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总算不曾饿死,而且增加了不少见识,交了不少朋友,也参加了一个秘密的革命团体。

这个革命团体的真正名称是什么,今已难考。在外表上,它只是半公开的一种宗教,有时候被称为“明教”,有时候被称为“白莲教”,有时候被称为“弥勒教”。它的主要的口号是:“弥勒佛下凡转世,作人间的‘明王’”。它的主要的戒律与活动,是烧香、点灯、吃素、做礼拜。

“明教”的本身,最初叫做“摩尼教”,是公元三世纪一个波斯人摩尼(Mani),为了想综合波斯拜火教、印度佛教与犹太罗马的基督教,而创立的新宗教。摩尼主张:点灯点到天亮,帮光明战胜黑暗;吃素,不吃荤,而所谓荤并非牛肉羊肉,而是大葱;做礼拜,在每一个“密日”(礼拜天)的夜间,秘密聚会一次。这“摩尼教”在唐朝时候传入中国与回鹘。到了宋朝,它的教徒曾经在徽宗年间造反。

白莲教倒是中国人自己所创的一个佛教支派,与崇拜“阿弥陀佛”的净土宗不无渊源,却演变为民间的秘密结社,每每在“民不聊生”的乱世,揭竿而起。

弥勒教的历史最为神秘。弥勒佛,在今天很多的庙宇里可以见到,俗称笑佛。它的面貌与身材,一团和气,不像是准备降生凡间,自愿担起行政重任的人物。弥勒教的弥勒佛可能是梵文佛经中的Maitreya,巴利文佛经中的Metteya,释迦牟尼成佛以后的次一佛陀,亦即最后降生人间的一个佛陀。

这三种来源不同的宗教,到了元朝末年,都被“反元复宋”的志士借用了,作为他们的革命活动的凭藉。

朱元璋所“游方”的若干县,正是反元复宋的志士们的“策源地”。

七个年头以前(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陈州(太康)人胡闰儿在信阳起义。他精通武艺,善使一条长棒,绰号“棒胡”。官方的历史,说他“烧香惑众,妄造妖言,作乱”。他攻破了鹿邑县,焚烧了陈州城,屯兵在杏冈镇,对元军作战了一年又两个月,于至元四年失败,被押解到大都(北京),斩首。

与“棒胡”差不多是同时候起义的,在四川合州大足县,有自称“南朝赵王”的韩法师。这一位“韩法师”,是否其后在(河北)永年县被刘福通立为“明王”的宋“徽宗八世孙”韩山童,待考。韩山童当“明王”当了没有几天,就被捕了。

刘福通逃到颍州(阜阳)起兵,是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回到了皇觉寺有三年之久。这三年,钟离(凤阳)没有灾荒。他和几个别的和尚耕种庙产,勉强可以度日。

消息传来,刘福通攻破颍州城,占领了固始县的朱皋镇,又连破罗山、真阳(正阳)、确山,冲过舞阳、叶县,回师攻破汝宁(汝南)、息州、光州(潢川),兵力发展到十万人。

八月间,“芝麻李”在徐州响应。芝麻李姓李,行二,名字现已失传。他是萧县的大善人,曾经以家中仅有的芝麻一仓,赈济饥民,赢得了这“芝麻李”三字的绰号。和他密谋举事的,仅有彭大、赵君用等七人,连他在内,八人而已。这八位壮士,于一夜之间占领了徐州城,招兵买马,打下所有的徐州属县。兵力也发展到十万左右。

次年,至正十二年二月间,郭子兴在濠州响应。郭子兴是定远县的一个财主,也是“明教”的分子。他纠合了几千名“少年”,袭取濠州,自称“节制元帅”。

刘福通、芝麻李与郭子兴的三支军队,都用红布包头,也都“烧香”,因此,老百姓称他们为“香军”。

朱元璋有朋友在香军。这位朋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他,叫他前往参加,朱元璋赶紧把信烧了,却已经被皇觉寺的别的和尚知道。这时候元军被派来“剿灭”香军的,不敢和香军多接触,却敢在四乡骚扰,乱抓嫌疑分子报功。他们未必已经知道朱元璋“通匪”,然而朱元璋自己心中有数。

他想去参加香军,又不敢去。他找人商量,这人说:“与其等元军来捉,不如索性造反。”他仍旧有点迟疑,就在伽蓝神的面前祷告,投繡三次。第一次问:“可不可以逃走?”答案是一阳一阴:“不利”。第二次问:“可不可以留在寺里?”答案也是一阳一阴:“不利”。第三次问:“可不可以投效香军?”答案是,两繡皆阴:“大吉”。

若干年以后,朱元璋以皇帝的身份,写下一首不太坏的韵文(皇陵碑),追叙这一次的经过:“住(皇觉寺)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汝颍,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详。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试与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非?亦奋臂而相戕。知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于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

他走到濠州城城门口,取出藏在怀中的红布,把头一扎,向守门的香军岗卫要求见郭元帅,被岗卫当作奸细,绑起。郭子兴见这和尚相貌不凡,叫人松了他的绑,委他充当一名“十夫长”。从此,他成了反元复宋的战士。这一天,是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初一,他的年龄,是二十五岁。(《明史·太祖本纪》说他二十四岁,错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