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到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已经积累了 3000 年。这从一大堆历史的现象看来,固然是“一治一乱,治时少而乱时多”,但从历史的本质看来,却只有一个土地问题,即农民和地主争夺土地所有权问题。究竟谁应该享有土地所有权?300 年前的王船山《噩梦》里很明确的答复了。他说“土地不是帝王所得私有。人民生在土地上,用自己的劳力,耕自己的田地,土地分明是耕者所有”。王船山的主张,完全符合真理。因之,凡主张土地应归地主所有者,完全违反真理。
地主阶级最早提出自己的主张,是在西周时代。《尚书·梓材篇》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小雅·北山篇》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按照这种说法,领主对土地及农奴的所有权,最初是从天上掉下来付给天子的。谁也知道,天上决不会掉下所有权来,那么,究竟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领主(王、侯、卿、大夫)用武力占有土地和农奴,要农奴替他们开垦和耕种。《周颂·噫嘻篇》:“噫嘻成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本诗大意是说,周成王督率一大群农奴在地上耕种,成王鼓励他们,允许他们开发私田。地区长 30 里,条件是一万个农奴出力耕种公田。最好的田地(称为南亩)被指定为公田(又称大田或甫田),每年要 1 万农奴无报酬地替周王的公田服役。普通田地分配给农奴,称为私田(《小雅·大田篇》:“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每年缴纳十分之一的谷物。还有大量荒地,地主作为恩物让农奴们开垦,变成熟地以后,缴纳租税。领主用公田私田两种形式,对农奴进行力役地租实物地租两种剥削。西周时代的封建制,比起商代的奴隶占有制,确是一个大进步。所谓“成康之世,颂声大作”,就是这个进步的反映。
等到私田数量远远超过公田的时候,领主收入主要依靠私田的租税,公田渐成“告朔之饩羊”。《齐风·甫田篇》:“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公田上莠草长的茂盛,说明春秋初年,领主不重视公田了。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初税亩”,这又说明公田制度废除,领主按亩收租,不分公田私田了。春秋末期以至战国时代,土地已得自由买卖,地主不限于领主,依靠财力的人也可以占有土地成为地主,地主逐渐增多。及秦朝统一,地主政权代替了领主政权。领主和地主占有土地都是依靠武力或财力,都不是用自己的劳力耕自己的田地,更不是上天付给他一个所有权。
自从陈胜、吴广领导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以后,农民开始向领主地主争夺土地所有权。这一争夺过程,在历史上形成下列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秦汉起,下迄太平天国起义,是农民自发地争取土地时期。
第二阶段——太平天国起,下迄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号召农民争取土地时期。
第三阶段——五四运动以来,是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收回土地时期。
农民应该享有土地,但是失去了土地;地主不应该享有土地,但是占有了土地。这是极大不公平的事,历史上的混乱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更明确的说,凡历史上的治,都是农民起义造成的,所有的乱都是地主造成的。
试先举第一阶段历史为例。本阶段内,按照旧历史家的说法,所谓著名治世,有西汉文景之治,有唐太宗贞观之治,有满清康熙之治。所谓乱世,那就多的很,每一朝代都有乱世。陈胜、吴广以后,每一次农民起义,都被称为“乱”。事实恰恰相反,文景之治,正因为秦末农民起义,夺回了不少的土地。贞观之治,正因为隋末农民起义,恢复了均田制度。康熙之治,正因为明朝贵族官僚霸占全国极大部分上等田地,李自成提出均田口号,推倒明朝,满清政府代表汉奸地主向农民让步,实行更名田制度。历史上所谓三个著名治世,事实证明不是“圣君贤相”施行仁政的结果,而是农民起义的产物。反过来看,历史上一切所谓乱,没有例外都是地主过度集中土地所激成的。
从古代政论家的主张里,也证明这一真理。
春秋时代,因诸侯及大夫间强烈地进行兼并,后半期土地由领主手里逐渐转到地主手里(郡县制开始推行)。战国时代,土地主要被地主占有(因春秋时代“收族聚党”的宗族已破坏),农民失去宗族的依靠,多数人不得土地耕种。孟子首创井田说,反映了当时农民需要土地的严重情况。西汉师丹倡限田说,王莽倡王田制,晚唐元稹创均田图,南宋林勋创均田法,贾似道创公田法,明代朱国祯创均田说,王船山创耕者有其田说,这都反映了地主集中土地过度,地主阶级中人也看出危机,不得不提供办法。但是他们的办法多限于空谈,即使实行也不能有利于农民(如王田、公田)。只有农民自动起义,才能暂时夺回一些土地,政治上呈现程度不等的治平现象。
从陈胜、吴广以下,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何止数十次,目的当然在要求土地,但很少有人提出明确的主张。长长 2000年,农民起义被地主摧残压迫,牺牲是无限的。这说明自发性的运动,虽然也起了些治的作用,但不能克服地主所造成的乱。
再试举第二阶段为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揭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天国似乎不曾实行田亩制度,但因地主被驱逐,农民生活改善,即汉奸曾国藩也被迫承认天国境内的治,与满清帝国的乱成显著的对照。康有为主张“公农”,他说:“举天下之田地,皆为公有,人无得私有而私买卖之。”但是这须“待之百年”以后。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见《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列宁说他“谈得如此漂亮而又如此含糊”。 章太炎在《代议然否论》中提出“田不自耕植者不得有”,“地权平均以后,全国无地主”,这些是资产阶级号召农民争取土地的动听的议论,但是他们不敢领导农民去实行。
本阶段内,除去太平天国局部、短期的治以外,只看见地主阶级勾结帝国主义所造成的乱。
最后试举第三阶级为例。中国人民失望于资产阶级的空口号召,要求得到真正的领导者,因此,中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负担起资产阶级性质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在英明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坚决地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十年内战中,不大的苏区,不多的人口,对抗反革命蒋介石百万大兵,五次粉碎其所谓“围剿”,苏区内人民虽饱受战祸,生活却蒸蒸日上。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苏区内实行了土地改革政策。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用落后的武器、贫乏的物资,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记国民党,解放广大地区和人口。根据地内民主和平,实现“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见《礼记·礼运篇》)的理想世界。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根据地内实行了减租减息政策。在反对美蒋的爱国自卫战争中,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大量歼灭蒋记美械军,鼓舞了全国人民对革命胜利的信心。解放区内人民生活安乐,比抗日时期又有大进步。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解放区内实行了农民大翻身,扫除了压榨人民的封建地主阶级。这里切实证明了,第三阶段内,农民一定要在全国范围内解决土地问题,治的力量一定要克服乱的力量。
上列三个阶段,在长期的第一阶段里,农民运动是自发性的,因之效果是微小的,所谓治的时间是极其短促的。在第二阶段里,资产阶级号召土地改革,虽然它无心也无力求其实现,但给农民以不少的影响,其口舌之功是不可抹煞的。在第三阶段里,广大的农民已经得到了土地,这个土地改革运动必然要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这就是说,当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时候,即全中国永远大治的时候。3000 年历史上绵绵不绝的乱,将因此而永远消失。
(原载 1947 年《北方杂志》第 2 卷第一、二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