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唐太宗主张“以仁义诚信为治”的治国主张。他认为,自古以来用仁义治国的,国家气运就会长久。强调“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太宗的“君道”学说,核心内容是传统儒家的仁政和仁义思想,这也是他当政后推行让步政策、宽简刑罚、轻徭薄赋的理论基础。本篇和下面的《崇儒学》等篇,都反映了唐初统治者尊崇儒学、重视道德教化、主张省刑慎罚、以仁义治天下的思想。

贞观元年,太宗曰:『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1,虽救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2。』黄门侍郎王珪对曰:『天下凋丧日久,陛下承其余弊,弘道移风,万代之福,但非贤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贤之情,岂舍梦寐3!』给事中杜正伦进曰:『世必有才,随时所用,岂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治乎?』太宗深纳其言。

1 任法御人:谓用法令治理百姓。

2 浇薄:指人情轻薄,风气虚浮。

3 岂舍梦寐:即“梦寐岂舍”,在梦中也不忘记之意。

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说:“我看自古以来的帝王,以仁义治理国家的,国运长久;用刑法治理百姓的,即使能够暂时纠正弊病,国家败亡也很迅速。既已见到前代帝王的往事,足可以作为借鉴。如今打算专拿仁义诚信治理国家,希望革除近来人情轻薄虚浮的风气。”黄门侍郎王珪回答说:“天下德行仁义损伤丧亡很久了,陛下承接它留下来的弊病,发扬道德仁义,改变风气,这是万代的福分。但是没有贤人不能治理国家,关键在于得贤人。”太宗说:“我思念贤人的心情,在梦中也没有忘记!”给事中杜正伦进言说:“世上必有人才,随时可供任用,岂有等待梦见傅说,遇到吕尚,然后才治理国家的呢?”太宗很同意他的话。

赏析与点评

“任法御人者,虽救一时,败亡亦促。”——秦任法而速亡,发人深省。是故自汉以来,为政者俱崇尚“德主刑辅”的理念,提倡先以德育教化百姓,即导之以礼,若无效,才齐之以刑。所以,太宗深信单靠刑法来治理天下,虽能收一时之效,但最终只会加快国家败亡的速度。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1,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2,自然安静。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1 廉耻:廉洁和羞耻。

2 异端:指违背正道的事情。

译文

贞观二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我认为在国家乱离之后,社会风气很难在短时间内变好。近来看到百姓都逐渐懂得了廉耻,官吏百姓都能奉公守法,盗贼日渐减少,从而知道没有一成不变的风俗,只是施政有治乱好坏的区别。所以,治国之道,必须用仁义来安抚百姓,向他们展示威严和诚信,要顺应民心,废除严刑酷法,不做违背正道的事情,天下自然会安定平静。你们应当共同努力做好这件事!”

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1,胜隋日远矣。』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2,然朕惟欲卿等存心治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无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识此心,当以德义相辅。』

1 甲仗:兵器。

2 饬兵:修整兵器。

译文

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说:“最近检查武库兵器,看见所藏的兵器远比隋代充足。”太宗说:“修整兵器防备寇贼虽然是要紧事,但是我只希望你们留心治理国家的策略,务必竭尽忠诚,使百姓安居乐业,那便是我的兵器。隋炀帝难道没有兵器?恰恰足以导致他灭亡的,正是由于他不修仁义,百姓怨恨背叛的缘故啊。你们要理解我这个心意,应当以德行仁义来辅助我。”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译文

贞观十三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树林茂密了鸟儿就会来栖息,江湖广阔了群鱼就会来游弋,仁义积累得深厚了百姓就自然会来归顺。人们都知道躲避灾害,但不知道施行仁义就能使灾害不发生。仁义之道应该牢记在心,经常让它持续不断,如果有片刻懈怠,就会远离仁义。这就好像人饮食是为了保养身子,经常使肚子吃饱,才可以维持生命。”王珪叩头说:“陛下能知道这些话,天下百姓太幸运了。”

赏析与点评

“仁义积则物自归之”——太宗认为统治者若有高尚崇厚的仁义道德修养,则天下百姓自然心悦诚服地接受其管治。“以德服人,天下归心”,就是这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