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可汗所伐的夏,中国史书称它为“西夏”,以别于商朝以前的夏朝。《蒙古秘史》称它为“唐兀惕”,译成英文是Tanghut。
它的创始人李继迁不属于鲜卑的“拓跋氏”,而属于党项的“托跋部”。它的人民,似乎是以党项人(藏族)为主体,但也包括了不少的汉人与回鹘(维吾尔)人。
藏族在今天所住的地方,不仅是西藏自治区与四川省西部,而且有青海的南半部。青海北部,也有很多的藏人。在唐朝的时候,藏族有一部分穿过了甘肃,而定居在宁夏与陕北等地。
李继迁的远祖托跋赤辞便是这一部分藏族的领袖。此人归顺了唐朝,被唐太宗安置在静边州(米脂县西)。静边州太大,其后分出一个“夏州”。托跋赤辞的后代托跋思恭,出生在夏州,兼有静边州、夏州、银州、绥州、宥州,一共五个州的地方。托跋思恭帮助唐朝政府打黄巢,被赐姓李,受任为“定难军节度使”。此后,他的子孙“世有夏州”等地。和其他的藩镇一样,“定难军节度使”成了一个世袭的封号。
唐朝结束以后,中原的“五代”都脆弱无能,“定难军”也自成一国和其他的“十国”一样,不足为奇。后周的世宗皇帝柴荣,加封“李思恭”的后代李彝兴为“西平王”。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以后,李彝兴进贡了三百匹马,宋太祖亲自督造了一条玉带,作为回赐。
李彝兴的孙儿李继捧,在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亲自到开封来上朝,表示不想回“定难军”,而情愿献出银、夏、绥、宥四州之地(静边州此时已废),留在开封京城。宋太宗准奏,改任李继捧为(泾川)彰化军节度使,派曹光实为“银夏绥宥四州都巡简使”,接收定难军的地盘,把李继捧的同族兄弟十二人都任命为大小的官,并且叫所有“缌麻”以上的同族都搬家到京城里来。
西夏文字
宋太宗的如此作风,是为了削割据,求统一,却逼反了李继捧的一个同族弟弟李继迁。这李继迁住在银州,已经受任为“管内都知番落使”,听说要强迫他搬家,就逃去了“地斤泽”造反。
次年,太平兴国八年,曹光实打他,杀了五百人,烧了四百多帐篷,虏了他的母亲与太太。
又过了两年,到雍熙二年,他诈降,诱杀曹光实,占据银州。宋太宗派田仁朗、王侁与郭守文去打他,烧了一千多个帐篷。契丹(辽)看见有机可乘,便在雍熙三年任命李继迁为“定难军节度使、银夏绥宥等州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使、都督夏州诸军事。”
宋金二史的西夏传,均以为辽在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便已把义成公主嫁给李继迁,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很错。辽朝封他为夏国王的事,是在宋太宗淳化元年,亦即公元990年(据《辽史·本纪》)。把义成公主下嫁给他,比封王只早一年:公元989年。
李继迁和宋朝政府军打了很多次,取回了祖宗的四州之地,而且夺得灵州(宁夏灵武),作为都城。其后,在宋真宗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他向河西走廊进攻,从藏族手中取得了西凉府(甘肃武威),被藏族领袖潘罗支暗算,中箭身亡。
他在西夏的历史上,是真正的创业之君,被追尊为太祖。
他的儿子,太宗李德明,夺得宋的怀远镇,建为新的都城,定名“兴州”(银川)。也夺得了回鹘人的甘州(张掖),降服了瓜州(安西)。此人死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
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本是夺得甘州的主将,继位以后,又从回鹘人手中拿下肃州(酒泉)、沙州(敦煌),从宋朝政府手中拿下盐州、会州、胜州,在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他曾经一度对宋妥洽,被赐姓赵,所以有若干史书称他为“赵元昊”。称帝以后,宋朝政府削他的赐姓,他自己也不愿意再姓赵,仍旧姓李。
李元昊对宋作战,连获三次大胜,俘虏刘平、石元孙于延州(延安)城下,阵斩任福于好水川(甘肃隆德县之东),阵斩葛怀敏于镇戎(甘肃固原)。宋朝派了韩琦、范仲淹等名臣驻防今天的陕北与甘东,也不过是仅仅挡住了李元昊而已。
辽兴宗作宋夏两国之间的调人,实现了和平。夏对宋自称“男邦”,宋每岁赐夏以“银、绮、绢、茶”,并且封李元昊为“夏国主”。银绮绢茶的详细数目待考。李元昊要求“二十五万五千”,是否为总数共值银二十五万五千两,或每样二十五万五千两、二十五万五千匹、二十五万五千斤,我们无法查证。我们仅仅知道,宋第一次所拿出的是:银二万两、绢二万匹、茶三万斤。这也许是第一年的“岁赐”,也许不是,而是一种特别的恩赏。
李元昊死于宋仁宗庆历八年,被尊为景宗。
在他以后,有儿子毅宗谅祚,孙子惠宗秉常。毅宗谅祚在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被辽兴宗伐了一次,他用坚壁清野的方式逼得辽军撤退。他对宋有几次小战争,但在大体上和宋维持了和平。
惠宗秉常在宋神宗元丰四年被母亲梁太后禁闭,宋朝政府兴师问罪,抢了夏的兰州、米脂、宥州,也打了一个大败仗在永乐城,损失了二十万人以上(元丰五年)。
惠宗秉常的儿子是李乾顺,西夏历史上的崇宗皇帝。此人对宋作战,大胜四次,第一次,在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攻下(陕西安塞县北的)金明砦。第二次,在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战胜高永年于(青海西宁县北的)宣威。第三次,在政和六年(1116年)攻下泾原(甘肃泾川)的靖夏城。第四次,在宣和元年(1119年)战胜刘法于统安城(可能在陕西横山县西、统万城旧址的附近)。
李乾顺也吃了几次亏:在政和五年大败于古骨龙,在政和六年丢掉了仁多泉城与臧底河城(这三处地名,待考)。
辽在宣和七年(1125年)为金所灭。李乾顺曾经在政和二年与宣和四年出兵救辽两次,均被金军击败。
辽亡以前的一年,金太宗向李乾顺颁发诏书,叫他投降。李乾顺依从,金太宗册封他为“夏国王”。
宋在辽亡以后的第二年被金打败,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北宋结束,南宋开始(1127年)。
西夏与南宋之间,没有打多少交道,也无从打起,中间隔着一个金。只有一次,在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金主亮伐宋之时,西夏趁火打劫,偷了南宋的盪羌砦(甘肃固原县北)、九羊砦(也在固原县内)、会川城(甘肃靖远西南)。那时候,西夏的皇帝是李乾顺的儿子李仁孝(西夏仁宗)。
西夏对金,相处得比以前对宋好。这固然是因为李仁孝天性爱好和平,西夏的实力,经过宋徽宗时的若干次大战,也确已空虚到不足与金较量了。
李仁孝的儿子桓宗纯佑无甚作为,在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可汗的一年(1206年,宋宁宗开禧二年)被堂兄弟李安全篡位。李安全也没有多大作为。他是西夏历史上的襄宗。
继李安全之位的,是远房的本家李遵顼(西夏神宗)。李遵顼即位之年(1211年,宋宁宗嘉定四年),成吉思可汗的兵战胜金兵于会河堡。次年,李遵顼也仿照李仁孝对宋趁火打劫的先例,对金作战,攻打葭州。1213年,攻打保安州、会州,拿下了泾州。1214年,金的兰州守将程陈僧叛金降夏。六年以后,会州也入于西夏之手。李遵顼不曾料到,七年以后,西夏自身会亡,而且亡在金前五年。
成吉思可汗打西夏,前后有过四次。第一次是在乙丑年(1205年),当时西夏的皇帝是李纯佑(桓宗)。战争的借口,是西夏容纳了王汗的儿子你勒合·桑昆。事实上,你勒合·桑昆并未正式“入境”,也未受到收容。他在西夏混了不久。成吉思可汗攻下西夏的力吉里寨,把寨内的人民杀光。拉施特说,有一个极大的城,乞邻古撒城,也被成吉思可汗攻破。成吉思可汗回军,经过落思城,却掳去了不少的人民与骆驼。
第二次,是在丁卯年(1207年)的秋天。西夏的罪名是“不纳贡”。这时候,皇帝已经是篡位的李安全。战争的结果,是成吉思可汗打下兀剌孩城。屠寄说,此城在宁夏西南部的“龙骨山”,与甘肃的山丹县接界。
第三次,是在癸未年(1223年)的冬天,《元史》记载不详,只说带兵的是史天祥,所攻破的地方是贺兰山,史天祥在归途之中遇伏,眼睛中箭。这一年,可能是在战后,李遵顼传位给儿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
第四次,是在乙酉年(1225年)的秋天,成吉思可汗亲征,借口是西夏没送“质子”,又不参加对西域(花剌子模等国)的讨伐。真正的原因,据屠寄说,是西夏对金讲和。和金便是“叛蒙”,所以成吉思可汗才亲自带兵来打。然而,西夏对金讲和,是在冬天十月,而成吉思可汗来打,是在秋天。屠寄以为成吉思可汗早已料到西夏会叛,我看未必。可能是,成吉思可汗来打在前,而西夏因他来打,才不得不在十月间对金讲和。成吉思可汗发动亲征是在乙酉年的秋天,而军队到达西夏境内,却在次年,丙戌年的春天。成吉思可汗在二月间拿下“黑水”等城,而李遵顼便在这时候死,很像是吓死的。到了夏天,成吉思可汗又拿下甘州、肃州等城。李德旺又跟着在秋天七月死去。继位的,是远房的侄儿李晛(屠寄误写成李睍)。李晛即位以后,成吉思可汗又拿下西凉府(武威)及搠罗、河罗、应理(宁夏中卫)等县。这些,都是在秋天拿下的。到了冬天,成吉思可汗进攻灵州城(宁夏灵武),李晛派了嵬名令公带领五十营来救。成吉思可汗撇下灵州,踏冰渡过黄河,迎战。嵬名令公大败,逃回“中兴”(就是兴州,宁夏银川)。成吉思可汗也再度到黄河东岸,向东南移动,扎营在盐州(宁夏与陕西交界之处的盐池县)的郊外。
成吉思可汗在丁亥年(1227年)的春天,留下若干军队攻西夏的中兴城,自己带了大队人马去攻金的积石州(甘肃临夏县西)。西夏挨到六月间正式投降,成吉思可汗派脱栾·扯儿必去受降,加以抚慰。这时候,成吉思可汗已经不仅攻下了积石州,及临洮与西宁,而且回师到甘肃的六盘山避暑。
成吉思可汗由六盘山去清水县,又由清水县去了灵州,就在七月的壬午日,死在灵州。(这是《蒙古源流》的说法,屠寄认为可信。别的书都说他死在六盘山。)
李晛在成吉思可汗死后来朝,他不知道成吉思可汗已死。脱栾·扯儿必把李晛杀了,而且屠杀李晛的全族。西夏的人民被蒙古兵杀死的,也不在少数。
传说,成吉思可汗在死前有过如此的吩咐,脱栾·扯儿必只是遵行遗命。直到今天为止,还不曾有人对这个传说怀疑。我却以为,成吉思可汗生平杀人虽多,但并不喜欢杀害已经向他投降的人,这个传说未必可靠。
西夏得到如此的结局,真是够惨。这个国家,自从公元985年李继迁袭取银州、叛宋自立以来,到1227年,已有二百四十三年的历史。倘若从公元883年托跋赤辞受唐僖宗的任命,充当定难军节度使的一年算起,那它的历史就不止二百四十三年,而有三百四十五年了。倘若只从“赵”元昊称帝之年(1038年)算起,也还有一百九十年之久。
西夏王妃供养图,具有唐朝风韵。
它的领土,在极盛之时,有二十二个州。它的政治制度与文物典章,在大体上模仿唐宋。最醉心汉化的是李谅祚。对于佛教,夏的君臣也很提倡。最了不起的一位皇帝是李元昊(景宗)。他是文武全才,于打仗办公之余竟能发明了整套的西夏文字,其外形是方块而内容是拼音。
可惜,李元昊和另一个西夏皇帝李乾顺,太喜欢打仗。李元昊的对手方是不为已甚的宋仁宗,所以结果还是和。李乾顺的对手是宋神宗与不太懂事、受童贯摆布的宋徽宗,以致两国国力互相抵消。宋丧失了汴梁于金兵之手,成为南宋。西夏也一蹶不振,被金驯服,最后被成吉思可汗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