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满洲兴起至入关

满洲族在明代分为三部:一为海西女真,二为建州女真,三为野人女真。野人女真由于住在黑龙江流域,距中原最远,所以不常来朝贡,但前两个部落女真,明代时每年均来朝贡。

建州女真之祖先为名将李成梁所杀,时在万历十一年张居正死之翌年,遂与明结仇。

万历四十四年,彼创立后金汗国,以步骑二万,兴师犯明。明四路出兵讨之。每路兵六万,合共二十四万兵。努尔哈赤以六旗四万五千人击败明军于萨尔浒山,明将领死三百余,兵死四万五千余。明以轻敌冒进而惨败。于是明室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廷弼力主守御,满洲亦不敢轻松出兵,但熊一年后去任,由袁应泰继任,遂失辽阳。

明再启用熊廷弼,本可安定疆土,惜广宁巡抚王化贞主战,与熊之主守意见不合,因此影响战略,广宁遂失守,于是派大学孙承宗为蓟辽经略使,命袁崇焕守宁远。

时后金建都于沈阳,以十万兵乘机西犯,为崇焕击败,努尔哈赤负伤而死。于是金太祖四子立为太宗,率兵再攻宁远,又为明击败。明人谓之“宁锦大捷”。

此时以不悦于魏忠贤故,廷弼又遭弹劾,以王之臣代之。会熹宗崩,毅宗立,魏忠贤伏诛。袁崇焕复职,此时期流寇兴起。

稍后满洲兵又入关,袁崇焕受反间下狱死,遂使满洲得以直扰山西、直隶。此时满洲改国号曰清,降清汉奸日众,于是清兵四次入关,时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兵败投降。

同时流寇陷北京,吴三桂则开山海关迎清兵入关。此时清人只用三十年时间入关破北京,其原因为:万历中年以后,明政治腐败,兵备废弛,且又轻敌;且明政府常换守将,或诛或罢,人事混乱无方;兼朝臣意见杂乱误事;再加上流寇之内乱,朝廷官兵陆续降清者数十、百万人,明安得不亡也。

第五十二章 南明之兴亡

明室初以辽东兵起事,但在神宗万历年间屡次加赋,先后共增五百二十万两。毅宗时又加一百六十五万两,名为辽饷。后来又增加剿饷二百八十万两,练饷七百三十万两。先后共加一千六百九十五万两。但正统年以前,天下征收只有二百四十三万两,而此时已增加达七八倍之多,因而民穷财尽,流寇等乱源遂起。

且当时又值荒年,陕西延安人民有食榆树皮、石块者,甚至有父子、夫妇互相交换小儿为食者。于是有叛卒、驿夫、饿民结伙纷起,造成乱源。最初有高迎祥者,窜扰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省。

接着又有李自成、张献忠扰乱甘肃。高迎祥被诛后,李自成继称闯王。此等乱党,到处掳掠十五至四十岁的民人为兵,并有号令法律。

考查以上流寇不能速平之原因,由于地方分省制度不当,因元人尽废唐宋之制而自行分省建制。总之,元、明、清三代无藩镇专制之忧,以致平日无准备,而无法禁息乱民之平地突起也。

明代北部既陷,南方则有诸王争相拥立,计有:福王在南京,唐王在福州,鲁王在浙江,桂王在肇庆。但不到二十年,上述诸王相继破灭。

清军之入关而能急速灭南明,由于汉奸之助,于是清人论功行赏:

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居云南。

封尚可喜为平南王,居广东。

封耿精忠为靖南王,居福建。

“三藩”不能自安,于康熙十二年自请撤藩,竟得许可,遂作反。当时耿、尚各有藩兵八千,吴三桂则领绿旗兵一万二千,再加余丁四千,共有一万六千。当时清廷要付之兵饷甚重。清廷已内定撤藩,三藩内心实不愿撤,于是吴三桂首先发起反清,滇、蜀、湘、桂等六省响应,康熙十七年吴三桂死,不久三藩乱平。

三藩之失败,主要是吴三桂不得人信仰,且三藩内部不一致。三桂晚年力衰,已无锐气。又加清主玄烨年少力壮,借汉人之力而平乱,遂由明而转清代。

第五十三章 清代之政制

清代十主,共二百六十八年。

清人统治中国后,初对汉人十分猜忌,努尔哈赤十分排汉。至清太宗则改采怀柔政策,并尽量利用汉奸协助管理,于康熙时尤甚。到雍正时,其人刻薄猜忌,施行高压政策。至乾隆时,大局已稳,高压更甚。

至于清之政制,仍师明室不设宰相,以大学士理国政,君王则实施独裁。

雍正时特设军机处,其权力大过内阁,然军机处并非相职。此时外廷不得预闻。

至于六部只是中央行政部门,其权力则不大。当时虽仍有给事中,但只是御史官性质,对朝旨已无封驳之权,大权则全由帝王掌握。

此时之政权集中于中央内廷,各省总督、巡抚常以兵政凌驾于民政之上。

逢国家有大兵役,有皇上特派经略大臣、参赞大臣主理之,督抚则无权主管。

承平之时,各省均用满人为驻防将军,甚至汉人之绿营亦多用满员。

国家之税收,全用来养兵。

而各省督抚亦多用满人为主,偶用汉人者实出于不得已也。后来用汉人,但忌用江浙人为主。地方亲民官似无甚机会升迁,亦无发挥之权力。

三藩之乱平后,各省钱粮有余者,悉数缴到中央收藏,不准地方存留,因此地方无建设可言。

雍正以后,更收紧地方银饷,地方更无余款。

当时之翰林编、检等官及地方之道、府长官,均不得奏折上疏言事,并严禁读书人建议军民利病。

最要者,清政府划山海关以外之地为东三省,其政制则与内地不同。

清室对汉人管制甚严,但对蒙古、西藏、青海地区人民,则按旧俗松弛管辖。并不让汉人任职理藩院,以免汉、蒙两族人有交接联络,则自然易于统治管理也。

清又沿用元明严刑,以残虐汉人。

至于汉化之程度,则清比元代为高。但其为狭义的部落,政权则毫无分别也。

第五十四章 清代之军事

清代之军力并非最强,主要是明政治腐败,再加上有汉奸之助力,才得以击败李自成、张献忠。且其平定三藩时,乃全国汉人为将,并由绿营兵正式代替旗兵才能成事。

当时清军所用绿营兵达四十万之众,作战云贵地区,乃靠绿营兵冲前,旗兵随后,稍后又占服新疆、西藏、四川等地,亦靠赖绿营兵,且清军此时已识用炮,遂使蒙、回等败北。

清军所任用之大将多为汉人,如康熙时有姚启圣、施琅助定台湾;雍正时征服厄鲁特有年羹尧与岳钟琪,收复苗疆之张广泗;乾隆时靠岳钟琪胜金川之役;嘉庆时傅鼐征服苗族,李长庚平定东南沿海,杨芳、杨遇春等平定川楚;道光时杨芳平定回疆等。事业由汉人创,功赏由满人得。

到乾隆时,清军已几耗净,乾隆虽自称十全武功,但已是强弩之末矣。

乾隆多次用兵,军费使用颇巨。如初次金川一役,用兵费二千余万两。准回之役,用去三千三百余万两。缅甸之役,用九百余万两。第二次金川之役,用费七千余万两。廓尔喀之役,一千零五十二万两。台湾之役,八百余万两。总计一万五千万两以上。而其中缅甸之役,历时二十余年,尚未竟功。

当时用满兵作战之费,多于用汉兵一倍,因此乾隆卒用汉兵多于满兵,为节省军费也。

乾隆好大喜功,所耗军费庞大,遂至清代之衰运来临,不可避免。

第五十五章 明末遗民与清初学风

清人入关后,明代士大夫激烈反抗,尤其以江南一带最盛。当时清人武力不足,对汉人初甚宽容,即容许开科取士,并开放政权,对传统汉人之政制接纳让步。

首先,北方之士大夫与清政府妥协。但清政府颇用手段,一面照旧制保持汉人习俗,一面严行剃发令,要汉人文化上屈服。在清军高压政策下,汉人不得不屈服,而南方士人反抗之心仍较烈。但为了应举做官,不陷入耕农经商之穷途,则唯有与清政府妥协,参加科举。而明末遗民,不屈服于清代科举者,则有如下几项出路,如:方密之之出家,吕晚村之行医,孙夏峰、颜习斋、张杨园之务农,张杨园之设处馆讲学,李二曲、王船山之隐居,刘继庄、李恕谷之担任游幕以及顾亭林、吕晚村之经商等。明末遗老们不愿转职者,则致力于学术文化工作,他们为了反清复明,竟有主张恢复封建者,盖有封建,便会有大门第,便容易在社会分裂情况下推翻旧制度。士大夫之笃实学风与坚贞志气保持数百年之久直至清末。此股力量,使清以武力夺得政权以后,不得不考虑应维护人心之安定。

于是清政府一面解放其政权,一面尽量推行汉化。此点于清初康熙帝尤为用力。

康熙由青年时勤学以致咳血而仍不放弃苦读,即使三藩乱起,仍勤读不辍,终于到达无不通晓之境地。而在委曲求全下之中国士人,亦以明末遗民为榜样,因此在参与吏治方面亦甚用心而踏实,遂使清初政况稍胜于明代中叶。

清初以来,反抗清政权较烈的江浙一带,因鄙视清政权而影响及于轻视科举制。

当时江浙士人以不应科举之家传经训为最有声望,最有骨气。

当时清代只有官办的书院收买贫苦之士人,如当时有名儒如全祖望钱大昕、李兆济等,无志仕途,则唯有入书院讲学以维生。

当时江浙地区较其他省份富庶,因此藏书亦多于他省,如乾隆朝之《四库全书》共七套,内廷占四套,而江浙占三套,存于扬州、镇江及杭州各一套。可见江浙之学术气氛较他省为高。故江浙考证汉学之风在抗异族抗现实之情况下,始终持之不衰,不过却由爱好民族文化转变为纯学术之探讨,而脱离了现实。

第五十六章 清代之政风与洪杨之乱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过的比较平稳安静的日子,但乾隆下半期已步入衰运。这是由于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康熙宽仁为怀,到雍正虽治政精明,却刻薄;乾隆则好大喜功,但国富民强。康乾时期相当于唐代贞观与开元、天宝。

清室之衰落,除帝王日衰外,还加上满官之贪污放肆。如乾隆晚年之和珅为相二十年,贪污达八万万两,相当于国库十年以上之岁入,于是遂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谚语。当时外省疆吏亦兴起贪渎之风。

由于清室满人贪腐,遂使汉人志气堕落,吏治日坏。洪亮吉嘉庆年间上疏,谓:“士大夫渐不顾廉耻,有尚书侍郎甘为宰相屈膝者。”洪氏又谓:“今日州、县之恶,百倍于十年、二十年之前。无事则蚀粮冒饷,有事则避罪就功。”已不顾及民生吏治。由于吏治差,各省遂有亏空。此乃由乾隆四十年后开始。地方官吏,已不顾及民生,而只是横加赋敛,刮民脂民膏以利己殃民。

此时期户口激增,而民间经济日坏。遂至乾隆末年,民变频频发生。如乾隆三十九年有王伦临清之乱,四十六年有甘肃回叛,六十年有湘桂苗变,稍后又有川楚教匪等。川楚匪乱直至嘉庆七年才平定。

川楚匪乱达二百万人,波及燕、齐、晋、豫、秦、蜀诸省,自称官逼民反,清廷历时九年才平定之。此时满族兵力不足以平乱,乃靠地方团练平之。继起又有浙闽海寇,山东天理教平定后,至道光末年乃有洪杨大乱起。

起初洪秀全杨秀清用“天厌满清”“朱明再兴”等口号,亦自称官逼民反。当时有人利用宗教煽惑鼓动农民反政府,洪秀全用天父天兄的造托,在广东山区吸引农民扰乱拥戴。洪杨革命最重要之一点,是他们能明白举起种族革命的旗号。

太平天国二年,洪秀全等提出满人十余万民众如何能管制汉人五千余万大众,此一种族之争,成为制胜清政府最响亮之口号。

洪杨反清又利用当时广东之三合会,洪等强调三合会志在反清复明,即借此恢复旧山河,以建立新朝。洪杨乃利用此民族旧恨,以鼓吹反清,较前更烈也。

洪杨官制,王分四等,侯分五等,其下有六官丞相,殿前检点、指挥、将军等,在军事上则有军帅统领一万二千五百人,下辖五师,一师辖五旅,一旅辖五卒长,卒长各领百人,并辖四两司马等。

又: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分田为九等,各按家口多寡以行分田。凡天下田,男女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等等。

天朝并颁下多项禁令,有禁缠足,禁买卖奴婢,禁娼妓,禁畜妾,禁吸鸦片等。

天朝诸王入南京,内讧日烈,各王互相残杀,洪秀全乃专用长兄洪仁发安王及次兄洪仁达福王,自此众叛亲离,仅剩之翼王石达开亦一去不返,因此洪杨败局已定。其前后十五年,据金陵十二年,扰乱十六省,终归于失败矣!

第五十七章 咸同中兴

平定洪杨之乱的,并非清政府及其朝臣,乃是靠一班读书人及农民。当时曾国藩平定金陵洪杨乱事后,推满臣官文奏捷。

由于洪杨用耶教宣传,引起农民之不满,于是曾国藩用农民组成的湘军遂起抗拒之。曾氏之反洪杨,乃不满洪杨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谓田皆天主之田;商不能自贾以纳息,谓货皆天主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主张要读耶稣之说、《新约》之书,因之激起民变。洪杨之失败,并非不能够推翻清政府,而是不能推翻中国社会固有的道德信仰与传统习惯。

洪杨当时在南京而不北上,乃因长江有舟船可资利用,故不想再去北方。

而湘军却有荡平天下、安定邦国之理想及心理准备,且曾氏用兵亦有计划与推行之步骤,并一身以天下为己任,他同时网罗人才,提倡风气,重视学术文化,而幕府宾僚,人才济济。

洪杨入南京后,互相残杀,任用家人,而众叛亲离。文治制度方面,又不上轨道。亦不能广泛吸纳人才。一无建树,安得不败也。

洪杨之乱平定后,捻回之乱又起。清廷无法,仍得靠赖湘军。

曾国藩于同治三年克复南京后,命部下率军赴皖鄂交界处剿捻。曾荐李鸿章自代,同治六年捻平。接着左宗棠又平定甘肃、新疆之回乱。李、左同为曾国藩一系人物也。

曾、左、李加胡林翼,同为同治中兴之人物,但他们能平乱,却不能办治事。又因清政府猜忌汉人,故不能推诚大用。兼具胡林翼早卒,曾、左一直驰骋于疆场,未能为中央大臣,对朝政并无贡献。故乱事虽平,但吏治仍然腐败如昔,社会元气又大伤,朝政当然无法振作了。

第五十八章 晚清之政局

清代的部族政权,咸同中兴以后,即趋衰落。首先是外患纷起。

道光十八年,政府派林则徐赴广州禁鸦片,终于不敌洋寇,于二十二年订立《南京条约》,割香港给英国,并许五口通商,称为鸦片战争。

咸丰七年,英法联军陷广州并进侵天津,陷大沽炮台,后侵入北京,圆明园被烧。

光绪五年,日本灭琉球。

光绪八年,与俄定喀什葛尔东北界约。

十年,中法战起,败而失安南。

十二年,与英订缅甸条约,失缅甸。

十九年,英法逼暹罗废止入贡中国。

二十一年,中日战后议和,割台湾,失朝鲜。

二十三年,德占胶州湾。

二十四年,俄借旅顺、大连,英租威海卫。

二十五年,法占广州湾。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北京,光绪逃西安。

二十七年,订辛丑和约。

二十九年,日俄以我东三省为战场。

三十一年,与日订满洲协约。

宣统二年,外蒙、库伦携贰,日本并灭朝鲜。

三年,英兵侵占片马。

东西方势力侵入中国,清室愚昧无法适应,以致丧权辱国。

其次,清室内政腐败,财政极度困乏。

再者,清廷官方无能懦弱,捐钱可得官职,当时捐百余金可得佐杂,千余可得正印,即道、府之官,亦不过三四千金可得。

另外尚有劝捐。顺天赈捐一案,保至一千三百余人。山东工赈,保至五百余人。吏途如此混乱,官方当然无法上轨道矣。

因此,有人思以变法图强。但清廷满官以为祖法不可变,且汉人亦随之腐化,主正义变法者日少,因此变法图强者,只是空话而已。

且当时思变者,只知兵事外交,而不知民政内治;只知朝廷洋务,而不知有国民国务。即使上述局部思变,亦遭当时人之反对。因此思变之事务,时日迁延甚久。外患时刻逼近,政事迟迟不进,遂使识时务者转移到人才与教育方面着手。

于是当时遂有人兴起办学校废科举。

首先办学校者,大抵只关乎研究语言文字,以及军事与机械制造。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校、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及湖北武备学堂等,此等学校皆由地方督抚筹办,而中央发起。

继而有普通学校之设立,如光绪二十二年上海设南洋公学,内附设小学;天津设头二等学堂,上述均相当于今之中学。至光绪二十四年,开始筹办国立京师大学堂。至庚子政变后,二十七年,始有复兴学校之议。内有速成科及仕学、师范二馆,略近当时之科举思想而已。此种晚清之兴学,亦与北宋之书院讲学无法相比,甚至亦不及魏晋南北时代的佛学寺院。其目的只是为入学者出来后得一职位与地位而已,可称为“洋八股”“洋翰林”。

因此,废弃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而以学校为替代。于是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理论出现。

第五十九章 晚清之政治改革

晚清之政治改革,首先是戊戌政变,接着便是辛亥革命。

政变之改革,仍可允许清王室存在,待到王室与满洲部落及旧官僚合作拒绝改革,遂主张一并推翻清王室。

戊戌政变历时百日,故又称百日政变,或称百日维新。此政变实际上历时九十八天,其失败之原因,在于政变人士依靠皇帝而发动,而皇帝并不可靠。光绪易冲动而机警、严毅不足。当他读到康有为的《波兰亡国记》及《突厥亡国记》时,涕泗横流,富感情而不够严毅沉着。

其次是此种变法,并非革命。康有为只是一工部主事小官,无权无位,故无法推动政变。

另一失败原因是政令太快太速,无按部就班之条理与方案。

而且当时旧势力仍十分顽强,足以阻碍改新运动之推行。结果康、梁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但因此而激起更大之反响,使满洲政权早亡。

戊戌政变后,庚子拳乱随即发生。满洲部族政权利用排外之拳民来维系其政权。因拳民排外而不变法,于满政权有利而无害也。

此时期,满洲贵族有意组成一排汉之中央集权,光绪三十二年组成之内阁,满七人,蒙一人,汉军旗一人,汉四人。此时汉人反满唯一之途径,唯有推翻满人政权。光绪、慈禧逝世后,溥仪即位,其父载沣为摄政王监国,兼自统禁卫军,并由其弟载洵统海军,载涛为参谋大臣,并组成新内阁,满人增至九席内五人为皇族,汉人四,此满汉之界限益显。因汉人不满,唯有革命爆发之一途。

第六十章 辛亥革命后之政局

戊戌政变本来是曾国藩、李鸿章、光绪帝及康有为等人所希望的政改,此种改革是牺牲较少的和平改革,但不成事,唯有由社会发起之辛亥革命来完成,此乃由于清政权不明事理,死握政权所致。

因此辛亥革命爆发,清王室退位,但推翻后须建立一有理想之新政府,则不是马上可成,而是一艰苦工程之开始。

此时期维护清王室之旧势力反间猖獗。此等旧势力乃依附于各省割据之军人,既导源于元明行省制度之流弊,亦受洪杨以来各省督抚离心态度之演进,遂演变成民国以来之督军。如当时袁世凯能忠心于民国,则不易发生如此众多之兵变。当时全国各地军队多达二百万人,有人统计,民国十一年(1922年)以来,各地兵变达一百七十九次之多。且军阀们生活腐化,而国家民族为扫荡此辈军阀,遂元气大伤。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革命军再度北伐,局势始见安定下来。

同治、光绪年间,主张船坚炮利。

戊戌政变以来,所变在法律政制。

民国以来,即有文化、社会之革命。

自民国四年日寇侵华开始,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沈阳事变,东四省被侵占,一直到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才一致对日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