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一生事业,自以武功为著,而于文教亦非无重要之设施,然以在西北为多。

西北为吾国文化发祥之地,至于晚世,转为文化落伍之区。其间陕西尚较优,而甘肃为最逊,新疆则归吾版图既未久,且多异民族杂处,尤鲜有所谓文化。于是左宗棠西征,颇致力焉。举其设施,以书院教士子,以义塾课童蒙,以科举振学风,以礼刑训齐民。

宋以后之书院,公认为吾国最良之研究学术机关,宗棠亦尝言:

……校官位卑禄薄,所课者士,而士亦轻之,与之道古,久已鲜能,则思选士而冀其有成,非求之书院不可。……注904

同治九年(1870)春,宗棠驻节平凉,督攻金积堡,然犹命甘肃布政使崇保代发兰州兰山书院膏火,崇保以院生禀牍转陈,宗棠命笔批答:

览呈诸生之禀,文理尚可,殊为欣然。本爵大臣四十年前,一贫士耳,然颇好读书,日有粗粝两盂,夜有灯油一盏,即思无负此光景。今年垂耳顺,一知半解,都从此时得来,筋骨体肤,都从此时练就。边方无奇书可借,惟就四书五经及传注,昼夕潜心咀嚼,便一生受用不尽。诸生勉旃,事平至兰州,当课诸生背诵也。可录此示监院,以晓诸生。注905

嗣宗棠又规定院中正课四十名,每名每月给膏火银三两,副课五十名,每名每月给膏火银一两五钱,均自捐廉俸,或酌助公款。亦常躬亲命题阅卷。注906由是到处兵戈乍销,弦歌继起。有新设之书院,有重建之书院,鄙塞已久之甘肃,复见一片开明景象。

新设之书院,有如下列:

襄武书院 在陇西县城,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吴本烈创设。

文明书院 在岷州厅城,同治十一年(1872),同知吴恕创设。

庆兴书院 在安化县董志原,光绪二年(1876),县丞某创设。

凤池书院 在灵州惠安堡,盐捕通判喻长铭创设。

钟灵书院 在宁灵厅城,同治十二年(1873),同知赵承隽创设。

五峰书院 在西宁府城,光绪二年(1876),西宁办事大臣豫师创设。

湟中书院 在西宁府城,光绪二年(1876),西宁士民就礼拜寺创设,原拟为宗棠设生祠,宗棠不许,遂改设书院。

阿阴书院 在贵德厅城,同治十三年(1874),西宁府知府龙锡庆创设。

文社书院 在镇番县城,光绪初年,知县钱崇基创设。

尊经书院 在隆德县庄浪,同治八年(1869),县丞王季寅创设。

南华书院 在甘州府城,同治十三年(1874),甘州士民为宗棠建生祠,宗棠不许,亦遂改设书院。

金山书院 在山丹县红水堡,同治十二年(1873),山丹士民张廷赞等创设。

陇南书院 在秦州城,光绪元年(1875),巩秦阶道董文涣创设。

鹤峰书院 在秦州三岔镇,州判薛佩兰创设。

归儒书院 在化平川厅城,同治十三年(1874),提督喻胜荣创设,专收回民,宗棠为题名归儒。

此外会宁知县萧汝霖于光绪五年(1879),通渭知县夏金声于同治间,镇原知县左寿棠于同治十一年(1872),徽县知县杨国光于同治间,均尝于本县创设书院,惟未详其院名耳。注907

其重建之书院,更如下列:

洮阳书院 在狄道州城,兵事中毁,同治十三年(1874),知州喻光荣重建。

河阳书院 在静宁州城,兵事中毁,同治十一年(1872),知州余泽春重建。

育英书院 在安定县城,兵事中毁,光绪元年(1875),提督刘端冕重建。

银川书院 在宁夏府城,兵事中毁,同治十年(1871),知府李藻重建。

新书院 在平罗县城,兵事中毁,光绪三年(1877),知县宋维孜重建。

灵文书院 在灵州城,原有魁(奎)文书院,毁于兵事,光绪二年(1876),知州孙承弼重建,易今名。

崇山书院 在大通县城,原有大雅书院,毁于兵事,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黄仁治重建,易今名。

仰止书院 在张掖县东乐,原有天山书院,毁于兵事,同治十年(1871),士民张文美等重建,宗棠为易今名。

蓼泉书院 在抚彝厅城,兵事中毁,同治十三年(1874),通判孙承弼重建。

凤鸣书院 在崇信县城,兵事中毁,光绪四年(1878),训导孙寿山重建。

鹑觚书院 在灵台县城,原有金台书院,毁于兵事,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彭光炼重建,宗棠以灵台在秦为鹑觚,为易今名。

正明书院 在阶州城,地震时毁,光绪五年(1879),知州文治重建。

酒泉书院 在肃州城,原有金泉书院,毁于兵事,同治十三年(1874),安肃道史念祖重建,易今名。宗棠驻节肃州有年,常亲往与师生商讨学问,并捐助膏火。

陇川书院 在秦安县城,原有景权书院,毁于兵事,知县程履丰重建,易今名。

鸣沙书院 在敦煌县城,兵事中毁,光绪六年(1880),知县苏俊吉重建。

其就原有书院为之修整者,则有如兰州知府铁珊,于同治十二年(1873)修整五泉书院。陇西县丞袁范,于光绪五年(1879)修整武阳书院。提督邓荣佳,于同治、光绪间修整洮州厅中部之洮滨书院。而如平庆泾固化道魏光焘修整平凉之柳湖书院,宗棠誉为“规模宏敞,间架整齐,新植嘉树成林,尤称胜境”。注908甘肃各地书院,即在宗棠一番热诚鼓舞中,逐渐成长而发达。

宗棠于陕西,虽为兼辖省,然于其境内书院,亦尝直接间予以赞助。其因是而得成立、恢复与维持者:

渭阳书院 在西安省城,光绪四年(1878),咸阳县知县马毓华等扩建。

槐里书院 在兴平县城,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侯鸣珂重修。

玉山书院 在蓝田县城,同治九年(1870),知县吕懋勋改建。

灜州书院 在泾阳县城,同治四年(1865),知县黄傅绅重修。

泾干学舍 在泾阳县城,同治八年(1869),士民姚德等创设,宗棠为亲题舍额。

味经书院 在泾阳县城,同治十二年(1873),陕甘学政许振祎创设。

渭川书院 在渭南县城,光绪三年(1877),知县张国钧改建。

丰登书院 在同州府城,同治中,知府余庚阳重修。

少华书院 在华州城,同治十年(1871),知州胡焘改建。

彭衙书院 在白水县城,同治十一年(1872),知县李廷钰重修。

天台书院 在汉中府城,光绪五年(1879),南郑县知县罗诚之重修。

武康书院 在洋县城,光绪元年(1875),知县范荣光就定淳书院重修易名。

振文书院 在宁羌州城,同治十年(1871),知州罗骧重修。

烛峰书院 在砖坪厅城,同治四年(1865),通判高箕承就岚河书院重修易名。

三山书院 在平利县镇坪,光绪三年(1877),县丞谢敬庄创设。

苹笙书院 在安塞县城,光绪二年(1876),知县吴光霁重修。

定阳书院 在甘泉县城,光绪元年(1875),由省拨款重修。

定阳书院 在定边县城,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李世瑛重修。

新城书院 在靖边县城,光绪元年(1875),知县孔广晋重修。

榆阳书院 在榆林府城,同治中,提督刘厚基扩建,宗棠捐银二百两,并为题“北学其先”四字。

翠屏书院 在永寿县城,光绪二年(1876),知县张培之扩建。

紫薇书院 在邠州城,同治间,知州吴钦曾扩建。

石门书院 在三水县城,同治八年(1869),知县姜桐冈重建。

云阳书院 在淳化县城,光绪初年,官绅创设。

龙文书院 在绥德州城,同治十二年(1873),知州成定康创设。

陕甘学政吴大澂,亦留意书院,尝慨延安府属各书院经费支绌,商由宗棠致意陕西当局,筹拨银二万两,普加膏火,增聘名师。注909

宗棠督师平凉时,亦即在崇信县创设义学一处,讲师月薪三两,命由平凉收入厘金项下拨给,是为宗棠在陕甘倡办义学之先声。同治十三年(1874),宗棠始命地方一律兴办义学。光绪元年(1875),宗棠又拨北山荒绝田七百七十五亩,收租供省城内外各官学经费。兹录其可考者:

兰州省城 十一处,同治十年(1871),宗棠命创设育英、造秀二处,光绪元年(1875),创设正德、序贤、养正、存城四处,后二处,专收回民子弟,光绪三年(1877),创设崇文、讲义二处。光绪五年(1879)创设红花一处。此外地方士民创设迎恩、柳泉二处。

皋兰县 乡镇五处,同治十年(1871),宗棠命在阿干镇设一处,光绪三年(1877),在张家河口,创设河口、三门、古城三处;又在阿干镇创设一处。

狄道州 乡镇四处,同治十三年(1874),知州喻光容创设。

河州 三处,总兵凌春台创设,在三甲集。

平凉县 六处,同治十年(1871),本县士民创设。

合水县 城厢二处,光绪五年(1879),知县曾纪安创设。

西宁府 城厢二处,乡镇二十二处,同治十三年(1874),知府龙锡庆创设。又一百二十处,光绪二年(1876),府学教谕慕暲到任后创设。

大通县 十三处,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黄仁治创设。

贵德厅 六处,光绪二年(1876),同知甘时化创设。

丹噶尔厅 乡镇十处,光绪二年(1876),西宁府知府邓承伟创设。

崇信县 城厢二处,同治八年(1869),知县张照晸创设。

平远县 五处,光绪六年(1880),知县英麟创设。

海城县 六处,光绪六年(1880),创设。

文县 九处,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陶模创设振文、敷文、培风三处,光绪初,知县长赟创设育英、崇雅、端习、崇正、龙津、化俗六处。

秦州 五十四处,同治中,知州王镇墉创设。

秦安县 十六处,同治九年(1870),知县程履丰创设。

肃州 城厢四处,知州某创设。宗棠督师肃州时,间往视察,乐与学童问答。

徽县 八处,知县李裕泽创设。

两当县 二处,知县喻炎丙创设,一在扬家店,一在泰山庙。

化平川厅 十二处,同治十一年(1872),通判左寿崑创设。注910

此外如两当知县萧良庆,于同治十一年(1872),整顿学田佃钱,兴设义学。会宁知县许茂光,于同治十二年(1873),请指拨荒绝地亩,筹办义学。敦煌知县蒋其章,于光绪六年(1880),请筹捐社粮,取息充义学经费。类此者,当尚甚多,惟其数量与名称,无可稽耳。注911

陕西义塾,系由布政使谭钟麟颁发条规,通饬办理。同治十三年(1874)六月,陕甘学政吴大澂奏报,每一州县,少者五六处,多者三十余处,盖亦相当发达。注912

宗棠以为欲使回民与汉人同化,须先使识汉文,故如上所述,在兰州,即有为回民专设之义学。及平定新疆,于此更三致意焉,列为办理新疆善后事宜之一。

……以义塾言之,新疆戡定已久,而汉回彼此扞格不入,官民隔阂,政令难施,一切条教,均借回目传宣,壅蔽特甚。将欲化彼殊俗,同我华风,非分建义塾,令回童读书识字,通晓语言不可。臣与南北两路在事诸臣筹商,饬各局员防营多设义塾,并刊发《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字韵语》及杂字各本,以训蒙童。续发《孝经》、《小学》课之诵读,兼印楷书印本,令其摹写。拟诸本读毕,再颁行六经,俾与讲求经义。叠据防营局员禀,兴建义塾,已三十七处,入学回童,聪颖者多,甫一年而所颁诸本已读毕矣。其父兄竞以子弟读书为荣,群相矜宠,并请增建学舍,颁发《诗经》、《论》、《孟》,资其讲习。局员送阅各塾蒙童临摹仿本,笔姿颇秀,并称蒙童试诵告示,皆能上口,教以幼仪,亦知领会,盖读书既可识字,而由音声以通言语,自易为功也。……

其后复陆续添设,多至七十七处,分布于下列各地:

迪化六处   阜康二处   奇台四处

济木萨三处  昌吉二处   巴里坤四处

绥来四处   呼图壁二处  吐鲁番六处

哈密五处   阿克苏五处  库车五处

喀库四处   喀什噶尔五处 叶尔羌七处

乌什三处   英吉沙尔三处 玛纳巴什三处

和阗四处

每处教师一员,月支薪水银二十两,加给津贴朱墨油脂银四两,跟丁一名。然学生并不发达,每处仅十五六名至二十名,因回教阿訇多方阻止回民读汉文,回民亦以入学为当差,读汉文为苦事,富有者且雇贫苦者为代。而教师待遇既优,钻营者有如官缺,既得之,亦视如当官,未能尽心教读。且教师多为湖南人,以湖南土语教回民,而新疆土著多甘陕籍,回民通汉语后,仍不能与汉人交谈也。此则为回民义学之障碍,而非宗棠所及知矣。注913

清圣祖尝撰颁教民之道十六条:(一)敦孝悌以重人伦;(二)笃宗族以昭雍睦;(三)和乡党以息争讼;(四)重农桑以足衣食;(五)尚节俭以惜财用;(六)隆学校以端士习;(七)黜异端以崇正学;(八)讲法律以儆愚顽;(九)明礼让以厚风俗;(十)务本业以定民志;(十一)训子弟以禁非为;(十二)息诬告以全善良;(十三)诫逃匿以免株连;(十四)完钱粮以省催科;(十五)联保甲以弭盗贼;(十六)解仇忿以重身命。是曰圣谕。清世宗复就每条意义,用白话文加以发挥,是曰广训,颁布全国,令地方官吏为人民宣讲解说。其后安徽婺源县教谕夏炘,复用其为人民宣讲之资料,辑为一编,题曰《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宗棠在浙江时,曾为刊行。及至西北,亦尝以此劝谕人民,且附译回文,便利回民之阅读。而于第七、第八、第九各条,尤为致意。盖陕、甘、新三省,回教甚盛,在儒家视之,自为异端,故宗棠特将“黜异端以崇正学”一条,加引宣宗所作韵文,出示晓谕,散布民间。又以中国治民之道,不外礼刑两端,宗棠将吴荣光所编《吾学录》,节取其婚礼、祭礼、丧礼三门,刊发各处,并如《圣谕十六条》例,于每条礼节之后,附列违反礼节应处之罪刑,所谓使民易知易从,以合于讲法律、明礼让之义,而收儆愚顽、厚风俗之效。注914

甘肃自陕西分省,历二百年,提督虽已别置,而学政仍由陕西兼任,驻于三原。乡试武闱,虽已单独举行,而文闱仍并在西安省城。于是宗棠决欲弥补此政治设施上之缺憾,以为劝诱人民向学、转移风化之一种助力,同治十二年(1873)十二月,奏请分甘肃乡闱,并分设学政:

……窃维甘肃地处西北边荒,旧隶陕西行省统辖。康熙年间,拓地日广,始设甘肃巡抚,驻临洮。乾隆年间,又改临洮为兰州府,后设总督驻之,兼管巡抚事。地当西陲冲要,南北界连藩服,汉蒙回番,杂处其间,谣俗异宜,习尚各别。汉敦儒术,回习天方,蒙番崇信佛教,亘古至今,未之有改。置省以来,诸凡建设,或创或因,于武备尚详,而文治独略,其异于各省者,两大端。各省除壤地毗连,一水可通之安徽一省,乡试并归江南取中,士子久习为常。此外均就全省适中,督抚驻扎处所,设立贡院,届期考官入闱校阅,照额取中。独甘省距陕,道阻且长,而乡试必须赴陕,陕甘学政远驻陕西三原,三年一度,按临甘肃,举行岁科两试,均与各省不同。故自改建省治以来,甘肃士人,经明行修,能自淑其乡里者,尚不乏人。至掇科登第,以文章经济取重当世者,概不多见,非各省皆知稽古之力,争自濯磨,甘肃士人,独安固陋,不求闻达也。计甘肃府厅州县,距陕近者,平庆泾、巩秦阶两道,约八九百里、千里;兰州一道,近者一千三四百里,远者一千六七百里;兰州迤西,凉州、甘州、西宁,迤北宁夏,远或二千余里,或三千里;至肃州、安西一道,则三千里,或四千里;镇迪一道,更五六千里不等。边塞路程悠远,又兼惊沙乱石,足碍驰驱,较中原行路之难,奚啻倍蓰,士人赴陕应试,非月余、两月之久不达。所需车驮雇价、饮食、刍秣诸费、旅费、卷费,少者数十金,多者百数十金。其赴乡试,盖与东南各省举人赴会试,劳费相等。故诸生附府厅州县学籍后,竟有毕生不能赴乡试者,穷经皓首,一试无缘,良可慨矣。军兴以来,学臣不按临甘肃者,已逾十稔,幸前学臣许振祎不避难险,以次按试,生童踊跃欢呼,迎拜马首,计补行各届岁科诸试,取入新生,不下万人。而从前取进生员,尚不在内,徒以资斧无措,不能远行,加之夏秋暑雨水潦纵横,有无从问津者,有中道迍邅,致误场期,废然而返者,有资斧耗尽,抑郁成疾以殁者,其得抵陕完试事者,不及三千人。然则甘肃士子之赴乡试者,合新旧诸生计之,不过十之二三而已。臣自肃州凯旋,历甘、凉各郡,途间见诸生迎谒道左,初疑其秋试被放者,比询以试事,则佥称无力赴陕,不知其详,言已,欷歔不绝,慰喻遣之。前接准学臣许振祎咨送甘肃赴试士子公恳分闱呈词,当行两司详议。昨由肃凯旋后,又据绅士前刑部主事滕烜,道员曹炯,及汉回士绅等联名呈称,捐建贡院,择定袖川门外地基,筹备砖瓦材木,已有头绪,请援照湖广、云贵乡试分闱取中前来,并称甘肃武试本系分闱,文试宜可仿照,恳求具奏。臣维湖广、云贵等省乡试,道路险远,历蒙列圣恩旨,分闱取中,士林感颂至今。兹甘肃赴陕乡试,道路险远,较各省数倍有加。皇上一视同仁,轸念士人赴试维艰,恩允分闱取中,俾边徼寒微,得照各省一律就近应试,则投戈讲艺,士气奋兴,文治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遇简放主考学政之年,另简甘肃正副考官各一员,甘肃学政一员,俾合省士子得以就近乡试。而岁科按届举行,学臣得免跋涉之劳,生童得以时亲承训迪,习旧学而启新知,不独边方士习,可期丕振已也。臣自西征以来,目睹民俗凌夷,泯棼日甚,不但劫杀争夺,视为故常,动辄啸聚多人,恣为不法。而民间伦纪不明,礼教久,干名犯义之案,诛不胜诛,缘地杂华夷,习俗渐染日深,恐夏变为夷,靡所止极。不得已,设局鄂省,影刻四书、五经、小学善本,分布各府厅州县。师行所至,饬设立汉回义塾,分司训课,冀耳濡目染,渐移陋习,仍复华风。迩来汉民敦崇儒术,诵习六经,回民亦颇知向慕,争请设立义塾,延师课读儒书。前学臣许振祎次第按临,多方激劝,回生得附学籍,贡成均者,均在所不乏。益欣欣然以得附宫墙为意外荣幸,食桑黮而怀好音,斯其时乎。若荷皇恩,允其分闱就试,届时简派学政,按期校阅,则经正民兴,边氓长治久安之效,基于此矣。……

案既奉准,于是以银五十万两,建成可容四千人之贡院,基址纵一百四十丈,横九十丈,规模宏伟,最于各省。注915光绪元年(1875)八月,举行首次甘肃分闱乡试,宗棠循例入闱监临。与试者四千余人,榜发,第一名举人,恰为宗棠属望之安维峻,于是与书陕甘学政吴大澂,记述其事:

……榜首安生,文行均美,闻其先世贫苦嗜学,为乡邦所重,意其报在此。弟于甄别书院,及月课、录科,均拔置第一;意其不仅为科名中人,闱中秋宵,尝倚杖桥边,忽仰视而言,若此生得元,亦不负此举。不虞监水官在后窃闻,为(杨)庆伯廉访(重雅)言之。弟初不自觉。写榜日,两主试先以闱墨见示,掀髯一笑,乃如四十年前获隽之乐。频日集,必叙此为佳话,觉度陇以来,无此兴也。来示亦及之,然则老伧所赏,固非谬耶……注916

至乡试中额,按陕甘合闱时,原共六十二名,至同治八年(1869)乡试,始由宗棠奏准,以二十一名为甘肃中额。此次分闱,宗棠再请援各省乡试中额之贵州,定为四十名,旗营另定二名。结果仅奉准三十名。嗣以军兴以来,甘省人民各项捐输五千余万两,奏请增加十名,仍为户部所驳。及至光绪二年(1876)第二次分闱乡试,复由宗棠申请,始获特旨允准。由是甘肃乡试,每科中额,确定为四十名。注917先是,甘肃有若干地方,文化比较落后,试卷另编字号,特定分科中额。如宁夏府编为丁字号,甘州府、西宁府编为聿左字号,均一科分中一名,一科公同取中。安西州、肃州、迪化州,编为聿左字号,均每科分中一名。分闱以后,此诸地方士子,不愿为分中名额所限,议定甘州、西宁,取消另编字号,分科取中办法,一律归入总号,公同取中。安西州、肃州、迪化州,则改为一科公同取中,一科仍编号分中。同时,对于回民,则另编良字号,一科分中,一科公同取中。注918

甘肃分设学政,于光绪二年(1876)实行。学政衙门在城南,亦系新建。以前陕甘学政常驻三原,每隔三年,始莅甘一次,故岁试、科试,均合并举行。至是,实行岁科分试。惟阶州、肃州、安西州,因路途较远,暂仍岁科并试。数年后,因宁夏、庆阳两府,地方凋敝,应试人稀,回复岁科并试办法,以归简便。注919

清制,每隔三年,各省就廪、增、附生中,考拔优生,贡入太学。其名额,大省无过五六名,中省无过三四名,小省无过一名。陕甘原照中省例,定为四名,陕得三名,甘得一名。甘肃既分设学政,由宗棠会同学政,于光绪二年(1876)间,奏准增加二名,合为三名。又狄道早于乾隆五年(1740)由县升为直隶州,然廪、增生学额,犹从县例,亦由宗棠奏准各从二十名加至三十名。注920

科举时代士子,以功名为重。甘肃之实行乡试分闱,分设学政,既便利其考试,复扩充其学额。一般士子对于宗棠,自是感戴切至。而甘肃文风亦由是渐盛,兰山书院肆业生,骤增至四五百人,即为一证。宗棠固谓:

……圣贤之学,不在科名,士之志于学者,不因科名而始劝。然非科名,无以劝学,非劝学,则无读书明理之人,望其转移风化,同我太平,无以致之。……

其言于此,信而有征矣。

道咸而后,各省自遭兵事,公私图籍,泰半荡然。而当时主兵大员,均属儒者,大局底定,即尽力宣扬教化,于是同光而后,刻书之风,一时颇盛。宗棠亦为倡导刻书之人。然宗棠刻书之志愿,早酝酿于驻军婺源之时,家书致其长子孝威曰:

……若我治军之暇,尚有余力,当翻刻《小学》、《孝经》、《四书》、《近思录》……

云云。其后入浙,乃先就宁波雇匠为之。杭州省城克复,正式设立书局,其所刻书之著者,为影刻安徽鲍廷博所刊之六经。其余可考者,有如上所述夏炘纂《圣谕十六条附律易解》,别有倪国琏重编《康济录》。注921

在福州省城时,创办正谊堂书局,有告示一通,揭其旨趣:

……敬教劝学,卫国于以中兴,察孝举廉,汉治所以近古。曩者仪封张清恪公孝先先生(伯行)之抚闽也,与漳浦蔡文勤公(世远)闻之先生讲明正学,闽学大兴。清恪汇刻《儒先遗书》五十五种,扫异学之氛雾,入宋儒之堂奥。本爵部堂乡举以后,即得是刻残编读之,以未睹全书为歉。兹来清恪旧治,亟询是书,仅存四十四种。而鳌峰书院所藏版本,则蠹蛀无存矣。爰择省会文昌宫,设正谊堂书局,饬司道筹款,就所存本,先付手民开雕,余俟访寻续刻。书成,散之各府县书院,俾吾闽人士,得以日对儒先,商量旧学,以求清恪、文勤遗绪。近年科举频开,得举者多,谅不乏有志问学之士,其愿入局任分校之役者,各赴署报名,本月十六日取齐,定期十八日面试榜示。取入者,月致膏火银五两。本爵部堂判事之暇,亦将来局,与同志之士,共相讨论,傥不以时遇不学而弃之乎。

《儒先遗书》原分立德、立功、立言、气节、名儒粹语、名儒文集六部。宗棠为厘定重刊,增为六十八种,易其名曰《正谊堂全书》。宋儒理学之著作,此为渊海,《正谊堂全书》外,尚刻有陈宏谋五种遗规》,亦有裨风教。正谊堂书局后即改为正谊书院,专课举人、贡生,曾由清廷奖给“发藻儒林”匾额。注922

宗棠移节西北后,鉴于地方经籍消亡,诵习久废,五经、四书,坊间向无善本,仅由书贾贩自川、汉,抑且供不应求,于是复从事刻书。其刻书之机构,一在武昌之崇文书局,一在西安之关中书院。崇文书局将在浙所刻六经,重行翻刻。关中书院所刻,为《小学》、《孝经》等书,均广为分布于各书院、各义学。新疆收复,后在迪化设立书局,所刻即为前述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字韵言、日用杂文等,专供回民义学所需,亦尝将《圣谕广训附律例易解》,附译回文,广为分布。注923

金陵书局为曾国藩所创设,光绪七年(1881),宗棠任两江总督,有人建议裁撤。宗棠以为明年乃举行乡试之期,各郡县士子云集,购求图书者必众,正宜多为储备,遂拨款增印,至时果销售大畅云。注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