,以可汗幼子阿啜嗣……册阿啜为奉诚可汗……十一年,可汗死,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为可汗……册拜爱滕里逻羽录没蜜施合胡禄毗伽怀信可汗……永贞(顺宗)元年(805年),可汗死……册所嗣为滕里野合俱录毗伽可汗……无几,可汗亦死……册拜爱登里罗汨蜜施合毗伽保义可汗。

(《唐书》卷二一七上《回鹘传上》)

穆宗立……可汗死……册所嗣为登啰羽录没蜜施句主毗伽崇德可汗……敬宗即位之年,可汗死,其弟曷萨特勒立……册为爱登里啰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太和六年,可汗为其下所杀,从子胡特勒立……册为爱登里啰汨没蜜施合句录毗伽彰信可汗。开成四年,其相掘罗勿作难,引沙陀共攻可汗。可汗自杀,国人立特勒为可汗。

(《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武宗即位……乃知其国乱。俄而渠长句录莫贺与黠戛斯合骑十万,攻回鹘城,杀可汗,诛掘罗勿,焚其牙,诸部溃。其相职与庞特勒十五部奔葛逻禄,残众入吐蕃、安西。于是可汗牙部十三姓,奉乌介特勒为可汗,南保错子山。

(《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黠戛斯,古坚昆国也……其种杂丁零,乃匈奴西鄙也……其君曰阿热,遂姓阿热氏,建一纛,下皆尚赤,余以部落为之号……始隶薛延陁,延陁以颉利发一人监国……贞观二十二年……遣使者献方物,其酋长俟利发失钵屈阿栈身入朝,太宗劳享之……乾元中,为回纥所破,自是不能通中国。后狄语讹为黠戛斯,盖回鹘谓之,若曰黄赤面云……回鹘稍衰,阿热即自称可汗……回鹘遣宰相伐之,不胜,挐斗二十年不解。

(《唐书》卷二一七下《黠戛斯传》)

黠戛斯破回鹘,得太和公主。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遂令达干十人,送公主至塞上。乌介途遇黠戛斯使达干等,并被杀。太和公主却归乌介可汗。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阿热以使者见杀,无以通于朝,复……上书言状……至大中(宣宗)元年(847年)卒,……册黠戛斯为英武诚明可汗。

(《唐书》卷二一七下《黠戛斯传》)

乌介……南渡大碛……诸部犹称十万众,驻牙大同军北闾门山,时会昌二年秋。频劫东陕已北……诏诸道兵悉至防捍,以河东节度使刘沔充南面招控回鹘使,以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充东南招控回鹘使……回鹘……七部,共三万众,相次降于幽州。诏配诸道……首领皆赐姓李氏……有特勒叶被沽兄李二部南奔吐蕃,有特勒可质力二部东北奔大室韦,有特勒荷勿啜东讨契丹战死……乌介部众,至大中元年,诣幽州降。留者漂流饿冻,众十万,所存止三千已下。乌介嫁妹与室韦托附之,为回鹘相美权者逸隐啜逼诸回鹘杀乌介于金山。以其弟特勒遏捻为可汗,复有众五千以上,其食用粮羊,皆给于奚……张仲武大破奚众,其回鹘无所取给,日有耗散。至二年春,唯存名王、贵臣五百人已下依室韦……黠戛斯相阿播……大败室韦,回鹘在室韦者,阿播皆收归碛北。

(《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

遗帐伏山林间,狙盗诸蕃自给,稍归庞特勒。是时特勒已自称可汗,居甘州,有碛西诸城。宣宗……遣使者抵灵州……回鹘因遣人随使者来京师,帝即册拜温禄登里逻汨没蜜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懿宗时,大酋仆固俊自北廷击吐蕃,斩论尚热,尽取西州、轮台等城……其后王室乱……其国卒不振,时时以玉马与边州相市云。

(《唐书》卷二一七下《回鹘传下》)

3.吐蕃

唐初与吐蕃和亲,文化交通极盛,佛法亦同时自中土输入。

甲 吐蕃之兴起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泥,曰傉檀。傉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泥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松太守。蒙逊灭,樊泥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乙 吐蕃之风俗与制度

其俗谓强雄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赞普妻曰未蒙……国多霆电风雹积雪,盛夏如中国春时,山谷常冰,地有寒疠……衣率毡韦,以赭涂面为好,妇人辫发而萦之。其器屈木而韦底,或毡为槃,凝麨为碗,实羹酪并食之,手捧酒浆以饮。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其俗重鬼右巫,事羱羝为大神,喜浮屠法,习咒诅……贵壮贱弱,母拜子,子倨父……以累世战没为甲门,败懦者垂狐尾于首示辱,不得列于人。拜必手据地,为犬号,再揖身止。居父母丧,断发黛面墨衣,既葬而吉。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其地气候大寒,不生粳稻,有青稞裸麦、豆、小麦、乔麦。畜多牦牛、猪、犬、羊、马。又有天鼠,状如雀鼠,其大如猫,皮可为裘。又多金、银、铜、锡。其人或随畜牧,而不常厥居。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其官有大相曰论茝,副相曰谕茝扈莽,各一人,亦号大论小论。都护一人,曰悉编掣逋。又有内大相,曰曩论掣逋,亦曰论莽热。副相曰曩论觅零逋,小相曰曩论充,各一人。又有整事大相,曰喻寒波掣逋,副整事曰喻寒觅零逋,小整事曰喻寒波充,皆任国事。总号曰尚论掣逋突瞿。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其君臣自为友,五六人曰共命,君死,皆自杀以殉。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其官之章饰,最上琴瑟。金次之,金涂银又次之,银次之,最下至铜止。差大小缀臂前,以辨贵贱。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用刑严峻,小罪剜眼鼻,或皮鞭鞭之,但随喜怒,而无常科。囚人于地牢,深数丈,二三年方出之。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军令严肃,每战,前队皆死,后队方进。重兵死,恶病终。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无文字,结绳齿木为约。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弄赞……为公主筑一城……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丙 强盛时代之吐蕃

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其邻国羊同及诸羌,并宾服之。太宗遣行人……往抚慰之……乃遣使……入朝……求婚,太宗未之许……弄赞遂与羊同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以避其锋……于是进兵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四川松潘县)……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营大总管……以击之……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永徽(高宗)元年,弄赞卒……其孙继位……时年幼,国事皆委禄东赞。禄东……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东赞有子五人……及东赞死……兄弟复专其国。后与吐谷浑不和……递相表奏,各论曲直。国家依违,未为与夺,吐蕃怨怒,遂率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大败……走投凉州,遣使告急。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诏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率众十余万以讨之……为吐蕃……所败……自是,吐蕃连岁寇边。当、悉等州诸羌尽降之……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甘肃武威县)、松、茂(四川茂县)、嶲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即印度),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长寿(则天)元年(629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之众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镇。乃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发兵以镇守之。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吐蕃自论钦陵(东赞子)兄弟专统兵马,钦陵每居中用事,诸弟分据方面。赞婆(亦东赞子)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余年,常为边患。其兄弟皆有才略,诸蕃惮之……其赞普器弩悉弄,年渐长,乃与其大臣论岩等密图之……发使召钦陵、赞婆等。钦陵举兵不受召,赞普自帅众讨之。钦陵未战而溃,遂自杀……赞婆……及其兄子……等来降……封归德郡王……寻卒。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则天……时,吐蕃南境属国泥婆罗门等皆叛,赞普自往讨之,卒于军中。诸子争立。久之,国人立器弩悉弄之子弃隶蹜赞为赞普,时年七岁。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神龙(中宗)元年……赞普之祖母遣其大臣……来献方物,为其孙请婚。中宗以所养雍王宗礼女为金城公主许嫁之。自是频岁贡献。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睿宗即位……时杨矩为鄯州都督,吐蕃遣使厚遗之,因请河西九曲之地(甘肃导河县边外一带),以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矩遂奏与之。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连年犯边……天宝初……以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十四载……安禄山已窃据洛阳,以河陇募兵,令哥舒翰为将,屯潼关……于是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陇右鄯州为节度,河西凉州为节度,安西、北庭亦置节度,关内则于灵州置朔方节度,又有受降城单于都护庭为之藩卫。及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谓之行营……边州无备预……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堙没者数十州。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至德初……使使来请讨贼,且修好。肃宗遣……报聘。然岁内侵……使数来请和。帝虽审其谲,姑务纾患,乃诏……与盟。宝应元年(762年),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三年)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于是陇右地尽亡。进围泾州,入之,降刺史高晖。又破邠州,入奉天……代宗幸陕……高晖导虏入长安,立广武王承宏为帝,改元,擅作赦令,署官吏。衣冠皆南奔荆襄,或逋栖山谷。乱兵因相攘钞,道路梗闭……吐蕃留京师十五日,乃走,天子还京。

(《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永泰(代宗)元年(765年)九月,仆固怀恩诱吐蕃、回纥之众南犯王畿……至奉天界……京师戒严……副元帅郭子仪于河中府领众赴援……交战二百余阵……回纥三千骑诣泾阳降款,请击吐蕃为效。子仪许之,于是……合……攻破吐蕃……京师解严。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德宗即位,先内靖方镇,顾岁与虏角,其亡获相偿,欲以德绥怀之……归其俘……约盟……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甘肃平凉西百里),陇州右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度水……朱泚之乱,吐蕃请助讨贼……及泚平,责先约求地。天子薄其劳,第赐诏书,偿……帛万匹。于是虏以为怨……入寇……泾、陇、邠之民荡然尽矣。诸将曾不能得一俘,但贺贼出塞而已……贞元五年,韦皋以剑南兵……杀虏将……西南稍安。不三年,尽得嶲州地……定昆明……元和(宪宗)……五年……赐钵阐布书。钵阐布者,虏浮屠,豫国事者也……自是朝贡岁入,又款陇州塞,丐互市,诏可。

(《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下》)

唐自开元二年,始与吐蕃会盟定界。德宗时,定清水之盟。后凡一再行之,以宰相莅盟。今拉萨尚存吐蕃会盟碑,书盟辞及两方与事之臣,以唐蕃文分两面刻之。其文如下: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之,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盟,大节留传之于后也。文武孝德皇帝与圣神赞普,得知黎赞陛下二圣,浚哲鸿被,晓全永之化,享矜愍之情,思覆其无内外,商议叶同,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大治之责,慈睹同心,以申怜好之意,共成厥美。今汉蕃二国所守见管封疆,洮泯之东,属大唐国界;其塞之西,尽是大蕃地土。彼此不为杀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或有积阻,捉生闲事,说给以衣粮放归,令社稷山川无扰,各敬神人。然舅甥相好之义若难,每思通传,彼此相倚,二国常相往来。西路所遣唐差蕃使,于将谷交马,其洮泯之东,大唐供应;清水县以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之礼,使其两界烟尘不起,同闻颂德之名,频无惊恐之处。行人撤备,乡土俱安,永无相扰之犯,垂恩万代,则称羡之声,遍于日月所照矣,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合其大业耳。各依此盟誓,永不移易,当三宝与日月星辰之下,共陈刑具,为设此大誓约。如有不依此事誓背汉蕃背纳,破其名者,来其殃祸也。倘倾覆以及动阴谋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汉君臣,并稽首告立,周细为文。二君之德,万远称扬,内外蒙庥,人民咸颂矣。

(阙名《西藏考》)

丁 衰落时代之吐蕃

赞普……死,以弟达磨嗣。达磨嗜酒,好畋猎,喜内。且凶愎少恩,政益乱……会昌(武宗)二年,赞普死……无子,以妃兄尚延力子乞离胡为赞普,始三岁,妃共治其国。大相结都那见乞离胡不肯拜……用事者共杀之。别将尚恐热……约三部,得万骑……与宰相尚与思罗战……杀之……国人以赞普立非是,皆叛去。恐热自号宰相,以兵二十万击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婢婢……伏兵衷击……恐热单骑而逃。既不得志,尤猜忍杀戮部将……大中三年……恐热大略鄯、廓、瓜、肃、伊、西等州,所过捕戮,积尸狼籍。麾下内怨,皆欲图之。乃扬声将请唐兵五十万,共定其乱,保渭州,求册为赞普,奉表归唐……宣宗诏……迎援,恐热至……且求河渭节度使。帝不许,还……趋落门川,收散卒,将寇边。会久雨粮绝,恐热还奔廓州(青海西宁县)。于是……复……清水……原州……安乐州……萧关……秦州……扶州……沙州首领张义潮奉瓜(新疆哈密县南)、沙伊(哈密县)、肃(甘肃酒泉县)、甘(甘肃张掖县)等十一州地图以献。始,义潮阴结豪英归唐。一日,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缮甲兵,耕且战,悉复余州……帝嘉其忠……号归义军,遂为节度使。其后,河渭州虏将尚延心以国破亡,亦献款……咸通(懿宗)七年,北廷回鹘仆固俊击取西州,收诸部……与尚恐热战,破之……斩恐热,首传京师。

(《唐书》卷二一六下《吐蕃传下》)

4.南诏

唐中叶以后,西南诸族中,输入中土之文化最多者,则有南诏。南诏原六部落所合并,故又谓之六诏。

南诏蛮,本乌蛮之别种也(云南蛮族中,有乌、白两种,乌蛮为东爨,白蛮为西爨)。姓蒙氏,蛮谓王为诏……代居蒙舍州,为渠帅,在汉永昌故郡东,姚州之西(云南楚雄县地)。其先,渠帅有六,自号六诏,兵力相埒,各有君长,无统帅。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六诏部落简表

南诏,在高宗时来朝。至玄宗开元间,酋长皮逻吞并五诏,势力始增大。

皮逻阁立。开元二十六年,诏授特进,封越国公,赐名曰归义。其后破洱河蛮,以功策授云南王。归义渐强盛,余五诏浸弱。先是,剑南节度使王昱受归义赂,奏六诏合为一诏。归义既并五诏,服群蛮,破吐蕃之众兵,日以骄大……二十七年,徙居大和城(云南大理县)……天宝七年,归义卒,诏立子阁罗凤,袭云南王。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厥后边臣失政,激起变乱。南诏与吐蕃结合,西南圉从此多事。

无何,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张虔陁为云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谋,虔陁矫诈,待之不以礼……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虔陁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恶。阁罗凤忿怨,因发兵反……明年(天宝十年),仲通率兵……逼大和城,为南诏所败。自是阁罗凤北臣吐蕃,吐蕃令阁罗凤为赞普钟,号曰东帝,给以金印。蛮谓弟为钟。时天宝十一年也。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杨国忠当权,征兵征讨,骚动天下,依然无功。

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时调兵既多……行者愁怨。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二》)

天宝十二年,剑南节度使杨国忠执国政,仍奏征天下兵,俾留后侍御史李宓将十余万(击南诏),辇饷者在外,涉海瘴死者相属于路,天下始骚然苦之。宓复败于大和城北,死者十八九。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安史之乱,复乘隙扰害西川。

至德(肃宗)元载九月……南诏乘乱,陷越嶲会同军,据清溪关(四川汉源县)。

(《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唐纪三四》)

惟南诏附吐蕃后,赋役甚重,深以为苦。遂又附唐,合力破吐蕃,西川之患始解。

大历十四年,阁罗凤子凤迦异,先阁罗凤死,立迦异子,是为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善抚其众。吐蕃役赋南蛮重数,又夺诸蛮险地,立城堡,岁征兵以助镇防,牟寻益厌苦之。有郑回者,本相州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嶲州西沪县令。嶲州陷,为所虏,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曰蛮利,甚爱重之,命教凤迦异……蛮谓相为清平官,凡置六人。牟寻以回为清平官,事皆咨之秉政用事……回尝言于牟寻曰:“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中国尚礼义,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蕃归唐,无远戍之劳,重税之困,利莫大焉。”牟寻善其言,谋内附者十余年矣。韦皋(剑南西川节度使)招抚诸蛮……闻牟寻之意……寓书于牟寻,且招怀之……牟寻乃去吐蕃所立帝号……请复南诏旧名。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初(贞元十年)……吐蕃因争北庭,与回鹘大战,死伤颇众,乃征兵于牟寻,须万人。牟寻既定计归我,欲因征兵以袭之,乃示寡弱……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文宗时,牟寻孙丰祐在位。唐又边备废弛,戍卒抄掠,南诏乘间入侵。

太和三年,杜元颖镇西川,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南蛮乘我无备,大举诸部入寇……蜀川出军与战,不利,陷我邛州,逼成都府,入梓州西郭,驱劫玉帛子女而去……明年(四年)……以表自陈请罪……国家方事柔远,寻释其罪。

(《旧唐书》卷一九七《南诏蛮传》)

宣懿之际,南诏酋长酋龙,又举兵进攻岭南,并陷安南都护府。

大中(宣宗)十三年……丰祐适卒,子酋龙立……酋龙乃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改元建极。遣兵陷播州(贵州遵义县)

(《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唐纪六五》)

咸通(懿宗)元年十二月,安南土蛮引南诏兵,合三万余人,乘虚攻交趾,陷之……二年七月,南诏攻邕州(广西邕宁县),陷之。

(《资治通鉴》卷二五○《唐纪六六》)

后经高骈击败蛮兵,安南始平。

咸通七年十一月……置静海军于安南,以高骈为节度使。自李涿时(宣宗大中时为安南都护)侵扰安南,为安南患,殆将十年,至是始平。

(《资治通鉴》卷二五○《唐纪六六》)

酋龙又攻西川,连陷诸州。唐复调高骈以赴之,击败南诏兵。

乾符(僖宗)元年十一月……南诏寇西川……十二月……南诏乘胜陷黎州,入卭峡关,攻雅州(西康雅安县)……蛮兵及新津而还……诏发河东、山南西道、东川兵授之,仍命……高骈诣西川,制置蛮事。

(《资治通鉴》卷二五二《唐纪六八》)

至酋龙卒,南诏亦衰,复来请和。自此西南边始安,而唐亦困敝矣。

乾符四年二月……南诏酋龙嗣立以来,为边患殆二十年,中国为之虚耗,而其国中亦疲弊。酋龙卒……子法立……好畋猎酣饮,委国事于大臣。闰月,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奏南诏……来请和……诏许之。

(《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唐纪六九》)

六 武韦执政

1.武后

甲 武周革命

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曌,并州文水人也。父士彟,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后年十四,太宗闻其有色,选为才人。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皇后王氏,立宸妃为皇后,高宗自显庆后,多苦风疾,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常称旨。由是参预国政……后既专宠与政,而高宗春秋高,苦疾,后益用事,遂不能制……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亦号天后,天下之人,谓之二圣……高宗崩,遗诏皇太子即皇帝位,军国大务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皇太子即皇帝位(中宗),尊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唐书》卷四《武后纪》)

嗣圣元年二月,废皇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仍改赐名哲。立豫王轮为皇帝,令居于别殿……改元文明。皇太后仍临朝称制。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武后临政,废易君主,李敬业遂起匡复之兵。

李孙敬业。高宗崩,则天太后临朝。既而废帝为庐陵王,立相王为皇帝,而政由天后,诸武皆当权任,人情愤怨……嗣圣元年七月,敬业……自称扬州司马……遂据扬州,鸠聚民众,以匡复庐陵为辞。乃开三府,一曰匡复府,二曰英公府,三曰扬州大都督府……旬日之间,胜兵有十余万……则天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将兵三十万讨之……敬业……还江都,屯兵高邮以拒之,频战大败,孝逸乘胜追蹑……捕获之。

(《旧唐书》卷六七《李附李敬业传》)

李敬业既败,武后益猜忌宗室功臣,大开告密之门。任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酷吏,滥用刑诛,以示威严。

太后……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虽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除官,无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有胡人索元礼,知太后意,因告密召见,擢为游击将军,令案制狱。元礼性残忍,推一人必令引数十百人,太后数召见赏赐,以张其权。于是尚书都事长安周兴,万年人来俊臣之徒效之,纷纷继起。兴累迁至秋官侍郎,俊臣累迁至御史中丞,相与私畜无赖数百人,专以告密为事。欲陷一人,辄令数处俱告,事状如一。

(《资治通鉴》卷二○三《唐纪一九》)

来俊臣……则天……擢拜左台御史中丞……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则天……于丽景门别置推事院,俊臣推勘必获,专令俊臣等按鞫,亦号为新开门,但入新开门者,百不全一。王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俊臣每鞫囚,无问轻重,多以醋灌鼻,禁地牢中。或盛之瓮中,以火圜绕炙之……又以索元礼等作大枷,凡有十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朝士多因入朝,默遭掩袭,以至于族,与其家无复音息。故每入朝者,必与其家诀曰:“不知重相见不。”

(《旧唐书》卷一八六上《来俊臣传》)

周兴、来俊臣、索元礼以外,酷吏见于《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者如下。

其酷吏刘光业、王德寿、王处贞、屈贞筠、刘景阳等五人,虽已身死,官爵并宜追夺。景阳见在,贬禄州乐单尉。邱神、来子珣、万国俊、周兴、来俊臣、鱼承晔、王景昭、索元礼、傅游艺、王弘义、张知默、裴籍、焦仁亶、侯思立、郭霜、李敬仁、皇甫文备、陈嘉言等,虽已身死,并宜除名。唐奉一配流,李秦授、曹仁哲并改与岭南远恶处。

及正位后,王后、萧良娣被废,各杖二百,反接投酿甕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犹殊其尸。并窜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至死。又杀上官仪。其出手行事,即凶焰绝人。然此犹曰:“妒者常情。不得不害人以利己也。”称制后,欲立威以制天下,开告密之门,纵酷吏周兴、来俊臣、邱神等起大狱,指将相俾相连染,一切案以反论。吏争以周内为能,于是诛戮无虚日。大臣则裴炎、刘袆之……等数十人,大将则程务挺、李光谊……等亦数十人,庶僚则周思茂、郝象贤……等数十百人,皆骈首就戮……然此犹曰:“中外官僚,非戚属也。”越王贞、琅琊王冲起兵谋复王室,事败被诛。于是杀韩王元嘉、鲁王灵夔……等数十百人,除其属籍,幼者流岭表……然此犹曰:“李氏宗室,非武族也。”武元庆、元爽,则后兄也;惟良、怀运,则后兄子也。元庆、元爽,寻坐事死。后姊之女,为高宗所私,封魏国夫人,后私毒之死,又归罪于惟良、怀运,杀之。然此犹曰:“异母兄侄,本不相睦也。”若高宗子,则后之诸子也。后宫所生忠,已立为皇太子,因武后有子宏,甘让储位,改封梁王,乃废流黔州,赐死。泽王上金,后宫杨氏所生;许王素节,萧淑妃所生,武三思讽周兴诬以谋反,缢素节于驿亭。上金闻之,亦自缢。上金七子、素节九子并诛,幼者悉囚雷州。然此犹曰:“非己所生也。”太子宏,则后亲子,立为储贰……以其请萧淑妃女之幽于掖廷者出嫁,遂恶之。又以其聪睿不便于己,竟酖之死。宏既死,立其弟贤为太子,亦后亲子也。又以触忌……废为庶人,流巴州,后又……逼杀之……永泰公主,则后女孙也……令自杀。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九《武后之忍》)

武后既除异己,乃代唐而称帝。

天授元年九月……改国号周,大赦改元……降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

(《唐书》卷四《武后纪》)

神皇自以曌字为名,遂改诏书为制书……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武后任用诸武,其侄承嗣,欲继为太子者屡矣。赖狄仁杰等谏阻而止。其后后病,张柬之等举兵,迎中宗复位,反周为唐。

昭德密奏曰:“承嗣陛下之侄,又是亲王,不宜更在机权,以惑众庶。且自古帝王,父子之间犹相篡夺,况在姑侄,岂得委权与之。脱若乘便,宝位宁可安乎?”则天矍然曰:“我未之思也。”……延载初,凤阁舍人张嘉福令洛阳人王庆之,率轻薄恶少数百人诣阙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则天不许……昭德因奏曰:“……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之子孙,为万代计……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血食矣。”则天寤之,乃止。

(《旧唐书》卷八七《李昭德传》)

嗣圣(中宗)元年二月,皇太后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其年五月,迁于均州,寻徙居房陵。圣历元年,召还东都,立为皇太子,依旧名显。时张易之与弟昌宗,潜图逆乱。神龙元年正月,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等定策,率羽林兵诛易之、昌宗,迎皇太子监国,总司庶政……则天传位于皇太子……复国号依旧为唐……十二月,则天皇太后崩。

(《旧唐书》卷七《中宗纪》)

乙 武后之政治

嗣圣元年九月……改尚书省及诸司官名,初置右肃政御史台官员。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嗣圣元年九月……旗帜尚白,易内外官服青者以碧,大易官名。

(《唐书》卷四《武后纪》)

至所改各官名,依《旧唐书•职官志》与《唐书•百官志》。撮录如下。

尚书省  光宅元年,改曰文昌台,俄曰文昌都省。垂拱元年曰都台。长安三年曰中台。

吏部尚书 改曰天官。改主爵曰司封。

户部尚书 改曰地官。

礼部尚书 改曰春官。

兵部尚书 改曰夏官。

刑部尚书 改曰秋官。

工部尚书 改曰冬官。

门下省  垂拱元年,改曰鸾台。

侍中 改曰纳言。

侍郎 改曰鸾台侍郎。

中书省  光宅元年,改曰凤阁。

中书令 改曰内史。

侍郎 改曰凤阁侍郎。

秘书省  垂拱元年,改曰麟台。

殿中省  万岁通天元年,置仗内六闲:一曰飞龙,二曰祥麟,三曰凤苑,四曰鵷鸾,五曰吉良,六曰六群,亦号六厩。

内侍省  垂拱元年,改曰司宫台。

御史台  文明元年,改曰肃政台。光宅元年,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

九寺

太常寺 改曰司常寺。

光禄寺 改曰司膳寺。

卫尉寺

宗正寺 改曰司属寺。

太仆寺 改曰司仆寺。

大理寺改曰司刑寺。

鸿胪寺 改曰司宾寺。

司农寺

太府寺 改曰司府寺。

五监

国子监 改曰成均监。

少府监 改曰尚方监。

将作监

军器监

都水监 改曰水衡监,使者曰都尉。

此外服色,亦加改易。

嗣圣元年九月……旗帜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垂拱二年正月……初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并将都邑名称,从事更改。

嗣圣元年九月……改东都为神都。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天授三年九月……并州改置北都。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载初元年十月,改并州文水县为武兴县。依汉丰沛例,百姓子孙相承给复。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天授二年七月,徙关内雍、同等七州户数十万以实洛阳。分京兆,置鼎、稷、鸿、宜四州。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又依周制改正朔,未几而复如旧。

载初元年正月……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十二月为腊月,改旧正月为一月。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圣历三年十月,复旧正朔,改一月为正月,仍以为岁首,正月依旧为十一月。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武后以女主临天下,欲示尊贵,屡易尊号。每改元必大赦大酺。

垂拱四年五月,皇太后加尊号曰圣母神皇。七月,大赦天下,改宝图曰天授圣图……天下大酺五日。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永昌元年正月……改元,大酺七日……载初元年九月九日,革唐命……改元……大赦天下,赐酺七日……加尊号曰圣神皇帝。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长寿二年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大赦天下,大酺七日。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长寿三年五月,上加尊号,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证圣元年一月,上加尊号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二月,上去慈氏越古尊号。九月……加尊号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九日。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圣历三年五月,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停金轮等尊号,大酺五日。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武后虽果于杀戮,尚能留心政治,屡求直谏。

垂拱元年五月……诏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咸令自举。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垂拱二年三月,初置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临投之。由是人间善恶事,多所知悉。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永昌元年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举所知。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证圣元年一月……手诏责躬。令内外文武九品已上,各上封事,极言正谏。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万岁登封元年四月……以天下大旱,命文武官九品已上极言时政得失。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武后时诸臣,颇能直谏。武后亦能容之。

初称制,刘仁轨上疏,以吕后为戒,后即使武承嗣赍敕慰谕之(仁轨传)。大石国献狮子,姚奏不贵异物,后即诏止其来使。九鼎成,欲以黄金涂之,亦为谏而罢(传)。后欲以季冬讲武,有司迁延至孟春,王方庆谏孟春不可习武,即从之(方庆传)……河北民陷契丹者,武懿宗将奏杀之,景俭以为皆迫胁所致,宜原之。王求礼并谓懿宗遇贼退缩,反加罪被胁之民,请斩懿宗以谢河北。后即为赦河北(杜景俭王求礼传)。张庭珪谏造大像,即允之,并召见面慰(庭珪传)。朱敬则请改严刑,从宽政,亦从之(敬则传)。李峤请雪旧为酷吏破家者,后未听,桓彦范等又上十疏,卒从之(峤等传)。苏安恒奏请归政太子,后亦不怒,然此犹论列朝政也。至其所最宠幸而讳之者,宜莫如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然苏良嗣遇怀义于朝,命左右批其颊。怀义诉于后,后第戒其出入北门,毋走南牙触宰相,而未闻罪良嗣也(良嗣传)。怀义度白丁为僧,御史周矩劾之,后曰:“朕即令赴台。”怀义至,坦腹于床,矩召吏将案之,怀义遽乘马去。矩以闻,后曰:“此道人病风,不可苦问。其所度僧听卿勘。”矩悉配流之。后矩为怀义所谮免官,亦未闻加以罪也(矩传)。后晚年,尤爱张易之、昌宗兄弟。易之诬奏魏元忠,欲挟太子为耐久朋,引张说为证。及廷诘,说言元忠无此语,虽贬元忠为高要尉,流说钦州,然未闻致之死也。易之赃赂事发,为御史台所劾,诏桓彦范、袁恕己等鞫之,彦范等奏罪当族。昌宗自陈为后炼丹有功,诏虽释之,然尚以赃赂归罪于其兄昌仪、同休,而罢其官,亦未闻罪彦范等也。昌宗引术者,占己有天子分。宋璟劾奏,请付狱,便穷究。后阳许而令璟出使幽州,别令崔神庆鞫免其罪。璟犹执奏昌宗当斩,李邕曰:“璟言是。”后虽不听,亦未尝罪璟、邕等也(昌宗传)。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入宫宴后前,韦安石奏贱类不宜预,顾左右逐出之。后更慰免,不闻其罪安石也(安石传)。然此犹未直陈其淫秽之丑也。至朱敬则疏谏选美少年,则曰:“陛下内宠,有薛怀义、张易之、昌宗矣。近又闻尚食柳模,自言其子良宾,洁白美须眉……堪充宸内供奉。”桓彦范以昌宗为宋璟所劾,后不肯出昌宗付狱。彦范亦奏云:“陛下以簪履恩,久不忍加刑。”此皆直揭后之燕昵嬖幸,可羞可耻,敌以下所难堪。而后不惟不罪之,反赐敬则彩百段曰:“非卿,不闻此言。”而于璟、彦范,亦终保护倚任。夫以怀义、易之等床笫之间,何言不可中伤善类,而后迄不为所动摇。则其能别白人才,主持国是,有大过人者。其视怀义、易之等,不过如面首之类……故后初不以为讳,并若不必讳也。至用人、行政之大端,则独握其纲,至老不可挠撼。陆贽谓后收人心,擢才俊,当时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李绛亦言后命官猥多,而开元中名臣,多出其选。《旧书•本纪》赞谓后不惜官爵,笼豪杰以自助,有一言合,辄不次用。不称职,亦废诛不少假。务取实才真贤……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九《武后纳谏知人》)

惟为收拾人心,每滥用爵禄。无耻之徒,夤缘并进,养成模棱、唾面之风,社会人心,蒙其恶影响者至巨。

则天临朝。通天二年,太平公主荐易之弟昌宗入侍禁中。既而……兄弟俱侍宫中,皆傅粉施朱,衣锦绣服,俱承辟阳之宠……武承嗣……候其门庭,争执鞭辔,呼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以易之为奉宸令……每因宴集,则令嘲戏公卿,以为笑乐。若内殿曲宴,则二张诸武侍坐,樗蒱笑谑,赐与无算。时谀佞者奏云:“昌宗是王子晋后身。”乃令被羽衣吹箫,乘木鹤,奏乐于庭,如子晋乘空。词人皆赋诗以美之。

(《旧唐书》卷七八《张行诚附张易之张昌宗传》)

后每燕集,则二张诸武杂侍,樗博争道为笑乐。或嘲诋公卿,淫蛊显行,无复羞畏……后知丑声甚,思有以掩覆之。乃诏昌宗,即禁中论著。引李峤、张说、宋之问、富嘉谟、徐彦伯等二十有六人,撰《三教珠英》。加昌宗司仆卿,易之麟台监。

(《唐书》卷一○四《张易之张昌宗传》)

上官昭容者,名婉儿……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后召见,有所制作,若素构。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掞丽可观……婉儿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数赐宴赋诗,君臣赓和,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众篇并作,而采丽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帝即婉儿居,穿沼筑岩,穷饰胜趣,即引侍臣宴其所。是时左右内职,皆听出外不呵止。婉儿与近嬖至皆营外宅,衺人秽夫,争候门下肆狎昵,因以求遽职要官。与崔湜乱,遂引知政事。

(《唐书》卷七六《上官昭容传》)

杨再思……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主意所不欲,必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必因而誉之。然恭慎畏忌,未尝忤物。或谓再思曰:“公名高位重,何为屈折如此?”再思曰:“世路艰难,直者受祸。苟不如此,何以全其身哉?”长安末,昌宗既为法司所鞫……廷问宰臣曰:“昌宗于国有功否?”再思对曰:“昌宗往因合炼神丹,圣躬服之有效,此实莫大之功。”则天甚悦,昌宗竟以复职。时人贵彦范而贱再思也。时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刺之……公卿大臣,宴于司礼寺,预其会者皆尽醉极欢。同休(张易之兄)戏曰:“杨内史面似高丽。”再思欣然请剪纸自帖于巾,却披紫袍、为高丽舞,萦头舒手,举动合节,满座嗤笑。又易之弟昌宗,以姿貌见宠幸,再思又谀之曰:“人言六郎面似莲花,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也。”其倾巧取媚也如此。

(《旧唐书》卷九○《杨再思传》)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而义府贪冒无厌,与母妻及诸子女婿,卖官鬻狱,其门如市。多引腹心,广树朋党,倾动朝野……义府本无藻鉴才,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入则谄言自媚,出则肆其奸宄,百寮畏之,无敢言其过者。

(《旧唐书》卷八二《李义府传》)

苏味道……为相,特具位,未尝有所发明,脂韦自营而已。常谓人曰:“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持两端可也。”

(《唐书》卷一一四《苏味道传》)

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旧唐书》卷九○《杜景俭传》)

垂拱四年四月,魏王武承嗣伪造瑞石,文云:“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令雍州人唐同泰,表称获之洛水。皇太后大悦,号其石为宝图,擢授同泰游击将军。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有沙门十人伪撰《大云经》,表上之,盛言神皇受命之事。制颁于天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总度僧千人。

(《旧唐书》卷六《则天皇后纪》)

2.韦后

中宗既崩,韦后才不及武后,乃欲临朝称制,秽乱朝政,委用群小。玄宗起兵诛之,睿宗始继中宗而立。

中宗韦庶人,京兆万年人也。祖弘表,贞观中为曹王府典军。中宗为太子时,纳后为妃……嗣圣元年,立为皇后。其年,中宗见废,后随从房州。时中宗惧不自安,每闻制使至,惶恐欲自杀。后劝王曰:“祸福倚伏,何常之有。岂失一死,何遽如是也。”累年同艰危,情义甚笃……及中宗复立为太子,又立后为妃……帝在房州时,常谓后曰:“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说,引武三思入宫中,升御床,与后双陆,帝为点筹,以为欢笑,丑声日闻于外。

(《旧唐书》卷五一《中宗韦庶人传》)

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仍赐铁券,恕十死,朔望趋朝。初,晖与彦范等诛张易之兄弟也,洛州长史薛季昶谓晖曰:“二凶虽除,产、禄犹在。请因兵势,诛武三思之属。”……晖与张柬之屡陈不可,乃止。季昶叹曰:“吾不知死所矣。”翌日,三思因韦后之助,潜入宫中,内行相事,反易国政,为天下所患。时议以此归咎于晖。

(《旧唐书》卷九一《敬晖传》)

韦皇后既干朝政,德静郡王武三思又居中用事,以则天为彦范等所废,常深愤怨。又虑彦范等渐除武氏,乃先事图之。韦皇后既雅为帝所信宠,言无不从,三思又私通于韦氏,乃日夕谗毁彦范等。帝竟用三思计,进封彦范为扶阳郡王,敬晖为平阳郡王,张柬之为汉阳郡王,崔玄为博陵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虽外示优崇,而实夺其权也……神龙二年……乃贬彦范为泷州司马,敬晖崖州司马,袁恕己窦州司马,崔玄暐白州司马,张柬之新州司马……是岁秋,武三思又阴令人疏皇后秽行,牓于天津桥,请加废黜。中宗闻之怒……御史……希三思旨,奏言彦范与敬晖……等教人密为此牓,虽托废后为名,实有危君之计,请加族灭。制依……奏。

(《旧唐书》卷九一《桓彦范传》)

三思,元庆子也,少以后族,累转右卫将军……及革命,封梁王……三思略涉文史,性倾巧便僻,善事人……初,敬晖等立功后,掌知国政。三思虑其更为己患,而令其子崇训因安乐公主构诬敬晖等,并流于岭表而死。自是三思威权日盛,军国政事,多所参综。

(《旧唐书》卷一八三《武承嗣附武三思传》)

武三思……乃讽百官,上帝尊号为应天皇帝,后为顺天皇后……三思骄横用事。

(《旧唐书》卷五一《中宗韦庶人传》)

三思既猜嫉正士,尝言:“不知何等名作好人,唯有向我好者,是好人耳。”……三思既与韦庶人及上官昭容私通,尝忌节愍太子,又因安乐公主密谋废黜之。

(《旧唐书》卷一八三《武承嗣附武三思传》)

节愍太子重俊,中宗第三子也。神龙二年秋,立为皇太子……武三思得幸中宫,深忌重俊。三思子崇训尚安乐公主,常教公主凌忽重俊,以其非韦氏所生,常呼之为奴。或劝公主请废重俊为王,自立为皇太女。重俊不胜忿恨,三年七月,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杀三思及崇训于其第,并杀党与十余人。又令左金吾大将军……分兵守宫城诸门,自率兵……斩关而入,求韦庶人及安乐公主……帝驰赴玄武门楼,召左羽林将军刘仁景等……千骑王欢喜等倒戈……重俊既败……奔终南山……为左右所杀。

(《旧唐书》卷八六《节愍太子重俊传》)

景龙三年正月……宴侍臣及近亲于梨园亭。二月,幸玄武门,与近臣观宫女大酺。既而左右分曹,共争胜负。上又遣宫女为市肆,鬻卖众物,令宰臣及公卿为商贾,与之交易,因为忿争,言辞猥亵。上与后观之,以为笑乐。

(《旧唐书》卷七《中宗纪》)

景龙四年正月,及皇后微行以观灯。

(《唐书》卷四《中宗纪》)

景龙四年正月望夜,帝与后微行市里,以观烧灯。又放宫女数千,夜游纵观,因与外人阴通,逃逸不还。

(《旧唐书》卷五一《中宗韦庶人传》)

景龙四年五月……前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言皇后干预国政,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同危宗社。帝怒,召钦融廷见,扑杀之。时安乐公主志欲皇后临朝称制,而求立为皇太女,由是与后合谋进鸩。六月,帝遇毒崩……秘不发丧,皇后亲总庶政……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宣遗制,皇太后临朝。

(《旧唐书》卷七《中宗纪》)

睿宗……讳旦,高宗第八子……则天临朝,废中宗……立……为皇帝,仍临朝称制……中宗自房陵还,帝数称疾不朝,请让位于中宗。则天遂立中宗为皇太子,封帝为相王……神龙元年,以诛张易之昆弟功,进号安国相王……其年,立为皇太弟。景龙四年(即景云元年)六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引用其党,分握政柄,忌帝望实素高,潜谋危害。庚子夜,临淄王讳(玄宗)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前朝邑尉刘幽求、长上果毅麻嗣宗、苑总监钟绍京等,率兵入北军,诛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马秦客、叶静能、赵履温、杨均等,诸韦、武党与皆诛之……其日,王公百寮上表,咸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帝众望所归,请即尊位……即皇帝位。

(《旧唐书》卷七《睿宗纪》)

临淄王讳举兵诛诸韦、武,皆枭首于安福门外。韦太后为乱兵所杀。

(《旧唐书》卷七《中宗纪》)

韦后虽死,太平公主颇预政柄。公主武后女,颇有机谋,欲谋危太子(玄宗)。太子乃以羽林诛公主及其党与,睿宗不得不传位于太子,是为玄宗。至此武后之乱,始告结束。

太平公主,则天皇后所生,后爱之……仪凤中,吐蕃请主下嫁。后不欲弃之夷,乃真筑宫,如方士薰戒,以拒和亲事。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粉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绍死,更嫁武承嗣。会承嗣小疾,罢婚。后杀武攸暨妻以配主。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常谓类我。而主内与谋,外检畏,终后世无它訾……玄宗将诛韦氏,主与秘计,遣子崇简从。事定,将立相王,未有以发其端者。主顾温王乃儿子,可劫以为功……乃掖王下,取乘舆服进睿宗。睿宗即位,主权由此震天下……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闻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画可而已……玄宗以太子监国,使宋王、岐王总禁兵。主恚权分,乘辇至光范门,召宰相,白废太子。于是宋璟、姚元之不悦,请出主东都,帝不许……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主内忌太子明,又宰相皆其党,乃有逆谋……太子得其奸,召岐王、薛王、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定策……毛仲取内闲马三百,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叩虔化门,枭元楷、慈(主党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于北阙下……主闻变,亡入南山,三日不出,赐死于第。

(《唐书》卷八三《太平公主传》)

延和元年八月,帝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皇帝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曰予……太平公主……等谋逆事觉,皇帝率兵诛之……翌日,太上皇诰曰:“朕将高居无为。自今后,军国刑政,一事以上,并取皇帝处分。”

(《旧唐书》卷七《睿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