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虽偏安江左,国势不振,但在文化上却颇多成就,出现了不少值得称道的人物。

笔者最先想提到的是葛洪(283—363年)。他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我们很难说他到底是什么家,他著的《抱朴子》,内容包罗之广,实在惊人。这部书分内外二篇。内篇讲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邪却祸等内容,其中甚至有好几道符,说是佩带了可以辟山精鬼魅、虎狼,非常荒诞不经。然而,他所处的时代,科学和迷信还没有分家,在他讲的炼丹术中,包含了古代的化学知识。他炼丹的尝试就是化学实验。他知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抱朴子内篇·金丹》)。那就是说,把丹砂煅烧,其中的硫变成二氧化硫,同时游离出金属汞即水银;把水银和硫黄化合,就成为硫化汞。我们知道,西方的近代化学,其祖先是炼金术。我国古人走的是同一条道路。《抱朴子内篇·黄白》讲的便是炼金术。在讲求炼丹、炼金的同时,他又研究了许多草木之药的性能,如说久服茯苓等药物如何如何,尽管失之荒诞,但这些药物对人有补益也是事实。古代的方士一般都通医学,葛洪另著有《肘后备急方》,证明他还是一个医学家。

《抱朴子外篇》的内容以政论为主,思想属于儒家范畴。他对晋代的政治和社会风气,都有具体的论述和深刻的批判,如王孙公子不学无术,而倚仗门第出身,享有权势地位;“母后之亲”与“阿谀之人”,不懂律令而掌握审判的权力,屡战屡败而仍为大将,不知《五经》的名目而身任学官;出身低微的人则卑躬屈膝以求显达,一旦身处高位,便利用职权,无恶不作……其余如酒鬼的丑态,风俗的侈靡,也都有所揭露。其中《汉过》、《吴失》两篇,作用在于刺今,然而对汉、吴历史的批判,也可以供论史者的参考。如《吴失》中的“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为了解孙吴的大官僚地主拥有大量人口、土地(此外还有私有武装)的状况,提供了比较生动的资料。

葛洪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孙吴的官员,他十三岁丧父,又在吴国初亡之际,陷入很贫困的境地。他艰苦力学,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而且兼擅文武,善用刀楯、单刀、双戟,又学“七尺杖”(约合一米六十,相当于后世的齐眉棍)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抱朴子·自叙》)。他曾组织一支小部队,参加镇压石冰,后来受赐爵关中(一作“内”,二者相差一级)侯。

在批评当代社会风气方面,范宁也是一个重要人物。范宁(339—401年)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他把“中原倾覆”之祸的根源归咎于清谈,以为王弼何晏之罪比桀、纣为重,说是“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这评论有过当的地方,何晏其实办事很认真,他做吏部尚书,所用内外官吏,都能称职。他是曹操的女婿,要巩固曹魏政权,因此才被司马氏说得很坏。但是西晋的王衍、王戎等确有清谈误国的毛病。范宁生当东晋后期,受时势刺激,话说得过分激切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他批评时政,如云“古者使人,岁不过三日,今之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至有残形剪发,要求复除(自残肢体以求免役),生儿不复举养,鳏寡不敢嫁娶。岂不怨结人鬼,感伤和气”(见《晋书》卷七十五本传)。苛政连“鬼”也要怨,真是言之至极了!

书圣王羲之力主清明政治。(选自《历代名臣像解》)

东晋时期的书法和绘画都有极高的成就。“书圣”王羲之尤为杰出。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出身于琅邪临沂王氏,是王导的侄子。他做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有一个“坦腹东床”的典故出在他的身上。郗鉴使门生见王导,物色一个女婿。王导叫他到东厢去看。他看后回去报告说:“王氏子弟都好,只是见了我都有点紧张做作的模样,只有在东床坦腹吃东西的一个,若无其事。”郗鉴说:“这正是好女婿!”派人去问,就是羲之。郗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他的书法起初师法卫夫人(魏晋之际,卫瓘与子恒、女铄都以书法著名,铄即卫夫人),后来博采众家的长处,兼工隶、楷、行各体。永和九年(353年),他与诸名士修禊(在水滨举行消除不祥之祭)兰亭,作《兰亭序》,传为千古佳话。至今中日书法家仍效法古人,到绍兴兰亭,“流觞曲水”,以纪念书圣。

他的轶事很多,我试略举一二。他喜欢鹅,听说山阴有一道士养的鹅好,特地去看,看了想买。道士说,只要替他写《道德经》,就全部奉送。羲之欣然写完,把鹅装在笼里带了回去。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卖六角竹扇的老太,一时高兴,在每把扇子上都写了几个字。老太起初很不高兴。他就嘱咐她:“你只要说是王右军的字,每把可以索价一百钱。”老太一试,生意很好,后来又拿扇子来请他写,他只对她笑笑,不再写了。

《兰亭序》真迹相传在唐太宗陵中,后世所传都是摹刻本。郭沫若不信《兰亭序》为王羲之所作,他提出后即有人反对,笔者也认为郭说很难成立。

王羲之不仅仅是个文人和书法家,他对政事也有不少切实的见解,如劝阻殷浩北伐,前已提及,这里不再重复。

晋代书法艺术甚为发达。羲之的叔父王廙,有过江后书画第一的美誉。羲之也说自己书法本来不及庾翼、郗愔,到晚年才胜过他们。可惜年代久远,这几个人的真迹不传,后人无从一饱眼福。

顾恺之是东晋的绘画大师。恺之(341—402年,或约345—406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做过桓温的参军,后来官至散骑常侍。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相传瓦棺寺(在今江苏南京西南)初建时,慧方和尚请朝士捐钱,士大夫落笔没有超过十万钱的,顾恺之却写上百万钱。大家知道他并不富有,以为不会真的拿出来,不料他要寺里给一间屋子,并空出一面墙壁,每天到屋里关上门画画。一个多月后,画的维摩诘像只需要点眼睛了。这时他告诉和尚:第一天来看的要布施十万钱,第二天五万,第三天起照常例。开门后,光彩夺目,看客云集,没有多少时候,就收到了百万钱。这故事见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的《京师寺记》。他的名气之大,画像之工,由此可见。他画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有摹件传世。

东晋名士中以绘画著名的还有戴逵(约326—396年),字安道,谯郡铚(今安徽宿州西南)人。他是个隐士,也善于雕塑。

东晋顾恺之所作的《列女图》,承继汉画传统,又有创新。

东晋史学家以干宝习凿齿最为著名。

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曾受王导荐,领国史。他著有《晋纪》,是一部从司马懿在曹魏时事写起的西晋编年史。这部书早已佚失,现存只有后人的辑本。《资治通鉴》引用了他的史论,读《通鉴》的人都可以看到。

习凿齿(?—约384年)字彦威,襄阳人。他著的《汉晋春秋》,起于汉光武,止于晋愍帝,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他以蜀汉为正统,魏为篡逆,将司马昭灭蜀,断为汉亡而晋兴。他长期在桓温手下任职,《晋书》说他因“温觊觎非望”,所以著此书是要“以裁正之”。他在当时名气很大。前秦军陷襄阳,苻坚说得了一个半人,一个人是释道生,半个人就是习凿齿。他后来仍回故乡。晋收复襄阳后,要用他典国史,可惜他就在这时病故了。

在东晋文化名人中,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年)是个头等重要的人物。他不仅是晋代的大诗人,而且在中国诗史中,也是公认的第一流作者。渊明字元亮,后改名潜,世号靖节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是陶侃的曾孙(陶侃是庐江寻阳人,其时的寻阳在长江北岸的今湖北黄梅西南。咸和中,即在陶侃的晚年,寻阳移治长江南岸的今九江西南,他的后人也的确生活在这个寻阳),但是从来没有发达过。许多古代作家常常为“士不遇”而嗟叹,他却从来没有这种表示。许多作家的作品也很好,但看得出是经过加工,雕凿修饰而成的,可他的作品却一点看不出这种痕迹,仿佛是自然而然地从肺腑中流露出来的。他的人品和作品可以用一个“真”字来概括。没有他的人品,就不会有他的作品。

他做过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郡守派督邮到县,照规矩县令应束带去见),自行解印去官,为之赋《归去来兮辞》。江州刺史王弘慕名往见,他托病不见。后来,王弘打听到他要上庐山,就请他的老朋友庞通之等带了酒菜,在半路迎上。陶潜见了酒,便在野亭上开怀畅饮。在他兴致正高的时候,王弘出来相见,就一同盘桓了一整天。王弘邀他同回州衙,他也不推辞。王弘便叫一个门生、两个儿子(不是用差役)抬起他乘坐的篮舆便走。我们看他待人接物的态度,总是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陶渊明,别的人很难或者不可能学得来的。

渊明的诗,后人评论极多,现录近人钱基博先生数语如下:“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只是就本色炼得入细……本色不雕一毫,水磨又极精细。”(中华书局版《中国文学史》上册第170页),这是直抉本质的总评。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归园田居》)写景极妙。郑振铎先生以“中国的清远绝伦的山水画”评其诗作(见作家出版社版《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一八一页),说:“萧萧疏疏的几笔,其意境却常是深远无涯。”(出处同上)陶诗之不可及,后世拟陶学陶的人,尽管包括王维韦应物苏轼等大诗人在内,总是或多或少有点差距,关键也正在这里。

借晋陶渊明形象的《解印》图([明]陈洪绶作)

渊明的文章,如《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也都是历代传诵的作品。两文看似闲适,实在富有愤世嫉俗的意味。鲁迅更早已指出,陶诗如《咏荆轲》充满了愤激之情。

陶渊明绝不是一个只爱饮酒闲居的人。有人说,他的愤激是由于“际(晋宋)易代之时,欲言难言,时时寄托”(沈德潜语,见《古诗源》卷八),笔者是不相信的。难道陶潜是仅仅忠于一姓的人物!

讲东晋的文化名人,决不可以忽略了几个和尚,而且有几个还是外国人,他们活动的地域不限于江南,好在都是这个时期的人,不妨放在这一篇里。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东汉、三国,传播渐广,到了晋代,译经事业更有显著的发展。西晋时,居住在敦煌的月氏人竺法护,译出经论一百六十五部之多。他到长安弘扬佛法,听他讲经的僧俗有一千多人。

西晋末的永嘉四年(310年),西域龟兹僧人佛图澄来到洛阳,当时他已有七十九岁。后赵石勒、石虎父子对他非常信任,他也常常劝告石氏父子不要动辄杀人。他建立过八百九十三所佛寺,门徒近一万人,名僧释道安就是他的弟子。他享年一百十七岁,于晋永和四年(348年)在邺城去世。

释道安(312或314—385年)是僧人以“释”为姓的创始人。他是常山扶柳(在今河北冀州)人,十八岁出家前读过儒家经书,二十四岁在邺城师事佛图澄,受到他的赏识。后赵亡后,中原混乱不堪,他和弟子们迁徙往来,于晋兴宁二年(364年)率弟子慧远等四百多人到了晋的襄阳。他在这里注经、讲经、订正译文,徒众经常有好几百人。据文献所载,佛图澄神通广大(大概是有些可以惑人耳目的魔术),道安却完全不靠这一套,而是个严肃的佛学家。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军攻陷襄阳,苻坚把他请到长安去,并说得到襄阳时只得到一个半人。这一个人是道安,半个是习凿齿。

道安在长安领导组织了翻译佛经的事业,进行佛学研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的弟子慧远于前秦军攻占襄阳后,率徒众到寻阳,后来定居庐山。慧远(334—416或417年),俗姓贾,雁门楼烦(在今山西宁武境)人。他少时游学许昌、洛阳,学习儒家经籍与老庄之学。二十一岁到太行恒山,听道安讲经后,出家做了和尚。他在庐山住了三十多年,送客只到虎溪为止。同时,他派弟子远出求经,接待来到江南的西域僧人,并与远在长安的鸠摩罗什通信问学。东晋名士达官也喜欢同他来往。桓玄权势最重,曾要求僧人对王者尽敬。慧远特地写了《沙门不敬王者论》,终于说服了桓玄。他倡导的念佛法门,后来发展为净土宗。

与慧远同时的鸠摩罗什(343—413年),原籍天竺,父亲移居龟兹,因而是龟兹人。他七岁时从母亲出家,从佛陀耶舍学习,兼通小乘、大乘。又从须利耶苏摩问学,对大乘佛学,又有精进。苻坚命吕光进兵西域时,他已届中年,声誉很高。吕光班师时,他从至凉州。晋隆安五年(401年),后秦姚兴灭后凉,迎他到长安,也敬之若神,命僧人三千余人从他学习。他精通梵、汉文字,在长安主持译经事业,又得慧恭、僧肇等八百人协助,共译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今存三十九部、三百十三卷。他的译文文字优美,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或增文以表达言外之意,或删繁就简以便读者,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体,对翻译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从三国曹魏时的朱士行起,汉僧西行求经的,历代不乏其人。东晋时期的法显是与唐玄奘名望不相上下的人物。法显(约337—约422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襄垣)人。他三岁时就进佛寺做了沙弥,二十岁受比丘戒。晋隆安三年(399年),他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从后秦的都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他的旅伴时有增减,旅途生活极为困难。如隆安四年秋,从敦煌到鄯善的一段,曾在以枯骨为标识的沙碛中走了十七天,至晋元兴元年(402年),才越过葱岭,进入北天竺。以后跋涉西、中、东天竺各地,瞻礼佛陀遗迹,学习梵文,搜求经律论。晋义熙五年(409年),他乘商船到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继续搜求经律论。七年秋,他搭乘大商船回国,途遇大风,漂流九十天。到了耶提婆(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八年(412年)夏,从这里再搭乘商船回广州,途中又逢暴风雨,漂流了两个多月,结果到达青州长广郡牢山(在今山东即墨)。这里原属南燕,两年前为东晋所得。法显乃于义熙九年南下到建康,与佛驮跋陀罗等共同翻译求得的佛经。他还把旅行经历写成《佛国记》一书。后来,他到荆州辛寺,在那里圆寂(逝世)。

佛驮跋陀罗(359—429年)是天竺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人。他于义熙四年(408年)来到长安,因与鸠摩罗什有不同见解,与徒众南下,先到庐山,得到慧远的礼待,后经江陵到建康。他除与法显合作译经外,又与法业、慧严等翻译了《华严经》。

佛教文化久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晋时期名僧辈出,译事大盛,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时期。

西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此为第十四卷,有两晋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