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生二十六年矣。将以仲秋首途,又以西路艰险,乃自试其心,以人间众苦种种调伏,堪任不退,既能自信,乃始决心。

时有秦州僧孝达,将自京还乡,玄奘遂与俱去。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县)停一宿,逢兰州(今甘肃皋兰县)伴,又随去。至兰州一宿,遇凉州(今甘肃武威县)人送官马归,又随去,至彼停月余日。时李大亮为凉州都督,既奉禁约百姓不许出蕃之旨,防禁特切。此时有人报亮云:“有僧从长安来,欲向西国,不知何意。”亮使人相追,逼还京师。有僧慧威者,闻玄奘求法之志,极为赞叹,密遣二弟子慧琳、道整,窃送向西。自是不敢公出,昼伏夜行,遂至瓜州(在今嘉峪关外安西县)。

瓜州刺史独孤开闻玄奘至,颇不见拒。因访西方行程,开云:“从此北行五十余里,有葫芦河(今名觉河,在敦煌县西),上广下狭,洄波甚急,深不可渡。上置玉门关(古玉门关,在今党河西岸),路必由之,即西境之襟喉也。关外西北,又有五烽,候望者居之,各相去百里,中无水草(丁谦《西城记》考证,唐时五烽以今所设卡伦地证之,第一烽当即巴颜木伦地,第二烽当即阿布图乌鲁苏地,第三烽当即噶顺地,第四烽当即阿枭格色尔腾地,第五烽当即纳木哈乌苏地。盖卤碛中央无泉水处人不能居,故古今屯戍之所不甚相远也)。五烽之外,即莫贺延碛,伊吾国境(伊吾国:据《唐书地理志》,贞观六年改设伊州,玄奘于三年至彼,尚自立为国。今为哈密地)。”玄奘闻之,不免愁愤,所乘之马又死,迟回未发,而追牒又至。

盖凉州刺史访知玄奘实未还京,故移牒瓜州云:“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州吏李昌密怀牒来见云:“师不是此耶?”玄奘迟疑未答。昌曰:“师须实语必是,弟子为师图之。”玄奘乃实告。昌深赞叹曰:“师实能尔者,为师毁却文书。”即于前裂之,仍云:“师须早去。”

所从两小僧,道整先向敦煌,唯慧琳在。知其不堪远涉,亦放还。遂易得马一匹,但苦无人相引。忽有一胡人来,自云姓石字槃陀,愿受戒为弟子,玄奘从之。胡甚喜,辞还,少时赍饼果来。玄奘见其雄健,貌又恭肃,遂告行意。胡人言愿护送过五烽山,玄奘大喜,乃更质衣资为买马而期焉。

明日,彼胡更与一胡老翁,乘一瘦老赤马,相逐而至。少胡曰:“此翁极谙西路,来去伊吾,三十余返,故共俱来。”胡翁因说:“西路险恶,沙河阻远,鬼魅热风,遇无免者;徒侣众多,犹数迷失,况师单独,如何可行?愿自料量,勿轻身命。”玄奘曰:“吾为求大法,发趣西方。若不至婆罗门国,终不东归,纵死中途,非所悔也。”胡翁见其志坚,乃曰:“师必去,可乘我马。此马往返伊吾,已有十五度,健而知道。”玄奘以为然,遂即换马。胡翁欢喜,礼敬而别。

于是装束,与少胡夜发。三更许到河,遥见玉门关。去关上流十里许,两岸可阔丈余,旁有梧桐树丛。胡人乃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玄奘既得安渡,于是大喜,因解驾停憩,与胡人相去,可五十余步,各下褥而眠。

少时,胡人忽拔刀而起,徐向玄奘,未到十步许又回,不知何意。玄奘坦然无虑。天欲明,唤令起,取水盥漱讫欲发。胡人曰:“弟子念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唯五烽下有水,必须夜到,偷水而过;但一处被觉,即足死人,不如归还,用为安稳。”玄奘不从。胡人曰:“弟子不能去,家累既大,而王法不可忤也。”玄奘知其意,遂任还。胡人曰:“师必不达,如被擒捉,则可奈何?”玄奘答曰:“纵使切割此身如微尘者,终不退回。”

【批评】

玄奘西行之先,以人间众苦,调伏其心;心不退转,乃始决意。吾人欲为一事,亦必如此,乃能有成。然举事之先,自谓坚决,至于临事,徬徨畏难,中止者多矣。玄奘在途,亲历之难,百倍于其意想之难,而杖策孤行,竟不返顾。具此毅力,故终成其志耳。

玄奘西行,所虑者,山川险阻、习俗怪异,与夫毒蛇猛兽之见阻、祁寒暑雨之难当耳。政府之禁令,固以为可避。盖一出玉门关,人烟稀少,岂复讥察之所能及?乃凉州之逼还,瓜州之追牒,五烽之暗箭,此种困难,盖又出意料之外者矣。加以胡人及胡老翁之危辞耸听,历试诸艰,而无悔心,诚哉其不退转也。

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二十六岁了。他想要在中秋启程,又觉得西行之路艰险,于是自己试验自己,承受人间种种苦楚,自信能够承受住不改变决心,这样才开始西行。

那时候有位叫孝达的秦州僧人,要从长安回家乡,玄奘就跟他一起出发。到了秦州(现在甘肃天水县)住了一晚上,玄奘遇到一位兰州(现在甘肃皋兰县)的同伴,又跟着他一起上路。到了兰州住了一晚,遇到凉州(现在甘肃武威县)的人送完官马要回凉州,玄奘就跟随他们启程,在凉州停留了一个多月。那时候李大亮任凉州都督,奉命禁止约束百姓出入国界,防范很严密。这时有人来跟李大亮报告:“有位僧人从长安过来,想要去往西方,不知道有什么用意。”李大亮派人追上玄奘,逼迫他返回长安。有位叫慧威的僧人,听说玄奘立志求经,非常欣赏他,秘密派遣两位弟子慧琳、道整,偷偷地把玄奘送到西边。从此以后玄奘不敢公然出现了,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后来到了瓜州(在现在嘉峪关外的安西县)。

瓜州刺史独孤开听说玄奘到了,一点也不排斥他。玄奘向他询问西行的路程,独孤开说:“从这里往北走五十多里,有条河叫葫芦河(现在称为觉河,在敦煌县西面)。这条河上宽下窄,水流很急,水位很深,非常难渡。要去往玉门关(古玉门关,在现在党河西岸),一定要经过那里,那是西面的咽喉。玉门关外西北方,又有五座山峰,驻有守望的官兵。各烽之间相距百余里,当中没有水、草(丁谦《西城记》考证,唐朝时候五烽以现在所设的卡伦地为证,第一烽应该是巴颜木伦地,第二烽应该是阿布图乌鲁苏地,第三烽应该是噶顺地,第四烽应该是阿枭格色尔腾地,第五烽应该是纳木哈乌苏地。因为卤碛中央没有水源,人无法居住,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戍守兵士的驻所都不会相距太远)。五烽之外,才是莫贺延碛,伊吾国境(伊吾国:根据《唐书地理志》中记载,贞观六年改设伊州,玄奘是贞观三年到这里的,那时候还是一个自立的国家。现在是哈密)。”玄奘听后,不免发愁,乘坐的马刚好又死了,还没出发,朝廷的追牒又到了。

因为凉州刺史访查得知玄奘实际没有回京,所以把追牒送到了瓜州:“有位叫玄奘的僧人想要向西去,各州县应该严密地抓捕。”州中官员李昌秘密带着追牒来见玄奘,说:“法师就是这个人吗?”玄奘迟疑着没有回答。李昌说:“您一定要告诉我实话,我来为您想办法。”玄奘就告诉了他实情。李昌赞叹道:“您确实是能做到的,我替您把文书毁掉。”就伸手把追牒撕了,还说:“您要早点离开。”

跟随玄奘的两位小僧,道整先往敦煌去了,只有慧琳在。玄奘知道他受不了远行,也放他回去了,最后跟人换得一匹马,只是苦于无人引路。忽然有一位胡人来见玄奘,自称姓石,字槃陀,希望能够受戒拜玄奘为师,玄奘答应了他。胡人很高兴,辞别后,过了一会儿送来食物。玄奘见他体态康健,看上去又非常恭顺,就把西行的事情告诉了他。胡人说他愿意护送玄奘过五烽山,玄奘很高兴,于是变卖衣服买了马等待出发。

第二天,胡人和一位胡人老翁,驾着一匹又瘦又老的红马,一前一后而来。年轻胡人说:“这位老人对西方的路非常熟悉,来往伊吾之间有三十多次,所以我跟他一起来了。”年老胡人说:“西行路上非常险恶,有沙漠,有神出鬼没的热风,碰上就无法幸免;人多了还经常会迷失,何况您一个人,怎么能上路呢?希望您再考虑考虑,不要轻视自己的生命。”玄奘说:“我为了求取大乘佛法,立志去往西方。如果不到天竺,绝不会回头,纵然死在路上,也不会后悔。”年老胡人看到他的志向非常坚定,就说:“您一定要去,可以乘坐我的马。这匹马往返伊吾已经有十五次了,很健壮,而且也认识道路。”玄奘认为他说得对,就换了马。年老胡人很高兴拜首告辞了。

于是玄奘和年轻胡人收拾好,晚上便出发了。三更时分到了河边,远远地就能看见玉门关。这里离玉门关上流十里左右,两岸宽约一丈,旁边有梧桐树丛。胡人砍树做成桥,铺上草和沙,赶着马匹过河。玄奘顺利渡过,非常高兴,就解下马鞍休息,离胡人有五十来步的距离,分别打开铺盖睡觉。

过了一会儿,胡人突然拔刀而起,慢慢地向玄奘走来,但到距离他十余步处突然又返回,不知什么意思。玄奘很坦然。天快亮了,玄奘把那个胡人叫醒,拿出水来洗漱完毕,就想出发。那胡人说:“我觉得前途非常危险,又没有水源补充,只有五烽下面有水,必须趁夜间偷水才行。但如在一处被发现,命就不保,不如回去妥当。”玄奘法师没有听从。胡人说:“我不能跟随您了,家里还有诸多牵绊,又不想触犯王法。”玄奘明白他的意思,就任凭他离开了。临别时胡人道:“师父您一定通不过,如被捉住,那怎么办呢?”玄奘法师回答道:“纵使我的身体被切割成如微尘那么大小,我也绝不退缩。”

【评论】

玄奘出发之前,用人世间的种种苦难调和其心,降服自己的习气,不生退心,才开始下定决心。我们想要做一件事,也应该如此,才能成功。但往往在开始之前,自以为很坚定,等事情来临时,便犹豫徘徊,害怕困难,坚持不下去的人太多了。玄奘在西行路上,亲身经历的困难,比他料想中的还要困难百倍,但他仍孤身一人拄杖直行,没有回头。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毅力,所以最终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玄奘在西行路上,所担心的就是险峻的山川、怪异的习俗,还有毒蛇猛兽的阻挠、寒风苦雨的折磨而已。朝廷的禁令,本来就是可以躲避的。因为一到玉门关之外,人烟稀少,朝廷哪能顾及?至于在凉州时被逼还、瓜州的追牒、五烽的暗箭这些困难,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加上胡人和老胡翁故意夸大的话,玄奘尝尽种种困难却无怨无悔,他不退转的心实在是坚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