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惠生,均可称为吾国之探险家。但法显所历,仅西中东三印度,惠生仅至北印度,踪迹更隘,皆不能与玄奘同日而语也。玄奘,本名祎,后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法师。俗名陈氏,世居陈留,汉太丘长仲弓之后也。因祖康仕齐,食邑周南,遂家焉,故又为洛川缑氏人(陈留,今河南县,缑氏在今偃师县东)。父慧,早通经术,长八尺,明眉目,拜江陵令。隋大业(隋炀帝年号)中,解组而退,生四男,奘其第四子也。年八岁时,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儿今奉慈训,岂宜安坐?”父甚悦之。

仲兄长捷(初名素),于东都净土寺出家。携玄奘至寺中,俄而有敕于洛阳寺度僧(按:明以前僧人皆经官司给以度牒,不得擅自为僧)。玄奘以经少不预所限,立于公门之侧,徘徊不去。时主其事者,为大理卿郑善果,有知人鉴。见而奇之,问曰:“子为谁家?”答以氏族。又问:“出家意何所为?”答曰:“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善果深嘉其志,又贤其器貌,故特取之。因谓官僚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其后果如所言。

玄奘出家后,与兄同止,见儿戏者意辄鄙之。时年止十三,而芳声从兹发矣。其后隋氏失御,天下沸腾。乃启兄曰:“此虽父母之邑,而丧乱若兹,岂可死守?今闻唐主驱晋阳之众,已据有长安。天下依归,如适父母(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太原。十一月入长安,立恭帝。明年宇文化及弑炀帝于江都,恭帝亦为王世充所弑,隋亡),愿与见投也。”兄从之,即至长安,时武德(唐高祖年号)元年也。

是时国基草创,兵甲尚兴,孙吴之术斯为急务,孔释之道有所未遑,以故京城未有讲席。初,炀帝于东都建四道场,召天下名僧居焉。其征来之僧,皆是高行。末年国乱,供料停绝,多游巴蜀(四川古为巴蜀地)。玄奘又启兄曰:“此无法事,不可虚度。愿游蜀受业焉。”兄韪其计,乃经子午谷(在西安西南,为入蜀径道),共入成都。

诸僧既集于成都,乃大建法筵。玄奘精勤不怠,二三年间,究通诸部。时天下饥乱,惟蜀中安静。故四方僧侣,投之者众。讲座之下,常数百人,然无出玄奘右者。其兄亦丰神朗俊,学识宏通。至于匡振颓纲、包挫殊俗,则不逮玄奘也。然昆季二人懿业清规、芳声雅质,均足多焉。

【批评】

出家人与在家人,形迹虽殊,事理则一。观玄奘少时,受《孝经》而避席,可知其孝;奉兄命为行止,可知其悌;见同辈作儿戏者,辄鄙其人,不与为伍,勤习经典,寸阴是宝。虽在少年,已有成人之度。吾道中之圣贤亦莫不如是,岂得以彼教而外之耶?

唐僧慧立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玄奘之事,得传于后世者,幸赖此书。慧立言玄奘至长安,以丧乱饥馑,复避地成都。《续高僧传》言以沙门道基,开化益州,玄奘闻而慕之,故与兄偕往。此可补慧立之遗。

俗有《西游记》一书,托玄奘取经事,敷衍而成,大约成于明世。考宋人先有《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二卷,名曰诗话,实章回体也。《西游记》盖以此为蓝本,玄奘之事正史不详,幸有小说,至今流俗皆知耳。

法显和惠生,都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探险家。但是法显仅仅到过西、中、东三印度,惠生只到了北印度,行程更少,都不能跟玄奘相提并论。玄奘,本名是祎,因为后来住在大慈恩寺,所以又被称为慈恩法师。他俗家姓陈,世世代代住在陈留,是汉代太丘长陈仲弓的后代。因为祖父陈康在齐地做官,食邑在周南,就迁居了,所以又是洛川缑氏人(陈留是现在河南的一个县。缑氏在现在偃师县东面)。父亲名陈慧,擅长经学,身高八尺,眉目清明,任江陵令。隋朝大业(隋炀帝年号)年间,辞官退休,有四个儿子,玄奘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八岁的时候,父亲坐在桌子旁,给他讲解《孝经》。听到曾子避席那里,玄奘忽然整理好衣服站起来。父亲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曾子听到老师的命令会离开坐席,我现在蒙受您的教诲,怎么可以安安稳稳地坐着呢?”父亲听了很高兴。

玄奘二哥陈捷(原名陈素),在东都净土寺出家。他带玄奘到寺中居住,不久官府奉诏到洛阳寺度和尚(明代以前的僧人都需要经过官府考察然后发放度牒,不能够擅自出家)。玄奘因为年纪小学习少不能考试,就站在官署旁边,徘徊着没有离开。那时候官署中主事的是大理卿郑善果,他善于识人,看到玄奘觉得他很奇特,就问:“你是谁家的孩子?”玄奘回答说是陈家子弟。郑善果又问:“为什么出家呢?”玄奘回答说:“我想要继承如来,光大佛法。”郑善果对他的志向很赞赏,又觉得他的相貌奇特,所以破例答应了他,并且对同僚说:“念经是很容易的,但是有佛的风骨的人难得。如果剃度了这个孩子,必将会成为佛门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玄奘出家以后,跟兄长一起作息,看到玩乐的人心里就很讨厌。那时候他只有十三岁,美名却从那时候就传扬了开来。后来隋朝无道,天下大乱,玄奘对兄长说:“这里虽然是我们的故乡,但是死亡祸乱纷纷,怎么能死守在这里呢?听说唐王率领晋阳的人民,已经占据了长安。天下人争相归附,就像归附父母一样(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十一月攻入长安,册立了隋恭帝。第二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隋炀帝,恭帝也被王世充杀死,隋朝灭亡),我希望咱们去投奔他们。”兄长答应了,他们就到了长安,那时候是武德(唐高祖年号)元年。

那个时候唐朝刚刚建国,还有好多战事,大家急需的是兵法知识,儒家释家这些理论就没有人顾及,所以长安城中也没有开讲的地方。当初隋炀帝在洛阳建立了四个道场,召集天下的高僧。召集而来的僧人,修为都很高深。后来国家动乱,朝廷停止了供养,僧人们大多去了巴蜀。玄奘又对兄长说:“这里没有地方讲经说法,但是时光不能虚度。我希望游历蜀地增长见识。”兄长同意他的说法,于是他们经过子午谷(在西安西南方,是进入蜀地的路径),一起到了成都。

僧人们在成都汇集,于是大兴经会。玄奘一直认真钻研,两三年的时间就贯通了佛法。那时候天下到处都有饥荒祸乱,只有蜀中平静。所以天下的僧侣到这里来的很多。他们设立讲坛,经常有数百人在听讲,但是没有能比得上玄奘的。玄奘的兄长也很杰出,学识渊博,但是在重振衰败的纲纪、梳化不同地方的风俗方面,就比不上玄奘了。但是兄弟二人在佛法上取得的成就,获得的美名,都是非常大的。

【评论】

出家人和在家人,虽然在外表有所不同,但是遵守的行为道德是一致的。玄奘小的时候学习《孝经》离开坐席,可以看出他的孝;事事先请示兄长,可以看出他的悌;见到玩耍的同辈人,就不跟他们交往,而是勤奋学习,珍惜时光。虽然他只是一个少年,却已经有成年人的风度了。我们所推崇的圣贤之人都是这样的,怎么会因为玄奘是佛教徒就排斥他呢?

唐代僧人慧立编写了《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玄奘的事情能够流传后世,多亏了这本书。慧立说玄奘到长安后,因为战乱饥荒,又避居成都。《续高僧传》中说因为出家僧人在益州传播佛教思想,玄奘听说后很钦慕,所以跟兄长一起去了。这里可以补上慧立的遗漏。

民间有《西游记》这本书,假托玄奘取经的故事,改编而成,大约成书于明朝。学者们考证宋代出现了《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二卷,名字虽然是诗话,实际上就是章回体小说。《西游记》大概是以它作为蓝本,玄奘的事情正史上记载不清,幸亏有小说,到现在世间都知道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