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纪

太宗文皇帝

编 癸未,太宗文皇帝永乐元年,春正月,建文帝至云南永嘉寺。

编 复代王桂、岷王楩封爵。

编 二月,诏以北平为北京。

纪 设留守及行部官,改北平为顺天府。

编 命皇子高煦率兵备开平。

编 冬十月,赐贵州总兵官、镇远侯顾成银币。

纪 上谓侍臣曰:“朕今休息天下,惟望时和年丰、百姓安乐;至于外夷,但思以备之,必不欲自我扰之,以罢敝生民。成言‘今日惟安养中国,慎固边方’,甚合朕意,以是特嘉奖之。”

编 十一月,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

编 甲申,二年,春正月,召皇长子及高煦还京。

编 夏四月,立皇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为汉王,高燧为赵王。

纪 初,上议建储,武臣咸请立高煦,谓其有扈从功,惟文臣金忠以为不可。上密谘解缙,缙言:“立嫡以长。”复问黄淮,亦曰:“长嫡承流,万世正法。”上意遂决。

编 擢左善世道衍为太子少师。

纪 始复姓名姚广孝,上称为姚少师而不名。亦终不畜发娶妻,尝赐二宫人,亦不近。寻命广孝赈济苏、湖,往见其姊,姊拒之曰:“贵人何用至贫家为?”不纳。广孝乃易僧服往,姊坚不出。家人劝之,姊不得已,出立堂中,广孝即连下拜,姊曰:“我安用尔许多拜!曾见做和尚不了底是个好人!”遂还户内,不复见。

编 六月,诏杖饶州儒士朱友季,焚其所著书。

纪 饶州鄱阳儒士朱友季诣阙献所著书,专毁濂、洛、关、闽之说。上览之,曰:“此儒者之贼也!”遣行人押还饶州,会司府县官声其罪,杖之,悉焚其书。

编 冬十月,山西蒲州河津县禹门渡黄河清。

编 直文渊阁解缙承制纂录韵书成,赐名文献大典。

编 十二月,李景隆伏诛。

纪 景隆僭逾不法,诸司连章劾奏其罪。上初宥景隆死,惟没其田庄,令杜门省愆。因奸人造图谶,谓“十八子当有天下”,乃执景隆下狱。景隆见上,大呼曰:“陛下非臣开门奉迎,何以有今日?”上曰:“幸是朕来,若他人来,汝亦开门邪?”景隆遂死于狱。

编 乙酉,三年,春正月,诏选新进士,就文渊阁进学。

纪 命学士解缙选新进士才识英敏者,入文渊阁进学。于是选修撰曾棨等凡二十八人,以应二十八宿。庶吉士周忱自陈年少,愿进学。上喜曰:“此有志之士也。”命增忱为二十九人,人歆其荣。

编 冬十月,以郑赐为礼部尚书吕震为兵部尚书。

编 丙戌,四年,春二月,命赵王高燧居守北京。

编 帝诣太学谒孔子

纪 上视太学,礼部尚书郑赐言:“宋制谒孔子,服靴袍,再拜。”上曰:“见先师,礼不可简。”乃服皮弁,行四拜礼。

编 建文帝至重庆之大竹善庆里。

编 夏四月,建文帝至西平侯沐晟家。五月,结茅白龙山。

编 秋七月,命成国公朱能、新成侯张辅等帅师讨安南。

纪 先是安南国王陈日煃为其臣黎季S所弑,季S窜易姓名,上表诈称陈氏绝嗣,求权署国事,上从之。逾年,故安南王孙陈天平走至京师愬实,上遣人责之,季S卑辞表请还国,上遂命广西都督黄中等以兵送天平还。季S伏兵杀天平,中等引兵还。事闻,上大怒曰:“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乃命朱能、张辅等帅兵分道进讨。

编 诏建北京宫殿。

编 冬十月,朱能有疾留龙州,张辅等入安南。

编 丁亥,五年,春正月,出学士解缙为广西布政。

编 夏四月,命皇长孙瞻基出就学。

纪 时年九岁,命太子太师姚广孝、翰林院待诏鲁瑄、宋礼等侍讲读,礼部郎中李继鼎说书,不置僚属。

编 五月,安南平。

纪 张辅等至安南,黎季S遁,辅军追败之,生擒季S及其子澄,余众悉降。安南平,得府十五,州四十一,县二百八,户三百十二万。

编 秋七月,皇后徐氏崩。

纪 后疾甚,上问有何言?对曰:“天下虽定,然生民未大休息,惟陛下矜念之。妾不能报陛下恩,愿无骄畜外家。”后崩,上哭之恸。

后恭勤妇道,高后深爱重。高后崩,哀毁动左右,蔬食三年。正位中宫,愈益敬谨,命妇入见,后谕之曰:“妻之事夫,岂止衣服馈食,必有德行之助。常情,朋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顺易入。吾在宫中,朝夕侍皇上,未尝不以生民为言,每承顾问,多见听纳。今皇上所与共图治理者,公卿大臣数辈,诸命妇可不有以翼赞于内乎?百姓安则国家安,国家安则君臣同享富贵,泽被子孙矣。”崩年四十六。太子、汉王、赵王皆后出。

编 九月,张辅等槛送黎季S等至京师,帝御承天门受俘。

编 戊子,六年,春三月,张辅等振旅还京师。

编 夏六月,建文帝白龙庵灾。

纪 程济出山募葺。

编 秋七月,论平安南功,封元功张辅等七人为公、侯、伯,余皆颁赍有差。

编 己丑,七年,春二月,帝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

编 三月,帝至北京。

编 敕都御史虞谦、给事中杜钦巡视两淮。

纪 谦等奏:“颖州军民缺食,请发廪赈贷。”皇太子遣人驰谕之曰:“军民困乏,待哺嗷嗷,卿等尚从容启请待报。汲黯何如人也?即发廪赈之,勿缓!”

编 夏五月,建文帝还滇。

纪 先是上命太监郑和航海通西南诸国,和数往来云、贵间踪迹建文帝,帝东行至善庆里,是月复还滇。

编 庚寅,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复至白龙庵。

纪 工部尚书严震使安南,密访建文帝,忽与帝遇于云南道中,相对而泣,帝曰:“何以处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夜缢于驿亭中。帝复结庵于白龙山,寻复舍白龙庵他去。

编 冬十月,帝还南京。

编 辛卯,九年,春二月,开浚会通河。

编 夏四月,建文帝至鹤庆山。

纪 先是,有司毁白龙庵。是月,建文帝至浪穹鹤庆山,其地颇佳,因募建一庵,名大喜。

编 六月,逮交阯参[政](议)解缙至京,下之狱。

纪 先是缙入奏事,会上北巡,见皇太子而归。及上还京,赵王言:“缙瞰陛下远出,觐储君,无人臣礼。”上怒。时检讨王偁亦谪交阯,缙偕偁至广东娱嬉山水,且上言请役夫数万凿[漳](赣)江以便往来。上大怒曰:“为臣受事,则引而避去,乃欲劳民如此!”遂逮缙并偁俱下狱。

编 诏遇民饥即行赈给。

纪 户部言赈北京、临城饥民三百余户,给粮三千七百石有奇。上曰:“国家储蓄,上以供国,下以济民,故丰年则敛,凶年则散。隋开皇间旱饥,文帝不肯开仓赈济,末岁计所积,供可五十年。仓廪虽丰,民心不固,炀帝无道,遂至灭亡。前鉴具在,今后但遇水旱民饥即赈给之。”

编 冬十月,立皇长孙瞻基为皇太孙。

编 壬辰,十年,春三月,建文帝纳弟子应慧。

编 秋九月,杀浙江按察使周新。

纪 新,南海人,举乡荐为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京师称为“冷面寒铁”。出为云南按察使,改浙江。时锦衣卫指挥纪纲有宠,使千户往浙缉事,作威受赂,新推治之。千户脱走诉于纲,纲奏新专权,上命逮新至京。新见上,抗声曰:“臣奏诏擒奸恶耳,奈何罪臣!(生为直臣,)臣死且不憾!”上怒,命杀之。已而悟其冤,问侍臣曰:“新何处人?”对曰:“广东。”上叹曰:“广东有此好人,枉杀之矣。”悼惜者久之。

编 癸巳,十一年,春正月,帝巡幸北京。

纪 皇太孙从,命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辅太子监国。

编 夏五月,山东曹县献驺虞。

编 秋七月,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和宁王。

纪 先是阿鲁台遣使来纳款,且请得部署女真、吐蕃诸部。上以问左右,多请许之,黄淮独不可,曰:“此属分则易制,合则难图矣。”上顾左右曰:“黄淮如立高冈,无远不见;诸人处平地,所见惟目前耳。”乃不许阿鲁台之请。至是封为和宁王,赐金帛,仍居漠北。瓦剌顺宁王马哈木怨阿鲁台,朝贡不至。

编 甲午,十二年,春二月,诏亲征瓦剌。

编 三月,车驾发北京。

纪 皇太孙从,上谓侍臣曰:“朕长孙聪明英睿,智勇过人,今肃清沙漠,使躬历行阵,见将士劳苦,征伐不易。”又谓胡广杨荣金幼孜曰:“每日营中闲暇,尔等即以经史于长孙前讲说,文事武备,不可偏废。”

编 夏六月,帝帅师击瓦剌军,大败之,马哈木北遁。

纪 上帅师至撒里怯儿之地,前锋都督刘江遇敌三峡口,击走之。戊申,上发苍厓峡,次阑忽失温,马哈木以三万人来战,顿山巅不敢发。上遣铁骑挑之,敌奋而下,中军将安远侯柳升以神机炮毙其骑数百,上率铁骑乘之,马哈木遂大溃走。追至土剌河,生擒数十人,马哈木乘夜北遁,上遂下令班师。

编 秋八月,车驾还北京。

编 逮学士黄淮等下狱。

纪 上北征还,太子遣使迎车驾缓,且书奏失辞,上怒曰:“此辅导之咎也。”汉王高煦复谮之,遂逮尚书蹇义、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芮喜、正字金问等。既而义获宥,淮等俱下狱。寻召士奇至前,亲问东宫事,士奇言:“太子孝敬诚至,凡所稽迟,皆臣等之罪。”乃特宥士奇复职。

编 榜葛剌国献麒麟。

编 冬十二月,命儒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

纪 开馆于东华门外,书成,上亲为之序。

编 乙未,十三年,春二月,解缙死于狱。

编 秋八月,建文帝游衡山。

编 冬十月,赐刑部主事刘宁妻安氏银币。

纪 有人纳银于瓜以馈宁者,宁妻安氏发之。诏褒宁平日廉信于妻,妻能佐夫以义,赐白金二百两,彩币八表里。

编 瓦剌马哈木贡马谢罪。

编 丙申,十四年,春三月,徙封赵王高燧于彰德,汉王高煦于青州。

编 冬十月,帝还南京。

纪 上将建北京宫殿,命群臣会议,于是文武群臣议奏曰:“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之都也。比年车驾巡狩,四海会同,人心协和,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以为子孙万世帝王之业,天下幸甚。”

编 命丰城侯李彬镇交阯。

编 以翰林院修撰沈度为侍读学士。

纪 上爱度书法,称为“我朝王羲之”,命中书习其字。

编 丁酉,十五年,春二月,谷王橞谋逆,诏削爵为庶人。

纪 上以谷王橞开门迎降之故,待之加厚,改封长沙。橞阴养死士,造战船。随侍都督张兴密言于上,上未之信。会蜀王椿次子崇宁王悦罇得罪于父,逃橞所,橞诡众曰:“建文君初不死,今已在此。”蜀王闻之,上疏具言橞谋逆之事。上叹曰:“朕何如待橞,乃有此心。蜀王忠孝,又不宜欺我,张兴尝为我言,我不忍信,今果然。”立命中官持敕谕橞,令遣悦罇还蜀,且征橞,橞不意敕使猝至,乃就征。至京入见,上以蜀王章示之,橞伏地言“死罪死罪!”上不忍诛,削橞及其二子赋灼、赋爚爵为庶人。诛诸通谋者,张兴以先发橞谋,得不坐。

编 三月,汉王高煦有罪,徙居乐安。

纪 先是,封高煦为汉王,国云南,怏怏不肯去,曰:“我何罪,斥我万里!”及改青州,又不肯去,曰:“何为置我瘠土!”留居京师,请得天策卫为护卫,曰:“唐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吾得之岂偶然。”又益请两护卫,曰:“我英武岂不类秦王!”遂僭用天子车服。上在北京颇闻之,及还南京,以问杨士奇,对曰:“汉王始封云南不肯行,复改青州又不行,今知朝廷将徙都北京,惟欲留守南京。此其心,路人知之。惟陛下蚤善处置,用全父子之恩。”上默然。后数日,上复得高煦造兵器,阴养死士,招纳亡命等事,大怒,召至诘之,絷之西华门内,将诛之,皇太子涕泣力救,乃徙封乐安,促即日行。上顾谓皇太子曰:“乐安去京甚近,如其作祸,可朝发而夕擒之。”

编 帝巡北京,命皇太子监国。

编 秋八月,瓦剌顺宁王马哈木卒,以其子脱欢袭顺宁王。

编 冬十二月,建北京宫殿。

编 戊戌,十六年,夏五月,胡广卒。

纪 初,燕兵渡江时,解缙、胡广与周是修约,同死于难。既而缙使人觇广动静,广方问家人饲猪否?缙闻而笑曰:“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性命。”盖初皆无意于死也,惟是修竟行其志。后缙、广同直文渊阁,上曰:“缙、广少同业,仕同官,缙业已有子,广宜妻之以女。”广曰:“臣妻有娠,未卜男女。”上曰:“定生女。”越数月,广妻果生女,遂订盟。既而缙遭谗死,举家徙边,广欲使女改适,女窃入室,以刀截耳,家人觉而救之,血被两颊,且言曰:“薄命之婚,皇上主之,父面承之,一与之盟,终身不改。”越数年,解氏蒙宥归,女卒归解氏。

编 以吏科给事中陈谔为顺天府尹。

编 己亥,十七年,冬十二月,颁为善阴骘、孝顺事实二书于天下学校。

纪 上命儒臣辑录古今载籍所记,为善阴骘之事可以垂劝者,得百六十五人;孝顺之事可以垂教者,得二百七人;上亲为之序。

编 庚子,十八年,秋八月,立东厂。

纪 命内官一人主之,刺大小事情以闻。

编 九月,北京宫殿成。

编 冬十月,建文帝入蜀。

编 十一月,皇太子赴北京。

纪 太子过邹县,会岁荒民饥,乃下马入民舍,见男女衣皆百结不掩体,灶釜倾仆不治,叹曰:“民隐不上闻若此乎!”会山东布政使石执中来迎,让之曰:“为民牧而视民穷如此,亦动念否乎?”执中言:“凡被灾之处,皆已奏请,赐今年秋粮。”太子曰:“民饥且死,尚及征税邪?速取勘饥民口数,近地约三日,远地约五日,悉发官粟赈之。”执中请人给三斗,太子曰:“且与六斗。汝毋惧擅发,予见上,当自奏也。”太子至即奏之,上曰:“昔范仲淹之子,犹能举麦舟济其父之故旧,况百姓吾赤子乎!”

编 辛丑,十九年,春正月,帝御北京奉天殿受朝贺。大赦。

编 夏四月,奉天、谨身、华盖三殿灾,诏求直言。

编 秋七月,建文帝入粤。

编 冬十月,阿鲁台入寇。

纪 上议北征,大臣皆言:“粮储未足,且频年出师无功,宜休养兵民”,上不悦,下户部尚书夏原吉、刑部尚书吴中狱。

纪 壬寅,二十年,春三月,帝亲征阿鲁台。

纪 阿鲁台寇兴和,杀守将王焕。上遂决意亲征,驾至鸡鸣山,阿鲁台闻之,夜遁。

编 秋七月,帝至西凉亭,下令班师。

纪 驾次西凉亭。西凉亭者,故元往来巡游之地也。上望其颓垣遗址,树林郁然,谓守臣曰:“元氏创此,将遗子孙为不朽之图,岂意有今日。书云‘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常,九有以亡’,况一亭乎?可以为殷鉴矣!”因下令禁军士斩伐树木,遂班师。

编 九月,车驾还京师。

编 冬闰十二月,阿鲁台弑其主本雅失里,自称可汗。

编 癸卯,二十一年,春二月,蜀王椿薨,谥曰献。

纪 王天性孝友,循礼执法,好学不倦,喜接士大夫,讲道问业,诸王中最称贤。

编 建文帝入楚。

编 夏五月,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等谋逆,伏诛。

纪 先是上以疾,多不视朝,中外事悉启皇太子处分。太子每裁抑宦侍,黄俨、江保尤见疏斥。俨等素厚赵王,流言传播,谓上属意赵王。由是孟贤遂起邪心,与羽林卫指挥彭旭等连结贵近,谋进毒于上;俟晏驾,即以兵劫内库兵仗符宝,执大臣伪撰遗诏,废皇太子而立赵王。布置已定,中护卫总旗王瑜知之,诣阙上变告。上大惊,急捕贼。既悉得,上御左顺门亲鞫之,召皇太子、赵王、文武大臣皆至,上览所撰伪诏,震怒,顾赵王曰:“尔为之邪?”皇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预谋,此自下人所为耳。”遂止按诛贤等。

编 秋七月,帝复亲征阿鲁台。

纪 上闻阿鲁台将犯边,复亲征,次于宣府。

编 冬十月,帝至上庄堡,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众来降。

纪 初,上次沙城,阿失帖木儿率妻子来降,言阿鲁台闻天兵复出,疾走远遁,不复有南意。至是,也先土干来降,上喜,谓诸将曰:“远人来归,宜有以旌异之。”乃封为忠勇王,赐姓名金忠。遂班师。

编 十一月,帝还京师。

编 甲辰,二十二年,春正月,阿鲁台寇大同。

纪 大同守将奏阿鲁台侵塞。遂大阅,议北征。

编 夏四月,诏命皇太子监国,帝发京师。

纪 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从。五月,师次清水源,阿鲁台远遁。上谓荣、幼孜曰:“朕夜梦神人告朕曰:‘上帝好生。’如是者再,是何祥也?岂天属意兹寇乎?”荣、幼孜言:“宜承天意,赦其不臣之罪,班师还京。”上曰:“此朕志也。”

编 六月,帝下诏班师。

纪 师次答兰纳木儿河,弥望荒尘野草。阿鲁台遁走已久,前锋陈懋、金忠引兵抵白邙山下,咸无所遇,以粮尽还。英国公张辅奏:“愿假臣一月粮,率骑深入,罪人必得。”上曰:“今出塞已久,人马俱劳。北地早寒,一旦有风雪之变,归途尚远,不可不虑。”乃诏旋师。

编 秋七月,帝崩于榆木川。

纪 师次苍崖,上不豫。庚寅,次榆木川,上大渐,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辛卯,上崩。

编 八月,梓宫至京师。

纪 杨荣等奉大行皇帝讣至京师,皇太子遣皇太孙赴开平迎梓宫,壬子,至京师。

编 出夏原吉、吴中、黄淮、杨溥、金问于狱。

编 太子高炽即位,大赦。

编 置公、孤官。

纪 太师、太傅、太保皆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皆从一品。上谕吏部尚书蹇义曰:“此皇祖之制,皇考圣明天纵,可不置此官,予历事未广,不无望于师傅,卿等勉之。”遂加义少保。

编 赦解缙妻子还乡,官其子祯亮为中书舍人。

纪 初,文皇尝手书蹇义等十人授缙曰:“汝可疏其人品。”缙曰:“蹇义天姿厚重,中无定见。夏原吉有德有量,不远小人。刘儁虽有才干,不知顾义。郑赐可谓君子,颇短于才。李至刚诞而附势,虽才不端。黄福秉心易直,确有执守。陈瑛刻于用法,好恶颇端。宋礼戆直而苛,人怒不恤。陈洽疏通警敏,亦不失正。方宾簿书之才,驵侩之心。”奏上,文皇以示上曰:“至刚朕已洞灼,余徐验之。”至是,上出缙奏示杨士奇曰:“今人率谓缙狂士,观所论评,皆有定见。”乃赦其家属,官其子祯亮。

编 九月,进蹇义少傅,加杨士奇少保,杨荣太子少保,金幼孜太子少保。

纪 赐义等银图书各一,其文曰“ 绳愆纠缪”。谕之曰:“卿等皆先帝旧臣,又事朕于东宫;今朕嗣位之初,赖卿等协心赞辅,凡政有阙失,群臣及卿等言之而朕未从,悉用此印密疏以闻。”

编 冬十月,建文帝下江南。

编 立妃张氏为皇后。

编 立皇太孙瞻基为皇太子。

编 封子瞻埈为郑王,瞻墉为越王,瞻垠为蕲王,瞻墡为襄王,瞻为荆王,瞻墺为淮王,瞻垲为滕王,瞻垍为梁王,瞻埏为卫王。

编 十一月,赦奸党族属,并放还家,给还田产。

纪 上谓侍臣曰:“方孝孺辈皆忠臣也,宜从宽典。”因下御札,谕礼部尚书吕震曰:“建文中奸臣,其正犯已悉受显戮,家属初发教坊司、锦衣卫及功臣之家为奴;今有存者,既经大赦,可宥为民,给还田土。”

编 逮治前御史舒仲成,既而罢之。

纪 初,上监国时,仲成以言事忤旨,贬湖广按察副使。至是,命都察院逮治之。杨士奇上疏言:“向来得罪者多,陛下即位皆宥之,今追理仲成,即诏书不信。汉景帝为太子,召卫绾不赴,即位,进用绾,前史韪之。”上览疏喜,即有旨罢治仲成,而降敕奖谕士奇。

编 十二月,葬长陵。

仁宗昭皇帝

编 乙巳,仁宗皇帝洪煕元年,春正月,进大学士黄淮为少保兼户部尚书,杨士奇兼兵部尚书,金幼孜兼礼部尚书。

编 建宏文阁。

纪 建宏文阁于思善门之左,作印章,命翰林院学士杨溥掌阁事。征苏州儒士陈继为翰林院五经博士学录,杨敬为翰林院编修训导,何澄为礼科给事中,皆直宏文阁。上亲举印授溥曰:“朕用卿等,非止助益学问,亦欲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卿等如有建白,即用此印封识以闻。”

编 三月,征权谨为学士。

纪 上闻前光禄寺署丞权谨孝行,曰:“忠孝之人,可任辅导。”遂驿召至,以为文华殿大学士。

编 赵王高燧之国彰德。

编 遣汉王高煦子瞻圻守皇陵。

纪 初,瞻圻恨父杀其母,屡发父过恶,文皇曰:“尔父子,何忍也!”及文皇北征晏驾,瞻圻在北京,凡朝廷事,潜遣人驰报,一昼夜六七行。高煦日亦遣数十人入京师潜伺,幸有变。上固知之,顾益厚遇。至是,高煦悉上瞻圻前后觇报朝中事,且曰:“廷议旦夕发兵取乐安。”上召瞻圻示之曰:“汝处父子兄弟间,谗构至此乎!穉子不足诛,发凤阳守皇陵。”

编 夏四时,诏免山东、淮、徐税粮之半。

纪 时有至自南京者,上问“所过地方何如?”对曰:“淮、徐、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征税方急。”上遂召杨士奇等,令草诏免之。士奇曰:“此事可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论。”乃令士奇书诏毕,即遣使赍行。上顾士奇曰:“卿今可语户、工二部,朕已悉免之矣。”左右言:“地方千余里,其间未必尽荒,宜有分别,庶不滥恩。”上曰:“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乃与民寸寸计较邪?”

编 命皇太子谒祭皇陵、孝陵,留南京监国。

编 出二敕二印,赐蹇义、杨士奇。

纪 上明于星象,忽夜见星变,召士奇等语曰:“天命尽矣!”乃叹息而起。次日早朝罢,召义、士奇谕曰:“监国二十年,为谗慝所构,心之艰危,吾三人共之。赖皇考仁明,得遂保全。”言已,泫然,义、士奇亦流涕。上曰:“即吾去世后,谁复知吾三人同心一诚?”遂出二敕二印,一赐义,文曰“忠贞”;一赐士奇,曰“贞一”,皆拜受而退。

编 五月,帝崩。

纪 上不豫,召蹇义、杨士奇、黄淮、杨荣至思善门,命士奇书敕遣中官海寿驰召皇太子于南京。翌日,上疾大渐,遗诏传位皇太子,遂崩。寿四十八。时皇太子未至,群臣请郑、襄二王监国。

编 建文帝自闽、粤还鹤庆山。

纪 建文帝自闽、粤还山,止程济从。闻仁宗崩,帝曰:“吾心放下矣。今后往来亦少如意也。”

编 六月,太子瞻基即位。

纪 太子至自南京,遂即位。

编 秋七月,尊皇后曰皇太后。

编 立妃胡氏为皇后。

编 九月葬献陵。

宣宗章皇帝

编 丙午,宣宗皇帝宣德元年,春正月,汉王高煦遣人献元宵灯。

纪 有言于上曰:“汉府遣所来者多,是窥瞰朝廷之事,特以进献为名。”上曰:“吾惟推诚以待之耳。”复书报谢。

编 二月,礼部进耕藉田仪注。

纪 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藉田以奉粢盛,以率天下务农,所贵有实心耳。诚念创业艰难,爱恤苍生,使明德至治达于神明,则黍稷之荐不待亲耕矣。诚轻徭薄赋,贵农重谷,则人咸乐耕,不待劝率矣。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

编 夏四月,吕震卒。以胡濙为礼部尚书。

编 五月,以户部左侍郎陈山为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礼部左侍郎张瑛兼华盖殿大学士,并入内预机务。

编 秋八月,汉王高煦反,帝自将讨擒之。

纪 初,高煦既之国乐安,反谋未尝一日忘。及仁宗崩,上即位,赐高煦视他府特甚。高煦益自肆。八月壬戌遂反,遣枚青潜来京,约英国公张辅为内应,辅系青闻于朝。又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反济南为应。乃立五军都督府,指挥王斌领前军,韦达左军,千户盛坚右军,知州朱煊后军。诸子瞻垐、瞻域、瞻埣、瞻墿各监一军,高煦率中军,世子瞻垣居守,指挥韦贤、韦兴、千户王玉、李智领四哨。部署已定。御史李浚,乐安人,弃其家,变姓名,间道诣京上变,言高煦刻日取济南,然后率兵犯阙。

丁卯,高煦遣百户陈刚进疏,斥言二三大臣夏原吉等为奸佞,并索诛之。上叹曰:“高煦果反!”议遣将讨高煦,杨荣力言不可,曰:“陛下独不见李景隆事乎?”上默然,顾原吉,原吉曰:“兵贵神速,宜卷甲韬戈以往,一鼓而平之,所谓‘先声有夺人之心也’。若命将出师,恐不济。荣言是。”上意遂决。立召张辅谕亲征,辅对曰:“高煦鸷而寡谋,外戆中恇,今所拥非有能战者,愿假臣兵二万,擒逆贼献阙下。”上曰:“卿诚足办贼,顾朕新即位,小人或怀二心,行决矣。”

乙丑,敕平江伯陈瑄防守淮安,勿令贼南走。令指挥芮勋守居庸关,勿令北入胡。戊辰,命定国公徐景昌、彭城伯张昶守皇城,安卿伯张安、广宁伯刘瑞、汴城伯张荣、建平伯高远辅、郑王瞻埈、襄王瞻墡留守北京,蹇义、杨士奇、夏原吉、杨乐、杨溥、吴中、胡濙、张本、顾佐扈从,丰城伯李贤、侍郎郭琎督军饷,阳武侯薛禄为先锋。辛未,车驾发京师,率大营五军将士以行。戊寅,获乐安归正人,给榜令还乐安谕众。

上赐书谕高煦曰:“王,太宗皇帝之子,仁宗皇帝之弟,朕嗣位以来,事以叔父,礼不少亏,何为而反邪?朕惟张敖失国,本之贯高;淮南受诛,成于伍被。自古小人事藩国,率因之以自图富贵,而陷其主于不义;及事不成,则反噬主以图苟安。今六师压境,王能悔祸,即擒献倡谋者,朕与王削除前过,恩礼如初。王如执迷,或出兵拒敌,或婴城固守,图侥幸于万一,当率大军乘之,一战成擒矣。又或麾下以王为奇货,执以来献,王以何面目见朕?虽欲保全,不可得也。王之转祸为福,一反掌间耳,其审图之!”

辛巳,车驾至乐安,诸将请即攻城,上不许。复敕谕高煦,不报。又以敕系矢射城中,谕党逆者以祸福,于是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高煦狼狈失据,密遣人诣御幄陈奏:“愿宽假今夕与妻子别,明旦出归罪。”上许之。是夜,高煦尽取积岁所造兵器,与凡谋议交通文书尽焚之。壬午,高煦将出,王斌等固止之,曰:“宁一战以死,就擒辱矣!”高煦遂潜从间道衣白席藁出见上,顿首自陈。群臣请正典刑,不许。上令高煦为书,召诸子同归京师。

乙酉班师,命中官颈系高煦父子赴北京。庚寅,车驾至献县之单桥,户部尚书陈山迎驾。山见上,言“宜乘胜移师向彰德,袭执赵王。则朝廷永安矣。”上召杨荣以山言谕之,荣对曰:“山言,国之大计。”遂召蹇义、夏原吉谕之,两人不敢异议。荣言:“请先遣敕赵王,诘其与高煦连谋之罪,而六师奄至,可擒也。”从之。荣遂传旨令杨士奇草诏,士奇曰:“事须有实,天地鬼神岂可欺哉!且敕召以何为辞?”荣厉声曰:“此国家大事,庸可沮乎?令锦衣卫责所系汉府人状,云与赵连谋,何患无辞?”士奇曰:“锦衣卫责状何以服人心?太宗皇帝惟三子,今上亲叔二人,一人有罪者不可恕,其无罪者当厚之,庶几仰慰皇祖在天之灵。”荣不肯。时杨溥亦与士奇意合,上乃不复言移兵,车驾遂还京。

编 九月,帝至京师,废高煦为庶人,逆党王斌、朱煊等伏诛。

纪 时言者犹喋喋,请尽削赵护卫,且请召赵王拘之京,上皆不听。乃召杨士奇谕曰:“言者论赵王益多,如何?”对曰:“今日宗室惟赵王最亲,当思保全之,毋惑群言!”上曰:“吾亦思之,皇考于赵王最友爱,且吾今惟一叔,奈何不爱,然当思所以保全之道。”乃封群臣言章,遣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左都御史刘观赍以示之,使自处。容等至,赵王大喜曰:“吾生矣!”即献护卫,且上表谢恩,而言者始息。

编 汉庶人高煦伏诛。

纪 庶人锁絷大内逍遥城,一日上往,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句上仆地。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顶负缸起。乃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皆死。

编 冬十月,复李时勉翰林侍读。

纪 洪熙中,时勉言事过激,仁宗怒,命武士扑以金瓜,断胁不死,系狱。至是,上面讯,释之,复召入翰林。

编 以张木为兵部尚书,陈祚、于谦并为监察御史。

编 秋八月,建文帝入蜀。

编 九月,诏浙江按察使林硕复职。

纪 硕振举宪法不少贷,中官裴可立督事浙江,以沮格诏令诬之。上遣人逮硕至,亲问之,曰:“尔毋怖,但尽实对。”硕言:“臣往年为御史,尝巡按浙江,小人多不便臣。今任按察使至浙未久,中宫在彼者亦无乖忤,惟旧不便臣者设谋造诈,欲去臣以自便耳。”上曰:“朕固未信,逮汝面问,今既明白,即驰驿还任,汝无他虑。”遂降敕切责裴可立曰:“归必不贷也。”硕初被逮,众皆危之,一见遽释,中外颂圣德焉。

编 冬十一月,皇子祈镇生。

编 以薛瑄为监察御史。

编 戊申,三年,春二月,立皇子祈镇为皇太子。

编 废皇后胡氏,立妃孙氏为皇后。

纪 先是上尝召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谕之曰:“朕年三十,未有子,今幸贵妃生子。母以子贵,古亦有之,但中宫宜何如处置?”因举中宫过失数事。荣曰:“举此废之可也。”上曰:“废后有故事否?”义曰:“宋仁宗降郭后为仙妃。”上问“辅、原吉、士奇何无言?”士奇对曰:“臣于帝、后,犹子事父、母。今中宫,母也,群臣,子也,子岂当议废母。”上问“辅、原吉云何?”二人依违其间曰:“此大事,容臣详议以闻。”上问:“此举得不贻外议否?”义曰:“自古所有,何得议之。”士奇曰:“宋仁宗废郭后,孔道辅、范仲淹率台谏十数人入谏,被黜。至今史册为贬,何谓无议?”既退,明旦,上复召问士奇、荣,士奇对曰:“汉光武废后,诏书曰:‘异常之事,非国休福。’宋仁宗废后,后来甚悔。愿陛下慎之。”上不怿而罢。一日,独召士奇至文华殿,屏左右,谕曰:“若何处置为当?”士奇因问“中宫与贵妃若何?”上曰:“甚和睦,相亲爱。中宫今病逾月矣,贵妃日往视,慰藉甚勤也。”士奇曰:“然则乘今有疾而导之辞让,则进退以礼,而恩眷不衰。”上颔之。数日,复召士奇曰:“尔前说甚善,中宫果欣然辞,贵妃坚不受,太后亦尚未听辞,然中宫辞甚力。”士奇曰:“若此则愿陛下待两宫当均一。昔宋仁宗废郭后,而待郭氏恩意加厚。”上曰:“然。吾不食言。”其议遂定,敕皇后退居别宫。册立孙氏为皇后。

编 夏六月,出左都御史刘观,以通政使顾佐为左都御史。

纪 上罢朝,谕:“朝臣贪浊,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上问“何如?”对曰:“太宗自十五六年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即顾荣问:“今贪者谁甚?”对曰:“莫甚于刘观。”士奇曰:“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能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

编 冬十月,建文帝游汉中。

编 己酉,四年,春正月,建文帝至成都,再宿而去。

编 二月,江南守备襄城伯李隆献驺虞,群臣请表贺,不许。

纪 隆献驺虞二,云出滁州来安县石固山。礼部尚书胡濙等请上表贺,上曰:“朕嗣位四年,民生未能得所,驺虞之祥,于德弗类。”不许。

编 冬十一月,千户臧清弃市。

纪 时有囚告左都御史顾佐枉法者,上怒,召杨士奇、杨荣谕曰:“此必有重囚教之陷佐。”囚命法司穷治之,得千户臧清杀无罪三人当死,教之诬告。上曰:“不诛之,佐何以行事!”立命磔清于市。

编 庚戌,五年,春正月,少保、户部尚书夏原吉卒。

纪 原吉天性宽平,人无识与不识皆称为君子长者。吕震尝在上前短原吉柔奸。震为子求官,上问原吉,原吉称震有守城功。陈瑄靖难初,欲杀原吉;原吉荐瑄才,总漕运。尝有从隶污所服织金赐衣,惧欲逃,原吉曰:“污可浣,何惧为?”吏坏所宝古砚,匿不敢见,原吉召吏谕曰:“物皆有坏,吾未尝惜此。”慰遣之。在部,吏捧精微文书押之,因风为墨所污,吏惧,肉袒以俟,原吉曰:“汝何与焉。”明日袖至上前,自咎不谨被污,上命易之。一时卿大夫雅量推原吉第一。尝夜阅文卷,抚案叹息,欲下而止者再。其夫人问之,原吉曰:“此岁终大辟奏也。吾笔一下,死生决矣,是以惨沮而笔不忍下也!”尝与同列饮于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马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惰行。”其敬慎如此,有古大臣之风焉。

编 秋八月,以况钟为苏州知府。

纪 钟,靖安人,始为吏胥,吕震荐其才,授仪制司郎中。至是,大臣奏苏州等九大郡烦剧难治,特选钟等九人为知府,赐以玺书,假便宜行事,驰驿赴任。钟至苏,初视事,阳为木讷,胥有弊蠹,辄默识之。通判赵忱肆谩侮,钟亦不校,及期月,一旦宣敕,召府中胥悉前,大声言:“某日某事某窃贿若干,某日某亦如之。”群胥骇服,不敢辨,立杀六人肆诸市。复出属官贪暴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由是吏民震悚,苏人称之曰“况青天”。

编 冬十二月,含誉星见。

编 辛亥,六年,春二月,建文帝往陕西。

编 逮江西巡按御史陈祚下狱。

纪 祚上疏劝上务帝王实学,退朝之暇,命儒臣讲说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上览疏怒曰:“朕不读书,大学且不识,岂堪作天下主乎!”命逮至京,并其家下锦衣卫狱,禁锢者五年。时上方以博综经史自负,祚之措词若上未尝学问者,故怒不可解。

编 秋七月,帝微行,夜至少傅杨士奇家。

纪 时上颇好微行,夜半从四骑至士奇家。比出迎,上已入门立庭中,士奇俯伏地下,言“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之身自轻!”上笑曰:“思见卿一言,故来耳。”遂屏左右语。既竟,士奇叩头曰:“车驾今夕俯临,外间必有知者,伏乞自此慎出,事变不测,当虑也。”驾还宫,明日遣太监范宏问“车驾临幸,曷不谢?”对曰:“至尊夜出,愚臣迨今中心惴栗未已,岂敢言谢。”又数日,遣宏问“尧不微行乎?”对曰:“陛下恩泽岂能徧洽幽隐,万一有怨夫冤卒窥视窃发,诚不可无虑。”后旬余,锦衣卫获二盗,尝杀人,捕急,遂私约候驾之玉泉寺,挟弓矢伏道旁林丛中作乱。捕盗校尉变服如盗,入盗群,盗不疑,以谋告,遂为所获。上叹曰:“士奇爱我。”遣宏赐金绮。

编 冬十二月,大学士金幼孜卒。

编 壬子,七年,春正月,建文帝入楚,至公安。

编 夏六月,诏修各州县广济仓。

纪 巡按湖广御史朱鉴上言:“洪武间,郡县皆置东西南北四仓以贮官谷,令富民守之,遇水旱饥馑以贷贫民。今廒仓废弛,赎谷、罚金有司皆掩为己有,深负朝廷仁民之意。”上从其言,命违者从按察使、监察御史劾奏。

编 秋八月,诏释故城县丞陈铭罪,复其官。

纪 先是上闻内官奉使者多贪纵为民害。以太监刘宁清谨,命同御史驰往各郡,尽收所差内官资橐,并其人解京师。既还,道经故城,县丞陈铭闻有内官至,不问从来,辄奋前捽宁,手击之。御史奏丞无状,逮至,上曰:“丞固可罪,朕以其一时偏于所恶,姑宥之。”侍臣言:“纵赦之,亦不可使复任。”上曰:“朕既释之,彼当知所改过也。”

编 癸丑,八年,春正月,少保大学士黄淮致仕。

纪 淮辞归,上宴之于太液池,亲洒宸翰送之。

编 秋八月,南海诸国献麒麟者四。

编 景星见。

编 冬十一月,巡抚南直隶工部侍郎周忱奏定济农仓之法。

纪 令诸县各设仓,择县官之廉公有威与民之贤者司其籍,每岁种莳之际量给之,秋成还官。明年江南大旱,诸郡发济农米以赈贷,民不知饥。

编 甲寅,九年,夏五月,建文帝至吴江史彬家,程济从。

编 冬十二月,有僧自陈修寺祝延圣寿,诏斥之。

纪 上谓侍臣曰:“人情莫不欲寿。古之人君若商中宗、高宗、祖甲、周文王享国最久,其时岂有僧、道、神仙之说?秦皇、汉武求神仙,梁武帝宋徽宗崇僧、道,效验可见。世人不悟,可叹也!”

编 乙卯,十年,春正月,帝崩,太子祁镇即位。

纪 上不豫,百官朝皇太子于文华殿。翌日上崩,太子即位。

编 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封弟祁钰为郕王。

编 命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杨溥复入参预机务。

编 三月,建文帝往粤西。

编 夏六月,葬景陵。

编 秋七月,命司礼太监王振偕文武大臣阅武于将台,振矫制以隆庆右卫指挥佥事纪广为都督佥事。

纪 振,山西大同人,初侍上东宫,及即位,遂命掌司礼监,宠信之,呼为先生而不名,振遂擅作威福。时辅臣方议开经筵,而振乃导上阅武将台,集京营及诸卫武职试骑射,殿最之。纪广者,尝以卫卒守居庸,往投振门,大见亲昵,遂奏广第一,超擢之。宦官专政自此始。

太皇太后尝御便殿,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尚书胡濙被旨入朝,上东立,太皇太后顾上曰:“此五人,先朝所简遗皇帝者,有行必与之计,非五人赞成不可行也。”上受命。有顷,宣太监王振,振至俯伏,太皇太后颜色顿异,曰:“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上跪为之请,诸大臣皆跪。太皇太后曰:“皇帝年少,岂知此辈祸人家国!我听皇帝暨诸大臣贷振,此后不可令干国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