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贵为帝王,也难免有过失,重要的是对待过失的态度:掩盖过失,只会酿成更大的过失;听从谏言,及时改正过失,就能大大减低损失。太宗亦有懊悔之言,他能反省自己的不足,接纳规谏,并改正从善。太宗大量宽宏,勇于自省,闻过即改,从善如流,终致国泰民安,也是他促成“贞观之治”的原因之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1,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2,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并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3。」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4,大觉非也。』

1 群凶:谓与李唐争夺天下的各方势力。

2 身处殿堂:指身为国君。

3 “不学”三句:语出《尚书·周书·周官》,意思是,不学习犹如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

4 却:还、再之意。

译文

贞观二年,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问。我以前因为各方势力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主持军务,没有空闲读书。近来国家安宁,我又身处于宫殿之上,即使不能亲自手执书卷阅读,也要叫人朗读给我听。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政治教化的策略,都写在书本里了。古人说:‘不学习,就犹如面对墙壁一无所知,碰到事情也就没有能力解决。’这不是空话。反思自己年轻时的所作所为,觉得很不对。”

赏析与点评

“为人大须学问”——太宗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却仍因自己年轻时没有时间读书而深感懊悔可惜,于是重申学问、知识的重要性。今天,人们生活在知识型社会中,学问和知识就是力量,相信没有人会反对这句话。可是现今各种虚假讯息、负面知识充斥于网络世界,一不留神,很容易被误导、荼毒。这真叫人担忧、心寒。

贞观中,太子承乾多不修法度,魏王泰尤以才能为太宗所重,持诏泰移居武德殿。魏征上疏谏曰:『魏王既是陛下爱子,陛下须使知定分,常保安全,每事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也。今移居此殿,使在东宫之西,海陵昔居1,时人以为不可,虽时移事异,犹恐人之多言。又王之本心2,亦不宁息。既能以宠为惧,伏愿成人之美。』太宗曰:『几不思量,朕甚大错误。』遂遣泰归于本第3。

1 海陵:唐高祖第四子齐王李元吉,与太子建成合谋陷害秦王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诛,后追封为海陵王。

2 王之本心:指魏王泰的内心。

3 第:即府邸。

译文

贞观年间,太子承乾常常不遵守法令制度。魏王李泰因为有才能特别受到太宗器重,太宗特意诏令李泰移居武德殿。魏征上疏劝谏说:“魏王既然是陛下的爱子,陛下应当让他懂得自己特定的名分,常常保持安全,每件事抑制骄傲奢侈,不要处在嫌疑的位置上。现在魏王移居武德殿,让他住在东宫的西侧;海陵王过去住在这里,那时候人们都认为不应该,虽说时代迁移,情况变化了,仍然担心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另外,魏王自己内心也不会安宁。既然他明白受到父王的宠爱应该常持畏惧之心,希望陛下成全他的良好愿望。”太宗说:“几乎没有仔细考虑,我犯了大错误。”于是令魏王泰回到原来的府邸去。

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承意顺旨,甘言取容。朕今欲闻己过,卿等皆可直言。』散骑常侍刘洎对曰:『陛下每与公卿论事,及有上书者,以其不称旨,或面加诘难,无不惭退。恐非诱进直言之道1。』太宗曰:『朕亦悔有此问,当即改之。』

1 诱:劝导、鼓励。

译文

贞观十八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凡是臣下对于帝王,大多是顺承旨意,说好听的话以取悦帝王。我现在想听听自己的过错,你们都可以直言不讳。”散骑常侍刘洎回答说:“陛下每次与大臣讨论事情,以及有人上书奏事的时候,因为他的意见不合您的心意,您有时当面加以责难,使他们无不难堪地退下。这恐怕不是劝导臣子直言进谏的方法。”太宗说:“我也后悔有这样的追问责难,应当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