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卷一〇一《刘元海(渊)载记》略云:

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家居晋阳汾涧之滨。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咸熙中为侍子,在洛阳。

同书同卷附《子和传》略云:

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

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刘宣传》略云:

刘宣好学修洁。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夜,好毛诗、左氏传。炎每叹之曰:“宣若遇汉武,当逾于金日磾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闾盖数年。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未尝不反复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武帝以宣为右部都尉。

同书卷一〇二《刘聪载记》略云:

刘聪,元海第四子也。幼而聪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同书卷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略云:

下令曰:“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勉从群议。”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定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资治通鉴》卷八五“孝惠帝永兴元年十月”条胡注云: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宗、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云:

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同书同卷附《石弘传》略云:

弘字大雅,勒之第二子也。受经于杜嘏,诵律于续咸。勒曰:“今世非承平,不可专以文业教也。”于是使刘征、任播授以兵书,王阳教之击刺。

同书卷一〇九《慕容皝载记》略云:

慕容皝,廆第三子也。尚经学,善天文。

同书卷一一〇《慕容俊载记》略云:

慕容俊,皝之第二子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同书卷一二四《慕容宝载记》略云:

慕容宝,垂之第四子也。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

同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略云:

慕容德,皝之少子也。博观群书,性清慎,多才艺。

同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略云:

苻坚,雄之子也。八岁,请师就家学。洪曰:“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欣而许之。性至孝,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

同书卷一一五《苻登载记》略云:

登,坚之族孙也。登长而折节谨厚,颇览书传。

同书卷一一六《姚襄载记》略云:

襄少有高名,雄武冠世,好学博通,雅善谈论。

同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略云:

姚兴,苌之长子也。与其中舍人梁喜、洗马范勖等讲论经籍,不以兵难废业。

同书卷一一九《姚泓载记》略云:

姚泓,兴之长子也。博学善谈论,尤好诗咏。

同书卷一二九《沮渠蒙逊载记》略云:

沮渠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

同书卷四四《卢钦传附谌传》云:

值中原丧乱,与清河崔悦、颍川荀绰、河东裴宪、北地傅畅并沦陷非所,虽俱显于石氏,恒以为辱。谌每谓诸子曰:“吾身没之后,但称晋司空从事中郎尔。”

同书卷一〇八《慕容廆载记附高瞻传》略云:

高瞻,渤海蓨人也。随毖如辽东。毖奔败,瞻随众降于廆。廆署为将军,瞻称疾不起。廆敬其姿器,数临候之,抚其心曰:“君之疾在此,不在余也。君中州大族,冠冕之余,奈何以华夷之异,有怀介然?且大禹出于西羌,文王生于东夷,但问志略何如耳,岂以殊俗不可降心乎?”瞻仍辞疾笃,廆深不平之。瞻遂以忧死。

北史》卷二一《崔宏传》略云:

始宏因苻氏乱,欲避地江南,为张愿所获,本图不遂。乃作诗以自伤,而不行于时,盖惧罪也。浩诛,中书侍郎高允受敕收浩家书,始见此诗,允知其意,允孙绰录于允集。

《晋书》卷一〇二《刘聪载记》略云:

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

同书卷一〇三《刘曜载记》云:

置单于台于渭城,拜大单于。置左右贤王以下,皆以胡、羯、鲜卑、氐、羌豪杰为之。

同书卷九七《匈奴传》略云:

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

同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略云:

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且备击柝之卫。

同书卷一〇七《石季龙载记·下》略云:

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胡人或斩关,或逾城而出者,不可胜数。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