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公元前四九二年,孔子到了陈国[107],住在大夫司城贞子家里。陈国在宋国的南面,国都宛丘,就是现在河南的淮阳县。陈的国君是陈湣公,这一年是陈湣公十年。孔子参加了陈国的政府工作。

这时陈国东方的吴国和南方的楚国都是很强大的,陈国常受两国欺凌。吴国尤其趾高气扬,因为这时正是吴王夫差任用伍子胥打败越王勾践的第三年。——同时却也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

陈国是一个小国,是吴楚两大强国争夺的目标,陈湣公又很平庸,所以孔子在陈国也没能取得什么显著成绩。

陈湣公把孔子只看作是一个博学的人。有一天,一只被箭射穿的小鹰落下了,箭还在小鹰身上,箭头是石头的,箭杆长一尺八寸,陈湣公便打发人去问孔子。孔子说:“这箭是有来历的。它是北方肃慎国(在现在的吉林省)的。从前周武王平定天下以后,各国都有贡物。肃慎国就贡献了这种箭。后来周天子又把远方的贡物分给同姓的国家,为的是叫人不要忘了边疆。我听说这种箭曾分给了陈国。不信,可到保存古物的机关查一查的。”一查,果然有。[108]陈湣公大为佩服,可是陈湣公佩服孔子的也就是这类事罢了。

孔子在陈国也常思念着鲁国。这年夏天,鲁国发生了火灾,先是一个小的宫殿起了火,后来蔓延到鲁哀公的正殿上去了,最后把鲁哀公的八代祖桓公、六代祖僖公的庙也烧了。桓公、僖公祖庙的存在,也说明季氏在鲁国的跋扈。原来按照当时的礼法,祖宗的庙只保存到四代为止,鲁国所以还保存桓公、僖公的庙,是因为季氏当权的关系。桓公是季氏的直系祖先,僖公是开始给予季氏封地的人,季氏为了纪念他们,所以特地将他们的庙保存下来。

这年秋天季桓子病得很重,他在车中看到鲁国国都的城墙,叹口气说:“从前这个国家本来也可以兴旺的,因为我对不起孔子,所以才没有兴旺起来。”他回过头来,望了望他的继承人季康子说:“我快死了,我死后你一定会辅佐鲁君的;你如果辅佐鲁君,一定要把孔子请回来呵。”

过了几天,季桓子果然死了,季康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季康子把季桓子安葬以后,就要把孔子请回来。可是这时贵族们却另有一种打算。公之鱼便是抱着这种打算的人。他说:“鲁定公还在的时候,曾用过孔子,但是不能有始有终,被各国诸侯笑话。现在要是再用孔子,如果也不能有始有终,不是又要被各国诸侯笑话一回吗?”这话透露出当时鲁国统治集团原没打算真正有始有终地任用孔子的。

季康子说:“那么,你看怎么办呢?”

公之鱼说:“我看不一定要孔子本人来,只请到孔子的弟子像冉有一类的人就够了。请冉有,还不是等于请回孔子了吗?就是闹翻了,也不伤咱们的面子呵。”

季康子觉得对。但是也没有马上实行。[109]

这仍是孔子六十岁那一年的事。这一年孔子特别辛苦:离卫,过宋,到陈。这一年他碰到的事儿也特别多:卫国立了新君,发生内乱;孔子过宋的时候,遭到桓魋的迫害;鲁国发生了火灾,季桓子死了,季康子执政,打算把孔子请回,可是也没有真的来请。

上了六十岁的孔子,阅历是多了,受到的磨炼也更多了,他曾说:“我在六十岁上,耳朵里听到任何不如意的话,也能冷静地去分析,犯不上生气了。”[110]

孔子在陈国,一住又住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