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箴 正德十一年(1516)

呜呼小子,曾不知警!尧讵未圣?犹日兢兢。既坠于渊,犹恬履薄;既折尔股,犹迈奔蹶;人之冥顽,则畴与汝。不见肿壅,砭乃斯愈?不见痿痹,剂乃斯起?人之毁诟,皆汝砭剂。汝曾不知,反以为怒。匪怒伊色,亦反其语。汝之冥①(顽),则畴与比。

呜呼小子,告尔不一。既四十有五,而曾是不忆!顽!

呜呼小子,慎尔出话!懆言维多,吉言维寡。多言何益?徒以取祸。德默而成,仁者言讱。孰默而讥?孰讱而病?誉人之善,过情犹耻;言人之非,罪曷有己?於戏多言,亦惟汝心。汝心而存,将日钦钦;岂遑多言,上帝汝临。

呜呼小子,辞章之习,尔工何为!不以钓誉,不以蛊愚。佻彼优伶,尔视孔丑;覆盗其术,尔颜不厚?日月逾迈,尔胡不恤?弃尔天命,昵尔仇贼;昔皇多士②,亦胥兹溺。尔犹不鉴,自抵伊亟!

【注释】

①汝之冥:对照保留下来的阳明先生手迹,句中漏掉一个“顽”字,第二段后面补写一个“顽”字。

②昔皇多士:出《诗经·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意为: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皇:美盛。

【译文】

悲哀呀阳明小子,竟然还不警醒!

尧难道不是圣人?仍然每天小心谨慎。

已经坠落到深渊,双脚踩在薄冰上,仍然满不在乎;

已经摔断了大腿,仍然踉踉跄跄地奔跑;

愚昧顽固,你和这样的人一样。

不知道血管堵塞引起的臃肿,必须针灸才能治好吗?

不知道四肢麻木不仁,必须吃药才能治好吗?

人家诋毁、责骂你,都是给你治病的银针和汤药。

你竟然不知道这个道理,反而怒形于色。

不仅仅怒形于色,竟然还反唇相讥。

你愚昧顽固,和这样的人一样!

悲哀呀阳明小子,屡屡告诫你不是一次两次。

已经四十五岁了,竟然还不长记性!

真是顽固透顶!

悲哀呀阳明小子,(今后)说话一定要谨慎!

(过去)信口开河的话太多,良言一句暖人心的话太少。喋喋不休有什么好处?言多必失招灾惹祸。

道德在于默默养成,有道德的人说话缓慢又谨慎。

有谁沉默不语被人讥讽?有谁说话轻缓被人诟病?

赞誉别人的善行,言过其实等于耻辱;

(随便)指责别人的过错,怎么不检讨检讨自己?

喋喋不休,也只是因为你心神散乱。

如果你心神专注,自然会出言谨慎;

哪里还有闲工夫喋喋不休,良知也就光临在你的心头。悲哀呀阳明小子,写诗作文,

既不为了沽名钓誉,又不为了骗取世俗人心,

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机追求花言巧语!

有些人像戏子一样言语轻薄,你看见了嫌人家庸俗丑陋;为什么竟也盗用戏子的装腔作势和装扮粉墨,

你不觉得自己脸皮太厚?

光阴一天天逝去,你为什么不知道珍惜忧虑?

竟然舍弃自己的身心性命,却去亲近自己的仇敌;往昔多少优秀的读书人,也一个个深陷于这般境地。你还不吸取教训,竟然自己踏着这些人的脚印,

急急忙忙地亦步亦趋!

【点评】

圣人过多

阳明先生在做自我批评。

这就是王门弟子欧阳德文章中说的“圣人过多”。欧阳德的原话是“圣人过多,贤人过少,愚人无过”。(意为:圣人的良知全面觉醒,随时随地能觉察到自己不合良知的言行和心念;贤人的良知部分被遮蔽,因此良知的感知能力弱,对自己身体行为和心念有不合良知的地方,不能全面觉察,因此认为自己过失少;愚人的良知被彻底蒙蔽,根本觉察不到自身言行和心念有什么过错,常常是身在过中不知过。)

这就是《孟子》中说的“行之不得,反求诸己”。(意为:遇到了挫折和困难,要学会自我反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就是《论语》中子贡赞扬孔子的话:“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意为:君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人都看得见;改正了,人人都心存敬仰。)

这时的阳明先生已经45岁,已经荣登小九卿之列了,在做鸿胪寺卿。据年谱推测,这是在南京时心学受到了部分人的误解和诋毁,阳明先生在反省自己。据《传习录》记载,阳明先生晚年回忆时说起,中年在南京做官时还没彻底克治干净心中的虚伪。

大贤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在守护自己的心。大贤们知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大贤们知道,只有惟精惟一,才能允执厥中。

阳明先生一直在这样做。后来即便做了封疆大吏,即便短短的一年多时间,练兵筹款,设谋用计,出奇制胜,剿灭了肆虐十几年、横行四省的三大强贼集团;即便从贵州、北京、滁州、南京、赣州、南昌一路走来,成百上千的弟子们磕头拜师;阳明先生却没有被胜利和成就冲昏头脑,战场凯旋,召集欧阳德、薛侃等弟子吃饭,席间举杯感谢弟子们说:“我提督军务,掌握生杀和赏罚大权,一直以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我身居师位,天天教你们明明德,教你们明心,教你们止于至善。话好说事难行。我指挥作战时有没有私心?我赏功罚罪时做没做到分明?我曾经担心,如果做不到这些,在你们面前怎么能心安理得!结果和你们相见,我心里很坦然。谢谢你们!”可见,阳明先生时时刻刻在守护着自己的心,在克己复礼

老弟子董沄(68岁拜师入门)在自己的著作中记录了阳明先生的语录:“知过是贤人,改过是圣人。”

【拓展性知识链接】

《四箴》写作的可能原因

《四箴》写于1516年,阳明先生时年45岁,时任南京鸿胪寺卿。从诗中明显可以看出,阳明先生被人讥讽了,因为被讥讽而发了脾气,又因为发脾气而自责。《四箴》就是一首自我批评的诗文。

1514年五月到1516年九月,阳明先生在南京(有段时间在北京),从这一时期写的47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比较清闲,因为喜欢山水,在山里住的时间比较长。从《年谱》记载来看,这期间讲学时间多。他讲《大学》中的“亲民”和“格物致知”,与当时流行的朱熹的说法不一样,被讥讽为标新立异。为了自我辩护,他搜集了朱熹中、晚年的一些书信,编为《朱子晚年定论》。

《朱子晚年定论》于1518年在赣州被刻印出版,在本书的序中他说明了当年在南京编辑此书的原因。在1519年写给弟子的书信《与安之书》中,他说在南京时因为讲学与朱熹观点不一样,被人围攻声讨,这才编辑《朱子晚年定论》,目的是自卫。

弟子王畿《滁阳会语》中记载:“先师在留都时,见有人传谤书,见之不觉心动,移时始忘,因谓终是名根消煞未尽,譬之浊水澄清,终有浊在。”(翻译:先师在南京做官时,见有人传播诽谤自己的传单,见到传单后,心不自觉地失去了平静,过了一段时间,心才能平复下来。先师因此说,这是好名之心没有克治干净,就像澄清后的浑水,终归有脏东西在。)

这就间接地说明了《四箴》写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