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是经过许多次的扩大,然后成为现在的情形的。这个,读前面几章,已经可以明白一些了。却是到了近世,而其扩大的成绩,更为显著。

当民国初年,我们曾经有一句口号,唤做“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当时也有人说:“中国本部的西南,还有一个苗族,也是个大民族,不该遗漏了他。五族共和的口号,该改为六族共和。”这句话,也有相当的理由。可是在近世,我国民族的扩大,在蒙回藏联合的一方面,成绩更为显著;而要说到蒙回藏的联合,就不能不涉及他们的宗教。所以现在,先把回教和喇嘛教,讲述一个大略。

回教与喇嘛教

回教是起于阿剌伯半岛的。阿剌伯半岛,是个游牧民族居住之区。他们分做许多部落,以血统为结合之具;各有其所崇拜的神灵,因为地方广大,居民稀少,交通不便之故,政治上不能统一,复仇之风盛行。阿剌伯半岛的宗教,虽然各部落各有其所崇拜之神,然因其迁徙往来之故,各种崇拜的对象,到后来又混合了。他们所崇拜的对象,都以一种物体,做他的表征,如石头和树木之类。单是麦加一处,此等崇拜的对象,就有数百种之多。政治上的组织,已经松懈了,再加以宗教的错杂,弊病就更多了。所以要统一阿剌伯半岛的民族,先有统一其信仰的必要。而要统一其信仰,其需要崇奉一神,打倒偶像的大宗教,也是无待于言的。回教教主默罕默德[1]以公元570年,生于麦加。阿剌伯地方,本来也有犹太教和基督教流行着。默罕默德的家世,是做队商的。他少时,曾经旅行各处,和犹太教、基督教,都有接触。到40岁以后,就托于天使的启示,自创一种教义。其初为麦加人所反对,乃逃到麦地那。时在公元622年,回教徒就以这一年为纪元。默罕默德创立新教后,就严禁复仇,自断争讼。依他的教义:凡是同教的人,不问种族,都该相待如兄弟一般。异教徒虽然是同族,亦须视为敌人。他为求宗教的迅速传播起见,奖励教徒为宗教而奋斗。他的传教方法,是以一手执宝剑,一手执《可兰经》[2]。阿剌伯民族,本来是强悍的;加以宗教上的信仰;所以他的兵力很强。新教创立不多时,就已经征服麦加,统一阿剌伯半岛了。默罕默德以后,历代的哈里发[3],更进而征服半岛以外之地。而一个强大的,政教一致的大食帝国,就于短时期内出现。

回教和中国最大的关系,是回族为其所征服。回教的名称,本来当作伊斯兰教[4]。“回教”两字,乃是中国人因其为回族所信仰而称之的。回族,就是唐时的回纥。他和突厥本来是同族。这一族人,在东方最后强盛的是回纥,所以中国人就把“回”字做他的总名。欧洲人则因多同突厥人交接,至今还称其族为突厥。[5]回纥的领土,只限于东方,突厥却跨据亚洲的西部。从大食强盛后,葱岭以西的突厥,亦都信从其教。渐次推行到天山南路。9世纪中叶,回纥为黠戛斯所破,弃漠南北走西域,渐次信从其教。中国人就以回教称之。在葱岭以西的突厥,因为他本是回纥同族,从元朝以后,亦就通称之为回人了。大食从建国以后,文明程度,是很进步的。唐宋之世,东西洋的航权,差不多握在大食人手里。沿海各省,西域人来居住的不少,回教也随之输入。元朝征服西域以后,回教徒入中国的更多。所以现在,西北和西南,都成为回族分布最多的区域。

喇嘛教是佛教中的一派,当唐时输入西藏的。先是吐蕃的英主弃宗弄赞,于公元641年,娶中国的宗女文成公主。后来又娶了一个泥婆罗国的公主。这两位公主都信佛,佛教就随之而入西藏。西藏人的性质,是喜欢崇拜幽灵,而且是相信幻术的。所以佛教中的“密教”,不久就夺“显教”之席。输入密教的初祖,唤作巴特玛撒巴斡,是从印度入西藏的。[6]印度的佛教徒,衣冠本以红色为贵,喇嘛教也如此。传之数百年,教中的弊窦,渐渐的多了。又有一个伟人,名唤宗喀巴,以公元15世纪初叶,生于西宁。改革教法,命其教徒,改着黄衣冠,以示别异。于是喇嘛教又有红教、黄教之分。红教的弊端,在于不守戒律,黄教则戒律精严,其僧徒都不准娶妻,以“呼毕勒罕”主持教务。呼毕勒罕,是自由转生之义。据他们说:“修持达到一定的地位,来去就可以自由。所以一个高僧,当未死之前,可以豫示其转生之处。如其未曾豫示,则在其死后,可以用占卜的法子推求。如此,大略知道他转生的区域,即行从事访求。如有生子灵异的,教中人就用种种方法去试他,试到承认他是前此高僧的转世了,便把他迎接回来,特别养护教育。达到相当的年龄,即行承袭衣钵。黄教中有呼毕勒罕的高僧很多,其最大的,自然要推达赖和班禅。第一世达赖,本来是藏王舍位出家的,所以兼有政教之权。16世纪时,第三世达赖,声闻尤广。这时候,蒙古的俺答强盛,袭据青海,留两个儿子驻守。他这两个儿子,都信仰了喇嘛教,感化及其父亲。于是俺答自行入藏,迎接三世达赖到漠南布教。后来因路远,来去不便,蒙古人乃自奉宗喀巴第三大弟子哲卜尊丹巴的后身居库伦,以主持蒙古的宗教事务。俗话称为活佛。

蒙回藏之联合

西藏和蒙古,本来是无甚关系的。从元世祖入藏以来,红教的高僧八思巴,首得世祖的尊信。其余的高僧,受封为法王、国师的也很多。喇嘛教僧徒,一时在中国,很为得势。虽然民间不免受其扰累,然而这只是一时的事,要是把眼光放大了看,喇嘛教的传布,对于中国民族的结合,是很有功劳的。红教的行于元朝,是喇嘛教感化蒙古人的第一次。到黄教受俺答的尊信,则是第二次了。从此以后,漠南北犷悍的游牧人,就因受宗教的感化,而变为驯良。从16世纪末叶到现在,300多年,中国北边,就无甚边患。[7]而以西康、青海地方,地势的崎岖,部落的错杂,其文化能渐趋于一致,也是喇嘛教传布之功。元明清三代政府,对于喇嘛教,都是很尊崇的。元朝不必说了。明时,西藏之地,称为乌斯藏,其僧徒,也有来朝见的,亦都受有封号。清朝在关外时,就和达赖音信相通。世祖入关,又迎达赖到京,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后来班禅也受有额尔德尼的封号。[8]元时,西藏的政治,是属于宣政院的。宣政院的用人,是“僧俗并用”。其行政则“军民通摄”。清朝虽设有驻藏大臣,然于西藏的政治,实在不甚加以干涉,宗教更不必说了。有人说:“元世祖的尊崇喇嘛教,是借以笼络西藏人的。清朝则兼用此法,以笼络蒙古。”其实政治、教化,当各随其习尚。西洋唯其政教不分,所以每因争教而至于冲突;而政与教之间,又要相争。中国则把政教分开。政府并不干涉人民的信仰。人民所信仰的宗教,政府对于他,也表示相当的敬礼;而亦不过恰如其分。既不妨害信仰自由,亦不提倡迷信,实在可称为最合理的措置。

喇嘛教对于民族联合的功续如此,而回教的功绩,亦不让于喇嘛教。回教的回字,论其起源,虽然是民族的名称,然而到现在,业经变为宗教的名称了。信仰回教的人,并不是从前的回族,而各种民族都有。我们可以说:“这许多民族,都已给回教把他统一了。”天山南路,本来是白色人种住居的区域。历史上通称他们为胡人。说起他们的形状来,都是深目高鼻。现在新疆所谓缠回,还是如此。至于汉回,则语言、习惯等,一切和汉人无异,不过信仰回教罢了。这两大民族,本来和回纥人是绝不相同的。然而现在,竟已靠回教的力量,把他联络为一了。其余较小的民族,更不待论。

民族的特征为文化,而文化中最重要的条件是语言[9]。两种民族,必须要使用同一的语言,才能算得完全同化。就这一点而论,则现在六大族之中,同化程度最深的,要算汉满两族。因为满文、满语的使用,已经很少了。而他种风俗,满人和汉人,亦几于大致同一。所以调查东三省民族的人,都说在东三省里,几于无所谓满洲人。蒙、回、藏、苗诸族,虽然还未能达到这个程度,然亦无妨其联合而为一个国族。[10]一国中的民族,虽不宜过于复杂,亦不宜过于单纯。过于复杂,则统治为难。过于单纯,那其文化又太单调,而难于进步了。文化是人类应付环境所生的结果。环境不同,其所产生的文化,自然也随之而不同。这个并不是坏处,而且正可以说是好处。因为不同的环境,本需要不同的应付方法的。以中国这么大的国,各处的情形,如此不同,岂能用同一的方法对付?所以各民族间,语言、信仰、风俗,未能完全一致,是不足为病的。现代的国家,如此的多着呢!其最紧要之点,则在于多数民族,能承认少数民族自决的权利;对于同化一层,只有诱掖奖劝,而没有强迫。如此,到环境改变以后,少数民族,自然会和多数民族同化的。如其用强迫手段,则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是世界历史,明明白白,告诉我们的;其效验已非止一次了。中国人的对待少数民族,可以说是最为合理的,所以其结果也最好。

【小结】

(一)回教的起源如何?其本名为何?何以称为回教?

(二)回教系一神教,抑多神教?其传教的方法如何?

(三)回族与突厥族,为同为异?

(四)红教、黄教的区别如何?

(五)何谓呼毕勒罕?

(六)红教、黄教,以何时行于蒙古?现时盛行于蒙古的,为红教?为黄教?

(七)喇嘛教及回教,对于结合民族的功绩如何?

(八)现在汉满同化的程度如何?

(九)何谓国族?

(十)多数民族,对待少数民族,要怎样才算合理?中国民族,对于此问题的态度如何?

* * *

【注释】

[1] 此系近来通行的译名,《唐书》作摩诃末。

[2] 回教经典之名。

[3] 回教教主继承者之称。

[4] Islam,为服从于神之义。

[5] 中国人所称为回族的,欧洲人都称为突厥,见洪钧《元史译文证补·突厥回纥》条。

[6] 以上据《蒙古源流考》。此书为喇嘛教信徒所著,其中三分之二,实在都是记的西藏的事情。

[7] 自俺答信仰喇嘛教以后,实际上北方已经无甚边患了。

[8] 事在康熙时。额尔德尼,为大宝之义。

[9] 此语言系广义,包括文字在内。

[10] 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