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①,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注释】

①规:规劝。

【译文】

诸位儒生在这里还跟着我学习,场面很盛大。我担心不能对他们有什么帮助,所以用四件事规劝诸位儒生,姑且答复诸位儒生的心意。第一是立志,第二是勤学,第三是改过,第四是择善。一定要谨慎听取,不要忽视!

立 志

【原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①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②,玩岁愒时③,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注释】

①百工:各行各业。

②隳惰:懒惰。

③愒时:荒废时光。

【译文】

没有确立志向,天下就不可能有做得成功的事情。哪怕是各行各业拥有各种技能才艺,也没有不将立志作为根本的。如今的读书人,懒散堕落,荒废时光,所以一事无成,这全是因为没有确立志向所造成的。因此立志成为圣人,就能够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够成为贤人了。没有确立志向,就像船失去了舵木,马没有了衔环,随波逐流,随意奔逃,最后到哪里才能停止呢?古人所说:“要是做善事却惹怒父母,让兄弟生恨,族人乡亲看不起并讨厌他,这种情况下不去做善事,是可以的。做了善事就让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钦佩信服他,为什么不去做善事、做君子呢?要是在做坏事的前提下还得到父母的疼爱,兄弟的喜爱,族人乡亲的钦佩信服,这种情况下做坏事,是可以的。做了坏事导致父母愤怒,兄弟怨恨,族人乡亲看不起并讨厌他,何苦非要去做坏事、做小人呢?”诸位儒生想到这点,也可以懂得做君子应该确立志向了。

勤 学

【原文】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①者,不以聪慧警捷②为高,而以勤确谦抑③为上。诸生试观侪辈④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⑤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⑥,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⑦,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注释】

①游:游学,求学。

②警捷:机警敏捷。

③谦抑:谦逊。

④侪辈:同辈,平辈。

⑤自矜:自我夸耀。

⑥资禀:天资、天分。超迈:超凡脱俗,卓越高超。

⑦谦默:谦虚静默。自持:能够克制自己。

【译文】

既已立志成为一个君子,自然应该专心从事做学问。学习不够勤奋的人,一定是没有坚定的志向。跟着我游学的人,不以聪慧机智敏捷为高尚,而是以勤奋踏实谦逊为上。诸位儒生试着去看你们同辈人之中,要是有人原本空虚却假装充实,原本没有却假装拥有,以此掩盖自己的无能,忌妒别人的长处,自我夸耀自以为是,说大话、欺骗人的人,就算这人有着卓越高超的天资禀赋,同辈之中有不厌恶他的吗?有不鄙视他的吗?他固然能够欺骗别人,真的被他欺骗的人,有不偷偷讥讽他的吗?要是有人谦逊静默、能够克制自己,以没有才能自居,坚定意志踏实力行,勤奋学习,乐于请教;赞扬别人的长处,并且责怪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并且清楚自己的缺点;忠诚守信和乐平易,表里一致的人,就算这个人的天分十分愚鲁迟钝,同辈人之中,有谁不对他称赞羡慕的吗?他固然以没有才能自居,并且不奢求在他人之上,别人就真的会觉得他是无能,而不尊重崇尚他吗?诸位儒生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可以知道作为君子应该勤于治学。

改 过

【原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①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②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③也。诸生试内省④,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⑤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⑥,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疑沮⑦,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注释】

①不害:不会妨害。

②偷刻:取巧刻薄。

③规饬:正言规劝。

④内省:自我反省。

⑤馁:气馁,失去勇气。

⑥旧染:旧的污点。

⑦疑沮:疑惑、疑虑。

【译文】

谈到过失,圣贤也在所难免,可是并不妨碍他最终成为圣贤,因为圣贤能够改过。因此为人不将没有过错看得重要,反倒将能够改正过错看得重要。诸位儒生自己想想,平日里是不是也有在廉耻忠信方面做得不够的事情?是不是也有忽视孝顺友爱的道理,而深陷于狡猾奸诈取巧刻薄的习气中的时候?诸位儒生恐怕不至于如此。真的不幸发生了以上的情况,都是因为他不懂自知而不小心犯了错,且平日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教导正言规劝的缘故。诸位儒生试着自我反省,一旦发生了类似这样的行为,固然是不可以不尽力悔过;但是并不需要因此而觉得自卑,甚至于失去了充分地改过从事善行的心了。只要一旦能够彻底改掉旧有的恶习,就算以前做过强盗贼寇,还是不会妨碍他当今成为一个君子。要是说我以前已经如此了,就算如今能够改过而向善,别人也不能相信我,并且也不能补救从前的过失,反倒怀着羞愧、疑虑、沮丧的心情,而甘心沉溺在污秽中直到生命的终结,那我也就绝望了。

责 善

【原文】

责善①,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②,使彼闻之而可从,绎③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④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⑤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⑥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注释】

①责善:互相监督,使对方到达至善。

②婉曲:用委婉的方式表达。

③绎:理出头绪。

④暴白:直接揭露。

⑤讦:揭发别人的短处。

⑥沽:买,换取。

【译文】

责善,是朋友之间相处的常理。但是一定要做到尽心尽力地劝说并且要好好地开导他,极尽自己的真诚爱护之心,尽可能用委婉的态度,让朋友听到便可以接受,理出头绪后便能改正过错,对我心存感激而没有愤怒之情,这才是最合适的方法。要是先直接揭露他的过失罪恶,不留情面地毁谤斥责,让他无处容身,那么他便会产生羞愧愤恨的情绪;尽管希望曲意去听从,但是在情势上却无法做到。这相当于刺激他去做坏事了。因此凡是当面揭露别人的短处,攻击揭露他的隐私,希望以此换来正直名声的人,都不可以与他谈论责善的事情。尽管如此,我要是这样对待他人,是不可以的;别人这样对待我,凡是责备我的过失的人,全是我的老师,如何能够不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且发自内心的感谢呢?对于圣道,我并没有什么心得,我的学问是粗疏浅薄的。诸位儒生跟从我在这里学习,我经常整夜思考,尚且连罪恶都没能免除,何况过失呢?有人说“事奉老师要不能冒犯,不能隐讳不说”,也就是说不能劝谏老师,这是错误的。劝谏老师的方法,要坦诚直接却不至于恶言冒犯,要委婉却不至于遮遮掩掩。要是我说得对,就能够彰显它的正确;如果我说的不对,那么也能够去掉它的错误,这就是不仅学生得以进步,老师也得到提升。诸位儒生责求向善,应该从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