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乾隆六十年,秋九月,帝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入见。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帝践祚之初,尝焚香告天,若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嗣以次子永琏为嫡出,且人品贵重,当然继体。因于乾隆元年七月,循用雍初年成式,亲书其名,密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旋永琏于三年十月病殇,帝召大臣等启阅密旨,赠为端慧太子。后复以七子永琮亦系嫡系,拟书名缄贮,继念其年尚幼稚而未果,旋亦早世,谥曰悼。至三十八年冬至,祀南郊,帝以今太子名昭告上帝,并默祷如所定嗣子不克负荷,即降之罚,使其夭折,俾得再简元良,以延宗祐。是日,复遣诣盛京,祀陵,隐然以神器攸归,面稽于祖也。至是御门宣布册立缘由。俟长至后,太子移入毓庆宫,以定储位。即于明年元旦行授受典礼,并两次宣谕,略谓:‘朕今精神康健,视听不衰,一日不致倦勤,即一日不敢懈驰。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仍当躬亲指教,俾嗣皇帝将来知所禀承,至中外俱题章疏,及引见文武官员寻常事件,俱由嗣皇帝披阅,奏知朕输云云。’ 冬十二月,谕朕于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

仁宗嘉庆元年,春正月,朔,举行授受大典,帝待上皇诣奉先殿堂子行礼,上皇御太和殿,亲授帝玺,帝跪授。上皇受贺跸,还宁寿宫,帝即位受贺。奉上皇传位诏书,颁行天下,覃恩有差。 帝侍上皇诣寿皇殿行礼,御乾清宫,赐皇子亲藩等宴。 帝奉上皇命,册立嫡妃喜塔腊氏为后,侧妃钮祜禄氏为贵妃,刘佳氏为诚妃,侯佳氏莹嫔。 帝侍上皇御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千叟宴,赐亲王大臣、蒙古贝勒、贝子、公、额附、台吉年七十以上者三千人,及回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贡使等宴,其一品大臣,年届九十以上者,上皇召至座前,亲赐卮酒,馀赏诗章、如意、绵缎、文绮、银牌等物有差。 二月,帝御乾清门听政,自是以为常,在圆明园则御勤政殿。 帝初御经筵,诣传心殿行礼。 三月,帝侍上皇出京谒陵,幸南苑,行围七日还京师。 夏五月,帝侍上皇幸木兰行园。 帝奉上皇命,晋赠故大学士闽浙总督贝子福康安为郡王,予谥文襄,配享太庙。康安奉命征苗,督七省之兵,与苗相持一年馀,始奏么么不足数,及老师旷日,则频以暴雨山潦涨阻为辞。先复请益兵数万,降苗受官弁百馀,月给盐粮者数万,旋抚旋叛,军士中暑毒死者甚众。数省转输,费巨万计。在军穷极奢侈,尊若帝天。顾上皇宠任之,屡欲进以王爵,而绌于家法,乃倬总师干,建军功,以为分封之基础。所至之地,简名将劲旅以辅之。父传恒,晋贝子,兄灵安、隆安,弟长安皆尚主。至是,康安卒。 六月,己亥朔,日食。 秋八月,还京师。 九月,帝奉上皇命,御出入贤良门,率皇子诸王等习射。 冬十二月,帝侍上皇幸子旻宁[1]所,赐大婚礼。

二年,春二月,后喜塔腊氏崩,谕谓皇后册立甫及一年,母仪未久,且昕夕承欢,诣取吉祥,此七日内,圆明园值日奏事之王大臣等及引见人员,俱著常服,惟不挂珠。此礼以义起,天下臣民等自当共喻朕崇奉皇父孝思,敬谨遵行,副朕专隆尊养至意。时帝以礼统于尊,一切丧礼从杀,而和珅、福康安等每日进见上皇,必详询帝不遇于哀悼皇后否,及在宫内服色。珅等辄对以皇帝孝奉为务,甚能以礼制情,并不遇于伤感。因奉养太上皇,诸取吉祥,不独御用系属常服,即凡随从太监亦然。上皇闻之,乃大悦。 三月,帝侍上皇幸盘山,越十日还京师。 夏五月,帝奉上皇敕谕,将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先封为皇贵妃。 帝侍上皇幸木兰行园。 秋八月,还京师。 冬十月,乾清宫交泰殿灾。

三年,夏五月,帝奉上皇幸木兰行园。 秋七月,帝奉上皇命,以雨,停秋狝。 九月,帝侍上皇回京师。 冬十月,辛卯朔,日食。 戊午己未之夜,众星交流如织。

四年,春正月,上皇崩。 下和珅、福康安于狱。帝受禅三年中,一切由上皇主政,珅日侍上皇左右,见其耄荒,窃弄威福日盛,帝皆优容之,且外示亲厚,呼相公而不名,遇有奏上皇者,皆令珅代白。左右有非之者,帝曰:‘朕方倚相公理四海,何可轻也?’珅又荐其师吴省兰为帝录诗集,觇动静。帝知其意,吟咏中,不露圭角,珅心安之。又帝于臣工条陈章内语有侵珅者,下军机及部议,时裁去衔名,及折尾年月日,或止交议一事而裁去其前后文,不欲令人知之,恐其触怒上皇,取怨权奸也。至是,上皇崩,翌日,御史广兴、广泰,给事中王念孙、交章劾珅,帝立命仪威二王传旨逮问,并令勇士阿兰保监以行,珅旋伏法。

[1]宣宗