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49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中国史二下”教学大纲

中国史二下——元、明、清

半学年 十六周 每周四小时 卅八年三月一日起

元之盛衰:三月七日—三月十九日

明:三月廿一日—四月卅

清:五月一日—六月十八日

第一章 元之盛衰

一、蒙古建国与元

1.蒙古

A.蒙古部之起源:所在、名称

B.成吉思汗之兴起及当时形势

C.蒙古建国

D.蒙古西征与四汗国

2.元的成立

A.蒙古灭西夏

B.蒙古灭金

C.经略云南

D.元建号

E.元之本代与世系

F.元灭宋

二、元之内政武功

1.元代政制

A.国都

B.行政区划

C.中书省与行中书省

D.怯薛

E.治河与海运

F.钞法

G.军队

H.社会阶级

I.文化之调融

2.对外之用兵

A.东海之役

B.南海之役

3.继嗣之争

A.蒙古少子继业之俗

B.忽里勒台

C.原初嗣储之攻战

D.世祖立太子

三、反元武力之纷起

1.元之衰敝

2.群雄起兵先后

3.番军

4.香军

5.乡军

6.群雄之出身

第二章 大明建国

一、太祖朱元璋之统一

1.朱元璋之起兵:

A.朱元璋之家世

B.朱元璋少年时代

C.从军与自将

2.起兵之战略:渡江、取金陵、南进、征汉、征吴

3.统一中国:北征驱元、南征闽粤、经略西南

4.成功之原因

二、明初政治

1.明之建国:国号、国都、明之世系与年代、明代版图

2.明代政策:敬天法祖;一般政策:恤贫重农;革胡僚;对元之态度

第三章 明代经制及影响

一、地方制度与分封

1.中央官制:六部、九卿、科道

2.地方官制:三司、州县、府

3.分封:太祖的郡县与封建并行政策、分封之目的、梯度削藩与靖难、建文传说

二、内阁制之树立

1.中央官制

2.内阁制度的由来:明初之丞相、大学士与首辅

3.内阁职权之递变

4.内阁制之影响:批红与宦官、首辅与廷推、科道与门户

5.明代人才选拔方法:太祖多用国学生、考试制度与资格、嘉靖议礼后之仕途、京察

三、明代边防

1.明代军制:军籍、军令、卫所、边防(九边、海防)

2.土木之败:瓦剌入寇、土木之败、于谦之守御、英宗复辟

3.鞑靼之入寇:入寇之频、复套之议

4.东南倭寇

四、万历三大征

1.宁夏用兵

2.播州用兵

3.朝鲜用兵

五、明代赋役制与一条鞭

1.赋役:户籍、丁役、田赋

2.一条鞭:改革之原因、一条鞭之成立、加派

3.明代民间之贫困

第四章 明之衰弊与满洲之统一

一、满州兴起

1.后金建国:满州民族之来源、满文、八旗

2.明清之和战

二、张、李之起兵

1.张献忠

2.李自成

3.思宗殉国

4.张、李与南明

三、满州入关

1.清世祖之立与多尔衮辅政:帝位之争、多尔衮政策

2.吴三桂请兵:入关之议、请兵先后、山海关之战、李自成西行

3.满州迁都北京:多尔衮入京、迁都之议、满州入主中原、清之国号、清代世系与年代

4.清之法明

四、清之统一与初期政治

1.清军南下:平南明、平张李、南下之扰

2.平定三藩:清军入滇、吴三桂之强大、削藩

3.清取台湾

4.清初苛政:剃发、衣冠、圈地、逃人

5.满人之主张:顺治遗诏与满汉之争、康熙初四辅臣、明珠之贪婪

6.治河与定历:治河、定历

7.封爵与驻治

第五章 清代之文治与武功

一、疆土之拓展

1.蒙古入版图

2.准噶尔之用兵与和议

3.西藏置大臣

4.青海改旗

5.天山南路十一城

6.苗疆改土归流

二、雍正改制

1.八旗

2.文武通用

3.军机处

三、对内外之武功

1.安南之役

2.缅甸之役

3.廓尔喀之役

4.海患

5.白莲教匪

6.天理教匪

7.清代满汉军力消长

二、1952年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史学系“中国史四”教学大纲

约计授课十一(九)周,二十二(十八)单位,四十四(三十六)小时。五月至七月。

元代 二单位

明代 九单位

明清之际 一单位

清 七单位

第一章 蒙古帝国与元

三河草原部族;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社会——游牧、封建、农业

甲、教课用书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五章第六节(13页);第六章第一节(12页)

乙、补充用书 伍拉祺米尔索夫(或译乌拉吉米索夫)《成吉思汗传》(摘读)同。《蒙古社会制度史》第一章第一节。

丙、参考用书 《长春真人西游记》,赵珙蒙鞑备录》,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张德辉《边堠纪行》,《新元史》一、二。

第二章 蒙元的统治

1.元的成立:蒙古入中国后三种不同的土地政策——破坏——改隶(分地)——因袭(维持宋旧制)——加强中国的农业封建——奴婢、佃户——南北异制。

2.种族的压迫:四阶级、十等、汉人的地位——军事——政治

达鲁花赤、怯薛、爱马、驻防、奥鲁、官僚资本、高利贷、文化、宗教

种族压迫与经济压迫结合起来。

第三章 蒙元与国际

1.蒙古西征:四汗国;四汗国与蒙古统治

2.国际贸易:蒙古的统一中国;沟通南北;交通商业;元代的站赤

波斯人作了东西商业的中介人。

元代通西方道路。两条陆路,一经阿里麻里(天山北路)向热那亚,一经伊兰向黑海地中海沿岸。海路——经由印度。中国两个大商业中心。北方的汗城——汉八里克——北京,南方的蛮子城——杭州。对外大吞吐口——泉州。

商业发达而资本没有发达。色目人用斡脱制统治工商业,垄断、压榨、包办,不准中国人参加。所以中国资本不能走向工商业,而仍投放农业。马可波罗到中国也用的斡脱制。加强了中国农业封建。元亡,东西交通一断,工商业即刻破产。

第四章 元未农民起义

1.汝颍起义:元末起兵者甚多;何以汝颍兵起而蔓延各地;治河;以白莲教团结内部组织内部;白莲教;何以北宋末新道教未发挥作用;元朝利用了新道教;证明斯大林上层建筑有积极作用之说;元末起兵

2.朱元璋:出身;是否脱离生产;反对白莲教(讨张士诚檄);民族意识(家庭教育、以民族号召为手段——与陈友谅书与察罕父子妥协);阶级意识(反地主、与地主妥协);复唐衣冠不言宋

第五章 明代经济制度

1.土地:元末大乱版籍多亡,明太祖只命人核实天下土田,只收赋税。但土地有变动,定其赋税,没有重新分配;官田民田之别;土田政策南北有不同(配合元制,元中与元初已不同),南:有籍者仍旧,无籍入官。流民复业,依丁力耕种,不以旧田为限,中原:计民授田(北方近城地,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河北:占田(土著先占,亩广,迁民新占,亩狭。“土地不均,未有如北方者。”——《明史》77);屯田(军、民、商);庄田;垦荒(“每年少者千亩,多者二十万亩。”——《明史》);兼并占夺;明代田数;地主的剥削;明初富民

2.赋役:户口制特点;户籍日少的原因;丁役的大略;洪武役轻;租赋制;赋役改革之原因;提编;加派

第六章 明代政治制度

1.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内阁制度:明初的丞相与大都督;内阁与丞相职权的不同;各机关互相颉颃——为了集大权于一身——皇帝;内阁职权之渐大;首辅;首辅与太监;科道与门户

2.边防与军制:军与兵;“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后失其制,军外募民为兵,屯外赋民出饷”——范景文;边腹内外明代车队数;九边;边防政策;太祖、成祖;马;朝贡

第七章 明末农民起义

1.明末的阶级矛盾:外患;国内用兵;政治的腐败;知识分子的思想——地主——养望——高官;人民的负担——提编——加派

2.李、张的起义

第八章 满清入关

1.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满州的强大;满州入关的要求逐渐加强;努尔哈赤父子的政策;多尔衮的与起义军结合的企图;吴三桂引清兵缩短了入关的里程;李自成的军队数目与其失败;失败不全由内部腐化;地主阶级的背叛祖国;阶级门争尖锐化;地主阶级皆尽投降外族;李自成失败后的部下;满洲入关后的政策

2.南明的民族斗争

第九章 清代的政治经济制度

1.土地与赋役

2.官制与驻防

第十章 内外的用兵

1.疆土的拓展原因与政策

2.国内的起义

三、1952年秋季学期南开大学“中国史第三段”教学大纲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

十二月 二日(2)四日(2)六日(1)

七日(1)九日(2)十一日(2)

十三日(1)十八日(2)二十日(1)

廿一日(1)廿三日(2)廿五日(2)

第一编 隋唐之部

第一章 隋的统一和灭亡

第一节 隋代统一在历史上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隋代经济政策及经济情况

第三节 隋末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第四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以上杨志玖讲)

第二章 初唐的经济发展与政治机构

唐代年代 所谓初唐 范:三编二章一节;吕:十二章第一节

第一节 均田制下人民的生活 人口数、均田法、租庸调法

第二节 工商业的发达

1.商业都市之勃兴、市场制度之确立

2.飞钱之流通

3.外国贸易之发达

4.工业之经营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构造

制度的渊源、外轻内重、六部与三省

地方政府、诸王与都督

第四节 府兵制与科举制

府兵的来源、唐代府兵、唐代的府、番上

科举之起、明经与进士

第三章 唐代对外关系——唐代文化对于世界的贡献

第一节 唐与突厥

第二节 唐与西域

第三节 唐与吐蕃、南诏第四节 唐与高丽、日本

第四章 唐代的衰亡

第一节 均田制的破坏与庄园制的兴起

1.破坏原因:私田增加;官田侵占:借荒、置牧、典贴;均田不均: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抗田

2.庄园的成立:大田产;赐田赐花;侵占

3.庄园组织:奴婢、庄户、庄客、佃家、佃户、雇工

4.两税法:数目、办法

5.小结:中国庄园设立经营方法与欧洲不同;两税法是从何处发展来的

第二节 府兵制的破坏与镇兵及禁兵

1.府兵破坏的原因:军镇加强,人民负担增重;逃亡增加、富民避役、募兵开始

2.府兵破坏的经过

3.新兵制的成立:地方团练征兵、军镇健儿、镇戍

4.藩镇兵:节度使之由来与其目的、藩镇之起

5.禁兵:宦官之兵、营兵

第三节 统治阶级的矛盾与斗争

1.皇位的争夺: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的斗争;武氏与李氏的斗争

2.安史之乱:唐代的西北、安禄山

3.藩镇:长安政府与地方政府之争斗

4.党争:朝臣内部的矛盾斗争

5.宦官:朝臣与内臣的斗争

第四节 农民起义与唐代的覆亡

1.唐末农民的生活、统治阶级的奢靡

2.高仙芝、黄巢的起义:高、黄的出身,起义于长垣

3.黄巢起义军的转战南北

4.黄巢起义的失败:游击战术、政治认识模糊、臆测群众、朱温叛变

5.唐的灭亡

第五章 唐代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节 佛教与道教

第二节 域外传入的宗教

第三节 文学

第四节 艺术

(以下杨志玖讲)

第二编 五代辽宋夏金之部

第六章 契丹人的兴起

第一节 契丹国建立的过程

1.契丹族:契丹名称、契丹人、契丹人活动区域

2.契丹进入封建社会:契丹人的组织

3.耶律阿保机的建国:阿保机统一八部、八部大人

4.契丹人南渡与辽朝的成立(927—947):石敬瑭的屈辱、契丹两次南下、辽朝的建立

第二节 燕云十六州的割让

1.燕云的名称与区域:名称(幽蓟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燕,燕京;云,大同)、区域(山前七州、山后九州)

2.契丹人的南下

3.燕云割让的影响:地理形势、丧失大量土地、无关可守

第三节 辽朝统治下汉人的反抗运动

1.契丹人的残酷统治

2.汉人的反抗:河阳起义、陕州起义

第四节 与汉人接触后契丹社会所起的变化

1.汉人的出塞

2.汉城的建立

3.汉人对契丹的帮助: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军事方面、文化方面

4.契丹社会的转变有类于汉人

第三编 元代之部

第十四章 蒙古人的兴起

第一节 蒙古的先世

1.蒙古民族的名称

甲、中国历史记载中所见的蒙古名称

乙、蒙古民族在中国的活动:①宋②唐③汉

丙、名称的来源:①武勇②银

丁、蒙古名称的开始

戊、成了金民族的永久名称

2.蒙古民族的祖居地——三河草原的游牧民族

3.蒙古民族的历史传说

第二节 成吉思汗兴起前的蒙古社会——主要是十一二世纪

1.经济基础(游牧社会)

甲、初期畜牧兼狩猎:①白面,自畏兀里来②有黍、米,甚少③简单种植,是否蒙古人自种无材料:种植知识的来源、知道的农产品④耕种或农业由畏兀儿来

乙、原有固定的牧地

丙、没有农业

丁、人民生活:①天幕②车③烧食④乳酪⑤衣物⑥打铁⑦物物交换

2.社会组成

甲、氏族制度:①父系,族长制尚有母系社会的残余②族外婚③重视世系④私有财产存在

乙、财产继承:①末子继承财产②寡妇继承的特权

丙、氏族的组成:①贵族、平民、奴隶②支族、氏族、部族。

丁、社会性质:①强烈的贵族意识②迷信天,对宗教一视同仁③畏兀儿文化的崇拜者④掠夺的传统⑤优待部下,注意部下利益

第三节 成吉思汗的事业及其批判

1.十二世纪的蒙古

甲、成吉思汗:①生年②破落草原贵族家庭③兴起与称汗④性格

乙、蒙古的各部族:①分布的情况②成吉思汗的政策:远交近攻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

甲、与塔塔尔部的斗争(1202):①1194,王汗协助金纳进攻②1200,与王汗和札木合联合③复仇不再进攻④1202,王汗攻取之

乙、与蔑儿乞部的斗争:①世仇②1195,王汗为乃蛮所抄③1203,荡之

丙、与札木合部的斗争(1201—1205):①1201—1205,与札木合对立②与王汗合兵拒札木合③札木合复与王汗合

丁、与客列部的斗争(1202—1203):①1202,贪黩而破裂②1195,王汗为乃蛮部攻③④

戊、与乃蛮部的战争(1204—1205):①1199,与王汗合攻之②1204,攻河套③

3.成吉思汗的西征

甲、游牧民族侵略原因

乙、西夏的灭亡(1227):①西夏——党项族由藩镇割据建立的国家②西夏的富兵——从畏兀儿商人知道③蒙古族进攻西夏④完成第一次攻城战的胜利

丙、畏兀儿降(1209)

丁、侵入西域(1219—1226)

4.金朝的灭亡

甲、蒙古的南下(1210—1213):三道南下

乙、金朝迁都汴京(1214)

丙、金朝灭亡(1234):①与宋联军的政策②宋联蒙古的企图③宋与蒙古失和

丁、窝阔台的四件大事

5.成吉思汗创立的制度

甲、成吉思汗的成功原因

乙、蒙古军队与后勤

丙、怯薛

丁、大札萨

第十五章 元朝统治下的中国

第一节 元朝统治阶级对中国的统治政策

1.元朝的开始:

甲、起于忽必烈:①以元为国号的意义②1271年,灭宋以前

乙、蒙古帝国与元朝:①蒙古帝国的一部分②蒙古帝国与元的分界

2.南宋的灭亡

甲、南宋与蒙古的斗争:①联合攻金,南宋有人反对②蒙古与南宋失和:蒙古在与宋盟约之破坏

乙、蒙古攻宋之四期

丙、蒙古攻宋之政策:①招降政策②地主阶级的叛变

3.统治中国的政策

甲、种族:种族阶级

乙、政治压迫:①政治上种族之限制②探马赤军③达鲁花赤④民社

丙、经济压迫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1.资本:甲、钞券—交钞、宝钞;乙、高利贷—斡脱钱;

2.工商业:甲、商业;乙、城市;丙、交通:①站赤②江运③海运;丁、工业

第三节 在中国的色目人

1.在政治上地位

甲、色目人取得地位之原因:①与蒙古民族接触早②不同民族带来不同的文化

乙、蒙元统治集团的色目人

2.斡脱与工商业:甲、斡脱方法;乙、行会

3.西域文化与西域人的华化

甲、教育蒙古人

乙、色目人传来之技术科学:①星历②医药③石砲④建筑术⑤艺术

丙、西域人华化

第四节 文学与宗教

1.元代文学

甲、格调解放

乙、内容加了新的事物

丙、接近群众

2.元代宗教

甲、蒙古有的萨满教

乙、新道教

丙、番僧

丁、元代佛道之争

戊、也里可温

第十六章 元代的衰亡

第一节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1.皇位继承之争

甲、忽里勒台

乙、元的四次嗣继之争:①成吉思汗死后之争②太宗死后之争③定宗(贵由)死后之争④宪宗蒙哥死后之争:四十年的战争

2.皇室与豪强权利之争

甲、忽必烈的好利

乙、卢世荣尽禁权势擅利的斗争

3.派别的对立

甲、元代的行政组织

乙、汉化派与守旧派(《元史》一二五《高智耀传》)

丙、汉人的言利派与反言利派(《元史》206《王文统传》、158《窦默传》、157《张文谦传》)

丁、汉化派与色目派(158《许衡传》、205《阿合马传》《桑哥传》)

第二节 对汉人的残酷剥削与压迫

1.元代的土地政策

甲、牧地:①牧地之禁不彻底②户口逃亡(《元史》160《李昶传》,1260较1257少十之六七,耶律楚材荫逃户三十五万;《元史》137:“内地百姓流移江南七十五万户。”)

乙、签军括马汉军1262,1274(50000),1277(32206),1286,1287,1288,1289,1293(100000),1295,1298,1299,1320三次,1322

丙、役民:坑治役民夫、开河、造船、伐木材、拘水手、筑宫城

2.甲、河淮之间的分地与隐占:①金代官田②分地来源,各处多方③分地设官

乙、江南的租佃:①元代取民宽之说不可信②官吏贪污③地主兼并

3.税课政策

甲、表面轻而实重:①13世纪,酒加十倍②13世纪,京兆课额,由一万九千余增至五万四千余③《元史》205《铁木迭儿传》:“仁宗通祐初(1314)较国初加五十倍。”④《元史》94《食货志》:1328较1276,商税加百倍。

乙、官卖:①酒②醋③盐④铁器

第一编 明代之部

第一章 明代的统一

第一节 元末的农民起义

1.双重压迫下的反元运动

甲、不断的起义

乙、反元的民间秘密结合:①唐宋以来反封建的秘密结合:宗教形成与地方信仰、民间传说相结合的弥勒佛下世的组成②元代的查禁图谶与宗教

丙、元末连年灾旱与修治黄河影响了生产:①黄河改道②贾鲁治河1351

2.元末农民大起义

甲、前期

乙、方国珍的起兵(1348)、起兵诸人(1337—1341)

丙、红巾的起义(1351)

丁、红巾以外的起义军

戊、反抗起义军地主武力——乡军

3.刘福通失败

甲、得地不守,后勤无从接济

乙、进兵面广,所经兵源缺少(河北地)

第二节 朱元璋的起兵与战略

1.朱元璋的参加起义

甲、朱元璋的家和他的出家(1328—1352):出身、皇觉寺为僧(1344)、游食四方(1344—1347—1352)

乙、参加起义(1352)

2.朱元璋起义后的战略

甲、确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势力(1353)

乙、在龙凤旗帜下渡江(1355)与取金陵(1356)

丙、在夹缝中伸张势力(1356—1360)

3.朱、陈、张的争衡(1360—1367)

甲、三个人的主观愿望:朱:陈先交锋,自断其后,徼元灭陈;陈:连张攻朱,然后攻张;张:坐待朱、陈之敝

乙、朱元璋与元妥协而攻陈

丙、灭陈后攻张士诚

丁、朱元璋军费出自太平、宁国、应天、广德、镇江五郡

第三节 朱元璋建立明朝与统一中国

1.明朝的建立(1368)

甲、朱元璋自称大明皇帝:①以前用龙凤年号,1366韩林儿死,凡十二年。1367称吴元年。此时江南统一②称帝用推戴方式③“大明”的意义

乙、地主集团势力的分别击溃:①南北并进,正月福建平,四月广东平,七月广西平,二月山东平,四月河南平,十二月山西平,1369年八月陕西平②水陆并进,钳形攻势③变乱十七年,人民希望统一

2.蒙古人退出长城

甲、由大都退开平。1369八月。退出六万人,原四十万人

乙、由开平再退和林。1369六月。

丙、三次北征:①1370徐达、李文忠:克应昌,元主已死,得宋玉玺②1372徐达:攻和林③1387九月蓝玉

3.明军深入西南与中国统一

甲、入川1371傅友德

乙、入滇黔1381傅友德、董玉、沐英

4.明代行政区域

第二章 明代土地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明初的政策

1.恤民重农:营田水利;垦荒省役

2.敬天法祖:法祖所以约束专制之主,敬天在恤民;不准变更祖法,因之不进步

3.土地政策与元相应

第二节 官田、民田、屯田与其生产

1.官田与民田:官田;民田

2.屯田:军屯;庄田

3.明代垦田

第三节 户籍与丁役

1.户籍、民籍、军籍、匠籍

2.里甲和甲:十户为甲,十甲为里;里长、粮长

3.丁役:里甲;均徭;杂泛

第四节 田赋制度

1.两税(鱼鳞册):夏税秋粮;赋期赋额;本色、折色

2.赋役制之弊

3.田赋改革:改革的原因;征银之始;过渡办法;一条鞭法田减少之故:(1)拨给于王府;(2)欺隐于猾民;(3)豪田避役;(4)抛荒

4.田赋收入:明初与中叶之比较;明初富民;佃户负担

5.明代漕运

6.赋役之弊:丁役;田赋;蚀耗;洪武役轻

第三章 进一步发展的明代工商业

第一节 工业制造之发展

1.进一步利用自然力:风力、水力、煤

2.利用器械的制造

3.利用火药

4.手工作坊

第二节 市场与交换

1.商业

2.市场

3.建置

4.大明宝钞与白银:钞券、铜钱

5.高利贷:典当、高利贷

第三节 对外贸易

1.入贡

2.明代市舶司

第四节 海外交通与移民

1.明初海禁

2.三宝太监下西洋

3.中华民族向海外发展

第四章 绝对集权的统治机构

第一节 中央官制与内阁

1.洪武初年的丞相

甲、入南京后的幕僚长

乙、明建国后的丞相

2.丞相制度引起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

3.丞相制废除后六部

甲、以尚书任天下事

乙、九卿科道

4.内阁大学士

甲、大学士制度

乙、内阁与六部职权之消长

丙、首辅

丁、会权与门户

第二节 批红与宦官

1.明代裁决政务办法的演变

2.太监的批红

第三节 地方官制与分封

1.郡县与分封并行的政策

甲、地方官的三级制——三司——府——州县

乙、地方官与分封诸王权限之划分

2.分封之目的与影响

甲、分封的目的:①翊卫王室②监督地方官吏

乙、建文时的削藩与靖难

丙、燕王朱棣的称帝

丁、永乐后的分封

第四节 科举与选拔

1.明代的学校

甲、国子监

乙、府州县学

2.明代的考试

甲、秀才、举人、进士

乙、考试方法

丙、两途并用学三途并用

第五章 军制、边防与边患

第一节 军队制度

1.军籍与卫所

甲、军籍:①属都督府②来源:从征、归附、谪发③世籍

乙、卫所制:①组织②设置政策一郡设所,连郡设卫③全国军队数

丙、以屯养军:①正粮自赡②余粮六石上仓③旗帜衣装官给

2.训练与番上

甲、京营三大营

乙、番上—班军:大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都,共76万人

丙、军队的统率:①出征命将②征调“用宝金符”③景泰以后的兵部

3.募兵之起

甲、占役:屯田破坏、十弊

乙、募兵:①亲兵②募兵

第二节 九边

1.明代边防

甲、边备政策:①太祖;②成祖

乙、成祖出征塞外:四次

丙、军马问题

2.长城的九镇

第三节 瓦剌入寇与中国的守御

1.土木之战

甲、瓦剌入寇:①瓦剌民族②入寇原因之一

乙、英宗的亲征

丙、土木夜战的失利:①英宗北狩②失败原因

2.京门守御

甲、不迁都的决心:①迁都之争②守城大策

乙、京门与战:①九门分守②三战大捷

丙、沿边的战守:①斥和②寇退的防御③寇至的剿杀

3.瓦剌入寇引起的统治阶级内部问题

甲、英宗北狩与景帝即位

乙、英宗南迁与复辟:①南迁由于抗战②复辟的影响:骄奢、腐化,经济上没有减少剥削;政治没有增加改善,没有警惕;军事上没有加强警惕;宦官势力依然没有裁抑

第四节 鞑靼民族不断统兵南下与明朝恢复河套的原因

1.鞑靼不断南侵

甲、鞑靼蒙古仍略边,1388年内部纷乱

乙、鞑靼南侵:①南扰的地方②南扰的人

2.收复河套之议

甲、鞑靼入居河套:①河套②入河套之始(1462)

乙、明朝的几次收复河套:1466、1470、1471、1546

第六章 东南倭寇与侵朝鲜

第一节 东南倭寇

1.明代海防及与日本之关系

明代一万三千三百里的海防线

甲、戍守式的海防:①沿海要害筑城戍守②多橹快船巡徼③大船薄战

乙、海防的布置:①以防守为主②布置无常③浙江四卫④福建五指挥使司后改五寨⑤山东的八总案⑥南直隶的四卫

2.明与日本的关系

甲、明代的政策:①明太祖的不征之国②明成祖时之宽假

乙、日本南北朝时代(1336—1392)的武士海外劫掠:①日本史书认为是元代侵略,所谓“文永”“弘安”即皇元时之征日本

3.倭寇之起

甲、倭寇之起:①中国人作向导②与市舶的关系

乙、倭寇的攻掠:①方法②攻掠区域③始于1547

4.倭寇的平定

甲、分化与变成汉奸

乙、武力平定

5.倭寇的影响

甲、民间蓄积的破坏

乙、募兵更盛,增加了人民负担

第二节 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赴援

1.中国与朝鲜之关系

2.日本丰臣秀吉的侵略朝鲜

甲、企图:进攻朝鲜,自辽东袭中国

乙、釜山登陆1592四月

3.中国军的东征

甲、中国出兵:1592七月,日本史称“文禄之役”;反对派,许弘纲(《神宗实录》250);主战派:宋应昌、吕坤(《明史》226)

乙、平壤之役:1593正月

丙、收复汉城:1593五月,李如松

丁、露梁之役:中朝海军联合作战1598:中,陈璘、邓子龙;朝,李舜臣。焚沉敌船二百余,其余重伤(原共500艘)逃跑五十余艘。

4.封贡之议

甲、封贡之议的提出,时称“款贡”,在1593大捷之后,汉奸沈惟敬与倭洽

乙、明军部分撤退1593八月:①因军费大②虚内安外的长策:日本仍据釜山,石星主款,曾伟芳反对

丙、封王之议1594九月定议,1596九月封使至日本,破裂

5.中国再出兵1597,日本史称“庆长之役”。秀吉死1598七月,战事结束

第七章 满洲民族的兴起及其对明朝的侵扰

第一节 十五六世纪东北的各民族

1.满洲名称

2.女真三部与建州三卫

第二节 努尔哈赤自称满州与建立金国

1.满洲民族的发展

2.满洲民族与朝鲜及明朝的关系

第三节 满洲对明朝的侵扰与和议

1.努尔哈赤七恨告天攻明

2.明杨镐四路征辽之败

3.皇太极五次扰明:1629、1634、1636、1638、1642

4.松山之役

5.明清和议

第四节 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制度

1.来源——氏族社会之残余

2.组织

3.特点

第八章 明末的政治与反对阉党的斗争

第一节 士大夫阶层的讲学与清议

1.所谓士大夫阶层

2.明代的讲学

3.清议反映当时政治的腐败

第二节 统治阶级内部的门户斗争

1.门户的构成——从个人利益出发的集团;首辅与科道

2.政府的空虚——最高统治者的对策

3.不顾国家的斗争:因主太子而起的斗争;因景泰而起的斗争;党之分野;东林起1594;李三才案

第三节 明代的特务

1.明代刑制发展的结果,要求简严:法条、刑制、三法司

2.厂卫

第五节 阉祸

1.明代宦官:宦官是为自己利益,站在皇帝一边,和其他地主阶级斗争的,自古皆然

2.宦官与特务

3.宦官与门户之争

第九章 明末农民起义

第一节 明代不断的农民起义

1.明初以来的人民暴动

2.唐赛儿起义

3.邓茂七起义

4.刘千斤起义

第二节 明末农民生活

1.明末的加赋

2.明末的军费

3.人民负担:米价、贪污

第三节 明末陕北大起义

1.参加起义的人

2.荥阳之会(1635)

3.统治阶级的阴谋

第四节 李自成推翻明朝

1.李自成

2.李自成起义之组织

3.大顺国的成立

4.李自成入北京(所谓政权的建立,包括:统治的政策、统治的分工、军财的调配、行政的系统、组织的纪律)

第二编 清代之部

第十章 满洲民族的入关与清初的民族斗争

第一节 后金改国号为清

1.满洲与朝鲜

2.满洲与蒙古

3.满洲内部的矛盾

4.1636年,接受汉化改国号

第二节 清兵的入关

1.满洲的多尔衮

2.吴三桂借兵缩短了满洲入关里程

3.清自沈阳迁都北京

第三节 清兵南下与汉族的反抗斗争上

1.清兵追击李军

2.清军南下

甲、意图

乙、骚扰抢掠

3.南明政权

甲、南明政权与明朝封建关系

乙、拥立南明政权诸人之意图

丙、南明政权之内部矛盾

第四节 清兵南下与汉族的反抗斗争下

1.汉族的反抗斗争

甲、人民的斗争

乙、史可法的恢复运动

丙、张煌言郑成功的恢复运动

丁、李定国的恢复运动

戊、转入地下的斗争

己、所谓乞师日本

第十一章 清代的政策与制度

第一节 汉化与沿袭明制

1.因社会急剧转变要求汉化

2.1626年前反汉化

3.1627—1636汉满斗争

4.1636年完全汉化

2.入关前的汉化

3.入关法明的原因

甲、缓和民族矛盾

乙、汉人多

丙、改从汉人者——语言、文字、文学、学术——提倡

4.清代保存的满俗

甲、使汉人从满人者——衣冠、剃头——严厉执行

乙、并存者——风俗宗教——许其互效

第二节 清初对汉人的严酷压迫

1.薙发:1620年后以薙发为降清表示,1644年入关

2.衣冠:1644年入关用明衣冠,1645年元月十五严禁明衣冠

3.投充与逃人:1645年禁投充,1646年申逃人律

4.通海:1651年内徙,海禁,重点在江苏、浙江、福建

第三节 雍正以后统治的加强

1.八旗的改制——直接皇帝

2.文武通用——打击封建官僚集团

3.军机处设立——内阁职权之转移

4.贱籍之取消——对皇帝一律平等

第四节 奏销案与文字狱

1.江南奏销案(1661)——打击地主阶级

2.《明史》案

3.《南山集》案(1711)、试题案(1726)

4.《通鉴论》案(1729)、投书案(1729)

5.西征随笔案(1725)、《大学注》案(1729)

6.《中说补》案(1680)、钱名世案

第十二章 清代财政经济的特殊情况

第一节 土地问题

1.圈地

2.屯田

3.垦荒

4.庄田

第二节 丁银摊入田粮

1.清初的丁银钱田粮

2.所谓盛世滋生人丁

3.丁银粹合一

4.定火耗、加耗

第三节 盐法与漕运

1.清初盐法

2.停引改粟

3.漕粮海运

第四节 工商业

1.人民投资的发达:丝织品、瓷器、琉璃器皿、漆器

2.满清统治者掌握下的皇室手工场

3.自治的商业

第十三章 国内少数民族问题与高压政策

第一节 喀尔喀加入中国

1.漠南、漠北与漠西蒙古

2.准噶尔东侵喀尔喀

3.三次西征准噶尔:1690、1696、1697

4.统治喀尔喀的制度

第二节 西藏置大臣

1.西藏的政教

2.西藏的用兵

3.西藏办事大臣第三节 青海改旗

1.青海用兵

2.青海军事善后

第四节 苗疆改土归流

1.所谓土与流:(土:土著或历史上久住的农民,由其民族组织的酋长统治之,世袭之;流:流品,品官古称流内官,不及九品者曰流外官,明清以由中央任命统治的官吏为流官。)土官、流官、汉以来的土、明初的归流、中叶的革流归土

2.改土归流的本质

3.改土归流的先后

4.清代的改土归流:①雍正时改土归流的提出②归流前的土司③反对派

5.清代改土归流的先后

第十四章 各地人民的起义

第一节 西南少数民族的起义(1795—1806)

1.起义经过:改土归流后的苗民不断的起义

2.起义的结束与善后

第二节 白莲教起义(1796—1804) 嘉庆元年——九年

1.三省教军的起义:清代的白莲教、湖北四川同时并起(1796)、七年的战争(1796—1802)

2.起义的失败:失败的原因 三次结束

3.天理教的北京暴动(1813—1814)

第三节 新疆张格尔起义(1826—1828)

1.满清统治者的贪婪

2.乌千起义(1765)

3.张格尔的起义

第四节 海上人民的斗争

1.朱一贵(1721—1774)

2.林爽文(1786—1788)

3.蔡牵(1794—1807)

第十五章 鸦片战争前的对外关系

第一节 对外的用兵

1.对缅甸的用兵(1766—1769):清初的缅甸与中国、中国对缅甸的用兵、战后的情况

2.对安南的用兵(1788):清初的安南、清朝干涉安南内政的情况

3.对廓尔喀的用兵(1790—1792):两次用兵

第二节 中俄的陆路贸易

1.清初的沙俄

2.中俄两次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恰克图条约、中俄陆路贸易

第三节 海上交通与海外贸易

1.各国的通商与贸易:清初最早国外贸易、最早的通使

2.英国企图独占贸易的两次派遣使团:英国的企图、1793年马噶尔尼的使华与1816年阿美士德的来华

第五节 商馆与公行:公行、商馆

第十六章 明清两代的文化

第一节 学术思想

1.明初程朱为独尊

2.明中叶学术的解除束缚

3.明末的致用

4.清初文化的由发展到束缚

5.考核到实用

第二节 文学与艺术

第三节 宗教

1.明代的道教

2.南宋新道教在明没有发挥作用

3.明清之际佛教的内部斗争

4.雍正的法会

第四节 西学东渐

1.耶稣会士来华的三个时期

2.中国的礼法问题

3.耶稣会士传来的西学

4.耶稣会士来华的本质

试题:

1.元末农民起义与明末农民起义以及清代农民起义其同异若何。

2.清代统治少数民族的政策。

3.西学东渐对中国所起的作用。

四、1954年南开大学“明史专题”讲义

一九五四年度 南开大学 1961年改

第一章 叙论 专门课与基础课专题与史料

一、《明史》的分期

二、《明史》的特点

1.封建社会的晚期(城市、货币)

2.长期分裂与不平等统治后的统一

(黄巢起义失败884后至元灭宋1279,约四百年分裂,又经过89年元代各族不平等的统治,重新统一)

3.农民大起义后的新王朝

方国珍起义1348至明太祖灭元1368,凡二十年,较绿林(17)、赤眉(18)(17—27,十年)、黄巾(184—192,八年)、隋末(611—624,十三年)、唐末(874—884,十年)、明末(1628—1646)为久

4.国内外商业发达时代

5.周围许多少数民族兴起发展

第二章 元末社会与元末农民起义

一、元代的土地

1.蒙古初期的社会本质

2.元代的经济基础——依靠封建土地剥削的生产关系

1202年,已有独用的牧地。1213年,下河北,有改粮田为牧地之事。1229年,牧地与垦田兼有,而以牧地为主。1233年,下河南,分土地为分地,自行征兵征赋。

3.元代土地政策:1213年,下河北,建牧场;1233年,下河南,分地;1276年,下江南,租佃与兼并并行,可分为三个时期。1234年金亡,1229年宋亡。

牧场:蒙古人自然的要求。驱逐农民,强占田地;孳殖畜牧为利;不知赋税;不重城邑,得之不守。当然破坏了农田,阻碍了生产。限碍了生产,但为期很短,1229年以前。

分地:蒙古征服国外的政策与惯例。(投下)最初可以作牧地,不限于农耕。分地包括地上的人民(分民),又所谓赐户,则不包括土地。分地由勋戚派人治理(征兵、征赋)。诛求无厌,随箭赐地。分地、分民有种种名称,如宪宗之母有“脂粉丝线颜色户”四万户。

1236年,分地由官吏收租;

1254年,倡导农业,知重农业(宪宗时,世祖事);

1261年,牧地听民耕种(世祖);

1263年,禁改农田为牧场;

1273年,在和林屯田,仅八十一人;

1276年,下江南,维持租佃旧关系。

二、元代人民生活

分地:1233年,下江南以后,分地多以之种植,因金朝贵族和势要之田全由汉人佃种。因之河淮之间人民受双重压迫。蒙古对金之富豪未摧毁,这是蒙古统治河南的基础,也是后来维持江南租佃关系之先决条件。

租佃:金之豪富投降的经验,作成元下江南的政策。这和余玠在四川钓鱼城抗元有关(1259)。南宋投降的人。元初仍宗田旧额,不拨括田亩。元田租之重,佃客不能免租之惠。佃户的地位。元代土地的兼并。

1285年前曾丈量田亩。1302年,始有意整顿田赋,维持原来的地主与佃户的关系。

1.元代的种族压迫

甲、种族的等级

A.等级之分。四等中有南人。蒙古人入中原,汉军之方什七八。史天泽之为中书右丞相在1261年。平宋后尚重用汉人。

B.起于何时?《元史》十三至元二十二年(1285)五月诏称新附人。《元史》十四,至元二十三年(1286)五月“参用南人”。平宋(1279)以后才有。

C.为什么要分?怀疑汉人自1262年李璮之变,曾收史、严、张、王诸万户权,但对汉人仍利用。

乙、种族等级的限制

A.法律地位的悬殊:蒙汉人地位之悬殊。怯薛。

B.文化的相互吸收:少数种族统治多数。要从民族利益来分别,不可

拘于民族成分,征服者统治被征服者,矛盾一直存在的。初期利用其智慧,如成吉思汗之利用。继而利用其方法,如斡脱、儒术、赋税。再则,利用其矛盾,如新旧之争、色目与汉人之争,最后以法律定其等第。

C.种族之对比。文化习惯不同所造成之差别分歧,世祖时的赞同汉化杂居,造成的互相吸收,汉化与胡化。

丙、元代种族问题特异之点

A.与金辽相同,不是战胜民族将战败民族全部作为奴隶。

B.这说明社会已进入封建社会,没有倒退。

C.这是政治上的限制,政治待遇上的不平等,政治的压迫,也就是民族歧视,因此有民族的仇恨。

D.在某些方面政治待遇也有平等的,如军兵不应差役,是不分民族的,田地是不受民族限制的。

E.在经济上没有限制,经济的待遇不平等,也就说明蒙古、色目、汉、南人的上层可以勾结一起,剥削农民,所以阶级仇恨深。

F.也就说明旧地主阶级所以仍然保持的原因。

G.也就说明元代土地政策之所以发生与存在。具体事实具体分析,这就是历史主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反对穿凿附会,标新立异。

2.驱口、奴婢与佃户:甲、相传十阶级不是阶级乙、太宗时上中下户丙、驱与良可以买卖,驱不限汉、南人,驱与投充,投充人还享有私有财产与人身部分自由 。

3.宗教

秘密宗教性的,自来为统治者所严禁,无从掩蔽。相反的,秘密宗教对农民有吸引力,农民向来利用宗教,开展各种活动,成为中国农民起义的一个共有特点。秘密宗教是封建的,是反对皇权的。

甲、白莲教会

白莲教是长期潜伏在人民群众中间的,杂糅中外教义的,结合地方迷信的,不分男女老幼的,不必出家吃斋的一种宗教。是要推翻现状,改朝换代,解除痛苦,改善生活的一种封建组织。

乙、白莲会与弥勒教

白莲会起于南宋初,为佛教支流,信仰弥勒净土,又称弥勒教,弥勒教在前,隋初已有弥勒教的活动。610年,弥勒降世之说。弥勒教相信未来会比现在好,但它是消极的、等待的、寄空想于未来的,没有斗争性。

丙、白莲会与摩尼教(起源于三世纪,唯心的、有两重性的、不彻底的。二宗、三际。经典。)摩尼教:怀念过去,相信未来和过去一样,它有斗争性,但不彻底的,只要恢复过去,不必胜过过去。

丁、白莲会与道教

道教认为: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清净的,能保持目前的状况就好,它没有斗争,反对斗争,主张无为。

新道教何以不能领导群众?道士本身就是地主阶级,依附元政权,道教的三境说法与摩尼之际类似相近。元末起义红巾中有道士,见元史卷188《董搏霄传》。又卷182《许有壬传》有称棒胡,自称“李老君太子”。

戊、白莲会与白云宫

己、元代的禁断白莲会:至元时的禁断(1281),皇庆时(1312)驰禁。明初仍然有活动。

佛教主张:人生是苦的,乐土在另一世界,反对斗争,戒杀,虚幻。

庚、元末起义由白莲教领导的原因:

由于元代人民既受封建地主之压榨,又加以民族之歧视与迫害,因之不满当时的现状,怀念过去,因之也就想望将来恢复过去。弥勒、摩尼的教义符合了人民的这种愿望,容易受到崇信,但劳动人民是要生产的,不能出家,既不出家就不能单纯的崇拜一个宗教,不能崇信一个神教,不能固定一个教,于是各教杂糅,混合弥勒、摩尼,以及民间迷信等佛道的因素,既不出家,又不吃斋,也不天天拜佛,白莲会就成了人民的组织。白莲会内杂有摩尼教义,摩尼教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的斗争性,于是白莲教和弥勒教不一样,只是等待未来,而有直接行动,不是等弥勒佛降生,而是说弥勒已经降生。白莲教杂糅有弥勒教义,弥勒教认为后必胜今,也就增加了信心,截断了妥协意识(摩尼教义不彻底部分)。人民把希望寄托给白莲会,白莲会也就用简单、灵活的教义和行动组织人民,号召人民,新的教义是随时发展的,可以是反封建的(宋、明),也可以是反礼法的(元、清);可以反宋朝统治者,也可以自充宋朝统治者的子孙(韩林儿);可以崇拜甲(弥勒佛),也可以崇拜乙(明帝);可以收容贫民,也可以收容地主。初起是违法者的组合,也是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组合。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便发展为反对当时统治阶级的革命团体,不是一开始就以反对当时统治者为号召的。因为他们是对当时现状不满,起来作斗争,有群众一样的要求、目的,所以要看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他的号召是什么?所以有时是反封建的,有时是反少数民族统治的,有时是两者全反对。与后来天地会专以反满为号召不同,也与从前新道教只为保全自己财产不同,也与当时的佛道为当时统治者服务,骑在人民头上不同。所以单纯说它是反封建的或反对非汉族的统治的组织都不全面,也不确切,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革命斗争组织。中国秘密宗教组织有其迷信的一面,也有其现实的一面;有其封建的一面,也有其反封建的一面;有其不彻底的一面,也有其斗争的一面;所以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起了很大的组织、推动、领导作用,但如果说所有农民起义都是秘密宗教组织领导的,也不确切。

(1)不是某一地方为某一事件而临时组织的,而是长期团结的,因此不是乌合之众;

(2)不是某一时期的仅有的,而是长期潜伏的,它的时伏时现,完全是看矛盾的发展;

(3)不是某一宗教的,而是杂糅多种宗教迷信的,因此不仅是迷信的,也是一直存在的;

(4)不是某一政治主张或理想所领导的,而是为当时部分封建统治者所领导的,因此不易成功。不能满足群众要求;

(5)潜伏时是迷信组织,迷信活动而伴有革命活动;行动时是革命组织,只有革命活动而鲜有宗教活动。

三、元末的农民起义军

以前谈元末人民的苦痛,说明革命意识的来源。以前谈元末人民的组织,说明革命力量之来源。现在谈元末起义的具体条件,为什么起义发生?为什么起义军成了绝对力量?为什么与其他起义军不同?

1.元末的自然灾害

2.元末的治黄河:改道;治河:1344、1347、1348、1349;开河:复黄河故道,1351年。

3.起义的先后

甲、元末起义的前后两期:1337—1348,1348—1368,差别所在、原因

乙、红巾的起义:汝颖起兵1351年五月、蕲黄起兵1351年八月

何以起义于汝颖:汝颖、蕲黄在元同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人民之负担相同。贾鲁治河在此区域,人民灾害相同。归德一带(颍州之北为亳州,亳州之北为归德)为宋在灭金后恢复之地,复为元攻取,黄州为世祖攻鄂州渡江之地,均饱遭兵祸,其骚扰仇恨相同。两地均为白莲教广布之地,其组织信仰相同。既然同是一个白莲会,何以分头起义,不合为一?正说明白莲会不是一个统一领导的宗教团体,没有教主,没有统一的组织,大家只有一个希望——推翻当时的统治者,他已快完了,可以推翻,人人全可以领导,人人全可能是下世的弥勒佛,或明尊,所以韩林儿称小明王,明玉珍本姓旻,改为明,朱元璋称大明,多少也有这个意思。

丙、参加起义的主要力量

(1)何以这次起义成了不可扑灭的力量?(2)参加起义的是否是城市游民?起义主要力量是双重压迫下的农民。在至正八年至十三年1248—1253间起义的领导人物,多数为三十上下的人,不是太年轻,认识矛盾;不是太年长,办事力强:朱元璋25,张士诚33,陈友谅32,徐达22,常遇春23,明玉珍22。刘福通、郭子兴、徐寿辉较长。

起义人的出身:不全是农民,有商人、渔人、小吏,有走私的商人。那末这些起义的是否城市的流民集团,不事生产不参加劳动的流氓无产阶级?可以回答不是的。参加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农民。我们说白莲会是没有一定政治主张和理想,那末起义后是否只是抢掠破坏?也可以否定回答不是的。《明史》122《韩林儿传》:“毛贵稍有智略,其破济南也,立宾兴院,选用元故官姬宗周等分守诸路,又于莱州立屯田三百六十所,每屯相距三十里,造抵运大车百辆。凡官民田十取其二,多所规画,故得据山东者三年。”是其一证,要看他时间是否来得及。

丁、红巾以外的起义军与地主武装:说明两个问题,(1)红巾起义究竟是反民族的斗争,还是反封建压迫的斗争;(2)红巾起义军与其他起兵诸人不同之点。

刘福通拥韩林儿起义,国号曰宋,假称林儿为徽宗九世孙,号召“韫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

第三章 明太祖的政策 起义前、起义后、建国后

一、朱元璋的出身

1.贫苦外来佃工的儿子

据朱元璋自己写的《皇陵碑》:祖与父全家渡淮至泗州垦荒,长兄生于泗州津律,仲兄生于灵壁县,三兄生于虹县(今并入泗县),元璋生于钟离县(今并入凤阳县)东乡,生后十年,又迁县之西乡,太平乡孤村庄。兄弟四人生于四县,看出他家的迁徙不定,在一地住不常,是一个外来的客户,从迁徙不定来看也说明他家的无田而耕种别人的田。

《皇陵碑》又说:“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又说:“长兄侍亲,仲兄三兄皆出赘。”出赘就是变相奴仆,非最穷者不肯出赘。凡此均说明家里是极贫的。《皇陵碑》又说:“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知其家是佃户。又说“忽伊刘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死后无葬地,由他人转赠,可知其家无一分地。

据《实录》:1344,太祖之父死于四月六日乙丑,长兄死于四月九日戊辰,母死于四月二十二日辛巳,九月乙巳出家于里之皇觉守,师事沙门高彬(《皇陵碑》)。出家也是由于贫穷无养的。

在这样贫苦的家庭出身,阶级意识、斗争意识不可能不强烈的。

2.蒙军南下,对外族侵略有认识的迷信家庭。

朱元璋的外祖姓陈,失其名。《实录》谓陈泗州人。据宋濂《銮坡集》卷二《扬王神道碑》说是淮扬人,南宋末年当兵(名棣尺籍),从张世杰扈祥兴帝(帝昺),驻南海,与元兵大战(1279)崖山,失败后回里,年九十九岁死。兼《明太祖实录》言,太祖父1344年死,年五十九,应生于1286年(1328年生太祖时,年四十三。)在陈老从军之后七年。陈年既有九十九,则其与元军惨烈战争之事,必能告知子女。说不定,太祖生时,陈老还未死,而太祖亦得闻之。否则宋濂之碑文内容无从知之(陈老无子)。在这种家庭出身的人。认识外族侵略之惨,与种族意识之高涨,也是很自然的。

据宋濂的《扬王神道碑》,陈公会巫术,能呼风唤雨……

又《实录》载:太祖生时,其父母梦黄冠……

《皇陵碑》称:念二亲与君年幼……者,则其家庭是一基层宗教之家庭。太祖年十七入皇觉寺为僧,亲受宗教之感染。又在白莲教区域流浪几年,本人又有白莲教——红巾的朋友(见《实录》),则参加红巾起义亦是很自然之事。见《明史》一三九《李仕鲁传》。

3.流浪八年,积累了社会经验(1344—1352)

朱元璋入皇觉寺凡五十日(《皇明本纪》、《明实录》),寺主因岁饥,停僧众饭食,元璋遂出而流浪。《皇陵碑》:“居未两月,寺主封食,众各为计。云水飘飏。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养,仰天茫茫。既非可情,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壁,听猿啼夜月而凄凉……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若沸汤。”这实在是行乞。凡三年复归皇觉寺(序碑作一年)。(《明本纪》、《实录》)则当至正七年(1347),太祖二十岁。(赵翼说他是游丐。)太祖流浪和议复回,《实录》说是:“时泗州盗起,列郡骚动,复还皇觉寺。”泗州盗起,《元史·本纪》不载,惟至正七年二月有“河南、山东盗蔓延济宁、滕、邳、徐州等处”,或包括其中。泗州盗起,与钟离何干?太祖何必回来?此中大可寻味,惜无史料可证。

在流浪期间,太祖曾到光(黄州)、固(固始)、汝(汝南)、颍(阜阳)、(实录)庐、六(《皇明本纪》、《实录》作合淝、六安危素所撰《皇陵碑》谓“南历金斗,西抵无锡,北至颍州”,待考)。这一带是红巾区域白莲教区域,又为军事要地,与后来太祖之事业有关。太祖起义不向西北发展,未尝再至颍、汝、光、固,由于其地为刘福通所有外,或尚有避去旧游之意,或深知其地无可取也。

朱元璋复回皇觉寺至参加农民起义,凡五年(1347—1352,《皇明本纪》作四年有误)朱的行藏不详,《明本纪》说“始知立志勤学”,可能是钻研期间,则可能是以皇觉寺为中心,时出时归。朱元璋后来学问是不错的,大约全是几年流浪和钻研结合起来的后果。

二、参加农民起义后的朱元璋

1.参加农民军(1352)

明太祖以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初一日参加濠州郭子兴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郭子兴以二月二十七日攻拔濠州(太祖《纪梦》、《明实录》作初一日)。未几元将彻里不花来围攻,城内坚守。当时乱兵焚皇觉寺,寺僧逃散,太祖出避复回。红巾中有友人来信劝参加,寺内有人知之欲告密,太祖自己犹疑不决。太祖《纪梦》自言:“予当是时,尚潜草野,托身缁流,两畏而难前,欲出为元,虑系绛以废生(虑被诬为盗以致被杀);不出,亦虑红军入乡以伪命。于是祷于伽蓝。”这是从自己利益打算,而实是考虑分析两方实力而作决定。他所考虑的只有“坐守”和“投元”两方面,而没有“从军”,说明他自倾向从雄,而又犹豫,既卜不吉更加强了他的信心。入郭军而后,看出城市游民不能成功,于是回乡召募农民,招了七百人。《皇陵碑》:“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是足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这是朱元璋成功第一原因——选择农民参加。朱元璋一参加就参加了红军,在朱元璋并不讳言,《纪梦》明说“陷濠城内抗守之”,明说他们是“红军”,明说“予遂决入濠城”。自作《皇陵碑》(明)说“赤帜蔽野而盈冈”,《实录》亦言:“上知神意必欲从雄也,固守以待……乃以闰三月甲戌朔旦,抵濠城。”《皇明本纪》亦言:“上深思之,以回境逼迫,讹言蜂起,乃决意从雄。”

朱元璋对红军之抢掠亦不讳言,《纪梦》自言:“哨掠四邻,焚境闾舍,荡尽民财,屋无根椽片瓦,墙无立堵可观。不两月,越境犯他邑,所遇亦然。”郭子兴之为白莲教,明初亦不讳言,张羽(《明文衡》卷六四作“张来仪”)《滁阳王庙碑记》:“元末民间有造言者,王误中其说,信之甚笃。”此明指白莲教但未道破耳。既不讳言可知其时并不以红巾为非,白莲教为非。其讳之则在后,讳之尤甚者,其子孙臣下也。元末亦无人不知太祖之为红巾也。

观于朱元璋的家庭出身、个人成分、交游朋友及其后来参加之集团,可知朱元璋起义之始是具有阶级意识的,种族意识的,是与白莲教水乳交融的,但其个人考虑较多,利害观念较重,因之其政策视环境而改变,其不变者个人中心主义也。当时人民群众既处于双重压迫下而反元,为自己打算的朱元璋不会是反红巾的。朱元璋入郭营先是一般的兵士(步卒),(两月后)改亲兵(《天璜玉牒》及《纪梦》)。实际上执奴仆之役,所以称郭为主,后来招募七百人才改为镇抚。这七百人,《纪梦》说是“残民”,残民是指元军撤退后,残留无告之民,当初是从事耕种的农民。《明本纪》说是“元义兵民人”,那末就是拥堡自保的地主武装残余分子,想来是不合的,而元军撤退,地主武装不致解体,迅速地转为起义军是不容易的,还是《纪梦》较妥。

郭子兴起义入濠,只八百人。其实,当年急增至一万多人。(《皇明本纪》)明太祖此时有七百人,自然受重视,也受敌视,而且当时城内几个首脑郭子兴、赵某、彭某(《实录》作彭早住、赵均用,不确。《皇明本纪》“失其名”是对的)有矛盾,太祖“恐七百人有所累,幸而不统,让他人统之”。(《明本纪》)《纪梦》说是“献之于上官”,可能怕别人嫉妒,献之于郭子兴。我想主要原因还在给养,太祖以一亲兵,何力养七百人之衣食。但从此太祖得到了自将的机会,虽然放弃了这七百人,而选择了精锐二十四人成了自己的骨干。

郭子兴部队军食亦甚困难。《明本纪》:“明年癸巳春(至正十三年,1353)……夏五月……时濠城乏粮,上(太祖)谒友人,得盐数引,乃泛舟以盐易于淮远,得粮数十石,以给王家(谓郭子兴)。”又“明年至正乙未(十五年,1355)春正月戊寅上率师取和州。初兵众乏粮,议谋征所向……”又太祖说驴牌寨时曰“彼此无食”,均其明证,此与后来太祖之南向发展和与地主武装要胁有关。

2.红军旗帜下南进(1353—1360)

朱元璋用红巾装束旗帜。1353年三月,刘、韩在安丰(今寿县)被张士诚所攻,朱元璋亲往救之。1355年攻和阳着绛衣,以着青衣冒为义兵者居前。其后渡江改黄旗。奉龙凤年号,1355—1366年;至正十五年建号,1355年。奉韩林儿委任。1355年郭子兴死,韩命郭子张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郭子兴内弟)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统郭旧部。

A.杨维祯《东维子文集》二十六《冯天瑞墓志》“没于大明龙凤乙未(1355)”;

B.歧阳王文物展览中有太祖用龙凤年号文书;

C.明人赵可与《孤树裒谈》有引龙凤年号公文讨张士诚檄。

以大宋为号召。俞本(当时人)《皇明纪事录》纪至正十八年(1358)十二月太祖,“克婺州,设浙东行省于金华府。上于省门建立二大黄旗……旗上书云:‘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一年五月刘福通下汴梁,韩林儿迁都其地,所谓“奄有中华地”应指此,“重开大宋天”亦谓韩也。

据以上所述,可知朱元璋起义后是在龙凤旗帜下活动的,也就是在红军旗帜下进展的。其理由:人民在反元思宋,刘、韩势力正强,进展很快,以之号召,可以互相呼应,与朱元璋本人有利。

后来朱元璋作皇帝在洪武元年(1368)祭天祝词内,说他自己戡定了起兵豪杰二十人,把安丰刘福通列进去(《实录》29)而没有韩林儿。刘福通列在安丰,是被张士诚围困之处,是有意的缩小地区,也不好意思提韩林儿。因为当时人人知道朱是韩的部下。

宝颜堂秘笈本《庚申外史》〔学津讨源本无此条〕卷下,乙未至正十五年(1355)条:“香军陷安丰,二日陷和州,三日破庐州,宣让弃城浮海还燕,香军遂乘胜渡江,破太平、建康、宁国、遂据江东。既而池州、安庆寻复皆没。”此段全说的是香军,即红巾,但仔细看看进兵人,却不同。陷安丰是刘福通,陷和州是张天佑,其余均太祖也。于此可见当时认为是一事。

朱元璋用兵先后:1353年,定远驴牌寨民兵(得三千);1353年,横涧山元民兵(二万);1353年,攻滁阳;1355年,攻和州;1355年,渡江。

朱元璋所以采取这个路线:①由于军队乏食,必须向富庶无灾地区求食。②濠州附近各地均为友军,势难攻伐。③江南虽为元守,而军力薄弱,人心思恢复汉族政权,有机可乘。

朱元璋后来以军纪严肃著称,在红巾中自然也比别人纪律好,但在这一时期还是有抢掠的。1355年入和阳时,《明本纪》说:“彼时滁阳王(郭子兴)信谗,自滁阳起马,闻多取子女,强要三军财物,意欲归罪于上。”过江后取京口(1356),《明本纪》说:“上不亲行,恐帅(徐达)首纵诸军焚掠(烧)太甚,犹豫未决。”由此,全可看出。

朱元璋的转变:1355年,朱元璋到和阳,才开始算有一个独立局面,郭子兴仍在滁阳。所以明代记载都说太祖1355起兵渡江,见《平胡录》4页,《元史》四四《顺帝纪》至正十五年。到和阳后有一个很生动的记载,就是军门前小儿与朱元璋谈话一件事,这件事给朱元璋印象很深,《实录》说“上为之恻然”,应该是真的。生动事例打动了他,一个迷信深有因果报观念的人,刺激更大。这与他思想转变,政策转变是有关,但不是说他的军队从此就不抢掠。

朱元璋自将以后,主要兵源是农民,其后收编义兵也很多,自招的七百人是残民,驴牌寨(三千人)、横涧山(二万人)所得,全是地主武装寨堡之农民,其后收编义兵也很多。农民们对于农作、房舍、衣服等等全是珍惜的,节省消费,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特点,在初期农民为了贪小,可能一同掠夺一些,久了会有对被抢者的同情,因而不愿多抢掠,更重要的是农民们是看不惯农田的常年荒芜,他们迫切要求生产,这种倾向也是促成明太祖思想转变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在太祖初期他虽用红巾旗帜而与其他红巾不同,那就是军纪严明,提倡生产。

3.与元朝的妥协、与陈友谅斗争(1361—1365)

明太祖自己的反元立场什么时候转变的?

从《实录》史料中,我看见至正十四年(1354)十月元军欲攻滁阳,太祖与耿再成设伏击败之,获元军马匹甚众,时元兵尚强,太祖乃设计,具牛酒,犒元师,遣父老送还元军马匹,元军以其为良民,遂退。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太祖在1354年已和元军妥协,或者完全投降呢?我想这是不能的。这只能说是一时用计退兵。冒充地主武装的义兵,以骗取元军之不进攻耳。这时元军的统兵将领是朵儿只。《元史》一三九有传,是个异姓王,是木华黎的六世孙,作过中书右丞相,此次由脱脱指挥,攻六合,拔之,后驻军扬州,十五年(1355)死。这次欲攻滁,遭遇袭击,损失马匹,既被送还,也就没有作进一步绝裂,只就送马一事,看不出他和元军如何妥协,更谈不到投降。没有授官等事;或因太祖当时势力不大,声名不著,元军尚看不上他。

在1354年以后,太祖始终向元朝统治的地区进攻,始终与元军作正面冲突,激烈战争,亦无妥协之争。

在当时起义军中,与元朝妥协者:方国珍,1348年起义,随即投降,1350年后背元,1356年授以海道万户,复降元。1358年,明太祖取婺州,国珍又与太祖妥协,但仍为元载运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

张士诚,1353年起义,与元作战,1357年与元妥协。1359年征粮于士诚,岁输十一万石以为常,由方国珍从海路运输。1363年自立为吴王,元征粮不复与。

从这些例证中,我们知元朝统治者是以高官厚爵收买起义者和分化起义,而起义的人也有一些把握不住的,出身不纯的,受其牢笼。朱元璋有没有和元朝妥协?有的。是在1361年以后。

在1356年三月,明太祖攻占金陵以后,在张士诚、徐寿辉两人占据的区域之夹缝中,南下发展,只攻元军所占据的地方,这时:镇江(1356),定定驻守;宁国(1357),别不华驻守;扬州(1357),张明鉴驻守;徽州(1357),八思尔不花驻守;处州(1359),石抹宜孙驻守;婺州(1358),石抹厚孙驻守;衢州(1359),宋伯颜不花驻守。这些地方均为元坚守,太祖次第下之(攻下之年见括号中的注)。西面遂与陈友谅邻,东与张士诚邻,东南与方国珍邻。与陈频争者为池州(贵池,多在陈手)、太平(当涂,多在朱手),而必争者安庆、江州(九江)。与张必争者镇江、常州。其时陈友谅最为劲敌,野心又大,方国珍与张士诚均受元封爵(张,太尉;方,衢国公),为元运送米粮(录张方降元表)。时元与南方交通为起义军所隔断,遂利用方国珍之海舶往还,自山东出海,朱元璋领土无邻海者,故不能不借方国珍为耳目,相互妥协(1358年)。至1361年三月方献饰金玉马鞍,太祖却之,七月陈友谅陷安庆,八月遂致书。遂由方之居间,致函察罕帖木儿,既免张、方乘其后路,又免察罕之自北袭击。“时察罕平山东,降田丰,军声大振,故太祖与通好。会察罕方攻益都未下,太祖乃自将舟师征陈友谅。”(《明史》一)是年,察罕被杀,扩廓继统其众,但这时只是通款曲,赠礼物,目的联和好,不致乘机进攻而已。元代江南人民民族意识本来低落于阶级意识,这种举动当时不以为异。与张方受官爵不同,不是投降。《明史》一《太祖纪》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元遣尚书张昶航海至庆元(方国珍所驻)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不受”。(9页)是一个显著证明。

红巾起义诸人中,还很少有向元朝投降的,由于生长江、淮之间,受尽了双重压迫,他们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都很强烈,只有朱元璋这一举动是违反了常例,这是为了个人的打算,为了个人成功道路扫除荆棘,只是为避免腹背受敌的暂时的策略。我们不能以此而说他没有种族意识,丧失民族立场,因为在另一时期还有其另外一面。这时人民最怕双方受敌,朱的妥协,免掉前后夹攻,这与人民要求和利益相符合。

4.同时提出反元反对白莲教口号(1366)

这是朱元璋公开正式宣布自己的政策之始。假使只反白莲教,则与乡军无别,假使只反元不反教则与红军无别。

讨张士诚檄及告徐州军民谕同样表示。伐张,下令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命将在二十六年八月,而双方交兵则始于二十五年闰十月淮东之战。

檄文中只攻元代之政治腐败,未及民族之压迫,可注意一;张士诚与红巾无关,讨张而攻刘,可注意二;反香军而用龙凤年号,可注意三。是表示自己政策。

张士诚城内有蒙古人,不谈民族压迫可能为了解除他们顾虑。

所以提出反红巾,这是否与太祖接近地主阶级的士大夫的结果。那我们可以检查一下:明太祖与知识分子接近——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政策。团结的结果不致为敌用,好的。

太祖奉龙凤年号直至韩林儿之死,十二年(1366),如受此辈影响则早应提出,何以迟之久久?

如认为明太祖在此以前尚未认识到元朝的政治腐败,尚未认识到红巾的焚掠与迷信,也不然。自1355年下和州后,下太平,他早已榜禁剽掠,1356年攻下集庆,早已提出“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徐(除)乱耳”的口号。十年以后,何必再说?刘福通此时已死(1363),韩林儿势弱,更不必打击。是时农民起义已十六年(1351—1366),人民要求的是安居,是生产,是统一,谁能抓住,谁就成功。这时陈友谅死,方国珍通好而力微,明昇远而势孤,当时有力者只朱元璋、张士诚、扩廓三人,张与元又有联系,张势力到了安丰(今寿县,1366年四月徐达才攻下,檄文前一月),扩廓势力达到徐州(1366年四月徐达才分兵攻下),二人一联合对朱是很大的威协。

张士诚的占据地区是富庶的,十数年来生产没有破坏,十余万石粮运大都。

人民是喜欢他的(如后来苏州为坚守)。

攻击红巾抢掠焚杀,表示自己与之不同。

攻击张士诚八罪:一、二、四、五、六、七,全说他背元,诈降于元,谋害元臣,不贡钱粮于元,全站在元朝的立场,显然是分化、挑拨张与元的关系。

十年不贡钱粮更是挑拨苏人与张的关系。

最后提出保证。保证人民可以安居,可以生产,只有我可以统一。显然是以要求人民信任与拥护。

如果由此而说朱背叛革命,似不恰当,这些烧香、妖术,信弥勒不一定是人民所喜悦的,而杀人焚掠正是人民反对的。只能说是符合人民的希望,而不能说是违背人民意志。

三、最后的民族政策

1367年,讨元檄文,与元主书,称帝告天文,即位诏、平元都诏。目的在对当时拥元之人。

甲、推翻元朝胡人的统治,鲜明的民族意识。运终,“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胡虏无百年之运”。

乙、承认元在中国有一定功绩。世祖有恩及民,入主中国是天意,承认帝统,不必复宋。

丙、同样看待蒙古、色目人民,皆吾赤子,“与中华之人抚养无异”。

四、朱元璋的整个政策

“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誓除祸乱,以安天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A.恢复生产,提倡生产,增加生产。劝课农桑,他不杀人是保护劳动力、生产力。

B.屯田、垦荒、扩大生产。整个政策的目的是在巩固他的统治权。

明太祖的政策、态度以及他的行动,归纳起来就是:恢复生产以培养自己力量,自己力量成长以后更提倡生产,以便去攻伐别人。南方平定之后再攻伐元朝,全国统一仍然鼓励增加生产,以巩固自己统治。他知道只有提高生产之后才能满足统治者剥削,巩固统治者统治。所以这一政策是他整个的政策,基本的政策,贯彻在他整个时代之中的政策。

元末农民起义对中国政权的收获:

A.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五代开始北方燕云十六州已为外族统治);

B.推翻了蒙古族统治,不是朱元璋的功绩和胜利,朱元璋之所以能获得人民信任,取得新政权领导地位,在于他善于适应群众要求,而结合自己的利益。

C.恢复和扩大了生产,这是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农民起义愿望和结果。

但是明代的史论家不提这点:

刘仕义《新知录》:国朝超越前古五事:一、尊孔子;二、外戚不与政;三、母后不临朝;四、无悍将弄兵之事;五、禁官妓。均无关宏旨。而查继佐《罪惟录》以之入《帝纪总论》,此书作于嘉靖之末1566年,第五不确。

董榖《碧里杂存》:本朝超越前代:凡七事:一、椒房不预政事;二、绝外族入寇之源;三、诸帝以一元纪世;四、无朋党;五、临文不避讳;六、大臣无敢擅杀戮;七、无官妓。此书作于嘉靖中叶(二十三年,1544年),在前书之前。除一、三而外均不确。

宋濂《宋学士文集》卷二十五《翰苑续集五·大明日历序》称颂太祖六事:一、功高万古;二、得国之正;三、独秉全智;四、敬天勤民;五、家法之严;六、兵政有统。

这只是颂扬他的皇帝,说他超过一切古代帝王,特别是汉高祖,因为他们两个都是由平民起来而作皇帝的。

这些批评对于朱元璋在当时时代上所发挥的作用,和满足了群众愿望的所在,并没有着重的指出来。可能认为是无足重轻,可能认为是人人应作能作,可能是时代稍晚(除了宋濂),不知当时情况,而主要的是这些人根据了传统的、主观的观念来判断的。

总之,朱元璋推翻蒙古政权在中国的统治,注意人民生活时时想到如何使人民安居乐业是应该肯定的。

附带说一下,篡夺革命果实问题。

朱元璋亲身参加起义,革命的胜利,他也有一分。朱元璋是农民军领导之一,领导了十五、六年,1352—1368年,如不得人民的信任是不能站住的。朱元璋只能说后来成功之后脱离了农民,利用了胜利果实,还不能说背叛。至于朱元璋称帝自尊,是农民起义的自然规律,不能以此而谓其篡夺。(不会出现其他政体。)不能说农民革命都是失败的,毛主席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章 明代社会

一、明初的恢复

1.元末的破坏情况:1357年扬州城的居民仅余十八家;1366年高邮内居民1397户、濠州939户,此两处尚是破坏较少之处,已如此,他处更可知。魏观《建德县三十韵》:“人烟苦凋零”,“所剩无几家,家户全无全丁”,此指1364年事。谢应芳《归故里诗》,武进被兵当在1353年,其回里当在1367年张士诚失败之后。1366年明太祖所见之濠州情况。

2.恢复之难:明太祖的恢复政策,“各还乡土,仍复旧业”,“田野辟,户口增”,“安辑人民,劝克农桑”。

二、明初土地

甲、明初的土地政策:南北不同。南:依丁力耕种,不以旧田为限。中原:计朱元璋统一没有重新分配土地。一个农民起义之人何以如此?

A.起义之始没有明白标出,可能没有认识,可能人民没有这样要求。

B.朱在革命过程中,为了减少敌人,曾经争取地主武装之拥护,十五年之久,不便反对。

C.朱之军费出于江南地主。

D.革命开始不分,此时再分不便。

E.虽不重分,而实行了一些类似的做法,对于农民有利。

乙、明初土地恢复情况:洪武元年至六年(1368—1374)每年的增垦田数。从数上看逐年增加,但不能以此比较其增加的系统,因国家疆土有扩大,核查资料不清。由于逐年恢复和增加,造成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最高额8567673顷,后来从未追上这一数字。弘治、万历、康熙,均不如洪武时。何也?是否洪武的数字不确?各书记载一致;明初据此征赋税;洪武鱼鳞图册从新编造。因此不可能错误。

然则土田减少之原因安在?1.拨给王府;2.戚畹势豪之家掠夺霸占;3.收作皇庄;4.中小地主奸猾投献势豪;5.奸猾欺隐;6.改作草场;7.农民回避役;8.官吏委弃不问——山寨强豪所有,官吏不敢问,或据山抗官者,当时谓之委弃盗贼,可能有强盗。

除了改作草场,和农民避役以外,大都还是由原来的农民耕种,所以与“失去地,无田可种”还有不同,只是“剥削者”由朝廷换为贵族戚畹或势豪之家,“被剥削者”由交钱粮改为交租子。剥削方式有所改变,而不是耕种人改变,没有土地可种。

这是长期封建社会,想出来的积极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种巧妙的制度,微妙的租佃关系——原田原佃。

丙、民田与官田

民田与官田的区别;名目,名官田实民田;役有轻重;赋有轻重;买卖问题。

民田与官田的比例,以弘治十五(1502)年为例:总4,228,058;官田598,456,民田3,629,602,比例为1:6。《明史》十七“官田视民田得七之一”。以苏州田租为例:《明史》153《周忱传》:总2,770,000石;官田2,620,000,民田150,000,17:1。

日知录》载,总:2,779,000石,官田2,625,730石,民田153,170石,17:1。此宣德七年(1432)之数,《日知录》言:“是一府之土地,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也。”这是极端的例子。十五之一不符。

洪武时核田,元年(1368)正月,在此以前只核户口。1367年,徐达入苏州,亦验民田,目的:“兵革之余,版籍多亡,田赋之制不能增损,征敛失中,则百姓怒咨。今欲经理以清其源,无使过制,以病吾民。”(《实录》25,12页)

在兵戈中仍有买田者,如方国珍。

丁、屯田

官田之最主要部分。

军屯:军籍与卫所 “以军隶卫,以屯养军”,把军士与农民一样缚在土地上。

屯军与屯粮 始于1358年,吴良、吴祯守江阴时。

占夺 正德屯政稍弛,其后田多占夺,法益坏,成化欲恢复未成。

明代军屯数 洪武时 893,000余顷

万历时 644,000余顷 《明史》77《食货志》。

明代军队数 洪武时 内外卫329×5600,计1,842,400,二十六年(1393);

永乐时 内外卫493×5600,计2,760,800,土兵、番兵不在内。(《明史》90《兵志》)

又据《明书》七十《兵戎志》:“大约京师兵三十万,畿辅三十万,边腹不下百五十余万。”(与《明史》不合)

又《明史》九十一《兵志》,弘治十四年,“侍郎李孟旸请实军伍疏,谓‘天下卫所官军原额二百七十余万。’”(18)

照上面数字军队数日增,屯田数日减。这是一个矛盾。

就明初数字来看,用最低数字计,每户五十亩,应该屯田921700顷,而实际屯田893000,至少差28700顷(3.1%)。说明太祖时屯田亦没有完全贯彻计划。至明成祖时应屯1,380,000顷,相差487000顷(屯田数姑照893000原数计),35.3%。反映出一般屯军不会到五十亩的。也可能有是有不足,而不足的相差部分是很大的,也可能使数军够种,没有具体史料。

更加以军屯多半是垦荒,收成不高,每年屯粮交纳是困难的,是交不上的。《食货志》:“弘治间,屯粮愈轻,有亩止三升者。”亦一例,此特别情况,一般仍重。屯粮而外不会有剩余的,从这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军人欢迎“占役”。从这点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军籍还有逃亡,甚至逃死。正德时,“辽卒不堪,胁众为乱”,又言“伪增田数,搜括惨毒”,实在不胜剥削与压迫。

《食货志》又说:“永乐时,屯田米常溢三之一,常操军十九万以屯军,四万供之。”这一记载可能夸大,如是则二百七十万军,有四十六万人屯种已足矣,果如是又何致“卫所之兵疲于番上”耶?(89《兵志叙》)又宣德三年(1428)去永乐(1403—1424)不远,果如是,何以户部尚书夏原吉有“北京官史军匠粮饷不支”之奏耶?由于军屯本身有缺点,没作到“以屯养军”,而从旁虑免粮困难,因之就不能不想补救办法,就产生了商屯。

商屯情况(情况、性质、作用、影响) 始于洪武三年(1370)山西行省,“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 ,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 。”(80卷)(200斤:2.3石,市价米一石价二钱,二斗五钱五分,盐一引价银八分)其后各地特别是边境多实行。计道里远近入米五石至一石不等,给以一小引。永乐元年限在京卫开中,后以安南用兵,各地复行。通例二斗五升给一引。“富商大贾悉出财力,募民垦田塞下”,(《明史》91兵志),所以成了商屯。演成封建领主把商人也缚在土地之上,用封建剥削方式剥削商人的奇迹。商人看物价,挽运合算就不屯种,总在粮贱之处买米,这就影响到物价,穷民。弘治五年(1492),“商人困守支,户部尚书叶淇请召商纳银运司,类解太仓,分给各边。每引输银三四钱有差,视国初中米直加倍而商无守支之苦。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然赴边开中之法废,商屯撤业,菽粟翔贵,边储日虚矣。”(《明史》80)“商皆撤业归,边地荒芜,米粟踊贵,边军遂日困。”(91)商屯(1370—1492)断续实行一百二十年。结果是给商人更造了作生意的机会。

屯田破坏,街所也就破坏,正如范景文所说:“后失其制,军外募民为兵,屯外赋民出饷,使如鳞尺籍,不能为冲锋之事,并不知带甲之人。”(《明史》90)

戊、庄田

明代庄田与恩格斯所论古代意大利的大庄园制(latifundia)(用途有二:一,牧场;一,庄园,给领主生产奢侈品,或出售。见《家庭私有制与国家之起源》页144)不同;(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大庄园经济)与唐宋以来之大地主招佃户,立庄园,供一己享受者亦不同。地主经济再买田。这种庄田是皇帝分出一部分田地不收税而给他的功臣外戚自己去收租,有似于元朝的分地,但仅有庄头佃户而无分民,仅有收租而无政治权力。《明史》117《代简王传》:“不得擅役军民,敛财物。”有似于唐代的食邑而又较优厚,又能管庄头佃户。是封建土地剥削的一种赠与方式,能分不能卖。

始于洪武四年(1371)给沐英(土地卡片15),《明史·食货志》:“宪宗即位……庄田遍郡县。”《续文献通考》六:“宣德以后,庄田日增,草场日削。”

庄田由庄头管理,庄头作恶。(卡16)(史料12)

庄田分皇庄与庄田(资料四页)。宫庄(洪熙时1425)、王庄(1459)。

皇庄 天顺三年(1459)诸王未封时,王之藩,地仍归官,已具皇庄雏形。

天顺五年(1461),曹吉祥之田没收,立为宫中庄田,是为皇庄之始。

天顺时(1457—1464),皇庄五,12800余顷。《明史》185《李敏传》。

弘治十八年(1505,武宗即位),皇庄七,27595余顷。《续通典三》。

嘉靖时,皇庄十二,二十万九百一十九顷余①。

《明书·土田志》夏言奏:“畿内土地,半成庄田。”

第五章 明代中叶后人民的生活

一、明代的赋役制度下的人民

甲、明代统治的经济基础

以土地为主的封建剥削,但在封建后期,与前代有所不同:一,皇室是最大的大地主,一切制度代表皇室利益,皇室利益与其他中下级大地主发生矛盾时,服从皇室利益。在明朝没有类似宋朝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代表高级地主,司马光代表中下级地主)的事件,没有类似汉朝的宦官(代表高级皇室)、外戚(代表中级皇室)之争权,没有类似唐朝藩镇(代表中下级地主)的割据,没有类似南朝豪强(代表新兴大地主)的篡夺,因为不允许同阶级其他力量之抬头超过皇室利益,中下级地主只有在拥护服从皇室利益之下才能生存,他们的内部矛盾在于在皇室之下争得比别人稳的较高权益。二,明太祖是参加农民起义的人,他注意到农民的普遍要求(能有少量土地安居乐业,所以采取了南方依丁力耕种不以旧田为限、中原计民授田、北方占田、军队屯田的不同的土地政策),也认识到农民的弱点(最仇恨直接压迫他们的小地主和富农,所以采取了排年的办法代替寒苦农民的先缴赋税)。朱元璋为了缓和农民,巩固自己,就定了明代赋役制度。

乙、加强阶级矛盾的赋役制

明太祖是想缓和矛盾,向农民让步的,但在那样经济基础上任何上层建筑是不可能不使阶级矛盾尖锐。明代主要剥削形式是赋役制度,而制度本也存在着缺点,于是就使矛盾更加尖锐。

赋役原则:主有役,田有赋。

丁役原则: 计户分甲;②计丁出夫;③计事定役;④计产均力。

但事实上:赋不按土宜,役不限乡里,征不及土绅商贾,因之农民不堪。

①吏胥上下其手;②奸猾与吏胥勾结;③一切赋役均落在老百姓身上。

在田赋:有活洒(生人)、死寄(绝户)、包纳(违割一二)、寄庄(托之官绅)、畸零带管(捏造人户)、悬挂掏回(有推无收)。表面上这是欺骗统治者,而实在小民受累。最恶者是“留在卖户,全不过割”,以致农民“产出粮存”(唐龙《均田役疏》,《昭代经济言》卷三)。

在丁役:有营供、值月、承值、听解——部解、京徭、值堂、主守、支应、协济(《明书》卷六十八《赋役志》)、粮长。其中以听解(解户)、值堂(亦称斗库)、粮长为最重,所谓三重役。

其他供应:则有额派(经常正课,始洪武)、岁派(经常附加,如加添禄米,加添俸粮,始宣德)、坐派(临时征课,如修建宫室。(《东谷赘言》卷下)

凡此均责之人民之无权势者。任何人的逃避,统治者总不吃亏。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说:“派粮编差,无所归着,均小民赔价,小户逃绝,责之里长,里长逃绝,粮长负累。”三重役“均起于田(以田为承役的根据)”,“一家当之则一家破,百家当之则百家破,故贫者皆弃其田以转徙,富者尽卖其田以避役。近年吴下田贱而无所售,荒田无人耕”。(王鏊《王文恪公集》卷三十六《吴中赋税书与巡检李习空》)

逃往哪里?大户苞荫,豪匠冒合,船居浮荡,军囚牵引,屯营隐占,邻境蔽匿,僧道诏诱。(《昭代经济言》卷二《周忱与行在户部诸公书》)结果使大户、豪匠、军囚、屯营、寺观剥削了他们的劳动,农民作了奴隶,一遇事发还要遭受迫害。

二、中叶国家支出的日增 何瑭《民财空虚疏》“四弊”

甲、军费的日增:屯田破坏,卫所随之破坏,于是募兵,有兵饷。

嘉靖十年(1531)6,800,000两,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40,000,000两。(刘继庄《广阳杂记》二)

乙、边防费的日增:嘉靖十八年(1539)鞑靼入侵,边防日亟,边将倚以为利,奏讨不已。而以蓟州镇为最。全国边费:

嘉靖元年(1522),五十九万;二十八年(1549),二百二十一万;三十八年(1559),二百四十余万;四十三年(1564),二百五十一万。(隆庆时王崇古疏,《典故纪闻》十八)

丙、统治者之奢侈:内廷用费:御膳、黄腊(建筑用)、内侍巾帽费。

这一切的费用都出在老百姓的身上。农民在:①地主压榨②官吏剥削③科差繁重④天灾流行⑤外患日亟(鞑靼、倭寇)情况之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因之不能不设法讲和,于是有改良赋税制之议。

三、一条鞭法

甲、一致的要求(见“赋役制之改革”卡片)

乙、试探的办法:征一法、纲银、十段锦

丙、一条鞭的实行:创始于嘉靖十年(1531),全国试行于万历九年(1581)。

丁、一条鞭实行后的人民负担(满清入关诏)

四、提编与加派

提编、加派、农民大起义后的加派。阶级矛盾尖锐化,农民起来了。

五、明朝的佃户:佃户的地位、佃户的负担、明初的富民、明代田价。

第六章 明末农民起义

一、明末农民纷纷起义

1.农民革命之起:1628年(崇祯元年),陕北白水、宜州、安塞一时并起。

农民起义起于陕北的原因:陕北连年大饥;陕西官吏乔应甲、朱重袭之贪黩;延绥缺饷,固原兵劫州库;1629年满洲入侵,山西、延绥、甘肃勤王兵哗溃,散在陕北。剥削陕西尤繁重。驿卒之裁,陕西失业尤甚。杨鹤:“秦中流贼,始于饥馑荐臻,成于亡命啸聚。”(《明末史料》)“(起义军)皆东西两路惯战遭兵,攻一城即破一城,破一城即据一城。”(史料1631年)

起义军的系统。

2.明朝统治者对农民起义之对策:

分化:“赈济”;利诱:“抚”;武力镇压:“剿”;杀降:“阳抚阴剿”。

明代与起义军作战的反动统帅:

杨鹤 1629—1631 用利诱,失败。三边总督。

洪承畴 1631—用武力。

陈奇瑜 1634—武力、利诱。山、陕、河南、湖广、四川总督。

洪承畴 1634

洪承畴 1636督关中。

卢象升 1636督关外。

熊文灿 1637—1639“先抚后剿”,总理南京、河南、山、陕、川、湖军务。

杨嗣昌 1639—1641入四川,以张为主。1641年三月以襄阳失,自杀。

丁启睿 1641至河南,不敢进。

孙传庭 1642

李远泰 1644

二、李自成推翻明朝

说明三个问题:①农民起义何以起于外患严重之时②李自成、张献忠所得到人民拥护的程度究竟如何,也就是说明李、张起义是否代表当时人民的意志与要求,也就是说明农民的胜利——不是某一个人的胜利(李岩或李自成)③说明满清、明朝与李军的力量之比较,也就是说明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的所以成功与失败。

1.起义军的壮大

1628年(崇祯元年),起义于陕。

1629年,清军入侵“己巳虏变”,起义面愈大。

1630年,所在起义。

1631年,“三十六营”,二十余万至山西,李自成参加高迎祥部。

1632年,在山西,明军第一次围攻。

1633年,至河南,至湖广,明军第二次围攻,入四川。李自成军。

1634年(崇祯七年),起义军在河南,李与陈奇瑜诈降。

1635年(崇祯八年)正月,十三家七十二营荥阳大会。李由寿、颖攻凤阳,复归陕。张、李分裂。张下庐州未回陕。张、李合兵攻浃州、洛阳。

1636年(崇祯九年,丙子),李攻庐州、滁州、含山、和州,复归陕。高迎祥被俘牺牲。七月,李为闯王。张攻襄阳。清军入侵。

1637年(崇祯十年,丁丑),李由陕入蜀,攻成都不下。张自襄阳顺流东下,攻六合、安庆,又转入湖广。

1638年(崇祯十一年,戊寅),李与明军战梓潼失利,潜入商洛山中休养。张诈降于熊文灿,据榖城自固。清军入侵明。

1639年(崇祯十二年,己卯),清军侵入济南,随即退。张在榖城复抗明。罗汝才响应。李自成出攻明,战局转向高潮。明以杨嗣昌督师,最后一次大围攻。张、罗西行,罗入川,张继入川。

2.1640年起义军的新开展

1640年(崇祯十三年,庚辰),李入河南,自南阳攻宜阳。李岩来降。开始有较明确之斗争目标,随政治上开展,军事亦进入反攻胜利之新阶段。

1641年(崇祯十四年,辛巳),张自川东下,破襄阳。李攻下洛阳,攻开封不下。牛金星、宋献策来降。张至皖北。

1642年(崇祯十五年,壬午),李在河南,十二月至襄阳。张在皖。清军入侵。

1643年(崇祯十六年,癸未),李在襄阳。李杀罗汝才,收马宇应兵。以襄阳为襄京,以之为根据地。随入陕,建都西安。张自皖至鄂,下武昌、汉阳、岳州、长沙、衡州,再入赣。

1644年(崇祯十七年,甲申),李由西安渡河入晋,下太原、忻、代,至大同,宣府入居庸关,攻北京。小部由固关至广名、真定。张入四川。清军入关。

3.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及其转入抗清高潮

1633年,农民军入山西和顺县“里应外合”。《明末农民史料》164页。

1637年,山东三个农民自动参加,被俘不降,“夫谁呼之而谁胁之乎”。

1643年,朱翊辩奏本:“百姓亦望尘投顺以为伪民。贼又给牛种,赈贫困,畜孳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怀陵流寇始终录》)

1640年,“开门迎闯王,不当差,不纳粮”,“贼来兵去,贼去兵来;贼掠于前,兵略于后。贼掠如梳,兵掠如剃。总督之令不能行于将帅,将帅之令不能行于士卒。今日之事,其何以济”。(《怀陵流寇始终录》)

五、1957年南开大学“明代的社会与政治”讲义

实即“明史专题”。(我并不是明史专家,只是一个明史努力学习的有志者。)

第一章 明史的分期与主要读物

人类整个历史应以生产方式的发展分期(五种)。每一社会分期应按其发展分为形成、繁荣、没落三阶段。每个阶段应按其关键性事件分期。人类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所以阶级斗争事件是关键性事件中最重要者。阶级斗争反映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群众的历史。单纯用地租形式来划分是不妥的。这是经济唯物论。(参看《历史问题译丛》1953年第2本,25—27页)关键性是指经济、政治、文化、全有关系的事件,不能孤立的看。

1.明史(断代史)的分期

标准: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与旧日帝王纪年相结合。

(1)郑天挺1955年的分法:

初期 1368—1435(1448) 凡68年(81)

中期 1436—1572(1449—1580) 137年(142)

后期 1573(1581)—1644 72年(73)

关键性事件:土木之败(1449)、叶宗留起义(1446)、一条鞭实行(1581)。

货币地租成长,农民起义,少数族起义,城市反压迫。

(2)郑天挺1941年的分法

第一期 1368—1435 凡68年 前期

第二期 1436—1521 86前期

第三期 1522—1572 51后期

第四期 1573—1644 72后期

关键性事件 :土木之败(1449)、议大礼(1527)、一条鞭(1581)

(3)李洵的分法 :

第一期 1368—1435 68年 又分二阶段

第二期 1436—1566 131年 又分二阶段

第三期 1567—1644 78年 又分二阶段

(4)北大分法

前期 1368—1435 68年

中期 1436—1521 86年

后期 1522—1644 123年

2.《明史》的特点:用54年卡片

结合特点与关键性历史事件而言,明代前、中、后三期各有特点,而不是完全不同:其生产发展、经济发展、土地集中、政治文化之发展,有升有降,但都非直线的,而是曲折的。

3.《明史》的主要读物

(1)明历朝实录:官书、隐讳、篡改、传抄讹误

钱谦益初学集》附《太祖实录辨证》二卷;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实录”条:“太祖实录……并历朝所修者藏之金匮石室,最为秘密。申文定当国(申时行为首辅在万历十一年至十九年,1583—1591),命诸学士校雠,始于馆中誊出,转相抄录,留及台省各部属之有力者,盖不啻家藏户守矣。”

(2)《明书》,傅维鳞,始作于顺治九年(1652)

(3)《明史钞略》,庄廷鑨,用朱国桢稿本。出刊本狱起康熙三年(1664),后有修改。

(4)《罪惟录》,查继佐,自序始作于甲申(崇祯十七年,1644),成于壬子(康熙十一年,1672)

(5)《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成于顺治十五年(1658),用张岱稿本。朱彝尊谓出于徐倬姚际恒谓出于谈迁,后论出于陆圻。《续明纪事本末》——倪在田;《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彭孙贻

(6)《明史稿》,王鸿绪,《列传》缮进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全稿缮进于雍正元年(1723)。

(7)《明史》,张廷玉乾隆四年(1739)缮进,四十年(1775)改定译名,四十二年(1777)改定。《明史考证捃逸》,王颂蔚辑,改定时的考证。

(8)《明鉴》二十四卷,陈用光。嘉庆二十三年(1818)。

(9)《通鉴纲目》三编,四十卷,乾隆敕撰。四十年(1775)改修。

(10)《明纪》六十卷,清陈鹤撰,其孙陈克家续成。始撰当在嘉庆五年(1800)左右,续成在咸丰十年以前(1860)。

(11)《明通鉴》一百卷,夏燮(咸丰末,1961年前)。

(12)《明会要》八十卷,龙文彬,光绪十八年(1892)。

读历史书:应知其史料来源,应知长短优劣所在,应知其与他书同异所在。

引用史书:不应舍先取后,要第一手材料;不应舍习见而取孤本,除了有不同记载;不应舍定论而取俗说,除了有考证,如建文;不应以意去取,要有分析;不应取一漏异,要有交代。

考订史书:忌孤陋寡闻,忌以今度古,忌囿于所习,不要自囿,不要贴标签。

第二章 元末社会与元末农民战争(用1954年大纲)

小规模起义称起义,大规模起义称战争。

1.元末的土地

(1)蒙古初期的社会性质:入长城以前

原始氏族制社会:末期,吴泽《中国历史简编》,日本青木富太郎《东洋中世史》

奴隶制社会:奴隶制完成,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日本秋泽修二《支那社会构成》;由氏族走向封建,《苏联大百科全书》旧版;

封建主义社会:封建,乌拉吉米余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停滞的封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2)元代的经济基础(用1954)

(3)元代土地制度

甲、土地政策的演变

乙、土地政策的三个阶段

a.1213年下河北后牧场。

b.1233年下河南以后的分地。

c.1276年下河南以后的租佃。

(4)元初土地制度所反映的问题

2.元代人民生活(用1954年提纲)

(1)元代的种族压迫

甲、种族的等级 ①等级之分②起于何时③丙为什么分

乙、种族等级的限制 ①蒙汉地位的悬殊②文化的相互吸收

丙、元代种族问题的特点

(2)人民的不同身份

甲、传说的“人有十等”。

乙、太宗时上中下户。

丙、驱与良

丁、佃户在奴婢之上,良民之下,佃户不能买卖,嫁娶从其父母,免租赋,佃户不沾惠。

(3)人民的负担

甲、元取民宽之说不可信

乙、贵族势要的剥削

丙、高利贷

丁、赋税

戊、差役

3.元代人民自己的组织

(1)民间迷信结社

甲、宗教色彩是东方各种运动的特点。

乙、元代村社不是人民自己组织。“五十家立一社,择年高晓农事者一人为之首”,“以教督农民为务”,是官办的。

(2)白莲会:

甲、白莲会的性质

乙、白莲会与弥勒教

丙、白莲会与摩尼教

丁、白莲会与道教

戊、白莲会与白莲宗

己、白莲会的活动

(3)人民自己的组织是自己的力量

甲、元末农民由白莲会领导的原因。

乙、对秘密宗教的认识。

丙、秘密宗教是封建的产物,在今天是反动的。

4.元末的农民起义军

(1)元末的自然灾害

(2)元末的治黄河

甲、黄河改道

乙、海河1344 1347 1348 1349

丙、开河——复黄河改道1351

(3)起义的先后

甲、起义的前后两期 1337—1348 1348—1368 差别 原因

乙、红巾的起义:汝颖起义1351年五月;蕲黄起义1351年八月

丙、参加起义的主要力量

丁、红巾以外的起义军与地主武装

5.朱元璋的参加起义

(1)朱元璋的出身

甲、贫苦外来佃工的儿子

乙、对外族侵略有认识的迷信家庭

丙、流浪八年积累了社会经验(1344—1352)

(2)参加起义后的朱元璋。

甲、参加农民军 1352年;

乙、在龙凤旗帜下南进,1353—1360;

丙、与元朝妥协与陈友谅斗争 1361—1365;

丁、同时提出反元反白莲教的口号,1366;

戊、最后的种族政策,1367年;

己、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与朱元璋的整个政策

第三章 建文事迹

1.建文事迹经过:太祖的立嫡、建文的措施、革除后事

2.逊国传说

3.建文史料批判:

(1)建文史料的残缺:明初的处理、钱谦益论建文史料、几种重要书籍

(2)建文时的几个问题:复古问题、均赋问题、限僧道问题

(3)易位事件

高煦事件与靖难事件,情况一样而结果相反,说者以为:高煦英武不及成祖,乐安富强不及北平,而宣宗当机立断,督师亲征,所以致胜,其实不然。成祖于永乐二年(1404)立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为汉王,太子健在,复立长孙瞻基为皇太孙(事在九年,1411)。其意在确定继统名位以免觊觎,说明成祖之封建伦理宗法观念亦极重,且亦可觇成祖之兴靖难之师,有所不满于自己不能“兄终弟及”也。靖难与高煦起兵实际均是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在当时人视之为皇室家事,故均袖手旁观。否则靖难不会延长至四年。因其皇帝家事,内部斗争,则无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亦无所谓民心向背。则只看当时各人之势力如何而定成败。太祖时诸王权势大而年长,沿边诸王更可以节制国家军队,是以燕王威势远在高煦之上。高煦之王既不如太祖时,又不能与沿边诸王权势相比,故高煦之势与燕王当时不同。

第四章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1958年五月讲)

是社会分期的一部分,过去已略谈过,但未从理论上探讨,以为同学已知道,现同学有要求,再谈一下理论,自己水平低。

1.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参考56年明清史提纲45页

(1)马克思列宁主义论封建社会 列宁:四个基本特点 斯大林:论封建制度的基础 基本经济规律讨论总结

(2)毛主席论中国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四个特点 延续三千年停滞的原因

毛主席:“农民……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以唐孟郊《游子吟》,元叶正甫妻《寄衣诗》(《辍耕录》)说明。毛主席:“地主……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以明代小说《醉醒石》、《贫欢报》(收丝、屯米、放债、买田)说明。毛主席:“地主阶级……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以《元典章》五十七《元代佃户》为例说明。

2.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

①毛主席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②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度的途径,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基本条件。

③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变化的各方面。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迹象 《反杜林论》348,生产方式,什么人生产、生产什么,“必需的历史前提已被造成时”。

(2)商品生产 《榖山笔麈》四,徐阶为相时,“多蓄饿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以封建工奴生产。

(3)包买主

(4)手工工场

(5)商业经营

(6)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后贮藏,买田。

(7)高利贷:《榖山笔麈》十五,万历二年(1574),借银二十两,久之“以百金当其息”。

(8)雇佣劳动

雇佣生产劳动 从事生产的要看其生产关系。如王方翼(630左右),因为不是大生产集体生产,教工不是雇佣生产。南宋临安各种零工,明代也较多。官工业不是。饶州窑工,明王世懋谈景德镇陶厂,“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而为盗”。明代工人地位提高,徐一夔所说织工还不是,工人少,生产关系封建味重。

北宋《东京梦华录》四载饼店:“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入炉……每家有五十余炉……”所谓五十余炉,不是五十余案。不能以50×3,捍剂、卓花、入炉不算手工业分工,这是服务性劳动,不是劳动生产。《蜀锦谱序》:(北宋成都织锦院)挽综之工百六十四,用杼之工五十四,陈染之工十一,纺纱之工百十一,所织之锦总为六百九十匹(凡340人),这是官工业分工。

什么是雇佣劳动,什么不是,应注意:

a.“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而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切方面都被前资本主义制度底残余和惯例所缠绕着。”(列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541页)这就提醒我们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有很多封建主义残余,我们不要把这些残余看作是封建社会的例证。

b.“就生产方式本身讲来,萌芽状态下的工场手工业与行会手工业生产并没有其他什么区别,除了同一资本家同时雇佣很多工人。”(同上,316页);这就是“行会业主底作坊被扩大了而已”(316页),因此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哪些是手工业作坊,哪些是手工业工场,因而把手工业工场化为作坊。以为资本主义还没有萌芽,因为“使用很多的工人,结果必然是生产本身的渐次变化,生产的逐步改革”。(同上,316页)

c.“最初的资本家,已经找得现成的雇佣劳动的形式,但那时,雇佣劳动还是一种例外,一种副业,一种对于工人的过渡情况……可是当生产手段带上社会的性质而集中于资本家手中之时,一切都变了……短时的雇佣劳动者,变成为终身的雇佣劳动者……生产手段与生产者发生了完全的分裂,生产手段集中于资本家手中,而生产者则除劳动力以外,别无任何财产。”(349页)也就是说雇佣劳动应该是经常的、长期的、新的出卖劳动为生活的劳动,而不是临时的、短期的、副业的劳动情况。

因此,我们要考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必须首先注意雇佣劳动问题,而雇佣劳动必须注意六点:①小生产者丧失生产资料——土地、劳动工具、作坊等(即小生产者的‘贫困化’,小生产者分化。13页)②集体生产(“很多的工人在同一时候、同一地方,在同一资本家的命令下生产同一种商品。”316页)③多数人生产(同时雇佣很多任务人。316页)④用企业主的生产工具生产,在农业中相同而必须是日工⑤自由雇佣劳动(没有束缚或妨害人身自由等封建行会限制)⑥商业资本控制生产,官手工业不在内(在农业方面是在货币地租出现以后或商业性农业出现后。244页)

(2)商品生产(遵照列宁的说法)

工业中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这种发展(即工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阶段有三:小商品生产(小的,主要的农民的工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工厂(大机器工业)。”(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在这里引《资本论》(一卷,329页):“资本主义生产事实上是从这一瞬间开始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二版称:“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的这一原始阶段,叫做资本主义的简单协作。”(87页)

小商品生产有三:①家庭工业:“收获原料的农户(农村家庭)本身给这些原料以加工。”(同上,295页)②手工业:“与家长制农业分离的工业”“按照消费者底订购而制造物品”(295页)。在“手工业”中,“还没有商品生产”,“只出现有商品流通”,“生产品并不出现在市场上,差不多就没有超出农民自然经济的范围”,当然,“一旦与市场接触之后,他到一定时候,就转到了市场生产。”(298页)②资本主义的单纯合作:“小商品生产者之成立比较大的作坊,乃是到较高工业形成的过渡。从分散的小生产生长出资本主义的简单合作”(315页),就是在一个资本领导下的大手工业作坊。

马克思说的萌芽状态下的工场手工业与行会手工业生产并没有其他什么区别,同一资本同时雇佣很多的工人。

小商品生产的基本特征:①“完全原始的手工技术”(500页)。②资本主义关系(雇佣工人及商业资本)的发展还很薄弱(500页)。③市场极其狭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不大(501页)。④工业中稳定性极大(表现为技术的停滞,家长制社会关系的保存,中世纪传统残余的纠缠。501页)。⑤工业者还未完全从农民蜕变出来,小工业者仍是农民,被土地束缚在自己的乡村。(503页)

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是指以分工为基础的合作。”(342页)①大量的自由工人与资本家的出现,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工人之间有相当的距离鸿沟(500页)。工人从‘半自由’的劳动逃向自由的劳动(205页)。‘迁移’破坏了奴役的雇佣形式及工役制(215页)。②分工、专门化。工场手工业采用了分工,分工使技术有了根本改革(500页)。工场手工业是指以分工为基础的合作。雇有相当数量工人的作坊逐渐地采用了分工,于是资本主义的单纯合作变为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342页)。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像农民工作一样是传统的被采用着。进步是十分缓慢的。分工的结果是从农民中分出专门匠人(344页)。从一般分工直接联系的是地域分工(389页)。③手工业中心的出现。④商业资本渗入手工业。

农业中资本主义的萌芽:①土地变成商品,农业经营商品(业)化。44,61,66;②农奴转化成农业雇佣劳动者。197,276,252;③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技术的提高。278,262,253;④货币地租的出现。直接生产所交给土地占有者的,不是生产品,而是这些生产品的价格。货币地租“是以商业、城市工业,一般商品生产与贸易流通之更加巨大的发展为前提”(149页),附属农民对于土地占有者的传统的习惯法的关系,在这些变成以契约为基础的纯粹货币关系了(149页)。货币地租与资本主义地租须履行区分。资本主义地租是以农业中的资本家与工人为前提,货币地租是以附属农民为前提。资本主义地租是除了企业利润以后所余下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货币地租则是农民交给土地占有者的全部剩余生产品的价值(149页)。

国内市场之形成。国内市场的创立(即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之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37页)。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内市场构成了基础,是小耕作者之化为农业企业者与工业的过程。农民之变为农村无产阶级,主要是创立消费品的市场,而农民之变为农村资产阶级,主要是创立生产资料的市场(140页)。资本主义国内市场之创立,不但是由于人口之从农业转向工业,而且是由于商业性农业之专门化(250页)。

①商场上的上商品,但制造过程中不是雇佣劳动者,是否算?似不应算作商品。如唐初王方翼造墨。工具原料是主人的,技艺是简单的,无技师。

②家庭日用品不入商场者,似不应算作商品生产,如元末叶正甫妻寄成衣诗。

③家庭生产不是自己消费,亦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缴纳租赋或买卖。似不应算作商品生产。如《辍耕录》四《妻贤致贵》条。

④封建式的生产,农奴式的生产,原来是为了消费,但最后以所积出售,似不应算作商品生产,如《榖山笔麈》四所述徐阶事。

⑤官工业生产不应算商品生产:性质不同,劳役制生产,如龙江船厂;制作要求不同,如瓷如丝极精;完成期间不同,《明史·食货志》载瓷器“自弘治至正德以来(1488—1521,凡三十四年),烧造未完者三十余万器”,又“万历十九年(1591)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后八万至三十八年(1610)未毕工(二十年)”,因而无法看出它的发展提高;工具材料由人民自备,如矿场“所用铁炭,丁夫自备”(宣统三年,1428,江西铅山铜场),“器具工力悉出民间”(景泰五年,1454,福建)。

(3)包买主

(4)高利贷

(5)商业与官僚资本

(6)资本蓄积

六、1955—1958年度南开大学“中国史三明清部分”讲义

清史专题 1955年

明清史补课大纲 1958年

概说 明建国至鸦片战争

明洪武五年至清道光二十年(1365—1840,473年)

清在关外 1616—1644 39年

李、张起义1628—1646 19年

南明1644—1661 18年

郑氏在台湾1661—1681 21年

清入关至鸦片战争 1644—1840 197年

第七章 明帝国的建立与其剥削制度(十一时)

第一节 大明朝建国与统一1368—1382(一时)

朱元璋 二十五岁(1352)参加革命,四年1355渡江,1356(二十九)下南京,又四年1356—1359在陈、张之间发展,1360—1363与陈友谅争衡,四年破之。1364—1365进攻陈管区,1365征张士诚,1367年平之,凡三年。1368(四十一)建立大明帝国,自起兵凡十七年,1352—1368,明史赞称“十五载而成帝业” ,盖自自将始计,其周岁1353—1368。在统一江南之后,存在的主要的异己武装只有二:一,北方在蒙元直接领导下的地主武装——扩廓帖木儿、李思齐;二,南方拥护蒙元政权的地主武装,闽——陈友定,粤——何真。

一、朱元璋的起兵

补讲

①双重压迫下的反抗运动。

②连年灾旱与修治黄河。

③各地起义。

④反抗起义争的地主武力。/一时

(用1952年大纲)

1.朱元璋起兵时形势

2.朱元璋起兵后战略

(1)在龙凤旗帜下开展。

(2)在革命势力夹缝中与元斗争。

(3)朱、张、陈的争衡。

因此朱元璋一方面南北并进击溃地主集团武装,一方面建大明帝国,称帝。

二、

1.大明帝国的建立

(1)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称帝,建元洪武,国号大明。

(2)以前用龙凤年号1355—1366,凡十二年,1366韩林儿死,1367称吴元年。

(3)称帝用推戴方式。

(4)朱元璋之所以于此时建号称帝:

①和他争雄的人多数消减(1367九月,平张士诚)。

②其他未消灭的武装,全拥护蒙元政权。必须宣布一反元的鲜明帝国以为号召。

③当时的革命是双重的口号,称帝所以表示反元的民族意义。

2.明的北伐——完成民族革命

(1)北伐的战略。

(2)进入大都。二月山东平,四月至七月朱元璋驻开封,四月河南平,闰七月入通州,八月入大都,十二月山西平,1369八月陕西平。

(3)蒙古贵族退出长城,1368。

①由大都退开平。1368八月,入中原40万人,出长城6万人。

②由开平再退和林。1369年六月/一时

(4)四次北征

①1370(三年)徐达,李文忠克应昌 ,元主北走苑。

②1372(五年)徐达,攻和林(库伦西南)乌南巴特西南。/未讲。

③1381(十四年)徐达、汤和、傅友德征乃儿不花于北黄河。

④1387(二十年)蓝玉征沙漠,1388年破元嗣君于捕鱼儿海(即内蒙自治区之贝尔诺尔)。

(5)满足人们希望统一的要求。离乱已十七年。

3.明军南征——肃清东南元朝的地主武装

(1)水陆配合,钳形攻势。1367年十月定议。

①入闽。胡廷瑞(即胡美)、何文辉,陆路自杉阅(江西)下光泽邵武,廖永忠自海道。1368正月,福建平。

②入粤。廖永忠自海道,四月至广州。

③入桂。杨璟自湖南全州道州攻全州,廖永忠自西江入梧州,1368七月广西平。

4.深入西南——摧毁西南元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1)明朝势力深入西南的边境

①路远,险僻,交通不便,情况不熟。

②接济困难,行军困难。

③想用政治解决。

(2)入川是入滇的第一步。1371汤和帅水师由瞿塘(四川奉节)入,傅友德帅步骑自陈仓(陕西宝鸡)经阶州(甘肃武都)、文州(甘肃)入川至绵州,即“古阴平道”路线(《明史》129《傅传》)。七月,四川平。

(3)明军入滇

①云南原为少数民族的独立政权,1253忽必烈入滇灭之。派亲王镇守,用元朔。顺帝时镇云南者为梁王把匝刺瓦尔密。

②明太祖建国三次派人入滇,想政治解决。1372年王袆与梁王的人苏成,1374年伯伯,1375年吴云与梁王的人铁知院(《明史》124《梁王传》)。

(用“经略西南”卡片)

③两路并进,十四年(1381)九月郭英由四门永宁(叙永)入黔乌撒(威宁),傅友德由辰沅入贵州普定向曲靖,1382正月云南平。/一堂

(4)西南的经营与政策

①1382云南平,闰二月设都司、布政司。1384年定普定广南,通田州(百色)粮道。

1382年定诸塞土卫:乌撒、华节。1387年自永宁至大理六十里一堡,留军屯田。1383命沐英镇守。

5.明代的统一1382

云南列入明代版图之后:明太祖朱元璋才算统一中国。

统一的意义:

①领土扩大,云贵在唐宋时未入版图。

②北方自755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叛变以后,即于割据局面,凡614年。自947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通鉴》280卷),遂入于外族,历宋元始终在外族统治之下,迄明初已422年。947—1368

第二节 明代的土地所有制 封建剥削 农业生产(四时)

①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但已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晚期的封建统治者有一定的经验与政策。

②封建社会的特点靠土地剥削,把人民束缚在土地上。明朝时候,大部分农民虽然已不是农奴,而是自由的自耕农民 ,但拥有土地者少,无论有无土地,依然束缚在土地上,离开土地(生产资料)就无从生活 。

③朱元璋是参加农民起义而成功者,知道农民要求,也知道农民的希望 ,所以他对农民有一些让步。

下面谈一下明代的土地所有情况

1.官田、民田、屯田及其生产

(1)朱元璋的土地解决办法。起兵以来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保持原来的土地所有制,而给有劳动力的人民以适当的满足。

(2)官田与民田。性质,类别。

(3)屯田、军屯、民屯、商屯。军屯领之卫所,民屯领之有司。军:边三守七屯;内二守八屯。

(4)庄田,庄户。兼并。

(5)垦田数。/一堂

2.土地剥削——田赋

(1)鱼鳞册1387

(2)两税——夏税秋粮,缴纳时期,本色折色。

(3)田赋流弊。

(4)明代田赋数额。

3.户籍与丁役

(1)户籍:户帖(1370)。户等:民、军、匠。黄册1381/一堂

(2)里甲:里长、粮长、甲首。

(3)丁役:甲役、均役、杂役。

(4)银差力差,免役。/一堂

(5)明代户口。户口减少之原因。户口制特点(1955年度南开大学用)

4.明初的农业政策

(1)“恤农重农”:恤民在保全劳动力,重农在增加产量,间接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与延长自己的剥削命运。当然不是为了农民。

1356劝农桑。1358设管田使。1363屯田积榖。1368乱民复业,开垦荒地,复三年。1368田器免税。1370年设司农司,税丁力计亩给之(河南),北方召民耕耘,人给十五亩,蔬二亩。1372流民复业,各就丁力耕粮,毋以旧田为派。1372以农桑学校课有司。/一堂

(2)提倡与衣着联系的经济作物。不种桑,出绢一匹。麻亩征八两,棉四两,不种以麻布棉布一匹代。1365,令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10%

1376,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绢可代输,明其提倡经济作物。银钱代输,明其赋额钜而支用又不尽限于米谷。同时银钱之利用范围日广可见。但此不应视为货币地租,因此仅国家之征收,地主之征纳不为此也。(1955年度南开大学用)

第三节 明初八十年的政治 1368—1449(三时)

1.绝对集权的统治及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

(1)建国初的丞相。1356下集庆称吴国公,1364称吴王,置百官,1368称帝。

(2)胡蓝之狱。1380年胡惟庸狱 /一堂。1393蓝玉狱 。

(3)丞相制废除后的六部,丞相职权之分,皇帝裁决政权前后不同。/一堂

(4)内阁大学士。内阁六部职权之消长,内阁首辅与丞相不同之处。/一堂

2.地方官制与分封

(1)首、府、州、县 设三司。

(2)亲民官 州县为亲民官,独立行使职权,享面官不得侵职。1369定制;1370封王;1378就藩。

(3)分封与郡县并行 分封之始;分封目的;分封制度。

(4)分封与中央之矛盾 削藩;靖难;宦官参加中央政治 。

3.科举、学校与官宦的来源

(1)国子监与府州县学 入学;肄习;考试;出身;捐监始1450。

(2)乡试;会试;资格;三场;中试;洪武六至十六(1373—1383)罢科举。/二堂

(3)授官;监生;举人;进士;贡生;不官本省。

(4)三途并用 1384后科举,两途一科目与荐举并用,其后荐举少,三途并用。

4.国都北迁与漕运

(1)元1368,二京:洪武时的南京,北京(汴梁—1378,罢北京)。1369,以临濠为中都 。

(2)1403,元二京:永乐时南京,北京——北平。1421,以北京为京师。白粮;边饷。

(3)明初的海运与海陆兼运。

(4)永乐九年(1411)修会通河,自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一堂

(5)漕运;支运;觅运;长运。

第四节 军事制度与边防(三时)

1.军籍与卫所——组织问题。

(1)兵源 军与兵不同:军籍(世袭),军士来源:从征,归附,谪发。兵源:五十可以由家人子孙代充。

(2)编制 卫所制。组织,设置政策,一郡设所,多郡设卫。

(3)统率 都司属五军都督府,卫所统于都司,洪武初(四年)发兵用宝符,兵符有二,分存中书省与都督府,有诏发兵,以牌入内府,出宝用之。永乐初七年置调军勘令,制敕调军及遣将,比号同,方准行。“征调均统于诸将,事平则散归各卫”。

(4)军需 全国军数 内外卫493×5600人=2760800人。兵多,一面防边,一面镇压人民。

(5)以屯养军—军费。正粮十二石自赡,余粮六石上仓,旗帜衣装官给。/二堂

2.京营与番上 训练问题

(1)三大营 五军营—步骑—营阵。三千营—骑—巡哨。神机营—步—大器。

(2)团营 1452—1550(嘉靖),即三太营之迁锋会日训练。1550罢团营。

(3)京操 1415开始。

(4)番上——班军。

大宁(热河赤峰)、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都。后山、陕不实上。原有各卫共403200人;后改共16万人。

番上与占役。江南军士“多因漕运破家,江北军士“多因京操失业”。

3.九边

(1)九镇的所在与其防戍区域;设镇的先后。

(2)太祖、成祖的边防策略。

(3)军马问题。/二堂

(4)大宁的放弃;朵颜三卫。兀良哈:朵颜(西,近宣化)、泰宁(东,近奋门)、福余(北,开□□)。

1389,太祖设卫,“俾其头目各自领其众”。1399,成祖袭宁王,用之,后弃。《明史》三二八《外国传》不当。

(5)塞外的战争。

4.海防与西南用兵

(1)沿海筑城置卫。

(2)海禁。

(3)交阯布政使司的设定与废止。/二堂

第八章 明代国力的下降与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第一节 瓦剌的入侵与中国的防御

1.土木之战1449

(1)瓦剌民族,入侵原因。

(2)英宗的亲征,年二十三岁。

(3)土木战役的失利。/一堂 失利原因,英宗的被虏。

蒙古退出长城,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以前与明尚有战争,1388为蓝玉所破,不振,而内部亦分裂。永乐元年(1403)前后,蒙古去国号,称鞑靼。瓦剌渐强,时侵鞑靼。

中国亦利用其不和,征战、朝贡、封王。宣德九年(1434)瓦剌强大,破鞑靼。野心大起来。

永乐七年(1409)瓦剌入贡封具酋三人为王:顺宁王、贤义王、安乐王。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征瓦剌,用火器得胜,嗣后又入贡。封其嗣王。顺宁王:马哈木—脱权—也先。

明不义后于瓦剌,瓦剌是侵略的,明自此□□,明走下路,瓦剌正在升长,明事实上未战,是没有准备的战争,瓦剌是有目的的。明官不知出兵的目的,是抵抗侵略,是皇帝出征又欲往下□□。故明上下思想不一致,利益不一致,故败。瓦剌上下目的一致,利益一致,故胜。过去以英宗年青受王振之害,不是全面的。

2.京门守御

(1)不迁都的决心,迁都之争,守城六策。

(2)京门三战,九门分守,三战大捷。

(3)沿边的战守,斥和,寇退的防守,寇至的抵御。

3.土木之败对中国的影响

(1)京营全部覆没,募兵开始,增加国家支出,人民负担。

(2)政治上出现了景帝代立与英宗复辟,景帝鉴于土木还有警惕,英宗复辟增加其奢侈。

第二节 明中叶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

1.明代国用的日增。

2.农民革命的不断爆发。

(1)明朝起兵反对朝廷统治者大别有三。

甲:少数民族,实际是土司,不是人民。洪武时二十二年(1389)湖南九溪云,洪武二十八年(1395)龙州土司,不满意民族之政策和汉人压迫。

乙: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人民无关,1399年建文元年的燕王起兵、1426宣德元年的汉王高晚煦,这都不能算是农民革命。/两堂

丙:农民暴动,才是农民革命农民起义。

(2)明朝农民暴动有两种类型。

甲:以秘密宗教为号召,中国农民革命的基本形式 。

唐赛儿起义,1420。

山东蒲台县,北东,大清河,田间宣传秘密宗教“官捕之急,赛儿遂反”,反迫害众至数万。发展到益都、诸城、即墨、寿光、莒。向东向南起义失败,唐赛儿逃,不知所往。

我们认识到:秘密宗教在明初仍在活动,活动地区又向北发展了。明军进攻很久,战事失利。唐赛儿隐避起来,终于找到,可以知秘密宗教在群众中基础之厚。

乙:提出自己要求的起义,又有两种。

①农民:洪武三十年(1397)高福兴在沔县(今陕西略阳)。

②矿工:正统十一(1444—1447)浙江福建银厂叶宗苗。这时的矿工还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技术、组织还不高明,还是手工业,是农民的副业,还与农民联系着。

(3)现在提出几个重要的来谈:

唐赛儿起义 见前。

邓茂七起义 正统十三年—十四年(1448—1449),反对地主的剥削,提出佃农反对地主的要求。原因:茂七,福建沙县人(在延平之南)。佃农。反对将租栗送交地主,并致送礼物。“输栗主家,馈少物。”主张地主自来取租,并不致送礼物。“令毋馈,而田主自往受栗。”年月:因此被地主控告,官袒地主,茂七拒捕起兵。1488年四月。称号:自称刘平王。攻上杭、汀州(福建西南)、光泽、邵武(西部偏北)。搜顺昌(延平之西),众五十余万。

叶宗留起义 正统九年—十四年(1444—1449),争取采矿权。原因:叶宗留,浙江庆元矿工;陈鉴胡,浙江丽水矿工。二人同开福建福安宝丰银矿,明朝想夺他们的矿,于是下令由国家来开,并派官收银课。宗留杀官起义。称王。往来于浙江、江西、福建境上。陈称大王,国号太平。响应:遂昌—苏禾、俞伯通,附邓茂七。失败:叶先死,陈继之,会邓茂七死,势孤,投降。其友陶得二不降明/一堂

刘千斤起义 成化元年至八年(1465年4月—1472年),争开荒权(刘通—千斤,石龙—和尚,李原—胡子)。原因:湖北郧阳(今称郧县,在西北与河南、陕西界)一带旷土,禁流民不得入,1437饿民渐入耕种,至1465已二十九年,官实欲夺之。失败:1465刘千斤称王,国号汉,建元建德。1466军事失败,刘被俘。继起:石和尚—四川大蜀、巫山,1466。李胡子—河南南漳、内乡、渭南,1470称太平王,附者近百万。/一堂善后:周洪谟,1476,流民附籍,远者设州县,设官吏,编里甲,宽徭役。1476给还田土,余与周同。设湖广郧阳府,设竹溪、郧西二县;河南设桐柏、南召、伊阳三县;陕西设商南、山阳二县。流民十一万三千余户,归故土者一万六千余户,留者九万六千余户。

通过邓茂七、叶宗留、刘千斤起义,另外可以看出一点,就是明代的垦田加多,人口加多,而在明代黄册、鱼鳞册内的记载正相反,说明有的人在逃避,有的田受到侵占。是反映这时生产关系已不适合于生产力,象征着社会经济基础已在倾向动摇。

第九章 明代工商业与对外关系

第一节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二时)

1.手工业的发展

(1)手工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发展,历史上积留下来的,保存于人智慧中的技术继续提高,利用水力、火井、风力。/一堂

(2)适当的初步分工。苏州的织业,“工匠各有专能”。

(3)适当的转业。由酤酒改纺织。

(4)手工业趋向城市。纺织、布业、手工作坊发展。

(5)出现了出卖劳动力。苏州的织业“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得一工胜十工,倍其值不吝也”。

(6)官工业。

2.商业的发展

(1)市场交换的扩大。如松江暑袜店百余家——家庭日用品到市场。

(2)市场的扩大。如松江布号多在枫经,而染房、踹房,商贾往之。/一堂

(3)城市的发展。

(4)商人的财富,富室百万,中贾二三十万。

3.商税

第二节 海外航行与对外贸易(二时)

1.对外贸易

2.郑和下西洋

(1)中官使外域。洪武时已有之,1386(十九年)真腊,1395二十八年暹罗;永乐更多,通交有五次。

(2)所谓西洋。

(3)郑和和他所到地方。原因:访建文;宣耀国威;“入海取宝”;探帖木儿帝国;贸易。/一堂

3.海外交通与移民

(1)造船与航海。

(2)海外的中国民。

(3)互市。

马市。1406马市三:开原南关、开原城东、广宁,后仅存一南关。上马,清8希12;下马,清3希5;中马,清4希6;下下,清2希4。1438,大同马市。

茶市。以茶易马,在川边天会县碉门。马一匹,上马120斤,中马70斤,驹50斤。

木市。1595辽东开木市,1598罢,1611复开。

(4)“入贡”=贸易。贡期,琉球二年—十年—五年,日本—十年,朝鲜三年,安南三年。/一堂

禁例:用勘合,不携军器,不购铁器,船、人有限置。

(5)明代市舶司。太仓(洪武),后改。宁波—日本,泉州—琉球,广州—逻罗占城。永乐不收税设馆:安远、来远、怀远

第三节 东南倭寇与赴援朝鲜(二时)

日本武臣太政大臣始于1167年之平清盛,1181死。1336足利尊氏拥立光明院,与后醍醐对立,遂成南北朝。1392南北朝合体。当时将军为足利义满(足利尊氏之孙),1394义满□□华谋与其子义持,时年九岁。1408义满死,年五十一。

1.明与日本的关系

(1)明代的政策。明太祖的所谓不征之国,明成祖时的宽假。

(2)日本南北朝时代。1356—1392的武士海外劫掠。南北朝合体(1392年)后,足利义满的发明。封爵:1401封号日本国王,建文□□四年;1402上表称臣;1403入贡;1432足利义教(义持之子)后奏明天朝,宣德七年。/一堂

2.中国沿海的倭寇掠劫1547—1563

(1)倭寇之起

①始于1547。

②目的在贸易,但受中国海禁的限制,自有走私,走私怕受干涉,国内武装走私,武装走私进一步看到后多防范就寇掠。

③与市舶的关系。

④中国人作向导。

(2)倭寇的攻掠:方法;攻陷城池1559;倭皆兵器无火器。

(3)倭寇平定:1556分化与惩治汉奸;北方平定;1561浙东江北平1653福建平。注:浙定海1553;苏南北1553—1554;浙海宁1555;皖南1555;苏南1555;浙宁绍温台1555;鲁1555;浙1556;闽1557—1562;粤1559。

(4)倭寇的分析

不是外国的来侵,是武装走私,进而侵掠。日本内部多岛民。中国人引导,来者不是一支,许多领导人。根据地在中国沿海,1554以柘林、川沙为巢,1556以柘林(松江)、乍浦(平湖)、乌镇(黄兴)、皂林(相湖)为贼巢。

对中国影响。民间旧镇破坏,募兵更盛,人民负担加重,军队募兵走向私人掌握。/一堂

(以为是为了贸易,是有进步作用的,因而觉得中国用武力制裁是不妥当,这也不对。因为他们攻陷中国城池,必须加以驱除与制裁。)

3.日本侵略朝鲜与中国赴援 1592—1598、1592—1596、1597—1598

(1)明与朝鲜的关系。1392年李成桂废高丽幼主,自立为王。朱元璋遣使颁诏赐国号为朝鲜。

(2)日本攻朝鲜与明朝出兵赴援。1592年丰臣秀吉攻朝鲜,目的在由朝鲜攻辽东袭北京。日军入掠,占八道,朝鲜国王求救中国。

主和派:石星、宋应昌、赵志皋、邢玠,主和派亦备战。

主战派:张位、沈一贯、杨镐。中国兵大捷于平壤,复四道。

(3)封贡之议。1593中国兵大胜后,宋应昌令沈惟敬议和,于是封贡之议起。1593八月中国部分退兵。

由于军费大。

虚内实外政策。1594年封议定。1596年派使至日本封秀吉为日本国王,日本借端不征釜山兵,亦不受封,复侵朝鲜。

(4)日本再度侵朝。1597年正月再出兵,1597年再求援,二月复议征倭。1598年明广东水师陈璘破日本兵,朝鲜李舜臣(水军)用龟船破日本兵,1598十一月日本兵退,七月丰臣秀吉死。

(5)战争结束与分析。1598年十一月日本以连败又加以支应不便,军士有归意,于是退兵,中国亦退兵,战争结束。中国出兵是正义的,一方为援助朝鲜,一方为自卫。

军事上,在战役中中朝军是勇敢的,由于指挥者缺乏信心,一味主和,对作战是有损失的,但没有失败。石星、宋应昌、邢玠、杨镐。日本水军不振,日兵在朝“遇城即毁,见人即杀”。

经济上,战争期间明朝加派,人民负担增加,朝鲜由于日本的入侵,损失破坏是大的。

文化上,由于日本到朝鲜,传去陶瓷、刺绣、织物、筑城、汉字、工业技术。明朝以东征为万历三大征之一,是夸大的。(宁夏1592哱拜之战、播州1589-1600杨应龙之役、援朝鲜)。《明史》以为“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属国迄无胜算,至关白死而祸始息”,也是不合史实的。日本人川口長孺以为丰臣秀吉想通过朝鲜灭中国,征服菲律宾、印度,建立东亚大帝国,迁都北京,更是夸大,是幻想。

实在由于日本统一国家的形成(织田信长在1568—1582年开其端,秀吉在1585年平四国,1587年平九州),形势发展的结果 。

第十章 走向崩溃的明朝封建政权

第一节 明末的政治

在前面已说明,明代的农业方面,生产关系已不适合于生产力,工商业方面分工加细,逐渐走向城市,出现了出卖劳动力,生产关系也逐渐改变,一切都说明封建主义渐渐走下坡路。

在政治方面也一样。由于社会要起变化,统治者怕控制不住,于是加强了特务制度。由于工商业与城市的发展,生活起了变化,政治走向贪污腐化,加强了内部的党争。在明末政治上突出的就是宦官、厂卫、党争。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官吏宦官分立门户进行党争,宦官利用党争操纵厂卫把持政治,厂卫依靠宦官搜刮官吏欺压人民,官吏又假借民意攻击宦官和异己。但是真正的老百姓利益,没有人管。都不是代表人民的。

1.统治阶级内部的门户斗争

(1)士大夫阶层的清议。

所谓士大夫阶层就是地主阶级的读书人。起自民间,而向地主上爬,并不代表人民。包括:科道中下级官吏、退休官吏、讲学的人、举人、秀才和读书人。与执政不同的意见,号称清议,自以正人君子相标榜。清议只反映当时政治的腐败,不代表人民利益、人民意见 。/二堂

(2)门户的斗争。

门户的形成——经个人利益出发的集团。1594年顾宪成等讲学,东林起,于是更盛 。

(3)斗争的问题。

因立太子而起的斗争:争国本1586—1601、梃击1615、红丸1620、移宫1620。/一堂

因官吏升降而起的斗争——京察案,1593癸巳,1605乙巳,1611辛亥,1617丁巳,1623癸亥。

李三才案,1609—1611(维抚),起于争国本,盛于京察,极于三案。

秦 王阎(与东林近)、孙丕扬

齐 丌诗教(反东林)

楚 官应震(反东林)

浙 刘廷元、姚宗文(反东林)

昆 顾天埈、王绍徽(反东林)

宣 汤塞尹

川 田一中(反东林)

西江 张位(反东林)

2.东厂与锦衣卫狱——明代法司以外的法司

(1)东厂,成祖;西厂,宪宗设,武宗时革。太监。/一堂

(2)锦衣卫镇抚司。北司,诏狱,军人。

(3)廷杖。

3.明末的太监 与2合讲

(1)明代宦官。

(2)宦官与特务。

(3)宦官与门户之争。

第二节 满清的崛起及其对明朝的侵略

1.满洲的兴起

(1)女真三部与建州三卫。

洪武时建州卫。1404年置奴儿干都司,凡184卫,建州在内,陆续设置。或称384卫,不可信。

(2)努尔哈赤自称满洲。

1583起兵,1583—1615统一东北,三次朝明(1590、1598、1601),1616—1636为金。1636四月太宗设清。

(3)努尔哈赤建立金国(1616)。

1616以后仍用兵于东北,十余年到天聪时完全统一。/一堂

2.满清对明朝的侵略与和议

(1)努尔哈赤攻明。七恨借口1618。

(2)明杨镐四路攻辽的失败。1619,辽沈之失1621,宁远之役1626。

(3)皇太极的五次掠明(1629,1634,1636,1638,1642)。1636改国号为清。

(4)松山之役1641—1642。1642年二月洪承畴降。

(5)明清和议。1642三月明派马绍愉议和,清条件以宁远双树堡为明界,以塔山为清界,互市于建山。/二堂

3.满清的八旗(移后)

(1)来源——氏族社会的残余。

(2)组织。300人为牛录,5牛录为甲喇,5甲喇为固山。

(3)特点。

第十一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 明末的社会与农民负担

1.明末的加赋

(1)万历初年的赋役改革。一条鞭,创自1531,1581全国实行。

(2)土地集中。

(3)杂税的增加。

(4)加派。三阶段:一,提编。/一堂二,因事加派,事平即取消三,既加不再取消,三饷事。

2.明末军费

3.农民生活。灾害;米价,1397以前一斗合银二分五,1397以后一斗合银五分,1630一斗合银三分,1631一斗合银六钱,1634一斗合银七钱。

第二节 农民大起义(二时)

(反映阶级矛盾的尖锐是普遍的情况。参加人也可以反映出矛盾的普遍。农民以外一样受剥削受压迫。我们所以特别提出边兵,因为当时东北用兵以及当时勤王兵议变均为边兵,以此可证当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非民族矛盾。农民起义爆发于陕西,由于陕西的剥削,天灾更重。)

1.大起义的前奏——白莲教的起义

1622五月至十月,山东徐鸿儒据郓城,“攻一城池破一城,破一城池据一城。”1631杨鹤,误。

2.陕北大起义(1628)

(1)参加的人饥民、逃兵、边兵、驿卒。(2)系统。(3)游击,避与明军多冲突。1628—1630陕北;1630—1633山西;1632—1633河北三庙峡往真定;1633河南,湖广,四川。(4)统治阶级的阴谋。

3.荥阳之会(1635,七十二营,十三家):①布置②李自成的战略。/一堂与元末比较:自发的农民起义多数是游击、流动的。

第三节 李自成推翻明帝国

1.李自成是农民起义军的主流——毛主席

2.李自成的再起

1633成军,1634破陈奇瑜,名大振,1635荥阳之会,张李分开,李入陕,张东下,1636李军攻庆州、徐州,复四陕,1636九月高牺牲,李为闯王,往至陕川(1638),1638—1640在商洛山中。

政策,久为之计;对生产协助,1643朱翊铭奏本给牛种,□□□——《怀陵流寇始终录》。

(不是一个人之力是群众的胜利。李岩1640降,牛金星1641降,杨永椿1643降。《春明梦余录》42卷)

3.大顺国的成立

4.李自成入北京/一堂

5.明末农民起义军

第一阶段1628—1634,各地自发起义,有了统一的领导,还没有统一的计划。敌人武力还强,曾有三次的围攻1632、1633、1634。

第二阶段,1635—1639,有了统一的领导,也有了统一计划,而没有政治斗争目标。敌人武力仍强,在1639年有最后一次围攻。

第三阶段,1640—1644,有了明确的政治斗争目标,提出了明确口号,随着政治的开展,军事上进入反攻胜利新阶段。整个说起义军力量是日益壮大的。

第四节 张献忠建立大西国

1.张献忠的起义(1630)

(1)张、高的合作。

1635分而复和,1637与闯王合作,1638—39低潮与明军妥协。

(2)起义军中期最活动的势力。

1635—1640,1640—1644,1640入川,1641攻鄂汴,1642攻皖,1643攻鄂、湘、赣。(毛主席没有提他,是由于只举一人作例已够,不是说他不是农民起义。)

2.大西国。1644入川,冬建大西国,1646失败牺牲,李已失败。

第十二章 满清统治中国

第一节 满清入关(一堂)

1.满清入关的计划。

新兴民族要求发展1643年八月皇太极死,内部矛盾加深,诸王争继位,互不相让。1644年正月多尔衮致函李自成部将,欲并取中原,四月决定入关。/一堂

2.吴三桂请兵缩短了满清入关的里程。

原因:吴的利益与地主、满清是一致,反正不请兵,满清也要进来,只是缩短了路程,避免战争,打破李军计划。但不能说吴不是汉奸。

3.李自成退出北京与满清迁都入关(六月)。

原因:由于仓卒与清军相值,地主投降了,正不能不重新布置,不能看作失败。入京仅四十天,就是腐化,不会这样快,量变到质变问题只能当作后人警惕的一个说法。从此转入抗清民族斗争。李、张部下都成抗清主要兵力。

第二节 抗清的民族斗争(二堂)

1.清军南下与南明政权

(1)清军入关后,由于地主阶级的投降,很快地进入北京。立即表现出战胜者的态度、杀戮淫掠。

(2)清军进入北京后,即分兵南下。一、由京南至庆都、正定追李自成军。二、由京津至山东(六月定)。三、由京至山西(六月)。四、由河北至河南(九月)。十一月后阿济格西进,多铎南下,至1645年三月河南平。

(3)南方于四月二十一日才知北京破城消息,江南在四月二十七日才知道,于是封建关系建立南京福王政权1644—1645。绍兴鲁王政权1645—1656。福州鲁王政权1645—1646。西南桂王政权1647—1661。

2.抗清的斗争

(1)各地抗清斗争。

(2)史可法北上的恢复运动。

(3)张煌言、郑成功的恢复运动。张煌言八次自海道进攻,第五次与张名振俱,后三次与郑成功俱。第五次1654至镇江,第八次1659煌言长江西进至芜湖,远近响应,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郑围南京不下,登舟败归。张亦败。都在厦门鼓浪屿,九次进攻闽粤(1646—1652),三次围浙(1655—1658),1959与张至南京。/二堂

(4)李定国(李赤心)的成功恢复运动。1652分四路分围,桂林、成都,1653攻粤。

(5)三藩事件。

(6)转入地下的斗争。

抗清斗争没有成功的原因:

①在满清入关的统一局面破坏,形同割据,各地军阀拥兵自雄。(如左良玉,以及冈□)。

②清朝强调明朝的阶级斗争,声言为明复仇,缓和民族矛盾,明臣投降者很多。

③南明腐朽诸臣腐朽,没有对农民起义军合作共同抗清。

④军事上不能共同作战,没有配合,1654李定国到广东,郑成功没有出兵。

第三节 清初的政策与制度(三堂)

1.汉化与沿袭明制

(1)满清因为社会急剧变化要求封建主义高度发展的汉人文化。

(2)入关前的汉化。1626前反汉化,1627—1636汉满斗争,1636完全汉化。用《明会典》。

(3)入关后法明的原因。缓和民族矛盾,汉人人数多,用汉人制度统治汉人。法明不等于同化于汉人——如满汉不杂居。

(4)清代保存的满俗。

甲、改从汉人者——语言、文字、文化、学术——提倡。

乙、满汉并存者——风俗、宗教——准许互相学习。

丙、使汉人服从满俗者——衣冠薙头——严厉执行。

2.清初对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严酷压迫

(1)薙发。1620后(得渔阳、沈阳)满清以薙发为归降满洲的表示,1644入关即下令薙发,1655清军南下,下令“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及“不从本朝制度者杀无赦”。1655田仰通州如皋海门起兵,江阴“头可断,发决不可薙”起义抗清八十日,嘉定“为我保此发肤”与清兵拒守二十余日 。 /一堂

(2)衣冠。入关下令用清衣冠,随后允许着明衣冠。1645废禁明衣冠。

(3)投充与逃人。

甲、1645禁投充,1646申逃人律,1647再禁,1654又申,1651三禁,1656宽禁。

乙、逃人之多。

丙、逃人之害。

(4)通海。

甲、1651(顺治八年)内徙,海禁。1667(康熙六年)申禁。1681(康熙二十年)弛禁,1683台湾降清。

乙、重点在江苏、浙江、福建 。

(5)驻防。/一堂

3.雍正以后(1723—1735)统治的加强

(1)八旗的改制——直接听命皇帝。八旗是氏族社会的残余,当时1615始牛录制,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扎拦,五扎拦为一固山,1626以前固山权大,八固山平等,1626以后固山权小,但仍由本固山额真管理而仍存。1723以后以外旗王公为都统,成了普通官吏,氏族世贡之遗迹全失。

(2)军机处之设立——内阁职权之转移。始雍正七年(1729),选拔如明初大学士。军务、大政以“折本”直达内廷,不往内阁,用“廷寄”直达各省。内阁成虚设。

(3)不依资历,多皇帝之亲近。最初领以亲王,后废,同光(1862—1911)以后以亲王领之矣。/一堂 自1729—1911军机大臣凡183年,首枢凡27人,其中亲王4人,52年;旗人十五人:94年;汉人8人,37年。

(4)文武通用——打击封建官僚集团。1722始。

(5)清代的文字狱。文字狱是清朝残酷统治另一方面。与民族压迫也分不开。统治者是故意深入挑剔,借故杀戮;而被害的人不一定是反满的或是有意作反满斗争的。许多是清朝官吏、或举贡生员,说明当时士君子的两面性。清朝对无功名的较宽,对有功名的较严,说明它的狡猾和残暴(可以无限加严,以威胁人民)。

第十三章 清代的社会经济

比较实际与史籍不同,并查。

①讲义原注:明末清初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生产是破坏了。但清初不断的注意流亡的复业,提倡生产,开垦荒田,留心水利,治理黄河等,生产又恢复了。康熙五十年1711,田地已达6,930,344顷,已与明1578盛时之701万顷相差不多。

第一节 清代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一月三、四日)

1.土地问题。

(1)清初,圈地与庄田 。

①圈地始自1644七月,以明代皇庄官地为基础。以顺治三四年1646,1647规模最大,康熙五年1666骚扰最烈。(后来者补之)

②圈地经过撮给、圈占、圈换。/一堂 圈补、圈换(地薄者换之)、圈取(新开垦的取之)。几种不同的名称与办法。

③圈地包括地上住房,同时也包括了居民。

④最初以无主的田地为主,实则有主的也圈。

⑤最初以皇庄、官地为主,实则民田也圈。民田原说可补给州县屯卫田,实则很少。

⑥承受圈来之地者原定“东来官兵”,实则是东来各旗亲贵。与投充结合,投充汉人,掳来的汉人,圈地来的居民为之耕种。生产情绪不高。

⑦圈地以京畿八府为多。顺天、永平、保定、真定、顺德(邢台)、广平(永平)、大名、河间。另有宣化、奉天、山海关、古北口、喜峰口。

⑧圈地以后用途有二:一收场,一官庄。

⑨官庄隶于内务府,以汉人为庄头,召佃。

⑩康熙六年1667圣祖亲政始停圈地,至二十四年(1685)始禁圈民间开垦田亩。已圈者作为旗地 。

(2)丁银摊入田粮=丁随地起=地丁

①始自雍正元(二)年1723(1724)。以前非正式试行过,康熙五十五年(1716)以后。

②清初仿照明朝实行一条鞭,但新的需要另外征收,以故还有丁银之名。

③各地“丁随地起”的先后时间不同,数目亦不一样。一般在每两摊二分二厘 。

④地丁是赋役制度的又一次简化,又一次合并征收,对农民是有利的。

⑤从丁随地起来看,统治者不会按银两附加,不按亩数附加。货币经济发展。

⑥附带谈一下“盛世滋生人丁”。1712康熙五十一年定,自后所生人丁不再征收钱粮。

据清《文献通考》十九,康熙六十年人丁27355,462口。

③讲义原注:雍正四年(1726)停编审,乾隆五年(1746)年复造银户口,乾隆三十七年(1772)永停编审。

④讲义原注:乾隆十五年(1750)高宗谕内阁曰朕查上年各省造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食货志》一)。

既以康熙五十一年(1712)为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何以各年户口数不相同?

a.清代“腹民计以丁口,边民计以户”。

b.徙居口外复由口外回籍者。

c.流民复业。

d.改土归流。

总之说明清代的编审靠不住。

2.工商业

工程之大者:治河、营建(大工)、铸钱。

技艺之精者:织造、织染局、官窑。

①人民技艺的精进。丝织品、瓷器、漆器、琉璃瓦、合制器物(木胎漆器、脱胎漆器、铜胎漆器)。式样、表纹、颜色。/一堂

②手工业的发展。织造、冶铁、烧造。顺治二年五月令除匠籍为民。

③皇室手工业工场。内务府,广储司六库,营造司六库,营造司三作。

④商业。商税日增,但商业是自流的,依消费价格而转移。

⑤票号。清初1651—1653曾行钞,后废。1753以钱贱又行银票、钱钞。1857以后钞贱不行。1884以后商人票号与银库局法屡见出卖,以用不着。生产关系、生产工具。

清代工商业特点:

与明中叶后情况相同,而没有特别显著的变化发展,显出停滞。人民用品与贵族用品分家,普及与耗高□。其原因是多种的,大家正在钻研。出现了大批个体手工业者,自己有生产工具,承应官工业的加工,以及民间的需要。如南京在乾嘉间有织机三万架。散在“革师巷”“骁骑营”“聚宝门”小巷中。这些个人所有制——“以本身劳动为基础,占有生产工具和自己私有经济”——生产关系在基本上是与当时生产力状况相合的,还是封建制度下的产物。当时官手工业工场与手工业作坊并存,这也是封建制度生产力状况的特征 。(《联共党史》157页)

3.盐法与漕运。

盐课,每引200—250斤,征三钱至八九钱不等,各地不同。

(1)清初盐法。

清代岁入以地丁占第一位,其次是盐课,再才是关税。用“清代收入”卡片。

清代盐法初沿明制。用“盐法”卡片。

岸——行销有一定的区域,称为岸。

盐是国家专卖的。商人行销要有凭证,叫作“引”,“引”由户部发。“引”也有一定区域,不准逾越。都不知地方情况,又不能普遍照顾,于是造成有地有盐,有地无盐情况。但仍有无盐少盐之地,因之盐价有贵贱,因之走私发生,久之走私盛而行盐滞。地方上为了补救无盐地方的用盐,于是由各地盐运供发“票”,供商人运销。于是引以外又有票,引票并行。

(2)停引改票。嘉庆以前引多票少,嘉庆以后(1796元年)引少票多。1831准此,“停引改票”各省继之。由此可以看出中央与地方权力之消长。

(3)漕粮海运。用“漕粮海运”卡片。清漕粮(400万石)用明长运制,但明代运粮是卫所的军士,清则有“屯丁”,屯丁是明代卫所军之遗留,专运粮,仍屯田。1824以运河水浅阻改海运,1827停。1846后行海运。1855黄河决口,运道益梗。河运不复谈。1900年漕粮由津用火车运京。又一变。

第二节 清代对外关系

1.帝俄的陆路贸易

(1)中俄的贸易。

(2)尼布楚条约1689。

(3)恰克图条约1727 。/一堂

2.各国的通使与贸易

(1)各国的贸易

1955年十一月,葡萄牙人要在澳门□□四百周年纪念是□□的,它是借的。葡萄牙自明正德初1506至中国贸易。1555借香山县□钟陈地建屋,年纳租银五百两,《明史》记在隆庆初1567。1727派使者至北京。西班牙自明,法兰西1647在广东互市。荷兰1653请入贡,准八年一贡。

(2)英国的两次通使

甲、乾隆五十八年(1793)八月马戛尔尼至热河后至京,要求派使驻京,在浙江宁波、舟山,广东广州,天津通市;减税。均未允。

乙、嘉庆廿一年(1816)八月,罗耳阿美士德到北京要求通市,至京以礼仪争被逐。/一堂

3.对外用兵(精简)

①安南用兵1788。

②缅甸用兵1766—1769。

③廓尔喀用兵1790、1791—1792。

第十四章 国内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

第一节 清朝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二堂)

1.清军进攻天山南北路

乌鲁木齐为和硕特族所住。北路伊犁为准噶尔所住,即瓦剌族。四部统一称准部。南路为维吾尔族所住。十三世纪维族奉伊斯兰教,故清称为回部。

(1)清军进攻准噶尔族

1688准噶尔族攻漠北喀尔喀族,喀尔喀求助于清,清遂攻准族。1690、1696、1697,三次进攻,败之。这时准噶尔的势力直达西藏、青海。清朝是要与准噶尔族争西北地区民族的领导权。准噶尔破败而未消灭,仍强盛。值内讧1755,清又攻之,侵略它。1758结束,杀戮甚多,约50%,因入俄国、哈萨克者35%,被掠俘15%(据《圣战论》4,英)。清统治策:①设州县移民——乌鲁木齐(迪化)驻兵。②割其土地入喀尔喀——乌梁海。③迁其人民——科布多。

(2)清军进攻维吾尔族

当厄鲁特蒙古强盛之时,天山南路维吾尔族被其统属,征租税,应徭役,并送其首长至伊犁为质。1755清军攻占伊犁,时维族有兄弟二人为质在伊犁。清军放其兄回叶尔羌,留其弟(霍吉占所谓小和卓木)于伊犁掌回族,实仍为质。1757清军再攻占伊犁,小和卓木遁回叶尔羌,起兵反清,清军攻之,1759失败。清驻西漠兵,设回漠。

2.西藏置大臣

(1)西藏的政教

藏族原居藏地,信佛教之喇嘛教,衣红衣,娶妻生子,号红教。明代宗嗒巴(1417—1478)改革之,不娶妻,衣黄衣,号黄教。两弟子转生以传法,达赖住拉萨,班禅额尔德尼居日喀则札什伦布寺。/一堂

(2)清军对西藏的用兵

1716准噶尔族军队进攻西藏;1717围拉萨布达拉寺,清派兵援之。1718两路入藏;1720准噶尔军退,清送达赖六世还。

(3)西藏办事大臣

1724设大臣,驻兵,二年、三年一代。1750藏中郡王朱尔墨特与准噶尔结,内讧,清军介入。从此,藏中不再封贵族,清军又增千五百兵。1791,廓尔喀入藏,清军平之,又增兵,而大臣与达赖平等。

3.青海改旗

(1)清军对青海的进攻

(2)青海的善后

明中叶后厄鲁特蒙古和硕特族入青海。明末与清(在关外)通好。1720清送达赖六世入藏,清留兵2千于青海。1723不听清令,清派年羹尧、岳钟琪攻之。以其地为二十九接以统治之,并设种种约束(“青海善后”卡片),意在同化之,消灭之。

4.所谓改土归流(清代条件未遂,而改土归流始于1726,见卡片)/一堂(1)所谓土与流

土:土官/土著,或史上久住的民族,由其氏族中世系的酋长为土官统治之。流:流官/流品,明清以由皇帝任命的或间接任命官吏为流官。改土归流,就是将管理这一部分人民的世袭的土官改为任命的流官。

(2)改土归流的本质

明初凡少数民族地区均设土官。改土归流在弘治、嘉靖、康熙已有之,看条件成熟与否。条件不对头,改流者有的仍还土,称“革流归土”。

(3)改土归流的先后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起义(二堂)

1.西南少数民族起义

(1)古州台拱苗民(1735—1736)

《圣武记》称黔边诸屯,或称黔东苗民。由征粮而起。结果:尽裕新田产粮,永不征收,苗民诉讼桂苗侨家下,不按律例。

(2)大小金川

大金川1747—1749。大金川属大渡河之上游,今四川大金(樊功)县。水旁渚以山有金矿得名。小金川,今小金。

小金川1771—1776。《圣武记》以为小金沙江之上游,误。两金川之起义实由清欲夺其土地人民,挑拨其内部不和,因而起义。区域小而用兵多。

(3)永绥苗民松桃 (1795—1806)

剥削加重,官吏贪压,汉商欺凌,诉法株连,侵占土地。口号“逐客民,复故地”。结果,清放弃武力政策,改用屯田,提高文化,破除迷信,设立学校,苗民任防,傅朵主之。但仍有民苗之别,“传兵农为一以相卫,传民苗为二以相安。”抚剿兼施设治。苗民自治。

2.西北少数民族起义

(1)霍吉占(1757—1759)

即小和卓木。清军入伊犁逃归,恐清之更索为质,同时清军“遣托伦泰往定贡赋,未得均要”,因而起义。失败原因,两和卓木不能很好团结内部是主要的。(赋税锐减而徭役甚重,法律太严。)

张格尔为大和卓木之孙。大小和卓木(圣裔)失败,家属逃到浩罕国,1820向中国进攻。这时满清官吏贪污暴虐,大臣三年一任,专工搜刮。官吏陋规甚多,公开贪污。回官买卖得来,取偿于民。满官欺凌回民,挑拨东西部回民感情,制造分裂。张格尔起兵终于失败。但战斗猛烈,给满清一个沉重打击。这是满清在鸦片战争前,最后一次对内战争,看出它的国力已衰。/一堂

第三节 秘密的起义(二堂)

1.台湾天地会

天地会是中国势力最大的秘密结社之一,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始于台湾,成约在(甲寅)1674,或约在1734,相差六十年。天地会又称之三合会、三点会、洪门。1674郑氏未亡,1734朱一贵大起义,二说都有问题。郑氏失败在1683,次年为甲子1684。

(1)朱一贵(1721—1723)

1721四月在台南凤山县起义,七日而全台响应。自称明裔,统中兴天下大元帅,年号永和。闰六月失败。余部在1723始结束。

(2)林爽文(1787—1788)

林亦天地会。起义于台中彰化,南攻嘉义,凤山、台北、淡水响应。1788三月失败。清军分化起义军,挑拨。

2.白莲教(1794—1804)

1774王伦在山东寿张起义一月,1775刘松在河南鹿邑被捕。/一堂

三省(川湖陕)教军。1798刘之协在河南,倡言劫运将至,拥明裔朱姓。川湖陕党人甚多。未起义,被发觉。清廷大杀党人,吏役来扰侵害。而川、湖、贵、粤人民方以苗民起义受清军迫害,遂发生教军。起于荆、襄、达州,而陕西响应。“三省教军”卡片。/一堂

3.天理教(1813—1814)

凡五个月,林清(大兴)、李文成(滑县)分别起义,山东曹县、金乡响应,河北长垣同。

第十五章 明清的文化

第一节 思想、文学、史学(三堂)

1.学术思想

(1)明初的朱学独尊。

(2)明中叶思想的解除束缚。

(3)明末的致用。

(4)清代文化的由发展到束缚。

(5)清代学术的由专精到实用。

戴震1724—1777;魏源1794—1856;龚自珍1792—1841;包世臣1775—1855。

2.文学

明清的小说。

明初期拟话本(约1330—1400),讲史: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

平话:吴承恩《西游记》(约1510—1580)万历初本;许仲琳《封神榜》;罗懋登《三宝太监下西洋》(1597作);《金瓶梅》1610始为刻本,

《三言》,冯梦龙1627前后作;凌濛初《拍案惊奇》1627作。

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成于雍正末(1735)。

红楼梦曹雪芹1760年作;《义康儿女英雄传》(道光);李汝珍镜花缘》(约1763—1830)。

3.史学

致用 《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

考订 证史:《绎史》、《春秋国策异辞》;考史:钱、王、杭、全

疑史:《考信录》 议史:《文史通义》

第二节 科学、艺术(三堂)

1.《本草纲目

2.《农政全书

3.《天工开物

第三节 耶稣会士传来的西学(二堂)

1.耶稣会士来华的三个时期。利玛窦至中国,1582—1669;中国禁止华人入教,1669—1724;中国禁止天主教,教士安置澳门,1724—

2.耶稣会士传来的西学。

3.耶稣会士来华的本质。

七、1956年度南开大学“中国史明清部分”提纲

引言

中国中世纪史(中古史)一部分,封建社会史一部分,不可与前后割断。

自明建国1368至鸦片战争1840,473年。

明:建国至灭亡,1368—1644,277年。

清:清入关至鸦片战争,1644—1840,197年。

其中包括:清在关外,1616—1644,29年。

李张起义:1628—1646,19年。

南明:1644—1661,18年。

郑氏在台湾:1661—1681,21年

鸦片战争至推翻清朝,1840—1911,72年,不在内。

内容:根据高教部中国上古、中古史教学大纲37—45章,共九章。

讲法:不全讲,不讲部分发资料。

讲重要原事件的关键,不讲经过,看资料。

不专讲我自己意见,也介绍别人的意见。

讲授与资料、大纲三者结合,考试全考。

资料有不易了解地方,分出一部分时间来解说。

大纲中有而不讲资料又无者,说明这是一个重要问题有待我们努力。

第七章 明初的财政经济和政治

(分四节:财政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国内各民族、对外关系)

一、经济财政措施和农业生产的恢复(分三部分1.明建国2.政策3.制度)

1.明帝国的建立 。

朱元璋

家庭:雇农出身,迷信家庭,外祖参加元宋崖山战役。

生平:参加革命,很自然地有反元和阶级意识,并很强。是不是投机?不是。当时有两个阵营,农民都参加了。要是为目前个人利益,可以参加地主武装。/一堂

朱元璋的战略与策略

①朱元璋是不是背叛自己阶级,还不算背叛。什么时候?1355渡江以后。原因:为了军费,没有打击,与地主成了妥协局面。朱元璋是不是背叛革命?组织讨张士诚檄文?1366,但在檄中仍称吴王令旨,皇帝圣旨,是未背也,但反白莲教。一切背叛都在称帝后。为了扩张自己势力打陈友谅,对元采了灰色态度不是投降,而是默契,在1362派使至汴梁与察罕帖木耳通好,后来还是推翻元朝。

②抢夺农民革命胜利果实?不能,自己参加,与袁世凯不同。

③朱元璋推翻蒙古贵族在长城内政权的意义。

完成反外族革命;满足人民希望统一的要求;离乱已十七年(1351—1368);恢复北方的完整局面(去年大纲9)。

2.试图解决土地问题和恢复民生问题的政策。

概述:用去年提纲10、11页。

如何向农民让步?

①恤民重农,扶持小自耕农。

②提倡与衣着联系着的经济作物(去年15页、16页)。

③抑制豪强。1372遭乱为奴者复为民,贫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施行排年,提高佃户的身分。

④徙富户与移居就耕。1370诏苏、松、嘉、湖、杭五郡民,无田产养者往临濠耕种,以所种田为世业,徙者四千户(《本末》74)。1391徙富民实京师。

移居就耕,既可增加生产,又能解决土地要求。徙富户,既可以调剂城乡、京省经济,又可以限制监督豪强。前者人民比较愿意,后者未必愿意。看出封建势力还在强大,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控制在国家。

3.明代土地和赋役制度/二堂

①户籍;

②田制;

③赋;

④役;

⑤垦田数与户口数。均用卡片/一堂

二、极端的君主专制政治

分四部分:1.中央地方官制2.考试3.军队制度4.分封。

1.极端君主专制下的政治组织(分三部分,中央、地方、土司)

①中央的六部与内阁

1380,洪武十三年以前,设中书省置丞相,“统领众职”。1380年正月杀胡惟庸,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吏(人事)、户(财务)、礼(典礼考试)、兵(军政)、刑(司法行政)、工(建设)。

成祖即位,1402大学士“直文渊阁,参预机务”,“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阅白”。

景泰后,1450内阁“靡所不领”。

嘉靖后,1522内阁班次到六部之上。

夏言、严嵩起,“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嘉靖十五年1536后。

衔名:加殿阁名称大学士上:中极(旧称华盖)殿,建极(旧称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故称内阁。

品级:大学士正五品,地位较低,便于指挥。

员额:无定额,二三人至六七人不等,免专横。一人时也有,八九人时也有,很短。

设官精神:“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洪武二十八年谕,《实录》239卷,故为极端地专制主义统治。

案:朱元璋为什么要改内阁制?用“皇帝与丞相矛盾”卡片 /一堂

②地方的三司与府县

三司:都指挥司(军)、布政司(民政财务)、按察司(司法)。

府、州、县。管理一府、一州、一县之民财用法等政。亲民官,独立行使。职权方面官不得侵职。

③土司

目的:保持国境的安定。

性质:土司始于汉武帝,土司制度大备于明太祖。因其俗,领其地,治其民。(自撰之词,无根据。)是自治的,当然不能同今天自治相比。

组织:宣慰、宣抚、安抚、检讨、长官、司、隶都指挥,属兵部。土府、土州、土县、隶布政司,属户部。

以上受封承袭分属兵部、吏部。袭职必亲赴阙,以劳绩多少定尊卑等差,以文化高下定正官副贰。

设官有土有流,办法:归附朝贡始给职名,否则不给。是自愿的。社会发展提高可改流。

明初土司制是比较开明、正确的制度。但后来诛求无厌,征调过滥,而流官土官结合起来残酷压迫与剥削,给少数民族带来很大痛苦。

2.官吏与科举(分三部分:①学校②科举③官吏任用)

①国子监与府州县学/一堂

②进士与举人考试

③三途并进与两途并进/一堂

3.军队制度(分三部分:军屯、卫所、五军都督府)

①军与军屯。军与兵。军的来源:税征、归附、谪发。军屯:以军隶卫,以屯养军。目的:解决农民要求土地问题,解决国家防务问题,解决军费支出问题;但是其中有很大矛盾,不能统一,遭到很多失败,因此必须改,名存实亡。

②卫所制。组织。政策。一郡设所,连郡设卫。

③五军都督府。卫所统于都司,都司分属五军都督府。/一堂

4.明代的分封(分四部分:①分封②靖难③王权的削弱④迁都)

①分封与郡县并行:1369定制,1370封王,1378就藩。目的。

②削藩与靖难

③王权的削弱/一堂

④迁都北平

三、明和边疆各族的关系

国史是国内各民族的历史。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中国史过去只讲汉族史,汉族人数较多,发展较快,多讲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能以汉族史代替全中国各族的历史,更不能抹杀各少数族的历史。

1934年联共(布)中央公布斯大林、塞洛夫、日丹诺夫同志的意见说:“我们需要这样的苏联历史教科书,在这本书里,大俄罗斯人历史不与苏联其他民族的历史相分离,这是第一。”

所以今天必须多讲少数族历史 。过去中国史也谈到少数族,但是都在压迫少数族或打少数族时才出现,这是大汉族中心论。我们今天要讲少数族的真正历史。

然而我们掌握的史料是非常少的,这是我们历史科学最薄弱的一环,也可以说是空白的一环。现在中央已组织了八个调查队去调查,民族学院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中央并代少数族制造文字,以便少数族早早自己写出历史,这样才能在三五年后有材料可讲。现在只能暂时就过去的文献约略说一说,是不完全的,而且不正确的。

在这一节所谈的是明代初期和少数族的关系,也就是明代初期少数族是以怎样关系和明朝交往的。/一堂

1.北方的蒙古

①出塞后的蒙古族

元未亡,1368退开平(多伦),1369退应昌(经棚,经棚今为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不时南下,1388无帝号。

②明初的战争

太祖时三次战争,1369(二)、1370(三)、1388(二十一),成祖时三次战争,1410(八)、1422(二十)、1424(二十二),都是防御性的进攻。

③蒙古的分裂

1403鬼力赤去国号,称鞑靼。蒙古本来有几个部族,成吉思汗才统一起来,退出长城后,各不统属,1403 以后瓦剌与鞑靼分。其后由于明朝之挑拨,互相攻战。1412瓦剌杀鞑靼可汗,成祖征之。

2.东北的女真族

关外是辽东都司,属山东布政使司,辽东的东面、北面才是女真族所居。元设辽阳行省,下有大宁路——兀良哈居之,又有开元路——女真居之,明

辽东都指挥司。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口,北至开原。下者卫25,州20,由海道通山东。(《明史》卷41)

①奴儿干都司

永乐三年(1405,此据《会典》,《实录》在二年)设奴儿干卫,七年(1409)设奴儿干都司,其下仍有奴儿干卫(《明元清系通纪》),为184卫之一。

奴儿干都司凡184卫,各书均同,正统以后乃有384卫之说,《明元清系通纪》(前编,19—23页)有考。/一堂

②建州女真

永乐三年(1405)184卫之中有建州卫,永乐十年(1412)建州左卫,正统七年(1442)建州右卫。

3.西南的苗彝各族

①明初云贵高原的苗彝各族

苗族分布主要在贵州东南部、湖南西部。云南、广东、广西、四川及贵州其他地方亦有。

彝族分布主要在大凉山、小凉山,云南及贵州西北亦有。唐之南诏,宋之乌蒙(贵州)皆彝族。

白族又称民家,分布主要在云南大理。

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平衡,有的虽落后,但有一定文化水平、艺术水平和商业交换。农用水利均发达。

②云南设布政司

用1955年提纲7—8页,明军入滇。/一堂

③贵州设布政司

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入滇,设贵州都指挥司,隶四川布政司。修驿道,自贵州东北,通于蜀。永乐十一年二月(《明史》六《本纪》设贵州布政司;十四年设贵州按察司,但乡贡附于云南。

4.藏族、维吾尔族与高山族

①明初的藏族

藏族住居西藏、西康等地。

唐之吐蕃。

明称乌斯藏,《明史》列入《西域传》331卷。

茶的市易。

宗教。大宝法王。没有设卫,没有统治。只有联系。宗教为多。

②明初的维吾尔族

维族住居新疆全境。

唐之回纥、回鹘,元之畏兀儿。

文化高,蒙古文化由畏兀儿去的很多。

《明史》列入《西域传》。

洪武中明朝势力进入畏兀儿,设安定卫。

永乐初谕哈密市易,封忠顺王。……俾自耕牧。

马的市易。

设有卫、封有王,间接统治,没有干涉。

③明初的高山族

记载缺略,其详不知。

没有设官、设卫、封爵,保持一定的关系。/一堂

以上五类情况:

设土司,上以都司、布政司统之,与府县相错——云贵苗彝。

设土官,称卫所,以都司统之,无布政司,不相错——东北女真。

间或设卫,封爵,间接统治,没有干涉——维吾尔族。

只封法王,没有统治——藏族。

战争状态存在——蒙古族。

五者不是以人数多少、文化高低分,而是看其路程远近、力量大小而不同。目的是从前受元统治者一定要受明统治,关系不同,以表明是“天子”。

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关系与经济文化交流 分三部分:1.明初的海防与交通(分三段:①海防②海禁③郑和下西洋)2.明初的市易(①朝贡②华侨)3.明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1.明初的海防与海上交通

①海防

自广东乐会(琼州岛东有乐会县,但与史文记南界不合,与安南交界当在北海边)至鸭绿江,凡13300里。皆有海防。

沿海设水军卫所,隶都司。筑沿海要害诸城。福建有五水寨。

“置多橹快船,无事则巡缴,遇寇以火船薄战,快船逐之”。(《史》91)

“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同)

②海禁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理由“海道可通外都”。

③郑和下西洋。

西洋的概念;太监出使;郑和的七次出使。/一堂

下西洋的目的:探建文消息;宣耀国威;侵略;贸易(不是,不以卖货为主,而以猎异为主);访帖木儿帝国。

不必探求。缺乏史料,只去猜想,不是唯物史观。历史科学特点之一是具体一定要有客观存在的历史资料。

2.明初的市易

①市舶。三市舶司;驿馆:征税之议未允行。

②朝贡。贡期。/一堂 人数;勘合。

③海外华侨对南洋的开发。华侨出洋不始于郑和;对南洋的开发。

3.明与亚洲各国之关系。

①朝鲜(贡马、派人来留学)

1369年封王,王氏高丽、李氏朝鲜。1392李成桂自主,请更国号,太祖命改朝鲜,封王。正式封朝鲜王在永乐十六年(1418),以前只承认之。/一堂

②安南(百官、学校、考试)

元陈氏、黎氏。1406年征之,1407改布政司,1431取消,凡二十五年。屡战不休。交阯布政司。安南封王,始封陈氏在1369,始误封黎氏在1403,再封黎氏1436。

③暹罗

《明史》在《外国传》1377赐印,名之为暹罗。胡椒、苏木、沉香、中国书。颁量衡。

④日本

倭寇与张方旧部,朱元璋最厌恶日本。1402奉明正朔,称臣日本国王,足利义满受明。封,使僧。/一堂

⑤帖木儿帝国(撒马尔罕《明史》33)

察合台汗国帖木儿1370强大,1387(洪武二十年)向中国进贡,1395明派使至其国,1404与中国断绝,欲征中国,大军40—50万进军,1405死。

五、第七章小结

这一章主要说明明代初期的经济和政治

所谓初期指1368—1435,凡68年,包括:

明太祖洪武1—31年,

建文帝建文1—4年,

明成祖永乐1—22年,

明仁宗洪熙1年,

明宣宗宣德1—10年。

建文、洪熙很短,宣德守成无大事,所以以明初的事绩为多。

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而成功,建立了朱明帝国,他对农民有一定的让步,对吏治有一定廉洁振作,生产有一定提高,国民生活也有一定的稳定,奠定大明帝国的基石。

明成祖抚恤人民不如其父,杂役加多,对外用兵加多,人民负担加多,但对国势的加强,边防的加强,也起了一定作用,保障了人民生活的稳定。

这一章是明朝一代制度的总叙,许多基本概念,许多个别的关系,要在这里说一下,因此分量较重。但本章重点在第一节,也就是经济财政措施和农业生产恢复。

第八章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矛盾(分六节)

一、瓦剌和鞑靼(分三部分)/一堂

1.明代的边防

①九镇的所在与其防戍区域

②明初边防政策

③中叶后之边防/一堂

2.瓦剌的南侵与中国的守御

①土木之战1449

②京门守御(1955年提纲二十八——二十九)/一堂

③土木之战对中国的影响

3.鞑靼的复兴

①复兴与南侵

②河套问题/一堂

③互市(1556马市—官主,1570通市—自由)

高拱《边略》;《纪录汇编》52—56卷二《伏戎纪事》1570事。

二、倭寇。欧洲商人东来。

1.东南倭寇(1547—1563)

①倭寇在中国沿海的扰乱

明与日本关系 ,倭寇之起,洪武即有倭寇,但海防固。1369寇山东,后来姑息。正统八年(1443)寇海宁、肃清,不大,大起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一堂

②倭寇的平定

目的/与市舶关系向导,攻掠方法、区域。/一堂

2.欧洲商人的东来

①欧洲人的东来由海道

汉唐是间接;直接通道打通是元朝;明初郑和新航路与海路东来。

东来:葡1498(弘十一),西1521(正十六),荷1595(万二三),英1600(万二八)。

到中国:葡1516(正十一),西1574(万二),荷1601(万二九),英1657(崇十)。

②东来的先后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一堂

③有关欧洲商人东来的问题

各国政策与航线;带来资本主义问题 ;澳门问题;荷兰到台湾问题。/一堂

三、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

明代中叶以后,在政治上宦官、厂卫、党争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官吏分立门户,标榜清议,进行党争;宦官指挥厂卫,操纵门户,加强威势,厂卫依靠宦官,搜刮官吏,欺压人民,真正人民利益无人管。

1.宦官的专横

①太监与批红 十二监,四司,八局,以司礼监为首。

②厂卫

锦衣卫镇抚司——军人 始洪武十五年(1382) /一堂

③太监的权势

奉使外国、将兵(郑和)、监军、镇守、刺事、市舶、仓场、出征、督饷、坐营。

太监是统治阶级的寄生:刘瑾(武宗)、王振(英宗)、魏忠贤(熹宗)、汪直(宪宗)。

亲近耳目,无子孙。太监自以无子孙,故不为子孙计,专心事上,惑皇帝,最后亦不为子孙谋而投降清朝。

2.门户斗争

①内阁首辅

首辅的形成;首辅与丞相 ;科道。

②士大夫阶层的清议

“士大夫”,“清议”。/一堂

③门户

形成,门户之盛,1594东林与反东林,阉党。

④斗争的问题

因立太子而起的斗争(皇帝家事),因官吏升降(本身利益)而起的斗争。淮抚案——李三才案问题(由个人涉及党派)。三案(由排挤发展到残害)。/一堂

起于争国本——攻执政;意见之争;攻执政官与内部;个人的斗争。

盛于京察——利益之争;排斥异己;官吏内部互相攻击异己;前期集体的斗争,互相维护亲近,后期亦党派的。

成于淮抚——情感之争;党派色彩;暴露官吏内部党派的斗争,维护本党。

极于三案——生命之案:官吏党派和宦官党派,由官僚内部发展到宦官与官僚间,由相互排挤发展到生命残害 。

四、土地兼并和农民流亡

1.庄田的出现

①官庄与民庄

《明史》185,李敏绣谓始正统间(1436—1449)。

任肖宫庄——洪熙(1425);清宁、未央宫庄。宫庄、皇庄始天顺末宪宗八年(1464);王庄始天顺三年(1459);勋戚中官庄宪宗末大盛(1487,二十二年);弘治二年(1489)皇庄五地12800余顷,勋戚庄332,地33000顷;士大夫兼并土地始正统间。

②勋戚中官的占耕

占耕军屯;侵占官地立私庄;请乞庄田;占夺民房。/一堂

2.户籍赋役制定的破坏

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太祖初政:简单,划一,抑富济贫,调剂贫富,洪武役轻。亩有大小,赋有轻重,田有好坏,丁有多少。赋不按土宜,役不限乡里,征不及土绅商贾。

不能不改。

①户籍的破坏

户籍不登不调查,逃籍,移籍。鱼鳞册坏。

②田赋制度的破坏

田:占夺,欺隐,弃田(弃田以解役),抛荒。

赋:蚀耗,折色,运解,诡寄,飞洒。/一堂

③丁役制度的破坏

放富差贫,放大户而勾箪小,黄册制破坏。正统七年(1442)时行鼠尾册,以粮多寡为差官定役,夏时并及于江西(《明史》161)。

人民负担加重出现流亡和起义。

3.农民流亡

“民皆弃田以避役”,隆庆元年(1567)时户部尚书葛守礼言。

①农民的大量流亡。嘉靖六年诏令:1436河南二十余万户,1455河南三万一千户,1481山西十四万户,1565□阳九万户。

②流亡情况原因:

a.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何以流亡?到处役重;到处赋重;到处伤害;本乡私人负债。复业先认赔拖欠税粮,最重为役。

b.流亡所至:乞食,雇工,外乡作佃,外乡垦荒,转业者较少。

5.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

1.明代的反统治斗争

①反统治斗争的几种类型

a.少数族起义。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一堂

c.农民暴动。

d.兵变。嘉靖以后,十二年(1533)大同兵变,十四年(1535)辽东兵变。

e.市民暴动。万历以后,万历二十七年(1599)临清民变,焚税使马堂署,杀其随三十四人。万历二十七年(1599)武昌汉阳民变,掌伤税使陈奉。

②农民暴动的两种类型

a.以秘密宗教为号召。

b.提出自己要求。

2.不断的农民起义

①唐赛儿。1420,永乐十八年。

②叶宗留领导的浙江农民起义。1444,正统九年。

③邓茂七领导的福建农民起义。/一堂

④刘千斤领导的荆襄农民起义。成化元年(1465)—八年(1472)。

⑤刘六、刘七领导的冀鲁豫农民起义。正德五年—七年(1510—1512)。为了生活,反对官吏在人民饥困时候的剥削压迫。原因:刘六刘七,霸州农民,弓矢绝伦,为州官迫害远飏,逮击妻奴,尽破其家,六等穷蹙愤恚,乃相聚抗官府。穷民响应,旬日间至数千。游击区域凡七省,河北要肃“劫掠畿南州县”、“贼党益繁,自畿南达山东,倏忽来去,势如风雨”。(《本末》)六年(1511)六月,一部“分掠河南,“,一部“分掠山东”,一部“由河南山西自西而东”,“踰山东河南出湖广江西”仍由故道回霸州。所至纵横,如蹈无人之境。后由水道自黄州下九江、安庆、太平、仪真。战术恃马力,倏忽驰骤,栖野不占城郭,蹈虚不主方所,每战驱胁从者居前,呼号冲突,官军见形即缩,稍遇劫兵,前者俱陷,自以精骑觇势为进退,莫可控揣。要求赵侤(大领导之一):群奸在朝,浊乱海内,诛杀谏臣,屏斥元老,乞皇上独断,枭雄之首以谢天下,斩臣之首以谢群奸。此其要求不甚明白,益谓剥削压迫太过耳。失败:七年(1512),刘六落水死,刘七战死。

六、明军援朝 万历二十年—二十六年(1592—1598)

1.日本进攻朝鲜与明军起援1592

①丰臣秀吉攻朝鲜。

②明朝出兵。/一堂

2.封贡之议,1593。

①议款与封贡。

顾养谦议:贡道由宁波,封秀吉为日本国王,撤兵。

定议:撤兵、封王不许贡,不再侵朝。日人同意。1585十二月封议定。

明封贡派:宋应昌、石星。反封贡派:赵耀、张辅之、曾伟芳、何乔远

②封贡失败

1596九月封使至日本;日本借端不撤兵。

3.日本再度侵朝与中朝海军联合作战的胜利,1597—1598。

①中国再度出兵。

②中朝海军的胜利。/一堂

五、第八章小结

本章叙述明代中期后期的重大事件,以四节土地兼并农民流亡为重点。所谓中期,指1436—1572,共137年,包括:

英宗正统1—14年 孝宗弘治1—18年

景帝景泰1—7成宗正德1—16

英宗天顺1—8世宗嘉靖1—45

宪宗成化1—23穆宗隆庆1—6

所谓后期,指1573—1644,共70年,包括:

神宗万历1—48光宗(泰昌元年即万历48年)

熹宗天启1—7思宗崇祯1—17/一堂

李洵明清史的分期

第一期 1368—1435 六十八年

第一阶段1368—1402 三十五年(洪、建),恢复时期

第二阶段1403—1435 三十三年(永、洪、宣),经济繁荣时期

第二期1436—1566 一百三十一年

第三阶段1436—1521 八十六年(正、景、天、成、弘、正),流民问题

和社会矛盾尖锐时期

第四阶段1522—1566 四十五年(嘉),外患严重,改革运动开始

时期

第三期1567—1644 七十八年

第五阶段1567—1620 五十四年(隆、万),改革运动高涨,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

第六阶段1621—1644 二十四年(启、祯),农民战争爆发时期

北京大学讲授分期

前期 1369—1435 六十八年

中期 1436—1521 八十六年

后期 1522—1644 一百二十三年

八、史料学与年代学讲义

史料选读

1958年三月。1931—32在北大教国文后,已二十七年不教矣。

1.设课原因

同学要求,也有不愿者。有必要。不需要的可以不听,自己学习。古汉语,即古文,主要在知道“语法”和“词汇”。先知字义。但不能按字抠。去年学了一年古代汉语,已知古汉语语法简单,看来好懂,但有时一句中几个字可以属上,也可以属下,意义因之不同。(举《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一为例、举唐诗《清明》)

2.要求与教材

中国史书,唐以后修者,文字更简易,但专门辞汇多,亦不易懂。因此添史料选读也有必要。

“邓茂七……尝佃人田,例输粟,主家馈少物,茂七令毋馈,而田主自往受粟。田主讼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两种标点。一种删节 。

要求:分析文义句法,介绍历史常识,解释专门辞汇,比较语句词义。

教材:以《明史》为主,所发资料不全讲,同学有要求可提出。

《明史》卷一 《本纪》第一 《太祖一》

《明史》:“《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一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凡三百三十二卷。”又目录四卷,共三百三十六卷。

“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张廷玉奉表恭进。”

3.本纪

司马贞史记索隐》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后代纲纪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裴松之(刘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1958。此裴松之《史目》,《隋志》未见,《三国志注》亦无之,待考。)唐颜师古汉书注》:“纪,理也,统理众事而系之于年月者也。”

《汉》至《唐》均称书,其中惟《三国》称志,南北朝称史。五代至明均称史。

4.相关字词与名词

者语助词(《辞海》);别事词(《辞源》)。所以分别隔异(《源》);语未毕,略作停顿(《海》)也语已断定之词(《源》);助词,籍以停顿(《海》)。

庙号、谥法、称号、尊号、谥号、尊谥《逸周书·谥法解》、《史记正义》、宋苏洵《谥法》四卷,凡168谥。

讳,死者之名曰讳。

“先世家沛”=先世家于沛=先世家住在沛。于,在也,指定之词。

“乃”字解为“近”。太祖乃老四=太祖乃是老四。

“太祖慨然曰”,“然念林儿势盛……”,“军中肃然”,“志意廓然”然=烧=是=乃=如是=应词=转接词=助词(助形容词或副词,为其语尾)=姓(《辞海》列八解,以助词为恰当)。廓=大,廓然=张小使大。

“(至正十九年三月)丁巳,方国珍以温、台、庆元来献,遣其子关为质,不受。”(6页)“(至正二十年)六月,耿再成败石抹宜孙于庆元,宜孙战死,遣使祭之。”(8页)此二庆元非一地,前者为庆元路,今宁波市;后者为庆元县,今同。

其=彼=之=然=岂=抑=殆=庶几=若=乃=至若=发语词(《辞海》列十一解,尚有“姓也”一解。《辞海》十一义见卡片二)。

“太祖其季也”其=乃=(是)其中的。

“子兴奇其状貌”其=他的=朱元璋=指人。

“檄太祖总其军”其=总和州的军事=它的=指城。

“往抚其众”其=俞通海的水军=他们。

“(太祖入集庆城,谕父老)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其=发语词=父老们。

“以旌其忠”其=元将福寿=他的。

“子孙实受其福”其=不杀人=它的=指事。

“友谅弑其主徐寿辉”其=他的=友谅=指人。

“追败友谅于江州,克其城”其=江州=它的=指物(城)。

“惟速其来,而先破之”其=他=陈友谅=指人。

“始徙濠州之钟离”之=的。

“吞之”之=语末助词=丸药=吞了。

“里人刘继祖与之地”之=他=太祖。

“卜之吉”之=语中助词=了。

“太祖屡调护之”之=他们=代名词=张德崖(子兴)。

“德崖等纳之”之=他们=代名词=赵均用(彭大)。

“均用怨之”指=他=子兴。

“将杀之”之=他=子兴。

“遂与俱攻滁州,下之”之=语末助词=攻下了=滁州。

“友谅陷太平,守将朱文逊……死之”之=在那里=太平=于是。

《诗》“之子于归”之,此也;于,往也。

孟子》“先生将何之”之,往也。

《辞海》列十三义。之=出=往=至=变=用=于=此=于是(此)=彼(与其字同)=与=的=语助(无义)=姓。

湘山野录》“(宋)太祖幸朱雀门,指门额问赵韩王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着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辞海》,47页)

“贫不克葬”克=能=得

“乃克葬”克=能=得=成

“可必克也”克=胜

“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克=攻下

“克城以武”克=攻

《辞海》克字五解,克=肩(负荷)=能=成(克葬)=胜=好胜人。

“辄战辄胜”辄=每=就

“乃以兵属他将属”属,托也=交给

“游食”游,遨游,无定所;食,吃饭。游食=离开家乡,求生活于外;实在就是乞食。

两个不同意义的字联缀成为一个词,而具有新的解释,称为辞汇。两个相同意义的字联缀成为一词,其解释仍与一个字原意相同,亦称辞汇。

专门辞汇:人名、地名、官名。

一般辞汇:同义字,“盗贼四起”,“并置将帅”,“侵略郡县”,“寇掠甚众”,“子兴奇其状貌”。相反义成辞,“甘苦”,“反正”,“长短”,“利害”,“兴亡”,“威福下移(威福=刑赏=大权。作福,专爵赏;作威,专刑罚)”。两义成辞,“护视甚至”(至,极地=周到),“御史中丞刘基致仕”(致=尽=给=招致=还;仕=宦=作官。致仕是辞官退隐),“无政不纲”,“当先正纪纲”,张之为纲,理之为纪,纪纲,典章法度也。网之大绳曰纲。

“而方国珍已先起海上”,“执而械诸孙氏”,“而池州已为徐寿辉将所据”承接词,有因、则、又、后等义(1080);转接词,有然字、乃字义。

“而日俘民以邀赏”而=然。

“彼以偏师缀我而全军趋金陵,顺流半日可达”而=以。

“孤无所依”所=可=指示事物之词,文法上以“所”为联结代词,恒用于外动词或关系内动词之上,故有时即用以表动词被动性。如《礼记·檀弓》“世子申生为骊姬所馋”(《辞海》556)=语中助词。

“日俘良民以邀赏”邀=求以=以之=用之=用。

“得毋当举大事乎”得毋=推想其求或然之词(514)=得无=难道是。

“龃龉”亦音渣吾(《辞海》1572),龃音阻,龉音鱼,意见不合彼此相恶也。

“械”=刑具=桎(质)梏(谷)。桎,足械;梏,手械。

“署为镇抚”元制管军政的小官有镇抚司镇抚,正五品。

“南略定远”略=取。

“元兵寻大至”寻=旋=不久=即刻=俄顷之间。

“分工甓城”甓=塼=甎。

“期旦日”期=定。期旦日=明日。

“会厅事” 厅事=官府治事之处。原作“听事”(汉音),后期始加“广”,作“厅”。

“时席尚右”尚=贵=崇。

“幕府”古军队出征,居无常所,以幕帐为府署,故曰幕府。后世凡行政官之秘书,谓之幕府。

5.史料类别

丙 、辑佚:古书散佚,搜辑钩沉,有意的还原。

《玉函山房辑佚书史编》,清马国翰

嵇康《圣贤高士传》;

韩鄂四时纂要》;

黄奭辑,陆机晋纪

干宝《晋纪》

汤球辑,习凿齿汉晋春秋》《三十国春秋

汤球《九家旧晋书

四库馆辑,宋薛居正旧五代史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熊尧《中兴小纪

樊绰蛮书

丁、类书:《永乐大典》、《图书集成》,无意的保存。

《古今图书集成》凡例:“汇考之体有二:大事有年月可纪者,用编年之体,仿纲目立书法于前,而以按某书某史,详录于后。事经年纬,而一事之始末沿革展卷可知;立书法于前,详录诸书于后,则一事之异同、疑误,参互可得。此典中之最宏钜者也。或大事无年月可稽,与一事一物无关政典者,则列经史于前,而以子集参互于后。虽岁月未详,而时代之后先,一事因革损益之源流,一物古今之称谓,与其种类性情及其制造之法,皆可概见矣。”

6.近年来的史料辑录工作

甲、辑印

(一)档案(不加选择的)

1.依照年代次序编次:《明清史料》。

2.依照性质汇集:《明末农民起义史料》、《清三藩史料》、《清文字狱档》、《清外交史料》。

3.分类合印:《文献丛编》、《掌故丛编》、《史料旬刊》(又称《史料丛钞》)。

(二)书籍(未刊或稀见的)

1.成书原稿:《筹办事务始末》、《崇祯存实疏钞》。

2.稀见重印丛书:《名教罪人》、《太平天国丛书》。

3.增订注释:《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国现代史资料丛刊)。

4.影印报刊:如《向导》。

(三)专题资料:系统整理、辑选、疏通稀见史料。

1.完整编辑史料:《现代史料丛刊》。

2.摘录有关部分:《宋景诗起义史料》、《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四)系统复述: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现代史资料丛刊》

乙、笔录 张国淦

访问参加实际工作的人们,笔录其访谈或请其报告而记录。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正从事此项工作,如张国淦、李铎、李书城诸先生均访问过。

丙、回忆

《光复杭州回忆录》,钟丰玉,近代史资料;

《辛亥革命浙江光复纪实》,昌公望,近代史资料;

《海陆丰农民的八年战斗》;

《对惠县参战》,讨日(张国淦)。

丁、调查

《武训历史调查》,1951年;

《宋景诗历史调查》,1952年;

《施耐庵历史调查》,1953年;

《三元里平英团史实调查》,1951年,近代史资料。

戊、翻译

《红档》(苏联外交文件),历三所;

《中日战争》、《中法战争》、《近代史资料丛刊》。

己、发掘出土

《文物参考资料》,文化部;

《考古通讯》,科学院。

7.史料辑录工作的批判

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是把辨证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生活研究上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1页)

“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详细占有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近代史资料发刊词》)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去搜集史料,去整理史料,去批判史料,是现在历史科学的主要工作发展方向之一。

但是史料并不等于历史,并不能代替历史。

分散的、片段的、重复的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资料,只有在科学地、审慎地提炼、分析、组织以后才成为历史。

必须突出:主要的、原始的、人民的;不是有见必录,不能应有尽有。

必须分析:从不同记载中研究其所同;从同一事物的矛盾中分析其不同。例如《近代史资料》1954年一期:《光复杭州回忆录》、《辛亥革命浙江光复纪实》、《浙江辛亥革命光复纪事》,内容“可互相补充”,“三篇所记略有出入”。

比较:内容、时间、参加人物、影响。

必须分析:立场、观点、动机。《近代史资料》1955年1期:《海陆丰农民的八年战斗》:“本文的叙述或有可以商榷之处,如陈舜仪后来叛变革命,文中并未说明。”(文中称之为思想前进的学生)

有的为自己宣传洗刷,“对经典参战”;有的企图代亲友隐蔽“吴江庚辛纪事”;有的捏词污蔑,如“二七工仇”辑有萧耀南通;有的为自己派别辨护。

8.希腊罗马史教学大纲

古代罗马史教学大纲:

第一编 科学的历史

第一章 罗马史的史料

年代记汇编

作为罗马史史料的波里比阿的《通史》

共和时代末叶的文学史料

早期帝国时代的史学

后期帝国时代的史家

基督教的作家

古典作家编著古代罗马史工作总评

罗马史的基本流派

作为历史资料的罗马文艺著作及哲学著作

法律方面的遗物

各地保存的罗马物质文化的遗物

最主要的考古发现

题名学、古钱学、纸草学所提供的资料。

希腊史教学大纲:

希腊史学之基本特征

含规律性的观念(俄文见原件)

传说的批判

历史的概念(同上)

叙事的方法

希腊史学之基本流派及其主要的代表

作为历史资料的文艺的文献

他种史料的意义

9.史料的作用

史料的重要

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曾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科学成果,从而使一些文籍古物变成了科学的财富。因此,为了不陷入公式主义的泥潭,教员必须在研究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来草拟自己的讲稿。(《古代东方史教学大纲》)

史料的基础:辨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地研究史料的基础(史料学)。(《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

注意史料的作用

“埃及文文献、文物史料,以及它们对古代埃及历史的作用。”(《古代东方史大纲》第六章《古代埃及的史料和史学》)

“他种史料的意义:物质的遗物、铭刻、纸草、古钱学的资料。”(《古代希腊史大纲》第一章)

10.史料批判与分析

教员应该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运用历史批判方法的习惯。在自己的讲课中加进从史料中直接引用来的历史材料,亲自对这些史料给以细致地,谨慎地,批判性地分析。(《古代东方史教学大纲》)

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史料和事实的拙劣伪造。

反对形式主义地理解史料的必要性。为唯物主义地解释批判史料而斗争的必要性。

历史主义地处理史料和史实的必要性——依据具体历史条件,估计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特征来考虑史料和史实。(以上均见《原始社会史教学大纲》)

分析与考证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问题》第一至第六段《关于反杜林论的分析》,是史料分析的典型。(8—9页)

中国史中的立场表现:《晋书》三十九《荀勖传》:“高贵乡公欲为变。”

苏联学者莫洛克的引证史料

A.И.莫洛克:《关于一八四八年巴黎六月起义史的几个问题》,原载《历史问题》1952年第12期,中国译文见《史学译丛》1954年第2期。

“我从前曾偶然研究过审讯法团的未经发表的一些文件(它们现在保存于法国国家档案馆),在检查过近四千件文件以后,我发现事实恰恰和这位资产阶级历史学者的断言背道而驰……我们试研究一下这些证词吧。例如……(以下一共只举了六个例子)……资产阶级历史唯造者的这种卑劣的,诬蔑性的谰言终于不攻自破了。”(64—67页)

11.班海穆《史学方法论》

班海穆《史学方法论》,E.Bernheim原译伯伦汉,陈韬译,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中册。

第三章 史料学 引言

“史学所用以获得其知识之材料,吾人即名之为史料(Quellen)。”(187页)

“史料之内涵,自与科学所臻之阶段有关,科学愈发展至于高度,则材料亦愈见其多,而史料之范围亦愈以扩大。”(188页)

第一节 史料之分类

“将一切史料区分为传说与遗迹之二部……凡事故方面所直接遗留,至今尚存在者,谓之遗迹,其由事故方面传说而来,经过人之观解而重复述出之者,则谓之传说。”(190页)

“遗迹为事实本身所遗留之痕迹,传说则为关于事实之报告。”(296页)

1.遗迹

狭义的遗迹:遗物、语言、状态及制度、产物、书契。

纪念物品:铭志、纪念碑、文书证件。

2.传说

图画的:史画、风土画、历史的雕刻。

口头的:掌故、口碑、逸闻、谚语、历史的歌谣。

文字的:历史的铭志、系谱、历志、年志、时代记、人物志、回忆录。

“史料学之任务,在将可用作为史料者抉剔揭发之,倘能将其按照时代或现象之类别系统的列出之,则于史学家自感便利。”(193页)

第二节 史料之搜罗及抉别

第三节 辅助科学(200页)

a.能助吾人以搜集抉剔史料者

b.对于考证有助者

c.综观时所需之辅助科学

d.叙述时则须有审美的及格局上的涵养(201—202页)

古文字学(205页)、语言学(204页)、古文书学(209页)、印鉴学(213页)、铸币学、度量衡学(213页)、系谱学(213页)、年代学(214页)、地理学(215页)、纹章学(201页)

年代学:①理论的,数理的或天文的年代学;②实用的,技术的或历史的年代学。个别时日之推定,自1825伊德勒(Ideler)氏Handbuch der mathema⁃tischen und technischen chronologie以后,移入历史的研究,不属年代学矣。

第四章 考证(219页)

引言(219页)

任务:①真伪之辨别(222页);②史料之外表上的决定;③批评及编次

第一节 真伪之辨别(222页)(一至三节为外表的考证221)

史料是否为真者

史料是否即为吾人向所知者

1.赝伪 辨别方法

①外表形式:语言、文字、文体、句法、格式是否与所知者相当;

②事实内容:是否与真史料相符,有无当时人所必知而遗漏者,有无当时人所不及知者。

③形式与内容:是否与当时时代相当;

④有无人工造作之痕迹。

附录 篡改(235页)

2.错误(237页)

第二节 史料之外表上的推定(243页)

1.产生时间之推定

2.产生处所之推定

3.著作人之推定

4.史料之分析

研究史料之独立性或直接性,即史料是否为原来者,与是否为事实之直接证据。史料分析方法的经验定律:①任何简单之事,各人之经验见解不能相同,所作报告自不能相同;②各人的观念内容虽同,而写的文字无法相同。

辨别两种史料之阐释:①由其不相同处辨别其相同处,谁先谁后;②从其相同处辨别谁是原本,谁是抄袭;③从文体变化上;④从内容变动辨先后;⑤从增删之处辨别;⑥从两书复述处辨别。

第三节 考订与编纂

如何考求文字史料之原文,将其复述或刊行。此种多为语言学范围之事。

史家将语言学上的基本定理应用于考订及编纂尚不及百年。

历史考订以及编纂与语言学者之考订及编纂有别。

“考订之任务在于力求史实以推得史料之原文,编纂之任务在于将其整理出之。”

第四节 史料价值之内在的推定(295页)

(第四至六节为内在的考证。)

内在的考证之任务在推定事故之实性,因此须判断史料证件与此事之关系若何。(295页)

1.史料之性质(296页)

遗迹除伪造问题外,无参入主观,使其混乱之虞,而传说则有极多之主观影响,使其不足为证据。(296页)

还有一种为人所不注意之差别,传说虽可参入主观影响,但仍不失为关于现象之直接报告;遗迹虽在某种关系上能予吾人以直接事实的报告,而普通均须以之为根据辗转推知事实本身。反可能有极强之主观要素插入。因其需要解释,解释必杂主观。(297—298页)

2.著作者之个性(324页)

传说中事实是否可信,与著作人对事实之关系有关,亦即与著作者之个性有关。直接性与忠实性(325页)

第一问题在研究一传说之是否为直接报告,即是原来的史料抑出自辗转传述。第二问题在于证明人之可靠程度如何:a.是否能报告事实之真象;b.是否愿报告事实之真象。

著作人之生活背景:民族、地位、党派、亲人关系、平日主张、道德性格。

报告形式:文字体裁、目的

3.时间与处所之影响(330页)

4.史料价值之判断(336页)

第五节 史料之互相校勘(339页)

1.屡经证明之事实。(339页)

a.若干史料中所述者相同,可靠。但应以限制:①有时可能发生相同之错误②是否出于同一来源之史料③所谓相同非必一字一句相符④要有多次的相互证明反复证明;(343页)

b.若干遗迹或由之所得推论间之相符;(343页)

c.传说与遗迹间之相符;(345页)

d.史料与已知事实间之相符。(347页)

2.仅有一次证明的事实与其他史料间之关系。不妨一检其内在的或然性(或)由一切其他直接证得之否认中,以证明一证件之不可靠。(350页)

3.彼此矛盾之史料。

a.指出同一事实之各种看法。

b.检查表现之矛盾是否为同一事实之各种不同的要素,注意不可任意连接。

c.考定矛盾是否可以融通。注意种种主观上之病,如误会、幻想、偏见、有意作伪等等,检查各种史料是否均可信,将不可信者弃之。如均可信,只好阙疑。

第六节 事实性之整个的判断

“一切考证上之根本定理……即任何考察未施行之前,吾人须先检讨个别史料之性质及价值,俾……乃能进行……相互间之校勘。

有时个别史料亦可与其他已知之全部关系相冲突……不能视为不可信之证。

不能作结论之事,当以衡量为方法,暂作一或然性或可能性之判定。

“历史考证之任务,在将史料之可靠性及其所表述之事实,判断的确定之,或指出其或然性可至于何程度,然此为其积极的任务,其消极的任务,则在指出某种事实及情节或是不可信。”(219页)

“倘史料之全部或一部与事实之真相不符,则此项史料既非真正之史料,而为出于赝造,或部分的出于伪造。”(232页)其下分析作伪者的企图与心理。

“倘……形式上之相同,完全缺如,则按吾人之结论,当系如何?在某种状况下,其他前提即内容上之相符,或已足为史料间有联系之佐证,即在极复杂之事实中,所摘取之要素相同,或在极长之年代内,叙述相同之事实是也。”(261页)

第七节 材料之考证的整理(360页)

1.按照时间及处所整理。

史学之主旨在认识事实之渊源的关系,按照时间及处所整理为根本重要者。事实之因果关系,虽不与时间、空间的关系相同,但必须以其形式出之。(160页)

2.按照材料之性质整理。

3.集记(364 Regesten)

“在史学之范围内,是否有一般的编纂方法?对此问题,吾人必须予以否定之答复,须知编纂之方法,在在与所设之目的有关,与史料之范围有关,与史料之属性及分量亦有关,难以一概为之也。”(291页)

“史料之考订及编纂实无普遍适用之法则可用。”(293页)

“考订之任务,在于力求忠实以推得史料之原文,编纂之任务则在得其整理出之。”(294页)

“传说之文字,其体裁愈不同者,其性质上之相差亦愈远。例如作一传记时,与作一年谱时,作取之选择方针自不相同,即在同一之著作时期内,其选择亦因形式而异,并与题目之立场亦相关也。”(310页)

“史学研究之基本定理……即吾人选用史料时,当以已经考订者为本。”

九、1961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朱元璋和红巾起义”演讲提纲

一、元末的主要矛盾 二、元末起义的白莲教 三、朱元璋和红巾起义马克思在1862年谈“中国问题”时曾说:“以前不久,在中国……开始了革命酝酿,(太平天国革命)……目前的运动一开始就带有宗教色彩,但这是东方运动所共有的一个特点。”(《马恩论中国》,171页)这是马克思根据中国封建社会具体事实分析和概括出来的结论。我们应该怎样体会理解这一特点所起作用和所说的“宗教色彩“的程度(成分),是必要的。我想从元末红巾起义作一肤浅的考察。

元自1279年灭宋,经过五十八年,到1337年(顺帝至元二年)各地不断地起义,又经过三十一年,到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退出长城。

在这三十一年不断农民起义中,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1337—1351,后期1351—1368。前阶段虽然起义多数失败,但此作彼继、四面八方不断地起义,这就给人民指出斗争方向,消耗了元朝主力,动摇了元朝统治基础,给后期起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特别是1348年方国珍的初起时牵制住不少军队。

我们现在只谈后一阶段的起义,主要的红巾起义。

一、元末的主要矛盾

元末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有的说是民族矛盾,有的认为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着。我想要弄清元末社会的主要矛盾,首先应当弄清蒙古民族的社会性质。现在简单谈谈。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的阴历五月和八月,在颍州和蕲州先后发生了农民起义,都以红巾为号(《元史》四二《顺帝纪》、《明史》一二二《韩林儿传》,《明史》一二三《陈友谅传》),当时都称之为香军(《明史》一二二,4页)元廷称之为“妖贼”(《元史》二百五《佞臣·吹斯戬传》引元帝诏曰“自至正十一年妖贼窃发”)。

农民散居各地,具体情况不同,剥削程度不同,“要怂恿他们暴动却不容易”。(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钱亦石译本,20页)何以会发动的这样普遍而且不在一个领导之下,我们这应从元末的社会矛盾谈起。

1.蒙古初期的社会性质:迁入长城以前,1213。中外学者存不同看法用1957年卡片 7页(明史专题),各有各的观点和论证。我个人是倾向于:畜牧经济的初期封建制。领主封建。1202年有独用牧地的记载。

2.元代的土地制度

在元代记载中,关于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事实: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片三(红线部分)。

这里面是三种不同情况,也显然是三个阶段:

a.1213年迁到河北后的牧场:领主阶段,牧畜为主兼有农耕,领主与牧民b.1233年迁到河南后的分地:牧畜农耕兼有其他、领主与分民

c.1276年迁到江南后的农田:地主所有、农耕自由、地主与佃户(租田)

由于这种不同,就反应出不同的政治措施和制度。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片3—4。

维持租佃关系,说明阶级矛盾和斗争的继续,实行分地,领主都是蒙古贵族,则阶级压迫的同时还有民族压迫和歧视(蒙古族的制度和汉族的部民亦不平等),而改耕地为牧地,则使农民脱离土地,一定造成民族仇恨。

3.元代人民生活

A.元代的民族歧视

甲、民族的等级

(甲)等级之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同时也照顾到生活习惯用民族来分等级。

(乙)等级之始。在1279年灭宋以后才有,因其中有南人。

《元史》十三,至元二十二年(1285)五月诏称“新附人”;

《元史》十四,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二月“以南人参用”;

《元史》十四,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三月“参用南人”;

据此等级之分在1286年以后。

(丙)为什么分等级?

蒙古进入中原,汉军之力什七八。1261年(元世祖中统二年),以汉人史天泽为中书右丞相。灭宋后还重用过汉人。为什么以前不分而后来要以民族分等级?

①②用1954年卡专题五丙一二

乙、民族等级造成的限制

(甲)蒙汉地位的悬殊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五,乙(甲)2

(乙)文化的相互吸收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五,乙(乙)3

(丙)元代民族问题可注意的几点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十(卡)六,红笔(一)

B.人民的不同身份

甲、乙、丙、丁 用1957年《明史》专题卡九

C.人民的负担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七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元代有民族歧视、民族压迫,也有阶级压迫;有民族矛盾,也有阶级矛盾,而且问题是尖锐的。

我们晓得,“在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总是和阶级问题相联系的,民族问题的实质就是阶级问题,”当然,“不完全是民族问题就等于阶级问题”,因为“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是产生民族压迫,歧视和民族纷争的社会根源。”(汪锋,1959.9.27《人民日报》)所以,“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从来没有某种脱离阶级斗争的单纯的民族运动。”(刘大年,1961.10.22《人民日报》)“在民族斗争中,阶级斗争是以民族斗争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表现了两者的一致性。”(《毛选》一版,503页)因此,我个人意见倾向于元末的社会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的,阶级斗争是以推翻蒙古统治的民族斗争形式而出现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元代各族人民的经验文化交流和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也是当时各族民族关系的另一面,而且是主流。

二、元末农民起义的白莲会 宗教的起源与实质

1.元末起义的白莲会

《元史》四十二《顺帝纪》,至正十一年五月辛亥(〈群雄〉四、五),这和《明史》一二二《韩林儿传》、一二三《陈友谅传》相同。

在《元史》一八六《张桢传》也说:“颍上之寇始结白莲以佛法诱众,终饰威权以兵抗粮。”此外关于妖人妖寇的记载更多。这些记载里提到了“白莲会”,提到了“佛法”,“弥勒佛下生”,“烧香惑众”,“妖术”,等等。

韩山童父祖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附近栾城人,谪到河北省南部邯郸附近的永年;刘福通是安徽西北部颍州(今阜阳)人,徐寿辉是湖北东部大别山西的罗田人,在他们起义以后,“河南及江淮”的人民都“翕然信之”(《元史》四二),何以发展的这么普遍?白莲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宗教,我们可以考察一下。

2.白莲会与弥勒教

(1)白莲会与弥勒教的历史:不是从元末开始的 1954年明史专题卡片(2)弥勒教的教义与经典

(3)弥勒教的活动

3.白莲会与摩尼教

4.白莲会与道教

5.宗教在元末农民起义所起的作用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元末几种宗教各有各的教义与特点。他们从来都不谈现实问题。秘密宗教和宗教一样是人创立的。宗教的理想是社会实际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实践论》282页)就是它们谈社会现实问题,也不可能超越了封建阶级社会以外的更高的理想。那么秘密宗教在元末农民起义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和农民起义有什么关系呢?何以元末起义会由白莲会发动呢?

我想法是:秘密宗教本身并没有反对压迫,推翻统治,建立新理想的明确思想,而其教义的某些个别方面可能反映了人民的某些希翼,给人民以对实际生活某些不满的安慰,因而吸引了人民,人民也就寄托某些希望于秘密宗教,于是秘密宗教成了推翻农民革命的工具,人民只是利用它为号召群众、扩大影响的工具,当农民革命起来之后,领导和指导、组织革命的是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不是秘密宗教的教义,说它能够信奉革命意识,宣扬革命斗争,指导革命行动,估价未免太高了。至少我在它们的经典中、宝卷中没有看到。偶尔一二语,也是极为隐晦,扑朔难定,而且是千分之一二。

三、朱元璋与红巾起义

1.红巾的起义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片十三

(1)红巾何以起于汝、颍、蕲、黄

(2)参加起义的主要力量

(3)红巾以外的起义军与地主武装

2.朱元璋参加起义

(1)朱元璋的成分 用1954年《明史》专题卡片十七至二十三页

(2)朱元璋参加红巾起义

(3)朱元璋的活动

a.1352年参加红巾;

b.1353—1360年,在龙凤旗帜下南进;

c.1361—1365年,与元缓和,与陈友谅斗争;

d.1366年,同时提出反元反白莲教的口号;

e.1367年,最后的民族政策。

太祖的军队是农民,多濠泗、安庆、汴梁、两淮之人;太祖的军费出于太平、宁国、应天、广德、镇江五府人民。

3.朱元璋与革命果实

朱元璋1352年参加起义

1355年郭子兴死,韩林儿建元龙凤,朱元璋用其年号。

1356年朱元璋称吴国公。

1363年陈友谅死。刘福通为张士诚将吕珍所杀。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

1366年韩林儿死,龙凤凡十二年。

1367年朱元璋称吴元年。张士诚死。方国珍降。

1368年朱元璋称帝,改元洪武。北征。

至此元末农民起义以改朝换代而结束。朱元璋利用农民起义作了皇帝。

这算不算篡夺革命果实?

要先看看什么叫篡夺果实。可能各人体会不同,我们找马克思给恩格斯1869.9.25的信作个标准。马举了1848年事为例。享受革命果实的是主教、神甫,未参加革命的一般反动分子。这样说,我个人看法不算,朱元璋亲身参加了起义,参加了斗争,最后完成了推翻蒙古统治的任务,履行了他们的口号。他的称帝和黄巢、李自成一样,不应说是篡夺。只能说是利用了革命。

朱元璋是不是背叛了革命?

这要看怎样理解背叛。要看他们提出来的纲领,谁要脱离开它而是到反面去了,这是背叛。在革命进程中,倒向敌人,出卖革命,这应该是叛变。在革命进程中,故意倒退,破坏革命,这应该是叛变。在革命进程中,经过一次成功后,一部分人满足于既经达到的成就,另一部分人则想继续前进,并提出新的要求。则那些满足于既得成就的人,似乎还不能认为是背叛。只能说他落后。

在革命进程中,革命队伍中,有急进派,有稳健派,当较稳健派重又占得上风,并把最近的成果全部或局部化为乌有,那些稳健派的人似乎不能认为是叛变或背叛。(参看恩格斯《为法兰西阶级斗争》作的导言,人民出版社1960版,6页)

假使这种理解不错的话,朱元璋就不能算作背叛。朱元璋既没有破坏革命、出卖革命,甚至于当时也没有另外一派比他更急进,更能提出更前进的、更适合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新纲领、新要求的人。

朱元璋自己提出来的纲领从“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1358在婺州),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1367讨元檄文),他都实践了。朱元璋最后自己作了皇帝,是热衷于他自己的利益,但在14世纪朱元璋那个时代,他不做皇帝也是另外一个人做皇帝,当时和他争帝位的像陈友谅、张士诚之流远不如他,这一点决不能算作背叛革命的罪行。

朱元璋在革命行动中是否有可以批判的行动呢?也有。

他在1361年,曾与察罕帖木儿通好,1363、1364、1365、1366、1367正月和九月,六次致函扩廓帖木儿修好,在当时红巾队伍中是少见的。不过,他并没有向元廷投降,没有接受元朝的官爵,与张士诚、方国珍不同。他1361年通好察罕,是为了察罕新得了山东,其势甚盛,要知道一下察罕意图;1363年通好扩廓是为了正与陈友谅、张士诚战争,怕乘其后;1364、1365年通好是为了扫荡陈汉内部,且将有事于张士诚,践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要求。1366年函是为了恫吓,以免乘讨张士诚来攻;1367年两函则挑拨之意较多。总之,这七次通信是战略上的暂时措施,与勾结和投降大不相同,而且对整个起义进程是有利的。

1366年朱元璋征张士诚,有檄文(见祝允明野记》及赵可与《孤树裒谈》)。其中攻击弥勒教与汝颍起义,这是不是朱元璋背叛革命自此开始。(用1954《明史》专题卡片三十九〔4〕。)

所以我体会:朱元璋在当时是自愿参加红巾起义的,态度是鲜明的,他是依靠红巾而壮大的,但是他并不笃信白莲教,并不满意后来红巾的政策和办法,所以最后表示出自己的意见。他推翻蒙古贵族政权,试图解决一些土地和吏治问题,可以说是符合了人民的意愿,也实现了他个人的目的。

恢复赵宋。

符合人民愿望的。朱元璋将自己利益与人民利益结合一起。人民利益与他自己利益一致。朱元璋在起义以后,对于恢复生产,提倡生产,增加生产,适当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是作了相当努力的。这对人民是有益的,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

朱元璋的成功由于符合人民意志,得到人民的支援。

朱元璋革命成功对生产、人民生活有一定的改善,是维护了革命果实,而不是掠夺了革命果实。

朱元璋建立政权后是有缺点的,胡蓝之狱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能算是缺点,绝对中央集权在当时是需要的,胡蓝之狱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朱元璋参加起义。

元末农民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双重压迫下,爆发了革命,这是自发的农民运动。

朱元璋出身于雇农家庭,有抗元历史(他的外祖)的家庭,自己做过和尚,经过几年流浪生活,更培养了阶级感情,对于人民的希望、要求是知道的,各种剥削与压迫是亲自尝受过的,他的参加农民革命也是自发而不是自觉,但也不是盲目的、贸然的(没有先进阶级统率一定是自发的)。是适应人民要求的。

朱元璋参加革命前,观望不前,经过考虑而后参加,这是很自然的,不能以此说他对革命信心不强,更不应以此说他投机。

朱元璋起义后的战略与策略,一般说是符合人民意志因而是正当的 ,他初期专向蒙元统治区域求发展,不妨害友军,是符合人民迫切需要蒙元统治的意志的。后期与陈、张斗争,没有给蒙元造成向南发展的机会,在张士诚解决以后,急剧北伐,完成民族革命,也是。

元末土地集中于地主,明太祖将其分之于人民。

朱元璋参加起义时是否认识农民受苦根源在于地主?不可能。所以自发。

朱元璋参加起义的动机

朱元璋革命不彻底亦不妥。

朱元璋成功是由于适合人民群众要求。在历史上起很大作用。认识到人民要求。

朱元璋占据一地总是提倡农业。取消旧法律,颁布新法律。

朱元璋利用旧官吏,利用地主是策略。

朱元璋成功依靠人民力量。

朱元璋不能说是农民革命成功。是胜利不能说失败。

将朱元璋的称帝前后分开来看,是不妥当的,批判一个人要合其一生来看。

朱元璋看到矛盾,解决了矛盾。

革命彻底不彻底的问题。不彻底之说不要。

朱元璋是在全国农民起义爆发后参加的。合于社会发展的。

朱元璋胜利的主观条件:军队纪律严明;战略策略的正确:(1)团结友军(2)利用敌人矛盾(3)消灭敌人,强大自己(4)口号鲜明(5)不作游击战。

弥勒教的作用不能不注意,二者分不开。

得到人民拥护。

渡江后变节换黄旗,是反红巾之初步?不服从领导。

攻大都后对蒙古、色目人的同等待遇的意义。

农民能否建立自己政权?毛主席说只能改朝换代,不能建立农民政权。

恩格斯:生产关系上升问题。

农民转变问题,朱元璋不是投机。

没有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其结果有二:(1)地主篡夺政权(2)农民建立地主政权。

朱元璋反阶级并没有成功,仍建立了地主政权

当时主要矛盾是民族压迫还是阶级压迫 ?

当时人民所感受的压迫,南方与北方是否相同?南方不是没有民族压迫,朱元璋对农民起义的红巾军攻击的原因何在?

朱元璋起义成功的原因,策略的转变,为什么 ?

当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起的作用。政策改变是由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还是由于人民群众的意志?

变节问题:借重韩林儿的势力问题,是变节了?

评价问题:□主义。成功的、比较进步的人物。起过进步作用,完成民族革命,恢复领土。八股取士是错的,称帝以前是部分代表农民利益,称帝后大不同。不能说革命成功,政治上天才。当时的两个任务:(1)恢复生产(2)统一政权

与元妥协问题:反对红巾问题

策略转变不是变节。

朱元璋参加起义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蜕化变节?为了个人野心?不是胡里胡涂的,不是自发的,是有目的的。

朱元璋与刘福通、韩林儿的关系如何?目的何在?

朱元璋与元朝妥协是变节不是?与地主分子、知识分子是变节否?不彻底的起义,也是他的特点。

朱元璋军队纪律好应该怎样认识?

朱元璋绝对中央集权的意义。

朱元璋攻下大都后的民族政策,运用的较好。

朱元璋出身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参加起义的主要因素?还是应由其领导能力来看?(韩世忠反金)朱元璋流浪三年,正好将农民狭隘的缺点克服了。

朱元璋并未全听刘基的话,为救韩林儿。

在阶级社会内无超阶级的个人(刘少奇),有转变是阶级本身决定的。

朱元璋作皇帝后是否应肯定,要看他对生产力有利来看。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朱元璋满足了人民什么要求?恢复生产?推翻蒙元统治?统一汉人政权?要求土地?朱元璋攻下大都的意义。朱元璋成功后的政策。

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为什么失败?

刘——得地不守,旋为元有,人民无法苏息。刘是流寇主义。

陈——只想自己强大,并吞旁人,不分敌友;注意内外发展,忽略与民休息。个人英雄主义。

张——阶级意识还有,但民族意识太差,注意到增加生产而没减轻剥削。保守享受。

朱元璋与扩廓妥协的功罪?

朱意在元军不南下袭其后?主观上是为了自己,而客观上起了元军没有南下的作用。元军南下对革命不利的。这是一个策略。

元军如南下对革命有利无利?

江南的元朝武装要连成一片,对革命有利无利。

假使符合人民意志,旁人会不会成功?

宋代社会经济是发展的吗?

蒙元统治阻碍了生产发展,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参加起义的动机。不称帝的原因——不暴露目标。

有无国际意义、国际影响?比较进步的人物?

明初没有分散割据的事实。

朱元璋变节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野心?是由于与旧官僚士大夫的接近?

朱元璋策略的转变是根据客观发展。必须转变,不能不转变。

朱元璋时没有反元统一战线。

《拿破仑第三政变记》:农民不可能成立农民政权。

与元妥协问题。

其他起义军失败的原因:分裂割据、政策不统一。

元朝民族待遇不平等。

朱元璋主观指挥作用。

白莲教理应谈:人民群众的组织,团结、宣传中心(散布革命种子)。马克思说中国农民起义特点之一。

天灾问题不应强调,导因。

元末起义始自江淮之间,不仅仅是灾旱。

知识来源(朱元璋的)革命目的性明确坚决,与流浪生活有关。

人心向背问题,应强调。

朱元璋是民族英雄又是好皇帝。另有人不赞成他是民族英雄,也有人同意。

自觉问题:应该是自发的。

政策上的休养生息是否主观要作不可知,而客观上有此效果。

朱元璋不好大喜功向外扩张的原因。汉唐难远略的客观原因。匈奴、突厥。

统一中国问题。

作皇帝问题。条件限制。

民族矛盾强于阶级矛盾问题。

朱元璋的策略问题反映在军事政治方面都看出他□□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前期是民族矛盾,元打垮后才是阶级矛盾。

刘福通已把元朝军队打垮的差不多了。

朱元璋很早就变节了,他家庭虽是雇农出身,但他流浪时已接近地主,以和尚讨饭,其成分已不是农民。他不像一般农民的希望好皇帝,而自己想作皇帝。假使为民,何不参加地主武装?不称帝原因?

自来农民起义的领导都不是纯粹农民,朱元璋也不是,至少受封建意识很深。

个人野心发的很早。要是农民,从淳朴本质看不应不协助友军而只保存自己实力,因此早变节,与农民不一致。

不能说朱元璋为了抗元而牺牲自己。朱元璋对革命贡献不大。

客观效果:不问动机,而效果总是好的。

历史条件。历史主义。

从小想作皇帝问题。

朱元璋虽然作了皇帝,不妨其为民族英雄。朱元璋纵然不是雇农,总不会是剥削阶级。离开农民不能有成就,有成功绝不是离开农民军。

出身问题。流浪问题。活动问题。社会影响。一方面利用地主分子意见,一方面利用农民起义。

明初经济政策估价。

目的在巩固自己政权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明初的生产发展有一定作用。

生产力解放在明初起一定作用。

明初经济政策是否解决了根本问题。

朱元璋应肯定,不应否定。推翻元朝,提倡社会发展,客观主观都有关系。

朱的成功与生长地点有关,如生长在新疆,绝不可能。

朱是不是民族英难?朱以农民起义,何以作皇帝?

朱元璋起义性质及其转变后政策,贫农出身,不是雇农。

朱元璋称帝后始背叛农民阶级:(1)没有解决土地问题;(2)封建等级制。

农民起义不会获得胜利。生产力低,农民成功必致阶级分化,作皇帝就是分化。

应从朱的出身考察其是否背叛,自觉自发问题,从经济上看与从政治看有无不同。

政治制度是否由社会需要而决定:80%应肯定;局限性与地主有拉拢,极端集权制,分封制。

朱有没有满足人民要求?应肯定。

农民要求好皇帝并带来一个好世道。

参加农民起义的动机,官逼民反。

讨张士诚时与地主妥协是一个最好策略。说法不恰当,实在是背叛。他的背叛是逐步发展的,不是得政权才背叛的。随着革命发展而转变。

广大人民的意志是主要的。历史观点(农民革命没有出路),农民阶级性(封建阶级复杂),农民思想。

朱元璋发展很顺利,思想上作皇上之意早在到定远时已有;接触儒家思想很早;思想上随地位提高而有不同。

加强中央集权有一定积极作用、进步作用。

否定中有肯定面,肯定中有否定面,评定人物应如此。

叛变革命应往前推,其原因由于历史局限性。周围地主阶级的影响。朱元璋是农民,所领导者也是农民,是小生产者而不能变更经济基础;也是小私有者变了皇帝,同时转变了本质。

十、1959年4月12日在天津师范学院“中国历史分期问题”演讲提纲

1959.4.12在天津师范学院报告

(一)历史分期的标准

1.分期的意义与必要

2.分期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3.分期的具体标准

a.几种不完整的分期方法

b.一般标准

(二)中国历史分期的争论

1.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三种意见

2.资本主义萌芽的三派十三家说法

3.封建社会内部分期的四类十四种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编写中国通史分期概要

1.分期概要

2.讨论中的问题

3.商榷的意见

(一)历史分期的基础 分期也是两条路线斗争

历史分期的对象是人类不断地斗争活动的具体经过,而分期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资产阶级学者、帝国主义御用学者他们不认识真理,不知道分期的重要、分期的意义,所以他们反对分期,实质是反对社会发展规律。反对共产主义,妄想为资产阶级的“永恒”服务。

又有的学者有意不用生产方式来划分,换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分期法,什么选举时期、辟举时期,其目的也是在混淆视听,间接反对马列主义。

又有的虽然也谈历史分期,但是有意的用生产工具来划分,不承认奴隶社会的存在,像右派分子雷海宗,其目的也是反马列主义。

对这些思想我们必须展开无情斗争。

我们主张厚今薄古,是反对颂古非今,反对只注意古代不注意近代,只注重史料不注意理论。

“主席从来认为必须注意三个方面,那就是‘理论、历史、现状’。”“理论、历史、现状是相结合的。”“历史知识少、理论少,对事物的理解就不能丰富,不能概括,不能计较,故对思想领域很狭窄。”(周扬在《中国史提纲》座谈会发言)

我们研究历史分期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毛主席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曾经讲到过‘才、学、识’的问题,识就是观点、立场、方法。”“以识为主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好传统。”

“分期问题也是‘识’的问题,也就是判断的问题,一定要有判断。有人以为把马列主义的公式一套就算有了思想性,以我看,应该以对材料的观察的结果做出马列主义的判断,否则‘识’就太容易了。所以我们强调‘识’。”“马列主义不是教条,要有创造性;我们讲‘思想挂帅’”……(会上周扬发言)

(二)历史分期的具体标准

我们既然知道分期是“识”的问题,必须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那么马列主义的分期标准是什么呢?

在这方面苏联和中国因为讨论久了,都有不少的精辟经验。我想先谈一下几种不觉醒的、片面的、必须防止的看法:庸俗化,当然更不可把历史唯物论观念简单化,或是粗暴的比拟。(尤金文)

一、不要只从抽象的原理出发而陷入教条主义。(另见)

二、不要只从地租形态着眼而陷入经济唯物主义(经济史观)。(见《历史问题译丛》1953年二本)经济唯物论否认观念在社会发展中的组织和改造作用,否认民众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积极的和创造的作用。(尤金:《论人物在历史上作用》,见华北大学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64页)或只注意经济的作用。马列主义承认经济对历史的最后作用和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还应该注意一切上层建筑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反作用,不承认这些是错误的,经济史观就不承认。(周扬,1961.8.18)

三、不要过分单纯地强调生产关系作为两个社会形态区别的关键,为了完整地、全面地区别两个相连的社会形态,还必须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即生产方式中去寻找。(王忍之等:《教学与研究》,1955年第3期)

四、只凭生产方式发展的阶段来划分历史时期也是不全面不确切的,还要同时注意考虑到上层建筑中,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生的本质的变化。(另纸)特别是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它促使自己的基础得到巩固与发展。

五、历史上重大变化的事件,不是在各处同时爆发或出现,就要找出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作为分界线,而阶级斗争是关键性事件中最重要者。(科斯明斯基:《中世纪史》)

因此我们必须注意下列的发展,作为分期的标准:生产方式、意识形态、阶级斗争、国家制度,加上外来因素。(《历史研究》,1957年3期84页)

因此,“应该拿那在历史生活进程上,发生重大影响的革命的阶级斗争之极端重要的表现,来作为各个时期彼此间的分界线”。(中华书局:《苏联历史分期问题讨论》,115页)

我们觉得: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历史是生产发展史,是生产方式发展史。全部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史。

因此,分期标准应该:

一、人类历史应该以五种生产方式的发展划分时代;

二、每一发展时代应按其具体发展情况区分几个段落,或是分为形成、繁荣、没落三个阶段,或者不是,二个、四个都可以;

三、每个阶段中按其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关键性事件,分为几个时期。这些时期应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键事件(应和经济、政治、文化全有关系的事件)可以是农民起义,也可以不是。

所以具体的标准是:以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为主要根据,以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斗争或重大事件为界标;既考虑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具体分析中国的特点。

当然,在具体分期运用上,还太抽象。

目前在中国封建社会分期问题讨论中有五种不同标准。(史绍宾文)

史绍宾:《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分期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1960.10.18七版):以阶级斗争的发展变化作为标准的分期;以生产方式为基础、阶级斗争为线索作为标准的分期(天挺案:在此条下有“另外”一段,指的是南开大学旧日分法);以生产关系的变更和发展作为标准的分期;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化作为标准的分期;以封建国家政权的发展变化作为标准的分期。

“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以及深刻反映这种矛盾的阶级斗争。从这些矛盾的变化发展,揭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应该更深入地探讨各阶段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阐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在过去的讨论中,有的仅一般地论述分期问题,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概括不够;有的仅根据某一单纯的经济现象或政治现象来划分阶段,不注意辨证地考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有的在研究分期问题时,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按王朝兴衰分期的观点的影响。对于这些缺点,都需要在今后讨论中加以克服。”

(三)对中国封建社会分期几种说法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生产方式发展为基础,这是根本一致的,在这个前提下:

一、以时间(朝代)为主,以国内政治的统一为线索,以朝代为断限。分三期——1.范文澜(另见)2.中国历史?(另见)3.苏联专家别列洛莫夫:(1)战国到西汉(2)东汉到隋末(3)隋末到鸦片战争4.(1)战国到西汉(2)东汉到隋唐(3)北宋到明清5.(1)战国到东汉(2)魏晋到五代(3)北宋到明清。

二、以事件为主。1.以国内巨大变化震撼整个社会的事件为区分。——以安史之乱为分界2.以国内上层建筑的突出反映为区分。——两税法及一条鞭(贺昌群在中国通史座谈会发言)。

两税法以前 ——780

两税法至一条鞭 780—1581 约802年

一条鞭以后1581—1840 约260年

漆侠言白寿彝及北师大主此说。1959.1.18言之。

三、以国内阶级斗争为区分——

1.以农民战争划分:二黄分期说。黄巾与黄巢

黄巾起义以前 —184

黄巾起义至黄巢起义 84—884约700年

黄巢起义以后

884—1840

约957年

余很早听说此为郭沫若先生之说,去年在京曾以询侯外庐、尹达两同志,未能答。日前漆侠言不知郭老有此说,而以是为天津师大诸人所创,与余所知正相反,疑莫能明。津师大有专文,不详录,余初以为是广郭老之说也。

2.以国内阶级斗争为主而兼注意到国内民族矛盾(政治上不平等所引的)。以隋末、元末农民起义为区分。

春秋战国至隋末农民起义 —611

隋末农民起义至元末农民起义 611—1351约741年

元末农民起义至鸦片战争1351—1840约490年

此说1958年暑假天津师范学院周乾溁先生向余言之。

3.我们1958年的意见:以阶级斗争为主,结合经济发展,和民族矛盾。分四段:

战国至黄巾起义 前475—184 约660年 形成

黄巾起义至黄巢起义184—884 约700年 扩展

黄巢起义至元末农民起义885—1368 约484年 高度发展

元末起义至鸦片战争1368—1840 约473年 晚期

以上是1958年夏的意见,1959年三月又改为:

封建社会形成期:初税亩至黄巾起义结束 前594—221 815年

(1)形成:初税亩至秦统一(2)确立:秦统一至黄巾

封建社会发展期:黄巾起义结束至红巾起义结束 221—1368 1148年发展(1)黄巾至隋统一(2)隋统一至北宋末高度发展

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红巾起义结束至鸦片战争 1368—1840 473年高度发展(1)北宋末至红巾(2)明清 螺旋型

4.以阶级斗争结合封建剥削为区分

封建社会初期(前五世纪至三世纪初)

封建社会成长时期(三世纪初至八世纪中)

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八世纪中至十六世纪初)

封建社会末期(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

以黄巾、两税法、一条鞭为分界 北京师大

5.阶级斗争结合经济发展重大事件,以生产方式发展规律为主要根据,以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斗争或重大事件为界标。

四、综合的分期,结合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文化思想等等综合标准的区划历史。

1.以唐为分界线。

去年晤侯外庐先生略告其意,尚不详知。

2.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通史》以隋为分界线,另见。

(四)范老论中国史分期

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说明:“一,修订本《中国通史简编》分为四编。第一编:远古至秦统一;第二编:秦至隋统一;第三编:隋至元末;第四编:明清(鸦片战争前)。”

又第二编说明:“本编起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讫公元589年隋灭陈,相当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前段。”

又:“每一个统治全国的朝代,政治上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按朝代来叙史事,是有便利处的。”

案:据此,范老是以朝代为分期断限的。以国内政治统一为线索的。

范老分中国封建社会为三段:

封建社会前期 西周春秋战国 前1066(?)—前221 约846年

中期前段 秦至隋统一 前221—589 810年

中期后段 隋至元末589—1368 780年

后期 明清(鸦片战争前)1368—1840 473年

(五)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通史分期

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 50万年前—5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 5、6千年前

奴隶社会(夏至春秋) 公元前2033年—公元前475年

封建社会初期(春秋末至秦统一)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封建社会中期前段(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

封建社会中期后段(隋至元) 公元589—1368年

封建社会末期(明至清) 公元1368—1840年

(六)历史分期的重要性与主要原则

苏联《历史问题》编辑部:《关于苏维埃社会史分期问题》1956年6期,译文见《史学译丛》1956年第6期,137—145页。

“没有科学的分期,就不可能正确地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确定的关于社会经济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总和的这一概念,对于历史成为科学是具有巨大意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给人类社会史分期提供了唯一正确的科学基础。苏联历史学家就是遵循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并概括具体的历史材料,来确定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期的。”(137页)

“И.Б.别尔辛和M.H.金建议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作为分期的唯一原则。毫无疑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各阶段对于确定整个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来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但是,正如许多参加争论的人所正确指出的,在划分整个历史过程的时候,不仅应当考虑到具有基础性质的各种现象,也应当注意到上层建筑性质的各种现象。苏维埃社会历史的基本时代与时期,应该按照社会主义建设与向共产主义逐渐过渡的客观进程以及这一过程的特点来划分。社会主义社会与所有其他社会形态一样,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及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总和……”(138页)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由基础产生的上层建筑,尤其是国家这个上层建筑,是起着积极作用的:它促使自己的基础得到巩固与发展。”(139页)

“在对苏维埃社会史进行分期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国家生活中的这样一些现象,如苏维埃国家不得不进行的一些战争。战争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根本不相容的。国内战争也好,伟大的卫国战争也好,都是从外面强加到苏维埃国家头上来的,绝不是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或苏维埃国家的政策中产生出来的。但是它们构成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共产主义建设的进程起了一定的影响。显然,在对苏维埃社会历史进行分期时,各次战争(1918—1920年与1941—1945年)是必须予以估计的。”(140页)

“历史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灵活的。社会发展的各阶段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着的……问题在于要正确地断定究竟那些进程占主导地位并构成了该时期的实质。”(140页)

《关于苏共历史的分期问题》(苏联,阿·科斯金著,见《学习译丛》1959年第4期):

“要科学的阐述苏共历史,就必须创造性地探讨党史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特别是分期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对过去事件的正确分期乃是历史主义原则——苏维埃史学的极重要的原则——的最鲜明的表现之一。

苏共历史的正确分期意义首先在于:这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反映共产党的革命改造活动,有助于从党的有规律的前进的发展中来表明党的历史……”(79页)反映劳动人民的斗争活动,从人类有规律的前进的发展中来表明劳动人民历史。

“由此可见,苏共历史的分期并不是过去的事实和事件的简单的年代表。这种分期要估计到党的生活中的各个现象之间的深刻联系,要以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为依据。同时,它的任务是确定党的斗争的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之间的年代界限,确定它们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因此,这种分期能帮助我们以具体历史的观点来阐述过去;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阐明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的活动和特点”。(79页)

1959.3.5

(七)科斯敏斯基论中世纪史分期

(苏联)科斯敏斯基:《中世纪史》引论

“这样,由于奴隶和隶农起义及‘蛮族’入侵的结果而发生的奴隶制度的灭亡是人类史中封建农奴时代的开端。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结构。这一切都决定了作为封建结构统治时代的中世纪的年代范围。可是奴隶的革命起义和资产阶级革命都不是在各处同时爆发。因此,要用在建立和消灭封建生产方式上有决定意义的事件,作为中世纪的开端和终结。这种可以作为封建时代开端的事件,就是奴隶制罗马帝国的灭亡(5—7世纪),作为封建时代终结的事件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11—12页)

“封建农奴制度在欧洲存在了一千多年。在其发展过程中,它先后经过了以生产力的发展及伴随着这种发展而产生的欧洲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为转移的三个基本阶段。因此,中世纪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早期中世纪……(以上12页)……这一时大约开始于第五世纪,结束于十一世纪。(2)封建制度发达时期十一至十五世纪是这一时期的年代范围。(3)晚期中世纪这一时期的年代范围是从十五世纪末叶到十七世纪中叶。奠定近代基础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它的结束。”(13—14页)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

(八)马克思列宁论社会发展阶段

列宁《卡尔·马克思》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社会底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和它们向来在其中发展的那些现存生产关系,或不过是现存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的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于是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物中也就会或迟或速地发生变革,大体说来,亚洲生产方式、古代生产方式、封建生产方式以及现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可以看成为社会经济形态发展中的几个演进时代。”(参看马克思在一八六六年七月七日致恩格斯的信中所作的简略定义:“我们的认定生产资料决定劳动组织的理论”)(前面括弧是列宁原来加的。见《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24—25页)

据此,社会发展阶段的区分应该以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革为根据,特别是以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为根据。斯大林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引用这段话,还多引了几句,如下(上面我抄的比列宁原引的还少几句):

“无论那一个社会形态,当它所给以充分发展余地的那一切生产力还没有展开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当它所借以存在的那些物质条件还没有在旧社会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下略)”(《联共〔布〕党史》,165页)

斯大林认为生产的变更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更和发展,生产工具的变更和发展上开始(《党史》,154页)。因此,只谈生产关系似不完整。但马克思上面这段话内又谈到经济基础,而基础又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如何解释?

上面列宁所加括弧中的引文,见《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三卷,392页。译文略有不同,如下:

“(上面谈拿破仑所用武器)劳动的组织取决于生产资料——我们这种理论还有什么比此项屠杀人类的工业证明得更辉煌灿烂呢?(下面谈请恩格斯写文章)”

则又特别着重于生产资料,据斯大林解释,生产资料包括土地、森林、水流、矿源、原料、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交通联络工具等等。(《联共〔布〕党史》155页)

1960.10.25

(九)历史分期的原则 同时考虑上层建筑与各民族关系

1955年苏联讨论苏联社会史分期问题,“在关于社会史分期的原则问题上,许多参加讨论的人认为只凭生产方式发展的阶段来划分历史时期是不全面和不确切的。划分社会史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上层建筑中,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生的本质的变化”。(《史学译丛》1955年第12期报道,92页)

潘菲洛娃、恩菲莫夫(二人均莫斯科大学):“我们认为,如果不估计到其他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因素,就不能确定历史时期的界限。”(《史学译丛》1955年第5期,117—118页)

维林斯基(萨拉托夫法律学院):“我们认为,苏维埃社会史的各个阶段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特点,根据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和配置的特点,以及阶级斗争的性质来划分年限。最后,苏维埃社会史的分期还应当以基础的相应变化所引起的国家—法律上层建筑中的那些变化为依据。”(《史学译丛》1955年第5期,119—120页)

波里索夫:“社会史的分期基本上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完成的阶段,即不仅要考察基础方面的现象,而且还要考察上层建筑方面的现象……”(《学习译丛》1955年第7期,81页)

达尼洛夫:“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由许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同的现象的相互作用构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和民族发展中的转捩点,在时间上的不吻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决不能把政治上层建筑史的分期机械地搬用到——例如——国民经济史上来。”(《学习译丛》1955年第7期,81页)

(十)历史分期应该估计到各次战争的影响

《关于苏维埃社会史分期问题》 《历史研究》编辑部

见《史学译丛》1956年第6期140页

(十一)巴什可夫论按主要发展阶段分期

《俄国经济思想史》编者、通讯院士巴什可夫说:“在我们的书中,作为分期的基础的是把历史发展过程分为社会经济结构,而在每一结构的限度内再划分主要的发展阶段。”(《学习译丛》1958年第3期,77页)

(十二)苏联经济史学者论历史分期 不应从抽象原理出发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1958春(或57年冬)讨论了《俄国经济思想史》第一卷第一分册。其间涉及俄国经济思想史分期问题,但发言者不多。

“波良斯基认为研究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应该将封建主义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发生时期、发展时期、瓦解和危机时期。查戈洛夫不同意波良斯基对分期问题的批评,他认为波良斯基提出的分期法是从‘发生、发展、瓦解’这三个抽象的原理出发的。”(《学习译丛》1958年第3期,76—77页)

(十三)党史与通史的阐述有所不同

(苏联)阿·柯斯金:《关于苏共历史的分期问题》(见《学习译丛》1957年第4期,81页左栏)

(十四)哲学史分期

《哲学史导言》,勃·凯德洛夫、莫·约夫楚克、莫·邓尼克(见《学习译丛》1957年第9期,7—15页)

“哲学是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上层建筑是以它的经济基础的改变为转移的,因此哲学史的分期首先要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史来划分。每一次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引起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会使新的上层建筑代替旧的上层建筑(其中也包括各种哲学观点)。”(8页)

(十五)国家历史分期不能仅用“主要环节”的原则

И.Б.别尔辛,M.H.金:《论苏维埃社会史的分期》(见《史学译丛》1955年第3期,53—66页):

“……(上面引党史标题)…这些‘主要环节’反映了国家的客观需要,而以党的总任务为根据,即保证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因此,根据某一时期被提到首位的‘主要环节’来划分党的历史时期,也是完全合乎规律的。

“但是,对于国家历史的分期,仅用‘主要环节’的原则是不够的。基本上,国家历史的分期应当以生产方式发展的每一完成阶段为依据。”(55页)

“苏维埃社会史首先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胜利和发展的历史。因此,它的基本阶段的拟定,首先应当与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相符合,与这一过程在这一那一时期内的特点相符合。”(56页)

案:两氏主张苏维埃社会史的分期与《党史》的分期有所不同,讨论中驳难之者与同意之者均不少。

(十六)以内部事件和内部过程作分期基础

1955年十一月至1956年三月,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进行了东方史分期问题的讨论,学术委员会历史部主席G.H.扎霍捷尔在总结发言中说:“比较正确的是应当以内部事件和内部过程来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分期的基础。”(《东方国家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见《史学译丛》1956年第6期,165页。)

(十七)苏联历史家对社会分期的意见

在1955年11月至1956年3月,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讨论东方国家历史分期问题时,扎霍捷尔总结中提到:“比较正确的是应当以内部事件和内部过程来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分期的基础。”(《史学译丛》1956年第6期,165页)

在另一处谈及,以地租形态作分期标准,是经济唯物论。待查。

十一、谈如何编写中国史讲义

一、为什么再写一部 首先要肯定去年(1958)暑假与师大同编讲义的共识(1、三结合;2、大协作;3、理论联系实际);1.为青年同志实践提供园地2.可以从头到尾彻底讨论3.为去年我们搞的大纲作审定。

二、怎样要求

三、怎样分段

第四章怎样来写

(一)历史编写的基本要求

根据1934,5,16联共(布)中央决议(这个决议主要是根据斯大林、日丹诺夫、基洛夫的意见):

“按照历史年代的次序讲述历史事件,且使学生必须牢固地记忆着一些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和年代月日等,这是学生们能够切实领悟历史课程之决定条件。只有这样的历史教程,才能保证学生们所必需的历史教材之①易于理解性、②明确性和③具体性。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正确的分析和正确的总结历史事件(这都是使学生对历史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才有可能。”(《马恩列斯思想方法论》,解放社版,336页)

“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认为苏联各学校中底历史教授作得不能满意。教科书及教授本身,都带着抽象的和公式的性质,提供给学生们一些社会经济形态的抽象定义,而①不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和②依照年代的次序,③讲述最重要的事件和事实,以及④历史人物的特点等以教授本国史;这样就以抽象的社会学的规式,代替了本国历史之有系统的讲述。”(335页)

(二)郭老论编写《中国通史》七原则

去年九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座谈编写《中国通史》,郭沫若先生有七点指示,曾托人寻求未得。顷见中华书局内部刊物《古籍整理出版动态》第二期(1958,12,31出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提出编写。〈中国历史〉的七个指导思想》一文,即郭老原件也,但未标郭老名氏,亟录之。

案:一九五九年一日二十一日感冒痊愈中。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为了帮助干部系统地了解祖国历史,计划编写一部‘中国历史’。他们提出了编写这部书的七个指导思想,这七个指导思想是:

“一、祖国的历史是一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也正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艰苦创造的历史,留下极其丰富而多彩的业绩,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历史实际,描绘出这种长期斗争的图景,从而培养干部的劳动观点和阶级观点。

“二、祖国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长期矛盾与发展的历史,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具体的历史实际,写出祖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确切说明各阶级社会性质及其转化的具体过程,从而给干部以历史的、发展的观念。

“三、祖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的历史。因此,必须注意各族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资产阶级史学所制造的大汉族主义必须清除,同时亦应批判地方民族主义的倾向。历代反动统治者在各族间所造成的历史纠纷和隔阂,长期影响各民族间的团结,应当揭露历史记载中的偏见,作出正确的评价,以便吸取历史教训,加强并巩固祖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团结。

“四、祖国历史发展中,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权、法律,有丰富的内容,应当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根据历史实际,描绘出其发展的具体进程。

“五、在祖国历史中,哲学、科学、宗教、文艺等思想斗争和发展都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反映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趋势,并起着它的反作用,应当以适当的篇幅予以叙述。

“六、编写祖国历史时,应当和世界历史联系起来,注意到世界史的某些重大变化,以便于说明中国历史在世界史上的地位。

“七、国内外一切资产阶级学者和修正主义的错误观点,应予以彻底批判。”

(这个材料是供讨论参政用的,属于草稿性质,并非定案。)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七日

(三)南开大学历史系编写讲义原则

1958年9月4日总支书记李云飞谈:

一、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为政治、生产服务;

二、厚今薄古、理论联系实际,反对厚古薄今,同学鸣放中所提问题必须突破;

三、以毛主席思想为纲,用马列主义观点、立场、方法深刻分析,观点与材料统一;

四、加强科学性、系统性、党性,严格批判资产阶级唯心史观;

五、认真整理反映劳动人民的史料,对旧史料要批判,去伪存真;

六、用马列主义观点、方法整理史料,反对史料堆积,帝王将相;

七、分类编辑史料,要求明确、系统、真实。

(四)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世界通史的原则

编写世界通史的六条基本原则: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阐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国特点,反对堆积史料淹没规律;

二、以劳动人民为主体,阶级斗争为红线,反对夸大帝王将相的个人作用;

三、古为今用,强调为当前政治斗争服务,反对客观主义脱离政治;

四、恢复亚非和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历史地位,反对西欧中心论;

五、认真学习苏联和国内外最新科学成就;

六、批判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史学观点。

(1959年3月1日《光明日报》二版)

此为历史系三年级党支部所提出。前四条有正面有反对面,提法很好,但五六两条只说一面,不如两条合而为一。

毛主席说中国经历了五个生产方式;

毛主席对社会分期的标准。784 三种矛盾;

毛主席对社会内部分期的标准——注意各阶段中特点。780、778、777、775

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774

毛主席对分期的观点指示:

历史暂时走回头路是可能的。270

抗日战争自“九一八”起,发生了大变化。249

“抗日战争……还是1931年就开始了。”1057

农民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595

(五)天津师大编写大纲的主要精神

1.贯彻马列思想原则,特别是毛主席论著

2.体现理论联系实际

3.厚今薄古

4.克服教改,揭发出资观点

5.表现战斗性

6.打破帝王将相,王朝中心

7.包括科学的成果史料与观点统一

8.党性、阶级性、政性

与旧大纲不同之处:1.打破旧框,明确要求;2.分期不同,以生产方式分不以工具分,以阶级斗争分;3.劳动人民是历史主人(起义特点作用);4.批判资思想;5.详后略前;6.少数族史料多一些。

存在的问题:

1.分量过重2.各章目的不全3.还没打破旧框4.劳动人民、少数族仍不够5.史料与史观未统一6.子目系统不尽科学,内容过多过细。

如何反映出分期的精神,发展的规律?

如何前后联系,作科学的比较,突出矛盾转变?

如何通过朝代反映时代而不要太突出朝代?

(六)教科书编写字数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九:

“因此,需要一本能成为……革命青年的必读的教科书(政治经济学)。它的篇幅不应太大,因为篇幅太大的教科书不能作为必读书,而且很难把它领会、掌握。但是它应当包含有关我国经济以及资本主义和殖地体系的经济的一切基本东西。”(人民出版社中文版,41页)

“我们需要一本五百页至多不超过六百页的教科书,这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读书……”(同上,41页)

案:《联共党史》俄文版约350页,译成中文约450页;中文约多于俄文30%。俄文版500页译成中文约当650页,每页以750字计,约计48万言。

案:《联共党史》凡31万5千字(中文版)。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492000字;范老《中国通史简编》凡1013000字;尚钺《中国历史纲要》296000字;郭老领导的《中国历史》,闻为100万字,古代部分占40万字。我们暑假时预计古代写40万字,暑假与天津师大合作亦订古代40万字。当然字数越少,越难写,要求概括性越高。

(七)历史编写要求 内容的文字

是中国历史而不是汉族史。参考斯大林、日丹诺夫、基洛夫对苏联史教科书意见。

不要充满了各种陈腐的、五花八门的断语。如说:“尼古拉第一的警察恐怖”,“新制度”(要具体,如资本主义指导比新制度好)。

避免玩弄“字眼”,如说“十八世纪老封建主的胜利”,而没有交代新的封建主又是什么。

文字要整洁通顺。

避免过多的用“时代”这种字样,如“执政府时代”。

少用文学的词句去叙述,而要确切地,显著地,简明地指出具体事实(352页)。

(八)中国科学院中国通史大纲讨论发言记略

王玉哲:奴隶社会上限在盘庚迁殷,下限在商亡。西周封建开始。但拥护郭老意见。同意十个问题的第一、第二的意见。郭老未提农村公社,亦未言中国有。郭老承认井田,其看法公田、私田皆贵族所有,公田为帝室所给,私田为贵族自己扩大的,绝非公有之农村公社。二条言奴隶过渡到封建问题,按郭老说就是可以的,但大纲中未体现出来。这是大变化,必须明确指出。应指出尖锐阶级斗争。奴隶起义,国人不是奴隶。大纲中所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前后不同,与范老之说相同,未体现出过渡期间的尖锐斗争。国人说法亦不好,应该说一部分如此而大部分不然,是氏族成员。土地国有问题。大纲指出战国以后已非国有,我同意。土地国有应该是土地完全由国家控制。战国以后也不是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说王权之大,不是国有制,我们看让土地、换土地的记载史料很多,甲骨文中亦有。

袁华英同学:分期标准问题应说明确。古人记载有乌托邦现象。井田也是。没有奴隶起义也可到封建社会。土地问题国有制不是经常的而是地主所有制。剥削问题中提法可商。实物与劳役是并行的,不是主与辅问题。劳役不轻,以依附关系为中心。中国封建社会无货币地租。解放以后如此,以前应更是如此。文化只谈过去发展部分而不谈后来的落后,不全面,应从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找原因。民族问题过去支离破碎,无系统,应纠正。有的民族忽而出现忽而不见,应说其原因,意识形态应将封建道德宗法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影响说明。中央集权的解释应修改。

杨翼骧:具体的要求:(1)奴隶社会有分期,封建社会前后期,没有概括出它的特点;马鞍形的具体说明应指出,并应按马鞍形分期,前后期不是马鞍形。(2)具体段落的划分应说明;按文化划分有七段,秦汉一段与初期的年代又不合。也不是以农民起义为划分。标准要一致。(3)民族问题不明确;秦汉时不仅汉族,少数族已成为民族,理由未说。(4)每章标准体例不一致,没有规律。封建后期朝代太详细。(5)“文化”标准不一致。(6)在标题中,看不出社会发展线索,不明确也不恰当。没有联续。7—10章对社会发展特点未指出。12章文字应斟酌,是整个封建社会还是明朝不明确。(7)标题提法结论应在书前说明。

周乾溁(师院教师):封建社会分期不明确,农民起义是很好标帜,反映阶级情况有其特点。阶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反映。其分法可以秦汉向前发展,南北朝上至两汉土地所有制是豪族掌握没有改革,屯田、占田、均田是在大量荒田存在情况下实行的,而对豪族经济摧毁是隋末农民起义,这是一段;唐是封建经济繁盛阶段,逐渐向庄园发展,资成分开始孕育;元为落后民族统治中国,元末农民起义又将其摧毁;明代恢复到中叶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封建分三期:由战国至隋末,隋末至元末,元末至鸦片战争。历史博物馆以战国为一期亦可。

范伦同学:分期是大问题。井田破坏是否体现奴隶劳动瓦解。“初税亩”不能表现封建生产萌芽。三家分晋目的是什么?分别扩大控制小奴隶主,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能否改变生产关系?封建内部分期的隋末起义为界限是对的。

杨志玖:封建以隋末农民起义为界限分前后期。(1)以农民起义为划分标准(2)隋和前有所不同,豪族势力减轻,由于农民斗争的结果;依附关系减轻;土地私有性越来越强;奴隶残余减低;奴隶得到解放,当然还有奴隶;庸是新东西;唐沿袭隋但内容有所不同;(3)唐后期一章如何讲,安史以后南方经济未停滞,是否由藩镇、外族战争的影响,庄田制应该是进步的不是停滞的。到什么时发展的?宋?

唐:西周说。豪强经济消减不应该由暴力把它消减,而是生产发展结果。

《史记·六国表》始周元王元年(前476);

《春秋经》;

《六国表》赵、韩、魏三家与智均分范、中行地在定王十五年(前454);

《六国表》赵襄子败智伯与魏韩三分其地在定王十六年(前453);

《六国表》魏、韩、赵始列为诸侯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范老《通史》战国始此。

二编 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约公元前五世纪

一章 中国奴隶制的产生(夏、商前期) 约公元前二十世纪——约公

元前十四世纪

二章 商和西周的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约公元前八世纪

三章 中国奴隶社会的逐步瓦解(春秋) 约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476年

三编 封建社会前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一章 封建社会的形成 公元前475—前221年

二章 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帝国

三章 巩固强盛的西汉帝国

四章 豪强大族的发展和封建割据因素的增长,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

五章 前二世纪至二世纪的少数民族

六章 前二世纪至二世纪的文化

七章 前二世纪至二世纪的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

八章 封建割据和短期统一

九章 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和

十章 四至六世纪南方的社会经济

十一章 五至六世纪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十二章 三至六世纪的文化

四编 封建社会后期 公元589年——1839年(隋统一至鸦片战争)

一章 统一南北的隋帝国

二章 唐前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三章 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停滞 唐末农民战争

四章 七至九世纪的少数民族

五章 七至九世纪的文化

六章 七至九世纪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七章 辽五代十国北宋西夏

八章 南宋和金的对峙

九章 蒙古族的兴起 军事封建的元帝国

十章 辽五代宋夏金元的文化

十一章 红巾军反元大起义 明帝国初年社会生产的发展(1351—1435)

十二章 明封建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1436—1581)

十三章 满洲的兴起和明末社会的危机(1581—1635)

十四章 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的文化

十五章 明末农民大起义和清帝国的建立

十六章 清中叶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人民联系的加强

十七章 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和乾隆晚年以后的中外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