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室之亡,固由种种失政,而其灭亡之速,则其末年外强中干之政策,实亦有以促成之。载沣之摄政也,奕劻以皇族老臣,仍持政柄,而载沣弟载洵、载涛,亦皆预政,朝局紊乱,民益失望。

维新立宪之议,皆发自康有为;而革命之业,则肇自孙文:此二人者,实中国现代史上之先觉者也。孙文者,广东香山人,少即有志于革命,1892年(光绪十八年)赴檀岛美洲,合同志立兴中会,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谋袭广州,不克,同志陆皓东死焉。文走海外,自日至美,自美至英。驻英公使龚照屿,诱而拘之使馆。文使使馆之仆告其友,其友告诸警署,警署及英外部皆向龚使抗议,乃得释。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立保皇党于海外,其徒梁启超刊《清议报》于横滨,力诋西太后,主扶德宗亲政。有为又使唐才常运动哥老会党,设自立会。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唐才常、容闳设国会总会于上海,分会于汉口。才常及林述唐居汉口,黄兴居湖南,吴禄贞居大通,联合长江上下游哥老会党,广发富有会票,以招徒众。定七月中在武昌、汉阳、汉口举事,湖南、安徽为之应。未及期,事泄。才常就义。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皖抚王之春、湘抚俞廉三严捕余党,杀戮颇多。张之洞尝致一书于国会总会,劝勿行革命。国会总会亦有书答之,力伸民主之义,为时所传诵焉。唐才常之设自立会也,孙文亦使其党毕永年,合哥老会、三合会,设兴汉会于香港。兴中会亦预焉。才常举事之岁,文使永年及郑弼臣、杨飞鸿,以三合会众围博罗,以外援不至而败。同党史坚如谋举事广州,以炸弹击粤督署(时粤督为德寿),毁墙数丈,坚如死之。自戊戌政变后,海内舆论多依违缄默,唯上海之《苏报》,谠言无所忌。后数年,蔡元培、吴敬恒等立爱国学社于上海,革命之论渐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章炳麟著《訄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清人控诸会审公廨,《苏报》被封,炳麟及容皆监禁上海西牢。初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刘揆一、胡瑛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与哥老会通谋。是岁,广西哥老会首陆亚发,举事柳州。兴等与湖南哥老会首马福益,谋起长沙应之,不克,福益死之。亚发亦旋败。兴、教仁走日本。刊杂志曰《二十世纪之新支那》,以鼓吹革命。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瑛及李燮和,复与福益之党,举事萍、醴,矿工多应之。清人合苏、赣、湘、鄂四省兵破之。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孙文复举兵饶平、惠州,不克。时徐锡麟以资为候补道,赴安徽,巡抚恩铭委为巡警学堂会办。锡麟尝设大通学堂于绍兴,女侠秋瑾,与掌教事。锡麟乃运动安徽军警,使陶成章合武义、永康、东阳会党,秋瑾、竺绍康、王金发合绍兴、嵊、仙居会党,图大举。武义之党有被获者,事寖泄,锡麟等谋速发,锡麟趁巡警学堂毕业,集皖大吏,将诛之而举事,不克。杀巡抚恩铭,锡麟率学生据军械局。清兵围攻之,党人陈伯平战死,锡麟被执,就义。清人剖其心以祭恩铭。又围大通学堂,杀秋瑾。是岁,孙文至日本,于是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合并,改组中国同盟会。改《二十世纪之新支那》曰《民报》。梁启超之设《清议报》也,百期而止,后又刊《新民丛报》,颇主张革命。而康有为鉴于法国革命杀戮之惨,及中南美诸国争夺相杀无已时,力主君主立宪,诒书与之辩。启超折而从之,于是《新民丛报》改主君宪,与《民报》相对峙,为立宪、革命两派舆论之代表,以公开运动,立宪较革命为便故,是时在国内,立宪论之势力,亦较革命为盛焉。

请愿代表合影 1905年9月,清政府宣布准备“预备立宪”,各地立宪派纷纷组织团体,并发起国会请愿运动。图为1910年第二次国会请愿代表合影。

清孝钦后之回銮也,复貌行新政,以敷衍人民,然绝无诚意。人民知其终不足与有为也,而立宪、革命之论乃渐盛。日俄之战,舆论谓日以立宪而胜,俄以专制而败,宪政之鼓吹,尤盛极一时。清廷知其势不可抗,乃有预备立宪之举。官僚之中,首以立宪请者,为驻法使臣孙宝琦,而江督周馥、鄂督张之洞、粤督岑春煊继之。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直督袁世凯请简派亲贵,分赴各国,考察政治,以为改革之本。诏派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前往,将发,革命党吴樾炸之车站,载泽、绍英皆伤,樾死之。后以李盛铎、尚其亨代徐世昌、绍英,分赴欧美、日本,旋驻英公使汪大燮、驻美公使梁诚、尚书张百熙、侍郎唐景崇、粤督岑春煊、黔抚林绍年又相继以立宪请。明年六月,考察政治诸臣先后回国,皆陈请立宪。清廷开御前会议,亦多数赞同。七月十三日,遂下放行立宪之诏。上谕云:“前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厘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使绅民明悉国政,以备立宪基础。俟数年后,规模粗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迟速,定期限远近”云云。于是改内外官制,设资政院、谘议局,以为国会及省会之基,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立审计院,颁《法院编制法》,设省城及商埠检察审判厅,发布《新刑律》,又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查馆,以为举行宪政之总汇。看似百废俱举,实多格不能行;或行之而名不副实,转以滋扰。于是朝廷谓非预备完毕,不能立宪;而人民则谓非立开国会,实行宪政,无以善庶政之进行,预备必不能善。“即行立宪”与“从事预备”,遂为朝野之争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袁世凯以日、法约成,奏请实行立宪。荷兰保和会专使陆征祥亦以为言。明年,江苏预备立宪公会、湖北宪政筹备会、湖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及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浙江、四川、贵州各省人士,请愿速开国会。八月二十七日,诏定以九年为实行之期。是岁,十月二十一日,德宗殂。孝钦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年四岁,以载沣为摄政王。明日,孝钦亦死。1909年(宣统元年)九月一日,各省谘议局开会,直隶、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山东、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东三省谘议局各举代表三人,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以明年一月,入都请愿,诏不许。诸代表乃举常驻委员六人,设请愿机关于北京。会革命党汪兆铭谋炸载沣,清廷震动,代表乘机联合各省政团、商会及华侨代表,分为十起,上书请愿,亦不许。是岁十月三日,资政院开会。二十二日,通过国会速开请愿案,上奏。十一月三日,许缩短期限为三年,于宣统五年,开设国会,而令民政部将各处代表驱散。然人民之请即开国会者仍不绝。十一日,东三省代表十余人,再至京师。命民政部、步军统领衙门送回原籍。各地有唱言请愿者,并命京、外各官,弹压拿办。天津请愿同志会代表温世霖,唱议全国罢学,直督拘之,请惩,诏发往新疆,之声音颜色,固予人以共见矣。

清室之亡,固由种种失政,而其灭亡之速,则其末年外强中干之政策,实亦有以促成之。载沣之摄政也,奕劻以皇族老臣,仍持政柄,而载沣弟载洵、载涛,亦皆预政,朝局紊乱,民益失望。1911年(宣统三年)四月,颁布内阁官制,设立责任内阁,以奕劻为总理,阁员亦以满族占多数(内阁总理奕劻,协理世续、徐世昌,外务部大臣邹嘉来,民政部桂春,陆军部荫昌,海军部载洵,军谘府载涛,度支部载泽,学部唐景崇,法部廷杰,农工商部溥伦,邮传部盛宣怀,理藩部善耆)。人民以皇族内阁,不合立宪公例,上书请愿,谘议局亦联合上书,不听。七月,谘议局复以为请,朝旨严斥之。时论者愤政府之阘茸,多唱集权之论,朝议亦颇主之。顾所作所为,无一不使人失望;不能制疆臣之尾大,而指人民之奔走国事者,为有妨朝廷之大权,务摧抑之。于是民心愈愤,而一朝之祸,遂爆发而不可遏矣。是时自筑铁路,以抵制外人及收回已许外人筑造之路之议方盛。粤汉铁路,初由张之洞主持,与美国合兴公司,订立借款草约。旋以该公司逾期未办,废约收回。朝廷以之洞为粤汉、川汉铁路督办,与英、美、德、法银行,订立借款草约,预定借款600万镑,以偿旧欠及筑路。正约未定而之洞卒,盛宣怀为邮传部尚书,成之。时民间筑路之议虽盛,而实力薄弱,往往不能有成;而是时大筑铁路,以便交通,而图行政敏活之论又极盛;遂生铁路国有民有之争,朝廷方图集权,颇倾向国有论。1911年(宣统三年)四月二十二日,下铁路干线国有之谕。取消商办公司,接收川路,提取商办股本700余万。湘、鄂、川、粤四省人士,群起争持。朝廷以铁路干线国有,业经定为政策拒之。湘抚杨文鼎、川督王人文,代人民奏请收回成命,奉旨严饬。又以王人文为软弱,命赵尔丰代之。尔丰拘保路同志会会长罗纶、股东会正会长颜楷、谘议局议长蒲殿俊、路董彭兰芬等九人,川人大哗。成都停课罢市,各州县亦有罢市者,朝命端方带兵入川查办。七月十五日,川民聚众数千,诣督署求阻端方兵。尔丰捕杀绅士数人,并命骑兵向群众冲击,人民死者尤多。时成都、郫、灌、温江、崇庆、华阳、双流、新津、蒲江、大邑、邛州民团,纷集省城外,尔丰指为谋叛。自十六日起,纵兵屠戮者七日,死者甚众,人心益愤。而武昌城头,突树汉帜,雄鸡一声天下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