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一八八四年之乱,日本公使参与其谋。韩人愤怒,杀日商民,焚毁使馆;公使逃之釜山。于是日本以井上馨为全权大使,率兵舰至韩;谒见国王,呈递国书,严重交涉;并议订条款:(一)由韩国道歉。(二)赔伤害损失等费十一万元。(三)严治暴徒之杀日人者。(四)偿建筑使馆费二万元。(五)韩廷为其使馆卫兵建筑兵营。清廷闻变,遣使者之韩,参与和议;井上峻辞拒之。日人旋谓清兵曾助韩民攻击日商;其明年,更派伊藤博文来中国,会议韩事。清廷命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之交涉。伊藤先入北京,将呈国书;总理衙门,托言皇帝幼冲,拒其谒见。伊藤返之天津,与李鸿章会商韩事;双方辩论,各不相屈。伊藤将归,李鸿章让步,且谓将办兵士助乱有据者;因缔结天津条约,其条款如下:(一)尽撤中日二国驻韩之军队。(二)中日皆不预闻朝鲜练兵之事。(三)朝鲜有事,一国认为必要出兵时,必先行文知照其缔约国。论者尝以断送韩国之罪,归于此条约;为斯言者,实昧于当时之情势。日本自与朝鲜缔约以来,久认朝鲜为自主之国;欧美诸国,亦多以独立国待韩;当日韩交涉,井上故并拒绝清使与会。及伊藤来津,则是认朝鲜与中国有关矣。推李氏订约之意,盖以日韩相近,往来便利,其出兵较迅速;必先知照然后出兵,则能为之备。其所让步者,惟第一二条耳。约成,二国之怨益深,亟谋报复,战机日迫;兹分述之:

(一)日本地近朝鲜,人民视之若属国。维新初年,武人尝欲构难于韩而不果。其后国势强盛,工商进步,人口数增;蕞尔小岛,不足以资发展,益欲兼并朝鲜。而袁世凯在韩之急进举动,结果反激增日人之野心,伊藤尝叹息之。一八八九年,朝鲜官吏托言岁歉,禁止五谷出口;日本食料之来源骤断,价值奇昂,人心惶恐。后知是岁朝鲜收入之丰,为近三十年所未有,舆论哗然,佥谓朝鲜违背商约。公使严重抗议;二月后,韩乃开禁。其后二年,韩复申前禁。公使为其商人,要求赔偿损失十四万元。历久交涉,韩廷许赔款四万余元。政府大怒,招回公使,而以年少敢为之政客大石正己代之。大石与韩廷交涉,要求赔偿十七万元,限十四日答复;逾期不得要领,即当撤旗归国。李鸿章闻之,大惊,急命韩廷赔偿日商十一万元,其事始已。日韩之邦交已日益恶;复值日本召集议会之初,下院时与内阁冲突,政府解散下院,至于再三,伊藤宪法,殊多困难;若将修改,又政治家之所踌躇顾虑也。政府为保全其宪法计,乃谋对外以求与国民合作。

(二)自清廷委任袁世凯为全权委员,袁氏因统理韩国交涉通商事宜,实行其宗主国对于属国监督之责。一八八七年,韩王遣大臣出驻美国,未得袁氏认可,袁氏即令撤回;韩廷屈服。既而公使得其认可,乘轮抵美,谒见各国公使。袁氏谓其不待中国公使之介绍,擅自拜谒,迫令罢之。会美国驻韩公使,劝韩王自立,李鸿章即商于美国,将该使召归。韩廷又受袁氏之命,请之于美;美遂召回公使,而令他人代之。袁氏为扩张势力计,尝经营全韩电报,谋筑铁路。日本请于韩廷,许其建筑釜山汉城间之铁道,经营釜山通日本之海线;韩廷以袁氏之故拒之。于是日本嫉恶清廷,过于朝鲜;韩之君臣,心不自安,亦有微言。及大院君归,各国传谓袁氏将欲立之为王,借并朝鲜;日人大惧,谋韩益亟。当时清廷诸臣李鸿章张佩纶等,奏请扩充军舰,倡言练军谋报复;北洋舰队,举行会操。日本日窥伺之,并得其奏文。二国之邦交,各趋极端,险象呈露,遂不免于一战矣?

(三)朝鲜政府,衰靡不振。韩王又庸懦,上秉成于大院君,下见制于妃闵氏。二人争权,树党倾轧。其下大臣,属于世家望族,积习深沉,改革困难。在朝握政权者,多懦弱文学之士,偏于守旧,而昧于大势。其谋改革者,则自信过甚,趋于极端,自为一党,不能合作,徒事破坏。结果乃使庸臣,环顾四邻,有利我者,我则就之,否则远之;主见不一,政策无定。其下人民,惟知纳税,视朝廷存亡,若不相关。朝鲜举国麻木不仁,遂为中日逐鹿之场,酿成战争。

(四)俄自不能逞志于欧洲,转变政策,经营西比利亚,借伸势力于东亚。其驻韩公使施其阴谋,渐得韩国君臣之欢。日本见而大惧,其政治家,固谓内政不修之朝鲜,将必并吞于俄;夫然,将使日本见逼于强俄,其不利莫甚焉。因亟谋夺之于清。至美德诸国,皆利朝鲜独立。当袁氏之干涉朝鲜外交,美国尝向清廷表示不满。德皇则利黄种残杀自弱之政策,不愿干涉。中国在外交上,全处于孤立地位。日本遂无所忌,竟至决裂。

(五)朝鲜一八八四年之乱,新党失败,其领袖金玉均等,逃之日本。韩廷诛其家族,下及仆辈。复求玉均于日;日本弗与。玉均已留日本,心极愤懑,数谋革命,事泄而败。韩廷大惧,隐谋刺之。其刺客托言与李鸿章之子相善,诱玉均曰:“但得其父一诺,大事立成。”玉均欣然,与之偕至上海(或谓李鸿章致书招之)。次日,遂出手枪,击杀玉均。各国公使,言于清廷,应处凶犯以相当之罪,且勿辱死者之尸;日使更请以凶犯归其裁判。李鸿章皆不之许,特令军舰载犯及尸,送归汉城。韩王诏分玉均之尸,重赏刺客。于是日人大怒,舆论嚣然。日韩之感情益恶,中日之冲突,已无可免避。会东学党之乱作,遂启二国战争之祸。

东学党者,朝鲜愚民所组织之秘密会也。党人倡言保存东方学术,反对宣传耶教,时起骚扰。其后政变数起,赋税苛重,人心思乱,党徒益众。一八九四年,党人起兵,民争附之。韩王命招讨使率兵八百人往讨。兵士行不裹粮,日给铜钱百文,听其向民间购食,散漫无纪,受其扰者,皆愤而助党人。旋陷重城全州,得其枪炮弹药。韩王复遣五百人往攻,中道溃散。于是党势大张,声言诛灭闵党,匡君救民;全韩骚动。韩廷大惧,问计于袁世凯。世凯令其请求中国,出师援助,韩王从之。李鸿章深信日本下院内阁之冲突未已,无暇外顾,议决出兵,令驻日公使依据《天津条约》,通知日本。其六月七日,照会出兵文有云:“我朝素宏字小之仁,断难漠视藩服之难。”日外务省答谓:“朝鲜王从未自承其属于贵国。”明日,其驻华公使又照会总理衙门云:“……朝鲜内乱孔炽,本国不得不派兵前往,业已命将出师。……”清廷请其不必出兵,辩答未已,而日本军队已抵釜山,前进汉城;清军援韩者,则驻于牙山。东学党闻有重兵来讨,恐惧逃散。袁世凯因照会驻韩日使大鸟圭介,略谓乱徒已散,中日两国,可同时撤兵;大鸟不应。六月十七日,日本外相又咨请清使略云:“……朝鲜内政,亟应代为修整。两国拟各简命数大臣前往朝鲜,同心稽察各弊。其分应整顿……者,如国库出纳,遴选官吏,及募练弹压内乱额兵等皆是。”二十二日,中国拒绝其请,复文云:“……其内政作何整顿之处,应任朝鲜王好自为之。……贵国既认朝鲜为自立之国,岂能干预其内政。……”同日,日外相复驻日公使文云:“……朝鲜王尝蓄阴谋,致酿祸变,大为敝国之害。……敝国万难坐视。……是以决计代为设法,以保太平之局。其所应查办之事,已详前牍。……今两国退兵之先,必须订定规模,俟朝鲜王办理就绪,其执政以次各官,亦各有条不紊,方可奏凯班师。……”清廷终不肯从。七月十四日,其驻京日使乃照会总理衙门曰:“……中国仍执须令日本退兵原议,毫无合力整顿之意。似此情形,两国若起争端,实惟中国执其咎。……”文意强硬,不啻二国之绝交书也。

大鸟圭介

李鸿章初接日本共理韩政之文,大惊;转谋和平,请驻京各国公使,向日调停,俄使致书于日,劝其撤兵;外相复谓时机未至。英患战争妨其商业,出任调停;又以清廷众臣意见不一而无结果。七月某日,大鸟圭介忽令日军队在韩者,悉往汉城。大鸟面谒韩王,诘问中国保护藩属之意;又呈改革案,促王施行。王逡巡数日,不得已,下诏罪己,派重臣三人为改革委员,协议改革事宜。大鸟旋向韩廷要求四事:(一)日本得置汉城釜山之军用电报,(二)朝鲜依据前约为日建筑兵营,(三)撤退中国军队,(四)废弃中韩之一切条约;限其三日答复。及期,韩廷弗许。二十三日,大鸟率兵,迫令韩王,接受其改革内政案。袁世凯见事机已非,托辞请归;清廷令唐绍仪代之。袁氏去后,韩廷失其凭依,遂于二十五日,承诺大鸟之要求,宣布废弃中韩之一切条约。同日午前,日本军舰击沉中国输送船于海,战事遂启;其近因则日本对韩之共同改革案也。欧美学者,有谓中日之战,由中国破坏《天津条约》;是说也,殊无根据。清廷痛于数丧属国,谋存朝鲜藩属,而朝鲜君庸臣懦,不能自主,以至酿成巨祸,各宜分受其责。至如日本以地理上经济上之关系,久有兼并朝鲜之心;借其内政不修,托言共理政务,终致战争。三国之中,日本应负最大责任,可无疑义。

清军驻于牙山,有兵六营,淮将叶志超统之。已见日军大至,志超催请援兵;李鸿章犹不欲战。其后始遣轮船输送兵士,自大沽出发,驶向朝鲜;令军舰二艘护之。行近朝鲜之西岸丰岛,忽被日舰发炮轰击;输送轮船,或降或沉。是役也,日本未死一人,中国军士之沉于海者,近千人。同日,韩廷承受日本意旨,许其驱逐在韩之清军。淮军驻于牙山,久弛操练,暮气深重;器械不一,弹药不足。统领叶志超专俟援兵,坚筑堡垒,防敌袭击。而日军在韩者,人数较多,兵器精利,遂于夜半,分军进围牙山。守将聂士成拒战。其兵,每营仅有枪械三百五十;其他一百余人,皆持矛戟。日军远发重炮,弹落如雨,守兵多死,余众溃走;诸垒次第失守。叶志超统兵在外,不敢来援,牙山遂于二十九日失守。八月一日,中日二国,下诏宣战,列强相继宣布中立。

日本帝国海军的旗舰——“松岛”号

开战之始,日本海陆二军,皆奏大捷。懦弱无能之朝鲜君臣,唯日本之言是听。八月二十日,大鸟圭介与韩缔结新约。其重要者如下:(一)朝鲜政府改革内政。(二)京(汉城)仁(仁川)京釜(釜山)之铁道,许日本建筑。(三)保存日本所设之京仁京釜之电线。(四)两国派员,协议朝鲜独立自主。越六日,二国遂结攻守同盟之约。日本复遣大军,追击清兵。时清兵已至平壤;援军渡鸭绿江来会。平壤者,箕子故都也,负山带河,形势险要。诸将议据险以待,建筑炮台,分四军守之。日将知之,定包围总攻之策,分四路来击,清兵不能相应。日军攻陷北垒,将攻城门。清军守垒者,惧敌断其归路。溃走城中,悬白旗乞降。日军许不进攻,约其明日献城。及夜,叶志超率全军突围而遁,退守鸭绿江西岸。

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号

丁汝昌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

中国军舰自丰岛战后,严守威海卫港,不敢巡弋敌舰。日本因得于此时,运送军队,进攻平壤。既而清廷命海军提督丁汝昌统率舰队,护送军队之大东沟。丁汝昌,淮将也,不甚知海军;以淮军之故,统帅北洋舰队。海军将佐,多福建人;不愿汝昌为其长官。汝昌率军舰十二艘,水雷艇六艘,驶抵大东沟。值日本舰队游弋黄海,见之。其司令伊东祐亨,令作一字阵形前进;汝昌指麾舰队,作人字阵形以待之。清舰于远距离先发巨炮;日舰不应,待至炮弹能及之地,突还炮击。又日舰形小,行驶迅速,突过清舰右翼,包围夹攻;清舰大乱。独致远舰长邓世昌督战最力,然船受重伤,倾侧欲没。世昌命开足汽机,驶撞敌舰,冀与之同命;未及而沉,舰中二百余人皆死。其余军舰,或先逃去,或已起火。其急于逃者,甚至自相撞裂,或触礁没。司令丁汝昌方战斗时,弹落于其舰中,船身震动,汝昌自上坠下,几至闷绝;俄而苏,纠合余舰,逃入威海卫港。斯役也,清舰沉没者四;日舰重伤者三;日本大胜。其战胜者,亦由于将佐勇敢,临危不惊;且操练有素,发弹命中。而中国舰长,妒嫉猜忌,士卒懦弱,不知所为;舰中火药,有以细石充之,借图私利;焉得不败?由是太平洋西部海上之权,归于日本矣。

1894年中日海战中的致远号巡洋舰

邓世昌

黄海战后,日兵分为二军。第一军山县有朋帅之,取道朝鲜。第二军大山岩统之,自海道来犯大连。山县驻于平壤,命先锋队进据义州。义州隔鸭绿江与九连城对峙,江广水深,清军乃弃江而守。日军侦知其实,夜半渡江。黎明,进攻九连东北之高山,将借以拊城背,陷之。城中守兵大惧,不战而逃。日军已得九连,进陷安东。山县更分其军为二:一趋凤凰城,一向大东沟。声势浩大,守兵争遁。奉天东南之地,几未一战,悉归日本第一军占领。其第二军自金州东之貔子窝登岸,进攻金州。金州者,旅顺之门户也,前临海湾,东北有山,形势险要,皆可据守。清军弃之,坐守空城。日军分三路夹攻,兵临城下,炸毁北门,蜂拥而入。败兵逃之大连;大连守军为之气沮,弃炮台不守。日军围攻大连,发炮击之,无应战者;探之,则阒无一人。大连既失,旅顺陆路之交通遂绝,军舰在港者,先自逃去。日军分三路来攻。其炮台为德人所筑,依山而立,坚固无比;乃大连失后,败兵麕集其间,士气丧沮,不能拒战。日军运大连之重炮轰之,进据山巅,摧毁诸垒。守将乘轮先逃,余兵悉散。由是中国第一要塞,卒乃变为日本海军之根据地。

第一军占领奉天东南部后,运输军实,休养兵卒。明年,转攻摩天岭附近之地,进据海城。会清军万人,自满洲北境而来,谋复凤城。日军守将,率兵出战,败之。清军遂变战略,反攻海城。海城者,辽阳盖平间往来必经之地也,自失守后,盖平孤立。清军守盖平者,转向北去,集于牛庄,盖欲从别道以通辽阳,借相援助也。日军侦知,遣兵袭其后;然寡不敌众,鏖战将败,而援军大集。其来援者,途中遇雪,深至没胫;已至,战败清兵。斯战也,断绝清军西通辽阳之途,余兵不敢复战。日军别遣支队,进攻盖平,陷之。清军在辽阳势孤,分兵反攻海城,又复败退。

日军在荣城湾登陆

日本海军,自黄海战后,声势大张。李鸿章请于军机大臣,商遣南洋舰队与北洋余舰共守渤海。军机大臣迟延十四日,始与南洋大臣刘坤一议,拒绝其请。李氏无奈,令丁汝昌严守渤海,余舰匿于威海卫港。日本谋攻直隶海湾,以分清兵之势,议决攻取威海卫,扫灭清舰;又侦知登州东南之防备甚疏,乃遣一军,潜渡荣城湾,猝然登岸。其地原有守兵,大惊溃逃。日军进据荣城,派舰专伺清舰,知其不出,不能有为。其陆军驻于荣城三日,未遇袭击;乃分军前发,由海军发炮掩之;且佯攻炮台以为牵制,而陆军越险突上。守兵惊愕,争先逃去,日军遂得孤山之摩天顶炮台。摩天顶地势甚高,日军据之,炮击其左近炮台,陷之;中国余舰遂失其凭依,欲逃不得。初,荣城陷后,丁汝昌恐炮台不守;反为敌资,转攻舰队,数请毁之;守将不可。及战,守兵溃逃,汝昌遣兵登岸,毁之,又不及。清舰困守刘公岛。日舰炮台,发炮击之;鏖战竟日。及夜,潜放水雷,沉清舰一。明日,复施水雷,破沉重舰。余舰伤坏,不能再战;将佐气沮,不肯用命;汝昌犹望援军,终不能至。外人劝其出降,汝昌致书伊东祐亨,约其毋伤中西官民;伊东许之。及降,汝昌自杀。北洋舰队,遂无余烬,渤海门户,为日占据。

被日军占领的摩天顶炮台

日军自陷盖平,固守海城。二月,清兵一万五千,分三路夹击,又复败退。会湖南巡抚吴大澂,率湘军来援。大澂身为文士,素不知兵,其军号曰湘军,多新募者,遇敌先逃。日军乘势,进据牛庄,转攻营口。营口设有炮台,在辽河左岸,形势险要;守将闻敌将至,不战自退。日军据之,乃于辽河右岸,排列重炮,轰击对岸田家庄台之清兵。战三小时,守兵六十余营全溃。日舰得威海卫后,别遣舰队,进窥澎湖台湾。三月,驶抵澎湖;其陆军潜渡登岸,同时进攻。守兵溃散,炮台重城,相继失守。俄而和约告成,战事始已。方中日战争之时,日军所向皆捷,其故何耶?盖中日之冲突已久,战固难免,日政府早为之备,振兴工商,巩固财政,训练军队,扩张海军;又于中国情形,了如指掌;而清廷幼主懦弱,妇人专政,内治不修,财政紊乱;其所谓改革者,不过疏章上之费辞虚语。人民,则视国家之利害与己无关;海军,则统领无人;陆军,则新募未练,器械不完,弹药不足;驱之使战,譬犹群羊当豺狼耳。

初,清军数败,李鸿章知非日敌,商请驻京各国公使,居间调停。英使请于日本政府,日犹未答;德俄二国,斥英提议,日本因遂拒绝其请。于是清廷更向日本,直接谋和,任天津海关税务司德人为和使,携李鸿章致伊藤博文之书东渡。使者请见伊藤;伊藤谓其为李氏私佣,所携非国书,拒绝弗纳。当是时也,旅顺已失,清廷改派户部左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日本则任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为议和大使。二国使臣会于广岛。清使于邦交未复之时,忽呈国书;伊藤谓其非全权证书,退还不受。张邵二使,乃以上谕示之。上谕略云:“……兹派尔为全权代表,与日本之全权大臣,会商事宜。尔仍一面电禀总理衙门,请旨遵行。……”会商事宜,意何所指?请旨遵行,又非全权。伊藤因照会二使,询其权限;二使答无专对议决之权。伊藤乃见二使,拒绝谈判;且曰:“中国惯以孤立猜疑为政策,外交上缺公明信实之例。”立命轮船送之回国。日本舆论,赞其英断;欧美列国,咸笑清廷之失体。盖清廷派遣张邵二使,意欲得知媾和条件,借诱外人干涉耳。

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雕像

威海卫陷后,清廷大惧,始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专任议和。李鸿章来至马关,会见伊藤陆奥,交换证书,请即休战。明日,伊藤提出休战条件,其重要者二:(一)大沽、天津、山海关皆归日军暂据。(二)其地所有军械军需,缴与日军。李氏不可,争持数日。李氏请其提交媾和条件,伊藤约以明日。李氏归馆;日人有不愿和者,出手枪,于途中击之,伤颊。伊藤闻之,赴馆慰问。欧美诸国,佥不直日人所为。伊藤因主无条件休战。阁员诸将,多持不可。伊藤乃夜谒天皇,得诏许可。在奉天、直隶、山东三省,两国休战二十一日,不得有增派援兵等事。伊藤提交媾和条件,李氏草长文驳之。伊藤请其切实答复,勿为怨言哀诉。李氏一一改其条件;伊藤不可。最后由伊藤提出修正案如下:(一)中国承认朝鲜为完全独立自主之国。(二)中国割让奉天南部(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于日。(三)中国赔偿军费二亿两。(四)重订商约。(五)日军暂驻于威海卫,担保和约实行。李鸿章谓其苛酷,力争修改。伊藤坚持一字不能再易,期以四日答复。当是时也,休战之期将满,日本输运兵船,驶过马关,势将再战。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得其覆电:“可争得一分,则争一分。”乃签和约。

《马关条约》签字时的情景

1895年清廷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约成,李鸿章归国。清廷痛心丧失发祥之地,思借俄国为之斡旋。初,李鸿章犹在马关,即电告驻华各国公使以日本之要求。俄久经营西比利亚,谋得不冻军港于东方,闻割让辽东半岛之报,固欲出而干涉;李鸿章乃复以利诱之。四月,俄开海陆军委员会议;又得法人赞助。法自普法战后,复仇心亟。时值德之工商发达,国势澎涨,且联奥意为同盟。法国大惧,百方结俄;凡俄外交政策,法皆予以助力。俄更说德,德亦许之。德皇初则信黄祸之说,颇利黄种人自杀,故斥英人调停之议;一八九五年之初,曾通知日本,谓其苟据满洲,易启列强干涉;已见日终战胜,惧其于亚洲大陆,得有根据之地,遂违国内舆论,显然以助俄。四月二十三日,三国公使劝告日本政府,放弃辽东半岛。俄又聚集东方舰队,陆军凡五万人,借示日本若果拒绝其请,将启战争。伊藤大惧,商于陆奥,决议照会俄国,除金州外,辽东半岛仍归还中国;俄皇不可。中国更利用其时,要求日本展期批换和约。日本内阁会议,谓问题不决,将招不测之祸,主张放弃辽东半岛;迅速换约,即由外务省照会三国政府,从其忠告;三国遂无异议。日使来之芝罘,交换条约讫;天皇旋下还辽之敕,令驻华公使,商议其事。中国许偿日本银三千万两。俄之干涉,说者谓李鸿章实隐与俄订有密约,许其建筑管理中东铁路。于是俄之侵略满洲,日亟一日,卒乃酿成日俄之战。李鸿章“以夷制夷”之外交政策,结果复全归失败。

中日之战,日军未尝小挫,群众心理,不欲即事议和。及李鸿章东渡订约,日人谓其内阁要求过宽,议员将提质问。未几,三国干涉还辽,政府许之,舆论哗然,攻击内阁。一时报章杂志言辞激烈者,皆被政府禁其出版;反对内阁之议员,开会演说,警察又阻之;于是人心益愤,方开战之初,为万民所崇拜之伊藤首相,至是人民乃有谋杀之者。大藏卿松方正义,且以赔款短少,辞职而去。此其故何耶?人之欲望无穷,易生怨恨,群众心理尤每趋于极端而发生剧变,事实往往如是。至其所实得者,则(一)赔款二亿三千万元。(二)占有台湾澎湖之地。(三)商业上之利益。其影响较大者,又有数端。(一)内阁议会始能合作。(二)萨长藩阀之势大盛。(三)利用赔款,整理财政,扩张军备,提倡工商。(四)欧美列强始信日本内政之进步,日本在国际上之地位骤高。综之,皆其二十余年维新之结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