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阿死后,虽然布雷达与阿提拉两兄弟继立,但布雷达性情消沉,而阿提拉积极、主动性强,故实际上由阿提拉当权。公元445年,布雷达死,阿提拉便成为欧洲匈奴帝国的统治者。
有人认为,布雷达是被阿提拉害死的。因为这种情况在匈奴的历史上是常有的,而两单于共同统治则是没有的。匈奴的祖先曾因内乱而有南、北单于和五单于分治的情况。
但他们共同统治既达十年之久,可见关系较好。布雷达死后,阿提拉既未杀害他的妻子,也没有按匈奴的风俗娶她为妻。在匈奴接待各国使节时,她还参加接待。因此,布雷达不见得是被阿提拉杀害的。
阿提拉单独统治欧洲匈奴帝国后,势力日盛,成为欧洲、中亚西部和小亚细亚一带最有威权的统治者。
关于阿提拉,除普利斯库斯与约但尼斯的记载外,还有一些记载与传说,如12世纪的达尔马提那斯的《阿提拉传》、16世纪的格兰大主教俄拉胡斯的《阿提拉传》。18世纪的吉本写《罗马帝国衰亡史》时没有看到这两本书。1929年布利翁(M. Brion)刊行的《阿提拉——上帝的鞭子》(Attila,The Scourge of God )和1931年刊行的《匈奴人的生活》(Lavie des Huns ),则是文学创作而不是历史。《尼伯龙根之歌》流行于北欧,其中的“哀提最耳”即暗指阿提拉,但也不是历史,其中有关人物生卒年的错误很多。
匈牙利人在其历史中把阿提拉作为祖先,并上溯三十五代至诺亚(Noah)的儿子亚伯拉罕(Abraham),这当然是假托。
在阿提拉的使者与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的谈话中,有一次使者说阿提拉的父亲叫“蒙祖”(Mundzuk),发音近于“沮渠蒙逊”的“蒙逊”,也近于“冒顿”。但究竟其祖先是否为匈奴的单于或贵人,则难于考证。
阿提拉动作矜持,表现出优越感。当他想引起恐怖时,习惯转动两只凶猛的眼睛。在人们表现兴奋、急迫或恐慌的时候,他面不改容,表现镇定。他酷好战争。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残暴的人物,故被称为“上帝的鞭子”。
阿提拉像乌单一样,认为世界上任何地方,他想要征服便可以征服。他曾对罗马人说:“在罗马帝国的广大疆土中,任何安全或难于攻克的堡垒和城市都不存在。假使我们喜欢的话,我们都可以把它从地面上去掉。”
其实按人口数量,在欧洲的匈奴人并不很多,阿提拉之所以能够战胜其他民族,是由于军队精悍。平时,他听任各族的领袖住在各自的领地,统率其部队。必要时,他可以调用和指挥五十万至七十万军队,他是一位很出色的军事统帅。
阿提拉虽然宣称他每战必胜,可是凡在不用兵即可达到要求时,他从不出兵;即使出了兵,也会自动退却。即《史记·匈奴列传》所载匈奴人的传统战术:“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他也有仁慈的心,他的敌人相信他宽恕的诺言与和平的保证。他的部众觉得他是一位公正而宽大的君主。有人以为,他也可以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中,他看见自己最小的儿子时,便笑容满面地将他抱起来。
阿提拉在生活方面很简朴。在宴会上,他把大量的好东西给客人吃,自己只吃简单的食物。他的部下使用金杯银碗,他却使用木碗。他酒量很大,据说他后来死于饮酒过度。他穿的衣服也很朴素。
可以看出,匈奴人经中亚细亚抵达欧洲,生活方式必有不少改变。尤其与罗马接触后,罗马人的奢侈享受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匈奴人。
阿提拉很迷信,自认是超人。相传在阿提拉的臣民中有一个牧人,发现他的牝犊食草时脚上有伤并流血,于是跟踪血滴来到一处草长得很茂盛的地方,发现了一把古剑,并献给了阿提拉。阿提拉非常高兴,以为是天神所赐,便筑了一座三百码① 见方的祭台,把剑放在最高处,用羊、马的血去祭奠,以后每年都举行一次。
我们找不到阿提拉像他蒙古高原上的祖先“拜天地日月”和“祠龙城”那样的记载。阿提拉并不仇视与他不同的信仰,他对不同的宗教信仰还是宽大的。
关于阿提拉的家世情况,人们所知甚少。他的使者对狄奥多西二世谈到他的父亲时,曾说他来自贵族家庭,而且将其比作狄奥多西二世的父母。阿提拉与布雷达的地位传自叔父卢阿,卢阿则传自其兄俄塔。那么,他的祖父、父亲虽不必是匈奴的领袖,也必是帝国中一位重要的人物。
关于阿提拉的家庭,据说他的夫人很多,其中一位地位最高,相当于皇后。到过阿提拉王庭的罗马使团说,夫人们是分居的,各有宫院。皇后名西露茄(Cerca),阿提拉不在京城时,她多次招待罗马使者,并请布雷达的遗孀作陪。使者们到过她的宫院,除同桌宴会外,甚至许可使者行欧洲人的拥抱仪式。这可能是到欧洲后受的影响。
阿提拉的孩子很多,他最喜爱的是最小的一个,名厄内克,于阿提拉死后继位。
阿提拉的王庭建于今匈牙利境内,位置在多瑙河的支流泰斯河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在上匈牙利的平原即布达佩斯的西侧附近,或是旧城布达之西约百里处。克尔特人曾居于此,而称之为“阿克利克”(Ak-Rik),意为“多水”。此地后归罗马人统治,至公元4世纪下半叶遂为哥特人、匈奴人和其他族人所据。这里土地肥美,又久已为匈奴人所居,当是阿提拉选为王庭所在的主要原因,而其地亦随之成为欧洲一个重要的地方。
可能因匈奴本为游牧民族,不注意城市建筑,故王庭中除一所浴室是用石料建筑的以外,其他重要房屋都是木结构,非常简陋。
阿提拉所住的宫室也是用木建造的,占地很广,外有很高的方木围城,并有堡垒。木城倾斜地环绕一个小山。阿提拉和他的夫人们的居室的木柱上亦有雕饰,室内铺有地毯,用具则由俘虏或请来的希腊艺术家设计制造,虽罗马使者也感到精巧。这也说明,匈奴人到欧洲后受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在阿提拉的宫廷里,有两个人值得注意。一位是为阿提拉建筑浴室的俄尼基西亚斯(Onegesius),是一位建筑师。除浴室外,其他建筑也可能是他设计并监修的。他很得阿提拉的信任。另一位是希腊人,在匈奴人攻破维米尼亚卡时财产全部损失,成为俄尼基西亚斯的奴隶。他忠于匈奴,被提拔在王庭中服务,后来还娶妻生子。当罗马使者普利斯库斯到匈奴王庭时,曾用希腊语与之谈话。有些匈奴人喜欢学希腊语,可能是由于有他这样的人教的缘故。许多匈奴人也喜欢学拉丁语。
匈奴王庭里也用了许多铁工、木工以制造兵器。外族医生在这里受到特殊的尊重。
阿提拉强盛时,势力伸张至伏尔加河流域,征服了乔乌坚② (Geougen)的可汗。传说阿提拉曾征伐波斯,经过沙漠与沼泽——即密俄提斯湖(Maeotis),继而深入山地,经十五天而到达米太③ 。他们与波斯人激战,据说飞箭往来遮住了阳光。最后匈奴人撤退,损失很大。此后,阿提拉遂将注意力放在西方。
布雷达在世时,阿提拉在对东罗马的要求中曾有一条,即在多瑙河沿岸设置市场,以利双方交易。罗马在市场附近设置了一座堡垒,即君士但提亚。阿提拉的军队赶走或杀死来这里贸易的罗马人,并攻破堡垒,理由是马尔古斯的主教进入他们的领土,发现并偷窃了国王的珍宝。阿提拉严厉要求送还赃物,并逮捕主教及其同党。
东罗马帝国拒绝这一要求,于是双方开战。马斯安人(Maesians)最初赞扬帝国的这一措施,但当他们听说维米尼亚卡(Viminicum)及其附近城市均被匈奴攻破,于是又采取另一态度。马尔格斯的主教遣人秘密与匈奴首领商量,约定时间,亲开城门投降。伊利里亚边境堡垒被匈奴人决河水攻占,瑟密阿姆(Sirmium)、星基敦纽(Singidunum)、拉提亚利亚(Ratiaria)、那斯苏斯(Naissus)、沙底卡(Sardica)与马西安诺波里斯等名城均被匈奴攻破焚毁。在罗马帝国的疆土上,从黑海到黑德利亚提克(Hadriatic)之间千五百里之地,到处遭到阿提拉军队的蹂躏。
在这严重时刻,狄奥多西二世没有亲自统率罗马军队去抵抗。他的大臣将军们把在西西里抵抗汪达尔王贞瑟利克(Genseric)以及防备其他地方的军队都调来救急,但在三次作战中都失败了。前两次是在乌塔斯河边的马西安诺波里斯城下和多瑙河与哈马斯之间的广大平原上。匈奴军队取得优势后,罗马军队向刻索尼萨斯④ 与色雷斯及马其顿尼亚逃跑。结果,东罗马的七十个城市被侵占。虽然狄奥多西二世及其王公大臣迅速修好君士坦丁堡,希望保全,但士气不振,人心惊慌,甚至以为上帝降灾于帝国而要把帝国都城交给匈奴人。东罗马的损失不可胜计,长期以来光荣的罗马帝国走上了衰亡的道路。
游牧民族是从来不作久居之计的。阿提拉统率的匈奴人虽然已开始过着居国的固定生活,但是他们仍保有游牧的习惯。在战争中,破坏的传统作风没有多大改变,所以他的军队所到之处,城市化为废墟,田园成为荒野。这使罗马人更觉得野蛮的匈奴人的可怕。“匈奴”这个名词成为可怕的象征,迷信的罗马人便以阿提拉为“上帝的鞭子”。
阿提拉没有攻击君士坦丁堡,他对狄奥多西二世提出三项要求:第一,让出大片土地,在多瑙河南岸,从星基敦纽(今贝尔加得⑤ )到色雷斯主教区的诺发(Novac),地方之广,约当十五天的旅程。第二,每年输黄金由七百磅增至二千一百磅。第三,立即无偿交还战争中被罗马俘虏的匈奴人,被匈奴俘虏的罗马人则每人交十二片黄金——比以前增加四片,所有匈奴军队中人逃到罗马帝国者应引渡。
在第三条要求下,罗马帝国被迫杀死好几个所谓“蛮族”的贵族和一直忠于罗马帝国的人,这使一些一向对帝国友好的蛮族部落产生恶感。
据第二条要求,黄金的数目虽然增加了,但以东罗马帝国的财富而言是足够支付的。无如政治腐败,官吏借机敲诈,人民更加痛苦,而帝国经济亦益加紊乱。
关于第一条,狄奥多西二世没有拒绝,但有一个不知名的城市阿詹马斯⑥ (Azimus)却加以反抗。阿提拉要求罗马帝国迫使阿詹马斯城的人民放弃抵抗,狄奥多西二世答以已失去控制该城的力量,于是阿提拉便直接与这个城办交涉。
东罗马帝国方面选出以马克西明为首的使团,以与匈奴人谈判。叙述这次出使经过的普利斯库斯也是使者之一。阿提拉也有两位使者在君士坦丁堡,一为俄累斯提斯(Orastes),一为挨得空(Edecon)。前者为潘诺尼亚的贵族公民,后者为西尔利(Scyrri)部落的首领,这两个人的儿子后来也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俄累斯提斯的儿子罗谟拉斯·奥古斯杜拉斯⑦ (Romulus Augustulus)是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公元475—476年在位),挨得空的儿子则是意大利的第一位国王。俄累斯提斯与挨得空在马克西明所率领的使团要去与阿提拉谈判时,也准备回匈奴王庭,因而约定同时出发。
使团走了十三天,约近千里,到达沙底卡,这是罗马帝国的边境,过此就是匈奴的领土了。这个省的长官杀了牛羊款待匈奴使者,酒酣之余,罗马使团中的一名译员维基利阿斯(Vigilius)反对把凡人的阿提拉与神圣的狄奥多西二世相比,于是引起争论。马克西明与普利斯库斯多方努力,才平息了匈奴使者的愤怒,随后又馈赠了丝袍、珍珠。但俄累斯提斯觉得帝国对他不如对挨得空好,而表示不满。
又走了三百里,抵达那斯苏斯。此地不久前曾被匈奴攻占,已夷为平地。经过今之塞尔维亚的山地,斜下至多瑙河平原,即入匈奴境。过河后,匈奴使者就先走了。
过河后,走了不过六七里,罗马使者便感受到匈奴统治者对他们的虐待和侮辱。他们不能在景色宜人的地点打开帐幕住宿,因为匈奴人认为这会对远处的王庭不利。阿提拉的左右压迫他们说明要与阿提拉会谈的内容,马克西明认为这是违反国与国间使者的惯例的。于是他们被阻止前进,并迫使他们返回君士坦丁堡。最后经俄尼基西亚斯的兄弟斯哥塔(Scotta)调解,又送了许多礼物,才算解决。
匈奴的带路者故意领着他们走许多弯路,并且很骄横,要他们走才能走,要他们停就得停。沿途的食物充足,但饮的是密酒而不是葡萄酒。他们又饮了一种流质,名为“卡马斯”(Camus),普利斯库斯说是用大麦蒸制的。他们吃的是黍米而不是面包。罗马使者在君士坦丁堡住惯了,过惯了侈靡生活,感到旅途生活很苦。
有一天晚上,他们在一片沼泽边住宿,忽然风雨大作,帐幕被掀翻。正窘困间,住在附近的希雷达夫人知道了,殷勤地招待了他们,双方互赠了许多礼物,然后继续进发。六天之后,与匈奴使者俄累斯提斯和挨得空会合,不久,遂抵达阿提拉王庭。
恰巧这时西罗马的使团也到了,阿提拉两次举行宴会。使者入门前先要停下来,行祝贺匈奴皇帝身体健康与国家兴盛的酒礼后才能进去。他们被引至一个大厅中,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在主人座位的两旁,排着两张小桌子,每桌三至四人。阿提拉的儿子、叔父、一些他喜欢的国王和贵族应邀作陪。右边的桌子是高位,但东罗马与西罗马皇帝的使者排在左边的桌位,而哥特人的首领却坐在右边,罗马使者认为这是侮辱。阿提拉举杯祝贺使者健康,使者们也回敬,多次以后,仍继续喝酒。有许多娱乐助兴,两个匈奴人站在阿提拉的座位前唱歌,歌曲是歌颂这位统治者的胜利与光荣,大厅里的人们都静静地听着。还有一些丑角,穿着怪服,说了一些话,夹杂着拉丁、哥特、匈奴的语言,人们都大笑起来。
过了两天,阿提拉宴请东罗马使者,并与马克西明长谈,对他不满意的问题则表现粗暴。他提出君士但提亚斯的婚事。他说,罗马皇帝前已答应给他一位富有的夫人,皇帝不能使君士但提亚斯失望,否则便是说谎者。
第三天,罗马使者告辞。付出少量代价后,一些罗马俘虏被准予回国。阿提拉赠与使者礼物,他的左右把马送给他们,罗马使者也回赠了礼物。
与马克西明同到匈奴王庭的维基利阿斯谋杀阿提拉的阴谋被发觉了。这件事的主谋者是狄奥多西的当权太监克赖萨菲亚斯(Chrysaphius),他在狄奥多西二世在位时是真正统治东罗马的人。他唆使匈奴使者挨得空暗杀阿提拉,挨得空先同意,但后来又反悔了,并向阿提拉交待了这件事。维基利阿斯带着儿子到达匈奴王庭后,命其子把克赖萨菲亚斯的一袋黄金交给挨得空,父子俩立即被捕,并被送给阿提拉审问。在以杀死他的儿子的要挟下,他不得不全部交待。阿提拉接受了他的二百磅黄金,没有杀死维基利阿斯,然后派俄累斯提斯和伊斯劳(Eslaw)到君士坦丁堡。俄累斯提斯把维基利阿斯的那袋黄金挂在颈上,大摇大摆地走进宫廷,质问克赖萨菲亚斯是否认得他的原物,是否知罪。伊斯劳严厉地对东罗马皇帝说:“狄奥多西是一位显赫而可敬的父亲的儿子,阿提拉同样来自贵族,而且用实际行动保持其父亲蒙祖所传下来的尊严。可是狄奥多西丧失了他父亲的光荣,曾同意进奉贡献,而把自己降低到奴隶的地位,因此,他应该尊敬在命运与价值上都比他高的人物,而不应该相反地像一名邪恶的奴隶,秘密地去谋害主人。”接着,他转达阿提拉的要求——要得到克赖萨菲亚斯的头。
狄奥多西二世立即派出一个全权使团,带着大批礼物去会见阿提拉。阿提拉同意在特兰哥河边接见使团。
阿提拉看见使团里都是帝国的重要人物,包括两位贵族执政官——诺马斯(Nomus)和阿那托利亚斯(Anatolius)、一位财政大臣和一位大将军。使团带来的礼物非常贵重,加之使者们的善于辞令,阿提拉转怒为喜,宽恕了东罗马皇帝、维基利阿斯和克赖萨菲亚斯。并保证遵守和约,释放许多俘虏,对于逃亡于帝国境内的匈奴人不予追究,还放弃多瑙河南的一大片土地——这些地方的人民和财富已几乎被阿提拉掠光。当然,东罗马帝国需付出很大代价,东罗马人民更穷困了。
狄奥多西二世死于公元450年,年五十岁,死后由其姊巴尔基利阿(Pulcheria)继位。不久,她杀死太监克赖萨菲亚斯,又选定元老院议员马尔西安(Marcian)为丈夫,帮助她统治帝国。
马尔西安要改变狄奥多西二世忍辱求和的政策。他认为,与其用大量财物去求和,不如用来整顿军队。他使阿提拉知道,他反对每年向匈奴纳贡,如果仍像以前那样勒索,他必起而反抗。他派遣阿波罗尼亚斯(Appollonius)出使匈奴。这位使者虽然带了礼物,但在阿提拉答应会见之前拒不交出礼物,这大出阿提拉的意料,使阿提拉过去对狄奥多西二世所惯用的威胁政策不得不有所改变。阿提拉考虑到,与其再对付事实上已极端贫困的东罗马,不如向西发展。
阿提拉用什么理由作借口去进攻西罗马帝国呢?
第一是关于瑟密阿姆的教堂里的珍宝。在过去的许多年中,阿提拉曾与西罗马帝国交换信件,提出珍宝的所有权问题,但始终没有解决。现在,阿提拉要用来作侵略西罗马的借口。
第二个借口是西罗马皇帝发隆提尼安的妹妹霍诺利娅与阿提拉的婚姻。霍诺利娅是普拉西提亚之女,十六岁时与宫室侍从攸基尼阿斯(Eugenius)发生关系并怀了孕。她的母亲普拉西提亚把她送到君士坦丁堡看管,前后逾十年。这时正是阿提拉向东罗马诛求无厌的时候,阿提拉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她便设法把一个戒指送给阿提拉,表示愿意做阿提拉的夫人。阿提拉虽然接受了她的戒指,但态度冷淡,这期间阿提拉曾娶了好几位夫人。现在阿提拉要利用她了,正式向西罗马提出与这位公主结婚,并要求用西罗马的一半土地和人民作嫁妆。
西罗马表示拒绝。
阿提拉决心征服西罗马帝国,目标选定较西边的高卢,而不是较东边的意大利。原因可能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考虑。意大利是西罗马帝国的中心,军事力量强;而高卢则为外族人所占,历来多与罗马帝国发生冲突。
在高卢的西哥特王狄奥多利克曾在进攻西罗马一个富有的城市阿利斯⑧ 时被阿伊喜阿斯打败,第二次进攻时又被打败。后来,阿伊喜阿斯返回意大利,列杜利阿斯(Litorius)将军继任,被狄奥多利克打败后俘获。阿提拉希望在进攻高卢时,西哥特人不要帮助罗马人。
此外,占据莱茵河下游的佛郎克王克罗维斯⑨ (Clovis)也曾被阿伊喜阿斯打败,死后二子争立。幼子美罗维亚斯(Meroveus)曾到西罗马首都,且被阿伊喜阿斯收为养子。这时,长子与阿提拉订约,阿提拉进攻高卢时可以通过佛郎克领土。
同样,西罗马帝国也尽力联络一些外族,尤其是西哥特人,派出退休长官阿维塔斯(Avitus)游说西哥特王狄奥多利克。结果狄奥多利克不但愿与罗马结盟,而且愿意亲自率兵抵抗匈奴人。
公元451年,阿提拉亲统五十万大军西进,经二千余里,始抵莱茵河与内卡河的合流处,佛郎克的克罗维斯王的长子派军相助。由于部队人数多,辎重长途运输不易,故选择较暖的时候,利用赫星尼安森林的木料造船渡河。渡河后,一路攻城略地,较大的城市美兹⑩ 亦被攻占。
阿提拉从莱茵河与摩泽尔河推进到高卢的中心地区,巴黎没有被占的原因是当时还实在太小。渡过塞纳河边的奥舍尔⑪ 后,到达奥利安⑫ 。正在军民奋起抵抗,阿提拉猛攻不下时,阿伊喜阿斯和狄奥多利克的援军到了。这很出阿提拉的意料,于是他下令全军回渡塞纳河,退至沙隆平原,以利于匈奴的骑兵活动。阿伊喜阿斯与狄奥多利克率军追击。
据说,阿提拉曾找他的祭士及占卜者商量。他们的预言是匈奴人会失败,对方的主要领袖会阵亡。阿提拉为鼓励士气,亲自对军队讲话:“我自己要抛第一支矛,卑鄙而反对去仿效他的君主的榜样者的命运,注定难免于死。”他亲自指挥中军,仆从部族如卢基安人、赫叩利人(Herculi)、图林根人、佛郎克人、柏干提人分在左右,右翼由格庇德国王阿德利克统率,左翼由东哥特的三位兄弟统率。
在对方,曾与阿提拉勾结、密谋而被发觉的阿兰王桑基邦(Sangiban)所部居中——为的是便于监视,阿伊喜阿斯居左,狄奥多利克居右。狄奥多利克之子松利斯蒙德占据战场上最高的地方,向左右翼展开,包抄阿提拉的后路。
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也可以说是早期的世界大战。
东亚的匈奴和一些东方民族,中亚的阿兰和其他一些民族,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和欧洲的一些种族,都聚集在沙隆战场上。这是一场东方与西方的战争,然而又好像一些部族的内战——帮助罗马的阿兰人与帮助匈奴的阿兰人打,帮助罗马的西哥特人与帮助匈奴的东哥特人打。
阿提拉亲率中军,猛攻阿兰王桑基邦,冲破后又集中力量攻击西哥特人。狄奥多利克正骑在马上指挥作战,被东哥特贵族安德基斯(Andages)一矛投中而死,迷信的匈奴人以为这正应验了祭士的预言。
东哥特部队混乱之际,松利斯蒙德率军从山上驰下,阿提拉的中军由于推进太快而与两翼脱节,形成孤军,于是战局顿生变化。阿提拉下令退却,用车子围成圆圈固守。两军竟夜混战,死亡极众,有人估计为十六万二千,有人说为三十万,而匈奴人居多。
松利斯蒙德与阿伊喜阿斯会师后,找到狄奥多利克的尸体,举行葬礼后,松利斯蒙德被推为西哥特王。
阿伊喜阿斯考虑到,与其打败匈奴,使西哥特强大,不如暂时保留匈奴,不使西哥特获得全胜。这样,匈奴和西哥特就不至于危害帝国了。
阿伊喜阿斯对松利斯蒙德说,狄奥多利克死后,应防止西哥特国内有野心的兄弟们抢夺王位和首都土鲁斯的珍宝。于是,松利斯蒙德立即退出战场回国。接着,罗马和其他各军也都撤出沙隆回国。这完全出乎阿提拉的意料,他简直不敢相信。他又在营地里困守几天之后,才下令返回匈牙利。
阿提拉在沙隆之战中虽然失利,但过了不久,他又准备再次进攻。他又提出霍诺利娅的婚事和嫁妆问题,西罗马帝国拒绝。于是公元452年,阿提拉又率军西进。
阿提拉吸取上次攻打高卢失败的教训,这次他决心进攻意大利。
高卢的西哥特王松利斯蒙德在沙隆战后因与阿伊喜阿斯在分虏获品时发生争执,所以这次不但不派兵帮助罗马帝国,反而派兵攻打罗马帝国,因而遭到臣民反对。公元453年,他被自己的两个兄弟杀死。
阿提拉在意大利的北部战无不胜,但进攻亚得里亚海岸的阿基利亚镇时却顿兵三月之久。这个镇很富足,人口也多,抵抗坚决。阿提拉准备转移时,发现一只鸟带着小鸟飞离城楼上的鸟巢,他断定这座城楼已经毁败,于是下令猛攻这座城楼,阿基利亚镇终于被攻下了。他入城之后,财物悉遭劫掠,居民大部被杀。
阿提拉接着又攻占了阿尔提纽(Altinum)、空哥地亚(Concordia)和巴杜(Padua),占领后均夷为平地。内地的城市如维星萨(Vicenza)、凡罗那(Verona)、巴加姆(Bergamo)也均惨遭劫掠。米兰、帕维亚投降后交出财物,换取人民生命的安全。据说,当阿提拉进入米兰的贵族宫室时,曾为一张图画而惊讶。这张图上画着恺撒坐在宝座上,塞族的国王跪在脚旁。阿提拉命令一位画工改画为罗马皇帝跪在塞王面前,打开盛有黄金的口袋,表示向塞王进贡。
人们说,凡是经阿提拉的马蹄践踏过的地方,草也永不生长。有的欧洲历史学家又指出,这位“上帝的鞭子”无意中给欧洲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阿提拉毁灭了许多旧城市,人们逃到新的地方,又建立了新城市。威尼斯就是难民建起来的,代替了阿基利亚镇而成为意大利的名城。
大战之后,必有凶年。这时饥馑严重,疫疠流行,匈奴军队死者很多。同时,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到达了意大利。于是,阿提拉接受了罗马帝国的和议。罗马的使者是阿维那斯(Avienus)、司法官特利基提亚斯(Trigetius)和罗马主教利奥,罗马方面付出了很高代价,阿提拉才答应离开意大利。阿提拉宣称,如不把“未婚妻”霍诺利娅送到,将更大规模地侵略西罗马。
公元453年,阿提拉举行婚礼,夫人名伊尔提哥(Ildico)。据约但尼斯记载,婚后第二天人们发现阿提拉死亡。
据说,阿提拉的尸体被放在三个一套的棺材里——一个是铁的,一个是银的,一个是金的,并被埋葬在一个秘密的地方。
阿提拉死后,北欧的文学作品中有关于他的传说,匈牙利史家把他当作建国元勋,民间传说也很多。足见这位东方匈奴人的后裔对欧洲的影响之大。
① 1码约合0.9米。——编者注
② 又译哲欧根。——编者注
③ 今译米底亚。——编者注
④ 今译克森尼索。——编者注
⑤ 即贝尔格莱德。——编者注
⑥ 或称阿詹曼提阿姆(Azimuntium),是伊利里亚边境色雷斯的一座小城。
⑦ 即弗拉维乌斯·罗慕路·奥古斯都(约463-?)。——编者注
⑧ 今译阿尔勒。——编者注
⑨ 即克洛维(466—511)。——编者注
⑩ 今译梅斯。——编者注
⑪ 今译欧塞尔。——编者注
⑫ 今译奥尔良。——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