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酺之意义

昔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戒勿饮。自禹而后,历代君主,多禁民饮酒,惟遇庆贺大典,或特别事故,始解其禁,许饮数日。《礼记·礼器篇》引《曾子》云:“《周礼》其犹醵与?(欤)郑注,王居明堂礼,仲秋乃命国醵(合钱饮酒曰醵)。”可知周代每年仲秋,始许人民聚饮。《汉书》卷四《文帝纪》云:

酺五日。文颖曰:“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今诏横赐得令会聚,饮食五日也。”

按“酺”字,许氏《说文》第十四篇下谓:“王德布大饮酒也。”换言之,即解放酒禁,纵民饮之为酺。

二 酺之原因及日数

唐初诸帝,以天下太平,国富民殷,欲与民同乐,每遇国家举行特别大典,必许全国人民饮酒——赐酺。《文馆词林》卷六六七太宗“诞皇孙恩降诏”云:“天下大酺五日。其去年收俭之处,百姓既有少乏,不在大酺之例。”则赐酺之日,除荒歉之处外,全国人民,皆纵酒作乐也。兹据《新唐书》,列举唐代赐酺之原因及日数如下:

(一)立皇太子 储贰之重,宗祧所系,四海攸赖,故当建立,例应赐酺,以示庆贺。

(贞观十七年四月)丙戌,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文武官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八十以上粟帛,酺三日。(卷二《太宗本纪》)

(永隆元年八月)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大赦,改元,赐酺三日。(卷三《高宗本纪》)

(圣历元年九月)壬申,立庐陵王显为皇太子,大赦,酺五日。(卷四《则天本纪》)

(开元)三年正月丁亥立郢王嗣谦为皇太子,降死罪流以下原之,赐酺三日。(卷五《玄宗本纪》)

立皇太子赐酺,例皆三日,则天赐五日,乃系特别加恩耳。

(二)更改年号 皇帝改元,表示万事更始,国家兴隆,故亦有酺。

(乾封元年正月)壬申大赦,改元,赐文武官级勋爵。民年八十以上,版授下州刺史、司马、县令、妇人郡县君。七十以上至八十,赐爵一级。民酺七日,女子百户牛酒。(卷三《高宗本纪》)

(长寿元年九月)庚子,大赦,改元,用九月社,赐酺七日。(卷四《则天本纪》)

(延载元年五月)甲午,大赦,改元,赐酺七日。(同上)

天册万岁元年一月辛巳……改元证圣,大赦,赐酺三日。(同上)

(证圣元年九月甲寅)大赦,改元(万岁通天),赐酺九日。(同上)

(万岁通天元年三月丁巳)大赦改元(神功),赐酺七日。(同上)

(神功元年)壬寅,大赦,改元(圣历),赐酺七日。(同上)

圣历元年正月甲子,大赦,改元,赐酺九日。(同上)

(久视三月)癸丑,大赦,改元,长安罢天册金轮大圣号,赐酺五日。(同上)

(长安元年十月)辛酉,大赦,改元,给复(免税役),关内三年,赐酺三日。(同上)

(先天元年正月)己丑,大赦,改元,曰太极,赐内外官阶爵,民酺五日。(卷五《睿宗本纪》)

(同上五月)辛巳,大赦,改元,曰元和。赐内外官陪礼者勋一转,民酺五日。(同上)

以上赐酺,有“三日”“五日”“七日”“九日”不等,而以“七日”为多,惟此大赦改元,不独赐酺不已,且有免租晋爵之举,似较其他政务隆重。

(三)祭祀天地山川 “国家大事,惟祀与戎”,古有明训。盖祭祀天地山川,为民祈祷幸福,亦国运所关,不赐以酺何以示庆。

(贞观十七、二十、十二年)五月有事于泰山。赐京师酺三日。(卷二《太宗本纪》)

(长安三年十二月)戊子祀南郊,大赦,赐酺二日。(卷四《则天本纪》)

(嗣圣元年)九月壬午祀天地于明堂,大赦,赐文武官勋爵,民为父后者,爵一级,酺三日。(同上《中宗本纪》)

(景龙五年)十二月乙丑,有事于南郊,以皇后为亚献,大赦,文武官阶爵入品者减考,免关内今岁赋,赐酺三日。(同上)

(天宝六载正月)戊子,有事于南郊,大赦,赐文武官阶爵,民酺三日。(卷五《玄宗本纪》)

(同上十载正月)甲午,有事南郊,大赦,酺三日。(同上)

此种赐酺,例皆三日,惟每次多有进文武官阶爵,及赐物、免租之举。则当时官吏,实不胜醉酒饱德之感。然大酺中,间亦惠及民间,例太宗时,曾赐天下七十以上者酒、米、面等物,《文馆词林》卷六六七“获石瑞曲赦凉州诏”云:

神州介福岂独在予,和乐之庆,宜被率土,可赐天下酺三日。自汉魏以来,及于近代,每有大庆,或赐牛酒。然牛之为用,耕稼所资,多有宰杀,深乖恻隐。其男子年七十以上,令州县各量给酒米面,并以官物充。

(四)征服敌国 征服敌国,自是快事。与民同乐,非酒莫欢,故当有酺。

(贞观初年)突厥部种离畔……颉利可汗大惊曰:“兵不倾国来,靖(李靖)敢提孤军至此?”于是帐部数恐……请举国内附……于是斥地自阴山至大漠矣,帝因大赦天下,赐民五日酺。(卷九三《李靖传》)

(贞观十九年六月)己未,大败高丽于安东城东南山, 左武卫将军王君谔死之,辛酉,赐酺三日。(卷二《太宗本纪》)

其他赐酺,见于同书高(祖)、太、高(宗)、则天、睿 、玄诸帝本纪,尚属不少,例如皇帝即位有酺,太子加元服有酺,朝臣加封号有酺,获祥瑞有酺,作明堂有酺,生子有酺,甚至皇后复位,孙子满月者亦有酺。“赐酺”或“酺”之字,几隔二三页,心一见之,诚以唐代初年,天下太平,国富民殷,有以致之。

三 酺日之布置及娱乐

君主因有称心如意之事,然后赐酺,故酺之日,须有种种布置,以示庆祝。《唐大诏令》卷一○八“禁断大酺广费敕”云:“自今以后(先天二年),两京及天下酺宴,所作山车旱船,结彩楼阁宝车无用之物,并宜禁断。”所谓“结彩楼阁”,正与今国庆日搭结彩门相同。同时又有各种音乐游戏,以资娱乐。《容斋随笔》卷四有诗云:“赐禊东城下,颁酺曲水傍,樽罍分圣酒,妓乐借仙倡。”

玄宗时,大酺于勤政楼,尤为热闹,新声曼歌,百戏并陈。《乐府杂录》“歌”条云:

又一日,赐大酺于勤政楼,观者数千万众,喧哗聚语,莫得鱼龙百戏之音。上怒,欲罢宴,中官高力士奏请:命永新出楼歌一曲,必可止喧。上从之,永新乃撩鬓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

唐语林》卷一亦云:

玄宗御勤政楼,大酺,纵士庶观看百戏,人物阗咽,金吾卫士指遏不得,上谓力士曰:“吾以海内丰稔,四方无事,故盛为宴乐,与万姓同欢,不谓众人喧闹若此,汝有何计止之?”力士曰:“臣不能止也,请召严安之处分打场,以臣所见,必有可观。”上从之,安之周行广场,以手板画地,示众,曰:“逾此者必死。”是以终日酺宴,咸指其画曰:“严公界境,无人敢犯者。”

群众喧哗,扰乱秩序,尊如天子,且不能制止,必须“严公界境”,严重处罚,或永新曼声,感动人心,始归平静,可知当时群众,欢喜若狂,情不自禁也。

再据《唐人说荟》《明皇杂录》记载,玄宗赐酺之日,尤为铺张扬厉,令人叹为观止焉。兹录之如下:

玄宗在东洛,大酺于五凤楼下,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率其声乐来赴阙,或谓令较其胜负,而赏罚焉。时河南郡守,命乐工数百人,于车上皆衣以锦绣,伏厢之牛,蒙以虎皮,及为犀象形状,观者骇目。时元鲁山遣乐工数十人,联袂歌《于 》。《于 》,鲁山之文也。玄宗闻而异之,征其词,乃叹曰:“贤人之言也。”其后上谓宰臣曰:“河内之人,其在涂炭乎。”促命征还,而投以散秩。每赐宴设酺会,则上御勤政殿,金吾及四军兵士,未明陈仗,盛列旗帜,皆被黄金甲,衣短后绣袍,太常陈乐,卫尉张幕,诸将酋长就食,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撞、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又令宫女数百,饰以珠翠,衣以锦绣,自内中出,击雷鼓为《破陈乐》《太平乐》《上元乐》。又引大象、犀、牛入场,或拜或舞,动中音律。

以上所述,皆为都城皇帝之酺,与酺时之娱乐,至于地方民间之酺,及酺时食品,《朝野佥载》有一记叙如下:

贞观中,恒州有彭闼、高瓒二人斗豪,时于大酺场上,两朋兢胜,闼活捉一豚,从头咬至项,放之地上仍走。瓒取猫儿从尾食之,肠肚俱尽,仍鸣唤不止,闼于是乎帖然心伏。

四 酺之废除

有唐一代,酺之最频繁者,系则天时代,酺之最铺张者,系玄宗皇帝。此盖由于则天好夸,玄宗好乐,一夸一乐,故多为此举也。然安史之乱,京师陷落,帝室有蒙尘之苦,黎民罹兵燹之祸。后赖李光弼、郭子仪之力,勘平大乱。然国家濒于破产,公私交困,无复当年气象。自此以后,纵遇大赦改元、祭祀 大地及立皇太子等,皆不赐酺。兹再据《新唐书》举例如下:

(元和元年正月)丁卯,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民年高者米帛羊酒。(卷七《宪宗本纪》)

(长庆元年正月)辛丑,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赐文武官阶勋爵。(卷八《穆宗本纪》)

(宝历元年正月)辛亥,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四月癸巳……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卷八《敬宗本纪》)

(大和元年二月)乙巳,大赦,改元,免京兆今岁夏税半。 (卷八《文宗本纪》)

据此足证玄宗以后,肃、德、代、顺等十四帝,虽举行大赦,改元,或祭祀天地大典,亦不赐酺。盖由于国困民贫,无以为乐也。经济学家谓:社会一切之变动,皆受经济势力之支配,于此益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