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古文化遗址和古文物的发现,其地区之广、规模之大、种类之繁、器物之富,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空前的多。这只有文化悠久而灿烂的祖国在进行伟大经济建设的时期,才会有这种奇迹式的大发现。古代文明和无限光辉的现代文明接连起来了!中国人民强烈地热爱祖国的今天和明天,因而很自然地也热爱祖国的昨天和前天。

保护历史文物,为的好让它为祖国的今天服务。

它可以为多方面服务,下面举出的几条,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一 历史文物与历史资料

研究历史,首先要把远古以来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画出一个基本的轮廓来。这必须依靠足够的资料。要研究用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的历史,地下发掘出来的资料,更显得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没有它,几乎什么都无从说起。中国无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限可以溯到北京猿人时代,下限则在盘庚迁殷以前。经考古工作者迭次发掘,获得了许多有关远古历史的珍贵资料,但用来画当时社会发展比较仔细的轮廓,则非常不够。因此,任何一个古文化遗址以及一些零星器物的发现,都值得重视,因为很有可能从这些发现中取得极有价值的资料。

依据传记,夏是一个最早的朝代,意味着它是中国阶级社会的开始。《史记·夏本纪》只有一些简单的叙述,不能说明夏社会的具体情况。安阳后岗曾发现彩陶黑陶白陶三个文化层,现在郑州也有类似的发现。白陶文化之前有一个黑陶文化,是确然无疑的了。不过这个黑陶文化究竟与夏朝有什么关系呢?商朝已经有高度发展的青铜器和相当成熟的文字,它们的前身埋藏在什么遗址里呢?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依靠大规模的地下发掘。

地下发掘对历史研究至少有三种特殊的贡献。第一是创史。例如周口店发掘,使中国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前。第二是补史。例如殷墟发掘,大大丰富了商史,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商史研究,其成就远胜《史记·殷本纪》。第三是证史。例如古史有虞夏尚黑、商尚白的记载。白陶证明商尚白说是可信的。墨翟行夏道,衣服用黑色;韩非子所说夏祭器,有似于黑陶器的“亮黑红”。如果今后获得更多的物证,很可能证明虞夏尚黑说的真伪。

成为科学的历史,首先要求所用资料的明确性和具体性。在这样的基础上,正确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历史事件才有可能,也才有可能引导读者从历史的学习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地下发掘正是最可靠的资料的提供者,因之所有接触古文化遗址古器物的文物工作者和广大劳动群众,都有责任爱护它们,使它们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服务。

二 历史文物与文化资料

马克思说过:“工艺揭示出人类积极对待自然界的关系,揭示出人类生活,以及人类生活所处社会关系和由此发生的种种精神观念底直接生产过程”。在这个极其重要的启示下,我们懂得该当怎样来对待历史文物了。要研究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首先要从古代工艺的发展过程中去探求,也就是必须从古代工艺品的逐步改进中去探求。但是,大量的古代工艺品,不在地上而埋藏在地下,所以每一古器物的出土,不管它们大小精粗,在专家鉴定以前,都该采取欢迎态度,予以应有的保护。

研究古代文化,必须十分重视出土的器物,但并不是说文字记载可以轻视。不过比较之下,一般的说,不少出土器物含有更重大的意义,能解决文字记载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举例来说:

研究劳动资料底遗骸的生产工具史,单靠文字记载,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总是不够具体的。历史科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首先应当研究物质资料生产者底历史,劳动群众底历史,也就是首先要研究他们到底能制造出怎样的生产工具和怎样去生产生活资料。这个最基本的工作必须依靠地下发掘。如果积累起古代各时期生产工具的实物,参以文字记载,那么,明确具体的叙述便有可能了。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地上的古建筑留存得不多,而地下却保存着很多的古建筑,即历代统治阶级的墓葬。剥削者为了地下安全,把当时最高级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使用在墓葬上,以求最大限度的坚固。选择若干典型的墓葬,配合宫室图、鲁灵光殿赋之类的文字记载,研究各种建筑的发展过程,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是有很大益处的。

艺术当然也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不仅绘画雕刻等是艺术品,就是所有器物和建筑也都不能不是艺术品。马克思说:希腊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还保存着一种规范和一种不可企及的标本的意义。中国古代艺术也是一样。采取其中某些部分,很可能有助于现代艺术的愈益丰富。

“工艺揭示出人类积极对待自然界的关系”。这就是说,工艺是生产斗争知识的具体表现。生产斗争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知识,既然中国古代有如此丰富的工艺品和建筑物,那就决不能说中国古代没有丰富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从地下的地上的文字记载的各种材料里,研究古代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准,是有重大意义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新民主主义论》)。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大规模建设,正在大力提倡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古代生产斗争知识无疑是必须吸收的民主性精华的一种。不幸!由于过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余毒还影响着少数科学家,以致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自然科学是西方“老师”发明的,中国从来就不曾有过。这种错误想法,大有害于民族自信心的提高。

苏联自然科学教科书,开端一章总是讲明本门科学的发展史,并且着重指出俄国科学家对本门科学的贡献。中国爱国科学家也正在编辑中国科学史,大量历史文物将供给他们以宝贵的资料。

三 历史文物与马克思主义教育

我们重视古代历史和古代文化的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祖国今天的大建设而研究,也就是要历史文物为祖国的今天服务而研究。

怎样才能使历史文物为祖国的今天服务呢?首先是保护它们,使它们有可能来服务。其次是使用它们,使它们适合于劳动人民的需要。

根据“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的原则,凡含有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可以有效地用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历史文物,不论在地上或地下,都必须保存和爱护。此外则可以剔除。保护的办法,或实物留在原地,或移置更适当的他处,或以拍照、画图、制模型等法代替毁去了的原物。该毁去而主张不毁去,那就不免思想上有以古妨今的倾向。

历史文物不可停留在单纯的保护状态中,必须考虑如何使用这些文物,向广大劳动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文物本身在逐步变化,如果用实物、图画、模型、理论通俗化的文字说明等系统地简要地配合起来,大体上可以表现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史。这是极生动的表现。观众用不多的时间,获得社会发展史的感性知识,由此再提高为理性知识,确认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等于成千成万的观众从历史文物里初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史。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这种矛盾就是阶级斗争。劳动人民创造财富和文化,推动社会前进。剥削阶级则浪费财富,独享文化,阻碍社会发展。没有劳动人民的阶级斗争,社会便有为剥削阶级所毁灭的危险。要说明历史上的阶级关系,除了取材于文字记载,实物的说明是强有力的。例如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墓葬,区别极大,这就是墓中人生前所属阶级的可靠说明。剥削者墓中有大批珍贵器物,而制造这些器物的却是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的劳动人民。从两个阶级的各种对比中,必然要得出一个结论,即:劳动人民创造并发展了古代中国的社会,而当时的剥削阶级伤害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发展着的古代祖国的继承者,我们伟大的劳动人民是古代富于创造性的劳动人民的继承者,又是古代某些统治阶级中人所作有功于国有益于民的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劳动人民继承了古代中国的万里江山和一切优秀遗产,并且把久被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变成人民自己作主的国家,把生产斗争知识阶级斗争知识提高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国劳动人民以继承古代中国历史的光明面而自豪,更为建设今天的祖国表现史无前例的创造力而自豪。人民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人民热爱的是人民祖国的今天和它的昨天与前天。剥削阶级以剥削为业,它的所作所为与人民事业毫不相干。它的昨天与前天,劳动人民连想也不愿意想起。如果想起它的话,那是带着憎恶、愤怒、仇恨来想起它的。历史文物往往和封建性糟粕有联系,需要指出这些糟粕,以免同文物一起受爱护,但这决不是说,憎恶那些糟粕就可以毁坏文物而无所顾惜,如果这样,将招致不可弥补的损失。

我中央人民政府对历史文物极为重视,政务院特于 1953 年颁布《关于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指示里指出:“我国文化悠久,历代人民所创造的文物建筑,遍布全国,其中并有很大部分埋藏地下,尚未发掘。这些文物与建筑,不但是研究我国历史与文化的最可靠的实物例证,也是对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具体的材料,一旦被毁,即为不可弥补的损失”。现在,地上的地下的文物与建筑,在全国规模上,被人们紧张地接触着,所有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史学工作者对这种情况十分关心,深感有必要去仔细体会政务院指示的精神和实质,以期正确地对待接触到的一切历史文物。我把自己体会到的一点意见写出来,希望得到批评,帮助我提高认识。

(原载 1954 年《文物参考资料》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