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刘备二人,毕竟是非凡的人物。孙权能在战胜以后,反而向被他打败的刘备求和;刘备于报仇报不成功以后,慨然面对现实,接受孙权的言归于好的建议。这两位均可以称为“知过能改”,值得我们赞叹。

双方互相派遣的使者,孙权所派的郑泉与刘备所派的宗玮、费祎,也都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外交人才,非清朝以来的若干只会向洋人胁肩谄笑,满口“也是”的“西崽官僚”可比(西崽是上海人用来称呼洋人所雇用的中国仆役的名词)。

刘备去世,阿斗刘禅嗣位,诸葛亮主持成都的汉朝朝廷,决心把蜀、吴之间的和平,进一步发展为攻守同盟,于是派遣了邓芝作“大使”前往建业。孙权派一位官居辅义中郎将的张温来答聘。诸葛亮于是又派邓芝再度去建业,算是“答聘的答聘”。

在邓芝前往建业以前,刘备或诸葛亮曾经派了两位不甚称职的人去过:丁宏、阴化。孙权在写给诸葛亮的信里说:“丁宏掞张,阴化不尽。”孙权对邓芝却十分欣赏;他告诉诸葛亮:“和合二国,惟有邓芝。”

邓芝是南阳郡新野县人,光武帝好友兼功臣邓禹的苗裔,眼见天下大乱,选择了益州作为安身立命之地,作了刘璋的部下的部下的部下,在蜀郡郫县当一名所谓“邸阁督”——山路栈道的管理员。刘备夺了益州以后,到郫县去视察,遇到他,听到他的报告,看出他是人才,就叫他由区区管理员而“平地一声雷”升为郫县的县令;不久又因行政成绩优良再升为“广汉太守”;其后又“内调”为“尚书”。诸葛亮派他去建业,又加给他一个“中郎将”的官衔。

中郎将的军阶,虽则是不算太小,但在孙权的眼里究竟算不了什么,引不起这位大王的兴趣。因此,邓芝在建业的旅邸等候了若干天,而孙权并未予以召见。

他写了一封信给孙权(这封信是下属写给长官的,在当时称为“表”)。邓芝在表里说:“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部下这一次来,也是想帮帮吴国的忙,不仅是替蜀国办事)。”

孙权接到了这一道表,念了一遍,觉得语气不亢不卑,颇有道理,就立刻下令召见,见面之时,孙权说:“我未尝不想与你们蜀国‘和亲’,但是你们的国君年纪太轻,领土又小,抵不住魏国的压逼,难以自保,因此我才很为迟疑。”

邓芝回答说:“魏国虽大,吴、蜀两国合起来也有荆、扬、交、益四个州。况且,大王是‘命世之英’(盖世的英雄),诸葛亮也可以说是一时的豪杰。蜀国有一重一重的高山,吴国也有三江可资防守。所以,吴、蜀两国联合起来,像嘴唇与牙齿一样,进可以统一中国,退也能够与魏鼎足而立。大王倘若向魏输诚纳款,魏国就要大王自己去上朝,或是送儿子去当人质。倘若您不肯照办,魏国就会派大军来征讨,称大王为叛逆。蜀国在那个时候必定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江南的一大片土地就不再是大王所有了。”

孙权听了邓芝的这一番大道理,有很久没有说一句话。孙权是在沉思默想。想定了以后,他就向邓芝说出四个简单的字:“你的话,对。”

于是,孙权就不仅与蜀继续保持和平,而且进一步对魏国断绝来往。再进一步,他就和蜀缔结攻守同盟了。

攻守同盟的缔结,是天大的事,不能立刻便与邓芝立约签字。

孙权派一位辅义中郎将、吴郡吴县人张温,作答聘的特使,到成都来见阿斗与诸葛亮。诸葛亮和张温谈了一些时候,谈出眉目,就命令邓芝再去建业一次。

吴、蜀双方信使往还,前后有七年之久,才终于缔结成了同盟条约(条约里面,称刘禅的国家为汉,不称为蜀。它的正式名称,本是汉,而不是蜀。陈寿及后代的历史家,为了方便起见,才称它为蜀,或蜀汉,以别于前汉与后汉。吴国的君臣,喜欢称它为“西”;魏国的君臣,只肯称它为“贼”。蜀汉的君臣,也称魏为“贼”)。

邓芝去了东吴两次以后,费祎又在建兴三年或四年去了一次(建兴是刘禅的第一个年号)。到了建兴七年,诸葛亮又派了陈震前往,庆贺孙权称帝,乘着孙权高兴,便把同盟的条约签订了。

孙权是老早就该称帝了的。曹操曹丕先后封了他南昌侯与吴王,却在封他为吴王以后不久,见到他打败了刘备,吞并了荆州的南郡、宜都郡,与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个郡,声势浩大,就借口他不曾遣送儿子孙登当人质,而大兴问罪之师。孙权始则卑辞道歉,继则以不用魏国的年号,而自创一个“黄武”二字的年号作为抗议(以魏的黄初三年为吴的黄武元年),却未敢再进一步自称皇帝。

为什么到了后主建兴七年,亦即他自己的黄武八年,他竟然在四月丙申日自称起皇帝来了呢?因为,黄武七年八月,他的陆逊在(安徽潜山县东北的)石亭大破魏明帝曹叡的大将曹休,他自己不再对魏国畏惧。

曹叡是魏文帝曹丕与袁绍的二媳妇甄氏所生的儿子。有人怀疑,曹叡的父亲根本不是曹丕,而是袁绍的第二个儿子袁熙(正如有些人也怀疑,明成祖不是明太祖的儿子,而是元顺帝的儿子)。

曹丕这个人极无良心。他在曹操大军攻破邺城之时,乘人之危,用暴力强迫这位袁绍的二媳妇甄氏顺从了他,甄氏生下曹叡,他却又见异思迁,喜欢了一个姓郭的女子,逼死了甄氏。

曹丕对于自己的同胞兄弟任城王曹彰,也不惜用毒药浇在枣子上,毒死,另一个弟弟曹植,也被曹丕欺负得闷闷不乐,死在明帝曹叡的太和六年,享寿仅仅四十一岁。

曹丕这个人,除了会写写无关宏旨的文章以外,没有什么行政的或军事的才干。刘备曾经在托孤给诸葛亮的时候,向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刘备的这句话,没有错。

他在内政上全靠华歆、王朗等人,本身毫无创见。他有了时间就常常去打猎。一名姓戴名陵的长水校尉劝他不可如此,他一怒便把戴陵关在牢里,处以无期徒刑(比死刑轻一等)。

他的所谓武功,只是征伐了孙权两次,而两次均无战果。第一次在黄初三年十月,三路出兵:叫曹休带了张辽与臧霸,进兵(安徽和县西南的)洞口;叫曹仁打(安徽无为县东北的)濡须,叫曹真带了夏侯尚、张郃、徐晃,围攻孙权的南郡首县江陵。这三路,都受到孙权的将领阻挡。

曹丕第二次对孙权用兵,是在黄初六年十月。他御驾亲征,到了(江苏江都的)广陵,渡不了江。这一年冬天天气极冷,江水一部分冻成冰,曹丕的水军无法行驶他们的兵船。曹丕所能做的,只是:把十几万兵陈列在长江北岸,把旌旗排成了几百里,吓唬吓唬孙权而已。

其实,孙权不是一个他可以吓唬的人。当年,他的父亲曹操,带了号称八十万的大军,也不曾吓唬倒了孙权。

魏文帝曹丕在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丁巳日死去,继承他的是甄氏所生的魏明帝曹叡。孙权见到有机可乘,便在两个月后围攻(湖北应城东南的)石阳县。守将是魏方的江夏太守、刘表的旧部文聘。帮助文聘的,是一位擅长虚张声势的荀禹。荀禹的官职,是曹叡身旁的侍御史。他发动了外县的地方部队一千多人,在石阳郊外的山上举火,竟然使得孙权的兵误会,以为魏方大批的救兵来到,而慌忙撤围而去。

次年(曹叡的太和元年,孙权的黄武六年,刘禅的建兴五年),孙权又受了一次挫折:老将韩当的儿子韩综,率领了家属与所主管的人马几千人向魏方投降。这韩综曾经在孙权围攻石阳的时候作了武昌的留守,颇受孙权的信任。他犯了大过,孙权也看在他死了的父亲韩当份上,未加处罚。他真是太对不起孙权了。他的行动,却也反映了当时吴国内部某些人对孙权失掉了信心。

这一年,诸葛亮动员大军,由成都进驻汉中,声势浩大。

次年,诸葛亮在春天攻打(甘肃成县的)祁山,获得魏方的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官吏与人民一致的响应。这真是非比寻常的一次政治性的大胜利。虽则,魏方守祁山守得很稳,诸葛亮不曾能够达到占领祁山的目的,他给予魏方的震撼确是够它受的。

秋天,魏军采取攻势,夺了马谡所守的街亭。

冬天,诸葛亮又从散关北上,围住了陈仓(宝鸡)。守陈仓的魏方将领郝昭,也守得极稳,诸葛亮破不了它,只得于粮尽之时退兵,却能在撤退之时略加布置,叫魏方的追击将领王双,中了埋伏,被斩(诸葛亮屡次伐魏的经过,以后还要细说)。

孙权这一方面,为了配合诸葛亮的攻势,曾经于五月间叫鄱阳郡太守周鲂向魏方诈降,骗曹休率兵来迎接。曹休在八月间来了以后,孙权叫陆逊在(安徽潜山东北的)石亭,给曹休军队拦腰一击,把曹休打败。九月,曹休病故,可能是因败得太惨而气死的。

再下一年,曹叡的太和三年,刘禅的建兴七年,孙权的黄武八年,公元229年,诸葛亮又在春天采取攻势,叫大将陈式拿下了武都与阴平两个郡,而且新造两个城:一个是今日沔县东南的汉城,另一个是今日城固县城所在地的乐城。

孙权获得鼓励,便终于拿出勇气,在四月丙申日自称皇帝,改元黄龙。所以,就吴的历法来说,这一年正月至三月,是黄武八年。四月丙申日至年底,是黄龙元年。

诸葛亮抓住机会,派遣位居九卿之一的陈震,到东吴去庆贺孙权称帝(陈震的官职是卫尉)。

不久,汉、吴就缔结了盟约。

陈震这一去,就实现了双方都盼望已久的同盟。

同盟的目的,是共同消灭曹叡的魏国。为了确定双方将如何均分魏的领土:彼此同意,以豫、青、徐、幽四个州给吴,兖、冀、并、凉四个州给汉(蜀汉)。中国在东汉之时,原有十二个州与一个司隶校尉部。这时候实际上魏有八个州,吴、蜀各有两个州不到,吴有扬州与荆州的一大部分,蜀有益州与凉州的两个郡。司隶校尉部完全在魏的掌握之中,吴、蜀双方决定:灭魏以后把司隶校尉部平分,以函谷关为界。双方还不曾战胜魏国,就先把魏国的领土如此分得干干净净,似乎把如意算盘打得太早,却也不失为坦白老实。

汉吴同盟的盟书,全文被保存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面。这是一篇极有趣味的“原始资料”。

盟书首先叙述汉朝的“皇纲失叙”,以致“国柄”先后被董卓与曹操劫夺,而曹操死了以后,大权传给了曹丕,曹丕“偷取天位”,篡了汉朝。曹丕死了以后,又有曹叡这个“么魔”继续作恶,“阻兵盗土”。当年高辛氏征讨共工,虞舜征讨三苗,现在,灭掉曹叡与捕捉他的徒党的责任,不由汉、吴双方来担负,有谁能担负呢?

因此,汉、吴双方必须先立一个盟誓,声讨曹叡的罪恶,同时把曹叡的土地“夺”来,由吴、汉双方分掌,让曹叡统治下的各地区人民,知道他们将要属于哪一国。汉、吴双方虽则是已经互相信赖,却也不可没有书面的约定,说明曹叡的土地如何分割,以免将来于胜利之后发生误会:“汉之与吴,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盟书最精彩的一段,是关于诸葛亮的一段。它赞美诸葛亮,而没有一句话提到吴国的丞相或汉、吴两国的国君。这是中外古今任何条约所没有的特殊文字:“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盟书的作者,或孙权本人,之所以如此推崇诸葛丞相,原因是:发起这个盟约的不是别人,而是诸葛丞相。

盟书的主要部分,是下列几句:“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同讨魏贼。……若有害汉,则吴伐之;若有害吴,则汉伐之。”双方一致对魏。至于双方彼此之间,当然应该“互不”侵犯:“各守分土,无相侵犯;传之后叶,克终若始。”

倘若有一方违背誓约,做出对不起盟国的事,该怎么办?那就只得信赖“明神上帝,是讨是督;山川百神,是纠是殛”。当时的人们,绝大多数信神,不像今天有些国家的朝野上下,嘴上离不开上帝,而一肚子装满了出卖盟友,男盗女娼的坏心眼。

中国在春秋时代,诸侯之间有过若干次的盟约。其后,在唐、宋之时,也有过若干次对番邦的盟约。然而没有一次,同盟者彼此之间真能有始有终,信守盟约到底,像这一次建兴七年(黄龙元年)的汉、吴盟约的。我们再查看西洋各国的历史,也绝对找不到一次有始有终的同盟,足与汉、吴的同盟媲美。

在缔结了这盟约以后,孙权把国都迁回了建业,叫陆逊陪太子孙登留守在武昌。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再以蜀汉为假想敌,而改以曹魏为唯一的共同敌人。他必须把大本营搬回建业,以便专心攻打曹魏的“合肥新城”,同时也是为了加强江东的防守。

可惜,诸葛亮活不了几年,便积劳病故。诸葛亮倘若多活几年,一定可以与东吴密切合作,东西两方同时北伐,获得更辉煌的战果。曹叡和司马懿对付诸葛亮一人,已经十分吃力;倘若又要分兵在东边抵挡孙权的长期攻势,很容易一败而不可收拾。

诸葛亮在缔结汉吴盟约之前的两年,建兴五年,就开始了北伐,一直打到了建兴十二年,不曾休息(虽则有时候要屯兵、运粮、种粮,不是天天交锋)。孙权这方面,也确是不断地给予他以呼应。

上帝有灵,为什么要叫诸葛亮在仅仅虚岁五十四岁之时,便病故了呢?这真是“天道难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